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设计---孙小兵

合集下载

《一面》教学设计15篇

《一面》教学设计15篇

《一面》教学设计15篇《一面》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面》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认识“摊、奈、凝、竖、拇”5个生字,会写“窄、脖……”等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等词语。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字中感受“我”在漂流时遇到的困难。

3、初步感知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4、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知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字中感受“我”在漂流时遇到的困难,初步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

[课前准备]1、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1、出示多媒体课件:刘翔等奥运冠军在奥运夺冠后身披国旗奔跑、热泪目视国旗升起的动人画面,以及在南极大陆,在边防哨所,我国的五星红旗在激昂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感人场景。

2、教师导入:同学们,此时此刻看着这感人的场景,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什么?你最想说些什么?3、心灵对话: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感想。

4、导引课题: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

(板书课题)(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五星红旗”所蕴涵的沉甸甸的意义,对孩子们理解文本中的“我”的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铺垫作用。

所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课件再现这感人场景,这一切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为五星红旗自豪的情境中,酝酿了浓浓的爱国情,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了情感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生字及所在词语,多读几遍。

《一面》教案设计

《一面》教案设计

《一面》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面》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和运用关于《一面》的词汇和句型。

2.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增加学生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2.教学难点: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和应用。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2.通过一段有关亲情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重要性,为本节课话题做铺垫。

Step 2: 听力训练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一面》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听清楚人物的表达和对话内容,并回答问题。

2.学生进行听力材料的理解和信息获取,并回答问题。

3.教师再次播放听力材料,学生跟读、模仿并注意发音和语调。

Step 3: 语言点解析1.教师介绍和讲解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包括情感形容词、短语等。

2.教师给学生提供例句和例子进行练习。

Step 4: 口语训练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对话情景,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看法和体验。

2.教师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

Step 5: 阅读训练1.教师分发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先默读,然后进行集体朗读。

2.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并进行跟读和模仿。

Step 6: 语言运用1.教师出示一张关于亲情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中的情景进行讲述或写作。

2.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作业的完成,然后进行互相交流和展示。

Step 7: 形式多样的扩展1.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体会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并进行展示。

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听力理解和语言运用情况来进行评价。

2.学生通过参与角色扮演、讨论和写作等活动来展示所学语言和能力。

教学延伸:1.学生通过阅读和翻译名著《一面之缘》,进一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2.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或爱情的文章。

《一面》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一面》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一面》教学设计优秀4篇《一面》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摊、奈”等6个生字,会写“窄、脖”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背包”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理清叙述的顺序。

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前置作业: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我还会把下列词语读给同伴听:竹筏脖子无奈发愣凝视嫌疑狭窄段落漆黑壮胆苏醒小镇鼻子犹豫交换竖立我能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2再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讲了------------------------------------------------------。

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多媒体课件:升国旗仪式录像。

(或让学生说说学校升旗仪式)2.教师导入:同学们,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什么?3.心灵对话: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感想。

4.引入课题: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出示前置作业: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检查、汇报。

1.读生字条中的生字,说说自己认识哪些字,怎么认识的。

互相教读,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快速记住。

2.轮读作业中的生词,交流词语意思。

3.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交流课文内容,以及课文叙述的顺序。

5.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四。

集体交流反馈。

1.读生字条中的。

生字,为生字再找些新朋友组成词语,请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2、读作业1中的新词,开火车快速认读,分组读,齐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一面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一面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一面教学设计(优秀7篇)《一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交易、身无分文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2、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课时安排】共3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引入课文1、听写词语:无影无踪、荒无人烟(根据意思写词语)、身无分文、交易。

(指名板书,其他学生书空)2、齐读,集体校对。

3、理解交易的意思。

4、找出文中带交易的段落,读一读。

(自读、指名读)5、一个面包值多少钱?老板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平等交易?二、理解交易的意思,并从课文中找到交易这个词所在的段落读读1、什么是交易?2、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交易所在的段落读一读。

3、指读段落:一个面包可能值多少钱?4、老板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平等交易的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三、学习第三段,了解我当时的处境1、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说说我当时的处境。

2、想想背包里可能有什么?3、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想想这三天他是怎么过的?最需要什么?4、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要读出作者当时的处境。

四、学习第四段,通过老板的言行初步感知老板的为人1、请大家朗读第四段。

2、我的处境如此艰难,原以为向老板说明了,就可以得到援助,可是老板却是怎么说的?3、听了老板的话,你想对老板说什么?4、让我们一起来读老板的话。

5、除了从老板的话中感到他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以外,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呢?6、归纳:是呀,从老板的动作、神态、语言都表现出他的小气、不近人情。

五、学习十一段,通过比较面包店老板前后的言行的变化,不仅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1、找找文中哪一段也写了老板的态度2、同学们,读了前后两段写老板态度的文字,你发现了什么?3、猜猜住院的费用有多少?归纳:老板的语言变了。

《一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一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一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一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面》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面》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的意思。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引入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

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

”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

今天,我们学习阿累的《一面》里所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里。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

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4)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的句子。

《一面》优秀教案设计

《一面》优秀教案设计

《一面》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的形象。

2.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的形象。

2.教学难点: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互相交流。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脉络。

3.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鲁迅先生的形象,讨论其精神风貌。

2.学生举例说明鲁迅先生在课文中的爱国表现。

(四)写作训练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当堂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作文,互相评价。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阅读鲁迅先生的另一篇作品,了解其文学成就。

四、教学反思1.导入部分,我通过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在课文阅读环节,我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辅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辅导。

3.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鲁迅先生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讨论鲁迅先生的爱国表现时,部分学生举例不够充分,需要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4.写作训练环节,学生当堂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我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还不够全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本节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爱国情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的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面》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

《一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面》教学目标:1.了解《一面》的故事内容和背景。

2.熟悉《一面》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3.理解《一面》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一面》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

难点:理解《一面》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教学准备:1.课件2.教材《一面》3.小组讨论题目4.阅读理解题目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或简短介绍,引入《一面》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15分钟)2.给学生5分钟的阅读时间,然后进行集体讨论,了解学生对故事的初步理解。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面》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共同学习。

四、分析(15分钟)1.分析《一面》的情节发展,引导学生讨论故事的主题。

2.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故事中的含义和冲突。

五、阅读理解(15分钟)1.给学生阅读理解题目,测试他们对《一面》的理解程度。

2.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进一步思考故事中的细节和主题。

六、总结(10分钟)1.总结《一面》的故事内容和主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2.鼓励学生多读书,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讨论题目,巩固学生对《一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一面》的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含义和主题,提高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面优秀教案(精选12篇)

一面优秀教案(精选12篇)

一面优秀教案(精选12篇)一面优秀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面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面优秀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1、感知课文,明确记叙要素2、掌握肖像描写的方法3、初步体会鲁迅先生关心进步青年、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①: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可用悬念法,及先学课文第二部分,引起对事件的好奇心,后指导学生速读课文,找出各记叙要素,并据此简述事件,同时谈谈自己对各人物的认识。

2、重点②:从鲁迅的肖像描写中体会其性格、精神。

结合课文内容,可用朗读、讨论的方法体会其性格、精神。

3、难点是归纳和掌握肖像描写的方法。

可在分析三次肖像时,引导学生找出其共性,归纳出写作方法,然后通过课堂片段练习来巩固。

三、教学过程: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人,你能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印象吗?如果有一个人你只见过一次,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了,你在多年后还能描述出他的样子吗?(视学生的情况而定过渡语)有一个叫的阿累先生和鲁迅先生只见过一面,而他却深深地记住了鲁迅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一面》这篇课文。

(一)明确目标(见上)(二)整体感知1、介绍写作背景2、介绍作者基本情况(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齐读课文第二部分,明确: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记叙什么事?表达了什么观点?抒发了什么情感?(师生讨论)过渡语:如果说这篇课文我们上到这就算上完了,你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吗?(引出对事件的关注)2、学习第一部分,完成学习目标①、③⑴全班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划出表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句子。

⑵请一至两位学生说出记叙要素,并根据要素简述课文内容。

⑶请一至两位学生谈谈对鲁迅先生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面》教学设计---孙小兵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及鲁迅的资料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人应该有很多吧?那见了一面之后,你有什么印象呢?2、在1932年时,售票员阿累和鲁迅也同样是一面之交,那他们的这一面给阿累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我们可以从阿累自己写的一段话中来找答案,读完这段话你就明白了。

出示: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

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我总是昂着头。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2、同学们,从这段话中你感觉到鲁迅与阿累的这一面给阿累留下了什么印象?那这一面阿累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他这么难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累的《一面》。

去解开这个谜吧。

板书课题:一面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做到(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初读情况:那读完课文,谁能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三、自读自悟1、同学们,售票员阿累与鲁迅的这一面,鲁迅给阿累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

(瘦)2、好好读课文,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一边读一边可以在课文空白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

3、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4)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6)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4、课文一共有这六处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

读了这些句子,你会用哪个字来概括鲁迅的外貌呢?5、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啊?①出示鲁迅的简介。

②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两个句子:A、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你从这句话里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看到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B、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6、“瘦”是鲁迅先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再好好读读这些句子,鲁迅先生还带给你什么印象?(精神好)(1)我们先来看看鲁迅的图片吧,看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鲁迅的精神好?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句子: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2)在1932年10月,鲁迅写了一首《自嘲》的诗,也许读了这首诗你会对他精神为什么那么好有不一样的看法。

出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读着这句诗,你眼前仿佛会出现怎样的一个鲁迅呢?再读诗句。

(4)当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呢?(5)对呀,现在阿累崇敬的鲁迅先生就站在他的面前,他会做什么,说什么呢,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你发现了什么?(引导体会激动的心情及作者有意强压自己激动兴奋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

)(6)在鲁迅“瘦”这个外貌特征中,我们读出了鲁迅先生的精神,请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好好地读读吧。

四、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阿累抓住鲁迅先生的“瘦”的特征由远到近、由粗到细来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让我们在这“瘦”中又深深地感悟到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

在这四年里,阿累以鲁迅先生来激励自己。

来,让我们和阿累一起说出这句话吧。

出示句子: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

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我总是昂着头。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2、写话:是的,在这四年里,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当我病得全身无力,一个人躺在床上时,我好像又见到了鲁迅。

拿起笔,选择一句,把它补充完整。

①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鲁迅的严肃而慈祥的面容:————————————————————————。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②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我的耳边就会响起鲁迅亲切的话语:————————————————。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③当我病得全身无力,一个人躺在床上时,———————————。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3、“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句话一直陪着阿累,让我们来看看在鲁迅激励下的阿累。

(出示阿累的资料)8、品读全文。

是呀,通过刚才的学习和了解,我们知道了鲁迅是一个关心穷苦工人,憎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

带着自己的体会好好把课文读一遍吧。

课后反思: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对略读课堂有种“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庐山真面目。

”的感受,在朦朦胧胧的略读课堂中摸索着,一会觉得略读也许就是这样的教学,一会觉得好象还是在精读课堂中打滚。

在试教的过程中和上课后听了专家的点评后,有种“拨开云雾见略读一二”的惊喜。

回家后总结如下:一、略读,我想先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略读的课文较长,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透课文,学生才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这样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更好地体会鲁迅的高尚品格以及作者在当时情况下的特殊行为。

然后找出文中的六次外貌描写,主要抓住外貌描写进行学习,层层推进,以读代悟,读悟结合,通过读课文了解了鲁迅的精神品质,体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是:抓住外貌特征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地进行描写。

二、聚焦外貌,仔细研读:把课文中这六处描写外貌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让学生在心中留下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是瘦!这六处都写到鲁迅先生很瘦,虽然其中有一处没有直接写“瘦”,但从“竹枝似的手指”,“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等等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真的很瘦。

这些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突出了鲁迅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除了“瘦”,鲁迅先生还带给你什么印象?重点描写鲁迅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

那个“咬着烟嘴”的老人;“他的面孔黄里带白”;“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等等。

一节课始终研究鲁迅先生的外貌体会他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但是在课堂中这部分的教学似乎更靠近了精读课文的教法。

就像阙老师所说的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

三、《一面》这篇课文是通过作者回忆自己与鲁迅的一面之交,把鲁迅对青年的爱护写的很细致,如“他的眼神就像慈父的抚摸一样,让我感到了温暖和严肃……”及一面对作者带来了无穷的力量等,足以可见鲁迅在广大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因为是略读课文,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自学自悟。

不足之处:一、也许是鲁迅离我们的学生优点遥远,学生的理解一直处于表面层次,还不够深入,这也是我困惑的一个问题。

二、补充资料时要适时、适度和适量。

上完课后觉得在这堂课中补充的资料显得有些琐碎,内容太多了,给学生了解的时间不多,所以有点走过场的感觉。

三、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没有放手让学生去做、去读,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培养的意识。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及鲁迅的资料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人应该有很多吧?那见了一面之后,你有什么印象呢?2、在1932年时,售票员阿累和鲁迅也同样是一面之交,那他们的这一面给阿累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我们可以从阿累自己写的一段话中来找答案,读完这段话你就明白了。

出示: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

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我总是昂着头。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2、同学们,从这段话中你感觉到鲁迅与阿累的这一面给阿累留下了什么印象?那这一面阿累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他这么难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累的《一面》。

去解开这个谜吧。

板书课题:一面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做到(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初读情况:那读完课文,谁能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三、自读自悟1、同学们,售票员阿累与鲁迅的这一面,鲁迅给阿累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

(瘦)2、好好读课文,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一边读一边可以在课文空白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

3、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4)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6)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4、课文一共有这六处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