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绿茶文化的冲泡方法
绿茶泡茶的茶艺流程

绿茶泡茶的茶艺流程绿茶是一种受人喜爱的茶叶品类,以下是绿茶泡茶的茶艺流程:准备茶具和水:选择一把适合泡茶的茶壶,最好是紫砂壶或玻璃壶,以便观察茶叶的展开和色泽变化。
用清洁的冷水烧开,待水温冷却到80-85摄氏度左右。
准备茶叶:选择优质的绿茶叶,可以是龙井、碧螺春、毛峰等。
根据壶的大小,大约取3-5克茶叶放入茶壶中。
温润茶具:在泡茶前,倒入少量热水,轻轻摇晃茶壶,使茶叶充分接触热水,温润茶具,同时也起到清洗茶叶的作用。
倒掉这个温润水。
第一泡:将80-85摄氏度的热水倒入茶壶,覆盖盖子,稍微晃动茶壶,使茶叶均匀浸泡。
第一泡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秒钟,然后将茶水均匀地倒入盖有茶杯的盖碗中。
后续泡:接下来的泡茶时间可以逐渐延长,一般是每次增加5-10秒钟。
泡茶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茶叶的品质进行调整,一般3-5次泡茶后,茶叶的味道会逐渐减弱。
倒茶技巧:泡好的茶水应该均匀地倒入每个杯子中,保持每杯茶的浓淡一致。
最好将第一次倒入的茶水倒入每个杯子中后,再回到第一个杯子,轮流倒入,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杯子的茶水品质相似。
品茶享受:品尝绿茶时,可以用鼻子闻一闻茶香,然后小口品尝,感受茶叶的滋味和口感。
绿茶的滋味鲜爽,有时伴有淡淡的花香和果香。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泡茶时间和水温可能因茶叶品种和个人喜好而有所不同,以上流程仅供参考。
掌握泡茶的艺术需要不断的实践和体验,以下是一些进一步的细节和技巧可以帮助您提升绿茶泡茶的品质和体验:茶叶的选择:选择新鲜、干燥、形状完整的茶叶。
较高质量的绿茶叶子通常是整齐而嫩绿的。
水温控制:绿茶对水温的要求比较敏感,过热的水会破坏茶叶的营养和口感。
建议使用温度计来准确测量水温,保持在80-85摄氏度范围内。
水质选择:清洁、纯净的水对泡茶至关重要,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杂质或氯气的自来水。
最好选择矿泉水或过滤后的水,以确保茶叶的原汁原味。
茶壶的使用:绿茶适合使用较小的茶壶,以便控制泡茶的时间和浓度。
《绿茶的冲泡》

Ⅳ、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设计
教学方法应用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
1、基于茶艺师工作导向,提出“以用促学,以学促赛,以赛 促创”的教学的教学模式
以茶艺室为第一实训基地,从课堂情境教学、训练开始,教师主导 ,把茶艺基本功学好;再利用学校资源,教师引导,开展茶艺汇报会 、茶叶现场制作销售等形式,获得真实的茶艺职业体验,使学生的意 识由“要我学”上升为“我要学”。
下投法 紧结绿茶 西湖龙井
烫杯—投茶 —注水(1/4) —温润泡 —注水(7/10)
• 回旋烫杯:
用茶壶里的热水采用回旋斟水法浸润茶杯, 提高茶杯的温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茶最大限度的 挥发香气。用右手拿杯,左手托住杯底,从左到 右由杯底至杯口逐渐回旋一周,然后将杯中的水 倒出,经过热水浸润后的茶杯犹如珍宝一般光彩 夺目。
2、技能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 (1)、考核方法:技能考核为操作考试,以茶艺 师职业资格考证的操作考试为主要形式,量化茶艺 技能各功能模块成绩,作为期末考试成绩。 (2)、成绩评定:技能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 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以平时实训报告成绩、 实训的态度、动手能力、操作水平等综合得出平时 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为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 50%,计算其技能考核最后得分。
学生实训
四、教学策略与教法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茶艺工作的操作规范,本 课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交叉、互动”的教 学方法,即教师理论教授和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理论教 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 动,教授茶艺操作技巧,同时通过老师示范、学生操作进 行茶艺操作实训,让学生既理解了茶艺工作的操作规范, 也能很好地掌握茶艺操作的技巧。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理论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讲课,图文并茂, 课堂提问、展开课堂讨论,还采用视频、网络技术、多媒 体影音资料加以辅助教学。 2、实训教学:
沏绿茶的正确方法

沏绿茶的正确方法
1. 准备工作:选择一件能够承受高温的茶杯、茶壶、过滤器或茶筛。
将茶杯和茶壶用沸水冲洗一遍,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备用。
准备好适量的绿茶叶。
2. 加热水:将水烧开,然后待水温适中(80-85)后,将水倒入茶壶中,不宜过满。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茶叶能够充分打开叶细胞中的香气成分。
3. 冲泡茶叶:先将一小把茶叶放在过滤器或茶筛中,将茶叶冲洗一下,倒掉浸泡前散落的杂质。
然后将冲洗后的茶叶放入茶壶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茶壶盖,等待2-3分钟。
4. 倒出茶水:将冲泡好的茶水倒入准备好的茶杯中,第一次倒的茶水,要尽量让绿茶的茶味释放出来,也可以依据自己的口感倒入适当其他要加入的水。
浸泡2分钟后,即可品尝。
5. 续泡品尝:如有余茶,可进行第二次冲泡。
第二次冲泡的时间可以略微缩短,大约只要1-2分钟。
第三次冲泡的时间也只需要不到一分钟,草草带走。
续泡时的茶水味道较淡,但香气依然浓郁,且减少了茶叶浸泡的苦涩成分。
注意:沏茶水的温度和时间均需要根据所购买的绿茶种类、制品工艺及口感来适当调整。
没有标准的茶水沏泡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感自行进行调整。
绿茶冲泡方法步骤

绿茶冲泡方法步骤绿茶冲泡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茶文化形式,通过精心的冲泡可以将绿茶的最佳风味和香气完美地展现出来。
以下是绿茶冲泡的详细步骤:准备工作:1. 选择好的绿茶:选择新鲜、高质量的绿茶叶是冲泡的首要步骤。
建议选择碧绿的单叶绿茶,如龙井、毛尖、银针等。
2. 准备茶具:建议选择玻璃茶具,以便观察茶叶的展开和汤色的变化。
同时,要准备好茶壶或茶杯、茶叶容器、茶叶勺和过滤网等。
3. 温水预热:将开水倒入茶壶或茶杯中,以温水预热茶具,同时倒掉,以去除茶具的杂质和异味。
冲泡步骤:4. 盖茶底:将适量的绿茶叶倒入茶壶或茶杯底部,一般为茶壶容量的1/3至1/2。
碧绿的茶叶铺满茶底,不要压实。
5. 温水浸泡:用70-80的温水将茶叶浸泡,待茶叶展开,香气溢出,大约需要15-30秒。
这个步骤被称为“洗茶”,其目的是唤醒茶叶,预热茶具,同时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
6. 闻香:打开茶具的盖子,用鼻子轻轻闻一下茶叶的香气。
好的绿茶应该具有天然的清香和花果的香气。
7. 冲水:缓慢地将热水倒入茶壶或茶杯中,直至茶叶完全浸没。
冲水时最好沿着茶壶或茶杯的边缘倒水,以避免过于剧烈地冲洗茶叶。
8. 等待:在冲水后,等待一段时间,让茶叶充分展开,释放出更多的香气。
视茶叶的品种和个人口味而定,一般等待30秒至1分钟。
9. 倒水:将冲泡好的茶水倒进茶杯里。
倒水时,可以将茶壶或茶杯高高扬起,以产生“黄龙出水”的效果,增加观赏价值。
10. 观察:注视茶水的颜色和透明度,好的绿茶应该呈现出明亮的黄绿色或浅黄色,清澈透明。
11. 点评:用舌头品尝茶水的滋味和口感。
好的绿茶应该有清淡甘醇的味道,带有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12. 多次冲泡:绿茶具有多次冲泡的特点,每次冲泡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
一般来说,第一次冲泡可以等待15-30秒,以后每次冲泡可以增加10-20秒,直至达到个人口感的要求。
13. 保养茶具:冲泡完毕后,用清水冲洗茶具,尽量避免使用洗洁精等清洁剂。
绿茶的泡法的正确方法

绿茶的泡法的正确方法
绿茶泡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正确方法:
1. 准备所需的材料:绿茶粉或茶叶、热水、茶具(例如茶杯、茶壶、茶筅等)。
2. 烧开水,待水温降至80-85时,即可泡茶。
如果使用茶叶,可以提前将茶叶放入茶杯或茶壶中。
3. 如果使用绿茶粉,取适量绿茶粉放入茶杯或茶碗中。
4. 缓慢倒入适量的热水,大约是茶具容量的80%左右。
此时注意,水流要均匀、稳定,避免烫伤茶叶或绿茶粉。
5. 用茶筅在茶杯或茶碗中来回搅拌,使茶叶或绿茶粉充分融合。
6. 继续倒入剩余的热水,水温依然要保持在80-85左右。
7. 等待茶叶或绿茶粉慢慢下沉,茶汤变得透明清澈即可。
8. 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是否添加蜂蜜、柠檬、薄荷等调味品。
9. 将泡好的绿茶倒入茶杯中,悠闲地享受绿茶的香气和味道。
需要注意的是,绿茶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2分钟就可以,过长会影响茶汤的口感。
同时,泡茶时的水温也是很重要的,水温过高会使茶叶变得苦涩,过低会使茶味不浓。
此外,绿茶的保存也需要注意,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建议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泡绿茶的正确方法

泡绿茶的正确方法
泡一杯优质的绿茶需要以下步骤:
1. 准备材料:绿茶叶、矿泉水、茶具(杯子、茶壶或茶杯)、茶漏或茶过滤纸、茶巾。
2. 烧开水:用矿泉水烧开,让水温达到适宜的茶叶冲泡温度(通常为80-85C)。
若水太热,茶叶可能变苦;若水温太低,可能不能充分提取茶叶的香气。
3. 加入茶叶:在茶具中加入适量的茶叶。
一般来说,每杯茶可以使用2-3克的茶叶。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茶叶的量。
4. 倒入水:将烧开的水缓慢地倒入茶具中,尽量避免水流直接击打茶叶。
这样可以避免茶叶受损。
5. 浸泡茶叶:盖上茶壶或茶杯盖,让茶叶浸泡数分钟。
一般浸泡时间为1-3分钟,水温愈高,所需时间愈短。
但请避免过度浸泡,以免茶汤过浓或过苦。
6. 过滤茶叶:使用茶漏或茶过滤纸过滤掉茶叶渣。
若使用茶过滤纸,可以将茶过滤纸放在茶杯上,倒入茶汤,茶过滤纸会过滤掉茶叶。
7. 品尝和享用:将泡好的绿茶倒入杯中,用茶巾擦拭茶具外部的水滴,并享受
绿茶的香气和味道。
注意事项:
- 使用优质的矿泉水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 不同的绿茶种类可能需要不同的浸泡时间和水温,请根据茶叶包装上的指导来调整。
- 茶叶的储存也很重要,保持茶叶在干燥、阴凉、无异味的环境中,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绿茶正确冲泡方法

绿茶正确冲泡方法绿茶正确冲泡方法绿茶正确冲泡方法绿茶能够多喝,但不能够乱泡哦!1.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
假若冲泡绿茶粉,以40℃~60℃左右的温开水冲泡即可。
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cc 的白开水。
2.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3.冲泡好的茶要在30分钟~60分钟内喝掉,不然茶里的营养成分会变得不安靖。
4.绿茶粉不行泡得太浓,不然会影响胃液的排泄,空腹时最棒不要喝。
中国古代饮茶风俗的变迁!中国是最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
《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述了牛首人身的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解之”的传说(萘即茶)。
而古巴蜀国地区是最早种植茶树和饮用茶叶的地方。
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中有记载说,3000年前的古巴蜀国已有种植茶树,并进贡天子周武王。
早期的茶最初、原始人将茶作为蔬菜来食用,后来人们发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于是将茶叶单独煮成菜羹,以后又将其熬煮成茶水作为饮料。
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茶叶的苦中有甜,苦后回甘,令人回味,广泛受到普通人和王公贵族的喜爱。
此时,巴蜀地区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并有优良品种进贡中央朝廷。
春秋战国时期,茶叶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到战国末期,黄河流域饮茶之风开始流行。
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如荼、诧、苦茶、茗、皋卢、茶等。
用的最多的是荼字,自唐以后才,茶字成为通用名称。
两汉、魏晋、南北朝——南方饮茶成风到汉代时,茶的保健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有专门的茶市,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需的商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流传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日常饮料,宴会、待客、祭祀都会用茶。
文人雅士多喜喝茶,并有诗文反映茶事。
郑和影响海外饮茶风俗郑和下西洋影响海外饮茶风俗郑和七次下西洋所到之处,加强了中国和各国之间的往来,发展了包括茶叶在内的中国大批货物和各国货物之间的交换,扩大了中国茶叶的输出量和茶种外传的地域范围。
绿茶冲泡方法冲泡绿茶的方法

绿茶冲泡方法冲泡绿茶的方法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 注册发布喝茶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已经有的一个生活习惯,饮茶文化也早就形成了,而不同的人们对于茶饮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绿茶冲泡方法,一起来学习吧!想要更好的享用茶,那么就要学会冲泡茶,而不同的茶饮的冲泡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绿茶泡茶方法三要素吧!好茶必须有好水和好的茶具,但是如果只有这些,而没有掌握好泡茶技术,还是得不到好的效果。
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是茶叶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冲泡时间。
茶叶用好茶必须有好水和好的茶具,但是如果只有这些,而没有掌握好泡茶技术,还是得不到好的效果。
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是茶叶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冲泡时间。
茶叶用量就是每杯或每壶中放适当分量的茶叶;泡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茶叶;冲泡时间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将茶叶泡到适当的浓度后倒出开始饮用,二是指有些茶叶要冲泡数次,每次需要泡多少时间。
1.茶叶用量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叶用量。
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
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
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不小适当掌握。
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
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少食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
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
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工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饮,茶叶用量较少。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山绿茶文化的冲泡方法
泡绿茶采用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热水冲入杯中。
二是下投法,
先放茶叶后直接倒85度左右的热水,适合普通绿茶。
正确的泡绿茶饮用,能使口感更好,而且喝起来更加健康。
泡茶有一定的讲究,尤其是水温。
一般的绿茶冲泡方法及注意事项:
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
若是冲泡绿茶粉,
以40℃~60℃的温开水冲泡即可。
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毫升
的白开水。
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绿茶粉不可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最好不要喝。
瓷杯品茶
瓷杯品绿茶适于泡饮中高档绿茶,如一、二级炒青绿茶、珠茶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之类,重在适口、品味或解渴。
一般先观
察茶叶的色、香、形后,入杯冲泡。
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95--100℃初开沸水冲泡,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逸,保持水温,以利茶身开展,加速下沉杯底,待3—5分钟后开盖,嗅茶香,尝茶味,视茶汤浓淡程度,饮至三开即可。
这种泡饮法用于客来敬茶和
办公时间饮茶较为方便。
杯泡法,茶叶与水的比例,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200毫升水泡
3克茶为适中。
喜浓饮者可略多加茶,喜淡饮者可略少加茶。
茶壶泡茶
一般不宜泡饮细嫩名贵绿茶,因水多,不易降温,会闷熟绿茶茶叶,使绿茶茶叶失去清鲜香味。
壶泡法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这类
茶叶中多纤维素,耐冲泡,茶味也浓。
泡茶时,先洗净壶具,取绿
茶入壶,用100℃初开沸水冲泡至满,3—5分钟后即可酌入杯中品饮。
饮茶人多时,用壶泡法较好,因不在欣赏茶趣,而在解渴,或
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畅叙茶谊。
客来敬茶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礼节,敬客一般以杯泡法较为隆重。
壶泡绿茶法,相对而言有些粗俗。
有些地区,为表达敬客心意,还在绿茶中放糖调饮,以示甜甜蜜蜜。
玻璃杯品茶
玻璃杯泡绿茶,适于品饮细嫩的名贵绿茶,便于充分欣赏名茶的外形、内质。
泡饮之前,先欣赏干绿茶的色、香、形。
取一杯之量的茶叶,置于无异味的洁白纸上,观看茶叶形态。
名茶的造型,因品种不同,
或条、或扁、或螺、或针……欣赏绿茶制作工艺,察看绿茶茶叶色泽,或碧绿,或深绿,或黄绿,或多毫……再干嗅绿茶中香气,或
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锅炒香,或不可名状的清鲜茶香……充分领
略各种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风韵,称为“赏茶”。
然后进入冲泡。
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饮细嫩名绿茶,便于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人们称其为“绿茶舞”。
泡绿茶的具体操作,可
视绿茶条的松紧不同,分别采用两种冲泡法,一是冲泡外形紧结重
实的名茶,如龙井绿茶、碧螺春绿茶、都匀毛尖绿茶、蒙顶甘露绿茶、庐山云雾绿茶、福建莲芯绿茶、凌云白毫绿茶、涌溪火青绿茶、高桥银峰绿茶、苍山雪绿绿茶等,可用“绿茶上投法”。
即洗净茶
杯后,先将85—90℃开水冲入杯中,然后取绿茶投入,一般不须加盖,绿茶茶叶便会自动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后,有的直线下沉,有
的则徘徊缓下,有的上下沉浮后降至杯底;干绿茶吸收水分,逐渐展
开叶片,现出一芽一叶、二叶,单芽、单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剑,叶如旗;汤面水气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趁热嗅闻茶
汤香气,令人心旷神怡;观察茶汤颜色,或黄绿碧清,或乳白微绿,
或淡绿微黄……隔杯对着阳光透视,还可见到汤中有细细茸毫沉浮
游动,闪闪发光,星斑点点。
绿茶茶叶细嫩多毫,汤中散毫就多,
此乃绿茶嫩茶特色。
这个过程称为湿看欣赏。
绿茶
待绿茶茶汤凉至适口,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缓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细细领略名绿茶的风韵。
此时舌与鼻
并用,可从茶汤中品出绿茶嫩茶香气,顿觉沁人心脾。
此谓一开茶,着重品尝茶的头开鲜味与绿茶茶香,饮至杯中绿茶汤尚余三分之一
水量时(不宜一开全部饮干),再续加开水,谓之二开绿茶。
如若泡
饮茶叶肥壮的名绿茶,二开绿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余味无穷,齿颊留香,身心舒畅。
饮至三开,一般茶味已淡,续水再饮就显得
淡薄无味了。
二是泡饮茶条松展的名绿茶茶,如六安瓜片绿茶、黄山毛峰绿茶、太平猴魁绿茶、舒城兰花绿茶等,如用“上投法”,绿茶茶叶浮于
汤面不易下沉。
可用“中投法”,即在干绿茶欣赏以后,取绿茶入杯,冲入90℃开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时,稍停二分钟,待干茶吸
水伸展后再冲水至满,此时绿茶茶叶或徘徊飘舞下沉,或游移于沉
浮之间,观其茶形动态,别具茶趣。
其他各项欣赏、品饮如前。
泡饮细嫩名绿茶茶,如用不透明的白瓷杯,当然亦可,但不能透视绿茶在杯中变化全貌,不能充分领略绿茶汤中茶趣,是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