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

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

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

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

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质量

一、物体与物质区别?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任务一:看课本108—111页内容,说说质量的含义、单位及换算,会用天平测质量。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位置而变化。

知识点聚焦:

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无关。

例: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水凝固成铁块

B、将菜刀磨得更锋利些

C、机器从北京运到广州

D、将金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3.单位:国际单位,符号:换算关系:1kg= g= mg ,

4. 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 1t= kg; 1kg= g; 1g= mg。

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5t=_____kg=_____g; (2)360mg=_____g; (3)4.2kg=______g=______mg.

设疑:“物体有物质组成,你能说出他们的区别吗?他们有联系吗?”学生带着问题做下面的练习题:

1、一千克的铁块和一千克的棉花相比()

A.铁块所含的物质多 B.棉花所含的物质少

C.两者所含的物质多少一样 D.无法比较

2、把边长为3dm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m、宽0.2m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

2、思考并研讨:

参考答案:1、C 2、C

设计意图:

第1题让学生在研题中,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含义。

第2题是在第1题的基础上通过研讨,把一块铁压成铁片,它的形状变了,但它所含有的铁的多少没有改变,其质量不变,还是这块铁。

设疑:“你对生活中质量的单位知多少?”

利用学生前面的讨论,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公斤、斤、两作为质量的单位。其中

1公斤=2斤;1斤=10两;所以,1公斤=1千克; 1斤=0.5千克=500克 1两=50克。

二、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知识点聚焦:

1、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放,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上。

②调,使用前将游码移至上;然后调节,使天平保持水平平衡。

③称,按左盘放,右盘放的顺序放置砝码和物品,不可颠倒;添加砝码时应按由到顺序,并适当移动使天平平衡。

④读,被称物体的质量为和之和。

2、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

①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夹取,不能用手拿。

②称量过程中不允许调节使天平平衡,而只能通过加减或移动的方法使天平平衡。③天平移动位置后需重新调平。

小组讨论:天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1、如右图1甲,说明天平处于什么状态?

2、如右图1乙:物体质量是多少?

3.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4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①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4.如何准确用天平测出100g酒精的质量?

设计意图:

通过第1、2题的复习,使学生知道,天平使用前的调节和读数的问题。第3、4题在第1、2题的基础上,纠正天平使用中的问题及如何测量液体的质量。

【专题二】:密度

专题二知识点聚焦:

任务二:看课本113—118页内容,记住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与它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2、密度的单位: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密度的单位就是;

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它表示。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

4、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

实验设计:利用大小不同的木块,大小不同的铝块,刻度尺,天平等可以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提出的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2、作出的猜想:。

3、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几种不同体积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绘制图像,分析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再综合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4、测量的有关数据一:

测量的有关数据二: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通过比较m/V的值有何结论?。

通过观察图象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

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

【典例分析】

一、质量相等问题:

例1:一块体积为100 cm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解题步骤见板书)

变式训练1、最多能装1t水的运水车,能装载1t汽油吗?

变式训练2、一定质量的水全部凝固成冰,体积比原来

一定质量的冰全部熔化成水,体积比原来

参考答案:1、不能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一吨汽油的体积比一吨水的体积大所以装不了。

2、大小

二、等容问题

例2:完全相同的三个瓶子,分别装满水、酒精、硫酸,甲瓶装水,乙瓶装酒精,丙瓶装硫酸,他们的总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解题步骤见板书)

变式训练1、一个瓶子最多能盛1000 g水,用这瓶子盛煤油,最多可盛______g.

(ρ油=0.8×103 kg/m3)

变式训练2、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的重力,将一个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和密度

质量和密度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34分) 1.物体所含叫做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实验室中用测量物体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和而改变。3.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2.4吨= 千克; 5.2×1021毫克= 千克;35克= 千克。 4.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处,调节使横梁平衡后再测量物体质量。 5.物理学中把的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6.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ρ冰=0.9×103千克/米3= 吨/米3= 千克/分米3;V=50毫升= 米3。 8.一块铝的质量是54克,体积为20厘米3,它的密度是克/厘米3,合千克/米3;体积为10厘米3的铝块密度是千克/米3。 9.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铁块,的体积大,它们的体积之比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已知ρ铝=2.7×103kg/m3,ρ铁=7.8×103kg/m3,ρ铜=8.9×103 kg/m3。) 10.若只用量筒量取200克煤油,那么量出煤油的体积是毫升。(ρ煤油=0.8×103 kg/m3) 11.1m3的水凝固成冰后,它的质量是千克,它的体积是m3。 12.能装1千克水的瓶子,最多可以装千克的酒精。若改装水银,最多可以装千克水银。 (ρ汞=l3.6×103kg/m3,ρ酒精=0.8×103 kg/m3) 13.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8:9,体积之比是2: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14.在图中,A,B,C三个相同的容器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 水、酒精和盐水,由图可知容器中装的是水。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 A.4.5×108毫克B.4.5×103克C.45千克D.0.45吨 2.在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由山脚运送到高山上B.把铁块锻压成铁板 C.把铁块熔化成铁水D.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 3,关于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B.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C.测量前,可以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D.天平移动位置后,应重新调节平衡 4.由密度公式 m V ρ=,可以判定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 A.当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 B.当m一定时,ρ与V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当体积相同时,它们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5.1m3的水和1m3的冰相比较( ) A.水和冰的体积与质量都相等B.水和冰的体积相同,水的质量比冰大 C.水和冰的密度相同,水的质量比冰大D.水的密度比冰大,水的体积比冰小。·6.把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时,从杯中溢出10克水。若将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计算题

《质量与密度》必会计算题 班级:八()姓名: (一)借瓶、水测液(水的密度是常数,为 1.0×103kg/m3) 1、一瓶0.3kg,装满水后为0.8kg,装满某液后为0.9kg,求所装液体密度。 (六)图像图表 9、在测定某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三次,记录如右:试求:(1)液体的密度; (2)容器的质量m;(3)表中的m' 2、一瓶装满水后为64g,装满煤油后为56g,求瓶子的质量和容积。 (二)判空、实心,灌液 3、一铝球200g,体积80cm3,判空、实心。 4、一空心铝球178g,体积30cm3,求○1空心的体积;○2若空心部分灌满水银,球的总质量。 (三)冰——水问题 5、1m3的冰化成水,体积变为。比原来改变了。 6、1kg的冰化成水,体积变为。(四)抽样求总 7、一巨石体积50m3,敲下一样品,称其质量为84g,体积30cm3,求巨石质量。 (五)模型、铸件估算 8、以质量为80kg、身高1.7m的运动员为模特,树一个高 3.4m的实心铜像,试估算铜像的质量为。(七)求比值:据公式ρ=m/v代入求,知3求1。 10、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之比2:3,体积之比3:4,则密度之比为 11、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之比3:2,密度之比5:6,,则体积之比为 练习 1、质量相等问题: (1)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为cm3 (2)甲乙两矿石质量相等,甲体积是乙体积的2倍,则ρ 甲 =ρ 乙 。 2.体积相等问题: (1)一个瓶子能盛1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 kg酒精. (2)某空瓶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瓶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850g,求瓶的容积与液体的密度。 (3)某工程师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将一刚制零件改成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56kg,则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钢的密度为7.9×103kg/m3,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课时:第1课时 时间:2020.4 【考点聚焦】 1.知道质量的单位。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3.理解密度的概念。4.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5.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体积 【知识结构】 考点一 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 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但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 子可以再分,但再分就不能保持物质原有的性质了。 3.分子之间有间隙,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4.纳米(nm )是长度单位,1nm=910 m 考点二 质量 1.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跟物体的 形状、位置和状态无关。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要单位是kg ,1t=1000kg=g 610=mg 910 考点三 质量的测量 1.常用工具:杆称、台秤、电子称等。 2.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托盘。 3.天平的使用 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拔: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调: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上或左右摆动 幅度一样是,天平平衡。 称:左物右码,用镊子加减砝码,加砝码顺序时从大到小,砝码不能调平 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到调平平衡。

读:物体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示数。 注意:天平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遵循“左物右码’原则,称量物体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来调节天平的平衡。 考点四 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 2.单位:kg/m 3或g/cm 3;1g/cm 3=310kg/m 3 3.公式:v m =ρ 注意: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与物质的质量和 体积无关。 考点五 密度的测量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测量步骤: (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 的体积为V1。 (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出二者的体积为 V2。 (4)固体的密度1 2V V m V m -==ρ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测量步骤: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m1。 (2)把烧杯中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 (4)液体的密度V m m V m 21-== ρ 1.给你天平、量筒和水,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 判断是何种金属?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的质量m (2)将量筒内装入一定体积的水V 1 (3)把金属块放入量筒内,计下水面位置的读数V 2(4)算出金属块体积V 金=V 2-V 1,则ρ金=m 金/(V 2-V 1)(5)对照密度表判断是何种金属。 2.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基础)知识讲解

密 度 (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密度概念、公式和单位。并会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3、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值及其含义; 4、能运用公式 及变形计算; 5、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密度 (《质量 体积 密度》356649(密度)) 1、概念: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要点诠释: (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即对于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如:所有的铝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不论它的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即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和物态有关,还受温度的影响。 2.密度的公式 V m = ρ式中的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 要点诠释: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 当ρ一定时, 21m m =2 1 V V ;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 V 一定时, 21m m =2 1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 。 3.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 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 /cm 3 )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习题

1L= mL;1mL= L;1mL= cm3= m3; 1m3= cm3;1m3= dm3;1t= kg= g; 水的密度为:kg/m3= g/cm3; 冰的密度为:kg/m3= g/cm3; 7.02×103kg/m3= g/cm3 (2×103) ×(3×104)= ;(2×103) ÷(2×104)= ; (2×103) ÷(2×10-7)= ; 密度公式p= ;公示变形:m= ;v= 1.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A. 质量变大 B. 质量不变 C. 密度变大 D. 密度不变 2.1kg的水凝固成冰,其质量kg,体积. A. 0.9;变大 B. 0.9;不变 C. 1;变大 D. 1;不变 3.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它的() A. 质量 B. 体积 C. 长度 D. 密度 4.2013年2月,我国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超轻材料,这种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其密度仅0.16kg/m3,则体积为2m3的这种气凝胶的质量 kg. 5.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 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C. 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 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 6.“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其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高强度的合金材料,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己知某飞机采用密度为6×103kg/m3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需要合金1.2×105kg,若采用“全碳气凝胶”代替合金材料,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 A. 6kg B. 60kg C. 600kg D. 6000kg 7.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 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 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 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8.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ρ 甲>ρ 乙 B. ρ 甲=ρ 乙

初二物理密度典型计算题

密度典型计算题 一、理解ρ=m/v 1、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密度变不变,为什么? 2、三个相同的杯子内盛有质量相同的煤油、水和盐水,则液面最高的是_________,若三个杯子中盛有体积相同的这三种液体,则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 3、一钢块的质量为35.8千克,切掉1/4后,求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分别是多少? 4、10m3的铁质量为多少? 5、89g的铜体积多大? 二、关于冰、水的问题。 1、一杯水当它结成冰以后,它的质量将_________,它的体积将_________. 2、体积为 1 m3的冰化成水的体积多大?(ρ冰=0.9×103kg/m3) 3、体积为9 m3的水化成冰的体积多大? 三、关于空心、实心的问题。 1、一铁球的质量为158克,体积为30厘米3,用三种方法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 2、一铝球的质量为81克体积为40厘米3,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求此球的总质量? 四、关于同体积的问题。

1、一个空杯子装满水,水的总质量为500克;用它装满酒精,能装多少克? 2、一个空杯子装满水,水的总质量为1千克;用它装另一种液体能装 1.2千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一零件的木模质量为200克,利用翻砂铸模技术,制作钢制此零件30个,需要多少千克钢材?(ρ木=0.6×103kg/m3) 4、如图3所示,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 质量为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 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5、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450g,若将150g小石子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称量,其总 质量为550g, 求:(1)、小石子的体积为多大?(2)、小石子的密度为多少? 6、一空杯装满水的总质量为500克,把一小物块放入水中,水溢出后,杯的总质量为800克,最后把物块取出后,杯 的总质量为200克,求此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五、利用增加量求密度在研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下表的结果: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5 35.0 40.0 总质量(g)10.7 12.8 21.4 39.9 m (1)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2)表中m=_________g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讲 质量和密度教案

第7讲质量和密度 一、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及其单位。 2.理解密度的概念、单位及其应用。 3.知道水的密度。 4.会用天平称质量。 5.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1.测量质量天平的使用 2.密度知识的综合应用 3.利用密度公式测量物质密度、鉴别物质种类、估测物体质量。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质量及其测量 1.质量的定义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的单位 国际通用单位:千克(kg) 其他常用单位:吨、克、毫克 换算关系: 1吨=103千克 1千克=103克 1克=103毫克 1千克=106毫克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而改变 4.质量的测量 (1)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器具有:杆秤、台秤、案秤和电子秤等,在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常用天平有两种:物理天平和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 使用前先观察: (a)观察最小刻度:即游码标尺上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克;

(b)观察天平的最大秤量值:(又叫称量)即最多能测量多少克.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校正零点,调节横梁平衡. 具体步骤:i)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 ii)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在中线两侧摆动的幅度相等. (c)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里,把砝码放在右盘里,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d)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右盘里所有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知识点二 密度及其应用 1.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 3 ,其他单位:g/cm 3 换算关系:(以水的密度为例) 1.0×103 kg/m 3 =1.0×103 ×3631010cm g =1.0g/cm 3 它表示1m 3的水质量是103千克,即1cm 3 的水质量是1g.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都是相同的,即密度是相同的,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无关,忽略温度的影响,可认为同种物质的密度大小是不改变的. 4.密度的计算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密度的计算公式: ρ= v m 式中m 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用kg;v 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用m 3 ;则ρ表示这物体的材料密度,单位即为kg/m 3 如果m 的单位g, v 的单位用cm 3 ,则ρ的单位即为g/cm 3 5.密度的测定 根据密度的计算ρ= v m ,可知测定密度的基本方法是:

初二物理上学期总复习教案(DOC)

初二物理上学期复习教案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例:45μ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 船=V 船t=100m/s ?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 ?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S 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t 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2 1V 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

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m/s 。 解:前半段时间为:t=v s = s m m /2050=2.5s 后半段时间为:t=v s =s m m /1050=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s m 5.7100=13.3m/s [应用练习]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 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 (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____的,这是以________ 为参照物。 (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_______的,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2.一只小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 内通过的路程 是5m ,则它通过20m 路程后的速度是________m/s 。 3.作直线运动的某物体,在开始5s 内通过的路程是20m ,接下来的15s 时间内作速度为5m/s 的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 这20s 时间内作的是_______运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m/s ,合___________km/h 。 4.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 .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 .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 .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计算课件

第二课时密度的计算 【知识与技能】 1.会计算物质的密度及对照密度表来鉴别物质. 2.会根据密度公式ρ=m V及变形式m=ρV和V= m ρ计算物体质量或体积. 【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重点】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 理解密度公式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14—115,完成以下问题: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 m V .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 m 3) m ——质量——千克(kg) V ——体积——立方米( m 3) 3.单位换算:1 g / cm 3=1×103 kg/ m 3 【教师点拨】 对于公式ρ= m V 的理解: (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是一个定值(即密度不变). (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 知识点二 密度公式的应用 【合作探究】 例题 把一块金属完全浸入盛满酒精(ρ酒精=0.8 g/cm 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8 g 酒

精.若将该金属块完全浸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 解:溢出酒精的体积V 酒精= m 酒精ρ酒精=8 g 0.8 g/cm 3 =10 cm 3.物体体积V 物=V 酒精, 完全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 水=V 物=V 酒精, 溢出水的质量 m 水=ρ水V 水=1 g/cm 3× 10 cm 3=10 g. 【教师点拨】 密度公式 1.计算物体密度:ρ=m V 2.计算质量:m =ρV 利用公式 m =ρV ,对于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质量,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从密度表中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设法测出其体积,便可计算出这个物体的质量. 3.计算体积 对于难于直接测量的物体体积,只要知道这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从密度表中查出这种物质的密度,再设法测出其质量,便可计算出这个物体的体积. 【跟进训练】 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并用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象,量筒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A ) A .30 g 0.8 g /cm 3 B .75 g l g/cm 3 C .75 g 0.8 g /cm 3 D .30 gl g/cm 3

初二物理密度典型计算题(含答案).doc

密度的应用 1. 有一个瓶子装满油时,总质量是1.2kg ,装满水时总质量是1.44kg ,水的质量是1.2kg ,求油的密度. 2. 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使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3:2,求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3. 小瓶内盛满水后称得质量为210g ,若在瓶内先放一个45g 的金属块后,再装满水,称得的质量为251g ,求金属块的密度. 4. 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21ρρ、,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试证明该合金的密度为 2 12 12ρρρρ+?(假设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 5. 有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100g ,体积为6cm 3,请你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由纯金(不含有其他常见金属)制成的?(33kg/m 103.19?=金ρ) 6. 设有密度为1ρ和2ρ的两种液体可以充分混合,且212ρρ=,若取体积分别为1V 和2V 的这两种液体 混合,且212 1V V =,并且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求证: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123ρ或234 ρ. 7. 密度为0.8g/cm 3的甲液体40cm 3和密度为1.2g/cm 3的乙液体20cm 3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 8.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4m 103-?的瓶内盛有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声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9.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 ,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如图21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 (如图21乙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 2,已知ρ冰=0.9×103kg/m 3,ρ水=1.0×103kg/m 3。 求:(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甲 乙 图21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案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PPT课件) 通济镇初级中学校执教者:曾强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知道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复习理解密度的概念,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解释生活中的一 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理解质量密度间的关系,能进行质量、密度的有关计算 复习重点: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和密度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复习过程: 一、质量 1、质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对于一个物体来说,他的质量是确定的,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物质与物体的区别: 物体与物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有一定空间,有体积和量的多少的实物,而物质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切勿混淆。 如:铁钉是物体,它由物质铁构成。 物体的__形状__变了质量__没_变化 物体的__状态__变了质量__没__变化

我国2008年将要发射的神舟七号实现宇航员出舱 __空间位置_变了质量__没__变化 练一练: (1)、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铁块加热后,再打成铁片,质量变小了 C.物理课本在南京和在南极时, 质量不一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铁块加热后,再打成铁片,质量变小了 C.物理课本在南京和在南极时, 质量不一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质量的单位 基本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练一练: (1)、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张邮票的质量大约:50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80 一各苹果的质量大约:150 一元硬币的质量: 10 一只鸡的质量大约: 2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 2 一本物理书的质量: 一条鲸鱼的质量: 120 你们知道哪些工具可以测量质量呢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知识点 质量与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招考试的热点之一.同学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会在天平的调节、物体质量和密度的测量等方面出现错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本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与密度相关知识点。欢迎阅读与参考!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质量与密度)如下: 1、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的单位:千克(主单位),克,吨,毫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2、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 理天平。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1放平) (2)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拔零) (3)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水平(调节螺母使平衡) (4 )物体放在左天平盘上,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在右天平盘内(物放左、码放右) (5)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调节游码使平衡) 4、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 叫天平的最大秤量 (2)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5)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5、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6、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ρ=m/V;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 克/立方厘米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初二物理上册密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上册密度计算专项练习题 ※※直接公式: 一金属块的质量是386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 2.有一枚金戒指,用量筒测的它的体积为0.24 cm3,天平测的质量为4.2g,通过计算判断这枚金戒指是否为纯金制成? 3. 有一种食用油的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4. 求质量为100g、密度为0.8×103kg/m3酒精的体积? 5. 人的密度和水差不多,一个质量是50kg的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多少m3? 6.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4:5,求密度之比为多少? ※※比值问题: 1.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与实心的铝球的体积之比为 ______;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的铝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ρ铜=8.9g/cm3,ρ铝= 2.7g/cm3) 2.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A.0.2倍 B.0.8倍 C.1.25倍 D.5倍 3.如图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 (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是() ※※※样品问题: 1.地质队员测的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 cm3的样品,测的样品的质量为52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 2.一个油车,装了30 m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车厢的石油质量,从中取样30 cm3的石油,称得质量为24.6g,求这节车厢石油的总质量为多少? ※※※等量问题: 1.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化成水后,体积为多大? 2.一个瓶子能装1kg的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kg的酒精? 3.某工程师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将一钢制零件改成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 1.56kg,则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钢的密度为7.9×103Kg/cm3,铝的密度为2.7×103Kg/cm3) 4.一天小明看到液化气公司价格牌上标有:冬季 55元/瓶,夏季 51元/瓶。他寻思为什么夏季价格低?查资料可知:液化气冬季密度为0.88×103 kg/m3 ,夏季密度为0.8×103 kg/m3 ,液化气瓶的容积为0.015 m3 通过计算比较冬季与夏季液化气价格的高低。若两季价格一样,则夏季应标价多少?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概念、单位。 2、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概念,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2、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美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密度的概念。 2、测量密度。 3、密度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体积、面积等的特殊测量。 2、有关密度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班班通、赢在中考总复习 六、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历了一年半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习。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课时就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坚持到底。 七、教学资源:教学用书 八、授课班级:九年级(4)班、九年级(6)班 九、授课时间:2017年5月20日 十、教学课时:共两课时 十一、教学程序:认定目标→巩固基础→分层练习→反馈答疑 十二、教学过程: (一)认定目标:学生展示课前复习自学导学题,教师补充并分别指出重、难点。 (二)通过微视频及课件复习本章重点知识。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顾并完成重要知识点回顾。 (三)分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收集信息、精讲点拨、反馈纠正。 (四)反馈答疑:提问学生还有哪些不太懂或哪类问题不太懂,特别要注意哪些,并解答学生提问。 (五)布置作业: 赢在中考章节练习 第一课时 学习方案 (一)课前复习自学导学题 1、质量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用字母____表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而改变, (2)单位:质量的国际主单位: 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换算关系:1t=_______Kg 1g=_______Kg 1mg=_______Kg 2、关于质量的测量 (1)质量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实验室用______测质量。 (2)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_____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______。②“放”:把天平放在_______,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这时横梁平

八年级上册物理之密度(基础)知识讲解

密 度 (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密度概念、公式和单位。并会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3、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值及其含义; 4、能运用公式 及变形计算; 5、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密度 (高清课堂《质量 体积 密度》356649(密度)) 1、概念: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要点诠释: (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即对于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如:所有的铝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不论它的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即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和物态有关,还受温度的影响。 2.密度的公式 V m = ρ式中的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 要点诠释: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 当ρ一定时, 21m m =2 1 V V ;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 V 一定时, 21m m =2 1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 。 3.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 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 /cm 3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

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 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 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 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练习题及答案

1.有一个深为30cm的圆柱形桶,桶内装的水完全结成了冰,冰面高出水面2cm,求桶内的水原来的深度是多少? 2.(7分)一空瓶的质量是0.3kg,瓶内装有重4.5N的水。求(1)瓶和水的总重力;(2)月球上没有大气层,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假设将这个装着水的瓶子带到月球上,则它在月球上的质量和重力分别是多少?3.(6分)已知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有一冰块,在地球上的质量为6kg,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所受重力是多少;若把它带到月球表面,它的质量是多少,这时它所受的重力约为多少? 4.瓶子的质量是0.3kg,瓶内装有重4.5N的水。求(1)瓶和水的总重力;(2)瓶和水的总质量是多少kg? 5.航天员到月球上采集一块矿石标本,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的重力为10N,回到地球后用天平测得其质量为6kg。那么: (1)这块矿石在月球上采集时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在地球上,它所受的重力为多少牛(g取10N/kg)? 6.体积为100cm3的冰块(ρ冰=0.9g/cm3)熔化成水,水的质量为多少克,水的体积相比冰的体积变化了多少立方厘米。(6分) 7.有一只玻璃瓶重为1N,当装满水时重为4N。若在瓶中轻轻放入重7N的一些金属颗粒,待水溢出后,称得其总重为9N。(g=10N/kg)求: (1)金属颗粒的质量有多少?(1分) (2)金属颗粒的体积共有多少?(2分) (3)金属颗粒的密度是多少?(2分) 8.一石块的质量是45kg,则石块的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乙同学的体重是500N他的质量是多少kg? (友情提示: g 取10N/kg) 9.5m3的水全部结成冰后体积是多大? 10.一容积为3×102c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11.质量为9kg的冰块,密度为0.9×103kg/m3,(1)求冰块的体积多大?(2)若冰吸热后,有30 cm3的冰熔化成水,求冰熔化成的水的质量。12.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55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4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求(1)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cm3 ? (2)这个空瓶的质量是多少g ? 13.(6分)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金属螺母.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金属螺母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158g、200g,然后将金属螺母轻轻放入容器中, 擦干容器外壁的水后,又测出了容器此时的总质量为338g.求: (1)金属螺母的体积; (2)金属螺母的密度。 14.一个铁球的质量是1.58kg,体积是0.5dm3,ρ铁=7.9×103kg/m3,ρ酒精=0.8×103kg/m. (1)这个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 (3)如果空心部分注满酒精,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15.有一块20m3的矿石,为了测出它的质量,从它上面取10cm3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6g,根据以上数据求出矿石的密度和质量? 16.有一只铜球质量是178g,体积为25cm3,通过有关计算说明该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ρ铜=8.9×103kg/m3) 17.有一只金戒指体积为0.24cm3,用天平称质量为4.2g,这只戒指是否是纯金制成的? (ρ金=19.3×103kg/m3) 18.装石油的油罐车的容积为30m3,取出200cm3的石油,称得其质量为160g。求: (1)石油的密度是多少? (2)油罐车装满该石油,则所装石油的质量为多少? 19.一块铝锭质量为1080kg,求这块铝锭的体积是多少?(ρ铝=2.7×103kg/m3。) 20.一只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00 g,投入一块小石块溢出部分水后总质量为315 g,取出石块,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290 g,试求小石块的密度. 21.(8分)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

八年级物理密度计算题

密度计算题 1.质量为9kg的冰块,密度为0.9×103kg/m3.求冰块的体积. 3.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密度变不变,为什么? 5.一个质量是50克的容器,装满水后质量是150克,装满某种液体 后总质量是130克, 求1)容器的容积。 2)这种液体的密度。 8.一钢块的质量为35.8千克,切掉1/4后,求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分别是多少?(ρ钢=7.9×103kg/m3) 10. 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450g,若将150g小石子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称量,其总质量为550g,求: (1)小石子的体积为多大? (2)小石子的密度为多少? 11.一杯水当它结成冰以后,它的质量将_________,它的体积将_________.

12.一铝球的质量为81克体积为40厘米3,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求此球的总质量?(ρ水银=13.6×103kg/m3,ρ铝=2.7×103kg/m3) 13. 体积为1 m3的冰化成水的体积多大?(ρ冰=0.9×103kg/m3) 体积为9 m3的水化成冰的体积多大? 14.一个空杯子装满水,水的总质量为500克;用它装满酒精,能装多少克?(ρ酒=0.8×103kg/m3) 15. 一铁球的质量为158克,体积为30厘米3,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ρ铁=7.9×103kg/m3) 16一个空杯子装满水,水的总质量为1千克;用它装另一种液体能装1.2千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17. 一块体积为100厘米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

18. 甲乙两矿石质量相等,甲体积是乙体积的2倍,则ρ甲= ρ乙。 19. 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如何量出100克酒精来? 20.用称能否测出墨水瓶的容积?如能,说出办法来。 21. 不用量筒,只用天平,如何称出5毫升的水银来? 22.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450g,若将150g小石子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称量,其总质量为550g,求: (1)小石子的体积为多大? (2)小石子的密度为多少? 23.一金属块的质量是386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 24.一空杯装满水的总质量为500克,把一小物块放入水中,水溢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