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的主要参数与选用
电容的选用

电容器的选用一、选用电容器的基本思路:1、选用电容器时首先要满足电子设备对电容器主要参数的要求。
不管是电解电容器、纸介电容器、瓷介电容器等它们的主要技术参数均是标称容量和允许偏差,额定工作电压,绝缘电阻,能量损耗,使用环境温度和温度系数等。
有的还要考虑工作频率范围。
这些参数中最主要的是标称容量与允许偏差、额定工作电压和绝缘电阻。
第二、选用的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要符合电路要求。
第三、优先选用绝缘电阻大、介质损耗小、漏电流小的电容器。
比如,在振荡电路,中频回路、滤波电路等,要求损耗要尽量小,这可以改善电路的性能。
在晶体管收音机的输入回路、本振回路、彩电的滤波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等应选用温度系数小的电容器。
另外,在选用高频电路的电容器时,要考虑电容器的频率特性。
因电容器在高频应用时,电量、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其损耗增加。
所以,在选用混频电路、中放电路及振荡电路的电容器要考虑其高频特性。
高频性能较好的电容器有云母电容器和CC1型、CC2型、CC11型等瓷介电容器,它们具有工作频率高、电容量随外界条件变化小等优点。
这些电容器适合彩电的滤波电路,调谐等电路选用。
电容器的选用不仅要考虑上述电容器的电性能参数,还要考虑使用环境条件、电子设备电路特点、体积以及成本等情况。
2、选用电容器时,要选用符合电路要求的类型。
什么电路,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使用什么电容,都要认真选择。
比如,在中频电路中可选用金属纸介和有机薄膜电容器。
在高频电路中,应选用CC型瓷介电容器、云母电容器。
在高压电路中可选用高压瓷介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等。
调谐电路中可选用小型密封可变电容器、空气介质电容等。
要求可靠性高、稳定性高的电路,可选用云母电容器、独石瓷介电容器等。
3、选用电容器时,最后还要从电容器的外表面和形状上考虑。
各类电容器均有多种形状,有管状的。
筒形的、圆形的、方形的柱形的等。
选用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拔电容器的形状,同时还要注意选用其表面光滑,完整无缺,标志清楚,引线不松动的电容器。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哪些?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容量(简称容量)、允许偏差、额定电压、漏电流、绝缘电阻、损耗因数、温度系数、频率特性等。
(一)标称容量标称容量是指标注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
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用字母“F”表示。
比法拉小的单位还在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皮法(pF),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F=1000mF1mF=1000μF1μF=1000nF1nF=1000pF其中,微法(μF)和皮法(pF)两单位最常用。
在实际应用时,电容量在1万皮法以上电容量,通常用微法作单位,例如:0.047μF、0.1μF、2.2μF、47μF、330μF、4700μF等等。
电容量在1万皮法以下的电容器,通常用皮法作单位,例如:2pF、68 pF、100 pF、680 pF、5600 pF等等。
标称容量的标注方法有直标法、文字符号标注法和色标法等,具体的识别方法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作详细介绍。
(二)允许偏差允许偏差是指电容器的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之间的允许最大偏差范围。
电容器的容量偏差与电容器介质材料及容量大小有关。
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较大,误差范围大于±10%;而云母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瓷介电容器及各种无极性高频在机薄膜介质电容器(如涤纶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聚丙烯电容器等)的容量相对较小,误差范围小于±20%。
(三)额定电压额定电压也称电容器的耐压值,是指电容器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够连续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
该额定电压值通常标注在电容器上。
在实际应用时,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应低于电容器上标注的额定电压值,否则会造成电容器因过压而击穿损坏。
(四)漏电流电容器的介质材料不是绝艰绝缘体,宁在一定的工作温度及电压条件下,也会有电流通过,此电流即为漏电流。
一般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略大一些,而其它类型电容器的漏电流较小。
(五)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也称漏电阻,它与电容器的漏电流成反比。
电容分类及常见应用

一.电容分类
2.电容分类:
由于绝缘材料的不同,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种类也有所不同:
1).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
2).按电解质可分为:有机介质电容器、无机介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 和空气介质电容器。 3).按制造材料可以分为:瓷介电容、涤纶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 聚丙烯电容等.最常见到的就是电解电容。 4).按用途分有:高频旁路、低频旁路、滤波、调谐、高频耦合、低频 耦合、小型电容器。 5).按极性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 6).按封装类型分为两类:贴片式和穿孔式。 …….
二.常见电容及其特性
常见的电容器:
常见的电容器主要有以下几类:云母电容器、陶瓷电容器、薄 膜电容器、电解电容器。
TPV 使用电容: 63A**** 64A**** 65A**** 67A****
薄膜电容(FILM CAPACITORS) 薄膜电容(FILM CAPACITORS) 瓷介电容(CERAMIC CAPACITORS) 电解电容(ELECTRO LYTICS CAPACITORS)
二.常见电容及其特性
2.陶瓷电容器
陶瓷电容器的基本结构和云母电容器十分相似,只不过电 介质由云母变成了陶瓷薄片。常见的陶瓷电容器通常为贴片式。 由于陶瓷的介电常数极高(1200),尽管其绝缘强度稍弱于云 母(约为云母的2/3),但依然可以在电介质较厚(极板间距 较大)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电容值。电介质厚度增加使得陶瓷 电容的额定电压普遍很高。
电容分类及常见应用
一.电容分类 二.常见电容及其特性 三.电容主要参数 四.电容常见应用 五.常见电容应用的几个误区一来自电容分类1,电容定义:
电容器的基本结构十分简单,它是由两块平行金属极 板以及极板之间的绝缘电介质组成。电容器极板上每单位 电压能够存储的电荷数量称为电容器的电容,通常用大写 字母C标示。电容器每单位电压能够存储的电荷越多,那 么其容量越大,即:C = Q/V。 电容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1μF=1000nF=1000,000PF。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精)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哪些?慧聪电子元器件商务网2003-07-11 16:30:43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容量(简称容量)、允许偏差、额定电压、漏电流、绝缘电阻、损耗因数、温度系数、频率特性等。
(一)标称容量标称容量是指标注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
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用字母“F”表示。
比法拉小的单位还在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皮法(pF),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F=1000mF1mF=1000μF1μF=1000nF1nF=1000pF其中,微法(μF)和皮法(pF)两单位最常用。
在实际应用时,电容量在1万皮法以上电容量,通常用微法作单位,例如:0.047μF、0.1μF、2.2μF、47μF、330μF、4700μF等等。
电容量在1万皮法以下的电容器,通常用皮法作单位,例如:2pF、68 pF、100 pF、680 pF、5600 pF等等。
标称容量的标注方法有直标法、文字符号标注法和色标法等,具体的识别方法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作详细介绍。
(二)允许偏差允许偏差是指电容器的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之间的允许最大偏差范围。
电容器的容量偏差与电容器介质材料及容量大小有关。
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较大,误差范围大于±10%;而云母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瓷介电容器及各种无极性高频在机薄膜介质电容器(如涤纶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聚丙烯电容器等)的容量相对较小,误差范围小于±20%。
(三)额定电压额定电压也称电容器的耐压值,是指电容器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够连续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
该额定电压值通常标注在电容器上。
在实际应用时,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应低于电容器上标注的额定电压值,否则会造成电容器因过压而击穿损坏。
(四)漏电流电容器的介质材料不是绝艰绝缘体,宁在一定的工作温度及电压条件下,也会有电流通过,此电流即为漏电流。
一般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略大一些,而其它类型电容器的漏电流较小。
电容的主要参数

电容的主要参数包括以下几个:
电容值(容量):电容的电容值表示其存储电荷的能力,用单位法拉(Farad,简写为F)来表示。
电容值越大,电容器可以存储的电荷量越多。
工作电压(额定电压):电容器可以安全工作的最大电压称为工作电压,以伏特(Volt,简写为V)为单位表示。
超过工作电压,电容器可能会损坏或产生故障。
精度(容差):电容器的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之间的差异称为容差。
容差以百分比(%)表示,表示实际容量可以偏离标称容量的程度。
例如,一个10μF电容器,容差为±10%,则实际容量可能在9μF至11μF之间。
介电材料:电容器中的两个电极之间通常填充一种绝缘材料,称为介质或介电材料。
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影响着电容器的电容值和其他特性。
ESR(等效串联电阻):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是指电容器对交流信号的阻抗,用欧姆(Ohm,简写为Ω)表示。
较低的ESR值表示电容器对交流信号的响应更好。
ESL(等效串联电感):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感是指电容器对高频信号的感应电感,同样以欧姆(Ω)为单位。
较低的ESL值表示电容器在高频应用中的性能更好。
这些参数将根据具体的电容器类型和应用而有所差异。
常见的电容器类型包括电解电容器、陶瓷电容器、塑料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等。
电容器的主要特性参数是什么

电容器的主要特性参数是什么⑴电容主要特性参数①标称电容量标志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
但电容器实际电容量与标称电容量是有偏差的,精度等级与允许误差有对应关系。
一般电容器常用Ⅰ、Ⅱ、Ⅲ级,电解电容器用Ⅳ、Ⅴ、Ⅵ级,根据用途选取。
电解电容器的容值,取决于在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阻抗,随着工作频率、温度、电压以及测量方法的变化,容值将有变化。
②额定电压在最低环境温度和额定环境温度下可连续加在电容器的最高直流电压的有效值,如果工作电压超过电容器的耐压,电容器将被击穿,造成损坏。
在实际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耐压值将变低。
③绝缘电阻直流电压加在电容上,产生漏电电流,两者之比称为绝缘电阻。
当电容较小时,主要取决于电容的表面状态;容量>0.1μF时,主要取决于介质。
绝缘电阻越大越好。
④损耗电容在电场作用下,在单位时间内因发热所消耗的能量叫做损耗。
损耗与频率范围、介质、电导、电容金属部分的电阻等有关。
⑤频率特性随着频率的上升,一般电容器的电容量呈现下降的规律。
当电容工作在谐振频率以下时,表现为容性,当超过其谐振频率,表现为感性,此时就不是一个电容而是一个电感了。
所以一定要防止电容工作于谐振频率以上。
⑵电容器选择常用的几个参数①温度系数,也就是电容值随温度变化的范围。
②损耗因数,因为电容器的泄漏电阻、等效串联电阻和等效串联电感,这三项指标几乎总是很难分开,所以许多电容器制造厂家将它们合并成一项指标,称作损耗因数,主要用来描述电容器的无效程度。
损耗因数定义为电容器每周期损耗能量与储存能量之比。
又称为损耗角正切。
③Q值,又称为品质因数,是损耗因数的倒数。
一般电容的手册中会标注Q或损耗因数。
④介电常数K,电容的不同主要是填充介质的不同,介电常数的大小关系电容的体积和介质吸收不同,介电常数大,在较小的体积上就可以集成很大的容量,但介质吸收就很严重。
X,Y电容的介绍及参数选择doc

X,Y电容的介绍及参数选择doc————————————————————————————————作者:————————————————————————————————日期:根据IEC 60384-14,电容器分为X电容及Y电容,X电容是指跨于L-N之间的电容器。
X电容注重的参数是耐压等级。
Y电容是指跨于L-G/N-G之间的电容器。
Y电容注重的参数就是绝缘等级。
(L=Line, N=Neutral, G=Ground)X电容底下又分为X1, X2, X3,主要差别在于:1.X1耐高压:2.5 KV<X1≤4 kV,2.X2耐高压:X2≤2.5 kV,3.X3耐高压:X3≤1.2 kV安规电容安全等级应用中允许的峰值脉冲电压(耐压)过电压等级(IEC664)X1 2.5kV< X1 ≤4 kV ⅢX2 X2 ≤2.5kVⅡX3 X3 ≤1.2kV——Y电容底下又分为Y1, Y2, Y3,Y4,主要差别在于:Y1耐高压>8 kV,Y2耐高压>5 kV,Y3耐高压 n/aY4耐高压>2.5 kV安规电容安全等级绝缘类型额定电压范围Y1 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Y1 ≥ 250VY2 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150V ≤ Y2 ≤ 250VY3 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150V ≤ Y3 ≤ 250VY4 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Y4 < 150VX,Y电容都是安规电容,火线零线间的是X电容,火线与地间的是Y电容.它们用在电源滤波器里,起到电源滤波作用,分别对共模(Y电容),差模(X电容)干扰起滤波作用.安规电容是指用于这样的场合,即电容器失效后,不会导致电击,不危及人身安全.Y电容的电容量必须受到限制,从而达到控制在额定频率及额定电压作用下,流过它的漏电流的大小和对系统EMC性能影响的目的。
GJB151规定Y电容的容量应不大于0.1uF。
Y电容除符合相应的电网电压耐压外,还要求这种电容器在电气和机械性能方面有足够的安全余量,避免在极端恶劣环境条件下出现击穿短路现象,Y电容的耐压性能对保护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滤波电路上有X电容,就是跨接L-N线;Y电容就是N-G线。
电容的分类及选型知识

电容的分类及选型知识大全电容是电子电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器件,在滤波、去耦、耦合以及微积分电路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市场上生产电容器的厂家极多,比较著名的公司有韩国的SAMSUNG,日本的村田,美国的AVX等。
各个公司的产品都有自己的规格型号和命名方式,选用时应该到官网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型号。
本文介绍的是电容的一般性分类和选购的基本指导原则,供设计者在设计时宏观把握电容的选型。
电容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介质进行分类。
因为介质直接影响电容的性能。
一、电容的分类方式1.按结构可分为:1)固定电容、2)可变电容、3)半可变电容(微调电容)顾名思义,固定电容(Fixed capacitance)的容值是固定不变的,当然,这个固定指的是相对固定,因为电容的容值随着电压和温度的改变会稍微有变动,这就是为何电容都有精度,常见的精度有5%,10%,20%等等。
可变电容(Variable capacitor)指的是容值可以改变的电容,道理如滑动变阻器一样。
可变电容多用于相位补偿电路中,例如示波器探头内的补偿电容。
半可变电容(微调电容Tuning capacitor)道理与可变电容一样,但是其电容改变范围很小,也可用于补偿电路。
2.按极性分为:1)极性电容、2)非极性电容极性电容是具有正负方向的,接反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是爆炸(电解电容),极性电容的容值一般比较大。
非极性电容是没有正负方向之分的,使用更加方便。
3、按照介质分类1)气体介质电容:空气电容2)电解电容:液态电解电容(如铝质电解电容)和固态电解电容(钽电容)3)无机介质电容:瓷介电容、云母电容、玻璃釉电容4)有机介质电容:①聚乙酯电容(Mylar 电容) 、金属化聚乙酯电容(MKT 电容)②聚丙烯电容(PP 电容) 、金属化聚丙烯电容(MKP 电容)③聚苯乙烯电容(PS 电容) 、聚碳酸电容、聚酯电容(涤纶电容)以上为电容分类的大体情况。
其中按照介质分类是最重要的分类方式,因为介质影响电容的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器
一、概述
电容器是由两个金属电极中间夹一层电解质构成的电子元件。
在两个电极上加电压时,电极尚就储存电荷,所以说电容器是充放电荷的电子元件。
电容器储存电荷量的多少,取决于电容器的电容量,电容量在数值上是等于一个导电极上的电荷量与两块极板之间的电位差之比。
即
C=Q/U
其中Q为一个极板上的电荷量,单位为C(库伦);U为两块极板之间的电位差,单位为V(伏特);C为电容量,单位为F(法拉)。
电容器能够被充电和放电,也就是存储电能和释放电能,其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
正因如此,如果把电容器接在直流电路中,则只有在电源开启和接通时,电容器充放电两个短暂过程中,电路上存在电流。
就稳态而言,直流电流不能通过电容器,相当于开路。
如果把电容器接在交流或脉冲直流电路中,由于不停的充电放电,便使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并且具有类似电阻那样阻碍电流(由电荷的变率、容量和工作频率决定)的作用。
所以,电容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耦合、旁路、滤波、调谐以及脉冲电路中。
二、电容器的种类
电容器通常叫做电容。
因电容的用途、结构及材料不同,电容的种类很多。
根据电容的结构和容量是否可调,可将电容分为3大类:固定电容、半可变(微调)电容、可变电容。
电容器的性能、结构用途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容器的介质,因此,电解质常以电解质来分类。
可大致分为:有机介质(包括复合介质)电容器,如纸介电容器、塑料薄膜电容器、纸膜复合介质电容器、薄膜复合介质电容器等;无机介质电容器,如云母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陶瓷电容器等;气体介质电容器,如空气电容器、真空电容器、充气式电容器等;电解电容器,如铝电解电容器、铌电解电容器等。
2.1纸介电容器
2.2涤纶电容器
2.3聚苯乙烯电容器
2.4聚丙烯电容器
2.5云母电容器
2.6瓷介电容器
2.7独石电容器
2.8玻璃釉电容器
2.9电解电容器
2.10微型记忆电容器
二、电容的型号的命名:
1.各国电容器的型号命名很不统一,国产电容器的命名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字母表示名称,电容器为C。
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材料。
第三部分:用数字表示分类。
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序号。
2.电容的标志方法:
(1)直标法:用字母和数字把型号、规格直接标在外壳上。
(2)文字符号法:用数字、文字符号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容量。
文字符号表示其电容量的单位:P、N、u、m、F等。
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
标称允许偏差也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
小于10pF的电容,其允许偏差用字母代替:B——±0.1pF,C——±0.2pF,D——±0.5pF,F——±1pF。
(3)色标法: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单位一般为pF。
小型电解电容器的耐压也有用色标法的,位置靠近正极引出线的根部,所表示的意义如下表所示:
颜色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
耐压4V 6.3V 10V 16V 25V 32V 40V 50V 63V
三、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3.1容量与误差
电容量即电容加上电荷后储存电荷的能力大小。
电容量误差是指其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间的偏差。
3.2额定工作电压
额定工作电压是该电容器在电路中能够长期可靠地工作而不被击穿所能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又称耐压)。
它与电容器的结构、介质材料和介质的厚度有关。
一般来说,对于结构、介质相同,容量相等的电容器,其耐压值越高,体积也越大。
3.3温度系数
电容器电容量随温度变化的大小用温度系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电容量的相对变化值)来表示。
3.4绝缘电阻
电容器漏电的大小用绝缘电阻来衡量。
电容器漏电越小越好,也就是绝缘电阻越大越好。
一般小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很大,可达几百兆欧或几千兆欧。
电解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一般较小。
3.5损耗
在电场作用下,电容器单位时间内发热而消耗的能量叫电容器的损耗。
理想电容器在电路中不应消耗能量。
但在实际上,电容器或多或少都要消耗能量。
其能量消耗主要由介质损耗和金属部分的损耗组成,通常用损耗角正切值来表示。
3.6频率特性
电容器的频率特性通常是指电容器的电参数(如电容量、损耗角正切值等)随电场频率而变化的性质。
在高频下工作的电容器,由于介电常数在高频时比低频时小,因此电容量将相应地减小。
与此同时,它的损耗将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
此外在高频工作时,电容器的分布参数,如极片电阻、引线和极片接触电阻,极片的自身电感,引线电感等,都将影响电容器的性能,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容器的使用频率受到限制。
不同品种的电容器,最高使用频率范围不同。
小型云母电容器在250MHz以内,圆片型瓷介电容器最高工作频率为300MHz, 圆管型瓷介电容器最高工作频率为200MHz, 圆盘型瓷介电容器最高工作频率为3000MHz。
四、电容器的正确选用
4.1选择合适的型号
一般在电路中用于低频耦合、旁路去耦等,电气性能要求不严格时可以采用纸介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低频放大器的耦合电容器,选用1-22μF的电解电容器。
旁路电容器根据电路工作频率来选,如在低频电路中,发射极旁路电容选用电解电容器,容量在10~220μF之间,在中频电路中可选用0.01~0.1μF的纸介、金属化纸介、有机薄膜电容器等;在高频电路中,则应选用云母电容器和瓷介电容器。
在电源滤波和退耦电路中,可选用电解电容器。
因为在这些场合中对电容器的要求不高,只要体积允许、容量足够就可以。
4.2合理选择电容器的精度
在旁路、退耦、低频耦合电路中,一般对电容器的精度没有很严格要求,选用时可根据设计值,选用相近容量或容量略大些的电容器。
但在另一些电路中,如振荡回路、延时回路、音调控制电路中,电容器的容量就应尽可能和计算值一致。
在各种滤波器和各种网络中,对电容量的精度有更高要求,应选用高精度的电容器来满足电路的要求。
4.3确定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
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高于实际工作电压,并留有足够余量,以防因电压波动而导致损坏。
一般而言,应使工作电压低于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的10%~20%。
在某些电路中,电压波动幅度较大,可留有更大的余量。
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通常是指直流值。
如果直流中含有脉动成分,该脉动直流的最大值应不超过额定值;如果工作于交流,此交流电压的最大值应不超过额定值。
并且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工作电压应降低。
有极性的电容器不能用于交流电路。
电解电容器的耐温性能很差,如果工作电压超过允许值,介质损耗将增大,很容易导致温升过高,最终导致损坏。
一般说来,电容器工作时只允许出现较低温升,否则属于不正常现象。
因此,在设备安装时,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如大功率管、变压器等)。
如果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则应降低工作电压使用。
一般小容量的电容器介质损耗很小,耐温性能和稳定性都比较好,但电路对它们的要求往往也比较高,因此选择额定工作电压时仍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也要注意环境工作温度的影响。
4.4尽量选用绝缘电阻大的电容器
绝缘电阻越小的电容器,其漏电流就越大,漏电流不仅损耗了电路中的电能,重要的是它会导致电路工作失常或降低电路的性能。
漏电流产生的功率损耗,会使电容器发热,而其温度升高,又会产生更大的漏电流,如此循环,极易损坏电容器。
因此在选用电容器时,应选择绝缘电阻足够高的电容器,特别是高温和高压条件下使用的电容器,更是如此。
另外,作为电桥电路中的桥臂、运算元件等场合,绝缘电阻的高低将影响测量、运算等的精度,必须采用高绝缘电阻值的电容器。
电容器的损耗在许多场合也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在滤波器,中频回路、振荡回路等电路中,要求损耗尽可能小,这样可以提高回路的品质因数,改善电路的性能。
4.5考虑温度系数和频率特性
电容器的温度系数越大,其容量随温度的变化越大,这在很多电路是不允许的。
例如振荡电路中的振荡回路元件、移相网络元件、滤波器等,温度系数大,会使电路产生漂移,造成电路工作的不稳定。
这些场合应选用温度系数小的电容器,以确保其能稳定工作。
另外在高频应用时,由于电容器自身电感、引线电感和高频损耗的影响,电容器的性能会变差。
频率特性差的电容器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带来许多麻烦。
例如,纸介电容器的分布电感会使高频放大器产生超高频寄生反馈,使电路不能工作。
所以选用高频电路的电容器时,一要注意电容器的频率参数,二是使用中注意电容器的引线不能留得过长,以减小引线电感对电路的不良因影响。
4.6注意使用环境
使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容器的性能和寿命。
在工作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电容器容易产生漏电并加速老化。
因此在设计和安装时,因尽可能使用温度系数小的电容器,并远离热源和改善机内通风散热,必要时,应强迫风冷。
在寒冷条件下,由于气温很低,普通电解电容器会因电解液结冰而失效,使设备工作失常,因此必须使用耐寒的电解电容器。
在多风沙条件下或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工作时,则应选用密封型电容器,以提高设备的防尘抗潮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