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化学实验的方法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方法与实践

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方法与实践

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方法与实践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往往呈现出实验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调、实验结果易于预测等问题。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几种创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及其实践效果。

一、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科学精神,采用开放性实验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来发现化学知识。

这种实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实践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实验问题,例如“如何测定某种饮料中含糖量”,并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进行实验。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步骤和测量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项目化实验项目化实验是将化学实验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独立或协作的形式进行综合性实验项目。

这种实验方法能够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践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制备一种环保型洗涤剂”。

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仪器,并分工合作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结果和分析,学生可以总结出制备洗涤剂的最佳方法,并在小组中展示实验成果。

通过项目化实验,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虚拟实验虚拟实验是基于计算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通过模拟实验环境和实验过程来进行化学实验。

这种实验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实验风险,提高实验效率,同时还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实验案例和实验探索空间。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或网络平台进行虚拟实验。

学生可以模拟不同的实验情境,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

化学实验的小小发明家探索化学实验中的创新和发明

化学实验的小小发明家探索化学实验中的创新和发明

化学实验的小小发明家探索化学实验中的创新和发明化学实验的小小发明家:探索化学实验中的创新和发明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小小的发明家们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探索出一些新颖、有趣的实验方法和装置。

本文将介绍几个小小发明家们的创新实验设计,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年轻人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并在创新中发现更多的化学奇迹。

一、颜色的魔术:悬浮液实验在化学实验中,颜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反映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小小发明家们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或者加入特殊的试剂,创造出一些奇妙的颜色变化效果。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食品着色剂或者酸碱指示剂,在水中形成悬浮液,然后通过调节酸碱度或者加入其他试剂,观察悬浮液的颜色变化。

这样的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小小发明家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色彩变化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二、光的魔术:化学发光实验发光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感到神奇的化学现象之一。

小小发明家们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发光实验方法,自己制作发光物质,发现光的神奇之处。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荧光染料或者荧光粉末,在黑暗的环境中观察发光效果。

同时,他们也可以根据荧光染料或者荧光粉末的特性,设计出一些有趣的发光实验,例如制作发光棒等。

这样的实验既能激发小小发明家们的兴趣,又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光的特性和化学发光原理。

三、声音的魔术:化学音乐实验音乐是一种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放松的艺术形式。

小小发明家们可以将化学实验和音乐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些独特的音乐实验。

例如,他们可以利用气体的产生和释放过程,通过实验装置和器材,模拟演奏乐器的发声过程。

同时,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过程,设计出不同的音乐元素,例如音调、音量和音色等。

这样的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小小发明家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化学反应的兴趣。

四、固体的魔术:超吸水材料实验固体的性质和应用一直是化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创新点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创新点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创新点一、引言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化学兴趣、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然而,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方法陈旧、实验器材落后、实验设计缺乏创新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实验设计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二、实验设计创新点1.实验器材的创新传统的化学实验器材往往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

因此,我们可以对实验器材进行创新,例如使用数字化传感器、智能化的实验装置等,这些器材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例如,在探究水的电解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字化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量,从而更好地理解水的组成和电解的原理。

2.实验方法的创新传统的化学实验方法往往是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进行,缺乏创新和探索性。

因此,我们可以对实验方法进行创新,例如采用不同的试剂、不同的反应条件、不同的实验装置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例如,在探究酸碱指示剂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植物花瓣来制作酸碱指示剂,从而更好地理解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作用。

3.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往往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

因此,我们可以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例如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探索性的实验等,这些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中,我们可以增加一个探索性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比空气小。

这个实验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集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集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集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集:开启新的实验篇章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化学实验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设备复杂、操作繁琐、实验效果不理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实验改进和创新方案,旨在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一:酸碱滴定实验的改进传统的酸碱滴定实验采用人工滴定法,操作繁琐且误差较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1、采用自动滴定器:将人工滴定改为自动滴定,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2、使用数字传感器:通过数字传感器实时监测酸碱度的变化,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3、引入图像处理技术:利用摄像头捕捉滴定过程中的溶液颜色变化,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实验的可视化效果。

二、案例二:原电池反应实验的创新传统的原电池反应实验仅展示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为了使实验更加生动有趣,我们提出了以下创新方案:1、添加LED灯:将原电池与LED灯连接,展示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2、制作小型风车:将原电池与小型风车连接,展示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3、制作小型发电机:将多个原电池连接在一起,驱动小型发电机,展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三、案例三:物质的鉴别实验的拓展传统的物质鉴别实验主要依靠学生的观察和判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提出了以下拓展方案:1、设计多样化的鉴别方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不同的鉴别方案,如颜色反应、沉淀反应、气体产生等,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鉴别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促进其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3、引入现代技术:借助互联网、虚拟实验室等现代技术手段,提供丰富的化学信息和实验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四、案例四:有机合成实验的优化传统的有机合成实验存在着反应时间长、产率低、副反应多等问题,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和合成效果,我们提出了以下优化方案:1、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根据合成反应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化学实验的创新实验设计与改进教案

化学实验的创新实验设计与改进教案

化学实验的创新实验设计与改进教案摘要:本实验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创新实验设计与改进教案的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详细探讨了创新实验设计的意义和目的,并提供了几个创新实验设计的案例。

其次,介绍了实验改进教案的步骤和要点,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如何改进一个已有的化学实验教案。

最后,总结了创新实验设计和实验改进教案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1. 引言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设计和改进实验教案具有重要意义。

2. 创新实验设计的意义和目的创新实验设计是指为了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验能力而进行的实验设计工作。

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创新实验设计的方法(此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新实验设计方法的叙述,可以结合实际的案例来描述)4. 创新实验设计的案例(此处列举几个创新实验设计的案例,描述其目的、设计思路和预期效果)5. 实验改进教案的步骤和要点实验改进教案是指在已有的实验教案基础上,通过调整实验步骤、优化实验条件和改进实验装置等方式,提高实验效果和学生的实验能力。

具体步骤包括:5.1 分析现有教案的问题和不足(此处描述如何分析现有教案的问题和不足)5.2 设定改进目标和要求(此处描述如何设定改进目标和要求)5.3 进行实验改进的设计(此处描述如何进行实验改进的设计)5.4 实施改进方案并评估效果(此处描述如何实施改进方案并评估效果)6. 实验改进教案的实例(此处列举一个实验改进教案的实例,描述其改进内容、目的和预期效果)7. 创新实验设计和实验改进教案对学生的培养意义创新实验设计和实验改进教案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8. 总结创新实验设计和实验改进教案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创新的化学实验

创新的化学实验

创新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中,学生通常会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以验证化学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

然而,这种传统的实验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学教学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加创新的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一、探索型实验探索型实验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形式,通过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条件和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这种实验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探索型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制备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原理和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

二、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验情景的实验形式,可以在实验室条件受限时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实验原理。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验制备氯化氢的过程,学生可以自己调整实验条件和观察结果,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三、研究型实验研究型实验是一种注重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形式。

通过给学生一些研究主题和实验条件,让学生自己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并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这种实验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科学探究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推理建模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研究主题:"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转化机制研究",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数据分析,探究氨气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的转化机制,并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

创新的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引入探索型实验、模拟实验和研究型实验等不同形式的实验,我们可以打破传统实验的束缚,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自主思考的空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1. 实验设计创新: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可以加入新的材
料或新的实验条件,以探索更多有趣的化学现象或反应。

例如,可以设计一种新的催化剂来加速某个反应的进行,
或者使用新材料来改变传统实验的结果。

2. 实验装置创新:可以设计或改进实验装置,使实验操作
更简单、更安全、更精确。

例如,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萃
取装置,用于分离和提纯化合物;或者改进反应器的设计,使得反应能够更充分地进行。

3. 数据分析和处理创新:可以使用新的数据收集方法或数
据处理工具来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结论。

例如,可以尝试使用红外光谱仪或质谱仪等仪器来分析反应
产物的结构和组成,或者使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和预测化
学反应的结果。

4. 实验教学创新:可以设计新的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例如,可以引入实时反应监测系统,使学生能够实时观察和记录反应曲线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反应动力学的原理。

总之,高中化学实验创新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结合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技巧,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方案三则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方案三则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方案三则一、实验目的:探究常温下,一种液体与两种不同物质反应的速率。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自制多管胶头滴管(直径3cm长5cm左右的玻璃管、合适的橡胶塞2个、胶头滴管2支)、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固体、稀盐酸、活泼金属(锌、镁、铁等)。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1、多管胶头滴管图示四、实验操作过程:(1)吸取液体药品;(2)分别向装有不同试剂试管内滴加药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1)实验步骤(2)五、实验改进的意义:1、多管胶头滴管的使用,解决了同时往不同药品中滴加等量液体的问题,如比较碳酸钠粉末和碳酸氢钠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等对比实验。

2、对于学生理解控制变量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

该装置还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三管、四管滴管。

实验方案二: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实验装置1、实验目的:教材中提供的关于《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实验装置》,若操作不慎,则会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我们对此实验曾做过多次改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最终觉得此装置比较简便,操作安全、快捷,实验成功率高。

2、实验仪器及试剂:600ml空可乐塑料瓶一个、浓盐酸、锌粒、注射器、火柴。

3、实验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1)取一600ml空可乐塑料瓶,从距底部约6cm的凹处截开;(2)将截下的塑料瓶的上半部稍作修剪,使其高约为27cm;(3)将上部与下部套在一起,就连接好了装置。

4、实验操作过程:(1)在截下的瓶底内装入60克粒左右的锌粒(较多量的锌粒可以使装置底部更加稳定),盖上塑料瓶的上部;(2)再用注射器其中加入约5ml左右的浓盐酸溶液,迅速盖上瓶盖(为了便于实验进行,瓶盖不可拧紧);(3)待瓶口出现白雾时,打开瓶盖,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处,此时会听到“呯”的一声巨响,塑料瓶的上半部腾空而起,底部一团火光。

(4)实验完毕后,往瓶底中倒入一定量的水洗涤锌粒,可继续重复上述操作,在短时间内可以进行多次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化学实验的方法
在多年的化学教学中,笔者在用好课本实验的同时,还敢于质疑课本实验的不足,合理利用现有的仪器和代用品,成功改进和设计了一些化学实验装置[1]。

改进和设计化学实验,笔者常以发明创造学上的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模仿法等技法为基础,然后灵活利用组合法、移植法、替换法、缩小法、逆向法等技法去改掉缺点、落实希望。

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实验创新,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以201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为例,介绍化学实验创新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以“缺点列举法”为基础进行实验改进
“缺点列举法”是指通过发掘现有物品的缺点,然后设法逐项克服缺点的发明技法。

像预警飞机、可降解塑料、球墨铸铁管道等发明,都使用了缺点列举法,该技法也是改进化学实验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1.分析缺点
按照教科书上设计的方法做“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时,总会感到有如下缺点:
氨水的用量大,每次实验需要150 mL~200 mL。

氨气极易逸出大烧杯污染环境,尤其实验结束回收氨水时。

每到一个班级都要重新组装药品和仪器,很不方便。

2.克服缺点
经过苦思冥想,获得如下克服缺点的思路:
根据“缩小省略法”(运用减少、减轻、折叠、删减等手段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法),决定使用少量的浓氨水,以节约药品;设想将大烧杯(氨分子扩散的空间)换成口径不大的玻璃管,以缩小实验空间,同时便于封闭实验体系。

应用“替换法”(通过更换不同性能的材料优化物品的发明技法),拟将盛浓氨水的小烧杯更换为一个细口瓶,这样就无需回收氨水并可长期使用;打算把盛酚酞试液的小烧杯更换为可以吸附液体的纱布条,以便于组装实验用品。

根据“移植法”(将某种已成熟的原理或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从而获得新成果的发明技法),决定选用一个玻璃旋塞,将细口瓶里的氨气在需要时才释放出来,这样就使装置可控。

采用“异类组合法”(将不同的物品按某种关联因素组合成新事物的发明技法),将上述实验用品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组合,即得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2]。

使用该固定装置,不仅操作方便、绿色环保,而且便于多个班级连续实验。

需要说明的是,玻璃管上端不一定要封闭,因为使用此改进装置探究氨分子的运动时,逸出的氨气很少,而且学生闻到少许氨味也是分子不断运动的一个例
证[3]。

另外,这也有利于氨分子在玻璃管内自由运动。

3.实验操作说明
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

实验时只要打开玻璃旋塞,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就会由下到上慢慢变红,从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把细口瓶放到热水里稍微热一热(热水温度不要超过60 ℃以防烫坏玻璃瓶),酚酞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就会明显加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

实验结束,关闭活塞,酚酞纱布条逐渐变成无色。

整个班级的教学任务结束后,即可拆开装置,清洗、整理仪器,留待今后使用。

二、以“希望点列举法”为基础进行实验设计
发明者从个人愿望或社会需求出发,针对某一事物提出美好的希望,并据此确定发明方向,这就是“希望点列举法”。

像飞机、汽车、钢化玻璃等都是根据人们的希望创造出来的,该发明技法也是设计化学实验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1.列举希望点
使用图1实验装置一段时候后,笔者又希望该实验装置能更简单、组装起来更方便,于是提出如下希望点:
保留图1实验装置的优点(如药品用量少、实验体系相对封闭、装置可以反复使用、实验现象明显等)。

实验用品更简约、实验装置更简洁。

2.落实希望点
怎样实现上述美好的愿望呢?经过多次反思后,笔者决定采用“缩小省略法”落实希望点。

把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与盛有酚酞纱布条的玻璃管,合并为一支大试管;在试管的底部盛装少量浓氨水,在橡皮塞的反面固定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同时用橡皮塞封闭试管口。

将上述实验用品在竖直方向上组合,即得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

3.实验操作说明
先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浓氨水(不要使氨水沾到试管壁上,以防酚酞纱布条接触试管壁上的氨水而干扰实验的正常进行);在橡皮塞的反面,用大头针固定湿润的酚酞纱布条。

然后按图2组装好仪器,很快可以看到酚酞纱布条逐渐变红,从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微热试管(用酒精灯或热水均可),纱布条变红的速率会更快,这又说明温
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

每次实验结束,拔出橡皮塞和纱布条(放入干净的小烧杯里),再用另一个备用橡皮塞封闭试管口。

整个班级的教学任务结束后,拆开装置,清洗、整理仪器,留待今后使用。

三、以“模仿法”快速进行实验创新
发明创造说到底就是两条路,一是全新的发现,二是模仿再设计。

模仿法就是模仿和借鉴已有事物的某些有效因素,并对其提炼再设计,从而开发出新事物。

像灯塔和电视塔就是模仿松柏的矮锥形,飞机的两翼形状就是模仿鹰类等,该创新技法是创新化学实验的捷径,但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有抄袭的嫌疑。

1.同行研究成果
前不久,笔者看到有同行采用T型三通管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4],于是决定利用T型三通管模仿设计“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

2.模仿设计(实验装置如图3[5]所示,夹持仪器略)
在15 mm×200 mm的粗玻璃管中部的外壁上,熔接一段外径约5 mm的稍弯曲的细玻璃管(该形状便于滴加和储存少许浓氨水),这样就制成了适合本实验需要的T型三通管。

将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放入T型三通管的粗玻璃管内,并用胶带将纱布条的两端固定;在T型三通管的细玻璃管内滴入大约0.5 mL的浓氨水,立即封闭细玻璃管口。

很快可以看到,仅有中上部的纱布条从下往上慢慢变成红色。

该实验现象不仅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还证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若想加快酚酞纱布条变红的速率,可以微热细玻璃管中的氨水。

实验结束,拆开装置,清洗、整理仪器,留待今后使用。

四、结束语
在改进和设计化学实验时,我们要灵活、巧妙地运用创新技法,从而使化学实验更加科学完美、简约实用、直观鲜明。

参考文献
[1] 李德前,赵红.指导学生改进化学实验装置[J].化学教学,2006(5):1-3.
[2] 李德前.“氨分子扩散”实验绿色化设计[J].化学教育,2008(6):64.
[3] 刘传友.以简取胜改进实验[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1):22-23.
[4] 吴端斗.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学,2006(7):11.
[5] 欧群,李德前.巧用T形三通管探究多种气体的性质[J].化学教育,2011(8):53-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