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辩论台》教学设计2.doc
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辩论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才表达能力。
2. 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公众场合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辩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辩论的技巧和策略3. 辩论活动安排和流程4. 辩论题目选择和资料搜集5. 辩论评分标准和评价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有趣的辩论视频或案例,激发学生对辩论的兴趣。
2. 教学讲解:教师讲解辩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辩论的规则和要点。
3. 实践演练:学生分组进行辩论练习,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辩论能力。
4. 辩论活动:组织班级或小组辩论比赛,学生自主选择题目和资料,进行辩论表演。
5. 评价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辩论表现,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
四、教学资源1. 辩论教材或指导书籍2. 辩论视频素材3. 辩论题目库和资料库4. 评分标准和评价表五、教学评价1. 学生辩论表现评分:根据学生在辩论中的口才表达、逻辑思维、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2.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辩论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和改进。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表现进行评价,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辩论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辩论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或讲解稿,向学生介绍辩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巧。
2. 辩论模拟演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辩论,提供即时反馈和指导。
3. 辩论题目发布:教师给学生发布辩论题目,学生分组准备并进行资料搜集。
4. 辩论比赛安排:教师组织班级或小组辩论比赛,学生自主选择辩题并进行辩论。
5. 辩论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
七、教学策略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自身示范或播放优秀辩论视频,让学生了解辩论的标准和技巧。
2. 循序渐进: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辩论技巧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
八年级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辩论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材料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共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辩论技巧。
(2)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辩论能力。
(3)利用课堂讨论、小组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公共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的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助学习的良好品质。
(3)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辩论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辩论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3. 辩论赛的组织和评判。
4. 辩论素材的搜集和整理。
5. 辩论实战演练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辩论的基本技巧、规则,辩论赛的组织和评判。
2. 教学难点:辩论素材的搜集和整理,辩论实战演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辩论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辩论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辩论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4.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辩论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辩论方法。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实践辩论技巧。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提高公共表达能力。
7. 小组竞赛:举办辩论赛,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8.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辩论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辩论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2. 搜集辩论素材,整理成册。
3. 结合所学,写一篇关于辩论的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辩论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共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辩论中锻炼思维,提升自我。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辩论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规则的掌握程度。
走上辩论台教案

走上辩论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辩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辩论的定义、要素、流程等。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辩论的魅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在实践中提高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提高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辩论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如立论、驳论、论证方法等。
(2)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辩论中灵活运用辩论技巧,做到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2)如何引导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保持冷静,尊重对手,以理服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辩论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辩论。
提问学生对辩论的初步印象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辩论的定义和要素,包括辩题、正方、反方、评委、观众等。
(2)讲解辩论的流程,如开篇立论、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等环节。
(3)分析辩论中常用的技巧,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归谬法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小组讨论(10 分钟)给出一个简单的辩题,如“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让学生分组讨论,从正方和反方的角度分别思考论点和论据。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4、模拟辩论(20 分钟)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组,围绕“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这个辩题进行模拟辩论。
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5、总结与评价(10 分钟)(1)对学生的辩论表现进行总结,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走上争辩台》教案设计

《走上争辩台》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辩论的基本概念与意义1.1 辩论的定义与特点1.2 辩论的价值与作用1.3 辩论的基本要素与要求1.4 辩论的类型及分类第二章:辩论技巧与策略2.1 听力理解与信息提取技巧2.2 逻辑推理与论证方法2.3 反驳技巧与策略2.4 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第三章:辩论准备与训练3.1 辩论前的准备工作3.2 辩论团队的组建与合作3.4 辩论技巧的训练与提高第四章:不同类型的辩论赛制4.1 中外辩论赛制的比较4.2 杯赛制与联赛制的辩论赛4.3 个人辩论赛与团队辩论赛4.4 不同形式辩论赛的组织与实施第五章:辩论赛中的角色与职责5.1 辩手的角色与职责5.2 教练与指导老师的角色与职责5.3 评委的角色与职责5.4 观众的角色与职责第六章:辩论赛的组织与流程6.1 辩论赛的组织结构与职责6.2 辩论赛的筹备与实施流程6.3 辩论赛的比赛规则与评分标准6.4 辩论赛的公平性与裁判准则第七章:辩论赛中的策略与应用7.1 立论阶段的策略与应用7.2 驳论阶段的策略与应用7.3 自由辩论阶段的策略与应用7.4 突发状况的处理与应对策略第八章:辩论赛中的团队协作与沟通8.1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方法8.2 角色分工与协作策略8.3 团队沟通技巧与注意事项8.4 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方法与实践第九章:辩论赛中的心理素质与应对9.1 辩论赛中的心理素质培养9.2 应对压力的策略与技巧9.3 保持冷静与自信的方法9.4 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第十章:辩论赛后的反思与总结10.1 辩论赛后的反思内容与方法10.2 辩论赛中的不足与改进方向10.3 辩论赛中的成功经验与借鉴10.4 辩论赛后的总结与提高第十一章:常见辩论赛题型与策略11.1 狮辩题型及其策略11.2 对抗辩题型及其策略11.3 政策辩论题型及其策略11.4 现场辩论题型及其策略第十二章:辩论赛中的礼仪与风度12.1 辩论赛中的基本礼仪12.2 辩手的仪态与风度12.3 团队间的礼貌与尊重12.4 评委与观众的关系与互动第十三章:网络辩论与社交媒体应用13.1 网络辩论的特点与挑战13.2 社交媒体在辩论中的应用13.3 网络辩论的技巧与策略13.4 网络辩论的道德与法律规范第十四章:特殊形式的辩论赛14.1 即兴辩论赛及其策略14.2 角色扮演辩论赛及其策略14.3 小品辩论赛及其策略14.4 辩论赛与表演艺术的结合第十五章:辩论赛的教育意义与未来展望15.1 辩论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15.2 辩论赛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15.3 辩论赛在未来的发展趋势15.4 辩论赛对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的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辩论赛的相关知识,包括辩论的基本概念、技巧、准备、赛制及角色等方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活动目标了解辩论的有关常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释自己观点的能力。
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课时7课时。
活动设想现在许多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个性,但却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辩论往往被学生误解为争辩、争论,而忽略了其对个人风度、知识积累、语言机智、文学修养等综合素养的要求。
基于此,本次综合性学习将努力使学生对辩论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辩论的真谛是“真理越辩越明”,辩论之美在于修养之高、知识之厚、人格之美。
所列活动项目中,任选一项。
拟通过分组收集资料,围绕辩题分组讨论,双方正式比赛,赛后双方互评,学生共评达到上述目的。
活动准备赛前分组:广泛征求学生意见,选好学生感兴趣辩题,以个人倾向分组,教师协调。
教师指导:帮助两组学生各自选出四人充当辩手,其余同学协同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观点。
教师可针对辩题,分别给两组同学讲解其有利及不足之处。
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家中藏书、网络等。
提倡学生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可向学生推荐《狮城舌战》《唇枪舌战》等书籍和音像资料。
组内热身:由各组再选四名同学作陪练选手,模拟对手,进行演练。
演练结束,本组同学帮助选手总结提高。
提交成果:各组在辩论比赛前各交一份由全组共同协作而成,代表全组对该论题观点的文章。
活动过程(设计辩论赛现场,学生主席一名,位居中央;正反双方各四名选手,分列两边;邀请的评委同学及老师坐下方第一排;各组组员分坐对应下方)闪亮登场主席宣布活动开始,介绍辩题及评委,双方选手上场,各用一句精彩自我介绍语开场。
一语中的正反方按由正到反的顺序各推选一名选手陈述本方观点,将该组同学对辩题的理解作详细阐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走上辩论台》的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走上辩论台》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辩论的基本技巧和原则。
(2)学会如何组织语言,进行有效的辩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辩论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辩论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 辩论的基本技巧和原则。
2. 如何组织语言,进行有效的辩论。
三、教学难点:1. 辩论过程中如何运用逻辑思维。
2. 在辩论中如何做到既坚持自己的观点,又尊重对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走上辩论台》2. 辩论素材:相关话题、观点、论据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辩论的定义和意义。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走上辩论台》。
2. 新课内容展示:(1)教师讲解辩论的基本技巧和原则。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辩论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辩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辩论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辩论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辩论练习,选择话题、确定观点、准备论据。
(2)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与反思:(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分享辩论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相关辩论文章,加深对辩论技巧的理解。
(2)准备下一节课的辩论主题,提前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以评估学生对辩论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情况。
2. 辩论技巧评估:通过学生分组辩论练习,评估学生在辩论中的语言组织、逻辑思维、观点陈述、尊重对方等方面的表现,以了解学生对辩论技巧的掌握程度。
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辩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公众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辩论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辩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辩论的技巧和方法,如立论、驳论、论证等。
3. 辩论的流程和规则,如开场、正反方陈述、自由辩论等。
4. 辩论中的团队协作和策略运用。
5. 辩论的实践演练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辩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辩论的流程和规则,团队协作和策略运用。
2. 教学难点:辩论中的逻辑思维,团队协作和策略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辩论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辩论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辩论的要点。
3.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辩论案例,激发学生对辩论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辩论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辩论的要点。
3.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辩论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技巧和方法,分析辩论案例,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辩论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辩论的要点和技巧,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估1. 评估方式:通过学生在辩论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2. 评估内容:辩论技巧、逻辑思维、团队协作、公众表达能力。
3. 评估方法:教师观察、学生互评、自我评价。
4.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辩论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校内外辩论比赛,提高学生辩论水平。
2. 邀请辩论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3. 引导学生参加辩论社团,培养辩论兴趣。
4. 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源,助力学生自主学习。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八年级语文上册《走上辩论台》的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走上辩论台》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辩论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热爱辩论,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辩论的基本概念:什么是辩论,辩论的目的是什么。
2. 辩论的技巧:如何准备辩论,如何进行立论和驳论。
3. 辩论的类型:个人辩论和团体辩论,正式辩论和非正式辩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辩论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辩论。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辩论中运用所学的技巧,提高辩论效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的辩论案例,理解辩论的技巧和方法。
2. 采用实践教学法,分组进行辩论实践,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辩论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辩论案例,引发学生对辩论的兴趣。
2. 讲解辩论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让学生了解辩论的规则和要点。
3. 分组进行辩论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辩论。
4. 教师点评和指导,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的建议。
5. 总结辩论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辩论技巧。
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辩论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热爱辩论,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辩论的基本概念:什么是辩论,辩论的目的是什么。
2. 辩论的技巧:如何准备辩论,如何进行立论和驳论。
3. 辩论的类型:个人辩论和团体辩论,正式辩论和非正式辩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辩论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辩论。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辩论中运用所学的技巧,提高辩论效果。
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的辩论案例,理解辩论的技巧和方法。
2. 采用实践教学法,分组进行辩论实践,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辩论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上辩论台》教学设计2 -
1、在2000年美联社公布的全球经济发展报告中,仅网络一项科技新增长点所带来的价值就相当于十万家企业近两年创造的价值;中国2000年的外汇收入中,电子商务占到了3.6%;在美国华尔街股市上,网络科技股占到了40%,带动了整个股市的一波又一波高潮。
2、网络绝不是慈祥仁爱的圣母,它在向人们洒出甘露的时候,也将灵魂的渣滓抛给了人们。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也曾报道过网吧对于青少年的危害,许多孩子就是由于过分钟爱网络,结果身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走向犯罪。
3、1996年7月,南京紫荆山地区某银行职员杨某,依靠网络进行犯罪,先后破坏该行电脑管理系统数次,非法提取贷款总数共一千余万元。
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因网络犯罪而判死刑的人。
4、1998年中,一场席卷整个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就是世界经济犯罪巨头索斯莱利用网络系统破坏了当时泰国曼谷股票交易中心的商务网络,从而控制汇市和股市,大量转售泰国货币──铢,因此引发这场自1933年以来的特大经济风暴,一时间破产企业不计其数。
5、人类发明了火药,发明了原子弹,发明了侦察卫星,但谁有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啊!我们自身太愚蠢了,我们发明的东西杀伤了我们的肉体,毁坏了我们的文明,阻止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计算机网络同这些东西在本质上是毫无差别的,真正毁坏人类的只有人类自身,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二、班级之间辩论
主题:我看克隆
正方: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反方:克隆是对生命伦理的践踏
论辩材料摘抄:
1、目前对克隆人问题,反对的声音一直是主流。
反对者中,最强大也最有制约效果的莫过于各过政府。
2、克隆人技术能使千千万万不孕症患者实现做父母的愿望;能使那些痛失骨肉的亲人重温天伦之乐;能使许多不治之症找到新的治疗方案;能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效益。
三、写作
以怎样看待上网或我看克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以议论文体为主,观点明确,材料充实,条理清楚。
不能淹没在别人的既有观点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心得。
四、评价原则
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
对于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积极主动、大胆发言的同学理应给予充
分的肯定性评价,但也要特别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而在活动中也能参与的同学,即使他们表现得并不活跃,只要参与了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既要理解和尊重,也要防止过于偏激、极端。
要注意评价学生在讨论、辩论过程中表现出的文明修养。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加强。
同时,培养了他们从资料中总结、归纳观点的能力。
并且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辩论的认识,让他们领略到了汉语的无穷魅力。
其团体协作精神,独立思考精神也在赛前、赛中、赛后得到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