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中班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社会活动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社会活动教案【三篇】

【导语】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初五,是中国四⼤传统节⽇之⼀。

⼜称端阳节、重午节、午⽇节、龙⾈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活动⽬标 1、知道农历五⽉初五是端午节。

2、了解端午节有挂艾草以驱毒避⾍的习俗,有赛龙⾈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品——粽⼦,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味的。

4、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化的兴趣。

5、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民俗民风。

2.⾃制⾃玩龙⾈ 活动准备 粽⼦,做龙⾈的材料,赛龙⾈的录像或图⽚。

活动过程 讲讲来历包粽⼦、看图⽚采艾草制作玩划学读《过端午》(延伸) -------─→-------------─→?─→?─→?画画 故事⼉歌⽣活龙⾈龙⾈赛龙⾈ A、师读⼉歌、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师读:五⽉五,过端午。

门插艾,⾹满堂。

吃粽⼦,洒⽩糖。

赛龙⾈,喜洋洋。

⽼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划龙⾈。

B、包粽⼦、看图⽚ (1)向幼⼉介绍包粽⼦的材料,(粽叶,糯⽶,线)。

⽰范包法,幼⼉⽤纸⽚折“粽⼦”。

(2)幼⼉看图⽚,引导幼⼉体会粽⼦的独特⼝味。

(3)知道粽⼦是中国的特⾊点⼼,各地⽅包的形状各异,有三⾓粽,有长条粽。

⼝味不同,有红枣馅,有⾁馅,有⽆馅的。

(4)吃粽⼦时,我们习惯蘸蜂蜜糖,或者⽩糖,这样吃起来更⾹。

C、采艾草、⽤途 (1)师出⽰艾草,让⼩朋友们观看。

在我们农村地区,艾草通常是长在⽥野边。

(2)它的作⽤是驱蚊,辟邪。

把它插在门上。

D、制作龙⾈ (1)让幼⼉欣赏龙⾈⼤赛的录像和图⽚,激起幼⼉⾃制⾃玩的兴趣。

(2)制作龙⾈。

将布围在⽤两根⽵竿做成的船⾝上。

贴上各种彩⾊纸条。

画⼀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E、划龙⾈ 组织幼⼉进⾏“龙⾈⼤赛”。

船头的幼⼉头带龙的头饰,其余⼉童排成⼀队坐在龙⾈⾥,按锣⿎节拍作划船动作。

中班语言端午节的由来教案(通用12篇)

中班语言端午节的由来教案(通用12篇)

中班语言端午节的由来教案〔通用12篇〕中班语言端午节的由来教案〔通用12篇〕中班语言端午节的由来教案1活动目的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2、帮助幼儿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3、让幼儿学会完好讲述生活经历,开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活动准备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贺呢?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2、老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3、老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如今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幼:屈原二、幼儿运用已有经历讲述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老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答复,老师适时引导。

2、师:好了,如今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三、引进新的讲述经历,运用句型"不仅……还……"1、老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历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味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2、老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如今,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好的句子告诉老师老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答复〕四、稳固和迁移讲述经历老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历讲述,稳固句型运用。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5篇1.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2.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

活动过程:1、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2、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讨论、认识包粽子的.材料。

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根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

)(2)观看老师(或家长)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3、品尝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3.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篇三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精选】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精选】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教材《传统文化我知道》,具体章节为《端午节的由来》。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以及与端午节相关的民间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端午节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掌握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以及民间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端午节相关图片、PPT、视频、粽子模具、彩色纸、绳子等。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端午节的相关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端午节的起源、历史背景。

(2)讲述与端午节相关的民间故事,如屈原投江、曹娥救父等。

(3)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佩戴香囊等。

3.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粽子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展示各组作品,进行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端午节的由来》2. 内容:(1)端午节的起源、历史背景(2)端午节的民间故事(3)端午节的习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端午节的由来。

(2)列举端午节的三种习俗。

(3)谈谈你对端午节的认识。

2. 答案:(1)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后人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2)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佩戴香囊等。

(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我们要传承和弘扬端午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6篇教案在起草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要强调与时俱进,你一定也在思考如何写好一篇教案吧,写教案可以提高我们思考能力,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活动过程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结束活动。

1、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

教学反思: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

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精品教案【精选】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精品教案【精选】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节日》,详细内容为《端午节的由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端午节起源的理解,屈原的事迹及其与端午节的关系。

2. 教学重点: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如包粽子、赛龙舟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粽子材料、龙舟模型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端午节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介绍屈原的事迹,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

3. 实践活动:(1)包粽子:教师示范包粽子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体验传统节日习俗。

(2)赛龙舟:分组进行龙舟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例题讲解:讲解与端午节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端午节相关知识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端午节的由来》2. 板书内容:(1)端午节的起源:屈原投江自尽,纪念屈原。

(2)端午节的习俗: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等。

(3)端午节的意义: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端午节的由来。

(2)列举三个端午节的习俗。

(3)谈谈你对端午节的感悟。

2. 答案:(1)端午节的由来:为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后人将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2)端午节的习俗: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等。

(3)对端午节的感悟: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相关推荐中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1、挂图30号;《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2、ppt,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1、了解端午节有关物品。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幼:粽子,龙舟(船),香袋……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师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幼:水/酒……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幼:见过。

家里,商店里……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幼:端午节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

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

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幼:6月6日(公历)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幼:屈原……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

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教师讲故事……完)师:端午节和谁有关?幼:屈原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幼:屈原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人们要纪念他啊?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幼:很伟大……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5篇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5篇

中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5篇幼儿园社会教案篇一设计思路: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京剧脸谱、京剧唱腔、京剧表演五彩纷呈,精彩奇特,是具有民族性、夸张性的艺术。

让幼儿接触一点京剧,欣赏京剧的经典片段,制作京剧脸谱,过一把京剧表演的瘾,可以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感受中国京剧艺术特殊的美,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与热爱。

活动目的:1、萌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2、鼓励幼儿参与京剧表演和制作京剧脸谱。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1、环境布置各种京剧脸谱。

2、日常活动时播放京剧的录音带和录像带,供幼儿欣赏。

3、彩纸、纸板、毛线等手工材料。

活动一:说说京剧。

1、看京剧录像。

2、向幼儿简单介绍京剧:京剧是我国的一种戏曲,只有中国才有,所以叫国粹。

唱京剧的人要在脸上涂上一些漂亮的花纹,就是京剧脸谱。

因为京剧好听好看,不仅中国人喜欢,很多外国人也很喜欢。

3、介绍京剧脸谱的名称、性格和特点。

如: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白脸代表狡猾;黑脸代表正直忠厚,如"包青天"。

活动二:学唱京剧。

1、幼儿观看录像后回答,唱京剧的人脸上涂上各种漂亮的花纹,他们说话、动作、走路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2、放京剧录像带,让幼儿感受京剧曲调的优美,并跟着哼唱。

3、幼儿戴上脸谱,自由地表演。

活动三:画脸谱。

1、观察京剧脸谱的颜色和花纹,区分红脸、白脸和黑脸。

2、幼儿画京剧脸谱。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设计漂亮的图案进行装饰,要求色彩鲜亮。

3、把画好的脸谱剪贴在纸板上,用毛线头当胡须和头发。

4、幼儿戴上自制面具做游戏《黑脸敲锣》。

活动玩法:黑脸一个,红脸、白脸若干。

黑脸慢敲锣,红脸和白脸就开始走圆场步;黑脸快敲锣,红脸捉白脸,白脸躲红脸,看谁捉得多,看谁躲得快。

被捉到的白脸交给黑脸。

效果分析:当孩子们头戴自制的脸谱,脚下迈着不太娴熟的圆场,认真地模仿着自己喜欢的一招一式时,他们都被这古老的艺术深深地感染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的由来中班教案
端午节的由来中班教案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挂图30号,《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
~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有关物品。

师: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孤么名字呢,
幼:粽子~龙舟~香袋
师ㄛ: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髂有香袋~还有的师什么东西呢,
有没有小爰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师:图片菏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尝,在哪里见到的,
幼:见过。

家里~商拭店里
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荣易看到这些物品~那
1 / 3
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鹭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
幼:端痰午节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芹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 幼:我爸伪爸/我妈妈
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苞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趱下来了。

没有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

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阱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幼:金6月6日五月初五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屈原
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镪~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ね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荛为着名的诗人有关。

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务~听听屈原的故事师:端午节和谁有关, 菡
幼:屈原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ふ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幼:各屈原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晨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民人们要纪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爱耘国家
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噘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斫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
2 / 3
幼草:很伟大
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箸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幼:掰划小船~拿粽子、鸡蛋
把雄黄酒倒进江议里。

师:人们划来小船打捞屈原的身体ㄇ~为了不让鱼虾们吃屈原的身体~把粽子华、鸡蛋扔进河里~把雄黄酒倒进江中~让飘水里的动物罪晕~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

师:人们对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师醪: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滕热爱他。

为了怀念他~以后农历五月初五性就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塌,、、、端午节。

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禚时候呢~包粽子~赛龙舟也成了我们的习膦俗了。

师:现在小朋友们清楚了没有~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啊,
幼:纪念屈原。


师:在什么时候,
幼:农历五月初五坻师:我们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赛攫龙舟~包粽子
师:我们现在呢~在完整ほ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大诗人屈丛原的心情~和人们对他的热爱与怀念。

3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