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主义名词解释333

合集下载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考研真题(2011-2020)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考研真题(2011-2020)

2011年一、名词解释中体西用教育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问题解决学习动机二、简答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论述1、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性。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

2012年一、名词解释教学目标学校教育六艺教育苏格拉底法学习动机道德情感二、简答1、简述德育途径。

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步骤。

三、论述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3、杜威的教育思想。

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2013年一、名词解释活动课程教学化性起伪道尔顿制最近发展区信度与效度二、判断并说明理由1、“教育先行”是20世纪现代社会的新现象,它意味着教育发展必须先于社会的物质发展。

2、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改革对接受学习,主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取代接受学习。

3、卢梭认为食物的教育和自然的教育都要服从于人的教育。

三、简答题1、简述个人本位论2、简述价值澄清模式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5、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四、分析论述题1、品德即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根据品德的要素进行德育教育?2、有人说,过去要求教育嫁给政治是错误的,现在要去教育嫁给经济也是片面的。

教育首先要嫁给人,是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人的教育,不是社会的教育,有人则认为,人不是抽象的,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种提法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教育也是不可能发展抽象的人。

有人说,教育要以人为中心;但也有人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建设,不允许搞多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9

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9

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教学3、教育制度4、学校管理5、最近发展区6、精细加工策略二、简答1、简要回答《大学》中“三纲领,八条目”的内容及其含义。

2、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

3、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4、简要分析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三、论述1、有人认为“近墨者黑",有人认为“近墨者未必黑"。

请联系相关理论和个体实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中国当前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你选择某一方面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的对策。

3、试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4、试论述杜威的教育本质论。

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3、学校管理4、教学5、《理想国》二、简答题1、简述先秦时期的私学兴起及作用。

2、简述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

3、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史上的贡献。

4、简述清末的四次留学。

5、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6、简述晏阳初关于“四大教育”的思想。

三、论述题1、依据你所掌握的教育理论和自身的教育实践,谈谈我们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以及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培的培养?一、名词解释。

1、课程2、“三纲领八条目”3、苏格拉底方法4、修道院学校5、德育二、简答1、简要叙述稷下学宫的性质与特点。

2、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3、简述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理论。

4、简要分析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5、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思内容。

6、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四、论述题。

1、中国当前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您选择某一方面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的对策。

2、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怎样协调二者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中体西用2、朱子读书法3、京师同文馆4、导生制5、学习风格二、简答题1、北宋的三次兴学及其结果7、学生的学习特点2、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3、要素主义教育学派的理论4、教学过程的性质5、问题解决的含义及心理过程三、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应该怎样培养?2、评价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要素主义

要素主义

参考文献: [1]陈秀玲.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及其教育意蕴 [N]. ,高等函授学报,2005 [2]廖成秀.要素主义教育研究述评 [J].高教高职研究,2012
Page 20
要素主义对新课改的启示
1 教育目的上要素主义主义注意教育的社会功能 2 学习内容上要素主义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文化要素 3 学习方法上要素主义强调学生的刻苦学习,加强基础知 识的学习 4 师生关系方面上要 1.威廉.钱德森.巴格莱 2.海曼.乔治.里科佛 3.阿瑟.尤金.贝斯特
Page
8
威廉.钱德森.巴格莱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家。 1917-1940任哥伦比亚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 1938参与发起成立“要素主义促进委员会”与“进步主义教育协会” 对峙 1939帮助建立“美国教育促进会” 最早阐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主要教育著作《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 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促进社会的进步 2.教育价值:传递优秀人类文化遗产的使命。 3.教育过程:学习人类文化共同要素的间接经验的过程。 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所负的教导和管束的责任,对于延长人类未成熟 期和必需的依赖期具有生物学的意义。人类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代才 认识到这个责任。完全确实,人类在认识到这个责任之前,依然处于 野蛮状态。 -------巴格莱
Page
10
阿瑟.尤金.贝斯特
1956年,贝斯特发起成立了“美国基础教育协会”,并担任会长。该 协会的目的在于,促进美国公立学校设置更多的基础课程,提高智力 训练的水平。 教育著作:《教育的荒地》,《学术的恢复》 教育思想: 1.论智慧的训练与基础学科的教学:智慧的训练就是指审慎地培养思维 能力智慧的训练离不开基础学科的学习。基础学科包括历史,英语, 科学,数学,外语等。 2.论公立学校的作用:是为所有公民提供基础教育的。如果学校不能胜 任这项工作,国家将会因为丧失智力而受到威胁,并将直接导致工业 萧条和防务力量的消弱。 3.论天才儿童的教育:优秀学生是学校里其他学生的榜样,学校所承担 的责任没有一个比教育天才儿童更为重要。

2022 年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 333 教育综合真题

2022 年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 333 教育综合真题

2022 年中国海洋大学
全日制教育硕士333 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活动课程
2.元认知
3.要素主义教育
4.学生发展中的非智力因素
5.严复的“三育论”
6.蔡元培的“教育独立”观
二、简答题
1.简述陈述性知识迁移的措施
2.简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
3.简述《颜氏家训》中谈及的儿童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
4.简述家庭环境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三、论述题
1.课程目标有不同类型,请结合基础教育中的某一个学科,针对某一个教育中的某一个学科,针对某一个单元或知识点的目标进行设计,要求必须至少设计三种课程目标。

2.结合当前中小学生出现的心里危机事件,谈一谈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的途径有哪些。

3.从 21 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理念角度,对比和评价杜威和赫尔巴特在教学阶段的主要观点。

4.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学评价改革方案》要求开展多元性教学评价,请结合基础教育中的某一个学科,针对某一个单元或者知识点教学评价进行设计,要求必须设计至少三种评价类型。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作者:刘宪娟宋珂来源:《教育界·下旬》2014年第12期要素主义又译为“精华主义”“本质主义”“精粹主义”,它是当代西方主要的教育哲学流派之一,是针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造成的教育教学弊端而产生的。

在19世纪末,欧洲产生了“新学校运动”,这场运动在20世纪初传到美国。

“新学校运动”倡导给儿童以自由活动、自治、自学的机会,反对以教授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反对考试,反对教师施展权威管束学生,而这些主张显然有悖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

因此“新学校运动”传到美国之后被教育家们称为“进步主义教育”。

“要素主义”一词最早由德米阿什克维奇于1935年提出。

德米阿什克维奇把那些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的基础要素为教育之首要职责的人们称为“要素主义者”。

要素主义者警告说美国的教育已经接近荒废的边缘,中小学和大学里的学生大量的时间实际上是被浪费了。

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已经给美国带来的严重威胁,他们呼吁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及大学教育进行改革。

他们认为美国的教育不懂得所谓民主社会教育的真正性质,因而造就了没有文化的一代,这一代人不仅在智力方面没有得到发展,而且不能忠于所谓的民主理想。

一、主要代表人物(一)巴格莱巴格莱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1938年在新泽西州大西洋城与德米阿什科维奇等组织了一个小团体“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并提出了一个要素主义者的纲领。

该纲领是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作,标志着要素主义流派的正式问世。

巴格莱认为要想在学校教育上取得巨大的成绩,就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此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巴格莱主张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强调在民族生活、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的、永恒不变的、青年人必须学习的文化与知识要素,并坚决认为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等仍然是现代教育必须保留并发扬的要素,要素主义也因此而得名。

云南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

云南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

云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2010年一.名词解释1.个人本位论2.非正式群体3.《理想国》4.泛智教育5.癸卯学制6.晏阳初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知识对人的发展的多方面价值2.简要评述活动课程3.简述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4.举例说明什么是下位学习(类属学习)5.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三.论述1.论述多元文化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关系2.论述终生教育思想及其意义3.举例说明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2011年一.名词解释1.察举制2.朱子读书法3.昆体良4.《爱弥儿》5.形成性评价6.价值澄清模式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人的发展及其基本特征2.简要评述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思想3.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4.简述福勒布朗提出的教师成长阶段的主要内容三.论述题1.结合课堂教学案例,说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2.试论布鲁纳结构课程观及其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3.试论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4.试评述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贡献2012年一.名词解释1.社会本位论2.双轨制3.《爱弥儿》4.有教无类5.京师同文馆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信息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的要求2.简要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3.简述夸美纽斯教学原则及其意义4.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5.举例说明什么是概念学习三.简答题1.结合案例,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环境教育的内涵是什么3.试论述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意义4.结合实际分析华莱士提出的创建过程的“四阶段论”2013年一.名词解释1.教育的内在价值2.直线式课程3.《教育漫话》4.习明纳5.六艺6.科学教育思潮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教学的三种水平2.简要评述泰勒课程观3.简述洋务学堂的特点4.简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影响5.举例说明什么是表征学习(符号学习)三.简答题1.结合案例,论述如何有效的运用榜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品德2.论述蔡元培大学思想及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3.试论述儿童研究运动的实质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4.举例分析问题策略中的启发式策略2014年一.名词解释·1.环境的给定性2.《四书集注》3.双轨制4.人力资本二.简答题1.简要评述杜威的教育过程思想2.简要评述个体能动性在人发展中的作用3.简述梁濑溟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理论4.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5.举例说明什么是诱因三.论述题1.论述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2.结合案例,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的运用发展性原则3.试论述加涅提出的九大教学事件2015年一.名词解释1.螺旋式课程2.学校教育制度3.癸卯学制4.全人生指导二.简答题1.简要评述夸美纽斯的教学过程思想2.简要评述教育的政治功能3.简要评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及相互关系4.简要评述中国古代选士和取士制度5.简要分析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内涵6.举例说明什么是定势三.简答题1.结合案例,论述如何在美德教育实践中有效运用活动性原则2.论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3.结合实际分析学习策略中的精细加工策略2016年一.名词解释1.学校德育2.学校管理3.马礼逊学校4.经世致用5.欧洲新教育运动6.《爱弥儿》二.简答题1.简要评述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2.简要评述陈鹤琴活教育的主要特点3.简要评述荀子性恶论观点4.简要评述教育性教学的内涵5.举例说明什么是下位学习三.论述题1.结合案例,如何理解“教学有法,而无定法”2.论述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和现实意义3.结合实际分析学习策略中的组织策略2017年一.名词解释1.晓庄师范2.学习动机3.课程内容4.教育制度5.不悱不发6.性恶论二.简答题1.简要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2.简述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观点3.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启发式思想4.简要评述教育目的的构建依据及其关系5.举例说明什么是正强化三.论述题1.论述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观点以及引发的教育改革2.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四阶段3.结合实际分析教师如何扮演好多种职业角色2018年一.名词解释1.稷下学宫2.课程设计3.泛智教育4.迁移5.情景陶冶6.正强化二.简答题1.简述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2.简要评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3.简述校本课程的内涵及工作内容4.简述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5.简要分析变化比率程序三.论述题1.结合案例,论述博比特《课程》中的核心观点以及对西方课程理论的影响2.论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及其贡献价值3.论述罗杰斯的自由学校原则2019年一.名词解释1.教学原则2.西周六艺3.学园4.小先生制5.监控策略二.简答题1.简述班主任的工作内容2.简要评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思想3.简述进步主义运动的特征4.简述加涅信息加工的八个阶段三.论述题1.论述探究性教学的基本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举例说明2.论述苏格拉底助产术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3.结合实际阐述什么是学习动机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020年一.名词解释(A)1.校本培训2.化性起伪3.同化4.心理理论5.学科课程(B)6.去习惯化7.最近发展区8.观察学习9.负强化10.雅博教育二.简答题(A)1.简述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及要求2.简要评述蒙学教材的种类和特点3.简述裴斯泰洛奇的教学心理化过程4.简述创造性的定义及培养激发(B)5.德育的原则6.教育的方法与智力的发展7.王安石的崇实重用8.卢俊的自然主义思想9.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三.论述题1.教师有人文精神的专业性教师和教育特点2.教育科学化内容和方法3.结合实际如何教育学生解决问题2021年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制度2.形成性3.智者4.定县实验5.短时记忆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教师专业发展2.简述我国基础教育公平中的主要问题3.简答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4.简答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内容5.简述麦基奇等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三.论述题1.试论述信息化时代的学校教育改革2.试述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3.综合实际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并谈谈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要素主义和进步主义

要素主义和进步主义

进步主义
进步主义教育出现于十九世纪末期的美国,其影响在二、三十年代达到了顶峰。 改造主义有许多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但其渊源很容易追溯到进步主义。改造 主义成为三十年代进步教育运动的一个派别。
进步主义对要素主义持异议,是由于这样的不满而引起的:即美国的民主因受 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早已被曲解了;美国的学校已变成压制儿童与青年的学校。 进步主义是自由的人文主义改革运动在教育上的表现,这个运动旨在反对工业 社会的政治经济弊病。进步主义者们力求同时变革与革新教育和社会事务。
二者对比
*要素主义 1· 保存某种特定社会和文明的“最优秀的”传统2 · 促进个人智力的发展 3 · 提 供由“要素”组成的课程:具有智力内容和基本技能的科目4 · 明确的价值标 准教学:统治阶级所珍视的那些传统价值标准5 · 教学应该是“要素”的最有 效最充分的传授 *进步主义
1· 教育是生长和发展,是经验的不断改造,是生活/学习过程,而不是为后来 的成人生活作准各2 · 民主的社会生活包括民王教育,民主教育是正在参加的 和时常出现的3 · 学习是主动的,并且导致行方面的变化课程出自学生的需要 和社会的需要,包括开动脑筋去解决人类问题5 · 教学是对探究的指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约翰· 杜威在他最全面的著作《民主主义和教育》中指出,民主主义不仅是一 种政治形式,而且也是社会生活总方式;民主生活方式的最大力量在于民主教 育。在杜威看来,民主主义和教育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积极因素,民主社会是对 公民起教育作用的一种漠范,而民主教育是自然地和有机地从民主社会中产生 出来的。民主社会的进步就是变革。在黑格尔学派的意义上来说,所谓进步, 就是解决了正反之间的矛盾之后所出现的新的综合。对个人来说,进步是生长、 生成和成熟。令人愉快的有效的个人生活或社会生活,终于有朝一日处在危险 中,处在内部和外部的个人相互作用和冲突的严峻考验之中。民主社会和民主 教育是正在参加的和经常出现的,而不是为未来作准备的和绝对化的。生活即 学习,教育(也如同民主一样)即生活,即一种生活方式。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

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育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广义上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上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现代教育是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之间互动的交互过程‎。

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是一门广‎泛存在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辩证性、科学性。

教学: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与引导下,能动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德,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形‎式的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素主义名词解释333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介绍要素主义的起源和概念
2.详述要素主义的核心理念和主张
3.探讨要素主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4.分析要素主义的优缺点及对社会的意义
正文
要素主义起源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是一种强调社会共同体价值观和个体责任的哲学思想。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提出,他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之上,个体的责任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这些共同的价值观。

要素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有责任去追求和实现共同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应该是社会的基础。

这一理念主张,教育应该培养个体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地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教育领域,要素主义的影响深远。

它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这一理念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程,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素主义的优点在于,它强调了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

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过于强调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观,可能会忽视个体的差异和个性发展。

总的来说,要素主义是一种强调社会共同体价值观和个体责任的哲学思想,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影响深远。

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