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芝麻油中乙基麦芽酚

图1 样品中乙基麦芽酚提取离子色谱图图2 样品中乙基麦芽酚二级全扫描色谱图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9月图3 乙基麦芽酚标准品二级全扫描色谱图2.2 芝麻油中含有乙基麦芽酚的结果分析采用该方法同时对大豆油进行检测,样品完全不含有乙基麦芽酚[4],无本底干扰。
说明芝麻油的原料本身会有或者加工工艺中可能产生乙基麦芽酚,但是正常值都会小于国家规定的方法检出限。
本实验同时考察了不同原料的本底含量值,发现以进口芝麻和国产芝麻为原料的芝麻油中乙基麦芽酚含量值并无差别。
此次试验的样品均为小磨芝麻香油,均采用的是水代法工艺,对其他工艺没有考察。
与其他研究者讨论,可能和工艺过程中的炒制时间、加热温度等有关系,会导致乙基麦芽酚本底含量的不同,有待进一步实验[5]。
3 结论本实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芝麻油中乙基麦芽酚并用Q-trap进行全扫描确认。
对30余批纯芝麻油进行了检测,并证实芝麻油中确实含有乙基麦芽酚本底值,并非其他干扰物质。
本底含量值与原料关系不大,可能和工艺过程有关,有待进一步实验确证。
参考文献[1]周惠健,刘佩,刘嘉琼,等.食品中乙基麦芽酚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8):3266-3272.[2]胡启立,刘国强,程江闯,等.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测定干扰未知物分析[J].食品工业,2021,42(2):291-294.[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总局关于发布《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测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的公告(2017年第97号)[EB/OL].(2017-08-17)[2021-06-06].http://news.foodmate. net/2017/08/440795.html.[4]罗小宝,孙艺,周芳梅,等.LC-MS/MS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乙基麦芽酚的不确定度评定[J].现代食品,2021(9):188-194.[5]林正锋,李实飞,黄杰英,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乳制品中四种常用香料[J/OL].食品工业科技:1-11[2021-06-06].https:///10.13386/j.issn1002-0306.2021010170.Sep. 2021 CHINA FOOD SAFETY 8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消毒产品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etermination of clobetasol propionate and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indisinfection product - LC-MS-MS method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膏霜类消毒产品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残留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膏霜类消毒产品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残留量的测定。
取样量为0.1g时,本方法对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检出限见表1。
表1 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检出限、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检出限(µg/g)保留时间(min)特征离子(m/z)丙酸氯倍他索Clobetasol propionate 0.009 7.83 467.0/355.2/373.4盐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hydrochloride0.06 1.11 362.0/260.9/318.2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原理试样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用甲醇提取,提取液经0.45μm滤膜过滤,用C18柱分离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正离子扫描,离子对定性,峰面积定量。
4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不含有机物的纯水,纯水中干扰物的浓度需低于方法中待测物的检出限。
4.1甲醇:农药残留级。
4.2乙腈:农药残留级。
4.3甲酸:分析纯。
4.4标准品: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纯度≥99.8%。
4.5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丙酸氯倍他索适量,用乙腈-水(1:1)配制成100µg/mL 的标准贮备液。
准确称取盐酸左氧氟沙星适量,用纯水配制成100µg/mL的标准贮备液。
准确量取上述标准贮备溶液适量,用乙腈稀释配制成浓度为10.0µg/mL 的混合标准中间溶液,将标准中间溶液转移到安瓿瓶中于4 C保存。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测定人血浆中佐米曲普坦的含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测定人血浆中佐米曲普坦的含量王健吉林大学药物代谢研究中心(130021)E-mail: wjpsw@摘 要:本文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测定人血浆中佐米曲普坦的含量。
色谱柱:Zorbax Extend-C18柱,5µm粒径,150×4.6 mm I.D.,美国Agilent公司;流动相:甲醇-水-甲酸(80:20:1,v/v/v);流速:0.8 mL/min。
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准确度、精确度以及专属性,完全适用于临床应用及药物代谢研究。
关键词:佐米曲普坦;LC/MS/MS1. 引言佐米曲普坦(Zolmitriptan)为选择性5-HT1B/1D受体激动剂,通过对颅部血管扩张和三叉神经系统感觉神经的5-HT1B/1D受体的激动作用,促进颅部血管收缩,抑制炎症后神经肽的释放,临床用于治疗偏头痛[1,2]。
本试验建立了测定人血浆中佐米曲普坦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用于临床应用及药物代谢研究。
2. 试验2.1仪器与药品API 4000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配有离子喷雾离子化源以及Analyst 1.3.2 数据处理软件,美国Applied Biosystem公司;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包括二元输液泵,自动进样器,切换阀,美国Agilent公司。
佐米曲普坦标准品(纯度>99%):英国AstraZeneca公司提供;苯海拉明对照品(纯度>99%):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为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空白人血浆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提供。
2.2血浆样品的分析方法血浆样品的预处理精密取血浆样品0.5 mL置具塞试管中,加入内标溶液(2 ng/mL- 1 -苯海拉明甲醇溶液)100 µL,加入100 µL甲醇-水(50:50,v/v)混合溶液,加入1 mol/L Na2CO3溶液100 µL,混匀;加入3mL正已烷-二氯甲烷-异丙醇(300:150:15,v/v),涡流混合1 min,往复振荡10 min(240次/分),离心5 min(3500 rpm),取上层有机相于另一试管中,40°C 空气流下吹干,残留物加入100 µL流动相溶解,涡流混合,取20 µL进行LC/MS/MS分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 概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是一种用于快速鉴定和定量分析大量小分子物质和链状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惰性重排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将液相色谱和质谱两大仪器技术的优越性能有机结合,实现了液体中微量物质的快速鉴定、分离和测定。
这套技术比单独使用液相色谱成像分析,可以提高检测限下限,解决液相色谱分离后质谱加速定性分析的问题,因而更加实用。
2. 技术原理LC-MS系统由液相色谱分离柱,检测装置,与两个机构负责操纵液相色谱组分提取等主要部件组成。
样品分离和分析步骤就是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经液相色谱-质谱就可以分析出单分子组分的物化性质和表观分子量,以及细微程度的组成差别。
检测装置实现了LC-MS连续启动程序,得到样品组分的全谱图谱,获取检测信息,实现LS-MS技术的数据处理,实现样品鉴别,定量计算,同时获取实时的检测数据,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准确度。
3. 优势(1)具备高敏感性和低检出限,可以检测非常稀少的物质,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2)可以实现快速和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测定速度。
(3)LC-MS能实现样品分离前质谱加速定性分析、消除高纯度物质混杂分离困难、采样测定对比分析等特点,从而提高检索精确度和结果准确度。
(4)结合液相色谱分离和双离子检测质谱技术,可以自动化连续运行,来自动调整参数实现高灵敏度测定和高分辨率分离。
4. 应用领域LC-MS主要用于有机物、抗生素、毒素、毒物、化合物的研究以及在生物信息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等。
当前有机物、抗生素、毒素、毒物在药物研究、毒理、环境污染检测和药物开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及药剂学、兽医学、分子毒理学和菌类学领域的研究。
5. 结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是一种结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可以用于鉴定薄分子物质和链状有机化合物的惰性重排技术。
该技术可以飞快地连续运行,自动调整参数,从而实现了高灵敏度测定和高分辨率分离,同时也可以检测非常稀少的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LCMS分别的含义是:L液相C色谱M质谱S分离(友情赠送:G是气相^_^)LC-MS/MS就是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MS/MS是质谱-质谱联用(通常我们称为串联质谱,二维质谱法,序贯质谱等)LC-MS/MS与LC-MS比较,M(质谱)分离的步骤是串联的,不是单一的。
色谱法也叫层析法,它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将它用于分析化学并配合适当的检测手段,就成为色谱分析法。
色谱法的最早应用是用于分离植物色素,其方法是这样的:在一玻璃管中放入碳酸钙,将含有植物色素(植物叶的提取液)的石油醚倒入管中。
此时,玻璃管的上端立即出现几种颜色的混合谱带。
然后用纯石油醚冲洗,随着石油醚的加入,谱带不断地向下移动,并逐渐分开成几个不同颜色的谱带,继续冲洗就可分别接得各种颜色的色素,并可分别进行鉴定。
色谱法也由此而得名。
现在的色谱法早已不局限于色素的分离,其方法也早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其分离的原理仍然是一样的。
我们仍然叫它色谱分析。
一、色谱分离基本原理:由以上方法可知,在色谱法中存在两相,一相是固定不动的,我们把它叫做固定相;另一相则不断流过固定相,我们把它叫做流动相。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就是利用待分离的各种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等亲和能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液体)通过一固定于柱中或平板上、与流动相互不相溶的固定相表面。
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
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与检测。
二、色谱分类方法:色谱分析法有很多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两相的状态分类:相色谱和经典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区别。
液相色译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译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n)是将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的方法,在一级质谱MS条件下获得待测组分的准分子离子峰,几乎不产生碎片离子,并可对准分子离子进行多级裂解,进而获得丰富的化合物碎片信息。
LC-MSn可用于推断化合物结构、确认目标化合物、辨认重叠色谱峰以及在高背景或干扰物存在的情况下对目标化合物定量,在药物代谢过程和产物研究、复杂组分中某一组分的鉴定和定量测定、药用植物成分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LC-MSn是药物代谢研究和复杂组分分析中更为强有力的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污水处理厂水样中双酚A、四溴双酚A及烷基酚类化合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污水处理厂水样中双酚A、四溴双酚A及烷基酚类化合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污水处理厂水样中双酚A、四溴双酚A及烷基酚类化合物一、引言污水处理厂是将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然而,近年来,一些有机物污染物,如双酚A、四溴双酚A和烷基酚类化合物等,经常被检测出在污水处理厂的水样中。
这些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因此对其进行准确测定是十分重要的。
二、双酚A双酚A (BPA) 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广泛用于塑料制品和树脂的生产中。
由于其广泛应用,它已经被检测出在各种环境样品中,包括水和废水中。
传统的双酚A测定方法主要依赖于气相色谱-质谱法,但该方法需要样品预处理过程复杂,且仪器昂贵。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LC-MS/MS) 是一个更快捷、更灵敏的测定方法。
三、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 (TBBPA) 是一种阻燃剂,普遍应用于电子产品和塑料制品中。
它具有持久性,易在环境中累积并引起一系列生态问题。
TBBPA可以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测定,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
四、烷基酚类化合物烷基酚类化合物包括烷基酚 (AP) 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s)。
它们广泛存在于工业和家庭用品中,是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由于其疑似致癌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十分关注。
LC-MS/MS是测定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最常用方法,它准确快速、操作简便。
五、实验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样中双酚A、四溴双酚A及烷基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样品预处理:水样中的有机物需经过提取和净化处理,消除干扰物。
2. 色谱条件优化:选择适当的色谱柱、流动相以及梯度洗脱条件。
3. 质谱条件设置:设置质谱的离子源参数、离子传输参数和离子检测参数。
4. 标准曲线制备:制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溶液,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来定量待测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5. 样品测定: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浓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饲料原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

分析与检测Oct 2018 CHINA FOOD SAFETY29现行的饲料中维生素A 、维生素D 3、维生素E(以下简称“VA、VD 3、VE”)的检测方法均为液相色谱法,其中VA 的检测方法为GB/T 17817-2010,定量限为1000IU/kg;VD 3检测方法为GB/T 17818-2010,定量限为500IU/kg;VE 的检测方法为GB/T 17812-2008,定量限为1IU/kg。
饲料原料中VA、VD 3、VE 含量在方法的定量限之下时,上述方法无法准确检出它们的含量。
虽然饲料原料中VA、VD 3、VE 的含量很低,但由于饲料原料的添加比例很大,因此饲料中VA、VD 3、VE 的总量十分很可观,故研究适用于饲料中VA、VD 3、VE 低含量的检测方法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工作。
1 研究内容1.1 优化前处理方法1.1.1 皂化反应溶液需先离心:皂化反应后的样液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取上清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防止样品残渣堵塞分液漏斗。
1.1.2 用石油醚代替乙醚:石油醚的提取效率和乙醚的提取效率基本相同,且因为石油醚的毒性低于乙醚,因此用石油醚代替乙醚。
1.2 考查线性相关性用甲醇溶液配置VA、VD 3、VE 工作液,其系列浓度分别为0.1IU/L、0.5IU/L、1.0IU/L、5.0IU/L、20.0IU/L、100IU/L。
相同条件下,用串联质谱检测上述曲线各点的峰面积,VA 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9998,VD 3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9999,VE 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9995。
1.3 净化小柱的选择根据VA、VD 3、VE 的性质特点,应选取吸附特性为非极性的净化小柱。
经查阅资料,选择安捷伦公司提供的Bond Elut ENN、Bond Elut LMS、Bond Elut ENV、Bond Elut PLEXA4种净化小柱。
笔者分别考察并进行了VA、VD 3、VE 过净化小柱的回收率,其中,Bond Elut PLEXA 净化小柱VA、VD 3过柱回收率达到99%,VE 过柱回收率达到9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产品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clobetasol propionate and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in
disinfection product - LC-MS-MS method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膏霜类消毒产品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残留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膏霜类消毒产品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残留量的测定。
取样量为0.1g时,本方法对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检出限见表1。
表1 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检出限、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检出限
(µg/g)
保留时
间(min)
特征离子(m/z)
丙酸氯倍他索Clobetasol propionate 0.009 7.83 467.0/355.2/373.4
盐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0.06 1.11 362.0/260.9/318.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原理
试样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用甲醇提取,提取液经0.45μm滤膜过滤,用C18柱分离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正离子扫描,离子对定性,峰面积定量。
4 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不含有机物的纯水,纯水中干扰物的浓度需低于方法中待测物的检出限。
4.1甲醇:农药残留级。
4.2乙腈:农药残留级。
4.3甲酸:分析纯。
4.4标准品: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纯度≥99.8%。
4.5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丙酸氯倍他索适量,用乙腈-水(1:1)配制成100µg/mL 的标准贮备液。
准确称取盐酸左氧氟沙星适量,用纯水配制成100µg/mL的标准贮备液。
准确量取上述标准贮备溶液适量,用乙腈稀释配制成浓度为10.0µg/mL 的混合标准中间溶液,将标准中间溶液转移到安瓿瓶中于4 C保存。
临用前,再根据需要用甲醇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使用溶液。
4.6甲酸溶液(0.2%,v/v):量取2mL甲酸,用纯水定容至1000mL。
4.7 0.45µm滤膜。
5 仪器
5.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HP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 API 4000质谱仪(Applied Biosystems) ,电喷雾离子化源(ESIMS,NI/PI模式)。
5.2 分析天平:感量0.1mg和0.001g。
5.3实验室纯水机:Barnstead纯水机。
5.4涡旋振荡器:Scientific Industries 涡旋振荡器。
5.5 具塞试管:10mL。
6 试样的制备与保存
6.1 试样的制备
取有代表性样品5g,搅拌均匀,制成实验室样品。
6.2 试样保存
制备好的试样置于室温保存。
7 测定步骤
7.1样品前处理
称取0.1g~0.2g样品(精确到0.001 g) ,置于10mL试管中,加入3.00mL甲醇溶液,涡旋振摇使样品分散后,超声振荡10min。
静置,吸取上清液经滤膜(4.7)过滤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
7.2 测定
7.2.1液相色谱条件
a)色谱柱:Waters Atlantis®dC18,3µm,2.1×150mm;
b)柱温:25︒C;
c)流动相:甲酸溶液(4.6)、水和乙腈,洗脱梯度见表2;
d)流速:250µL /min;
e)进样量:10µL。
表2 分离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洗脱梯度
时间(min) 0.2%甲酸溶液(%) 纯水(%) 乙腈(%)
0 5 45 50
1 5 45 50
3 5 0 95
5 5 0 95
7 5 45 50
11 5 45 50
7.2.2 质谱条件
a)离子化方式:热喷雾电离(TSI);
b)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
c)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d)碰撞气(CAD):7.0 psi;
e)气帘气(CUR):15.0 psi;
f)雾化气(GS1):30.0 psi;
g)加热气(GS2):35.0 psi;
h)喷雾电压(IS):4000V;
i)去溶剂温度(TEM):450︒C;
j)碰撞室射出电压(CXP):16V;
k)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扫描时间、碰撞气能量和去簇电压,见表3。
表3 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扫描时间、
碰撞气能量和去簇电压
化合物
定性离子对 (m/z )
定量离子对(m/z )
扫描时间 Dwell
time (ms ) 碰撞气能量
CE (eV )
去簇电压DP (V ) 丙酸氯倍他索 467.0/355.2
467.0/373.4 467.0/355.2 100 25 55 盐酸左氧氟沙星
362.9/260.9 362.9/318.2
362.9/260.9
100
35
87
7.2.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 7.2.3.1 定性测定
用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定性离子对(见表3)进行定性。
7.2.3.2 定量测定
将混合标准中间溶液用甲醇稀释配制成0~4500ng/mL 的标准使用溶液,分别从标准溶液中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加入到空白样品中,配制成0~500ng/mL 的标准系列。
经前处理后进样分析,以使用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
样品溶液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响应值应在标准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内。
在上述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下,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标准物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多反应监测(MRM )色谱图参见图A.1。
7.3 平行试验
按以上步骤,对同一试样进行平行试验测定,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平行测定相对偏差应小于20%。
7.4 空白试验
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上述步骤同时完成空白试验。
8 结果计算
样品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质量分数可按式(1-1)计算: )11....(. (10001)
1-⨯⨯=
m
V ρϕ
式中,ϕ-−消毒产品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质量分数,µg/g;
ρ1-−从回归方程中查出测试溶液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质量浓度,ng/mL;
V1-−提取溶液体积,mL;
m-−称样量,g。
9精密度和准确度
同一实验室对加标样品重复测定,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平均回收率数据参见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标准物质多反应监测(MRM)色谱图
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标准物质多反应监测(MRM)色谱图,见图A.1。
图A.1 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标准物质多反应监测(MRM)色谱图
(资料性附录)
标准曲线
消毒产品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线性回归方程,见表B.1。
表B.1 消毒产品中两种抗生素的线性回归方程
化合物线性范围(ng/mL) a b r 丙酸氯倍他索0~500 1.09⨯104 4.28⨯1040.9991 盐酸左氧氟沙星0~500 1.82⨯104-2.92⨯1040.9995
(资料性附录)
回收率和重复性
消毒产品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添加回收率和重复性,见表
C.1。
表C.1 消毒产品中丙酸氯倍他索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添加回收率(%)和重复性
(n=6)
化合物添加水平(µg/g)平均回收率(%) 相对标准偏差(%)
丙酸氯倍他索0.67 105.2 7.3 3.49 114.4 4.7
盐酸左氧氟沙星0.67 81.7 6.0 3.49 97.9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