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概复习提纲
南航航空航天概论总复习

南航航空航天概论总复习一、航空航天的定义和历史发展1.航空航天的定义:航空是指运用飞行器在大气层中进行飞行的科学和技术;航天是指在大气层以外的空间中进行科学研究和利用的科学和技术。
2.航空航天的历史发展:-航空的发展:蒸汽动力飞机和内燃机飞机的出现,涡轮飞机的发展,喷气式飞机的问世。
-航天的发展:火箭技术的发展,人造卫星的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
二、航空原理和技术应用1.航空原理:-空气动力学:研究飞机在空气中运动的原理和空气对飞机的作用。
-水动力学:研究飞机在水中运动的原理和水对飞机的作用。
-结构力学:研究飞机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强度计算方法。
-航空机械:研究飞机运动的动力学原理和控制方法。
2.航空技术应用:-航空器设计:包括飞机、直升机、滑翔机等各类飞行器的设计和优化。
-航空器制造:飞行器的制造材料和工艺,包括金属、复合材料的使用和加工。
-航空器维修:飞行器的维护、检查和修复,确保其安全可靠的运行。
-航空器运行管理:飞行器的航行规划、航班调度、运输管理等运行相关的工作。
三、航天原理和技术应用1.空间力学:研究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包括行星运动、卫星轨道等。
2.航天器设计:包括载人航天器、探测器、火箭等航天器的设计和优化。
3.载人航天:人类的载人航天技术和航天员的选拔、培训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4.卫星应用:人造卫星的设计和发射,以及在通信、导航、气象等领域的应用。
5.太空科学:研究太空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科学现象,探索宇宙的奥秘。
四、航空航天发展的前景和挑战1.前景: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带来更快速、更安全、更环保的飞行方式,推动空间探索和科技创新。
2.挑战:航空航天行业面临着航空器安全、能源问题、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需要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总的来说,南航航空航天概论是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对航空航天的定义、历史、原理和技术应用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对航空航天工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民航概论复习大纲汇总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民用航空的基本概念一、民用航空在航空业中的位置(二)民用航空的定义1、定义: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
2、民用航空包括商业航空:(航空运输)是指以航空器进行了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商业活动以盈利为目的。
介绍它的发展前景。
通用航空:商业航空(航空运输)作用民用航空的一个部分,划出去之后所剩下的部分。
3、通用航空包括:航空作业:工业航空:航空物探,航空吊装,航空环境监测等。
农业航空:洒农药,例:喷洒农药的飞机,人工降雨。
航空科研和探险活动;航空在其他一些领域中的应用。
其他类通用航空公务航空:例:世界500强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具有飞机(不包括航空公司)。
政府行政官员及企业自备飞机;私人航空飞行训练:培养飞行员。
航空体育活动:跳伞,滑翔机。
二、民用航空系统的组成。
(一)政府部门:(民航总局)1、性质。
2、职责:管理内容a 制定民用航空法,并监督执行。
b 对航空企业进行规划,审批和管理。
如:成立航空公司(东星)要经民航总局审批。
c 对航空路线进行规划和管理。
d 制定技术标准,调查处理民用飞机飞行事故。
e 代表国安管理国际民航的交往和谈判。
f 对民航机场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g 对民航的各类人员制定工作标准,颁发执照,并进行考核,如维修人员执照,维修检验人员执照。
要进行两次考试,一次是基础知识考试和机型专业知识考试。
总结:民用航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其中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关系:1、协议关系(合约关系):航空公司根据航班、客货运载量,使用机型等情况,与机场当局就机场的旅客侯机或货物仓储场所的使用或租赁,飞机起降与停放、车辆使用、安全检查、登机门、入口、柜台等一系列有关设施使用和费用进行商谈,签订合同。
机场按协议提供服务,航空公司按协议支付费用。
协议期限有的可长达20至30年。
2、股份关系。
在新建机场的过程中,有的机场要求航空公司出资,风险共担。
航概复习资料

1.简述直升机的主要特点和用途。
答:直升机的主要部件是旋翼和机身等。
旋翼既是产生升力的部件,又是产生拉力的部件。
直升机既能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又能沿任意方向飞行,对起降场地没有太多的特殊要求,但飞行速度比较低,航程也比较短。
直升机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军用或民用。
军用方面如战场进攻、侦察、装备运输等,民用方面如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商业运输等。
2.简述飞机在低速飞行时,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
答:飞机正常飞行时,流经机翼上表面的空气速度要大于下表面的速度,根据空气运动的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流速大的地方动压大,而静压小,流速小的地方动压小,而静压大。
因此,机翼上表面的静压小于下表面的静压,这样,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一个静压强差,由于下表面的静压大于上表面的静压,这个上下压强差产生的压力是向上的,这也就是升力的来源。
3.飞行员在飞机座舱内左压驾驶杆,飞机的什么操纵面怎样偏转?飞机做何运动?前推驾驶杆,飞机的什么操纵面怎样偏转? 飞机做何运动?蹬右脚蹬时,飞机的什么操纵面怎样偏转? 飞机做何运动?答:飞行员在飞机座舱内左压驾驶杆,飞机的左副翼向上偏转,右副翼向下偏转,飞机做向左的滚转运动;飞行员在飞机座舱内前推驾驶杆,飞机的升降舵向下偏转,飞机做向下的俯冲运动;飞行员在飞机座舱内蹬右脚蹬时,飞机的方向舵向右偏转,飞机做向右的偏航运动;三、名词解释(共4. 马赫数: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远前方来流速度),与飞行高度上大气中的音速的比值,叫做马赫数。
5. 迎角:在翼型平面上,来流与翼型弦向之间的夹角定义为几何迎角,简称迎角。
6. 音障:亚音速飞机一旦平飞速度向声速逼近时,便发现很难增速,也很难操纵,有时甚至发生自动低头俯冲而失去控制,造成飞行事故的惨剧,这种现象叫做“音障”)7.写出空气动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表达式,并利用它们解释机翼产生升力的现象。
答: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飞机正常飞行时,流经机翼上表面的空气速度要大于下表面的速度,根据空气运动的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流速大的地方动压大,而静压小,流速小的地方动压小,而静压大。
航空航天概论第一、二章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绪论1.航空:在地球周围稠密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
航天:在大气层以外的近地空间,行星际空间,行星际附近以及恒星及空间的航行活动。
联系:地面发射的航天器或当航天器返回地面时,都要穿过大气层特别是水平起降的航天飞机,其起飞和降落过程均与飞机极为相似,就与航空航天的特点,因此航空与航天不仅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有时是难以区分的。
2.飞行器的概念:在地球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的空间飞行的器械统称。
分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导弹。
3.航空器: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
分为轻于空气的航天器(气球、飞艇)和重于空气的航天器(飞机滑翔机、直升机、旋翼机)。
航天器:在大气层外飞行的飞行器。
分为无人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
导弹:依靠制导系统控制器飞行轨迹的飞行武器(弹道式导弹、巡航导弹、可高机动飞行的导弹、地空导弹、空空导弹)。
火箭:靠火箭发动机(化学、核、电)提供推动力的飞行器。
(无控火箭弹、探空火箭、远载火箭)。
4.⑴轻于空气的航天器:10世纪初中国“孔明灯”。
18世纪末法国蒙哥尔费兄弟热气球。
1783年10月15日E.P.罗奇埃和达尔郎特,热气球1000m高度12min飞行12km。
⑵重于空气的航天器: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飞行者”1号飞行4次。
⑶火箭导弹:1942年纳粹德国V-2火箭,发射第一个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弹道导弹。
⑷航天: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个人造卫星。
1969年7月16日,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5.大气层①对流层: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空气对流运动明显。
②平流层:高度上升气温开始不变→略升高→20km-30km以上急升,气流平稳,能见度好③中间层: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空气有相当剧烈的垂直方向运动。
④热层:高度上升气温上升,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⑤散逸层:空气稀薄,空气分子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6.飞行环境:⑴自然环境--真空、电磁辐射、高能粒子辐射、等离子体、微流行体。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叙述航空航天的空间范围航空航天是人类利用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和大气层外的外层空间(太空)的航行行为的总称。
其中,大气层中的活动称为航空,大气层外的活动称为航天。
大气层的外缘距离地面的高度目前尚未完全确定,一般认为距地面90~100km是航空和航天范围的分界区域。
2.简述现代战斗机的分代和技术特点发展史特点:a.可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木有太多特殊要求,b.可在空中悬停,c.能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速度比较低、航程相对较短;工作原理:直升机以航空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作为升力和推进力来源,动能守恒要求,旋翼升力的获得靠向下加速空气,因此对直升机而言由旋翼带动空气向下运动,每一片旋翼叶片都产生升力,这些升力的合力就是直升机的升力。
4.试述航空飞行器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飞行原理A.轻于空气(浮空器):气球;飞艇。
原理:靠空气静浮力升空。
气球没有动力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某一固定位置;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面和操纵面,可控制飞行方向和路线。
B.重于空气:固定翼航空器(飞机+滑翔机);旋翼航空器(直升机+旋翼机);扑翼航空器(扑翼机)。
原理:靠空气动力克服自身重力升空。
飞机由固定的机翼产生升力,装有提供拉力或推力的动力装置、固定机翼、控制飞行姿态的操纵面,滑翔机最大区别在于升空后不用动力而是靠自身重力在飞行方向的分力向前滑翔(装有的小型发动机是为了在滑翔前获得初始高度);旋翼机由旋转的机翼产生升力,其旋翼木有动力驱动,由动力装置提供的拉力作用下前进时,迎面气流吹动旋翼像风车似地旋转来产生升力;直升机的旋翼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垂直和水平运动所需要的拉力都由旋翼产生;扑翼机(振翼机)像鸟类翅膀那样扑动的翼面产生升力和拉力。
5.简述火箭、导弹与航天器的发展史6.航天器的主要类别A.无人航天器:a.人造卫星(科学卫星、应用卫星、技术试验卫星),b.空间平台,c.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B.载人航天器:a.载人飞船(卫星式、登月式),b.空间站,c.轨道间飞行器(轨道机动器、轨道转移器),d.航天飞机。
民航概论复习大纲

民航概论复习大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民用航空的基本概念一、民用航空在航空业中的位置(二)民用航空的定义1、定义: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
2、民用航空包括商业航空:(航空运输)是指以航空器进行了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商业活动以盈利为目的。
介绍它的发展前景。
通用航空:商业航空(航空运输)作用民用航空的一个部分,划出去之后所剩下的部分。
3、通用航空包括:航空作业:工业航空:航空物探,航空吊装,航空环境监测等。
农业航空:洒农药,例:喷洒农药的飞机,人工降雨。
航空科研和探险活动;航空在其他一些领域中的应用。
其他类通用航空公务航空:例:世界500强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具有飞机(不包括航空公司)。
政府行政官员及企业自备飞机;私人航空飞行训练:培养飞行员。
航空体育活动:跳伞,滑翔机。
二、民用航空系统的组成。
(一)政府部门:(民航总局)1、性质。
2、职责:管理内容a 制定民用航空法,并监督执行。
b 对航空企业进行规划,审批和管理。
如:成立航空公司(东星)要经民航总局审批。
c 对航空路线进行规划和管理。
d 制定技术标准,调查处理民用飞机飞行事故。
e 代表国安管理国际民航的交往和谈判。
f 对民航机场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g 对民航的各类人员制定工作标准,颁发执照,并进行考核,如维修人员执照,维修检验人员执照。
要进行两次考试,一次是基础知识考试和机型专业知识考试。
总结:民用航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其中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关系:1、协议关系(合约关系):航空公司根据航班、客货运载量,使用机型等情况,与机场当局就机场的旅客侯机或货物仓储场所的使用或租赁,飞机起降与停放、车辆使用、安全检查、登机门、入口、柜台等一系列有关设施使用和费用进行商谈,签订合同。
机场按协议提供服务,航空公司按协议支付费用。
协议期限有的可长达20至30年。
2、股份关系。
在新建机场的过程中,有的机场要求航空公司出资,风险共担。
《航空概论》复习提纲

飞机电源系统(3)
9 图示是两种结构的同步发电机,画图说明采用 两者如何构成一台“无刷”的交流发电机?
飞机电源系统(4)
10 图示是采用直流励磁机励磁的交流发电机, 这种方式是自励还是他励?有什么优缺点?如 何调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飞机电源系统(5)
11、 对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
1)画出各自的电枢电路图,写出每种发电机的 感应电动势和输出电压表达式; 2)分析两种发电机电压变化的原因;
3)当发电机带阻感性负载时,画出其电枢回路 相量图;调节发电机的励磁时,相量图如何变 化?
飞机电源系统(6)
12、分析图பைடு நூலகம்调压器的构成,说明圆圈中各部 分的作用;画出A、B、C、D 点的波形。
飞机电源系统(7)
13、图示为OV保护电路,推导出运放A1输出电 压表达式,画出A、B点波形(设OV为阶跃信 号)
飞机电源系统(2)
4 航空蓄电池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影响BAT容量 的因素有哪些? 5 分析BAT恒压充电、恒流充电的优缺点; 6 直流发电机有两种,分别说明两者的结构;两 种发电机都有电刷,哪种发电机有换向问题? 7 两种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都是脉动的直流电,分 析其原因; 8 当直流发电机与BAT并联时,哪种情况下会发 生反流故障?有什么危害?
《航空电气概论》复习提纲
飞机电源系统 飞机空调系统
飞机电源系统(1)
1 简述ATA100 规范的概念、作用、章节编码规 则等;飞机上共有多少个系统?章节分布如何? 2 根据电能的来源和用途、应用场合等,说明飞 机电源系统的组成; 3 飞机上的用电设备有哪些种类?若采用变频交 流电源供电,对哪些负载的影响大?试分别就 电子类、电磁类(如变压器、电动机等)、电 阻类等负载,分析变频交流电的影响;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

歼6飞机是我国第一代超声速战斗机,可达1.4倍声速。
我国第二代超声速战斗机包括歼7和歼8系列。
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军用航空工业进入了一个自行研究、自行设计和自行制造的新阶段。
歼10战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实现了我国战斗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
“北京”1号是新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轻型旅客机。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前身北京航空学院的师生设计、生产。
2007年2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我国大飞机国家重大专项立项实施,标志着我国大型民用客机和大型运输机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1号携带着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我国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10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轨道。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我国的气象卫星称为“风云”系列。
我国成功研制和发射了“北斗”导航定位卫星。
2003年10月15日,“长征”2号F运载火箭,托着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5号胜利升空。
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搭载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第1.1版第 6 页共29 页失速现象:随着迎角的增大,升力也会随着增大,但当迎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就会从机翼前缘开始分离,尾部出现很大的涡流区。
此时,升力会突然下降,而阻力却迅速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失速”。
失速刚刚出现时的迎角叫“临界迎角”。
所以飞机飞行时迎角最好不要接近或大于临界迎角。
影响飞机升力的因素1.机翼面积的影响2.相对速度的影响3.空气密度的影响4.机翼剖面形状的影响5.迎角的影响增升措施1.改变机翼剖面形状,增大机翼弯度;2.增大机翼面积;3.改变气流的流动状态,控制机翼上的附面层,延缓气流分离。
低速飞机上的阻力按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摩擦阻力、压强阻力、诱导阻力和干扰阻力。
1.摩擦阻力摩擦阻力的大小,取决于空气的粘性、飞机表面的状况、附面层中气流的流动情况和同气流接触的飞机表面积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参考提纲
1.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各类飞行器的第一个发明者(含制造、驾驶、发射等)是谁?是哪个国家的?在什么时间?
2.我国古代飞行方面有哪些发明创造?
3.筒述新中国建国后,在航空、航天方面的伟大成就。
4.飞行器有哪几大类?
5.飞机按用途如何分类?各类飞机的功用和特点是什么?
6.中国、美国、俄罗斯飞机的编号方法是根据什么原则制订的?试分别举出几个典型飞机加以说明。
7.如何划分地球大气层?各层有什么特点?
8.流体连续方程(定理)和伯努利方程(定理)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用公式表示?公式中每一部分代表什么意义?
9.何谓空气动力?
10.简述机翼升力产生的基本原理,写出升力公式,分析影响升力大小的因素。
11.升力系数Cy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测得?
12.机翼和翼型(翼剖面)有哪些特性参数?
13.何谓飞机机翼的攻角(迎角)、和临界攻角(迎角)?
14.指出对称和不对称翼型在不同攻角(迎角)下产生升力的方向。
15.飞机在低速飞行情况下,有哪些阻力?如何减少这些阻力?写出阻力公式。
16.分析飞机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与攻角的关系曲线。
17.如何计算一架飞机的升力和阻力?
18.马赫数(M数)的物理意义?何谓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高超音速?
19.何谓“音障”?
20. 激波前后的压强、密度、温度和速度有何变化?
21. 何谓临界马赫数?怎样提高临界马赫数?
22.后掠机翼的优缺点是什么?
23.飞机飞行性能一段包括那些?直升机还有什么特有的飞行性能?
24.何谓飞机的稳定性(安定性)?如何保证飞机纵向、航向、侧向稳定性?25.飞机怎样实现纵向(俯仰)、航向、侧向的操纵?
26.了解直升机基本飞行原理和直升机悬停或垂直升降时旋翼对称流及前飞时不对称流的意义。
27.飞机和直升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各部件的名称叫什么?简述单旋翼直升机的尾桨的功用。
28.飞机机翼、机身的主要功用和主要受力构件有哪些?
29.飞机的增升装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机翼上有哪些增升装置?30.起落架的“前三点式”和“后三点式”各有何优缺点?
31.试述飞行器发动机的分类和各大类的工作原理。
32.空气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3.空气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目前有几种?各种的特点是什么?
34.火箭发动机与空气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5.陀螺仪的特性及其在飞机上的用途是什么?
36.气压式高度表的原理是什么?空速表的原理是什么?
37.何谓火箭、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简述它们的特征或区别?
38.通过《航空航天概论》课程的学习,谈谈你对航空航天发展的展望或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