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古代印度文明

合集下载

世界古代史及第五单元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及第五单元知识点
2.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夺取大片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3.早期殖民掠夺有助于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集中体现在三角贸易上。三角贸易以贩卖黑奴为中心。
请牢记以下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
(2)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3)莎士比亚是英国戏剧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4.性质: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5.意义: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最大影响)。
(3)局限:外邦人、奴隶和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成年男性公民才拥有。
三、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西欧中世纪的城市
(1)中世纪城市一般是通过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来获得自由和自治。常用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但是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2)城市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农奴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即城市的空气令人自由)。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市民中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世界近代史(九上)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4到15世纪,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
1.发源地与传播地区:发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
2.核心内容(进步思潮、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3.代表人物:(1)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长诗《神曲》是他的代表作。

对世界古代史的认识

对世界古代史的认识

对世界古代史的认识世界古代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人类从史前文明起步,然后进而实现大量发展的脉络。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是古埃及、古罗马、古印度和中国。

它们具有智慧,处理能力和创造性,发展出覆盖地理、社会、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方面的最古老的文明。

古埃及是西奈半岛上古老文明的鼻祖,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建立开罗的大野象运河也是其最主要的贡献。

古埃及人有自己独特的丰富文化和文化,并尊崇重岩石雕刻而出的神祇巫师和要求每个家庭主人和朋友每年要把自己的死者放在大型象像里面。

古罗马是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创立于公元前753年,一直沿西方发展至今。

古罗马建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建筑和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还设立政府制度、社会秩序和权力。

古罗马法律具有重大意义,它的影响可追溯到今天的欧洲法律,它的拥有者可以保护他们的权利和自由,在制定政策时给予对方公平的机会,建立和平友好的关系。

古印度是古代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大型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立于公元前2000年。

在古印度,社会有自己独特的秩序,采用宗教,崇拜神祇,使用仪式,并且许多历史及文学作品被保留下来,形成了古印度文明的基石。

古印度汲取了其他文明的成果,有利于全球文明的发展,传统文化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是中国,中国是一个独特的古代文明,自公元前2000年有记载以来,一直沿西方发展至今。

与古埃及、古罗马和古印度的最显著不同在于,中国通过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不断调节其发展。

其宗旨是以友好和平的方式进行沟通,而不是侵略,这也使得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引领者。

总而言之,古代世界有许多伟大的文明,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丰富了当代世界,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因此,人类应借鉴古代文明的精神,努力构建新的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部总结

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部总结

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部总结作为九年级历史学科的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全面总结历史九年级的知识点,助你系统回顾和复习。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阶段,夏代是我国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商代是我国使用象形文字的阶段;周代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开端。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出现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家与学派,如孔子、老子、墨子等,也有战国七雄之间的割据和齐楚之间的争霸。

3.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对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重要变革,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其间出现了汉武帝、王莽新朝等重要事件。

4.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著名的英雄人物如关羽、张飞、刘备等。

5. 隋唐时期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开启了统一的新纪元,其经济政治制度对后来的唐朝影响深远。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李世民、唐太宗等一系列受人敬仰的君主与文化人。

6.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一段时期,出现了文天祥、陆游等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人;元朝是蒙古族统治中国的时期,结束了宋朝统治;明朝是汉族人重新夺回政权的时期,出现了朱元璋、郑和等重要历史事件;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二、世界古代史1.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古城邦制度和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强大和持久的一个帝国,建立了宏伟的罗马法和道路。

2. 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教、佛教的出现,对古代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孔雀王朝、孟加拉帝国等都是古代印度的典型代表。

3. 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以其独特的宗教和建筑风格而闻名,包括金字塔、法老王等重要元素。

4. 古代美洲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等古代美洲文明在农业、天文、建筑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

世界古代史 第一讲:四大文明古国

世界古代史 第一讲:四大文明古国
明 的 标 志 个大群要工作 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 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
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
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法老胡夫的。它规模巨大,建筑技巧高超,每 块石头都磨得很平,人们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这不能不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tooth.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汉谟拉比法典
印 度 河
雅利安人
婆罗门(第一等级)
梵 天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 分别是?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中国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自西向东,曾出现过地中海北 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 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
四 大 文 明 古 国 的 位 置 特 点
明确课标:
一、古代埃及
埃及处在亚非大干旱带的中部,尼罗河从南到北贯穿全境。尼罗河每 年定期泛滥,洪水退后,在当地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十分适宜农作物的 生长。她孕育了古埃及人民,也孕育出辉煌的古埃及文明。
奴隶修建金字塔
(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
方法导航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比较简表
(2)读图识图学习法:
(3)要点提炼学习法:
中考链接
约公元前3500年 古代埃及
约公元前3500年
古代巴比伦
B
约公元前2500年

大一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大一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大一世界古代史知识点古代史是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古代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本文将按照历史时间顺序,介绍一些世界古代史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部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最早的文明阶段,主要特点是人类使用石器工具。

在这个时期,人类还是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尚未发展出定居和农业。

而新石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农业的兴起,人类开始定居,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畜。

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明有中国的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等,以及中东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等。

第二部分:古代河流流域文明古代河流流域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大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埃及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位于亚洲两河流域,其发展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和文字——楔形文字。

埃及文明则位于尼罗河流域,以其特有的象形文字及金字塔等建筑而著名。

第三部分:古代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以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哲学思想而闻名。

古希腊由城邦组成,而雅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城邦。

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为后世政治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开创了西方哲学的先河。

第四部分:古代罗马文明古代罗马文明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

罗马帝国扩张至包括地中海地区在内的广大领土,以其法律制度、道路交通和军事组织而闻名。

罗马的帝国制度和行政组织对今天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马的文化也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罗马文化。

第五部分: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以其独特的宗教体系——印度教和佛教而闻名。

印度教崇拜多神教,相信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

佛教则由释迦牟尼创立,提倡“四谛八正道”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古代印度也是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科学领域的重要发源地。

第六部分:古代中国文明古代中国文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发达的农业和定居生活。

古代中国的主要王朝有夏、商、周等。

专题09 世界古代史:世界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交流(分层练)(解析版)

专题09 世界古代史:世界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交流(分层练)(解析版)

专题09 世界古代史:世界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交流内容概览A·高考真题争满分【命题点01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交流】【命题点02 中古时期欧洲的发展演变】【命题点03 中古时期的亚洲、非洲和美洲】B·核心素养拿高分【命题点01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交流】1.(2023·重庆高考·10)古印度《摩奴法典》是根据吠陀经典和古来习惯编成的法论文献,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

其中段条文称,信众“如欲获得最好的幸福,即最后解脱,不要终生淹留在非僧侣种姓的教师那里,或不识吠陀的婆罗门那里”。

该条文旨在()A.巩固婆罗门教地位 B.革新教育体制C.打破种姓制度隔阂 D.宣扬法律权威【答案】A【解析】略2.(2023·江苏高考·11)下图是根据大流士一世时期的税单整理而成的波斯帝国各地缴税比例示意图。

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波斯帝国()A.统治中心已转移至印度 B.基层社会治理臻于完善C.各个地区文明孤立发展 D.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印度、两河流域、埃及三个地区的缴税比例加起来超过了波斯帝国总税额的一半,而印度、两河流域、埃及地区农业经济发达,故选D项;“已转移至印度”不合史实,大流士一世将苏萨(位于伊朗境内)、爱克巴坦那(位于伊朗境内)、巴比伦(位于伊拉克境内)、帕赛波里斯(位于伊朗境内)作为首都,排除A项;“基层社会治理”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的是税收系统相悖,排除B项;“孤立发展”不合题意、史实,波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有利于文明的交流,排除C项3.(2023·天津高考·10)在古代埃及,人们普遍将国王视作众神的一员,也是众神的子嗣,负有修建神庙和供奉众神的职责;国王的去世也视为“升天与众神汇合”。

这表明了国王的神化基于()A.宏大工程的现实需要 B.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C.注重血缘的传统习俗 D.广泛认同的社会意识【答案】D【解析】据材料“人们普遍将国王视作众神的一员”可知,古代埃及普遍存在将国王视为神的观念,这种广泛认同的社会意识为国王的神化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故选D项;材料意在说明古代埃及人认为国王有修建神庙的职责,体现神化国王的思想观念,而非基于现实需要,排除A项;古代印度实行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神化国王,“注重血缘的传统习俗”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人教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图说历史”(世界古代史部分)

人教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图说历史”(世界古代史部分)

【图说历史1—古代埃及】非洲东北角,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畔诞生了文明古国——古埃及。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下游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实现初步统一,后经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三个时期。

新国王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强国。

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很高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最为突出。

太阳历是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最早的文字之一。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先后占领。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图说历史2—金字塔】“图说历史”九年级历史上册(至古代史)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其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伴随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图说历史3—古巴比伦王国】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流域南部出现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实现初步统一。

后,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流域中的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实现60进位法。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莫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典,进入王国最强盛时期。

【图说历史4—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从法典可知:(1)古巴比伦分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世界古代史课件4古代印度

世界古代史课件4古代印度

第四节 孔雀帝国
一、孔雀帝国的建立 ◎ 公元前518年波斯入侵。公元前327年 亚历山大东征入侵印度河流域。公元前324年旃陀 罗笈多建立。
◎ 前324-187年, 相当于中国的战国后期-西汉初年。
二、阿育王的统治 (前273-236年)
1、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 公元前261年,他征服了南印度的羯陵伽他第一次将南亚次大陆 除最南端外基本统一起来,纳入一个政权的号令之下,建立了第一 个。幅员广大的帝国。使孔雀王朝达到统一与繁荣 2、采取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措施。 第一、在农业方面大力推广铁器,修建水利灌溉设施,进而为 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在手工业方面,出现了许多手工行业,产品的数量、质 量都比以前有所提高。 第三、商业贸易方面,与邻近国家往来密切,如中国的丝绸此 时就大量输往印度。 3、大力弘扬佛教。 前261年,他征服了南印度的羯陵伽之后,及时改变统治政策, 放弃穷兵黩武的政策,宣扬容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非暴力原则,使佛教得以大展宏 图,成为世界性宗教
◎ 哈拉巴文字 2000余件文物,500余 图章文字符号,尚未解 读。
◎ 创造者 土著达罗毗荼人?外来者苏美尔人?外来者伊 朗游牧民? ◎ 消失 自然灾害?外族入侵?
哈拉巴遗址
第二节
吠陀时代
铁器时代、雅利安人的军事民主制时代
一、雅利安人的入侵 来源:南俄草原→中亚→印度,属于印 欧语系。 时间:两千年代中期 《吠陀经》: 《梨俱吠陀》(诗篇) 《沙摩吠陀》(圣歌) 《耶柔吠陀》(经文) 《阿闼婆吠陀》(咒语) 史诗: 《腊玛衍那》 《摩诃婆罗多》。
史料
印度是一个没有史学传统的国家。 1、哈拉巴文化主要依靠考古资料。 2、雅利安人历史主要依靠史诗、宗教典籍: 婆 罗门教经典、佛教经典 3 、希腊罗马的记载:希罗多德、阿里安、斯特 拉波 4、中国学者的记载:二十四史、求法僧人(如唐 玄奘等)、《大藏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古代史古代印度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婆罗门教和佛教有哪些异同之处试论德里苏丹国家对印度封建文明的影响印度种姓制度在中世纪的变化
概论
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印度”一词来源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第一次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

其后,西方人一直沿用了这一名称。

我国汉代把它称之为“身毒”或“天竺”,至唐代,玄奘在其所着《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改译为印度。

古代印度史事实上是指南亚次大陆各个国家的古代史。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北依喜马拉雅山,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湾,是一个被高山和海洋环绕的大陆。

就地理形势而言,印度全境可分为北、中、南三部份,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山岳地带;中部是印度河和恒河平原;文底耶山以南是德干高原。

通常把北部高山地带和中部平原地区称为北印度,这里是古代印度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印度历史的主要舞台。

南部的德干高原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但不宜于农耕。

只有高原两侧的平原雨量充沛,气候良好,宜于农耕,也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印度各地区自然条件上的极大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印度各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

居民古代印度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居民,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几乎遍及整个次大陆。

一般认为,这些文化的创造者为矮黑人和原始澳洲人。

从公元前三千年代起,达罗毗荼人在次大陆居于主要地位,一般认为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文明就是由他们创造的。

约自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开始,雅利安人自西北部侵入次大陆。

到公元前一千年代中叶以后,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和嚈哒人又先后侵入次大陆,使次大陆的居民成份更趋复杂。

史料研究哈拉巴文化的资料,完全来自考古发掘。

虽然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文字,但仅是印章上的文字,而且还未释读成功,还不能用之于历史的研究。

现在发现的印章中,已公布约2500个(大部分出土于摩亨佐·达罗)。

除了印章外,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还发现有城市遗址、陶器、青铜制品、车、船模型、女神像、卫城、房屋建筑、下水道、砝码等,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境外发现的哈拉巴文化的典型物品(印章),说明它与外界的交往的存在。

有关雅利安人入侵后的南亚历史的资料,与哈拉巴文化历史的资料完全不同,它主要不是依靠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而是依靠文献资料。

这大约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古代南亚的传统史料。

其中又有几个来源:
1.婆罗门教系统的史料。

这类材料相当地多,主要分三个部分:①婆罗门教的经典,包括四部吠陀经和解经的文献(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它们包括颂歌、曲调、牺牲仪式和咒语等;②史诗:《摩诃婆罗多》和《腊玛耶那》。

这是关于英雄的神话,内容丰富,含有文学、哲学、社会经济和历史方面的内容;③法经和法论。

古代南亚的法经、法论不是国家颁布的法律和法典,而是婆罗门制定的。

它们的内容涉及法、经济、社会关系等方面。

2.佛教系统的史料。

佛经包括经、律、论三部分,即三藏。

佛经资料丰富,也很有史料价值。

如《佛本生经》,有550个故事,是研究列国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的重要资料。

3.世俗方面的史料。

如憍底利耶的《政事论》,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的许多诏令,还有若干题铭学资料、钱币资料等。

南亚传统的史料虽然丰富,但缺少年代(既缺少着作的年代,也缺少着作反映的年代)。

因此,人们说,印度人没有历史。

二是希腊传统的资料。

这包括:
1.希罗多德的《历史》。

该书是现知西方人有关东方(包括印度)的第一部传世之作。

但希罗多德没有亲历过印度,他只是根据波斯人的报道,而波斯人对印度的很多报道也是极肤浅的,许多东西只是传闻。

因此,希罗多德书中关于印度的事可靠的不多。

2.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

该书最后一章叫《印度志》,写的是南亚的情况。

其主要根据是亚历山大部将提供的资料。

这些将领曾远征过印度。

但他们在印度呆的时间很短,了解不深,而且往往是用希腊人的观点去解释,难免会有出入。

且希腊人所去的地方很少,提供的资料不会很全面。

3.斯特拉波的《地理学》中也讲了一些有关印度的事,其主要根据也是亚历山大部将提供的资料,只是书中的某些地方比阿里安的书讲得要详细些。

4.戴奥多拉的《历史集成》一书中也有关于印度情况的部分,但其价值不如前两本书。

三是中国传统的资料,这包括:
1.中国历代正史(即二十四史)中的记载。

从《史记》的《西域传》开始,几乎以后的历代史书都有这一部分。

2.到印度去求法的中国僧人的记载,如法显的《佛国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等。

他们走一个地方记一个地方,包括宗教、民情风俗,制度、经济、历史等等。

3.中国所藏《大藏经》,藏文佛经,数量也不小。

总的来说,有关南亚的文献史料虽然丰富,但宗教文献多,编年史资料贫乏,政治史和经济史方面的资料过于笼统。

因此,南亚古代史各阶段的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均非常模糊。

史学史古代印度人没有留下自己的历史着作,即使有名曰《古事记》的着作,也多半是神话性质的。

对古代印度历史的研究始于近代。

英国殖民者入侵印度后,建立了东印度公司。

为了更好地统治和掠夺,东印度公司力图了解印度,包括它的古代社会状况。

因此,从19世纪起,它开始搜集古代的各种文献(包括法经和法论);研究古代的各种问题(包括瓦尔那制度,农村公社等),出版了《印度的法律和法典》、《印度阶级一览表》等着作;还研究了古代印度的语言文字——梵文等。

进入20世纪以后,不仅英国,而且西方各国都对古代印度的历史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不仅出版了像《印度剑桥史》等这样综合性的通史性的着作,而且还在出版和研究古代印度的各种文献(如吠陀经、两部史诗,佛经等等)的基础上,把研究深入到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社会生活等)。

并出版了许多专门性的着作,培养出了不少研究古代印度史的专家。

如英国的史密斯、大卫·黎斯和大卫·黎斯夫人,德国的雅可比、费克、穆勒、李兹契尔和斯契特里契等等。

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和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也对古代印度史进行了不少研究。

特别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的学者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古代印度史,对古代印度的社会性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培养出了象邦伽尔德—列文、伊林等古代印度史专家。

印度人自己对古代史的研究萌芽于19世纪。

当时,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对自己古代的历史进行探讨。

他们力图认识过去,改造自己国家中落后的阻碍社会进步的各种恶习、制度、传统,不过,那时只是开始,真正的研究是在本世纪才开始的,而且取得了不少成就,这在一系列着作中得到了反映,如沙尔马的《古代印度政治观念和制度述论》、拉克特利的《印度古代政治史》、马宗达的《印度人民的历史和文化》、雷超杜里的《古代印度政治史》、班奴健的《印度古代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戈沙尔的《印度古代的农村经济制度》、阇那那的《古代印度的奴隶制度》等。

对古代印度的考古发掘也取得了很大成果,其中最突出的是本世纪20年代在印度河流域进行的哈拉巴文化的发掘它使这一已被人们遗忘的古老文明重新为世人所认识,把古代印度文明提前了一千年。

但是,对雅利安人入侵以后的文化的发掘却无大的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