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测试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测试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1(2分)、“多香的花!”句型是?•A、主谓句•B、非主谓句•C、名词谓语句•D、形容词句•A、体词•B、谓词•C、加词•D、代词•A、学习外语、我喜欢的•B、报纸杂志、又唱又跳•C、古城苏州、工人农民•D、农民兄弟、进行学习•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A、学习外语、采购一吨•B、认真学习、雷锋学习•C、说明问题、解释清楚•D、工人生产、开始讨论•A、连动句•B、兼语句•C、存现句•D、把字句•A、笑着说•B、上街买菜•C、大声说•D、不买菜•A、联合式•B、偏正式•C、动宾式•D、补充式•A、反动透顶、心情舒畅•B、有人说话、给予打击•C、打扫干净、明天周末•D、十分热情、播送新闻•A、将来、今后•B、立刻、刚刚•C、立刻、片刻•D、从前、从来•A、主谓短语•B、连动短语•C、兼语短语•D、同位短语•A、因为、音位•B、依、医•C、是、事儿•D、公式、攻势•A、断事宾语•B、施事宾语•C、受事宾语•D、工具宾语•A、晒衣服•B、刷油漆•C、跑材料•D、包饺子•A、非普遍性•B、不理想•C、要不要•D、非常好•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A、修路•B、高两米•C、学习文件•D、学生宿舍•A、断事宾语•B、施事宾语•C、受事宾语•D、工具宾语•A、绿化、菜花•B、白菜、白墙•C、浇花、摘花•D、讨论讨论、高高兴兴•A、晒衣服•B、刷油漆•C、跑材料•D、包饺子•A、不是……就是……•B、与其……不如……•C、不是……而是……•D、就算……也……•A、反复•B、比拟•C、比喻•D、夸张•A、成分短语•B、非成分短•C、名词短语•D、动词短语•E、形容词短语•F、关系类短语•G、标志类短语•A、不论……都……•B、与其……不如……•C、不是……而是……•D、宁可……也……•A、他把衣服洗干净了•B、他洗衣服洗累了•C、他把衣服洗了两遍•D、他洗破了一件衣服•A、开放性•B、艺术性•C、口语化•D、整体性•E、动作性•A、排比•B、比喻•C、比拟•D、层递•A、他在车上•B、他在车上看书•C、他在看书•D、他在认真看书•A、夸张•B、比喻•C、比拟•D、排比•E、反复•A、我是外来的•B、我是喜欢的•C、我昨天到的武汉•D、这是我买的书•A、浪费了三天时间•B、等了三天时间•C、考得不错•D、觉得不错•A、体词性短语•B、谓词性短语•C、加词性短语•D、副词性短语•E、介词短语•A、名词句•B、动词句•C、形容词句•D、省略句•E、独语句•A、拟人•B、对偶•C、夸张•D、排比•A、语素•B、词•C、短语•D、句子语气@小句•A、数量联系•B、文化背景•C、借代关系•D、谐音关系•E、形体相似•A、并列复句•B、连贯复句•C、递进复句•D、选择复句•E、条件复句•A、对偶•B、比拟•C、比喻•D、排比•A、形态•B、结构•C、组合能•D、造句功能•E、语义•A、他的诚实•B、从小学到大学•C、红着眼睛•D、木头的。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含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含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含答案)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每个词语都与合成词“司令”的结构方式相同的是(A)。

A.革新、凝神B.革命、齐心C.伤心、突破D.埋头、澄清2.在下列各组中,属于语法最根本的属性是(B)。

A.抽象性B.递归性C.层次性D.稳定性3.下列每组语言单位中,都属于词的是(C)。

A.电脑、海浪B.研究、哭闹C.理事、雪白D.海带、大路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D)。

A.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但词不一定比语素长B.短语的意义一般都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总和C.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活动的单位,短语不是D.所有的短语只要加上语调就能成为句子5.下列各组动词中,都不能带宾语的是(B)。

A.游行、哭B.示、结婚C.知道、禁止D.进来、离开6.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副词的是(D)。

A.突然、猛然B.黑白、刚才C.刚刚、永久D.就、没有7.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区别词的是(A)。

A.男、多年生B.彩色、雪白C.医务、医生D.非常、道德8.“吃了一个小时”和“花了两天”两个短语划分是(B)。

A.述宾、述补B.述补、述宾C.偏正、主谓D.述补、偏正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由于他们事情忽略和程度不高,造成该书错误百出.B.这一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诸多方面。

C.《红楼梦》作为一部政治汗青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必然解体的趋向。

D.眼下,为数众多的医院实行的是“先交钱后急救”的政策。

10.下列短语中都属于名词性的是(A)。

A.飞快的动作B.他哭了C.买过三个D.活动活动二、多项选择题11.下列几种分析方法中,属于结构主义语法学分析法的是(ABCD)。

A.分布分析B.替换分析C.变换分析D.直接成分分析E.中心词分析12.下列语法属性中,首要为名词所拥有的重要特点是(BC)。

A.能够做谓语B.能够受数量词修饰C.能够同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结构D.能够做补语E.能够做定语13.下列短语中,属于体词性的是(BCE)。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作业3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作业3

•A、篇章分析•B、短语分析•C、词法分析•D、句法分析•A、介词•B、动词•C、名词•D、助词•A、笑着说•B、上街买菜•C、大声说•D、不买菜•A、人马、人手•B、白菜、白墙•C、灭火、发火•D、清清楚楚、说不清楚•A、轻微、显然•B、全部、统统•C、长久、久久•D、忽然、突然•A、修路•B、高两米•C、学习文件•D、学生宿舍•A、非普遍性•B、不理想•C、要不要•D、非常好•A、任性、任意•B、可能、可爱•C、帮助、援助•D、难看、观看•A、屋里有人说话•B、我有件事情跟你商量•C、我们希望小王当代表•D、你知道他会来•A、体词•B、谓词•C、加词•D、代词•A、马虎、坎坷•B、可以、香波•C、电脑、因为•D、蜈蚣、吩咐•A、刚才、将来•B、立刻、片刻•C、从前、从来•D、向来、过去•A、因为、音位•B、依、医•C、是、事儿•D、公式、攻势•A、请他来开会•B、我们边聊边学•C、借本书看看•D、我心里越急,手越是不听使唤•A、有一头熊在树林里奔跑•B、我家前面有两座大山•C、同学们热烈欢迎专家的到来•D、桌子上放着一盆鲜花•A、好笔多买几支•B、好书多读几遍•C、好花多看几眼•D、好房子多住几天•A、主谓谓语句的大主语•B、前置的宾语•C、外位语•D、独立语•A、体词性句法结构•B、谓词性句法结构•C、加词性句法结构•D、主谓短语•A、主谓短语•B、述宾短语•C、述补短语•D、偏正短语•A、外国语言、购买一箱•B、认真学习、学习语法•C、跑得不快、解释清楚•D、出去走走、进行讨论•A、移就•B、比喻•C、比拟•D、拈连•A、排比•B、比喻•C、比拟•D、层递•A、对比•B、排比•C、比拟•D、比喻•A、拈连•B、移就•C、排比•D、反复•A、对偶•B、排比•C、移就•D、比拟•A、连续(连用)•B、包孕(套用)•C、复合(兼用)•D、交叉•A、合作原则•B、礼貌原则•C、接话原则•D、合理原则•A、对偶•B、比喻•C、拈连•D、比拟•A、拟人•B、对偶•C、夸张•D、排比•A、对偶•B、警策•C、双关•D、移就31(4分)、4“看见他们那眼神,深邃像大海,炽热像烈火,灵动像流水,欢悦像阳春,我简直无法抑制我内心的激动了。

现代汉语语法之修辞手法

现代汉语语法之修辞手法

一、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化深奥为浅显,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一)比喻的种类(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比喻与比拟区别比拟和比喻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涉及甲、乙两事物相比,甲、乙两事物有可“比”性。

比拟和比喻的不同在于:(1)从意义上看,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此喻彼,就是“打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以此拟彼,就是“比作、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

(2)从形式上看,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的形式出现,表示一种实体。

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部分则是描述性的,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性词语。

二、比拟:把某事物赋予了人的动作神态、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或把某事物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意蕴丰厚,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

(二)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作者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三、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之更具体、更鲜明,更生动;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富有幽默感。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
修辞是一种修饰语言的艺术,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
更加生动、形象,表达更加丰富。

掌握修辞的技巧对于熟练运用现代
汉语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帮助读者巩固对
语法修辞的理解与运用。

试题一:请将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找出来并加以说明。

1. 窗外的雨滴敲打着窗子,辗转不眠的夜晚仿佛变成了悲伤的音乐。

2. 这个问题简单得只需要我稍微动一下脑筋就能答出来。

3. 这个菜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试题二:请根据下面的情景,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完成句子。

1. 某人获得了心仪已久的工作机会,可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欲望。

2. 一个人在大街上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试题三:请仿照下面的句子,使用具体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改写。

1. 这个小镇的晨光很美。

2. 他的笑容非常灿烂。

试题四:请根据下面的句子,分别从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两个角度
进行分析。

1. 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2. 天空中的云朵,像一朵朵棉花糖,酥软而可爱。

试题五:请根据下面的情景,自行构思一个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1. 描写一个美丽的夏日午后。

2. 表达对好友的真诚祝福。

以上是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希望通过这些练习,读者能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修辞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并将其应用于日常交流和写作中。

希望读者能够坚持练习,提高自身的语言修辞能力。

自学考试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考试要点说明

自学考试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考试要点说明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 1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

2基础语法实体作为句子樊孤语法实体。

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

3现代汉语的研究以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为起点。

4词的语法特征:词的语法特征包括词在形态、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5短语分类:1据结构成分之间语义关系是否明显,分关系类短语和标志类短语。

2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短语分成分短语(一般的短语都是成分短语)和非成分短语。

3从整体功能分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

6语气类型分: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

7“比“字句的比较类型:整比,偏比,领比。

8复句的关系类系统,由因果类复句、并列类复句、转折类复句。

9数量指代与所指代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数量的、也有文化背景、借代关系、谐音关系、形体相似等。

10就语体发展的社会环境而言,广告语体可以说是随社会,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而独立出来的新兴语体。

就构成而言,可以说是事务语体、科技语体同文艺语体交融而成的混合语体。

11广告语体具有开放性、艺术性、独创性等特征。

名词解释: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小句: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表述一个意思的语法单位。

一个语素,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只要跟句子语气相结合,都会成为小句。

关系类短语:是结构成分之间有明显语义关系的短语。

又可分成分配对式和依次排列式两类。

标志类短语:是结构成分之间语义关系比较模糊,只从语表上找出标志短语。

语气:指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通过话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绪和感情色彩,它是以语调、语气词等形式表现出的一种语法范畴。

“除“字句:通常是指由介词”除“或“除了”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

归同性结合:是句子中心总分用“也”和“还”的“除”字句。

基础的语法实体:是用为句子构成基础的语法实体。

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

显异性排除:是句子中心总分用“都”、“全”的“除”字句。

特点:1VP1和VP2在语义上是对立的。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1、课程描述1、掌握新的语法的修辞理论。

语法:例:副词+名词很中国,很绅士,很女人,非常春天修辞:例:教授曲解(修辞辞)2、提高中学语文语法、修辞教学能力。

3、一门语言应用理论的理解。

例:小草(主)偷偷(壮)的从土里(壮)钻(定)出来了(补),嫩嫩的,绿绿的。

例:《济南的冬天》,结尾:这就是冬天(定)的济南(中心语)。

小鬼,快离开我,我掉进泥潭里了!(不能调换,突出老班长把别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还重)《繁星》巴金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从前在家乡,六七月间的夜晚,在庭院中纳凉时,我最爱看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繁星。

看着那星天,我就会忘掉一切,仿佛就回到母亲的怀里(复句多意性)。

(但……也)递进论:学习语法、修辞知识的意义。

(在中心教学中的作用)1、提高语言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老山界》: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

山下有人送饭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红军战士形象:言行不文明,贬义褒用。

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定)思想家(主)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2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修辞手段,精确表述,模糊表达。

语法手段:倒装句(突出时间的重要性),字下有线的——讳饰,都表示去世。

2、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

《济南的冬天》用的儿话音多少(12处左右,喜爱,柔美)?用了多少小为词头的问?小山,小雪,小水墨画…….10多处(是虚化的写法,并非真的小,而是给人于亲切,喜爱的感情)。

例: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高,响亮(通感)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例:高尔基《童年的朋友》写外祖母: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

写头发的密、黑、厚、长语法手段:形容词+补语+壮语+形容词词汇手段:重叠,变词语二、中学语文语法、修辞教学存在的不足1、中学语文、语法、修辞教学无纲可依。

现代汉语(修辞部分)

现代汉语(修辞部分)

现代汉语(修辞部分)第⼀节修辞概说⼀、修辞的含义:1.客观存在的修辞现象;2.修辞知识或修辞学;3.运⽤特殊⼿段加强语⾔表达效果的修辞活动。

⼆、语境分为语⾔语境和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跟修辞的关系更为密切。

构成情景语境的因素:1.主观语境因素(交际双⽅的⾝份、职业、思想、⼼情等);2.客观语境因素(语⾔运⽤过程中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等)。

三、修辞同语⾳、词汇、语法的关系。

(⼀)同语⾳的关系:语⾳在突出语义和增强⾳律美上⾯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式的内容;修辞通过积极调动语⾳因素,扩⼤了语⾔表达功⽤。

(⼆)同词汇的关系: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具体的修辞⽅式提供必要条件;修辞从筛选词语的⾓度研究词汇运⽤,使词汇在语⾔中发挥更为⼴泛⽽深刻的作⽤。

(三)同语法的关系:语法为修此现象和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为修辞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修辞具有扩⼤语法效能的功⽤。

四、修辞学和语⽤学的异同。

同:⼆者都研究语⾔的运⽤。

异:1.研究的⽬的不同:语⽤学注重解释性,⽬的在于分析语⾔运⽤的原则,建⽴意义解释理论,寻找语⾔运⽤规律。

修辞学注重规范性、变异性和实⽤性,注重研究修辞⼿段和技巧。

2.研究⽅法不同:语⽤学注重理论解释和推理分析;修辞学注重运⽤归纳的⽅法,如辞格的确⽴、语⾔变异的表现⽅式。

3.研究内容不同:语⽤学以⾔语⾏为、会话结构、预设、含义、指⽰语等为具体研究内容;修辞学以词语、句⼦、辞格、预提风格等为具体研究内容。

4.研究要求不同:语⽤学重在研究话语交际的全过程;修辞学使语⽤学⾥⾯的⼀个分⽀学科。

五、修辞的作⽤和学习修辞的⽬的。

1.提⾼说话、写作能⼒和阅读欣赏⽔平;2.提⾼语⾔修养和语⾔美的⽔平;3.更准确畅通地传递社会信息。

第⼆节词语锤炼⼀、词语锤炼的含义:对语⾔的词汇进⾏有⽬的的选⽤和调遣,从⽽使语句表达更加完美的语⾔活动。

⼆、词语锤炼的⽬的: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的表达更加完美,即不仅要求词语⽤得准确,⽽且要求词语⽤得鲜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填空:1、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

2、基础语法实体作为句子樊孤语法实体。

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

3、现代汉语的研究以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为起点。

4、词的语法特征:词的语法特征包括词在形态、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5、短语分类:(1)据结构成分之间语义关系是否明显,分关系类短语和标志类短语。

(2)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短语分成分短语(一般的短语都是成分短语)和非成分短语。

(3)从整体功能分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

6、语气类型分: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

7、“比”字句的比较类型:整比,偏比,领比。

8、复句的关系类系统,由因果类复句、并列类复句、转折类复句。

9、数量指代与所指代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数量的、也有文化背景、借代关系、谐音关系、形体相似等。

10、就语体发展的社会环境而言,广告语体可以说是随社会,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而独立出来的新兴语体。

就构成而言,可以说是事务语体、科技语体同文艺语体交融而成的混合语体。

11、广告语体具有开放性、艺术性、独创性等特征。

名词解释: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小句: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表述一个意思的语法单位。

一个语素,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只要跟句子语气相结合,都会成为小句。

关系类短语:是结构成分之间有明显语义关系的短语。

又可分成分配对式和依次排列式两类。

标志类短语:是结构成分之间语义关系比较模糊,只从语表上找出标志短语。

语气:指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通过话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绪和感情色彩,它是以语调、语气词等形式表现出的一种语法范畴。

“除”字句:通常是指由介词”除“或“除了”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

归同性结合:是句子中心总分用“也”和“还”的“除”字句。

基础的语法实体:是用为句子构成基础的语法实体。

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

显异性排除:是句子中心总分用“都”、“全”的“除”字句。

特点:(1)VP1和VP2在语义上是对立的。

(2)在说话人心目中,A+B=1(100%),即逻辑上是周延的。

表语气的“才”字句:所表示的语气与其句子结构形式关系极大,期中的才字一般看作语气副词。

小三角:是由表――里――值构成的一个三角,表是语表形式的简称,指显露在外的可见形式。

里是语昊意义的简称,指隐含在内的不可见的关系或内容。

值是语用价值的简称,重视在比较中考察研究对象的语用效应,回答它到底有何价值的问题。

大三角:大三角是由普――方――古构成的一个三角。

普是普通话的简称,指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语法事实。

方是方言的简称,指现代汉语里的方言事实。

古是古代及近代汉语的简称,指汉语里跟现代相对的古代及近代的语法事实。

常规修辞:是指沿袭下来经常采用的一般表达方式;变异修辞:是指突破常规,变通使用的特异表达方式。

数量指代现象:就是出于表达的需要,用数词或数词加上其他词,指代革一事物或革一类事物中的几个个体。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也称言语环境。

狭义的语境单指上下文,即口语中的前言后语,书面语中的上句、下句或上段、下段,也叫小语境。

语体:不同的交际领域和交际目的,使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形成许多在运用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段上具有不同特点的语言表达体系,这种语言表达体系就是语体。

语体要素(体素):各种语体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语体色彩,都是通过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方式、篇章结构等语言因素,以及一些伴随语言的非语言因素具体表现出来的。

这些能形成不同语体色彩的因素,叫――。

新词:就是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原来没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词语,包括以前未有过的新词和产生了新义的即有词语。

移觉:是将描写甲感官感觉的词语移来描写乙感官的感觉,即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

也称通觉移就:是将描写甲事物性状的修饰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

拈连: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顺势将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用于乙事物。

飞白:是明知其错而将错就错,有意把白字、别字或语法错误等如实记录下来。

问答1、在各类各级语法实体中,小句的地位特别重要:它是其他所有语法实体的“联络中心”,为其他所有语法实体所从属所依靠。

(1)句子语气粘附于小句。

(2)复句和句群依赖于小句。

(3)词受控于小句。

(4)短语从属于小句。

2、句子特有诸因素(从小句减去诸因素):(1)句子语气――从小句得出短语,首先要减去句子语气。

(2)复句关系词语――从小句得出短语,第二个要减去的因素是典型的复句关系词语。

(3)语用成分――从小句得出短语,第三个要减去的因素是小句中的语用成分。

(4)成分逆置现象――从小句得出短语,第四个要减去的因素是句子中逆置的现象。

(5)成分共用法所造成的特殊状况――从小句得出短语,第五个要减去的因素是成分共用所造成的特殊状况了。

3、什么是句子成分配对性?构成句子的成分有五组十大成分:主语、谓语、动词性成分、宾语、定语、(定语中心语)、状语(状语中心语)、补语、(补语中心语)。

这十大成分,在使用形式上都是成双成对的,在内在关系上是相互依存的。

句子成分配对性的突出表现是:配对成分相互依存,谁也不能离开对方而单独存在。

4、举例说明成分的应对性有那几种?一、主-宾应对,是某个词语在一个句子里是主语,在另一个句子里变成谓语,但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

如:客人来了;来客人了。

二、状-补应对,是某个词语在一个句子里是状语,在另一句子里变成补语,但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如我万分激动;我激动万分。

三、定-状应对,是某个词语在一个句子里是定语,在另一个句子里变成状语,但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

如:我们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终于胜利地到达彼岸。

四、定-谓应对,是某个词语在一个句子里是定语,在另一个句子里变成谓语,但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

如:多好的天气啊!;天气多好啊!五、主-谓应对,(同上)如:一张票三元钱;三元一张票。

5、“比”字句的语义构成:“比”字句在语义上由四个方面的五项要素构成:A、参比项,包括参比曱项(比较主项)和参比乙项(比较客项或称参照项);B、比较;C、比较视点;D、比较结论;如:你比他上学早。

比较主项:你,比较客项:他,比较:比,比较视点:上学(时间),比较结论:早。

6、比字句的结构类型:1、谓语是状心短语,如:他的身体比你的身体好。

2、谓语是主谓短语。

如:带球上篮,我比你强一些。

3、谓语是动补短语,如:他跑得比你快。

7、表语气的才字句有哪几种?A、才+形容词+呢,主要是强调程度之高。

如:那种食物才难吃呢。

B、才(不)+动词+呢,主要是强调立场不会动摇,其语义相当于“一定”。

如:我才不去呢!C、才+是……,主要是肯定某种性质和情况。

如:这才是好样的!8、非关系类系统包括哪几类?根据组织层次的不同,复句可划为以下3种:A、单重复句与多重复句。

凡是一次性组合而成的复句是单生复句;凡是非一次性组合而成的复句是多重复句。

B、有间复句与紧缩复句。

有间复句批分句间有明显音距的复句;有间复句即有间隔,间隔即音读距离。

紧缩复句指的是音距消失、分句凝合的复句异变形式。

C、有标复句与无标复句。

有标复句是使用了关系标、形成了特定句式的复句;无标复句是语表上不出现关系标志的复句。

9、句群的三个基本特征:1、超句性;2、向心性;3、连贯性。

10、句群的四种组构手段:1、一般关系词语组构。

2、表序关系词语构成,(一时序类、位序类、数序类)3、修辞方式组构。

4、逻辑语义组构。

11、静态分析几方面:A、成分分析,B、层次分析,C、成分与层次相结合的分析。

12、修辞学的含义:A、古老而年轻的语言学分科,B、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开创标志。

C、有两种用法:一是名词:为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适应具体题旨情境而采取的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一是动词:依据情境题旨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来恰当地表达特定思维内容的一种活动。

13、修辞原则:1、明确目标、看清对象,对象是交际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看清对象一是看清交际对象,一是看清文章、谈话中所讲到的对象。

2、适用环境、注意场合。

语境是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言语环境的统一。

宏观的社会环境也就是时代背景。

微观的社会环境即特定的场合中特定的话题制约下的交际环境。

3、前后连贯,关照上下文。

运用修辞手法必须考虑到上下文的需要,前后连贯。

14、谈出对修辞相对论的认识要求:一、质朴和奇特:质朴指所说的话通顺明白、平实易懂,不加任何华丽的修饰。

奇特是指所产的话生动形象,在表达方式上具有奇特之处,比如采用比喻、拟人、借代等特定的修辞方式。

二、明确与模糊,说话或写文章时,意思必须清楚明白,不能让人似懂非懂,也不能让人疑问重重。

语义表达本身也是相对的,有时需要明确,有时需要模糊。

文学创作中往往追求模糊性。

三、避复和羡余,一般的说,说话写文章应该避免重复,力求简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准确传达所要传递的信息。

人们在传递主要信息的时候也包含着或多或少的多余的语言符号,通常被称为羡余信息。

15、数量指代与所指代事物之间的联系:(几种类型)数量指代与所指代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数量上的,也有文化背景、借代关系、谐音关系、形体相似等。

1、数量关系,大多数数量指代语与相应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一种数量关系,涉及最多的数量是所指代的那一组事物的总数。

如666杀虫剂说是试验了666次才取得成功的。

2、文化背景,有些数字与事物的联系建立在一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这种联系是间接的,需要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真正理解。

如:3721,如果不知道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个成语,就不能体会3721的妙处。

3、借代关系,有些数量指代与其他指代事物是借代关系。

如:四个轮子与小汽车。

4、谐音关系,有些数量指代是借助谐音关系形成的。

如:745气死我,837别生气。

5、形似关系,是利用数字的字形与所指代事物形体之间的相似之处来进行指代。

如:11路汽车,戏指步行。

16、语体交叉渗透的方式:一、加合渗透,为帮助甲类语体更好地完成交际表达的任务,在甲类语体中加入乙类语体的体素,乙类语体的体素渗入后,甲类语体的基本特征保持不变,这种形式的体素渗透称为――。

如:在语言中把酒精说成乙醇,盐就l氯化钠(可加内容)。

二、融合式渗透,两种不同语体的体素整体性地相互渗透,浑然交融,形成一种体系性的相互融合,称不――。

如高士其的《我们土壤妈妈》,运用一些比喻手法,将地球比喻成地球工厂的女工、矿物商店的店员等。

三、框架借用式渗透,借用乙语体的框架格式来完成甲语体的交际任务,通俗说就是乙瓶来装甲瓶,如利用韵文格式写作的布告、公约,用公文形式写作的小说、杂文等。

17、新词运用的效果:(先答新词的定义)1、准确,运用新词可准确地反映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以之为基础引申比喻,也能准确地传情达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