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内能及其利用专项复习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题复习

中考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题复习

内能的利用一、选择题1.(2016自贡)关于功和能的认识,错误的是()A.相同时间内,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物体的机械能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多C.在热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B2.(2016▪淮安)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每个冲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其中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答案:B3. (2016淄博)一杯酒精倒出一半,剩余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变化情况是()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B.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C.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D.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答案:B4.(2016嘉兴)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且可以相互转化。

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答案:D5.(2016益阳)如图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答案:C6. (2016连云港)将一瓶酒精用去二分之一,则剩余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A.都不变B.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C.热值不变,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D.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密度、比热容不变答案:A7.(2016枣庄)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滑下滑梯B.弯折铁丝C.做功冲程D.压缩空气点火答案:C8.(2016宿迁)如图,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程试管口,这个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哪一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相同的()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答案】C9.(2016湘西州)人们发现内能可以做功,并制造出各种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热机,下面这些机械中不属于热机的是()A.电动机B.柴油机C.汽油机D.蒸汽机【答案】A10. (2016阜新)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答案】C 11. (2016海南)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循环中,存在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过程的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答案】B12.(2016邵阳)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2016年7月,我国将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

2023年山东省中考物理复习内能及其利用专题练

2023年山东省中考物理复习内能及其利用专题练

2023年山东省中考物理复习内能及其利用专题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2•威海)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放入70℃左右的热水中加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B.热水将温度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温度升高C.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保持不变D.加热后牛奶香气四溢,是因为牛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剧烈2.(2022•滨州)小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给冰加热。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他绘制了如图乙所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小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A.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比较AB段和CD段可知,AB段的比热容是CD段比热容的2倍C.水的沸点是98℃,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D.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3.(2022•济南)炎炎夏日,小梅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她发现,在这里白天的风常常从海面吹向陆地,而每到夜晚风却从陆地吹向海面。

她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画出陆地和海面之间空气流动情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的密度小于砂石的密度B.海水的密度大于砂石的密度C.海水的比热容小于砂石的比热容D.海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4.(2022•日照)喜欢思考的小明用塑料矿泉水瓶子进行了如下游戏探究:瓶中留有少量水,盖上瓶盖(如图甲);扭转瓶子(如图乙);轻轻扭动瓶盖,瓶盖被瓶内的气体冲出,同时瓶内出现白雾(如图丙)。

图乙和图丙所示的过程,分别与四冲程内燃机连续的两个冲程相似,这两个冲程是()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B.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C.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D.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5.(2022•临沂模拟)下列与热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B.0℃的物体内能为零C.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不一定升高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6.(2022•淄博一模)小华经常帮妈妈做家务,他发现厨房里有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下列关于热机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机的功率越大,效率越高B. 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就越高C. 减少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保持良好的润滑,能提高热机效率D. 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能提高热机效率【答案】C【解析】【解答】热机的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与效率无关,A不符合题意;热机做的有用功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比例越大,热机的效率越高,热机效率与热机做的有用功无关,B不符合题意;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都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效率,C符合题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并不能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热机效率是热机做的有用功和燃料燃烧的总热量的比值.2.下列家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收音机B. 电烤炉C. 电风扇D. 电视机【答案】B【解析】【解答】解:A、收音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B、电烤箱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符合题意;C、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D、电视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故选B.【分析】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作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明确各用电器使用时的能量转化可做出判断.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砖木取火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电动机在通电转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 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点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D【解析】【解答】解:A、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错误;B、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电能,得到机械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错误;C、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点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错误;D、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燃料燃烧消耗化学能,得到内能,内燃机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正确;故选:D.【分析】(1)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4)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燃料燃烧消耗化学能,得到内能,内燃机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A. 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B. 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C. 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D. 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答案】 D【解析】【解答】解: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多少、是否燃烧、是否完全燃烧都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B不符合题意;C、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不符合题意;D、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D符合题意。

(物理)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物理)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物理)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流程图可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和涉及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A. 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A【解析】【解答】解: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上升压缩气缸内的气体,使气体内能增大,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选A.【分析】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能和核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发光二极管主要使用的材料是超导体C.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说明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D. 光纤通信是用超声波在光导纤维里传播来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解答】解:A、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核燃料是短期无法再生的,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B错误;C、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说明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故C正确;D、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来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2)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3)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过程中,总量是不变的,但是具有方向性的;(4)光导纤维是利用频率比较高的激光来传递信息的.3.现在节约能源的现象越来越多.比如在香港的一家健身馆,在地面上就装有压电材料,利用健身者对地面的压力来产生电能,并为室内照明供电.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化形式是:()A. 电能----机械能----光能和内能B. 机械能----光能和内能----电能C. 电能----光能和内能----机械能D. 机械能----电能----光能和内能【答案】D【解析】【解答】健身者的运动具有机械能,通过在地面上的压电材料产生电能,电能再照明供电,转化为光能和内能.所以过程为:机械能----电能----光能和内能.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由此分析解答.4.关于温度、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有关C.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燃烧的情况有关D. 金属很难被压缩,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作用【答案】 D【解析】【解答】解:A、在状态、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具有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种类和状态,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没有关系,故B错误.C、热值是燃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于燃料的种类,与燃烧情况无关.故C错误;D、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阻止物体分子相互靠近,导致固体很难被压缩,故D正确.故选D.【分析】①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质量都有关系;②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种类和状态,与其它因素无关.③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燃料的种类;④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5.下列关于热机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机的功率越大,效率越高B. 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就越高C. 减少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保持良好的润滑,能提高热机效率D. 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能提高热机效率【答案】C【解析】【解答】热机的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与效率无关,A不符合题意;热机做的有用功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比例越大,热机的效率越高,热机效率与热机做的有用功无关,B不符合题意;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都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效率,C符合题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并不能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中考物理(真题版)知识点专项练习:内能的利用及详细解析

中考物理(真题版)知识点专项练习:内能的利用及详细解析

内能的利用一、填空题1.(2019年郴州,20)用液化气灶烧水,把1.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若上述过程中完全燃烧了0.021kg液化气,且只有60%的热量被水吸收,则液化气的热值为J/kg。

[c水=4.2×103J/(kg•℃)]2.(2019无锡,18)用煤气灶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5℃加热到50℃,水吸收的热量为J.若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气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需要完全燃烧kg的煤气。

[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kg]3.(2019绥化,18)我国北方房屋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大;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大。

5.(2019玉林,)太阳能热水器吸收1.4×107的能量能把质量为20kg的水从25℃加热到75℃,则水吸收的热量为J,热水器的热效率为.[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6.(2019菏泽,17)小明家有辆排量1.6L的汽车,行驶100km油耗约为5kg,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_________J热量,燃油汽车产生的_________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7.(2019铜仁,15)一台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冲程。

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性质。

8.(2019辽阳,16)如图如汽油机两个冲程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

汽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填“空气”或“汽油和空气”);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利用了水的大的特点。

二、选择题1.(2019年郴州,11)现在流行一款鞋,穿上它走路时,鞋会发光,站着不动就不会发光。

则这款鞋发光的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C.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D.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2.(2019北京,13)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

中考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甲内燃机比乙内燃机的效率高 , 表示()A.甲的功率大B.甲燃料的热值比乙燃料的热值大C.工作时间相同 , 甲耗油较少D.甲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较大2.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 :5,比热容之比是3 :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热量是()A.5 :3 B.3 :5 C.15 :4 D.4 :153.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A.物体运动时动能的大小B.物体势能的大小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D.分子势能的大小4.如图甲,将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放置在两个试管中,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往两试管装入初温不同的液体a、b,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

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比较液体吸热的多少B.若要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需要装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C.若两种液体的种类相同,则a、b两液体的质量之比为4︰3D.若两种液体的种类不同,则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3︰45.图甲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

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图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A.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B.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D.乙中温度计示数为32℃6.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B.要使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要吸收热量C.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就一定升高D.物体的比热容越大,温度升高时它吸收的热量越多7.探究某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把100g某种固体碾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水表面上方的“白气”是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B. 只要对水持续加热,水的温度就会一直升高C. 把﹣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D.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消灭,但可以创造,所以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答案】 C【解析】【解答】解:A、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对水持续加热,使水沸腾,此时水仍要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将﹣10℃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从冰箱中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D、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但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会消失.故D错误.故选C.【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2)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4)能量是守恒的,能量耗散具有方向性,能量不能被创造,也不会消失.2.关于生活和自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止确的是()A. 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B. 汽车发动机采用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属性C. 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D. 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答案】 B【解析】【解答】A、天然气的热值不变,故A错;B、汽车发动机采用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属性,故B正确;C、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故C错;D、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错。

故选B。

【分析】(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其燃烧的程度无关;(2)根据Q吸=cm△t知在m、△t相同时c越大Q吸就越大,水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

(3)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大;(4)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液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大。

中考物理试题精编 内能+内能的利用

中考物理试题精编    内能+内能的利用



【答案】:乙;23
【解析】 表示压缩冲程的是图甲,表示做功冲程的是图乙。 若插秧机消耗汽油0.2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放, 因为q=Q放/m 所以Q放=mq=0.2kg×4.6×107J/kg=9.2×106J 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42%被冷却水箱内40kg的水吸收 Q吸=42%Q放=42%×9.2×106J=3.864×106J c=Q/mΔt Δt=Q吸/cm=3.864×106J/[4.2×103J/(kg·℃)×40kg]=23℃ 答案:乙;23
“等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由图丁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
但CD段加热的时间更长,其原因是 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答案】: (4)2.1×103 ;(5)大于;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解析】(4)由图丙,从68℃升高98℃,温度变化量都是30℃。实验 过程中通过加热时间长短反映两种液体吸热的多少。水和煤油的加热时 间分别为20min和10min。控制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和煤油吸热多 少与比热容之间存在倍数关系。水和煤油的吸收热量之比为2∶1 ,则 煤油的比热容为4.2×103J/(kg·℃)/2=2.1×103J/(kg·℃)。(5) 冰熔化过程,持续吸热,内能变大。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 大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由图丁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都是10℃, AB加热的时间5min,CD段加热10min。冰在AB段,水在CD段,吸收热量之 比1∶2,比热容之比也是1∶2。答案: (4)2.1×103 ;(5)大于; 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D. 制作 “凤凰” 的部分材料需要具备阻燃的性能
【答案】:BCD
【解析】LED 彩灯主要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A错误。 机翼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流速大,压强 小。B正确。喷气发动机是一种利用内能做功的热机,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C正确。飞行时喷气发动机向后喷射高温火 焰,制作 “凤凰” 的部分材料必须具备阻燃的性能,以免 引起火灾。D正确。 答案:B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及其利用
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2.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
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 D.两个干净的铅块粘在一起
3. 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

关于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C )
A.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不变
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4.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是( A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D.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6.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则剩下的酒精( D )
A.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7.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 D )
A.乙中温度计示数为32 ℃
B.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
D.甲杯的水加热2 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 min吸收的热量相同
8.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观察现象即可比较酒精和碎纸热值的大小。

为完成实验,要求( A )
A.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B.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
C.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
D.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9.以下四幅图中,关于能量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D )
A.图甲所示,过山车向下运动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图乙所示,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图丙所示,自行车运动员奋力蹬车时,人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图丁所示,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会发热,将内能转化为动能
10. 对热学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4.2×103J的热量B.热量是指物体具有能量的多少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D.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11.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里,水泊点点,碧水云彩,花香四溢,柳枝摇曳,关于公园里的自然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花香四溢,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摇曳的柳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湿地能影响周边的气温,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11. 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在下列的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C )
A.潭清疑水浅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C.墙内开花墙外香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12. 泉城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运动的是( A )
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 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
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 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4. 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3铝0.88×103
煤油、冰 2.1×103干泥土0.84×103
沙石0.92×103铜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15.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 D )
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 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
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16. 在微观尺度下,科学家拍下了超亮的X射线将液体瞬间打得“灰飞烟灭”的情景,如图所示。

此过程液体吸收X射线的能量,内能增大,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

17. 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甲所示。

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__ __,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量。

18. 如图是汽油机工作过程的_________冲程。

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量带走,这是利用水__________的特性。

水箱中5 kg的水温度升高了20 ℃,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19. 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

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

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J/( kg·℃)。

20.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质量/g 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60 20 6 45
食用油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参考答案:
1---15
16. 汽化
17. 分子间有引力大于
18. 排气比热容大 4.2×105
19. 甲 2.1×103
20. (1)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
(2)水大于
(3)比热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