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性心绞痛病人采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的治疗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周书晴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2(018)010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尼可地尔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118例患者口服尼可地尔5 mg,3次/d.服药前及服药后2周,记录治疗时患者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强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以此来评价尼可地尔的有效性.结果对于钙拮抗剂及ISDN控制不佳的患者,加用尼可地尔可以显著减少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能够改善长期预后,对合并的心律失常也有效.结论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性及耐受性更高,不良反应少.
【总页数】1页(P134)
【作者】周书晴
【作者单位】724400,宁强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J], 马永娜;张君实
2.尼可地尔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J], 陈跃武;李天发;云美玲
3.尼可地尔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疗效观察 [J], 杨晋孝
4.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李丽萍;陈丹丹;陈云强;欧阳洁淼
5.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J], 李建平;李阳华;栗洋;吴立昊;刘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尼可地尔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尼可地尔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尼可地尔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心绞痛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中血流急剧下降或心肌耗氧的供需失衡,致使冠脉发生短暂局部供血障碍引起。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绞痛类型,因患者常伴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且冠状动脉多个分支血管均可出现复杂病变,因此可能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偏多,以及心绞痛的持续时间较长,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

因此,控制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成为了现在临床治疗中的重点。

一种治疗心绞痛新型药物尼克地尔,可明显激活相关的鸟苷酸环化酶,促使ATP-依赖性钾通道开放,使血管充分扩张。

根据尼可地尔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旨在观察给予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标签:尼可地尔;硝酸异山梨酯;不稳定性心绞痛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内蒙古包钢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1~85岁,平均(73.5±5.6)岁;体质量指数(26.5±7.1)kg/m2。

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2~86(74.1±5.5)岁;体质量指数(26.5±7.1)kg/m2。

排除标准:肝或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心衰患者;口服硝酸脂类药物过敏患者;严重感染或是已患恶性肿瘤的患者。

两组患者的一般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入院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钙、拜阿司匹林、琥珀酸美托洛尔及皮下注射依诺肝素等。

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前提下,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山德士(中国)制药,国药准字H10980015),60 mg/次,1次/d,服药时间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自行调整。

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绞痛药物, 对 改 善 患 者心 肌 损 伤 及 冠 状 0 . 9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中进 行 静 脉 滴 注 , 先 计 学分 析 , 计 量 资料 采 用均 数土 标准 差 表 动脉 微 循环 障碍 具有 重要 的调控 作用 。 以2 0 进行滴注, 随后增加至 5 0 p g / m i n , 示, 组 问 比较 采 用 t 检验, P< 0 . 0 5为 差
笔 者 给 予 心 绞痛 患 者尼 可 地 尔 治 疗 , 疗 并根 据 患者 病 情 适 当 增 加 注射 剂量 。 观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级 为 4分 , 壁室运动异常根据轻、 中、 重
目前 关于 不 稳定 心 绞 痛发 病 机 制 尚不 明 义 ( P> 0 . 0 5 ) , 具有 可 比性 。 确, 但 近年 研 究 指 出 , 血管 舒 张 功 能下 降 1 . 2 方 法 . 2 . 1 治疗 方 法 及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功能受阻与心绞痛 1
床 上超 过 3 0 %的 患者 于 发 病后 3 个 月 内 为 6个 月 至 8 年, 平均 ( 3 . 9  ̄ 1 . 1 ) 年 。根 脏 多普 勒 彩 色 超 声 对 室 壁运 动情 况 、 左 可 出现 急性 心 肌 梗 死 , 因 此 预 防 患 者 急 据 随机 数字 表将 患者分 为尼可地 尔组 心 室 射 血 分数 、 室 性 心律 失 常 、 心 力 衰竭 性心 肌 梗 死 、 缓解缺血缺氧对预防不 良 ( 观察组 , 4 3例 ) 和硝酸甘油组( 对照组, 情 况 进 行 计 分 。根据 心 功 能分 级 标 准 : I 心 血 管事 件 的发 生 具 有 重 要 的 作 用 。 4 2例 ) ,两 组 一般 资料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 级 为 1 分, I I 级 为 2分 , I I I 级 为 3分 , I V

变异性心绞痛病人采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的治疗效果分析

变异性心绞痛病人采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的治疗效果分析

变异性心绞痛病人采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的治疗效果分析变异性心绞痛(Variant Angin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绞痛,又称为Prinzmetal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一种心绞痛。

在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过程中,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是常用的药物。

本文将对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效果进行分析。

尼可地尔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进入心肌细胞,减少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从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

地尔硫卓是一种硝酸酯类药物,能够释放一氧化氮,通过平滑肌细胞中的鸟苷酸环化酶激活环磷酸鸟苷,从而扩张冠状动脉。

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通过不同的机制扩张冠状动脉,能够互补地发挥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作用。

一项研究对72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了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的观察。

治疗过程中,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观察指标包括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

研究结果显示,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尤其是夜间发作的心绞痛。

治疗后,该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也有所改善,心电图异常减少。

此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组的冠状动脉痉挛情况有所缓解,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

总体上,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对变异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然而,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也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尼可地尔可能导致低血压、头晕、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地尔硫卓可能导致头痛、面红、低血压等副作用。

此外,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还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因此,在使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

对于患有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等问题的患者,应慎重使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

此外,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陈红;丁平【摘要】目的探讨变异性心绞痛病人采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心内科2013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变异性心绞痛病人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病人按冠心病常规治疗用药,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地尔硫卓每次30 mg,每日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每次5 mg,每日 3次.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80%以上的病人多于对照组[19例(41.3%)与8例(17.4%),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5%与73.9%,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更高.【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8(016)019【总页数】2页(P2911-2912)【关键词】变异性心绞痛;尼可地尔;地尔硫卓;临床疗效;安全性【作者】陈红;丁平【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郑州450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256.2尼可地尔是用于临床的ATP敏感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和阻力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并能减少心绞痛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现已证实尼可地尔可通过减少心肌坏死和改善冠状动脉再灌注后心肌顿抑而产生心脏保护效应[1-2]。

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心绞痛药物,在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面的疗效已经得到肯定[3],但其在变异性心绞痛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在变异性心绞痛病人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 92例变异性心绞痛病人,男56例,女36例,年龄57.3岁±7.7岁。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这一期间到我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计40例。

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

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治疗,研究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K-MB、cTnl水平都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将患者的胸痛、胸闷以及乏力等症状减轻,将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改善。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临床效果;尼可地尔引言: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心肌缺氧,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以及胸痛等心绞痛症状[[1]]。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上升型心绞痛,动脉粥样斑块糜烂或者破裂具有不同程度的远端血管栓塞、血管痉挛,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临床症状更加恶劣。

若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无法及时就医,则会变成急性心肌梗死,整体预后不良,所以,在防治此疾病过程中,临床医师需加强重视,尽可能将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以此来提升临床疗效[[2]]。

在临床诊治期间,通常会选择钙拮抗剂、硝酸酯类、调制以及降糖等药物,核心原则为将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提升,控制疾病扩散。

文章对40例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展开研究,探究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这一阶段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选择40例并平均分组。

研究组男性与女性比例是13:7,年龄(54∽88)岁,平均年龄(4.79±72.11)岁;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比例是15:5,年龄(56~89)岁,平均年龄为(4.87±73.65)岁。

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作者:李君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36期【摘要】目的对比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尼可地尔5 mg 3次/d,对照组口服地尔硫卓30 mg 3次/d,每组均治疗4周,观察心绞痛及心电图变化。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键词】尼可地尔; 地尔硫卓;不稳定型心绞痛尼可地尔是首个用于临床的ATP敏感钾离子通道开放剂。

2007年我国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已正式将尼可地尔(Nicorandil)列为改善症状的治疗药物,并Ⅰ级推荐(证据水平C) [1]。

地尔硫卓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近年来被国内外用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很好的疗效。

本研究拟通过对比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尼可地尔在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本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38~94岁,平均(62.3±11.3)岁。

诊断标准按照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冠心病处理指南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NYHA心功能分级大于Ⅲ级者、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以上者、收缩压小于90 mm Hg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小于60次/min 者。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观察组40例和地尔硫卓对照组40例。

两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程长短、临床归类和心电图资料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如口服拜阿司匹林,1次/d,辛伐他汀20 mg,1次/d,治疗前1周停服其他抗心绞痛药物。

疗程开始后,观察组口服尼可地尔次,对照组口服地尔硫卓30 mg 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其间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片。

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VS
地尔硫卓组
地尔硫卓治疗后的心电图指标也有所改善 ,但改善程度略逊于尼可地尔组。
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
尼可地尔组
尼可地尔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 ,持续时间也缩短。
地尔硫卓组
地尔硫卓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 间也有所减少,但与尼可地尔组相比效果稍 逊。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尼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尔组
尼可地尔治疗的患者中,部分患者出现头痛 、头晕等不良反应,但总体发生率较低。
心绞痛缓解情况
总结词
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均能显著缓解 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自我感觉和医生评估,尼可地尔组与地尔硫卓 组的心绞痛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且两组之间的缓解程 度无显著差异。
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结词
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均较低。
详细描述
需要更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 验来验证本研究结论,并进一步探索 尼可地尔和地尔硫卓在不稳定型心绞 痛治疗中的最佳应用。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在治疗不 稳定型心绞痛方面的疗效对比
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36卷,第1期。
参考文献2
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对不稳定型心 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中国心 血管杂志,2010年,第15卷,第3 期。
参考文献3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尼可地尔 与地尔硫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年,第40 卷,第8期。
THANKS
感谢观看
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的疗效观察
汇报人: 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异性心绞痛病人采用尼可地尔联合地尔硫卓的治疗效果分

摘要]目的:分析变异性心绞痛病人联合应用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4例变异性心绞痛病人分成两个小组,口服地尔
硫卓的为对照组,联合应用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的则为观察组。

对比并评价两组
病人的药物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为期四周的药物治疗,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
效率高达95.2%,与对照组的81.0%相比,明显升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于变异性心绞痛病人,通过联合应用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进行治疗,可
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推广。

[关键词]变异性心绞痛;尼可地尔;地尔硫卓
作为比较特殊的一种心绞痛类型,变异性心绞痛一般由冠动脉痉挛而引起,
通常发生于凌晨或深夜,症状相比于一般心绞痛要更加严重,发作持续的时间更长,并且还有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情况,对病人的生命
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1]。

目前,临床在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病人时,主要采取药物
治疗的方法,但不同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有所不同。

基于此,本文以我院84
例变异性心绞痛病人为例,就其联合应用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进行治疗的效果展
开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对象为我院心内科84例变异性心绞痛病人,时间为2016.2~2018.4。

随机将所有病人分成两个小组,42例口服地尔硫卓的为对照组,42例联合应用
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的则为观察组。

其中,男女分别有53例与31例;年龄为46至78岁,平均(54.9±6.7)岁;病程为1至3年,平均(1.7±0.8)年。

合并症情况:58例合并高血压,31例合并高血脂,23例合并糖尿病。

所有病人经临床检查,均符合变异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心绞痛发作时间均在静息状态下,心电图
显示导联ST段抬高,病人症状缓解后,心肌损伤标测物显示正常,且抬高的ST
段下降至等电位线。

同时,排除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心肌病以及急性心肌梗死
等病人。

一般资料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不大。

1.2治疗方法
待病人入院以后,对其展开临床常规心绞痛治疗,也即按医嘱向其应用阿司
匹林、低分子肝素、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他汀类等药物。

在此
基础上,让对照组的病人口服地尔硫卓,每次服用30mg,每天3次。

观察组的
病人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也即每次口服5mg的尼可地
尔与30mg的地尔硫卓,每天用药3次。

必要时还可让病人含化硝酸甘油片。


组病人均接受为期四周的药物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病人的心绞痛症状均完全消失,或发作次数相比于治疗前下
降80%以上,且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显示正常。

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下降50%至80%,发作持续时间缩短,且心电图显示ST段回升超过1mV。

无效:临床症状未变化,心电图显示ST段异常。

1.4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于采集到的计数数据,用百分比的方式来表示,当P<0.05时,证明结果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
数据差异明显,P<0.05。

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结论
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不稳定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指的是病人的冠动
脉出现一过性痉挛,使得所支配区域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进而导致临床心绞痛
症状,其发病机制与α肾上腺素能受体刺激存在紧密联系。

对于变异性心绞痛病
人而言,其痉挛的冠动脉一般靠近心外膜下,因而疾病发作时,心电图检查结果
呈相应导联ST段抬高[2]。

临床以往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主要采用地尔硫卓,此
药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可起到松弛作用,能够将周围血管的阻力及
心脏负荷有效降低,在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收缩压改善的基础上,达到缓解心
绞痛症状的效果。

但由于变异性心绞痛症状比较严重,单一药物治疗时效果不够
理想。

而作为一种新型的血管扩张剂,尼可地尔属于ATP依赖钾通道开放剂,具有
双重作用,其具有的类硝酸酯作用主要通过将病人体内的鸟苷酸环化酶激活,促
进细胞内钙离子外流,让静息膜电位超极化,并对钙离子内流进行抑制,从而松
弛血管平滑肌,将冠动脉进行扩张,并防止冠脉痉挛,从而发挥作用[3]。

同时,
尼可地尔还具备改善纤溶的作用,其通过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拮抗作用,可将冠脉
血栓的形成有效减少,在促进缺血心肌微循环改善的基础上,有效减少急性心梗
的发生率。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尼可地尔主要对直径不超过100pm的冠脉微血管产生扩张作用,对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包括心率、心脏血压等)不会产生太
大的影响,也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联合地尔硫卓以后,也不会影响
到病人的心率及血压,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本实验结果显示,联合应
用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的观察组病人,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服地尔硫卓的
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在变异性心绞痛临床治疗
中的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联合应用尼可地尔与地尔硫卓对变异性心绞痛病人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重要
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平,陈红,张浩.尼可地尔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医
药杂志,2017,34(03):203-204.
[2]申勇,花冠杰,莫昌干.地尔硫卓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疗效分析[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04):476-477.
[3]刘玉华.丹参川芎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47-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