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途径(精选)
任务型教学途径实施的步骤

任务型教学途径实施的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在实施任务型教学途径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而具有可操作性的,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完成任务。
2. 设计任务和情境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任务的完成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实施任务型教学途径时,需要设计合适的任务和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确定任务的主题和内容•设计任务的流程和步骤•创设符合任务情境的背景和环境3. 组织学习活动任务型教学途径要求学生通过实际的学习活动来完成任务,并在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合作与交流。
在组织学习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设计适合任务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材料,如图书、网络资源等•制定学习活动的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提供学习的指导和支持4. 引导学生进行任务探究任务型教学途径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进行任务探究,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提出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5. 提供反馈和评价任务型教学途径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实际成果,因此,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供具体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6. 总结和归纳任务型教学途径强调学生的实践和探究,在学习任务完成之后,要及时总结和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回顾和梳理学习的过程和经验•提供机会让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以上步骤,教师可以有效地实施任务型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策略的有效途径

_
、
0 、
0 、 ■ , …
一
0 一 一 / 一 70 一 一
。 一 . .
性 较 强 的 任 务 型教 学 模 式 。其 特 点 为 : 恰 当 的 “ 言 活 动 任 以 语 务 ” 载 体 。 “ 成 任 务 ” 内 为 以 完 为
能 力 ; 学 习 过 程 中 的 自我 评 估 能 力 ; 习 情 绪 在 学
在 第 二 步 骤 中 . 师 可 用 适 当 的 手 段 对 学 生 教
l 一
一
絮馕
启 发 引导 诱 思 导 学
拓 展 讲 解 完成 任 务 ( 四步 骤 ) 第
7
.
程 中 自然 地 使 用 所 学 语 言 , 展 语 言 能 力 。 大 量 发 的 论 著 和 实 验 资 料 表 明 。 务 型 教 学 是 一 种 以人 任 为 本 、能 体 现 语 言 价 值 的 先 进 有 效 的 教 学 途 径 ,
. .
◆囊t。 0 ≯ ■
尊 ¨
.
留 下 了 极 深 的 印 象 。 …‘ 们 这 几 天 学 的 是 什 么 , 你 00
\
一 0 一0 。 一
的学 习方法 等等 。
针 对 以 上 问 题 . 笔 者 经 过 反 复 研 究 揣 摩 .设 计 出 围 绕 特 定 交 际 目的 和 语 言 项 目 、操 作
讲 的 一 段 话 不 就 是 文 章 重 点 的 详 细 描 述 吗 ? 你
我 深 深 感 到 :作 业 不 应 是 单 一 枯 燥 的 书 面 形 式 , 而 应 是 富 有 色 彩 、 满 情 趣 的多元 的 复合 体 , 充 它
应 该 体 现 自主 性 、 味 性 、 造 性 、 践 性 , 学 趣 创 实 让 生 乐 于 去 做 ,并 且 在 完 成 作 业 的 过 程 中 形 成 语
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途径新探

理论假设与教学特色。程序大纲强调功能与形式 的结合, 目的是让学生完成任务,注重意义而 其 获得 交际能 力。过程 大纲关 注 的焦点 是执行 任务
的学 习者 的学 习过程 与个性 。任务大 纲强 调教 学 要以学 生为中心 ,强 调语 言 的运用 与 “ ” 的过 做 程 。但这些 大纲没 有评 估 的手段 ,也 没有 明确规 定任务选择 的标准 和理论基础 。 任务是任 务式大 纲 和教学 法 的关 键 ,它 分 为 开放式 (pn oe)和封 闭式 (le)任 务 ,有各 种 cs od 类型 ,如 解 决 问题 、解 决 信息 差 、交 互性 活动 、 交互性 问答 、角色 表演 、专 注接 受性语 言与 专 注 笔头语 言 等。任务 定 义 的范 围很 广 ,Ei 20 ) ls(03 l
强调意义表达是任务的首要条件,任务是以意义 为中心的活动;任务要求参与者扮演语言使用者
J3 2J
维普资讯
与语言学 习者的角色 ,并且角 色在不断 的变化 中 ; 学习是有 意识 的 ;任 务应该 包括语 言 的技能 。我 们认为 ,任务区别 于传统 教学 活动 的重要 特征 在 于 :任务 的焦点 主要强调 意义 的表达 而非 语言 的
壶煮不开 的水” ( 国文 ,20 ) 01 教育 黄 00 。20 年
部制 课标》 )明确指出 “ 教师应
该避 免 单 纯 传 授 语 言 知 识 的 教 学 法 ,尽 量 采 用 ‘ 任务型 ’的教 学 途径 ” 。任 务 型教 学 ( s-ae t kbsd a ap ah pr c)是一种 以人 为 本 ,能 体 现语 言 价 值 的 、 o 先进的 、有 效 的教 学法 ,以具体 的任 务为学 习动 力或动机 ,以完成 任务 的过程 为学 习 的过程 ,以 展现任务成果 的方式来 体现 教学 的成就 。 《 课标 》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共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Nunan (1989) 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goals)、信息输入(input)、活动方式(activity)、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 role)、教学环境(setting)等要素组成。
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
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正由于任务型教学模式具有上述性质和特点,在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选择和运用任务型教学以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任务型教学认为,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因此最多只能称其为“准交际(quasi-communication)”活动(D. Nunan,1989),而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real-life tasks)(D. Nunan,1989)。
真实生活任务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显然,真实生活任务的关键在于任务要有真实生活的特征。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基于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
其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Ellis,1999)。
Skehan(1998)对任务有如下论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
也就是说,任务应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强调学生使用何种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
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戏 ,课堂 气氛达到 了高潮 。同 学们通 过思 考 、调 整 、讨论 交 流和协 作等 方 式 ,运 用 所 学 的 英 语 知 识 和 其 他 方 面的才能 ,完成 了所设定的任务 目标 。 任 务 四 : 写 作 练 习 , 确 定 某 一 种
如 :T e r e y s l.T e h y a e v r ma 1 hy
l e i Au t a i P o l i e t e i n v sr l a. e p e l h m k
任 务 型 的教 学 就 是 教 师 首 先 根 据 材 料 设 定 目标 , 然 后 刨 设 一 系列 情 景 或 活 动 ,在 这 些 活 动 中要 求 学 生 真 正 地 “ 用 ” 相 关 的 语 言 ,强 调 学 生 使 使
且 设计 的任 务一定 要有助 于学生理 解
基 础 知 识 ,发 展 基 本 技 能 , 培 养 应 用 能力 ,获得情感体验 ,发展学 习能力 。 例 如 :U i3 nt ,W h o y u l e y d o i k
ko ls aa ?
t er a rt o d. Do o k w h i fvo ie f o y u no
o t n se p n t e d y. L a e r fe le i h a e v sa e
用英 语做事 情 ,教 师将 综合语 言运用 能 力的培 养落实 到教学 过程 中 ,倡导
体 验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践 、参 与 、 交 流 和 合 作 的 学 习方 式 。
一
融入情景 中。 如 在 讲 U i 2I ti o rp n i ? nt s u e cl sh y 这 个 单 元 时 ,讲 完 新 单 词 后 ,我 看 到 的地 面上 有一 块橡皮 ,问道 :I i s恤 s y u rsr 附 近 人 答 道 : ,t s o r ae? e No ii n’
教案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

教案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任务型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动力。
任务一:情景导入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个情景,比如让学生假装是一名导游,向来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名胜古迹。
任务二:信息搜集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馆、互联网等,查找和收集与中国的名胜古迹相关的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等内容,并进行整理和总结。
任务三:合作交流学生分成小组,将各自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和分享,以便对全面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
任务四:任务解决每个小组选择一座中国的名胜古迹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景点介绍、旅游路线规划等,并设计一份详细的旅游手册,为外国朋友提供参考。
任务五:结果展示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设计的旅游手册,并介绍所选择的名胜古迹的特点和魅力。
任务六:反思总结学生回顾整个任务过程,思考自己在团队合作、信息搜索和整理、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改进计划。
教学材料及方法:1. 图书馆、互联网等信息资源;2. 分组互动讨论的方式;3. 展示板或投影仪等展示方式;4.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
评价与反馈: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观察学生合作的情况,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2. 对学生设计的旅游手册进行评分,评价其信息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3.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改进计划。
通过以上的任务型教学设计,学生将在实际任务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自主获取信息并进行整理和总结,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学习动力。
这种任务型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
任务型教学法

进行回顾并分析其他组执行任务的情况,旨在使学生注意到 自己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欠缺; (2)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的某些特征。例如教师可根
据教学内容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口头或笔头的语言运用
12
Approach: Theory of language
关于语言本质的假想:
1. 语言主要是一种可以创造意义的工具。
任务教学法重视意义在语言使用中的中心位置。
2. 语言的多种模型促进任务教学法的进程。
任务教学法=结构模型+功能模型+交际模型
(1)结构模型:确定语言的复杂度 (2)功能模型:划分任务类型
径,包括应用的语言是可选择的、不固定的、非限制
性的。 (4)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如根据所听天气 预报的信息决定怎样安排野炊、根据火车和汽车的时 刻表选择哪几班车能快捷地赶到某地开会。而练习总 是产生语言性结果,如用短语造句、用介词填空。
11
练习 VS 任务
练习 关注点 情景 结果 语言 错误 形式 无场景 正确的形式 练习既定的语言形式 即时修改 任务 意义 真实交际场景 任务的完成 选择语言形式和内容 延时修改
21
常用大纲
图表:列出课文的人物、情节、事物发展的顺序
时间表:根据信息提示,绘制表格 画图:看图说话、看图作文 地图:描述位置 互补阅读 列举 排序
比较
预测
22
Design: Typ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y
1. Pica等人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 为五类:
任务型教学法

1、任务型教学法的涵义和分类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上世80年代,是交际法的最新发展。
它是以任务作为教学和设计核心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活动任务当中,学习者通过表达、交流、沟通、解释、询问、合作等各种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掌握学习目标。
Nunan努南(1989)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由目标、内容、程序、输入材料、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角色、情景等因素组成,因此,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具有四大明显特征:(1)突出信息沟通。
(2)体现交际活动的真实性。
(3)学习者的主体和中心作用得以充分展示。
(4)知识的实践性得以提高。
可以看出“任务”即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
那么什么是任务呢?很多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任务”进行了界定。
其中Peter Skehan斯凯恩(1998)给出的定义较为全面:1、任务以意义为主;2、任务中要有问题需通过语言交际进行解决;3、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类似之处;4、首先要完成任务;5、根据结果评估任务。
总结起来任务必须包括以下六点:1、真实的情景;2、明确的目标;3、以活动形式进行;4、最终的结果;5、有意义的内容;6、评价反馈。
语言学家Herbert·H·Clark(1996)根据任务所处的环境和背景,把任务型教学法分为六种类型:列举型(listing)、整理型(ordering)、比较型(comparing)、解决问题型(problem solving)、经验分享型(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s)、项目型(project)。
根据任务型教学的原则,Nunan(1989)将任务分为以下六种形式:(1)预测型任务(prediction tasks)。
在学习者执行任务之前,如在没有听或者读一篇文章之前,要求根据文章的标题、文章关键词或所配图片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