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货位布局
商品陈列(商品组合和货位布局)

*消费者流动方向多半是逆时针方向
精选课件
21
——入口摆购买频率高的,挑选性强的商品则可以摆较远位置
一、商品货位布局
(3)根据赢利程度进行布局 将获利较高的商品摆放在商店最好的位置,获利较低的商品摆在 较次的位置。
商店的前端和入口处是顾客流动量最频繁的地区,成为商店摆放 获利高的商品的最佳地。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14
二、商品群
商品群的创造
商品组合
A商店的商品群 B商店的商品群 C商店的商品群
主要商品
成套床上用品 拉舍尔毛毯 席梦思床垫
辅助商品
毛毯、太空被 毛巾被
床上用品
联想商品
室内芳香剂 女式内衣
睡衣
刺激商品
睡衣
枕头、靠垫 窗帘
精选课件
15
二、商品群
商品群的组合思路
• 1、增加商品品种——宽度组合 • 2、扩大商品项目——深度组合 • 3、等价变换组合(西服与衬衫) •使用环境组合 • 7、特定使用目的组合 • 8、消费意境组合(香水配小首饰、唇膏之类;女式皮包配丝巾、丝袜、内衣等) • 9、根据供应商进行商品组合(海尔、美的等)
精选课件
16
商品货位布局
精选课件
17
一、商品货位布局
1、空间分配
(1)销售生产率法 即:零售商根据每单位商品的销售额或盈利分配销售空间。 高盈利商品种类可获得较大空间,微利商品获得较小空间
(2)存货模型法 根据每个商品部需要陈列和备售的商品数量来决定销售空间规模。
精选课件
18
一、商品货位布局
2、货位布局的依据
精选课件
25
一、商品货位布局
磁石点理论
论述货位安排的原则及方法(一)

论述货位安排的原则及方法(一)货位安排的原则及方法1. 概述货位安排是仓库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货位安排能够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并且减少错误发货的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货位安排的原则以及常见的方法。
2. 货位安排的原则在进行货位安排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2.1 类似物品放在一起相似的物品应当放在相邻的货位中,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和查找。
例如,将同一类电子产品放在相邻的货位内,而不是与其他类型的商品混合放置。
2.2 按照流程顺序进行安排根据仓库流程中物品的出入顺序,进行货位的划分。
将常用物品或者出货频率较高的产品放置在靠近出口的货位,这样可以提高出货的效率。
2.3 重要物品放置在便于监管的位置对于仓库中的重要物品,如贵重物品或者易损物品,应将其放置在操作员或监管人员容易观察和控制的位置,以便于监管和管理。
2.4 考虑物品尺寸和重量根据物品的尺寸和重量,合理划分货位的大小和承重能力。
对于体积较大的物品,应分配相应的大型货位,以充分利用仓库空间。
3. 货位安排的方法3.1 ABC分类法ABC分类法是根据物品的价值和销售频率将物品分为A类、B类和C类。
A类物品价值高且销售频率高,应放置在仓库的核心位置;B类物品价值较高但销售频率低,可以放置在离核心位置较远的区域;C类物品价值低且销售频率也低,可以放置在仓库的边缘位置。
3.2 FIFO原则FIFO(先入先出)原则是指先进货的物品应该先出货。
按照这一原则,可以将进货时间较早的物品放置在靠近出口的货位,从而保证物品的早期进入市场并减少过期或报废的可能。
3.3 LRU法LRU法(Least Recently Used)是针对库存周转率较高和品种较多的物品而设计的一种货位安排方法。
根据物品的销售情况,将近期销售频率高的物品放置在靠近出口的货位,而销售频率低的物品放置在靠近仓库后方的货位,以此来提高仓库的运行效率。
3.4 拣货路径优化法拣货路径优化法主要是为了提高拣货效率。
货位分配规则范文

货位分配规则范文一、背景介绍货位分配是仓库管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它能够合理地规划和安排仓库内的货物存放位置,提高仓库的出货效率和运作效能。
为了更好地优化仓库管理和提升仓储能力,公司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货位分配规则。
二、规则目的1.确保仓库内货物的有序存放,减少混乱和乱堆。
2.提高货物的查找和拣选效率,缩短作业时间。
3.最大限度利用仓库空间,提高仓储能力。
4.确保货物的安全存放,防止货件受损或遗失。
三、规则内容1.货位分类(1)按货物特性分类:将货物按照大小、重量、易损程度等特性进行分类,为不同类型的货物分配相应的货位。
(2)按货物类型分类:将不同类型的货物,如化妆品、电器、食品等分配到不同的货位,确保相同类型货物集中存放。
(3)按货物流通频率分类:货物根据出入库频率分配不同的货位,以便于常用货物的快速存取。
2.货位规划(1)合理设计货位布局:根据仓库的结构和空间,合理划分货位的大小和形状,确保货物容易存放和取出。
(2)确定货位编号规则:对每个货位进行编号,便于查找和管理。
可以根据货位位置、货物特性或其他因素进行编码,编码规则要简单易懂。
(3)制定货位使用手册:为仓库人员编制货位使用手册,详细说明每个货位的规格、使用要求和存放货物的种类,方便操作人员快速找到合适的货位。
3.货位管理(1)每个货位只存放一种类型的货物,避免混淆和混乱。
(2)货位不得空置超过规定时间,避免浪费存储资源。
(3)经常清理整理货位,确保货位干净整洁,方便货物的保管和拣选。
(4)对于易损货物,要选择合适的货位进行存放,保证货物安全。
4.货位调整(1)根据仓储需求及货物特性的变化,对货位进行调整和优化。
(2)根据货物流通频率和仓库作业情况,对货位进行重新布置和分配。
(3)借助仓库管理软件和技术手段,实时监控货位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货位布局。
四、规则执行1.制定并发布货位分配规则后,应组织培训,确保所有仓库人员了解规则内容和执行要求。
仓库货位分配的规则

仓库货位分配的规则一、仓库货位规划的重要性仓库货位规划是仓库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货物的存储、拣选和出库效率。
合理的货位规划可以使仓库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货物的存储密度,减少库存占用面积,从而降低仓库运营成本。
二、货位分类与编码在仓库货位规划中,货位的分类和编码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常根据仓库的具体情况,可以将货位分为主货位、分货位、拣货位等不同类型。
然后,为每个货位设置唯一的编码,以便于快速定位和管理货物。
三、货位规划原则1. 合理利用空间:根据货物种类和特性,采用适当的货位布局方式,充分利用仓库的空间,提高存储密度。
2. 合理划分区域:根据货物的属性和流通特点,将仓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便于货物分类存放和管理。
3. 货位流畅性:根据货物的流向和操作流程,合理设置货位之间的通道,确保货物的快速通行。
4. 货位标识明确:为每个货位设置清晰明确的标识,包括货位编码、位置信息等,方便仓库人员快速找到所需货位。
5. 安全可靠性:考虑货物的安全性和防护措施,合理设置货位之间的间距,避免货物受损或倒塌的风险。
四、货位分配策略1. ABC分类法:根据商品的重要性和销售频率,将货物分为A、B、C类,按照不同类别设置不同的货位。
A类商品放置在易取易放的位置,B类商品放置在中间位置,C类商品放置在较不便取放的位置,以提高存取效率。
2. 货位分区法:根据货物的属性和特点,将仓库划分为不同的分区,每个分区设定不同的货位规则。
例如,将易碎品、危险品等特殊货物分开存放,以确保安全性。
3. 先进先出法:对于具有时效性的货物,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将较早到货的货物放置在靠前的货位,以确保及时出库和避免过期。
4. 按尺寸分配货位:根据货物的尺寸和形状,合理设置不同尺寸的货位,以适应不同类型货物的存放需求。
5. 按重量分配货位:对于重量较大的货物,应设置承重能力较强的货位,以确保仓库的安全和稳定。
五、货位管理与优化货位管理是仓库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货位规划和分配,可以提高仓库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效益。
超市13种陈列方法

超市13种陈列方法超市的陈列方法是指商品在店内陈列和展示的方式,通过合理的陈列方法可以有效地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促进销售。
下面将介绍13种常用的超市陈列方法。
1.分类陈列:将同类商品放在一起,如将各类饮料、食品、清洁用品等分别陈列在不同的区域,便于顾客寻找和选择。
2.层次陈列:将商品按照大小、高矮、厚薄等属性进行分层摆放,可以增加商品的立体感,使顾客更容易发现商品。
3.标准柜陈列:使用标准柜作为陈列货架,可以使不同品种的商品更加整齐、规范地展示,方便顾客浏览和选购。
4.顺序陈列:按照购买顺序将商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排列,方便顾客依次浏览和选择。
5.主推陈列:将促销或新品等推广商品放置在显眼的位置,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增加销售。
6.交叉陈列:将不同品种的商品放置在一个货架上,让顾客能够一次性看到多种选择,增加销售机会。
7.陈列组合:将搭配销售的商品放在一起陈列,如将洗衣机和洗衣液放在一起,方便顾客购买。
8.季节陈列: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陈列方式,推出与季节相关的商品,吸引顾客购买。
9.前沿陈列:将热门或时尚的商品放置在店铺的前沿位置,吸引顾客的目光,增加购买欲望。
10.类型陈列:按照商品的用途、类型或特性进行分类陈列,如将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等洗浴用品放在一起。
11.感官陈列:使用颜色、形状、材质等感官元素进行陈列,吸引顾客的视觉和触觉,提升购买欲望。
12.耗材陈列:将相关的耗材产品放置在主打商品的附近,方便顾客购买。
13.复合陈列:将不同种类的商品组合在一起,形成商品搭配或品牌搭配,增加销售。
以上是常用的超市陈列方法,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提升商品的展示效果,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从而增加销售额。
超市门店商品货位布局

实施要点
在布局端架时,需要考虑商品的 特性、品牌和价格等因素,以及
不同端架之间的间距和高度。
堆头策略
堆头
超市门店中的堆头是指将某一类商品集中陈列在特定 的区域,形成一个明显的销售热点。
优势
堆头策略能够突出某一类商品的特点和优势,吸引顾 客的注意力。
实施要点
在布局堆头时,需要考虑商品的特性、品牌和价格等 因素,以及堆头的大小、形状和高度等因素。
销量好的商品应放置在更易被顾客看到的位置,如货架中部 和前端,以提高销售量。
对于销量不佳的商品,可以通过调整货位至更隐蔽的位置, 减少库存积压。
季节性商品货位调整
根据季节需求,将应季商品放置在更显眼的位置,如靠近 入口处或超市中庭。
对于非应季商品,可以调整至货架底部或背部,避免干扰 顾客选购。
新品推广与货位优化
设计动线类型
根据超市门店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动线类型,如直线型、环 形、自由型等。
动线长度与宽度
合理规划动线的长度与宽度,确保顾客在购物过程中行走舒适, 同时提高门店的空间利用率。
调整货位布局
根据设计的动线类型,调整商品货位的布局,使商品陈列符合顾 客的购物习惯和需求。
05
货位调整与优化
商品销量与货位调整
优势
实施要点
在布局磁石点时,需要考虑商品的销 售量、利润率和顾客购买频率等因素 ,以及不同商品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 性。
磁石点策略能够引导顾客在门店内流 动,提高顾客的购买率和客单价。
端架策略
端架
超市门店中的端架是指位于通道 两侧、与顾客视线平齐的货架。
优势
端架策略能够突出展示某一类商 品,提高该类商品的销售量。
遵循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原则,保 持陈列的层次感和美观度。
仓储管理中的货位规划与布局策略

仓储管理中的货位规划与布局策略仓储管理中的货位规划与布局策略是仓储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提高仓库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货位规划与布局策略能够优化仓库内物品的存储和取出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货位规划是在仓库内明确划分不同区域的过程,以便存放不同类型和特征的商品。
首先要根据不同产品的属性和特点进行分类,然后确定适宜的存储方式。
一种常见的货位规划方法是ABC法。
根据商品的重要性和销售频率来进行分类,A类商品为最重要且销售频率最高的商品,B类商品为次重要且销售频率适中的商品,C类商品为较不重要且销售频率相对较低的商品。
通过对不同类别商品的分类,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货位,并根据销售数据动态调整货位规划。
另一种常用的货位规划方法是按照商品特点进行分类。
例如,将易碎商品与其他商品分开存放,避免产品损坏;将易燃品与非易燃品分开存放,降低潜在风险;将高价值商品与普通商品分开存放,加强安全措施等。
按照商品特点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保护商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货位布局是指在仓库内合理地设置货位的过程。
合理的货位布局可以优化仓库的工作流程,提高取货效率,减少物品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进行货位布局时,首先要考虑货物的进出流向。
将货物流向分为去向市场和来向市场的流向,以及从供应商来的货物和客户退回的货物的流向。
根据货物流向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货位布局策略。
对于去向市场和来向市场流向的货物,可以通过设置靠近出口的货位来提高取货效率。
对于从供应商来的货物和客户退回的货物,可以设置与入口相邻的货位,方便装卸货物。
要考虑货位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货位应该布局在仓库内能够方便仓库员工进行操作和管理的区域,避免过于密集或分散,以免对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货位应该设置在仓库内能够清晰观察的区域,方便员工对货物进行视觉管理。
要考虑货物的存放规则和堆放方式。
货物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存放,例如按照商品类型、尺寸、重量等进行分类。
仓库货位布局和规划

灯距:指仓库内固定的照明
灯与商品之间的距离。灯距不 应小于50厘米,以防止照明灯 过于接近商品(灯光产生热量 )而发生火灾。
墙距:指墙壁与堆货之间的
距离。墙距又分外墙距与内墙距 。一般外墙距在50厘米以上,内 墙距在30厘米以上。以便通风散 潮和防火,一旦发生火灾,可供 消防人员出入。
柱距:指货堆与屋柱的距离一 般为10~20厘米。柱距的作用是 防止柱散发的潮气使商品受潮, 并保护柱脚,以免损坏建筑物。
堆距:指货堆与货堆之 间的距离,通常为100厘米 ,堆距的作用是使货堆与货 堆之间,间隔清楚,防止混 淆,也便于通风检查,一旦 发生火灾,还便于抢救,疏 散物资。
仓库堆码商品,一定要留
出“五距”,对保证商品质量 完好和消防安全等,都具有十 分重要的
根据物品特性分区 、分类储存,将特 性相近的物品集中
货垛倾斜式布局
货垛倾斜式布局是横列式布局的变形, 它是为了便于叉车作业、缩小叉车的回转 角度、提高作业效率而采用的布局方式。
货垛倾斜式布局
货垛倾斜式布局
通道倾斜式布局
通道倾斜式布局是指仓库的通道斜穿 保管区,把仓库划分为具有不同作业特 点的区域,如大量储存和少量储存的保 管区等,以便进行综合利用。在这种布 局形式下,仓库内形式复杂,货位和进 出库路径较多。
横列式布局
A B C
横列式布局
纵列式布局
纵列式布局是指货垛或货架的 长度方向与仓库侧墙平行。其主 要优点有:可以根据库存物品在 库时间的不同和进出频繁程度安 排货位;在库时间短、进出频繁 的物品放置在主通道两侧;在库 时间长、进出不频繁的物品放置 在里侧。
纵列式布局
A B C
入库作业区
出库作业区
库内非保管场所的布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8/21
KASKER
11
商品陈列的方法
货架陈列
2015/8/21
KASKER
12
商品陈列的方法
端头陈列
2015/8/21
KASKER
13
商品陈列的方法
纸箱
2015/8/21
KASKER
14
商品陈列的方法
堆码
2015/8/21
KASKER
15
商品陈列检查的要点
1.商品的价格标签是否为面向顾客的正面? 2.商品有无被遮住,无法“显而易见”? 3.商品上是否有灰尘或杂质? 4.有无价格标签脱落或价格不明显的商品? 5.是否做到了取商品容易,放回也容易? 6.商品群和商品部门的区分是否正确? 7.商品分布图是否处于店内明显易见的地方,是否 根据商品分布的变化,及时地修正该图?
2015/8/21 KASKER 4
商品位置的配置
蔬菜水果——畜产水产类——冷冻 食品类——调味品类——糖果饼 干——饮料——速食品——面包牛 奶——日用杂品
2015/8/21
KASKER
5
2015/8/21
KASKER
6
超市卖场磁石点理论
所谓磁石卖场,即是依据对顾客富有 魅力的商品配置,使卖场具有自然 诱导顾客采购的效果。
Ⅰ Ⅱ
55%
16% 71% 15% 86% 14%
Ⅲ
Ⅳ Ⅴ
100%
2015/8/21
KASKER
9
陈列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 易看性、易选择性 易取性、易放回性 令人感觉良好 提供信息、具说服 力 成本
2015/8/21
KASKER
10
商品陈列的十大原则
放满量感 容易拿取 左高右低 关联陈列 前行陈列 货签对应 先进先出 层间间距 纵横结合
2015/8/21
KASKER
16
商品陈列检查的要点
8.货架上每一层最上面的商品是否堆放得过高? 9.商品陈列架上是否有空闲区?如果有,则要将周 转快的商品 陈列上去? 10.商品陈列尤其是在补货陈列时,是否遵守了先进 先出的原则? 11.同类的不同品种商品是否做到了垂直陈列? 12.商品包装是否整齐并具有魅力? 13.商品陈列是否与上隔板保持一定的间距?
2015/8/21
KASKER
7
货架管理
回转率慢 竞品 回转率慢 市占率小的产品 较高的利润 第一眼看到的 其它产品 较多的利 润
回转 率较 好 回转率快
市场领导品牌 小的利润
回转率快 且体积较大
市场领导品牌 小的利润
2015/8/21
KASKER
8
消费者不可能购买他们根本没看到的产品
销 售
38% 38% 17%
标超门店布局与陈列
2015/8/21
KASKER
1
门店布局的三大原则
便利顾客 服务大众 突出特色 善于经营 提高效率 增长效益
2015/8/21
KASKER
2
商品货位布局
2015/8/21
KASKER
商品位置的面积分配
水果蔬菜面积10-15%、 肉食品15-20%、 日配品15%、 一般食品10%、 糖果饼干10%、 调味品南北干货15%、 小百货与洗涤用品15%、 其他用品10%
2015/8/21
KASKER
17
即使是水果蔬菜,也要像一幅静物 写生画那样艺术地排列,因为商品 的美感能撩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法国经商谚语
2015/8/21
KASKER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