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梵高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画家凡·高》(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画家凡·高》(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画家凡·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凡·高的生平,欣赏其艺术作品,学习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并能够运用后印象派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对艺术家生活经历的同理心。

教学内容1. 凡·高生平简介:介绍凡·高的生活背景、艺术生涯和重要作品。

2. 艺术风格分析:解读凡·高作品中的色彩运用、笔触特点和情感表达。

3. 作品欣赏:展示并分析《星夜》、《向日葵》等代表作。

4. 绘画技巧学习:教授后印象派的绘画技法和色彩理论。

5. 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凡·高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凡·高的绘画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以及如何准确表达个人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凡·高作品图片、教学PPT。

2. 学具:画纸、油画棒、水彩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凡·高的作品《星夜》引入课程,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凡·高的生平和艺术特点,展示并分析其代表作品。

3. 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凡·高作品的感受,讨论其艺术风格。

4. 技巧教授:讲解后印象派的绘画技法和色彩理论。

5.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画家凡·高》提纲:凡·高生平简介艺术风格分析作品欣赏绘画技巧学习创作实践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学生课后选择一幅凡·高的作品进行临摹,并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小组作业:分组进行主题创作,以凡·高的艺术风格为灵感,创作一幅集体画作。

人美版(杨力)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 画家凡高》教学设计3

人美版(杨力)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 画家凡高》教学设计3

人美版(杨力)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画家凡高》是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通过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掌握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教材中提供了凡高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的图片及分析,以及创作凡高风格画作的步骤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了解和掌握。

在课堂上,学生将会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了解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认识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2.学会欣赏凡高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能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创作出具有凡高风格的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掌握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创作出具有凡高风格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凡高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进行创作。

3.讨论法: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熟悉凡高的代表作品。

2.学生准备:带好自己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凡高的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通过展示凡高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进行画作。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画家梵_高 ▏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画家梵_高 ▏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画家梵高▏人美版教学目标1.了解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及其画风。

2.掌握用素描技法表现人像的基础方法。

3.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画风。

2.学习用素描技法表现人像。

教学难点1.掌握素描技法的基础方法。

2.绘制人像时注意线条的质感和自然流畅。

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或黑板、彩笔。

2.学生绘画用纸、铅笔、橡皮、卷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展示其代表作《向日葵》、《星夜》等画作,并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梵高的画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2.学习素描基础技法(15分钟)1.教师讲解素描的概念、方法和基本技法,并示范绘制素描的步骤。

2.学生仿照教师示范,练习用铅笔绘制直线、圆形等基础图形,熟练掌握轻重线搭配、明暗对比等素描技法。

3.绘制人像草图(25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素描技法绘制人像的草图,注意线条的质感和自然流畅。

2.学生仿照教师示范,尝试绘制人像草图,注意调整线条的粗细、弯曲程度和长度,逐渐掌握绘制人像的基本方法。

4.课堂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人像草图,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素描技法和人像绘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反思1.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绘画技法,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教学。

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将重点放在素描技法的讲解和练习上。

2.在学生绘制人像草图时,教师需要及时观察和指导,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3.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教学材料的准备、课堂教学的安排和分工等,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表格式):17画家凡.高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表格式):17画家凡.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凡.高的生平及其绘画风格。凡.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以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著称。他的作品强调情感表达,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凡.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这个案例展示了凡.高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然的崇敬。
-线条与笔触的运用:理解凡.高独特的笔触和线条如何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对学生的绘画技巧要求较高。
-实践创作中的情感融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忽视情感的表达,难以将个人的感受融入作品之中。
举例解释:
-色彩搭配:通过比较《星夜》中蓝色与黄色的对比,讲解如何通过冷暖色彩的对比来营造氛围,以及这种对比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线条与笔触:以《麦田里的乌鸦》为例,分析笔触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如何塑造出画面中的紧张感和动感。
-情感融入: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并向作品中注入个人情感,如对自然的感慨、对生活的理解等,使作品更具个性和生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画家凡.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凡.高作品中美的奥秘。
-作品的情感表达:探究凡.高如何通过绘画传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以及这种情感在作品中的体现。
举例解释:通过详细讲解《向日葵》中色彩的饱和度和笔触的力度,让学生理解凡.高如何利用这些技巧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情。
2.教学难点Leabharlann -色彩的搭配与表现:学生往往难以掌握如何通过色彩搭配来表达情感,以及如何运用色彩创造深度和立体感。

画家的梵高美术教案

画家的梵高美术教案

画家的梵高美术教案【篇一: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画家凡高》教案】欣赏课——《画家凡高》简要教学流程一、导入新知(预计用时3分钟):通过哆啦a梦时光机引出原始人类岩画《石灰手印》,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受伤的野牛》,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被俘的公牛》等绘画艺术的萌芽作品,一直到文艺复兴的巅峰《蒙娜丽莎》和《圣母》,但1841相机的发明,给绘画巨大的冲击,正是因为这种冲击,绘画艺术不但没有被泯灭,反而发展的更加异彩纷呈,此时出示《海边渔船》,其作者就是凡高,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画家凡高》。

二、探究新知(预计用时22分钟):活动一,探究凡高生平。

组织学生根据课本组内探究交流凡高的生平,组内合作完成基础题卡,并由组代表发言。

活动二,探究凡高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凡高的人物、风景和静物画,感悟凡高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力,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探索题卡,并由组代表发言。

此环节解决本课重点。

三、评价新知(预计用时13分钟):教师出示两个弹性作业:1、选一幅你印象最深的凡高的作品,试着用一段文字简单的描述。

2、简单描述凡高的生平。

组织引导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的实际情况,运用100字以内的文字做简要描述,教师适时引导、点评。

此环节解决本课难点。

四、总结、拓展(预计用时2分钟)简要总结本课内容,包括凡高的生平及其作品的内容、色彩、笔触等艺术风格,并布置亲子拓展作业:将今天学习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凡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感悟?下节课我们将一起交流并临习大师凡高的作品。

凡高一生基础题卡1、凡高于()年()月()家庭。

于()年()月()日自杀离世。

2、凡高曾在1877年—1879年在()贫困的矿区做传教士,()岁时开始作画。

3、凡高的作品受到印象派画家的影响,为荷兰()派画家。

4、1888年后,凡高的大部分作品是在法国南部小镇(5、凡高卖出的唯一一幅作品是《。

小组交流探索题卡1、凡高人物画的代表作有《》、《、《》等。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画家 梵高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画家  梵高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画家梵高▏人美版(北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梵高及其代表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分析梵高的绘画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梵高的生平简介及其代表作品。

2. 梵高绘画的特点:色彩、线条、构图等。

3. 梵高的绘画技法:厚涂、短线条等。

4. 学生创作练习: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梵高的绘画特点,能够运用其绘画技法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梵高的绘画技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梵高的代表作品图片、PPT、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梵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2. 讲解:介绍梵高的生平简介及其代表作品,分析其绘画特点,如色彩、线条、构图等。

3. 演示:展示梵高的绘画技法,如厚涂、短线条等,并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法进行创作。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创作练习,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绘画。

5. 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1. 画家梵高2. 内容:梵高的生平简介、代表作品、绘画特点、绘画技法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自己的作品。

2. 要求:运用梵高的绘画技法,如厚涂、短线条等。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梵高的绘画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其绘画技法进行创作。

2. 教学方法:通过PPT、演示等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的创作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

以上是关于《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画家梵高》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画家凡高人美版(2023秋)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画家凡高人美版(2023秋)
最后,我要提醒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2)后印象派绘画风格的理解:后印象派绘画风格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作品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其特点。
突破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凡高与其他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后印象派绘画风格与传统的印象派有何不同。
(3)情感态度的传达:凡高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强烈,学生需要学会欣赏并理解其背后的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感悟作品中的情感元素,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2)学习凡高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凡高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并能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举例:凡高在描绘人物时,常用线条勾勒出轮廓,再用色彩填充;在描绘自然景观时,注重色彩的变化和层次感。
(3)鉴赏凡高的代表作品:通过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了解后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凡高的绘画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向日葵》展现了凡高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学生通过欣赏,可以了解其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
(1)凡高线条、色彩的运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凡高独特的线条、色彩运用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具体的作品分析和实践练习来突破。

10.画家梵高(教案)人美版(北京)美术四年级下册

10.画家梵高(教案)人美版(北京)美术四年级下册
例题1:分析梵高的绘画风格
题目:请分析梵高的绘画风格,并描述其特点。
答案:梵高的绘画风格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他的作品色彩鲜艳,笔触粗犷,充满了表现力。他常常使用油画棒和刷子,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动感。梵高的画作中色彩的对比和互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他的线条细腻,有时呈现出涂抹的效果。
例题2:解析梵高的色彩运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通过学习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力,学会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将发挥自己的创意实践能力,运用梵高的绘画方法创作出独特的画作;同时,学生还能够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加深对文化理解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美术核心素养。
2. 教学难点
(1)对梵高艺术特点的理解:学生可能对梵高的艺术特点,如强烈的色彩对比、粗犷的笔触等,难以理解和掌握。
(2)梵高绘画技巧的运用:学生可能对梵高的绘画技巧,如油画棒的运用、色块的组合等,难以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创意实践能力的发挥:学生可能在创作过程中,难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实践能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画作。
9. 梵高的艺术理念:梵高认为艺术是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他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反对传统艺术的束缚。
10. 梵高的生平与艺术的关系:梵高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
七、典型例题讲解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讲解以下五个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梵高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巧。
展示梵高的几幅代表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梵高的艺术风格。
简短介绍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准备
设计《画家梵高》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学生收集凡.高的相关资料和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教师准备深色画纸、共用的水粉、水彩等。)
2.按要求涂色:
(1)单色平涂第一颗星。
(2)以旋转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表现第二颗星。
课题
画家梵高
课 型
欣赏评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单了解画家梵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梵高对绘画对艺术的一种执着精神。
重点
了解画家梵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
难 点
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图片、资料、范图,绘画工具等。
五、延伸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培养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创设情境,利用动手尝试,初步感受用笔 用色的不同,引发学生对笔触与色彩的认识,激发兴趣。并引发课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作家。
激发学习美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总结画家的创造精神及其艺术的特点。
3.学生边尝试,边感受。
4.谈谈有什么不同感受?同学们各抒己见:平涂整齐,呆板;旋转笔触,鲜艳,色彩有动感,活跃,醒目……
四、新授、实践
1.自学(利用课件)
2.分组欣赏
3.反馈(以小组形式)
4.教师总结
梵高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在他短短的十年绘画生涯中,留下了800多件油画及几乎相同数量的素描作品。他窘迫的生活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