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年度评审报告

合集下载

供应商年度评审报告模板

供应商年度评审报告模板

供应商年度评审报告模板1. 概述本报告是对供应商在过去一年中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总结的报告。

通过评审和分析供应商的表现,我们可以评估其在产品质量、交货准时性、服务质量、成本管理和合规性方面的表现,为未来的合作关系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评审范围我们将评审的供应商范围确定为过去一年中与我公司有稳定合作关系的供应商。

这些供应商涉及到我们公司运营的关键业务领域,包括(列举供应商的业务领域或产品种类)。

3. 评估标准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将以以下几个方面为标准:- 产品质量: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我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 交货准时性:供应商是否按时交付产品,是否出现延迟交货的情况。

- 服务质量:供应商在售前咨询、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表现如何,是否能及时响应和解决问题。

- 成本管理:供应商是否做到对成本的有效管理,是否提供合理且有竞争力的价格。

- 合规性:供应商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是否有合规性风险。

4. 评估结果4.1 产品质量在产品质量方面,供应商A的产品质量表现出色,未出现质量问题或客诉。

供应商B的产品质量也较好,但在某些批次中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对此供应商B已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4.2 交货准时性供应商A在交货准时性方面表现良好,按时交付产品,延迟交货的情况很少。

而供应商B在某些订单中出现了一些交货延迟的情况,在未来需加强交货时间的控制。

4.3 服务质量供应商A在服务质量方面表现出色,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及时解决问题。

而供应商B在一些售后服务方面存在改进的空间,需要更加关注客户的反馈并及时作出回应。

4.4 成本管理供应商A在成本管理方面表现良好,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供应商B在价格方面表现较为合理,但在成本管理上仍有一些改善的空间。

4.5 合规性供应商A和供应商B在合规性方面均表现良好,能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未发现明显的合规风险。

5. 建议与改进措施基于评估结果,我们向供应商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 对于产品质量较好的供应商,我们应加强与其的合作,保持稳定的供应关系,并探讨进一步的合作机会。

年度供应商进行评审报告

年度供应商进行评审报告

年度供应商进行评审报告1.引言1.1 概述供应商评审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定期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供应商的实力和能力,从而保证采购品质和供货能力。

本报告对今年度供应商进行了全面的评审,并就评审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企业的采购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持。

通过对供应商的评审,我们可以评估其在交货、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合作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进一步明确了供应商在企业采购链中的重要性。

同时,评审结果也可以帮助供应商自身进行改进和提升,促进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更加稳固和长久。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对供应商评审的标准、评审过程与方法以及评审结果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今年度供应商的表现,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以期为未来的采购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次评审的概况进行概述,并说明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供应商评审标准、评审过程与方法以及评审结果分析。

结论部分将对评审进行总结,提出建议与改进,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公司年度供应商进行评审,以确保公司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达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要求。

评审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供应商在过去一年中的绩效表现,包括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合作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评审,公司可以确定哪些供应商表现出色,值得继续合作,哪些供应商需要改进或替换。

此外,评审报告也可以为供应商提供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公司的需求。

最终目的是促进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的局面。

2.正文2.1 供应商评审标准供应商评审标准是衡量和筛选供应商的重要依据,它能够确保公司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从而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针对不同的行业和公司规模,供应商评审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质量: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是评审的首要标准之一。

供应商评审报告范文

供应商评审报告范文

供应商评审报告范文一、供应商基本信息。

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公司名称]供应产品:[具体产品名称]二、评审目的。

本次评审旨在全面评估[供应商公司名称]是否具备满足我们公司需求的能力,包括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等方面,以确定其是否适合成为我们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

三、评审小组成员。

本次评审小组由采购部、质量部和技术部的相关人员组成,大家都带着一双犀利的眼睛和一颗挑刺儿(当然也是为了共同进步)的心。

四、评审内容及结果。

# (一)产品质量。

1. 样品测试。

我们从供应商那里拿到了样品,就像拿到了神秘的宝藏,迫不及待地开始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产品在基本功能方面表现得相当不错,就像一个基本功扎实的武林高手。

大部分测试指标都达到了我们的要求,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比如说产品外观的精细度上,还有那么一丢丢小瑕疵,就像美人脸上有颗不太明显的小痣。

不过总体来说,样品质量还是能给个7分(满分10分)的。

2. 质量管控体系。

深入了解他们的质量管控体系后,发现他们还是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流程的。

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成品检验,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就像一条有序的生产线,每个工人都知道自己该干啥。

不过呢,在一些文件记录方面,感觉有点像小学生的作业,虽然都做了,但不是特别工整、详细。

这部分可以给到6分。

# (二)价格。

1. 成本分析。

供应商给我们报的价格,就像一场谈判桌上的博弈。

我们仔细分析了成本构成,发现有些地方还有一定的压缩空间。

他们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似乎有点偏高,就像买东西不会砍价一样。

不过考虑到产品质量和市场行情,这个价格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综合评定价格方面可以给个6.5分。

# (三)交货期。

1. 历史交货数据。

查看了他们以往的交货记录,就像翻旧账本一样。

发现有时候交货就像火车一样准时,有时候却像乌龟一样慢腾腾的。

交货准时率大概在80%左右,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按时生产的企业来说,有点像一颗不定时炸弹。

所以在交货期这一项,只能给到6分。

ISO9001外部供方 供应商年度评审报告

ISO9001外部供方 供应商年度评审报告

2
1.3
是否制定了可度量的质量目标并对其进行了有效控制?未达标时是否进行了有效的 分析和纠正预防?
2
2 N/A 2 N/A
1.4
公司内所有层级的员工是否均明确了其职责和权限?现场抽查是否均能说出各自的 职权范围?
1.5
1.5
N/A
1.5
有无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对影响产品品质的人员(含QC)有无进行有效的培训并 保存了培训记录?
5.5 是否具有说细的客户服务屣历,并进行适当管制?
5
1.1
是否能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如无,是否制定具体相应的实施计划用以取 得相关认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2
是否建立相应的系统或文件用以计划、组织、执行和维护RoHS环境物质之控制与 管理?
2
二、 1.3 是否对RoHS环境物质的控制与管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内部稽查?
2 2 N/A
1.9 是否建立了选择、评价和管理供应商的有效途径和准则?查看相关记录。 一、
2 2 N/A
质量 管理
1.10
是否有明确的检验标准和抽样计划(含来料/半成品及成品)?品质人员对检验结 果是否有明确的处理方式并与相关方进行了有效沟通?(查看相关记录)
2
2 N/A
体系
品质
1.11
是否对生产设备及工装具是否进行了有效控制?(如保养、有检及档案资料的管 理)
1.5 1.5 N/A
能力 35%
1.12
是否明确了产品和物料状态标识、可追溯性标识的方法?是否能对产品或物料进 行LOT控制?查看是否按规定执行?
2
2 N/A
1.13
是否规定了顾客财产的管理方法?包括其识别、使用、储存、损坏甚至丢失的处 理及与顾客沟通的记录?

供应商评审报告表单 (年度审核)

供应商评审报告表单 (年度审核)

审核:
审定:
批准:
说明: 1.本审核表适用于湖北欧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外购零部件供应商; 2.根据不同的审核类型和关注点,选择不同的审核范围; 3.审核结果判定标准:小于60为“D”、60-70为“C”、71-85为“B”、大于85为“A”; 4.审核问题整改跟进表须在10日内回传确认;
项目 设计 管理 质量 交付
%
优势 S 劣势 W 机会 O 威胁 T
评审结论:
潜在供应商评审报告
质量 SQE
成本
交付
开发
审核小组成员
采购
技术
管理 其他
项目总分
项目得分
21
0
36
0
39
0
15
0
18
0
设计 100%
50%
交付
0%
管理
得分比 0% 0% 0% 0% 0%
等级
质量
总得分
允许该供应商准入体系 带条件准入:
该供应商不能准入体系
得分 0% 0% 0% 0%
名称
D M Q C L
得分
30% 20% 30% 10% 10%
NO:
基 本 信 息
参 加 人 员
审 核 评 价
供应商名称 供应商地址 零件名称/产品类型
审核时间 审核范围
审核组长
供方人员 项目名称 D 产品设计与开发 M 质量体系与管理 Q 过程控制与质量 C 成本控制与价格 L 交付与售后服务
C, 10 %,
L, 10 %
D, 30 %

Q, M,
30 20
%

供应商评审报告

供应商评审报告

供应商评审报告供应商评审报告日期:2021年6月1日报告编号:SPR202106011. 评审目的本次供应商评审旨在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以选择符合我们的需求和标准的合适供应商。

通过评审,我们希望筛选出具备优质产品和服务,价格合理以及合规性良好的供应商,为我们的业务提供有力支持。

2. 评审内容2.1 供应商概述评审报告首先对供应商进行概述,包括公司名称、注册资本、成立时间、所在地等基本信息,以及供应商所属行业、主营产品和服务范围等。

通过对供应商概述的了解,我们可以对其规模和经验进行初步评估。

2.2 经营能力评估评审报告对供应商的经营能力进行评估。

包括供应商的管理体系、组织架构、人员素质以及与客户之间的合作情况等。

通过对供应商的经营能力进行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其运营状况和管理水平,并判断其是否具备为我们提供稳定和可靠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2.3 产品质量评估评审报告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评估。

包括对其生产工艺、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评估,我们可以判断其产品是否符合我们的质量要求,并确保我们获得的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2.4 服务能力评估评审报告对供应商的服务能力进行评估。

包括对其售前咨询、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对供应商的服务能力进行评估,我们可以判断其是否能够为我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售后服务和支持,以确保我们的业务顺利进行。

2.5 价格合理性评估评审报告对供应商的价格合理性进行评估。

通过对供应商的报价和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判断供应商的价格是否合理。

通过价格合理性评估,我们可以选择价格合理的供应商,并确保我们获取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2.6 合规性评估评审报告对供应商的合规性进行评估。

包括对其合规性管理体系、产品的合规性以及法律法规遵从情况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合规性评估,我们可以判断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是否存在合规风险。

3. 结论经过综合评估,我们对以下供应商给予积极评价:供应商A具有丰富的经营经验和良好的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供应商B在服务能力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供应商C在价格合理性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性价比较高。

供应商评审报告(两篇)

供应商评审报告(两篇)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供应商能力评估1.1公司规模和资质1.2组织结构和管理能力1.3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1.4人员培训和发展计划1.5供应商稳定性和可持续性2.质量管理体系2.1ISO质量认证及其他认证情况2.2质量控制流程和标准2.3产品检验和测试流程2.4不合格品管理和改进措施2.5客户投诉处理和品质保证3.交货和物流3.1生产计划和交货周期3.2供应链可见性和追踪系统3.3运输方式和配送能力3.4仓储和库存管理3.5库存风险和供应链延迟4.供应链可靠性4.1供应商采购和合作政策4.2供应商网络和关键资源4.3供应商风险管理和应对计划4.4供应商可用性和灵活性4.5供应商拓展和合作潜力5.商业合作关系5.1合同签订和法律履约能力5.2价值链互补和战略合作5.3供应商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5.4供应商沟通和反馈机制5.5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意识总结该供应商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可被考虑作为合作伙伴。

也需注意该供应商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和改进空间。

决策者在做出最终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并权衡利弊,以确保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合作伙伴。

供应商评审报告引言概述:供应商评审是企业在选择和审查供应商时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的采购成本、产品质量、交货期、供应链风险等关键因素。

本文将在分析供应商评审的目的和意义后,重点介绍供应商评审的流程和方法,并进一步从供应商的资质、能力、可靠性、合作意愿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便为企业提供合适的供应商选择建议。

正文内容:1. 供应商评审的目的和意义1.1 确保供应链稳定和高效:通过对供应商的评审,企业可以准确了解供应商的能力和可靠性,避免因供应商问题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和生产线停产。

1.2 降低采购成本:通过评审供应商的经济实力和合作意愿,企业可以获得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条款,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1.3 保证产品质量和合规性:供应商评审可以帮助企业确保只与质量可靠、合规的供应商合作,以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企业的需求和标准。

供应商年度审核报告

供应商年度审核报告

ReportNo. 編#REF!Supp lier477389Max Possible:實際總分45No System Signifia nt Deficie Need Improv e-ment Satisf.Actual Score:實際得分45123序號Item 評 審 內 容 Review ContentsScore1Be awarded ISO 9001 certificate or other equivalent QMS certificates.(通過了ISO9001認證或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QMS)證書。

) ZeroTolerance 32Supplier has an Organization Chart with clear assigned responsibilities. (有組織架構圖。

)32.1The organization chart describe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including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facility/fixture/mold management, measuringequipment, worker training and customer complaint handling, etc. (組織架構圖職責描述中含蓋了質量控制, 技術管理、 生產管理、 設備/工裝/模具管理、 儀器/儀表計量、 員工培訓、 客戶投訴處理等管理職責3Supplier has an Organization Chart of Quality function and theQuality Control Organization Chart involves relevant responsibility on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 Finished Quality Control, Customer Complaint Disposition and Prevention etc. (有質量控制架構圖, 含蓋了來料質量控制、 過程質量控制、成品品質控制、投訴處理及預防等管理職責.)34The supplier has appointed a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who has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for ensuring that a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en implemented and maintained. (供應商有指定一個对于保證質量管理系統的執行和維護有責任和權利的管理者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 实际 自评 评定


文件图纸控制
是否制定了文件、图纸等的控制规定 受控文件、图纸等是否有接收及发放的台帐 受控文件、图纸等的变更管理是否实行且有效 是否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是否在使用处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并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是否建立过程以保证、及时评审、发放和实施所有顾客工程标准/规范及基于顾客要求时间 进度的更改?
供应商 实际 自评 评定


最终检验
是否使用符合客户要求的抽样标准 是否使用书面的检验、测试标准?检验、测试标准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对各类检验测试是否有足够的记录以供追溯? 成品合格出厂时是否经过审批,并做相应的记录 是否有足够的检验、测试设备,并采用 对最终检验的结果是否反馈到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预防
供 应 商 评 审 项 目
报告编码:
序号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2.1 2.2 2.3 2.4 2.5 2.6 3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评审项目 管理职责
供应商是否有品质保证体系 管理者是否规定了切合本公司实际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承诺,并形成文件? 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否与顾客的期望相符合?并有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证据? 组织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是否被清晰的定义并形成文件? 是否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保存 完整的记录? 是否检测有关顾客感受到的有关信息,以了解顾客满意的趋势和不满意的主要因素? 是否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将质量和运行绩效的趋势与组织的业务目标的进展进 行比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是否有证据证明在质量(延伸至产品特性)、服务(时间安排和交付)和价格方面实施了持 续改进以利于所有顾客? 是否经常举行QC小组活动及生产品质会议
பைடு நூலகம்
供应商 实际 自评 评定


评审项目 基本工作条件和环境
是否尊重工人基本的人权,是否因为年龄、种族、性别、宗教、性倾向、婚姻或孕产状况、政 治见解或族群背景歧视工人, 是否让工人了解受雇的基本条款和条件,是否所有的工人都是自愿受雇,且工作过程中不对 工人实行身体、心理、经济上的惩罚?员工每月加班时间是否符合国家规定且获得适当报酬? 建筑物是否通过消防验收,是否具备必须的消防设施?安全出口是否有明显标识,且工人均知 道? 是否有急救培训和急救措施? 是否对搬运、使用、贮存化学品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以保证所有与化学品接触的人员都 能保证不被伤害,且正确地处理化学品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工作环境的温度和噪音是否有超过容许的限度?通风,采光照明是否充分?当不能满足要求时, 如何进行控制或改善? 工作场所是否有足够数量的清洁卫生设施? 在提供工作人员住房措施的情况下,是否提供了每个工人最低法定要求的居住空间且保证居住 环境的安全? 生产的产品或进行服务的过程中是否遵守相关的环境要求和环境法规? 是否禁止雇佣不满15周岁的童工? 是否限制15周岁至18周岁的儿童每天的总工时和执行合适的加班规则,禁止此年龄组的儿童从 事危险工作?
培训
对各岗位是否有上岗培训及相应的资格考核? 是否定义重要工作岗位,并按照所要求的必要的教育、培训和/或经历进行资格考核,且培 训记录完整清晰? 是否对员工的是否能持续胜任相应的岗位进行定期评估?
供 应 商 评 审 项 目
报告编码:
序号
11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1.10 11.11
供应商 实际 自评 评定


计划、产能
是否对合同或订单进行评审,以保证所有要求能够满足 是否有书面化的规定以确保在开发阶段的合同产品或项目及其相关的产品信息的保密? 任何影响产品实现的内部更改是否通知顾客,并得到其认可? 是否制定生产计划,并明确传达至生产性部门? 生产计划是否按出货期安排,并确保交货期? 有无明确产能分析,对客户订单增加有对策吗? 是否建立确保百分之百按期发货的管理系统,以满足顾客生产和服务要求?对未按百分之百 交付,是否采取纠正措施,并与顾客就交付问题的信息进行沟通?
不合格品的控制及纠正预防措施
对各阶段(来料、生产过程、成品、客户退货等)的不合格品以及可疑的材料或产品的标识 、计量、评价、隔离和处置是否进行了控制? 是否对不合格品或可疑产品有可视的标识,并提供了隔离场所,以防止误用? 是否研究客户及生产现场不合格反馈的信息,并将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 是否有记录表明返工的产品被重新检验? 是否发出失效分析报告包括了事件描述、根本原因分析、过渡期和牵制行动、长期纠正行动 及预防不符合再发生的措施? 改进措施是否涉及了所有不符合可能的原因,包括设计、生产、检验、流程、设备等? 对于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是否进行监控,当规定的目标不能按期达到时是否进行及时的 修整?管理层是否监控改进行动的实施情况? 对于不合格品是否进行定量化和分析,根据优先程度制定减少不合格品的计划并进行跟踪? 对于使用或返修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是否向顾客提出让步申请? 是否有程序保证顾客的投诉和有关的不合格报告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顾客退货及投诉 状况是否进行统计并向管理层汇报?
所有的测量仪器、生产设备有清单台帐吗?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在使用时,是否能确定知道其测量不确定度,并与要求的测量能力一 致?是否具备要求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仪器、设备的检验方法、验收标准是否制定? 合格设备、仪器(尤其)是否有记录或标签以明确状态? 检验、测量或试验设备的校准是否有具备资格的实验室或顾客承认的政府部门承担? 对仪器和设备是否有保养计划或校验计划并按期实施? 当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对先前的检验和试验结果是否进行评定?如 产品发运能及时通知顾客? 能否防止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硬件和试验软件),因调整不当而使其校准失效? 所有的量具的使用人员是否有意识未经过计量,受损的测试装置不可用于最终产品的确认? 是否采用MSA分析量测系统的可行性 是否有专门人员在维护现有设备及仪器
供 应 商 评 审 项 目
报告编码:
序号
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5 5.1 5.2 5.3 *5.4 5.5 5.6 6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6.10
评审项目 过程控制
仓储管理
部品(来料、成品、半成品)是否隔离放置? 帐目是否明晰,帐、物是否一致? 是否有措施保证最终检验和试验后,储存产品质量不受损、变质,合同要求时,这种保护应 延续到交付的目的地? 是否有库存管理系统,确保货物周转,实施先进先出? 仓库是否标识清楚且贮存条件是否符合产品贮存的要求?是否按适宜的时间间隔检查库存品 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变质情况?
供 应 商 评 审 项 目
报告编码:
序号
7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7.10 7.11 8 8.1 8.2 8.3 8.4 *8.5 8.6 8.7 9 9.1 9.2 9.3 *9.4 9.5 10 10.1 10.2 10.3
评审项目 设备、仪器管理
各操作工位是否有对应的作业指导书 各过程是否有对应检验标准 是否按标准检验,有无记录,并规定相应的记录控制以供追溯 是否通过实施且符合控制计划、测量技术和未满足接收准则时的反应计划以保证过程能力及 产品规格的符合性? 是否对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了标识 对客户特殊要求的附加标识能否得到满足 产品是否有可追溯性,以便不良追溯 对包装、运输要求是否规范,符合客户要求 是否提供了防止产品损坏或变质的搬运方法? 是否采用SPC进行过程研究及控制 针对不稳定的过程是否采取足够的补救措施 是否使用合适的生产设备并安排适宜的工作环境(清洁、整齐、有序、按照“5S”要求运 作)?
进料检验
原材料的选用是否符合客户及适用的政府、安全和环境法规要求? 是否有足够的控制以保证原材料与规范相符 受入检查记录是否齐备,并保存 检验标准与规范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检验测试设备是否足够且合适 是否有效的对不合格来料进行处置,是否对供应商品质改善的效果进行确认 对来料的接收、检验、接受、拒收等是否有适当的状态标识,并保持其追溯性? 临时采购时是否有足够的控制措施,保证追溯性 是否建立供应商选择、评价的准则并建立合格供应商清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