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与英语词汇教学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

t co , a t i c r,ln 。在 英语 词 汇学 习过 程 中 , 师要 r tr t m, an,atpa e a r r 教 善 于 教 会 学生 把 这 些 词 进 行 归 类 . 生不 断积 累 . 过 一 段 时 学 经 间 的学 习 , 仅 能 学 会 方 法 。 且 可 通 过 把 知 识 系 统 化 . 而 不 而 从 提 高 记忆 效 果 。 46 语 解释 法 .英 “ 习语 言 的 首 要 条 件 就 是 要 多 听 、 读 , 过 听 读 这 两 学 多 通 条 渠 道 向大 脑 输入 大 量 的 、 理解 的语 言材 料 。 了大 量 的 、 可 有 足 够 的语 言 输 入 与积 累 , 才能 融会 贯通 形 成语 言规 则 ” 这 就 要求 。 教 师 在上 课 时 要用 英 语 来 教学 , 英 语 来解 释单 词 、 子 等 , 用 句 并 用 英 语设 置交 际情 境 来 启 发 学 生 用 英 语 思 考 。 因 为 学 生 身处 的环境 是 说 汉语 的环 境 . 果 在 每天 一 节英 语 课 上 已不 能 完 全 如
b a , r b a , i e c r tx , u , oly b s tu k, a t rh n o tf r o tb k , a , ib s t l - u , c t c o , a d— ey a r e r r
达 到五 个 能 力 目标 要求 为 目的 。 其 中 , 对作 为五 个 能 力 目 这 在 标 要 求 之 一 的 文 化 意 识 的 描 述 中 ,英 语 课 程 标 准 》 实 验 稿 ) 《 ( ( 以下 简称 “ 新 课 标 》 ) 明确 指 出 : 文 化 意 识 是 得 体运 用语 《 ”中 “ 言 的保 证 ” ‘ 言 有 丰 富 的文 化 内 涵 。 … …接 触 和 了解 英 … 语 语 国家 文 化 有 益 于 对英 语 的理 解 和使 用 ,有 益 于 加 深 对 本 国 文 化 的理 解 和认 识 , 益 于 培 养世 界 意 识 。 ” (5 于小 学 阶 有 [P) H z对 段 应 该 达 到 的 文 化 意 识 能 力 目标 , 新课 标 》 又 进 一 步 指 出 , 《 “ 英 语 学 习 中接 触 的外 国 文 化 习 俗 感 兴 趣 ” 一 级 ) “ 于 对 ( 和 乐 而 更 快 捷 、更 有效 地完 成 教 学 任 务 ,全 面 提 高 了 教 育教 学 质 量 。在 英 语词 汇 教 学 中 , 生 往 往会 觉 得 枯 燥 乏 味 。如 果 教师 学 采 用 多 媒 体技 术 中 图形 的移 动 、 格 、 烁 、 定 闪 同步 解 说 、 彩变 色 化 等 手 段 表 达 教学 内容 , 么课 堂 就会 变 得 生 动 有 趣 。例 如 : 那 在 讲 授 介 词 o ,no i,n ud roe等 的 区别 时 。教 师 可在 f o t, o ,n e,vr n 课 件 中制 作 出 色彩 丰 富 的卡 通 形 象 。 鼠标 的控 制 下 . 过前 在 通 进 、 退 、 跃 等 动 作 , 象 生 动 地 描 述 介 词 的 方 位 及 方 向表 后 跳 形 意 , 于学 生 的 理解 。 画模 拟 不 但 能 彻 底 改变 传 统 英语 教学 便 动 中母 语 介 入 过 多 的 问题 , 同 时还 能 使 知 识 传 授 的形 式发 生变 化 , 大 活 跃 课 堂 气 氛 ,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 被 动 为 主 大 激 化 动 , 生特 有 的 教 学 效果 。 产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作者:张国福来源:《家长·下》2019年第10期摘要:高中英语相比初中英语,语法难度增大,词汇量增多,语境更加复杂。
普通学校的英语教学都更注重课本知识,对学生的实际应用以及对英语背后的文化教学不是特别重视。
本文从最简单的词汇入手,探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跨文化;词汇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和价值(一)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学习一门语言,不是为了学习语言技能,更多是为了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
语言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背后还有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英语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载体,也是世界上重要的交流工具,学好英语背后的文化,了解每个词汇生成和被使用的方式,有助于高中生提高英语水平,加强与他人的英语交际能力,所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高中英语学习多以书本知识为主,学习的也都是非常标准的书面语言,教师教给学生的也基本是从书中或者从自己的教师口中获取的知识,学生体会到日常化语言的机会不是很多。
其次,高中英语学习死记硬背较多;最后,学生缺少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环境,离开课本和题册,英语就没有太大的实际用途。
部分省份不考英语听力,学生在这方面也不重视,所学的英语最后都成了哑巴英语,正式与外国人用英语交流时就有点底气不足。
(二)从词汇出发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活动、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
词汇作为高中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部分,更应该首先被用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继而使学生在语音和语法的学习中也具有跨文化意识。
只有这样,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才不会不知所措,在日后出国深造或者与外籍人进行工作上的合作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实践(一)转变理念,提高教师英语素养原先的高中英语教育以考试为主要任务和目标,忽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
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则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因此,如何将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相结合,成为了高中英语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应关注词汇学习背后的文化因素。
通过讲授词汇的词源、词义和用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
比如,讲解“tea”这个单词时,可以介绍英国人对茶文化的推崇和热爱,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代表的含义和象征意义是不同的。
其次,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通过词汇的学习来了解文化差异。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张中国和美国西部一座山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探究两个国家如何称呼这个山,并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名称存在的文化因素和背景。
此外,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可以通过词汇的运用和实践来实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歌曲和电影、阅读英语杂志和报纸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文化交流的方式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
最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教师本身具备跨文化素养。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才能引导学生从语言学习中逐步了解跨文化差异。
教师可以参加教育培训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跨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知识。
总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紧密联系的,两者应该相互促进和支持。
通过以上几点建议,教师可以更好地将词汇教学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并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素养。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渗透

所 指 事 物 的 本 质 特 征 而 联 想 到 那 些 非 本 质 的 或 公 认 的 特 、 例 如 , 到 “ ” 个 词 , 论 在 讲 英 语 的 国家 , 是 在 中 国 , 提 红 这 无 还 人 们 会 通 过 联 想 赋 予 该 词 “ 庆 ” 吉 祥 ” 繁 荣 ” “ 生 ” 涵 喜 “ “ 和 新 的 义 无 论 存 讲 英 语 的 国 家 , 是 在 中 国 , 色都 与庆 } 活 动 或 还 红 圮 喜 庆 的 日子 有 关 英 语 里 有 a e — e e d y 纪 念 日、 庆 的 日 d lt r a ( r t 喜
3 11) 1 8 6
同的 英 汉 词 j : 同 文 化 习俗 , 应 的 英 汉 词 汇 表 达 不 同 ; r 不 - 对 不
同 思 维 方 式 . 应 英 汉 词 j 意 义 不 同 : 同 国 家 的 英 语 , 应 对 2 1 不 对 的 英 英词 汇也 不 同 , 而 不仅 提 高 学 生 水 平 , 提 高他 们 的 全 从 更 面 素 质 . 关 键 词 :高 中英 语 词 汇 教 学 跨 文 化 意 识 渗 透
得 激 进 ) 。 Re r ) “ 旗 ” ardfa 、 又 红 义 专 dA my ”、 红 ( g) “ e l
“
、
在 汉 语 中 “ ” 被 视 为 进 步 与 觉 悟 的 象 征 , “ 军 (h 红 则 如 红 te ( oh rda de — b t e n x
了解 并 尊 敬 其 他 国 家 的 文 化 , 养学 生 的跨 文 化 意 识 , 实 现 培 并 顺 利 沟 通 。《 中英 语 课 程 标 准 》 确 提 出 要 增 进 学 生 跨 文 化 高 明 理 解 和 跨 文化 交 际 的 能 力 。 而 目前 的 高 中 英 语 教 学 却 忽 略 了 跨 文 化 意 识 方 面 的 渗 透 。 教 师 一 味 传 授 词 汇 的 各 种 意 思 , 生 一 味 地 死 记硬 背 , 学 致 使 学 生 在 学 习 中 常 常 碰 到 无 法 理 解 的 难 题 . 更 不 要 说 在 实 际 的 跨 文 化 交 际 巾 由 于 不 了解 英 语 国家 的 文 化 犯 下 “ 文 化 错 误 ” 。 其 中最 典 型 的 例 子 就 是 日本 留学 生 在 美 国 被 枪 杀 一 事 。 个 姓 “ 部 ” 日本 留 学 生 刚 到 美 国 , 一 名 美 国 朋 友 穿着 户 的 与 古 里 古 怪 的 服 装 一 齐 去 参 加 万圣 节 聚 会 由于 他 们 不 熟 悉路
试析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试析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语言教育中的文化教育也是愈加被重视。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教学,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对这门语言背后的国家文化进行学习。
只有了解了语言文化,语言学习才会得到提高。
对于我国学生而言,接触人数最多的外语可能就是英语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离不开西方国家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中,明确对文化意识教育提出要求,指出其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指标之一,强调了文化意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讨论。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学生一、初中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英语应试教育弊端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升学率和教学声誉,而不是学生英语技能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考试来安排的。
社会上的商业化英语培训与考试也多得惊人,四六级、托福、雅思、中级口译、专四、专八等等。
在这些考试中,考察更多是学生们的英语语言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其中深层次的英语文化意识很少涉及到。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教学就更加少了,师生对此普遍不重视。
2.英语文化学习氛围缺失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其运用和文化教育的氛围很差。
在初中校园里,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更不要说英语文化意识的获取了。
目前具备跨文化交际的初高中学校真的是少之又少,学生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也是难以实现。
我国的英语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学生无多大差异。
那么,师生之间的英语交流也难以实现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英语只是占据较少的一个时间段,教师也没有机会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
3.教师英语文化背景良莠不齐我国的初高中英语教师多是大学毕业生或者是有长期英语知识教学的高职人员,他们的英语文化背景更是良莠不齐。
有些教师可能有着国外留学的经历,有些教师有着丰富的英语文化积累,但是,绝大多数的初中英语教职人员还是缺乏英语文化的熏陶和学习的。
学士论文-教育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与英语词汇教学

学士论文-教育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与英语词汇教学发表时间:2014-07-21T09:20:13.06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第3期(上)供稿作者:田流敏[导读] 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学生而言,词汇是最基本的东西,因为词汇是传递信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田流敏(南充市白塔中学南充 637000)【摘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深受文化影响,同时也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
词汇作为语言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其层面上最能活跃地反映文化差异。
本文主要讨论在词汇教学中展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文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内涵词汇教学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学生而言,词汇是最基本的东西,因为词汇是传递信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但是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法规则之上,词汇只是辅助内容,由此导致学生们很难完整地理解单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的含义,更不用说选择正确的词语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
词汇理解能力的欠缺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解决词汇掌握不够导致的一些问题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是当务之急。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系统,它还在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承载与被承载的关系。
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文化教学。
二、词汇中的文化内涵语言作为在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在其中得到直接和迅速的反应。
语言的这一文化载体功能首先是通过词汇显示出来的,词汇就是构建语言的基石。
因此,语言中的文化差异首先在词汇中体现为词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
词汇的意义可以主要划分为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
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意识培养

Wi i (9 2曾说 :没 有语 法不能很好 地表 达 , l n 17 ) ks ” 而没有 词汇则
什 么也 不 能 表 达 。 “作 为 语 言 这 个 大 厦 中最 重要 的建 筑 材料 。 教
师 要 根 据 学 生 已有 的历 史 知 识 对 1 纪 与 2 世 纪之 交 的 美 国 9世 O 西 部 大 开 发 做 以 简单 回顾 和 介 绍 .并 引 导 学 生分 析 这 场 西 进 运 动 带 来 的 负 面影 响 。同时 在 介 绍美 国文 化 象 征传 授英 语 词 汇 的 文 化 背 景 的 同 时 , 以 适 当 导 人 中 国文 化 象 征 。 如 如 何 用 英 语 可 例
第 9 第 3期 卷
Vo. No3 t9 .
读 与
写 杂 志
2 1 年 3月 02
M arh 2 2 c 01
Re da dW rt e idia a n i P ro c l e
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意识培养
白艳凤
( 阳理 工 大 学 沈 辽宁 沈 阳 10 6 ) 11 8 摘 要 : 汇作 为语 言 的三 大要 素 ( 音 、 法 、 汇 ) 一 , 不仅 是 一种 语 言符 号 , 具有 更 为 复 杂 的 多重 化 意 义 。 汇 常 常 最敏 感 词 语 语 词 之 它 还 词
地反 映了社会 生活和思想的变化。 本文试从英语词汇教学的角度在课 堂中培养学生的词汇意识 即文化意识 , 培养 学生学会用英语向
外 国人 介 绍 中 国文 化 . 弘扬 民族 文化 从 而更 好 的进 行跨 文化 交 际 , 实现 双 边 文化 交流 。 关键 词 : 语 词 汇教 学 中西 方 文化 导 入 英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_1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发布时间:2021-09-22T03:41:36.550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4期作者:翁芳燕[导读] 英语词汇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内含了西方的文化信息翁芳燕宁波市鄞江中学 315151【摘要】英语词汇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内含了西方的文化信息。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教师应该恰当地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加深对英语词汇的理解,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提到了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存在的现实问题,并详细说明了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以及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文化意识的培养一、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Juri Lotaman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
”词汇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史、地理、人文、教育、社会体制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
因此,在高中英语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恰当地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就是在整个文化中去体会词汇,并了解和掌握词汇的实际使用。
英语学习者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英语文化,才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真正地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并且,在提供给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但遗憾地是,在当前的词汇教学中,教师们较为强调词汇的记忆,并没有挖掘和延伸词汇所隐含的文化信息。
脱离语境而孤立地教词汇,鲜少外延词汇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教学不能达到教师们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词汇文化缺乏完整的了解,会造成他们对词汇理解及运用上的差错以及与他人交流时的误解和交流障碍。
因此,每位英语教学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该如何精进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笔者认为,除了做好以课本为教材的教学工作外,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开设关于英语词汇文化导入方面的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意识与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
而英语词汇是构成英语的基本要素,它被深深打上了英语国家的文化烙印,这就要求英语词汇教学中适时介绍英语文化知识,提高英语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实现其交流的顺畅。
本文就从我国词汇教学的现状、词汇教学科学合理的方法以及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三个方面具体地阐述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文化意识;英语词汇教学;文化差异
一、我国词汇教学的现状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
研究表明,外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词汇运用能力以及词汇量的掌握。
因此,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然而,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教师的难点,词汇教学现状也不尽如人意。
我国大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师,对英语词汇的教学还是处于传统理念和传统模式之下,也就是说词汇教学就是领读、理解表面意思,然后再给出几个例句。
这种传统的教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因为只有在理解词汇的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还搞清它的文化
内涵,这样在实际交流中才不会形成障碍,才不会犯错误,要改变词汇教学模式为领读、理解表面意思、介绍文化内涵,然后再给出例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领悟词汇的四个维度,也就是词汇知识的广度、词汇知识的深度、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和词汇知识运用的自动化程度,才不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闹出笑话。
二、词汇教学科学合理的方法
1.教师要树立传授文化意识的理念
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树立传授文化意识的理念,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风俗和习惯,为语言赋予文化内涵,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接受。
2.采用直接介绍法
我国的学生学习英语缺乏真实具体的语言环境,他们英语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调控的课堂。
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适合通过直接介绍法把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讲解给学生听,这是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二者结合最常用最便捷的方法之一。
尤其可以把中国的春节与西方国家的圣诞节进行比较,在教室里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具有西方文化氛围的环境。
以便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这样,通过直接介绍法并且营造真实语境,既增加了学生词汇学习的趣味性,又介绍了西方文化知识,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
3.运用对照比较法
对照比较法是英语词汇教学中传授文化意识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因为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由于中西方文化间存在差异,在中英两种语言里常常很难找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
要彻底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词语所包含的文化。
说英语和汉语中的某些词语,其概念意义表面上似乎对应,但它们在指称的范围、表达的程度和隐含的褒贬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
4.借用多媒体教学法
当今社会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时代,在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时借用多媒体教学法,让所讲的内容生动形象地以视频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沉浸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之中,这种学习方式会起到积极有效的效果。
其根本目的就是在培养学生对英语词汇中文化知识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帮助他们树立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提高实际交流能力。
三、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 ,1981)在其《Semantics》一书中提出词义包含七个层面: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概念意义属于基本词义,其他各项是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因而承载着不同侧面的文化信息。
因此,词
汇教学中只注重词的音、型、义这些表面属性是难以促成实际交流能力的提高的,而应该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从根基上向学生输送英文素养,使其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为日后准确得体自如地运用词汇知识表达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从词汇这一环节起教师就注意适时介绍西方文化知识,将其融入词汇教学,引导他们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最终达成有效流畅的交流。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意义非常重大,多年以后,学生可能忘记了老师所讲授的具体文化知识点,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下所培养起来的跨文化意识以及随之而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使他们受益终生,这也正是我国英语教学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99.
[2]康立新.词汇习得与外语交际能力[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06).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