SY-HB-15-2011《长安汽车禁限用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欧盟)》
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技术规范 (长安汽车)

GY-TY-23-2013 二级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技术规范
Painting of auto parts technique criterion
2013-08-01 制定
2013-09-25 发布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长安汽车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为保证汽车零 部件油漆涂层质量,明确了涂层的质量要求、工艺管控要求和质量验收要求。
5.2.6 塑料零部件涂层性能质量要求(见表 6)
表 6 塑料零部件涂层性能质量要求
车身零部件
工作 推荐涂覆工艺
环境
及厚度
散热器面罩、保险 杠、防擦条、侧裙 板、车轮罩、牌照 板、扰流板、后视 恶劣 镜、把手、护板、 装饰条等车身外 露塑料件
≥40μm
耐候性 (人工老
化)
耐冷热 耐湿热 循环性 性
机械性能
2
SY-DQ-39 汽车电子电器部件环境条件及试验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本规范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3.1 油漆涂层
采用喷漆、喷塑、电泳、浸涂等涂覆于零部件基材表面的连续膜层,具有防护、装饰 或特定功能。 3.2 主要表面
主要表面是指零部件上某些已涂覆或待涂覆的表面,在该表面上涂层对零部件的外观 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3.3 涂层厚度
2.封闭总成内部。
2.车厢内部干燥零件等;
1.雨、雪、水不直接接触的部位; 1.发动机仓中上部较干燥零件;
一般 2.离地面较高;
2.行李箱内部零件;
3.湿热影响轻微。
3.乘员厢内部使用不频繁零件。
1.雨、雪、水有时会接触的部位; 1.发动机仓下部零件;
SY-HB-15-2011《长安汽车禁限用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欧盟)》

1) 构成汽车零部件的均质材料; 2) 汽车零部件的金属镀层; 3) 汽车零部件中现有条件不能进一步拆分的小型零部件或材料。汽车零部件的拆分 原则应符合 GB/Z 20288-2006 的相关条款规定:最小质量不超过 10mg 或者最小体积不超 过 1.2mm3 的小型零部件或材料不用拆分,可以直接检测。 6.2 禁限用物质含量的检量方法 6.2.1 定性检测 (2)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中禁限用物质含量的定性检测方法按照附录 B.1 中规定的检测要 求对各检测单元的禁限用物质含量进行测定。 注(2) :对于按照 IEC 62321:2008 对所有检测样品直接进行定量检测的(如采用镀 锌钝化工艺处理的零部件) ,可不用进行定性检测。 6.2.2 定量检测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中禁限用物质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按照附录 B.2 中规定的检测要 求对各检测单元的禁限用物质含量进行测定。
编 代
号 替
SY-HB-15-2011
规范等级
二级规范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长安汽车禁限用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 (欧盟)
2011-06-01 制定
2011-07-01 发布 发布
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
言
本规范主要依据欧盟相关指令 2000/53/EC ( 《关于报废车辆指令》 , 以下简称 ELV 指令) 及 2011/37/EU (2000/53/EC 指令附录Ⅱ的修改单)、IEC 62321:2008《电子电气产品测定六种限制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的浓度》进行编制。 本规范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和附录 D 为规范性附录。
IEC62321:2008
苯、多溴联苯醚)的浓度 GB/Z 20288—2006 ISO 17075:2007 BS EN 15205—2006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样品拆分通用要求 皮革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测定防腐涂层六价铬元素—质量分析
解读ROHS标准指令

解读ROHS标准指令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2003年1月23日第2002/95/EC号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即ROHS指令。
其中:指令第(4)条关于消除镉环境污染的欧洲共同体行动计划,欧洲共同体理事会1988年1月25日决议要求欧盟委员会刻不容缓地制定实施该计划中的特定措施。
还必须对人类健康予以保护。
因此,应实施一个特别限制镉的使用及加快研究其替代品的整体战略。
决议强调在不存在合适的且更安全的选择的情况下应限制镉的使用。
欧盟有关于91/338/EEC的指令,专门针对镉作出了规定。
主要意见为:PVC产品中的稳定剂不超过100PPM,如电线外皮;特定塑料的着色剂,液体油漆(溶剂和水剂)不超过100PPM;高锌含量液体油漆不超过1000PPM;某些生产设备和机械不能使用电镀镉。
另外一个指令是94/62/EC包装指令(2004/12/EC为最新修正版),规定了包装物里面Pb+Cd+Hg+Cr(VI)<100ppm.包装物分为一级包装:在销售点给最终消费者的包装;二级包装:也叫整箱或单位包装,在包装物去除后不会影响到产品的特性;三级包装:也称运输包装,保护运输中的整批产品,不包括集装箱。
制造企业主要检测一级包装,有时也需要检测二、三级包装。
指令第(9)条本指令的实施不应违背共同体在安全和卫生要求方面的立法以及共同体关于废弃物管理的特殊立法,特别是1991年3月18日理事会关于含有某些危险物质的电池和蓄电池的第91/157/EEC号指令。
解读 91/157/EEC指令及后来的扩展指令98/101/EC、2002/525/EC在法律地位上要高于ROHS指令。
如果电池产品进行测试,首先应满足电池指令,然后再满足ROHS指令。
电池指令规定电池和蓄电池Hg的含量<5ppm;纽扣电池的Hg含量如果Hg超过限值,判定电池不合格;如果Pb、Cd、Hg没有超过限值,判定电池合格;如果Pb、Cd超过限值,必须按93/86/EEC指令进行标示后(主要是标明其含量及一个打×的垃圾桶),才判为合格。
中国汽车强制性标准及重要的推荐性标准英文文本

中国汽车强制性标准及重要的推荐性标准英文文本标准号标准名称GB 11340-2005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1550-2009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11552-2009乘用车内部凸出物GB 11554-2008机动车和挂车用后雾灯配光性能GB 11555-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1556-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57-2011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GB 11562-199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GB 11564-2008机动车回复反射器GB 11566-2009乘用车外部凸出物GB 11567.1-200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 11568-2011汽车罩(盖)锁系统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3057-2003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GB 13094-200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 13392-2005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 14023-2006车辆、船和由内燃机驱动的装置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4166-2013机动车成年成员用安全带、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和ISOFIX儿童约束系统GB 14167-2013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ISOFIX固定点系统及上拉带固定点GB 14762-2008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 GB 14763-2005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5082-2008汽车用车速表GB 15083-2006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5084-2013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GB 15085-2013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和洗涤器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5086-2013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5235-2007汽车及挂车倒车灯配光性能GB 15740-2006汽车防盗装置GB 15741-1995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GB 15742-2001机动车用喇叭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5743-1995轿车侧门强度GB 15766.1-2008道路机动车辆灯丝灯泡尺寸、光电性能要求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16735-2004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GB 16737-2004道路车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GB 16897-2010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7354-1998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 17509-2008汽车及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GB 17578-2013 客车上部结构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7675-1999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GB 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V阶段)GB 18099-2013汽车及挂车侧标志灯配光性能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96-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8352.1-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I)GB 18352.2-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GB 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GB 18408-2001汽车及挂车后牌照板照明装置配光性能GB 18409-2013汽车驻车灯配光性能GB 18655-2002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8986-2003轻型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 19151-2003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GB 19239-2013燃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GB 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 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2-2006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GB 20182-2006商用车驾驶室外部凸出物GB 20300-2006道路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GB 20890-2007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及试验方法GB 20912-2007汽车用液化石油气蒸发调节器GB 20997-2007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GB 21259-2007汽车用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GB 21260-2007汽车用前照灯清洗器GB 21668-2008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结构要求GB 22757-2008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GB 23254-2009 货车及挂车车身反光标识GB 23255-2009 汽车昼间行驶配光性能GB 24406-2012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GB 24407-2012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 25991-2010汽车用LED前照灯GB 26511-2011 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要求GB 26512-201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GB 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4094-1999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4599-2007汽车用灯丝灯泡前照灯GB 4660-2007汽车用灯丝灯泡前雾灯GB 4785-2007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5763-2008汽车用制动器衬片GB 5920-2008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GB 7063-2011汽车护轮板GB 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 9656-2003汽车安全玻璃GB 9743-2007 轿车轮胎GB 9744-2007 载重汽车轮胎GB/T 12545.2-2001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 17692-1999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GB/T 18411-2001道路车辆产品标牌GB/T 19233-2008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25985-2010 汽车防盗装置的保护GB/T 26149—2010 基于胎压监测模块的汽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CTS-17.01.02-A1-2015《汽车中央电气控制盒技术规范》

CTS-17.01.02-A1-2015《汽车中央电气控制盒技术规范》模板编号:CP-0197-V1 长安汽车工程技术规范文件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编号Code CTS-17.01.02-A1-2015代替Instead发布日期2015-6-30Release date汽车中央电气控制盒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utomobile Electric Distribution Box Assembly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前言本规范起草单位:汽车工程研究总院电装开发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建波本规范与上一版本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无本规范历次发布情况:——CTS-17.01.02-A1-2015于2013年6月30日首次发布。
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目录(目录必须包含以下10项,不能删减,如果没有该项就在正文中写无,以避免规范应包含内容的缺失。
只固化目录第一层级,各规范编制人根据需求编写目录其它层级。
绿色字体不删除)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报告评价结果 (1)4.定义 (2)5.技术规范附图中标明的规格 (3)6.技术要求 (4)7 评价方法 (7)8.技术规范的变更 (21)9.技术规范附图中的表示方法 (21)10.适用的标准 (21)附录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汽车中央电气控制盒技术规范1.范围(必须写明该文件规定了什么、适用于什么)本标准规定了长安汽车系列车型使用的中央电气控制盒的术语及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保证。
CTS-16.04.04-A1-2016《轿车透气塞透气布总成技术规范》

模板编号:CP-0197-V1 长安汽车工程技术规范文件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轿车透气塞/透气布总成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utomobile Capseal Assembly前言本规范起草单位:汽车工程研究总院电装中心电子电器所灯具室。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丁小兵本规范历次发布情况:——CTS-16.04.04-A1-2016于2016年9月30日首次发布。
目录(目录必须包含以下10项,不能删减,如果没有该项就在正文中写无,以避免规范应包含内容的缺失。
只固化目录第一层级,各规范编制人根据需求编写目录其它层级。
绿色字体不删除)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报告评价结果 (1)4.定义 (1)5.技术规范附图中标明的规格 (2)6.技术要求 (2)7 评价方法 (4)8.技术规范的变更 (11)9.技术规范附图中的表示方法 (12)10.适用的标准 (12)附录轿车透气塞/透气布总成技术规范1.范围(必须写明该文件规定了什么、适用于什么)本文件规定了轿车透气塞/透气布总成的定义、技术要求、评价标准、适应标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长安汽车轿车透气塞/透气布总成,以下简称“透气塞/透气布”。
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引用文件排列需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顺序,并必须写明以下引用说明。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0512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QC/T 17 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QC/T 941 汽车材料中汞的检测方法QC/T 942 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QC/T 943 汽车材料中铅、镉的检测方法QC/T 944 汽车材料中多溴联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PBDEs)的检测方法/JD 2486 长安汽车零部件标识标注规定3.报告评价结果(需明确所有评价报告需按附录要求提交给相关单位)从开发到批量生产的每个阶段的质量评价结果都要按照附录的要求提交给长安公司。
长安汽车内饰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内饰零件通用技术条件JT1-9900-2013共 6 页汽车内饰零件通用技术条件JT1-9900-2013更改记录JT1-9900-2013汽车内饰零件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内饰零件的基本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发车型的仪表板总成、中控箱总成、门板总成、立柱门槛、地毯、顶棚、搁物板、遮阳板等汽车内饰零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 251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ISO 6452 橡胶、塑料、人造革——汽车内饰材料雾化特性的测定SAE J2412 汽车内饰件加速暴露实验:可控辐照度氙弧灯SJ-NW-3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测试汽车零部件取样技术规范SJ-NW-38 汽车零部件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化合物采样技术规范SJ-NW-39 车内零部件材料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分析技术规范SJ-NW-51 长安车内零部件散发性有害物质技术要求SJ-NW-57 汽车塑料内饰件耐刮擦实验方法及结果判定SJ-NW-101 汽车塑料内饰件耐刮擦实验方法(划格法)SY-HB-18 CAMDS数据填报及更新要求GB/T 30512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SY-HB-15 长安汽车禁限用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欧盟)QC/T941 汽车材料中汞的检测方法QC/T942 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QC/T943 汽车材料中铅、镉的检测方法QC/T944 汽车材料中多溴联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PBDEs)的检测方法3 要求3.1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与技术文件制造。
3.2 外观要求:所有零件外观应与经确认后的样品一致。
1)产品外观面不允许有裂纹、变形、银纹、波纹、烧焦、飞边、毛刺、气泡、浇口痕迹、顶杆印痕、熔接痕和收缩痕等不可接受表面缺陷。
2)喷涂或镀铬的产品,表面涂层或镀层均匀一致、色泽均匀,外观表面不允许有目视可见的麻点、起泡、漏镀、变色、脱落及其他不可接受缺陷。
汽车产品禁用、限用物质细则_1

2008-3-1 实施
1
2008-3-1 发布
1 适用范围 本细则规定了汽车产品禁用、限用物质的术语、汽车有害物质要求、部门职责、权限。 本细则适用于汽车回收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2000/53/EC 关于报废车辆的指令(含修改单2011/37/EU) 电子电气产品-测定六种限制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
()
2016年1月1日前投放市场的整车及 其备件中可使用 2016年1月1日前投放市场的整车及 其备件中可使用 2011年1月1日前投放市场的整车及 其备件中可使用 2013年1月1日前投放市场的整车及 其备件中可使用 2015年1月1日前投放市场的整车及 其备件中可使用
c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长安汽车禁限用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欧盟)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面向欧盟ELV指令市场开发设计、制造的M1类和N1类长安汽车整车及零 部件中含禁限用物质的限值、测量方法及合格判定原则。 本规范适用于面向欧盟ELV指令市场开发设计、制造的M1类和N1类长安汽车整车、零 部件和材料,也适用于售后服务所需的零部件和材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面向欧盟ELV指令市场开发设计、制造的M1类和N1类长安汽车整车及 零部件制造过程中所消耗的零部件和材料(如切削油、清洁液、遮挡胶带等)。
铅(Pb) 汞(Hg) 镉(Cd) 基材 六价铬(Cr ) 金属镀层 多溴联苯(PBBs) 多溴联苯醚(PBDEs) 注( ) : 长安汽车规定以是否检出Cr 作为合格的判定条件,即: 1、按附录B.2进行定量检测,测试结果小于0.02mg/kg(或0.02μg/cm ),表示未检出Cr ,检测 结果表示为阴性(negative),检测结论为合格。 2、按附录B.2进行定量检测,测试结果大于等于0.02mg/kg(或0.02μg/cm ),表示检测出Cr , 检测结果表示为阳性(positive),检测结论不合格。 特殊说明:对于采用 Cr 镀锌钝化工艺处理的零部件,仍然检测出含有不超过 0.1mg/kg(或 0.1 μg/cm )的 Cr ,长安汽车参照 BS EN 15205:2006 的规定可视为合格。
9
1) 构成汽车零部件的均质材料; 2) 汽车零部件的金属镀层; 3) 汽车零部件中现有条件不能进一步拆分的小型零部件或材料。汽车零部件的拆分 原则应符合 GB/Z 20288-2006 的相关条款规定:最小质量不超过 10mg 或者最小体积不超 过 1.2mm3 的小型零部件或材料不用拆分,可以直接检测。 6.2 禁限用物质含量的检量方法 6.2.1 定性检测 (2)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中禁限用物质含量的定性检测方法按照附录 B.1 中规定的检测要 求对各检测单元的禁限用物质含量进行测定。 注(2) :对于按照 IEC 62321:2008 对所有检测样品直接进行定量检测的(如采用镀 锌钝化工艺处理的零部件) ,可不用进行定性检测。 6.2.2 定量检测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中禁限用物质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按照附录 B.2 中规定的检测要 求对各检测单元的禁限用物质含量进行测定。
() () ()
2013年1月1日前投放市场的整车及 d 其备件中可使用( )
c c
c
()
c
○( )(发动机 压电元件除外)
11
10c 额定电压低于125V AC或250V DC的电容器中绝缘陶瓷 材料中的铅。 10d在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声纳系统)中用来补偿温度偏 差的电容器中介电陶瓷材料中的铅。 12利用汽车废热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汽车电子应用技 术中使用的含铅热电材料。 六价铬 14 除非有其他可用的(如市场上可获得的并可应用于旅居 车中)并且不会对环境、健康和/或消费者的安全产生负面 影响的冷却技术,旅居车用吸收式冰箱冷却系统的碳钢防 蚀镀层中六价铬含量最高允许为0.75%(质量)。 汞 15a 前照灯中的放电管 15b 仪表板显示器中的荧光灯及显像管 镉
2016年1月1日前投放市场的整车及 其备件中可使用
()
2019年1月1日前投放市场的整车及 其备件中可使用 ○
c
○
2012年7月1日前投放市场的整车及 其备件中可使用 2012年7月1日前投放市场的整车及 其备件中可使用
○ ○
注: ( )与第 10(a) 条款有关的材料,如果要拆解,则不超过 60g/车的平均阀值。生产商在生产线上未安 装的电子器件不在本条款考虑范围之内。 ( )这些豁免将在 2015 重新评估。 ( )这些豁免将在 2014 重新评估。 ( )这些豁免将在 2012 年 1 月 1 日前重新评估。 ( )与第 8 条款有关的材料,如果要拆解,则不超过 60g/车的平均阀值。生产商在生产线上未安装的 电子器件不在本条款考虑范围之内。
7 7.1
合格判定原则 定性检测的判定 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中禁限用物质含量经定性检测后, 依据 IEC 62321 Ed1:2008 Sec6
&Annex D 的规定,按照附录 C 的合格判定要求,判定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合格、不合格或 需要进行定量检测。 7.2 定量检测的判定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中禁限用物质含量经定量检测后,按照附录 C 的合格判定要求,判 定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合格或不合格。 8 豁免清单的修订 本规范附录 A 中列出的零部件及材料中禁限用物质的豁免清单将根据欧盟指令、政 策、法规进行适时修订,供应商及相关部门应跟踪和关注本规范的修订信息,并与相关人 员讨论实施规范的具体措施,使产品适应规范的变化。
豁免范围和期限
标记或说明
() ()
2011年7月1日前投放市场的整车及 其备件中可使用
b
b
铅和铅化合物
5 蓄电池 6 减振器 8a 用于将电子、电气元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所使用的含铅 焊锡,以及除电解电容/铝电容之外的元器件引脚上、电路 板上为提高可焊性而附着的含铅焊锡。 8b 除电路板或者玻璃外的电子产品中的含铅焊锡 8c 电解电容/铝电容引脚上的含铅焊锡 8d 大气流传感器(mass airflow sensors)中玻璃上的含铅 焊锡
e a a a a a a a a a a
8e 高温焊锡(如含铅量(重量比)在85%及以上的铅合金) ( ) 8f 顺压针连接器系统中的铅 8g 集成电路封装内部电气连接的含铅焊锡 8h 芯片投影面积大于1cm²和硅片区标称电流密度大于1安 /mm²的功率半导体组件上将散热器粘合在散热片上的结合 剂中的铅 8i 导电玻璃焊料(除钎焊夹层玻璃的焊料)中的铅 8j 钎焊夹层玻璃的焊料中的铅 10a 使用含铅玻璃或陶瓷,含铅玻璃基复合材料或含铅陶 瓷基复合材料,含铅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电气与电子组 件。 这项豁免不包括铅在介电陶瓷材料组件,例如灯泡玻 璃和釉火花塞中的使用。 铅在介电陶瓷材料组件中的使用 被列在10(b),10(c)和10(d)项中。 10b用于集成电路或离散半导体元件中的PZT电容器中的介 电陶瓷材料中的铅。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法规标准所管理。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先期技术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才平、刘献平、廖秋霞、梁成
编 校 审 批
制: 李才平、刘献平、廖秋霞、梁成 核: 定: 准: 梁 成 刘献平 黎予生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规范编号 制定/修订者 制定/修订日期 批准 日期
8
3)原材料供应商的检测报告盖有实验室正式印章并具有相关负责人签字,则该报告 也被认为有效。 4.4 5 在附录 A 中所列出的零件和材料可以在豁免期内使用。 禁限用物质的限值要求 构成汽车零部件的每一均质材料中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6+)及多溴联 苯(PB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杂质的限值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在附录A中所列 出的零部件和材料可以在豁免期内使用)。 表1 禁限用物质
编 代
号 替
SY-HB-15-2011
规范等级
二级规范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长安汽车禁限用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 (欧盟)
2011-06-01 制定
2011-07-01 发布 发布
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前
言
本规范主要依据欧盟相关指令 2000/53/EC ( 《关于报废车辆指令》 , 以下简称 ELV 指令) 及 2011/37/EU (2000/53/EC 指令附录Ⅱ的修改单)、IEC 62321:2008《电子电气产品测定六种限制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的浓度》进行编制。 本规范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和附录 D 为规范性附录。
7
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如金属(镀层、焊料合金、黄铜)、塑料(ABS、尼 龙、PVC)、陶瓷(介电材料)等。 3.3 均质材料 homogeneous materials
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各部分均匀一致的材料。 3.4 检测单元 test unit 经过拆分和取样,可以直接提交进行定量检测的不需要进一步机械拆分的材料或样 品。根据材质的均匀性,检测单元可分为均质检测单元和非均质检测单元。 3.5 X 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umetry 用一束X射线或低能光线照射待测试样,使之发射特征X射线而对物质成分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的方法。按激发、色散和探测方法的不同,分为波长散射-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 能量散射-X射线荧光光谱法。 4 4.1 一般要求 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注 设计面向欧盟ELV指令市场的M1类和N1类长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时,在工程图样或技 术文件中涉及到标注零部件材料时,应在图样的技术要求或技术文件的条款中按以下示例 进行标注或规定。 示例: 所有汽车零部件和材料中禁限用物质的管控应遵照SY-HB-15-2011《长安汽车禁限用 物质的限值及测量方法(欧盟)》的要求执行。 4.2 禁限用物质的管控应满足以下条款: 1)一般情况下,供应商须按附录D 的要求声明所供零部件和材料是否符合本规范的 规定,禁限用物质的检测报告需按车型对零部件和材料进行审查、签署并保存。原始数据 备份、Excel文件和试验报告通过采购部门递交给设计部门,设计部门审核后备案。 2)在车辆进行型式认证时,必须使用认证机构认可的MDS系统(材料数据系统)提交、 审查、控制零部件所用材料的禁限用物质含量。 4.3 禁限用物质检测报告的有效性要求应符合以下条款: 1)递交的检测报告应该是原始文件。 2)如果检测报告的副本或复印件上盖有出具报告的实验室的正式印章并具有相关负 责人签字,该副本或复印件也可以认为同原始版本一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