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20200415202631)
《幼小衔接识字课》幼儿园课件.

《幼小衔接识字课》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幼小衔接识字课》教材的第二章节“有趣的汉字”中,详细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字。
内容包括认识汉字的笔画顺序、基本结构,以及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并掌握10个常用汉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字,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兴趣。
2. 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顺序,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3. 通过学习汉字,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顺序。
2. 教学重点:常用汉字的认识和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汉字卡片、故事书、挂图等。
2. 学具:铅笔、橡皮、田字格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有趣的故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故事,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汉字。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汉字“一、二、三”为例,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顺序,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书写。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一、二、三”,老师巡回指导,纠正书写错误。
4. 学习常用汉字(15分钟)通过故事书、挂图等教具,引导幼儿认识并学习10个常用汉字,如“人、口、手、心”等。
5. 游戏互动(10分钟)设计一个汉字卡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汉字,提高记忆力和观察力。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书写本节课所学汉字,标注笔画顺序。
2. 在黑板一侧展示挂图,方便幼儿随时查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本节课所学的10个汉字,每个字写5遍。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用所学汉字编写小故事,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共同完成课后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顺序。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布置与答案的提供。
2024版《幼小衔接识字》PPT课件

学习声母、韵母和声调,掌握拼音的基本规则
通过拼音帮助幼儿快速识别和记忆汉字
2024/1/29
30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书写练习
让幼儿在田字格中书写本节课所 学的汉字,每个汉字书写5遍,
注意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识字练习
提供一些含有本节课所学汉字的 词语或句子,让幼儿进行识别和
阅读。
拼音练习
让幼儿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 或者给出汉字写出对应的拼音。
14
04
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2024/1/29
15
阅读简单文本,理解大意和中心思想
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 简单文本,如故事、 儿歌、童谣等。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 式,检验幼儿对文本 的理解程度。
2024/1/29
引导幼儿通过阅读, 理解文本的大意和中 心思想。
16
分析文本结构,提取关键信息
教授幼儿识别文本的标题、段落、重点句子等 结构。
游戏设计
设计有趣的游戏环节,如 识字接龙、词汇拼图、抢 答等。
2024/1/29
游戏规则
制定游戏规则,让学生在 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所学词 汇。
奖励机制
设立奖励机制,对在游戏 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适 当奖励,激发学习动力。
26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024/1/29
27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重点知识点
01
当前教育改革强调幼小衔接,本课程旨在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
弥补幼儿园与小学识字教学差异
02
幼儿园和小学在识字教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本课程起到桥梁
作用。
提高幼儿识字兴趣与能力
03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 识字写字1 教师用书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目录活动计划 (4)活动 1 横(一二三) (6)活动 2 竖(十上土) (7)活动 3 撇(人禾个) (9)活动 4 捺(木八天) (10)活动 5 点(下火头) (12)活动 6 横折(口日片) (13)活动7 复习课 (15)活动8 横钩(皮) (15)活动9 提(虫) (17)活动10 竖折(山出牙) (18)活动11 竖提(长瓜衣) (20)活动12 竖弯(四) (22)活动13 竖钩(小) (23)活动14 弯钩(了子手) (24)活动15 复习课 (26)活动16 入大 (27)活动17 文六 (28)活动18 中五 (29)活动19 不开 (30)活动20 目耳 (32)活动21 米少 (34)活动22 白田 (36)活动23 复习课 (37)活动24 牛羊 (39)活动25 尺贝 (40)活动26 卜广 (41)活动27 升正 (43)活动28 足走 (44)活动29 半业 (45)活动30 本平 (47)活动31 复习课 (48)活动32 自西 (49)活动33 生今 (50)活动34 里果 (51)1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活动35 来年 (52)活动36 左右 (54)活动37 千干 (55)活动38 王主 (56)活动39 复习课 (58)活动40 石舌 (59)活动41 竹可 (60)活动42 只豆 (62)活动43 父夫 (63)活动44 百早 (64)活动45 工兰 (65)活动46 井寸 (66)活动47 复习课 (68)活动48 立兴 (69)活动49 太犬 (70)活动50 卡午 (71)活动51 后乐 (72)活动52 爪川 (74)活动53 关士 (75)活动54 复习课 (76)活动55 总复习 (77)2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活动计划(每周2课时,共32课时)3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4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活动1 横(一二三)活动内容:教材P4~P5的内容活动目标:1.学会书写长横和短横。
2024年《幼小衔接识字》课件

2024年《幼小衔接识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2024年《幼小衔接识字》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汉字乐园”及第四章“词语天地”。
详细内容包括汉字的基础结构、常用字的认读、词语的组成与理解。
通过趣味性的课文和丰富的插图,帮助学生掌握200个基础汉字及相应词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和常用的200个汉字,并能正确认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词语理解和运用的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及200个常用字的认读。
难点:汉字的书写顺序、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汉字卡片、词语卡片。
学具:田字格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汉字演变动画,引入主题,激发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结合教材课文引导学生认读常用字。
3. 实践:分组进行“汉字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汉字。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例题为载体,讲解词语的组成与理解。
5. 随堂练习:发放词语卡片,让学生自主组成词语,并进行交流展示。
六、板书设计1. 《幼小衔接识字》2. 内容:汉字基本笔画、结构;常用字认读;词语组成与理解。
3. 形式:以田字格为底板,用不同颜色粉笔书写,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本节课所学的10个汉字和5个词语,每个3遍。
2. 答案:学生完成后,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与汉字、词语相关的绘本,提高识字量和阅读兴趣。
组织“识字小能手”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及200个常用字的认读。
2024年硬笔书法幼小衔接识字写字教学课件.

2024年硬笔书法幼小衔接识字写字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依据《幼小衔接硬笔书法教程》第四章内容,重点学习汉字的基础笔画和简单结构。
详细内容包括基础笔画如横、竖、撇、捺的书写方法,以及汉字“人”、“大”、“小”的书写练习。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提高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基础笔画的书写顺序和力度控制。
教学重点:汉字“人”、“大”、“小”的结构和书写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硬笔书法教材、示范用笔、书写纸张。
学生准备:硬笔书法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书法家书写场景,让学生感受硬笔书法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基础笔画的书写方法,以汉字“人”为例,分析结构,示范书写。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基础笔画和汉字“人”的书写练习。
4. 知识拓展(10分钟)讲解汉字“大”、“小”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5. 练习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汉字“大”、“小”的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点评学生练习成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硬笔书法:幼小衔接识字写字教学2. 内容:基础笔画:横、竖、撇、捺汉字示例:人、大、小结构特点:左右结构、上下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本节课学习的汉字,每个字写一行。
选取一个你喜欢的汉字,观察结构,尝试书写。
2. 答案:示例汉字的书写要求规范、美观。
学生自主选取的汉字,书写正确、结构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邀请书法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对硬笔书法的认识。
开展硬笔书法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汉字基础笔画的书写顺序和力度控制。
2. 教学重点:汉字“人”、“大”、“小”的结构和书写方法。
《幼小衔接识字课》幼儿园课件完整版

《幼小衔接识字课》幼儿园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小衔接识字课》教材的第三章《趣味识字》,详细内容包括:认识10个基础汉字,学会正确书写,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句子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个基础汉字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汉字进行简单句子表达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教学重点:10个基础汉字的认识、读音和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汉字卡片、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田字格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课件,呈现一个充满童趣的动物园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场景中的各种动物和物体,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10个汉字。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分别对10个汉字进行讲解,包括汉字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并通过板书示范,让学生跟随书写。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汉字卡片,让学生进行组内练习,相互交流,巩固所学汉字。
4. 小组竞赛(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正确书写所学汉字,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幼小衔接识字课》2. 板书内容:(1)10个基础汉字(2)汉字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3)简单句子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10个基础汉字,每个5遍。
(2)运用所学汉字,编写一个简单句子。
2. 答案:(1)略(2)例:我喜欢可爱的小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趣味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汉字书写仍存在一定困难,需要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汉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开展“我是小小书法家”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比赛。
(3)组织学生进行汉字故事分享,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幼小衔接识字幼小衔接学认字课件

2024年幼小衔接识字幼小衔接学认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幼小衔接识字》的第二章节“生活中的字”,详细内容涉及10个基础生活用字的认读与应用,包括“人、口、手、心、目、耳、鼻、舌、足、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个基础汉字的读音、书写和简单应用。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将汉字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心、舌”的书写与认读。
教学重点:汉字的正确书写顺序和笔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字卡、黑板、磁性字母。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如“吃、喝、玩、乐”,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汉字。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教师展示字卡,引导学生跟读。
(2)教师示范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和笔顺。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汉字。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汉字在句子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5.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磁性字母拼出所学汉字,并进行比赛。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个部分:汉字、笔顺和例句。
将10个汉字按顺序写在黑板上,旁边标注笔顺,下面附上相应的例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本节课所学的10个汉字,每个字写5遍。
2. 答案:无特定答案,要求书写规范、工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寻找生活中的其他汉字,将学习延伸至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汉字“心、舌”的书写与认读。
2. 教学重点:汉字的正确书写顺序和笔顺。
3.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
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5. 作业设计中的拓展延伸。
2024版快收藏幼小衔接必备ppt识字篇

创新诵读形式,激发孩子兴趣
01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配乐、动 画等,增加诵读趣味性。
02
组织亲子共读、小组竞赛等活 动,提高孩子参与积极性。
03
鼓励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情景 模拟等互动形式,加深理解和
记忆。
将经典诵读融入日常生活
在家庭教育中,将经 典诵读作为固定环节,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在社会活动中,鼓励 孩子参加经典诵读表 演、比赛等,展示自 我。
和相关的汉字。
பைடு நூலகம்
部首与汉字关联
指导学生分析汉字的结构,观察 部首与汉字之间的关联,帮助学
生理解汉字的构成和含义。
部首归类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将 所学过的汉字按照部首进行归类, 提高学生的汉字识别和记忆能力。
联想记忆法
01
02
03
形象联想记忆
利用汉字的形象特征,将 汉字与具体的事物或场景 联系起来,形成有趣的联 想,帮助学生记忆汉字。
指导学生了解拼音的拼写规则,如 声母与韵母的组合、声调的标注等, 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地拼写出汉字的 读音。
拼音与汉字对应
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将拼 音与相应的汉字对应起来,达到见 字能读、听音能写的程度。
部首归类法
常用部首介绍
向学生介绍常用的汉字部首,如 “木”、“水”、“火”等,让 学生了解每个部首所代表的含义
在学校教育中,结合 课堂教学内容,适时 引入经典诵读。
05
亲子共读促进识字效果
选择合适图书,陪伴孩子阅读
1 2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图书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内容简单、有 趣、易懂的图书,如绘本、图画书等。
注重图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选择涉及不同主题和领域的图书,如科普、文学、 历史等,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 1教师用书1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目录活动计划 (4)活动 1 横(一二三) (6)活动 2 竖(十上土) (7)活动 3 撇(人禾个) (9)活动 4 捺(木八天) (10)活动 5 点(下火头) (12)活动 6 横折(口日片) (13)活动7 复习课 (15)活动8 横钩(皮) (15)活动9 提(虫) (17)活动10 竖折(山出牙) (18)活动11 竖提(长瓜衣) (20)活动12 竖弯(四) (22)活动13 竖钩(小) (23)活动14 弯钩(了子手) (24)活动15 复习课 (26)活动16 入大 (27)活动17 文六 (28)活动18 中五 (29)活动19 不开 (30)活动20 目耳 (32)活动21 米少 (34)活动22 白田 (36)活动23 复习课 (37)活动24 牛羊 (39)活动25 尺贝 (40)活动26 卜广 (41)活动27 升正 (43)活动28 足走 (44)活动29 半业 (45)2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活动30 本平 (47)活动31 复习课 (48)活动32 自西 (49)活动33 生今 (50)活动34 里果 (51)活动35 来年 (52)活动36 左右 (54)活动37 千干 (55)活动38 王主 (56)活动39 复习课 (58)活动40 石舌 (59)活动41 竹可 (60)活动42 只豆 (62)活动43 父夫 (63)活动44 百早 (64)活动45 工兰 (65)活动46 井寸 (66)活动47 复习课 (68)活动48 立兴 (69)活动49 太犬 (70)活动50 卡午 (71)活动51 后乐 (72)活动52 爪川 (74)活动53 关士 (75)活动54 复习课 (76)活动55 总复习 (77)3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4活动计划(每周2课时,共32课时)九月活动计划表活动时间课时活动名称第一周 2 1.横(一二三)2 2.竖(十上土)第二周 2 3.撇(人禾个)2 4.捺(木八天)第三周 2 5.点(下火头)2 6.横折(口日片)第四周1 7.复习课1 8.横钩(皮)1 9.提(虫)1 10.竖折(山出东)十月活动计划表活动时间课时活动名称第一周1 11.竖折(山出东)2 12.竖提(长瓜衣)1 13.竖弯(四)第二周2 14.弯钩(了子手)1 15.复习课1 16.入大第三周 1 17.文六1 18.中五1 19.不开1 20.目耳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5 第四周 1 21.米少122.白田123.复习课1 24.牛羊十一月活动计划表活动时间课时活动名称第一周1 25.尺贝1 26.卜广1 27.升正1 28.足走第二周1 29.半业1 30.本平1 31.复习课1 32.自西第三周1 33.生今1 34.里果1 35.来年1 36.左右第四周 1 37.千干1 38.王主1 39.复习课1 40.石舌十二月活动计划表活动时间课时活动名称第一周1 41.竹可1 42.只豆1 43.父夫1 44.百早第二周 1 45.工兰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61 46.井寸1 47.复习课1 48.立兴第三周1 49.太犬1 50.卡午1 51.后东1 52.爪川第四周 1 53.关士154.复习课2 55.总复习活动1 横(一二三)活动内容:教材P4~P5的内容活动目标:1.学会书写长横和短横。
2.学会观察笔画和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能够在书写时进行合理安排。
活动重点:掌握“横”的书写方法,正确区分“长横”和“短横”在书写上的区别。
活动难点:能够按照教师讲解的书写方法正确行笔。
活动准备:1.衬衫盒,小米(或其他小颗粒谷类,课前将小米平铺于衬衫盒内)。
2.歌曲《健康歌》。
3.字卡。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认识笔画“横”及汉字“一”。
1.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做简单的律动,动作范围以伸直双臂(呈现出笔画“横”)为主。
2.音乐结束,教师停留在双臂伸直的姿势上。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老师这个姿势像什么?幼儿:一。
教师出示字卡,带领幼儿认读,同时交代“一”这个字的笔画叫“横”。
(二)学认汉字“二”和“三”。
教师拿出字卡“二”。
教师:刚刚那个字念“一”,由笔画“横”构成,现在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个由两个“横”组成的汉字会念什么?幼儿:二。
(教师带领幼儿认读“二”)同样方法引出汉字“三”。
组织幼儿分别用“一、二、三”造句,对造句错误的幼儿给予纠正和引导,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学写汉字“一、二、三”。
1.幼儿回到座位,教师同时出示三张字卡。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三个字有哪些地方相同,又有哪些地方不同?(幼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儿可能有各种回答)教师小结:这三个字都是由笔画“横”组成的,笔画长一些的也叫“长横”;笔画稍短些的,叫作“短横”。
2.教师再次出示字卡“一”,请幼儿伸出右手食指,随教师尝试在空中书写“一”;然后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衬衫盒,请幼儿尝试在小米上书写“一”,在培养幼儿书写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笔画“横”及汉字“一”的认知。
3.教师讲解“横”及“一、二、三”的书写方法并板书。
“横”:起笔轻,斜顿笔,向右轻轻上行,收笔时先顿后收,整体呈左低右高之势。
“一”:轻轻起笔再顿笔,略向右上轻轻行笔,收笔时先顿笔,再轻轻收笔。
“二”:第一横短,写在横中线以上;第二横长,写在横中线以下。
收笔时,第一笔轻,第二笔重。
“三”:第二横最短,写在横中线上;行笔轻,收笔也轻。
第三横最长,收笔时较前两横顿笔有力。
4.幼儿书写,教师做个别指导。
(四)组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记忆。
游戏过程:全体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室里四散走,当音乐停止时,教师迅速出示任意一张字卡。
当教师出示字卡“一”时,幼儿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当教师出示字卡“二”时,幼儿迅速找到任意一个同伴,紧紧抱在一起;当教师出示字卡“三”时,幼儿迅速三人组合抱在一起。
每次游戏做错的幼儿出局,剩余幼儿则继续游戏。
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打乱字卡顺序,训练幼儿对三个汉字的灵活掌握。
活动延伸: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书写“横”和由“横”组成的汉字,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含有“横”的字,看一看它们哪些是“长横”,哪些是“短横”,然后请爸爸妈妈帮你把这些字写下来,明天我们一起分享吧。
参考资料: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着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活动2 竖(十上土)活动内容:教材P 6~P 7内容活动目标:1.学会书写“竖”和三个相关汉字。
2.能够按照笔画顺序将“横”、“竖”两个笔画结合在一起,完成本节三个汉字的书写,并能够分析出三个汉字的结构特征。
活动重点:7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1.掌握“竖”的书写方法。
2.了解本节三个汉字的结构特征,书写过程中能够将各笔画合理地安排在田字格内。
活动难点:学会观察笔画和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能够正确书写。
活动准备:字卡,硬纸板剪出的小汽车(将本节字卡贴在小汽车背面)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小朋友们,汉字乐园里今天来了三个汉字宝宝,你们看,它们开着小汽车向我们走来了。
2.教师出示小汽车:汉字宝宝来我们班级做客,我们是不是应该礼貌地邀请它们下车呢?让我们一起来说:“小伙伴,小伙伴,请你快下车。
”幼儿学说一遍,教师从车上拿出一张字卡,以字宝宝的语气跟大家打招呼:“小朋友们好!”然后将该字卡贴在黑板上。
同样的方法拿出剩余字卡,贴在黑板上。
3.教师: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这三个汉字里面有没有我们学过的笔画?请你们找一找,它们分别藏在哪里?(此环节用于复习和巩固上节活动中幼儿对笔画“横“的掌握)教师:小朋友们找得非常准确!除了笔画“横”,大家还看到了什么笔画?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它是什么样的?(此环节用于引出新的教学内容)二、探索新知(一)认识笔画“竖”。
教师出示笔画字卡“竖”。
教师:今天来跟我们做朋友的笔画,它的名字叫“竖”。
你们看,它像不像数字“1”?请小朋友们把右手食指伸出来,在空中试着写一写。
(二)认识汉字“十、上、土”。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笔画,它们分别是什么呢?(横、竖)回答得很对,它们是“横”和“竖”。
那么由“横”和“竖”两个笔画会组成哪些汉字呢?1.认识汉字“十”。
教师出示字卡“十”。
教师:一横一竖我叫“十”,请小朋友们记住我。
教师说完这句话后,请幼儿对应说:一横一竖你叫“十”,我们都能记住你。
待幼儿能够对答后,教师:一横一竖我是谁?请××(喊出任意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快快告诉我。
该幼儿则需要迅速回答。
2.认识汉字“上、土”。
教师出示字卡“上”。
教师:短横一竖一长横,我的名字叫作“上”。
教师出示字卡“土。
教师:小十下面一长横,我的名字叫作“土”。
3.组词并造句教师:小朋友们已经认识这三个汉字了,接下来我举起哪个字卡,请小朋友们大声地把它读出来,再给它组词和造句吧。
(三)笔画“竖”及汉字“十、上、土”的书写。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十、上、土”三个汉字宝宝,它们是怎么写的呢?1.教师板书笔画“竖”,一边写一边口述书写要领。
(起笔时向右下顿笔,行笔时8幼小衔接整合课程·识字写字1·教师用书垂直向下且较轻,收笔时轻轻抬笔,出尖。
)教师:笔画“竖”起笔一定要顿笔,开始运笔要稍重一些,垂直向下行笔时要轻。
2.教师板书汉字“十”,一边写一边口述书写要领。
(注意间架结构,横在竖左右两边的部分等长,竖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在横下面的部分略长)教师:笔画王国里跑出两个笔画,第一个是“横”,第二个“竖”,它们两个一拉手就变成了“十”,所以我们在写“十”时一定要先写横,再写竖。
3. 教师板书汉字“上”,一边写一边口述书写要领。
(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短横在竖的中间起笔;最后一笔为长横,稍向右上行笔)教师:这个字由三个笔画组成,跑在最前面的是“竖”,第二个跑出来的是“短横”,小朋友们记住这个横千万不要过长,最后一笔是“长横”。
4. 教师板书汉字“土”,一边写一边口述书写要领。
(第一笔为短横;竖写在竖中线上,穿过短横中间,短横上下的两部分等长;最后一笔为长横)教师:这个字第一笔要先写短横,然后写竖,最后是长横。
三、组织游戏,巩固所学。
教师说谜语,请幼儿回答。
教师:一横一竖我是谁?请你快快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