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1
机械识图培训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μm,Ra的下限值为1.6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为3.2μm, Ra的最小值为1.6μm
1:1 如2:1 如1:2
图 线
粗实线 细实线 虚线 粗点划线 波浪线
轮廓线 尺寸线、剖面线 不可见轮廓线 轴线、对称中心线 断裂处的分界线
尺寸注法
尺寸注法
完整的尺寸包括: 1、尺寸数字:大小 2、尺寸线:方向 3、尺寸界线:范围
半剖视图
概念: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称为半剖视图。 应用:它是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的对称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标注:半剖视图的标注方法与全剖视图相同。 注意:在半剖视图中,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应是细点划线,而不应画成粗实线,也不应与轮廓线重合。在半个视图中不应再画虚线〔由于在另一半剖视图中已表达清楚其内形〕,但对于孔或槽等,应画出中心线位置。
二、螺纹的标记
1.公制螺纹
例如标记:M16×1 LH—5g6g—S 其含义为: 普通螺纹〔M〕,公称直径为16mm,细牙,螺距1mm,左旋〔LH〕,中径 公差带代号5g,顶径公差带代号6g,短旋合长度〔S〕。
2.美制螺纹
例如标记3/8—16 UNC—2A 第一位数字3/8〔分数或小数〕表示螺纹外径,单位为英寸; 第二、三位数字16、24、32、20为每英寸牙数(在25.4mm长度上的牙数); 第三位以后的文字UNC为螺纹类型的系列代号; 最后两位2A为精度等级。
图纸幅面
A0、A1、A2、A3、A4
A0幅面为841×1189,A1幅面为A0的一半,以此类推。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第3章 三视图

知3-讲
特别警示:圆锥与棱锥的三视图的区别:圆锥的俯视图 的外轮廓线是圆;棱锥的俯视图的外轮廓线是多边形.
三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三视图
画法
俯视图
应用
课后作业
作业1 必做:请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补充:
作业2
知2-讲
例3 一种机器上有一个进行转动的零件叫燕尾槽(如图 3.3-7),请画出它的三视图.
解:这个燕尾槽的三视图如图3.3-8.
知2-讲
知识点 3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
知3-讲
1.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的方法: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 状,首先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
的正面、上面和左面,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 特别提醒: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的形状时,要对三视图进
方画出左视图,与主视图 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 图3.3-3①中的几何体的三 视图如图3.3-3②所示.
速记口诀: 视图位置要摆明, 画图规则要记清. 主俯视图长对正, 左俯视图宽相等, 主左视图高平齐, 实线虚线应分清.
知2-讲
知2-讲
3. 画三视图的规定:画三视图时,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 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的部分的轮廓线 画成虚线.
(4)利用由三视图画几何体与由几何体画三视图的互逆过程,反
复练习,不断总结方法.
3. 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知3-讲
知3-讲
1. 几何体的三视图和展开图是平面图形,几何体、三视 图和展开图中,三者知其一,就能确定另外两种图形, 即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 对于稍复杂的视图,可先将其化成几个简单的图形, 再综合分析.
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
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
《机械制图》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特征面
特征面
15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1)柱体的形成
叠加而成的柱体
16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1)柱体的形成
切割而成柱体
17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1)柱体的形成
特征面拉伸成柱体
18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21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例1:画组合体三视图
虚拟 轴承座(视图)
22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例2:画组合体三视图
虚拟 组合体(叠加)
23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例3:画切割体的三视图
虚拟 切割体1(视图)
24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例4:画切割体的三视图
虚拟 切割体2(视图)
25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例5:画物体的三视图
虚拟 切割体3(视图)
26
3 任务三 绘制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三、物体的尺寸标注
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完整、清晰。
正确
完整
是指标注的尺寸要符合国 家标准中有关尺寸标注的
规定;尺寸数字准确
是指标注的尺寸能完全确 定物体形状和大小。尺寸 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
机械制图
MECHANICAL DRAWING
总 目 录 TOTAL CONTENTS
项目一 手工绘图规范和基本技能 1 项目二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2
项目三 识读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3 项目四 绘制轴测图 4
项目五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5 项目六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示法 6
三视图课件

绘制三视图基本规则
物体摆放规则
绘制三视图时,应将物体摆放成 工作位置,即自然安放且主要表
面或轴线平行于投影面。
视图布局规则
主视图应位于图纸的主要位置,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 在主视图的右侧。各视图之间应 保持适当的间距,并用细实线连
接对应点。
尺寸标注规则
三视图中应标注齐全的尺寸,包 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 寸。尺寸标注应清晰、准确,符
掌握零件的尺寸标注
熟悉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方法,理解各尺寸 的含义和作用。
分析零件的视图表达
分析零件图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视 图,理解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理解零件的技术要求
了解零件图中的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等 技术要求。
装配图阅读和绘制方法
了解装配体的组成
通过观察装配图,了解装配体由哪些 零件组成,各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 相对位置。
掌握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形成原理及 投影规律。
三视图绘制方法
学习如何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正确绘制 其三视图。
尺寸标注与识读
理解尺寸标注的规定和方法,能够准确识读 和理解三视图中的尺寸信息。
形体分析与表达
掌握形体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所学 知识对复杂形体进行准确表达。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标注零件尺寸
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制造要求,标注必要的零 件尺寸,如定形尺寸、定位尺寸等。
ABCD
拆画零件图
根据装配图中的零件形状和连接关系,逐个拆画 出各个零件的图形。
编写技术要求
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和制造工艺,编写必要的技 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公差等。
06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第3、4章 柱体、锥体三视图

基本体读图练习
补左视图
基本体读图练习
补左视图
基本体读图练习
P11-14 补俯视图
识读:依据实形(图形特征)想象立体形状
平面体三视图练习
平面体三视图练习
第3章 柱体三视图
3.2 圆柱三视图的画法与识读
形体特征:类同直棱体,底面为圆画反映底面 实形的特征图(圆),最后画出其他视图
图形特征:一个视图为圆,两个视图为矩形
第三、四章 柱体、锥体三视图
第3章 柱体三视图
3.1 棱柱三视图的画法与识读 3.2 圆柱三视图的画法与识读 3.3 组合柱体
第4章 锥体三视图
4.1 锥体的概念及形体特点 4.2 锥体三视图的画法 4.3 锥体三视图的识读
基本体
基本几何体是构成工程形体的基本单元。
根据表面几何性质分
平面体
曲面体
根据形状特征分
柱体
图示
锥体
第3章 柱体三视图
3.1 棱柱三视图的画法与识读
形体特征:两个底面全等、相互平行的多边 形,各侧棱垂直底面并相互平行且均为矩形
画法:一般先画反映棱柱底面实形的特征图, 在根据投影规律和棱柱高画其他视图
图形特征:一视图为单一多边形(特征视 图),底面实形,另两个视图为矩形或并列 矩形
棱锥识读:根据图形特征想象(三三为锥)
第4章 锥体三视图
4.2 锥体三视图的画法与识读
圆锥画法:先画出中心线、轴线,再画反映 底面实形的特征图,后根据投影规律和锥高 画出其他视图
圆锥识读:两个视图三角形,一个视图为圆
基本体视图特征
柱体视图特征-矩矩为柱
基本体视图特征
球体视图特征-三圆为球
基本体视图特征
锥体视图特征-三三为锥
三视图与轴测图的识读与绘制—轴测图的识读与绘制

5 轴测图的特点
(1)形体上相互平行的线段,其轴测图投影平行; Z1
与空间坐标平行的线段,其轴测投影与
C1
相应的轴测轴平行-平行性。
O1
X1
A1
(2)形体上平行坐标轴的线段,其投影的变化率与相应轴测 轴的轴向变化率相同,形体上成比例的平行线段, 其轴测投影仍成相同比例-定比性。
X
轴测图也可说是沿轴测量所画出的图。
任务二 三视图和轴测图的识读与绘制
任务2-4 轴测图识读与绘制 第一部分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了解) 第二部分 绘制轴测图(重点、难点)
第一部分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 三面投影与轴测投影图的比较
三面投影图
轴测投影图
正投影图可以比较全面表示空间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但是这种图立体感较差
,有时不容易看懂。
轴测图富于立体感。但是它不能直接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所以只能 作为辅助图样。
2 轴测图的定义
将形体连同确定形体的长、宽、高方向的空间坐标轴一起沿S方向,用平行投影 法向P面进行投影,应用这种方法绘出的投影图称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
P面为轴测投影面
S方向
平行投影法
3 轴测投影图的形成
轴测轴——三个坐标轴X、Y、Z的 轴测投影X1、Y1、Z1。 轴间角——轴测轴之间的夹角, ∠X1OY1、∠Y1OZ1、∠Z1OX1 。 轴向变化率——轴测轴上的投影长度与 实际长度之比。
P
B1
Y1 Z
C
O A
B
Y
6 正等测图
形 影图简称正等测图。
第二部分
绘制轴测图
任务2-4-2 绘制轴测图
第一步:ds设置轴测图模式+F8 第二步:绘制轴测图-命令是F5或CTRL+E切换 第三步:绘制三视图-命令是rec+l+mi+j+tr+ma 第四步:设置文字样式(st-30-2、-30-2)和标注样式(d,30-2, -30-2) 第五步:标注(dal+ded)+文字(t) 第六步:模型或布局出图:打印(ctrl+p)
如何教学生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如何教课生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摘要]识读零件图和装置图是机械类技术工人必备的知识,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是识读零件图和装置图的重点和中心。
为了使学生掌握识读组合体三视图这一内容,本文从直观教课、熟记图样、掌握读图方法、读图技巧几个方面剖析指引学生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重点词 ]识读组合体三视图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经常要识读零件或零件的构造图,所以要修业生一定具备读图能力。
而要识读零件图或装置图第一要学会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对大多学生来说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这一内容不易掌握,是一“难关”。
如何指导学生打破这一“难关”,说说自己的做法:一、进行直观教课,成立空间观点,夯实基础知识学习在解说投影法时,充足利用各样挂图、光芒照耀物体、模型等使学生成立起光源、投影线、投影面、投影等观点;解说三投影面系统时利用教室右前角的墙面、墙线、地面等使学生成立起三投影面系统的空间观点;在对基本体的投影解说时利用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圆球等模型及挂图,给学生解说基本体三视图的投影,并重申主视图是从正对着物体“以前向后”看获得的,俯视图是“从上向下” 看获得的,左视图是“从左向右”看获得的,而后指引学生察看如何睁开“投影面”,如何形成“三视图”,搞清楚主、俯、左三视图的地点关系,进一步经过察看实物,让学生在三视图中找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方的地点,频频训练,鼓舞学生参加教课,指引学生总结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使学生在脑筋中成立起投影法和投影面系统的观点。
成立起投影法和投影面系统的观点后,再利用粉笔头、铅笔、三角板等,模拟点、线、面,摆出它们与投影面的不一样地点关系,让学生一边摆地点一边察看其投影,而后再依据投影总结它们的投影特征,频频模拟训练,狠抓基础知识的教课,加上大批的习题操练,学生便能娴熟地把空间的线段、平面与投影互相变换了。
二、熟记图样,增强由“空间物体到平面图形”的变换能力的培育,为识读三视图再打基础。
识图及三视图

柱
多样形反映该形体的特征。
体
2、锥(台)体三视图与锥(台)体三视图的识读
图例
说明
圆锥体的三视图有一个反映锥体底面
圆
实形的投影和两个外轮廓为相同等腰三角
锥
形的投影,三角形的顶点是一个点(锥顶)
体
的投影。
棱锥体的三视图有一个反映锥体底面
棱
的投影和两个外轮廓为三角形的投影,三
锥
角形的顶点是一个点(锥顶)的投影,三
第一部分 机械识图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识图的基本知识 图样基本表示法 零件图 装配图的识读
第1章 识图的基本知识
1.1 机械图样 1.2 识图的基本知识 1.3 斜度和锥度 1.4 投影规律 1.5 基本体三视图识读 1.6 组合体三视图识读
1.1 机械图样
图样: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方法并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绘 制成的用于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图样, 简称图样。 机械制造业所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 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不可缺少的 工程语言。
构成组合体的最小单元且不需要再分解的物体形状,叫做基本体。
1、柱体三视图与柱体三视图的识读 图例
说明
圆
圆柱体的三视图是由一个圆和两个
柱
矩形。
体
圆的投影反映该形体的特征。
棱
棱柱体的三视图是由一个正多边形
柱
和两个矩形。
体
多边形的投影反映该形体的特征。
一
一般柱体的三视图都是由一个
般
多样形和两个矩形来表述。
与锥高之比。如果是圆
锥 度
锥台则是上、下底圆直 径之差与锥台高度之比,
写成1:n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1 对照立体图,补画视图上所缺的图线。
1 2
3 4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16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2 对照立体图补画第三视图。
1 2
3 4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17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3补画视图中缺漏的图线。
1 2
3 4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18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3补画视图中缺漏的图线。
5 6
7 8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19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4 根据两视图,画出其第三视图。
1 2
3 4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20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4 根据两视图,画出其第三视图。
5 6
7 8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21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4 根据两视图,画出其第三视图。
9 10
11 12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22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4 根据两视图,画出其第三视图。
13 14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23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5由立体图画立体的三视图(尺寸自定,取整数)。
1 2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24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6由立体图画立体的三视图(比例自定,取整数)。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25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7线面分析
1 2 3
(1)A面是__正平__面;
(2)C面是__侧平__面;
(3)B面在D面之__前____。
(1)A面是___正垂_____面;
(2)MN是__一般位置______线;
(3)D面在C面之____之前_______。
(1)P面是__正垂______面;
(2)C面___正平_____面;
(3)A面在B面之___下________。
4
(1)A面是___水平_____面;(2)B面是___正平_____面;(3)M面在N面之__前___。
5
(1)A面在B面之__前_____。
(2)B面在C面之__后___
6
(1)A面是_侧平_______面;
(2)B面__正垂______面;
(3)C面在D面之__上_________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26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8由已知两个相同的视图构思出2个不同的立体,补画所缺的视图。
1.已知两个相同的主视图。
2.已知两个相同的俯视图。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27 第三章复杂立体三视图的识读
3-9由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构思出3个不同的立体,补画所缺的视图。
1
2
班级姓名学号审阅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