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控

合集下载

水稻 虫害防治

水稻 虫害防治

水稻虫害防治
水稻害虫主要包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稻象甲、稻负泥虫等。

它们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可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害虫,应采取以下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合理施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虫能力。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制剂防治害虫。

3.化学防治:在害虫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4.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彩、声音等诱杀害虫。

5.综合防治:结合以上防治方法,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实现水稻害虫的有效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水稻害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同时,加强田间监测,及时掌握害虫发生动态,确保防治措施的针对性。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主要以稻叶为食,造成叶片卷曲、黄化,严重影响稻穗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生长,导致产量减少。

为了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需要深入了解其发生规律,并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防治。

一、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1. 孳生环境:稻纵卷叶螟主要孳生在稻田中,特别是在温暖潮湿、阳光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的生长季节,其孳生环境对它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2. 生命周期:稻纵卷叶螟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它们在幼虫期主要以稻叶和嫩茎为食,对稻株造成危害。

3. 发生规律:稻纵卷叶螟幼虫主要发生在稻田中,其由卵孵化为幼虫,经过数天至数周的生长发育,然后结蛹羽化成成虫,成虫主要以田间小昆虫、植物汁液等为食。

在发生规律上,稻纵卷叶螟一般在稻田中夏季发生较多,秋季和春季发生较少。

二、绿色防控技术针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可以采用以下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防治: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或捕食性昆虫进行生物防治,例如可以引入蚜茧蜂、蚜虫天敌等昆虫,利用它们的捕食和寄生作用控制稻纵卷叶螟的数量。

2. 植物防治:种植一些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强拒绝性或排斥性的植物,如大蒜、草木樨等,来减少该害虫的发生。

3. 生物农药:利用一些对人畜无害的生物农药,如芹菜碱、珊瑚此碱等,进行喷洒防治。

4. 化学防治:采用对环境友好、对非目标生物无害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如苏力微、氟氯氰菊酯等。

5. 生态防治:通过调整农田生态环境,增加有益微生物、控制害虫天敌、减少农药使用等手段进行综合防治。

通过上述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减少农药残留,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民身体健康。

三、加强科学管理除了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防治外,还需要加强稻田的科学管理,以减少稻纵卷叶螟的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1. 灌溉管理:合理安排稻田的灌溉,保证稻田中的水分充足,避免积水滞留,减少稻纵卷叶螟的孳生。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分析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分析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分析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地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我们需要了解其发生规律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技术。

一、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1.季节性发生规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

春季是病虫害大量繁殖和传播的时期,因为气温适宜,病虫害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

夏季是病虫害高发期,高温潮湿的环境为病原菌和虫害提供了繁殖的有利条件。

秋季是病虫害传播的季节,因为天气干燥,病原菌和虫害通过风、雨水等途径传播到其他地区。

冬季是病虫害休眠期,但一些病虫害如蚜虫、螨虫等仍然存在。

2.区域性发生规律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不同,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也有所差异。

例如,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适合水稻等作物的生长,但也容易滋生病虫害。

而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适合小麦等作物的生长,但也容易受到蚜虫等病虫害的侵害。

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的病虫害发生规律,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连作隔离规律连作是指同一块土地上长期种植同一种作物。

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病原菌和虫害的积累,增加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因此,农作物的连作隔离是防控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轮作、间作等方式,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技术分析1.物理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主要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利用覆盖物、遮阳网等方式控制温度和湿度,阻止病虫害的入侵。

此外,还可以利用陷阱、粘虫板等物理工具来捕捉和杀灭病虫害。

2.生物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是利用天敌、寄生性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引入天敌如蜘蛛、寄生蜂等来捕食害虫,或者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拮抗菌等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生物防控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无污染等优点,但也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生物防控剂和施用方法。

3.化学防控技术化学防控技术是利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农药可以快速有效地杀灭病虫害,但也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水稻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水稻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化学防治
在必要情况下,选用高效、低 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 治,注意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

展望
加强科研力度
推进综合防治
加强水稻玉米病虫害防治的科研力度,开 展系统研究和攻关,提高防治效果和水平 。
积极推进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物理 、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实现 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
优化农药使用
化学防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发病初期,使用药剂如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 ,连续防治2-3次。
03
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01
02
03
04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环 境,选择适合的、抗病虫害能
力强的水稻玉米品种。
合理轮作
避免重茬,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和传播。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株残体,减 少病虫害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幼虫
稻螟虫幼虫期主要在水稻茎秆内部活动,啃食水稻茎秆、叶片等部位,导致水稻养分吸收受阻,生长 缓慢。幼虫无翅,不能飞行。防治方法:选用抗虫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的抗 虫能力。同时要定期检查水稻长势和虫情变化,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02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螟
生物防治
利用赤眼蜂等天敌昆虫,在玉米 螟产卵期进行释放,可有效控制 玉米螟的繁殖和危害。
合理施肥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科学配比 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
作物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天敌引入
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 蝇等,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繁殖。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井冈霉素 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 药的使用。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前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生长过程易感染病虫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灌溉管理、土壤处理、气候条件和病虫害防治等水稻种植方面的技术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关于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增强农民的经济收益,保障人民的口粮需求。

二、病虫害种类及危害1.水稻病害生产中常见的水稻病害主要有白叶枯病、锈病、纹枯病、扁平糯米糠病、稻瘟病、水稻猝倒病、叶枯病、灰霉病等。

水稻病害的危害,主要是通过病原菌或病毒的侵染和感染,使水稻生长发育异常,减少光合作用和生长素的合成,降低产量和品质,威胁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益。

水稻虫害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草象、水稻灰飞虱、水稻螟虎等。

水稻虫害的危害主要是通过虫口的刺吸、蛀食等对水稻叶片、根系、花穗等部位造成危害,降低水稻产量和品质,严重时会造成滞育死亡和逐年减产。

三、病虫害防治的方法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控制病原菌、病毒、昆虫等有害生物的方法,具有环保、维持生态平衡的优点。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一些天敌如锡纸娃娃、细腰蜂等,寄生虫如拟花天牛等,以及微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等)等进行防治。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具有效果快、持续时间长的优点,但同时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一些农药如敌草快、硫酸亚铁、三唑酮等,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控制。

但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该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不要超量使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控制病虫害的方法,比较环保,不会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往往需要对土壤、气温等因素进行精细管理。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支撑剪枝、灭虫灯、肥料病虫防治等。

4.农艺防治农艺防治是通过加强农业管理、科学施肥、基本农田管理、合理灌溉等方法,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轻病虫害造成的危害。

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一、绪论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它不仅可以指导农民朋友们科学合理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为大家详细解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和时间规划。

二、2023年水稻病虫害预测与防治时间表1. 病害预防防治时间表(1)水稻纹枯病- 2月-3月:及时清理稻田周围的野草、秸秆等杂物,消除病源。

- 4月-5月:在发病初期,选用防控效果好的农药进行喷洒,加强排水,保持稻田通风。

- 6月:对已经发病的稻株进行清除,及时摘除受害叶片,病情严重的稻田可选择施用杀菌剂。

(2)稻瘟病- 5月-6月:在稻田内播种抗病优良品种,加强施肥,提高水稻的免病能力。

- 7月-8月:病灶初现时,选择适宜的药剂进行喷洒,减少病害扩散。

2. 虫害预防防治时间表(1)稻纵卷叶螟- 5月-6月:定期开展虫情调查,发现虫害早期,可使用低毒高效农药进行防治。

- 7月-8月:增施有机肥,提高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2)稻飞虱- 7月-8月:虫情发生时,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合理施用昆虫杀菌剂,控制虫害发生。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对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的全面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清晰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还可以掌握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和时间安排。

然而,要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需要农民朋友们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学习和实践,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稻品种特点,科学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措施。

希望2023年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为粮食生产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文章写手,我对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也有些个人观点。

我认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需要科学规划和精准施策,不能一刀切,更不能片面追求速效。

要积极倡导绿色防控理念,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
2020/8/2
化学防治
▪ 药剂防治: ▪ 20%三环唑粉剂100克/亩 ▪ 或40%稻瘟灵(富士1号)乳油60-70毫升/亩 ▪ 春雷霉素与三环唑混合剂1000倍稀释喷雾 ▪ 时间:苗期(发病初期),分蘖盛期,抽穗期 ▪ 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
)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重病需喷2次,间隔期为7—10 天。
水稻病虫害防治
2020/8/2
主要内容
u 水稻病虫害发生概况 u 水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2020/8/2
2
一、水稻病虫害发生概况
2020/8/2
3
水稻病害
n 水稻病害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近百种,我 国正式记载的达7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重 要性的有20余种。
n 稻瘟病、纹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面积 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我们南方水 稻的三大主要病害。
▪ 为害:苗期、分蘖期为害水稻,造成枯心苗; ▪ 孕穗期为害水稻,造成枯孕穗; ▪ 破口抽穗期为害水稻,造成白穗。
2020/8/2
47
2020/8/2
2020/8/2
2020/8/2
50
发生规律
▪ 三化螟因在江浙一带每年发生3代而得名,在广东等地
可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春季气温达
▪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台风暴雨造成伤口,病害容 易流行。偏施氮肥,灌水过深加重发病。
2020/8/2
38
传播途径
▪ 病田收获的种子、病残株都带病菌,可成为下季初侵染 的主要来源。病粒播种后,病菌侵害幼苗的芽鞘和叶梢, 插秧时又将病秧带入本田,病菌主要通过气孔侵染。在 夜间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溢出菌脓。干燥后成小的黄 色珠状物,可借风、雨、露水、泌水叶片接触和昆虫等 蔓延传播,也可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到其他田块。远距 离传播通过种子调运。粳稻通常较抗病,而籼稻品种大 多感病,受害严重。一般籼型杂交稻(如金优系列,汕优 系列杂交品种)比常规稻感病,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感病。 对白叶枯病抗性好的品种大多也抗条斑病。

水稻病虫害防治三个关键期

水稻病虫害防治三个关键期

2023-11-07•第一个关键期:水稻营养生长期•第二个关键期:水稻生殖生长期•第三个关键期:水稻抽穗结实期•综合防治措施•不同类型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目•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未来趋势录01第一个关键期:水稻营养生长期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叶鞘出现云纹状病斑,后期导致茎秆腐烂。

成虫和若虫危害稻丛下部,吸取汁液,影响稻谷生长。

03病虫害类型及症状02 01稻叶出现褐色病斑,严重时导致稻谷变黑。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

稻瘟病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

纹枯病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合理施肥,避免稻株徒长。

稻飞虱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进行防治。

稻瘟病在水稻分蘖期至孕穗期进行防治。

纹枯病在水稻分蘖期至孕穗期进行防治。

稻飞虱02第二个关键期:水稻生殖生长期稻瘟病此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均可发生,可导致叶片、穗颈和谷粒发病,叶片上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穗颈发病后会造成白穗或半白穗,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此病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可引起穗颈和谷粒病变。

叶鞘上的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灰褐色,病斑边缘不清晰。

以吸取水稻汁液为生,可导致稻株枯死,严重时甚至造成全田毁灭。

幼虫吐丝将稻叶纵卷成筒状,取食叶肉,留下表皮,严重时可将稻叶吃光,造成白叶现象。

病虫害类型及症状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法。

防治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以改善田间环境,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种类和症状,选用相应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如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等药剂;纹枯病可选用井冈霉素、丙环唑等药剂;稻飞虱可选用吡虫啉、噻嗪酮等药剂;稻纵卷叶螟可选用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

初发期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情扩大。

预防期在水稻移栽前进行病虫害预防,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盛发期在水稻病虫害大量发生时,采取集中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瘟:三叶期后--穗期。分蘖期至拔节期发生重。分四种类型。
慢性型:最常见症状。梭形,外淡黄色,内褐色,中央灰白。中央连外圈叶 脉褐色线(坏死线)向 两端延伸形成“三圈一线。
急性型:病斑暗绿色近圆形-椭圆形,正反两面有灰色霉层,流行预兆。 褐点型:抗病品种老叶或发病条件不适宜,针头大小褐点病斑。 白点型:白色近圆形小白斑。如天气条件有利,迅速扩展成为急性型病斑。 节瘟:抽穗后发生。稻节上褐色小点,后围节部扩展,变黑腐烂,干燥时易
横裂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 穗颈瘟(含枝梗瘟):穗颈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变褐或黑褐色。造成枯白
穗或秕谷。
谷粒瘟:颖壳灰白或生褐色椭圆形、不规则形病斑,使稻谷变黑。使种子带 病。
稻瘟病主要特点
铜仁科学院
★主要、重大、常发性、流行性、毁灭性灾害。 ★种子、病草是病菌初侵染主要来源。 ★现有推广品种普遍不抗病;推广品种随年限、生理小种变化而下降,甚
病毒类:次要2种:矮缩病、条纹叶枯病。 生理性(非传染性):主要3种:烂秧、坐蔸、缺素。 全世界近百种;我国70余种,重要的20余种面积大、危 害、常发性、流行强的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被称 为“三大重要病害”。
猜猜这是啥病
铜仁科学院
1、稻瘟病
铜仁科学院
稻瘟病不同类型特征
铜仁科学院
苗瘟:3叶期以前发生,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枯死。潮湿产生大量灰 色霉层。
一个水稻生长周期,最好一种农药使用 2次,病害严重交替使用几种农药。
铜仁科学院
3、稻曲病
铜仁科学院
稻曲病危害
铜仁科学院
★病粒:造成直接减产损失。
★污染:稻谷、稻糠、稻米,致经 济价值下降。
★含菌加工产品:致人畜中毒。
稻曲病主要特点
铜仁科学院
★初侵染来源:种子、土壤中菌核; ★现有推广品种抗耐性较差; ★病菌侵染期:孕穗期-抽穗期,预防关键时期。 ★感病种侵染期+连阴雨=大发生。
排水晒田2-3天,稻 摇蚊防治后用药
二、虫害慨述
铜仁科学院
☆蛀茎类:二化螟、 大螟 ☆食叶类:稻纵卷叶螟、稻苞虫 ☆吸汁类:稻飞虱、蓟马、叶蝉(黑尾、电光)、赤斑黑沫蝉 ☆伤穗类:稻秆蝇、二化螟(二代) ☆潜叶类:稻潜叶蝇 ☆食根类:稻象甲 国内已知385种,常见30多种,主要4种: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秆蝇、 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次要13种:鳃蚯蚓、稻蓟马、负 泥虫、稻椿象、稻土蝗、稻叶蝉、赤斑黑沫蝉、粘虫、稻苞虫、稻瘿蚊、 稻象甲、稻筒巢螟、大螟、稻潜叶蝇
褐飞虱:抽穗生育后期到成熟收获前为害,可造成严重倒 伏、冒穿,损失巨大。(秋稻虱)
稻飞虱防治
铜仁科学院
压前控后或狠
治主害代的策
略,早稻秧田
平均每平方尺

物பைடு நூலகம்
有成虫2只以上、


诱虫灯
晚稻秧田有成


虫5只以上,进


行防治,防治
时期以成虫迁
入期和卵盛孵
高峰期为宜。
粘虫板
4、其他虫害
铜仁科学院
稻秆蝇
★刺吸式口器,吸汁类害虫。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是主 要种类。
★发生环境、迁入降落规律同卷叶螟。 ★成虫趋光性强。 ★每年发生世代重叠。
稻飞虱发生规律
铜仁科学院






灰飞虱:苗期为害传播条纹叶枯病,后期为害稻穗,当地 越冬每年发生期早,春末夏初为害。(春稻虱)
白背飞虱:分蘖拨节至。孕穗期为害,白背飞虱5、6月迁 入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为害盛期,8月下旬以后种群衰减。 (夏稻虱)
防效。水稻稻穗破口前1周没有用药防治稻曲病

的田块,可以考虑在抽穗期因地制宜地选用上

述药剂防治稻曲病。

铜仁科学院
4、水稻其他病害
铜仁科学院
水 稻 立 枯 病
病秧、弱秧
发病出期用药,间隔 7-10天,用药2-3次
主穗和早生分蘖早抽穗, 生长弱
水 稻 恶 苗 病
纤细、瘦弱、叶鞘拉长
药浆与种子以1:50-100的 比例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 分布到种子表面,晾干后即可
至由抗病变成感病品种。 ★感病品种在叶瘟盛发期(分蘖盛期)、穗瘟侵染期(破口至抽穗期)遇
到连阴雨就会流行暴发,产生灾难性损失。 ★武陵山区是全国著名稻瘟病区,省审、国审品种在我州推广需经武陵山
区特别认定。 ★生产上叶瘟好治,穗瘟难防。
稻瘟病侵染循环图
铜仁科学院
稻瘟病防治
铜仁科学院
种子处理:用56℃温汤浸种5分钟。强氯精浸种12小时,也可用1%石灰水 浸种,10-15℃浸6天,20-25℃浸1-2天。
稻瘟病防治常见药物
铜仁科学院
种子消毒
叶瘟
叶瘟
孕穗(破肚),齐穗
胡麻叶斑病与叶稻瘟症状比较
铜仁科学院
水稻胡麻斑病防治
铜仁科学院
1.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2.增施腐熟堆肥做基肥,及时追肥,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的施用可提高 植株抗病力。酸性土注意排水,适当施用石灰,要浅灌勤灌,避免长期水淹造成 通气不良。 3.药剂防治。可用稻种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浸种,防治水稻胡麻斑病,也可 喷洒30%苯醚甲丙环(爱苗)乳油300倍液进行防治。
或本地暴雨及下沉气流多,迁入降落就多)。 ★幼虫3龄以后卷苞长,且能转株为害5-7叶。 ★白天幼虫躲入苞内取食叶肉,早晚潮湿或有露水及阴雨天外
出活动。 ★暴雨年份发生代数多,危害重。 ★幼虫趣嫩绿性强;成虫趋化性强,但趋光性差。 ★幼虫最佳防治时期为3龄幼虫前(外部表现束尖期)。
稻纵卷叶螟发生代数
铜仁科学院
(1)代 6月上中旬; (2)代 7月上中旬; (3)代 8月上中旬; (4)代 9月上中旬; (5)代 10月中旬。
第1、4、5代虫量少,危害轻微, 一般以第2-4代发生危害较重。
早防治, 最好下 午施用
稻纵卷叶螟防治
铜仁科学院
3、稻飞虱
铜仁科学院
稻飞虱特点
铜仁科学院
★(除灰飞虱外)系迁飞性、毁灭性、重大害虫,虫源来自南 部省份海南、云南、广西、福建等。
药剂防治要因地制宜选择药剂,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用量,做到轮换 用药,减缓抗药性,选择低毒高效的。
幼虫防治
二化螟防治药品
成虫防治
铜仁科学院
诱捕器
诱虫灯
2、稻纵卷叶螟
铜仁科学院
幼虫
成虫
危害叶片
大田危害
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
铜仁科学院
★迁飞性、常发性、毁灭性、重大害虫;2-3代主害代。 ★迁入量受南方虫源基数及当年气候影响大(南方虫源基数大
1、二化螟危害
铜仁科学院
成虫
危害茎秆
危害穗部
二化螟主要特点
铜仁科学院
★一代幼虫群集为害形成团状枯鞘与枯心,二代为害形成白穗 、枯穗、虫伤株。
★秧苗长势好,食料丰富植株受害重。 ★枯鞘到枯心经7-10天时间,药剂防控不可错过时机。 ★ 幼虫二龄后,分散蛀茎、蛀穗,老熟后,在稻茎基部或叶鞘
内侧化蛹 ★成虫(蛾子)趋光趋化性极强,采用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
水稻病虫害发生与安全防控技术
铜仁科学院农业科学研究所
铜仁科学院










一、病害概述
铜仁科学院
真菌类:主要3种: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次要8种: 立枯病、绵腐病、恶苗病、褐色叶枯病、云形病、胡麻叶斑
。 病、稻粒黑粉病、小球菌核病
细菌类:主要2种:白叶枯病、胡麻斑病;次要1种:细 菌性茎基腐病。
3、稻曲病防治
用井冈霉素防治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1周

左右施药效果最好,到稻穗破口期再施药,几


乎没有防治效果。从近几年试验示范和大面积
生产用药情况看,适用于防治稻曲病的苯甲丙
环唑、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铜高尚碱式硫酸
铜、琥胶肥酸铜等铜制剂以及咪鲜胺等药剂,
在水稻抽穗期使用,对水稻稻曲病也有一定的
3、施用农药后,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手、面部以及其他可能接触药液 的身体部位。(尤其是施用防虫农药更要注意)
4、产品对水生生物有高毒风险,药瓶及废液严禁污染个水域、土壤 ,严禁在池塘饮水域清洗施药器械。
谢谢!
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好丰收,早日奔上小康
效果好。
二化螟防治
铜仁科学院
物理防治。可采用灯光诱杀 性诱剂防治等,灯光诱杀根据成虫有趋 光的习性,可在成虫经常活动的地方装上诱杀灯,有效地诱杀羽化成虫 , 减少当年的产卵量。性诱剂主要是通过人工合成雌蛾气味杀死雄蛾减少交 配机会,降低孵化率。
化学防治。该防治是目前重要的防治措施,药剂选择一般可采用90% 杀虫单可湿性粉剂900克/公顷兑水300千克喷雾;3.6%杀虫双颗粒剂 20―24千克/公顷撒施,注意保持3―5厘米浅水层3―5天;45%杀虫双粉剂 1050―1500克/公顷兑水300千克喷雾或用225―300千克细土搅匀后均匀撒 施
2、纹枯病
铜仁科学院
主要特点
铜仁科学院
★纹枯病又名云纹病、花脚秆,是水稻主要、重大、常发的 流行性病害;
★病菌初侵染来源:土壤中的菌核或菌丝,最初侵染部位是 稻蔸基部叶鞘
★高温高湿(尤其夏季高温暴雨)气候极有利流行暴发。
★田间高氮肥、高密度、长期深水漫灌加重发病。
★抽穗以前,病害横向扩展,抽穗以后纵向发展;分蘖盛期 、孕穗期、抽穗期发病最重。
稻叶蝉
稻蓟马
稻象甲
椿象
科学安全用药
铜仁科学院
科学用药,提高防效。选用农药做到一是对症,二是准时,三是适量
,四是最佳(最佳品种和最佳剂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