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重点知识及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重点知识及框架备课讲稿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重点知识及框架1.希腊文明的摇篮(1)地理环境:古希腊文明以________为依托,希腊人被山岭和河流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2)城邦建立:①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
②含义: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③特征:________和独立自主。
(3)商品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
【特别说明】雅典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历程3.评价(1)进步性: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②促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局限性:①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②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
③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走出误区】雅典的民主政治,就其民主范围而言,局限于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就民主政治的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同素质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产生政治腐败,社会动乱。
考点 2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演变历程2.内容及评价(1)基本内容:①保护________(核心)。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自然法的原则。
(2)评价:①对内: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调解社会矛盾,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②对外:对近代________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思维发散】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罗马法中买卖、借贷、合同契约、遗产继承以及伤害赔偿等的规定,在日益重视私有财产和人权的今天,更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探究点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特点及评价1.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男性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word完整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结构】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
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①背景:早期政治制度②内容:(夏商周时期) (1)分封制③主要封国④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概括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西周政治制度⑤影响:①含义:(2)宗法制②特点:③影响:(1)前提:秦的统一。
(要求:掌握秦统一的过程和意义)①皇帝制:特点、地位确立 (2)确立②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三公名称及职权、评价(秦) ③郡县制:由来、内容、意义。
(3)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古代①汉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中②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国(1)中央行政③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的制度变化④元朝:中书省、宣政院政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治⑥清朝:设置军机处制演进与强化①秦朝: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②汉朝:汉初,郡国并行,东汉末,州、郡、县 (秦朝至清朝) (2)地方行政③唐朝:道、州、县制度变化④宋朝:路、州、县⑤元朝:行省(行省制度)、路、府、州、县⑥明清:沿用行省设置。
(3)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①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②两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1)监察体制完善③唐:御史台④宋:提点刑狱司制度保障⑤元明:元朝设有御史台,明朝改为都察院①世官制:含义(2)选官制度变化②察举制:含义、发展、特征③科举制:含义、创立、评价。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出现公共权力二、商朝政治制度1、内服外服三、西周政治制度1、分封制:保证王室强大,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1)内容:又称封邦建国,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2)影响:A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B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C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2、宗法制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体系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3、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第2课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一、秦朝的统一(前221年)秦:商鞅变法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内容)中国古代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表现:A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2、中央: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别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监察百官;管理军务,它们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3、地方:郡县制。
皇帝任命郡县官员。
郡县乡里4、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5、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三、影响: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对2000多年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西汉1、王国问题出现: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汉高祖刘邦2、解决:A汉景帝:削藩、平叛、废权。
B汉武帝:设中朝、置刺史(监察地方)、行推恩令3、影响——巩固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专权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1、背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后周改革—陈桥兵变—北宋建立2、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入手加强中央集权A收精兵:禁军由三衙统领,发兵权归枢密院,统调分离。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总结框架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二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2、职位世袭3、设置官员4、建立武装(1)分封制 5、正派赋役早期政治制度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2、镇守疆土3、随从作战4、缴纳贡赋5、召见述职(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西周政治制度①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宗法制②特点:a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 b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c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且有双重关系(嫡长子与其他之后再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③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御史大夫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丞相→郡(守)→县(令)→乡(里)太尉古郡国、郡县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与朝廷对抗)代①汉朝推恩令(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中②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国(1)中央集权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各地调派精兵,充当中央禁军③宋朝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管理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政①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治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制演进与强化(2)君主专制③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④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秦朝至清朝)汉:察举制(3)选官用官制度魏晋:九品中正制隋—清:科举制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顶峰:明清:君主专制清:议政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1)世界形势: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而对外扩张背景(2)中国形势: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微;地广人多,资源丰富。
(3)根本原因:列强要开辟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①时间:1840—1842年,英国发动(1)鸦片战争②结果:《南京条约》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战争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一、(3)中法战争:1883—1885年,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列①时间:1894-1895年强概况(4)中日甲午战争②结果:《马关条约》入③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侵(5)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19世纪末①时间:1900—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奥(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②结果:《辛丑条约》③影响: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重要知识点提要1.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
3.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例如:楚王问鼎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对关系。
5.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加强是秦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
6.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7.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9.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存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10.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
11.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别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12.汉武帝时设置了“中朝”以加强皇权。
13.明太祖时,废除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以加强皇权,废行省、设三司,以加强中央集权。
14.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15.清朝雍正时设置的军机处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西方二、基本知识网络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代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二、商代1、公元前1600年建立2、主要政治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侯、伯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三、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1)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内容:①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②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③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随从作战等④诸侯权力:世袭、再分封、独立性。
高一必修一历史单元知识框架总结

高一必修一历史单元知识框架总结第一单元:1.雅典城邦特点:贵族政治。
2.城邦公民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3.颁布解负令的意义: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4.财产等级制度对雅典民主奠基作用:扩大享有政治权力者的范围,通过权力的重新分配,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政治权力,为雅典民主奠定社会基础;5.僭主政治评价:独裁方式,却进一步推动雅典民主进程;6.梭伦的思想:节制,中庸,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折中;7.改革侧重点:缓和社会矛盾,振兴雅典城邦;8改革结果概述: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被废除,土地回到农民手中,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平民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护;6.财产等级制度的评价:打破贵族世袭垄断,有利于平民参加国家事务,但并未带来真正平,是用财产的不平等取代出身的不平等;7.雅典设立陪审员对我启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
加强法制建设,推动依法治国;8.为什么大多数人支持改革:在改革中,债务被废除,土地又回到自己手中,同时人身自由也有法律保障;9.概述雅典特点:政治上贵族专政,广大农民没有权力;经济上贵族侵吞农民土地和财产;10.对公民大会认识:(优)广泛民主性;(弊)只适应寡民城邦,决策上繁琐拖沓,延误时间。
¤本单元要背诵的知识:解负令的规定+财产等级制内容,国家权力机构包括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
考试多会情景题出发,考一个人是几百麦斗的平民,有哪些权力和可参加的机构。
第二单元:重要常考知识点:1.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效果:建立县制,加强新兴地主的中央集权;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赋税制度,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秦国实现富国强兵,为实现统一奠基。
2.商鞅与吴起变法不同处:吴起针砭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商鞅是全面性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
4.连坐法特点作用:与什伍相结合,强化对基层民众管理。
5.商鞅灭六虱原因:它们是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推行,其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

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整理人:王世臣【单元知识框架】含义:一种国家形态古希腊成因:地理环境等因素古城邦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代政体:贵族制和民主制最流行希古希腊演变: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腊民主制度梭伦改革——引上民主轨道罗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马雅典民主制伯里克里改革——进一步完善(顶峰)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政表现: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其他治评价:积极;局限制政制: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度罗马政内容开端:《十二铜表法》制法律法律总结: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四部法典)(罗马法)评价:对罗马;对后世第一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基础落实】一、古希腊城邦制度1、爱琴文明: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城邦(1)出现:________________,(2)概念:是古希腊的一种___________,一般以_______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村舍构成。
(3)代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4)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政体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雅典民主政治1、形成原因:(1)地理环境:古希腊山地多,岛屿多,港湾多,耕地少(2)以_________为特征的城邦体制,易于实行直接民主体制。
(3)经济上,__________发达,新兴的工商业阶层追求民主权利,易于形成民主制度(4)政治家的努力及平民特别是新兴工商业阶层的抗争2、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1)梭伦改革①时间:___________②内容:A.废除___________;B按财产多寡划分___________分享权利;C国家机构民主化改革:使_________成为最高权利机关,创立_______和_______D鼓励和发展___________③意义:打击了贵族的特权,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2)克里斯提尼改革①时间:___________②内容:A用是个___________取代四个血缘部落;B设立__________议事会和_______委员会;C实行___________法③意义:基本铲除了贵族政治特权,最终在雅典确立了_________(3)伯利克里改革①时间___________②内容: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_______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实行公民参政______制③意义:扩大了公民的权利,使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黄金时期)三、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及表现1、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1)___________,最高权利机关,负责决定一切________;最重要的程序是_________(2)___________使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大会休会期间是最高权利的代表(3)___________是日常的__________,审查高级公职人员的__________,最大限度的保持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希腊文明的摇篮
(1)地理环境:古希腊文明以________为依托,希腊人被山岭和河流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2)城邦建立:①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
②含义: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③特征:________和独立自主。
(3)商品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
【特别说明】雅典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评价
(1)进步性: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②促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
成就。
(2)局限性:①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②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
一种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
③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走出误区】雅典的民主政治,就其民主范围而言,局限于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就民主政治的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同素质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产生政治腐败,社会动乱。
考点2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演变历程
2.内容及评价
(1)基本内容:①保护________(核心)。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自然法的原则。
(2)评价:①对内: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调解社会矛盾,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②对外:对近代________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思维发散】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罗马法
中买卖、借贷、合同契约、遗产继承以及伤害赔偿等的规定,在日益重视私有财产和人权的今天,更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探究点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特点及评价
1.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男性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2)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3)国家常设的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4)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5)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
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人民主权。
即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
(2)轮番而治。
轮番而治,“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即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
(3)法律至上。
雅典民主运作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依据公民大会等机构制定法律的进行运作,如陶片放逐法等。
3.评价
(1)积极影响:①雅典的民主政治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调动了雅典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雅典的管理水平,为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②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2)狭隘性:①在民主范围上非常有限。
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
制基础之上,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
②在民主性质上非常原始的,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③就方式而言,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探究点二罗马法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影响
1.罗马法的演变历程
罗马法经历了《十二铜表法》成文法的颁布,到公元7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具体演变过程如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于十二块铜表上,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
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演变成为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
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主要内容:①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3.罗马的实质及其影响
(1)实质: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2)影响: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探究点三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的影响
1.雅典民主政治:(1)人民主权发展为主权在民思想。
(2)轮番而治的原则发展为近代民主选举制。
(3)首席将军及各级官员采取选举方式产生和任期制度影响到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选举制和任期制。
(4)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五百人会议后来影响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比例代表制和议会制度等。
2.罗马法律:(1)罗马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后来成为资产阶级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宝。
(2)罗马法中的陪审制度后来为近代资产阶级所效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独立的资产阶级陪审制度。
(3)罗马人实行一种“保护人”,后发展为律师制度,现代各国的律师制度几乎都源于罗马。
(4)罗马法中“不告不理”的原则为西方普遍继承,继承了罗马一审终审的审判制度和“一事不再理”的原则。
(5)罗马法中继承制度和婚姻自主权后来为近代资产阶级甚至今天各国所继承等。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历史特征
(1)民主政治、贵族制等多种政体并存,雅典民主制度最为典型。
(2)雅典的民主政治经历了一个由确立到发展至“黄金时代”的过程。
2.主要表现
(1)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民主政治。
(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雅典成立公民大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历史特征
(1)罗马法随着罗马政体的变化及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
(2)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过程,其适用范围逐渐扩大,体系逐渐完备。
2.主要表现
(1)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十二铜表法》的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版图不断扩大,公民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是公民法逐渐演变为万民法。
(3)汇编成的《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瞭望一横向比较:中国古代专制中央集权的政体与古雅典的民主政体的异同
项目中国雅典
不同成因
平原、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大河文
明
多山、多海、多岛,发达的工商
业基础上海洋文明
特点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君权神授和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的集体民主
政治
实质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政体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
思想专制、保守竞争、开阔、积极
相
同作用
进入文明时代,中国、希腊和罗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制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