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材标准
铜材密度国标

铜材密度国标摘要:一、铜材密度国标简介二、铜材密度国标的具体内容1.铜密度分类2.铜密度测定方法3.铜密度国标在我国的应用三、铜材密度国标的意义和价值四、结论与建议正文:【一、铜材密度国标简介】铜材密度国标是我国针对铜及铜合金产品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
它主要规定了铜及铜合金的密度范围、测定方法以及相关技术要求。
铜材密度国标号为GB/T 20524-2006,适用于各类铜及铜合金产品。
【二、铜材密度国标的具体内容】1.铜密度分类铜材密度国标将铜及铜合金产品按照密度分为以下几类:(1)高密度铜:密度大于8.9g/cm;(2)中密度铜:密度在8.0g/cm至8.9g/cm之间;(3)低密度铜:密度在8.0g/cm以下。
2.铜密度测定方法铜材密度国标规定了两种测定方法:(1)浮沉法:通过测定铜及铜合金在特定介质中的浮力,计算得出密度;(2)测量法:采用精确测量仪器,如比重计、天平等,直接测量铜及铜合金的密度。
3.铜密度国标在我国的应用铜材密度国标在我国铜及铜合金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产品研发、生产、检验、贸易等环节。
遵循这一标准,企业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同时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三、铜材密度国标的意义和价值】铜材密度国标对于我国铜及铜合金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它统一了铜及铜合金产品的密度分类和技术要求,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铜材密度国标还为我国铜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四、结论与建议】总之,铜材密度国标在我国铜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确保铜及铜合金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企业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一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
59铜材质标准

59铜材质标准
铜材质标准是根据铜的成分、性质和用途来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铜材质标准:
1. GB/T 5231-2012《铜及铜合金带材》标准:适用于制造电子、电器、通信、电力、航空等领域的铜带材。
2. GB/T 2040-2017《纯铜材和铜合金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的标准》:规定了各种铜和铜合金的化学成分范围和机械性能要求。
3. GB/T 2059-2017《纯铜制品质量标准》:适用于铜制品的质
量检验,包括铜管、铜棒、铜板、铜丝等铜制品。
4. ASTM B152/B152M-13《铜板、钴金属化合物及铜合金化合
物带材铜和铜合金材料的标准规范》:主要用于规定铜板和铜合金带材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要求。
5. JIS H3250-2006《铜和铜合金板材、带材和棒材的标准规范》:适用于规定铜和铜合金板材、带材和棒材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要求。
这些铜材质标准旨在确保铜材质的质量稳定和符合特定的应用要求,供厂商和用户参考和遵守。
高纯铜标准

高纯铜标准
高纯铜是一种纯度较高的铜材料,通常指含铜量在99.95%以
上的铜材。
高纯铜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行业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含铜量:高纯铜的标准要求含铜量在99.95%以上,有时甚
至要求达到99.99%以上。
2. 杂质含量:高纯铜的杂质含量通常要求十分低,例如氧含量一般要求在0.02%以下,硫含量要求在0.002%以下。
3. 导电性:高纯铜通常要求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例如电导率要求在58MS/m以上。
4. 机械性能:高纯铜的机械性能要求通常相对较低,例如抗拉强度要求在200MPa以下。
5. 表面质量:高纯铜的表面要求光洁,无明显的气孔、裂纹和缺陷。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对高纯铜的标准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电子行业对高纯铜的纯度要求更高,因为高纯铜在电子元器件制造中的应用较广泛。
astm b 铜材标准

astm b 铜材标准
摘要:
1.ASTM B 铜材标准的概述
2.ASTM B 铜材标准的具体内容
3.ASTM B 铜材标准的应用领域
4.ASTM B 铜材标准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ASTM B 铜材标准是由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一种关于铜及铜合金产品的标准。
这个标准涵盖了铜及铜合金的种类、规格、性能、测试方法等多个方面,为铜材的生产、加工和使用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
具体来说,ASTM B 铜材标准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标准对铜及铜合金进行了分类,包括纯铜、黄铜、青铜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详细的规格和性能要求。
其次,标准规定了铜材的测试方法,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腐蚀性能测试等。
此外,标准还对铜材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
ASTM B 铜材标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子、通信、汽车、建筑等。
通过遵循这一标准,生产厂家可以确保铜材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同时,标准也为用户选择和使用铜材提供了重要参考,保障了铜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ASTM B 铜材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铜材行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为铜材的生产和加工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标准有助于促进铜材行业的技术进步
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最后,标准为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有效的监管依据,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秩序。
铜材标准(延伸率 成分 硬度导电率)

行业规范:磷青銅合金合金種類C5050C50715C5111C5102C5191C5210C5240化性成份(%)銅:餘量 鎳:1.0~1.7磷:0.004~0.0銅:餘量. 錫:1.7~2.3磷:0.025~0.04銅:餘量. 錫:3.5~4.5磷:0.11~0.13銅:餘量. 錫:4.5~5.5 磷:0.09~0.11銅:餘量. 錫:5.5~7.0 磷:0.11~0.13銅:餘量. 錫:7.0~9.0 磷:0.15~0.17銅:餘量. 錫:9.0~11.0 磷:0.15~0.17比重(gm/cm 3)8.89 8.98.868.868.83 8.808.78熱膨脹係數(10-6/℃)17.8 17.617.817.818 18.218.4熱傳導係數(Cal/cm2/cm/sec/℃)0.49 0.360.200.170.16 0.150.12導電率(%IACS, 20℃)≧45 ≧35 ≧20 ≧20 ≧13 ≧12 ≧10 燒炖軟化≧245 --≧295≧300310~395 ----1/4H -- --345~440370~470395~490 ----1/2H 360~425 390~540410~510470~570490~590 470~610510~6303/4H -- -------- ----H 390~470 540~620490~590570~670525~670 585~710630~745EH 440~510 ≧590≧570≧615≧670 635~735745~840SH ≧490 -------- ≧725805~900抗張強度 (N/mm 2)ESH -- -------- ----燒炖≧25 --≧38≧40≧42 ----1/4H -- --≧25≧28≧35 ----1/2H ≧15 ≧10≧12≧15≧20 ≧27≧323/4H -- -------- ----H ≧5 ≧5≧7≧7≧10 ≧20≧13EH ≧2 --≧3≧4≧5 ≧11≧7SH -- -------- ≧9≧4伸長率 (%)ESH -- -------- ----燒炖≦110 ------90~110 ----1/4H -- --100~13090~130110~140 ----1/2H 105~135 140~170130~150130~170140~170 170~190190~2103/4H -- -------- ----H 125~155 170~200150~170170~190170~200 190~210200~230EH 135~165 ≧180≧170≧190≧200 210~230220~260SH ≧155 -------- 230~250250~290硬度 ( Hv )ESH--------------軟化溫度(℃) -- 彈性係數(KN/mm 2)118120109107109109洋白&白銅合金合金種類C7451 C7541 C7521 C7701 化性成份 (%)銅:63.5~66.5 鎳:9.0~11.0 錳≦0.5 鋅:餘量 銅:60~64 鎳:12.5~155 錳:≦0.5 鋅:餘量 銅:62.0~66.0 鎳:16.5~19.5 錳:≦0.5 鋅:餘量 銅:54.0~58.0 鎳:16.5~19.5 錳≦0.5 鋅:餘量 比重(gm/cm3) 8.7 8.78.738.70 熱膨脹係數(10-6/℃)16.4 16.216.216.7 熱傳導係數(Cal/cm2/cm/sec/℃)0.089 0.090.080.09 導電率(%IACS, 20℃)≧9 ≧7≧6 ≧5.5 燒炖320~395 ≧355≧370--1/4H 395~425 --370~450--1/2H425~470410~540430~510540~6553/4H -- ------H450~530≧490510~590630~735 EH -- --≧570705~805 SH -- ----760~860抗張強度 (N/mm 2) ESH -- ------燒炖≧20 ≧20≧20--1/4H ≧10 --≧10--1/2H≧5 ≧5≧5≧8 3/4H -- ------H-- ≧3≧3≧4 EH -- ------SH -- ------伸長率 (%) ESH -- ------燒炖≦100 ≦110≦110--1/4H 100~120 --110~140--1/2H120~140110~150130~160140~2003/4H -- ------H140~160≧135150~180175~220 EH -- --≧180195~240 SH -- ----210~250硬度 (Hv) ESH-- ------軟化溫度(℃)彈性係數(KN/mm2)121121125127丹銅&黃銅合金合金種類 C2100C2200C2300C2400C260SC2600C2680化性成份(%)銅:94.0~96.0 鋅:餘量銅:89.0~91.0鋅:餘量銅:84.0~86.0鋅:餘量銅:78.5~81.5鋅:餘量銅:70.5~73.5鋅:餘量銅:68.5~71.5鋅:餘量銅:64.0~68.0鋅:餘量比重(gm/cm 3)8.86 8.808.758.678.538.538.50熱膨脹係數(10-6/℃)18.1 18.418.719.119.919.920.3熱傳導係數(Cal/cm 2/cm/sec/℃)0.56 0.450.380.330.290.290.29導電率(%IACS,20℃)≧56≧44≧37 ≧32 ≧25 ≧25 ≧24 燒炖≧205 ≧225≧245≧255≧295≧295≧2951/4H 250~305 275~335295~365295~375330~415330~415330~4151/2H 270~345 295~365310~385320~405370~440370~440370~4403/4H -- ------410~470410~470410~470H ≧280 ≧320≧340≧375430~510430~510430~510EH -- ------510~610510~610510~610SH -- ------565~630565~630565~630抗張強度 (N/mm 2)ESH -- ------610~725610~725610~725燒炖≧33 ≧35≧40≧44≧45≧45≧451/4H ≧23 ≧25≧28≧30≧40≧40≧401/2H ≧18 ≧20≧23≧25≧30≧30≧303/4H -- ------≧20≧20≧20H -- ------≧14≧14≧14EH -- ------≧8≧8≧8SH -- ------≧5≧5≧5伸長率 (%)ESH -- ---------- --燒炖≦65 ≦70≦70≦80≦90≦90≦901/4H 65~80 70~9570~9575~10590~10590~10590~1051/2H 80~100 95~12095~120100~130105~130105~130105~1303/4H -- ------130~145130~145130~145H ≧100 ≧120 ≧120 ≧125 145~160145~160145~160EH -- ------160~175160~175160~175SH -- ------175~190175~190175~190硬度 (Hv)ESH-- ------190~210190~210190~210軟化溫度(℃)-- ---------- --彈性係數(KN/mm 2)118 118118110110110103。
铜材标准

国家标准GB/T 2059-2008 铜及铜合金带材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和JIS H3110-2006《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参照采用了欧盟标准BS EN 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厚板、薄板、带和圆形材》,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 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GB/T 2067-1980《锡锌铅青铜带》、GB/T 2069-1980《铝白铜(BA16-1.5、BA1 13-3)带》、GB/T 11089-1989《专用铅黄铜带》和GB/T 15714-1995《焊接管用H65黄铜带》。
本标准与GB/T 2059-2000、GB/T 2067-1980、GB/T 2069-1980、GB/T 11089-1989和GB/T 15714-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H63、H85、QSn8-0.3和BZn18-17四个牌号。
并采用JIS H3100-2006标准的C2300牌号和EN标准的CuZn15牌号规定了H85的力学性能;采用JIS H3110-2006标准的C5212规定了QSn8-0.3的力学性能;采用JIS H3110-2006标准的C7521规定了BZn18-17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纯铜类增加了特硬(T)状态,并相应修改了硬(Y)状态的力学性能;——H70、H68、H65和QSn6.5-0.1增加了弹硬(TY)状态,并采用JIS H3100-2006和JIS H3110-2006标准修改了抗拉强度值;——将带材的可供厚度下限由“0.05mm”改为“大于0.15mm”,纯铜、普通黄铜类0.5mm~3.0mm厚度的带材宽度上限由“1000mm”扩大到“1200mm”;——外形尺寸允许偏差统一按GB/T17793的规定;——硬度试验由选作供参考项目改为常规检验项目,并规定“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任选其一,未作特别说明时,提供拉伸试验”;——拉伸试验的可测厚度由不小于“0.3mm”改为不小于“0.2mm和0.15mm”,并删除了硬度试验的厚度规定(既所有规格均可进行试验);——将TU1、TU2的力学性能与其它紫铜类合并为一档;——对纯铜类、H70、H68、H65、H62和QSn6.5-0.1的硬度范围适当减缩,并规定了相应软态硬度上限;——HPb59-1特硬(T)状态的抗拉强度由按厚度分档规定统一为不小于590 N/mm2;——删除了杯突试验的选作规定;——删除了无氧铜带进行含氧量金相法测定的规定。
美标铜材标准

美标铜材标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美标铜材标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铜材啊,那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就好比咱家里的各种物件,有的质量好,能用好久,有的就不咋地,没几天就出毛病了。
美标铜材标准呢,就像是给铜材立了个规矩,告诉大家什么样的铜材才是好的。
咱先说说这铜材的种类吧,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有纯铜,就像个单纯的小孩子,没啥杂质;还有各种合金铜,就像一群各有特色的小伙伴。
美标铜材标准就像是个严格的老师,给这些不同的铜材都制定了标准。
比如说,纯铜得达到什么样的纯度,合金铜里各种成分得占多少比例。
你想想,如果没有这个标准,那市场上不就乱套啦?咱买铜材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咋选。
再说说这铜材的性能。
铜可是个好东西啊,导电性好,导热性也不错。
但这也得有个度吧,不能随便啥样的都能叫好铜材。
美标铜材标准就规定了,什么样的铜材导电性得达到多少,导热性又得达到啥水平。
这就好比跑步比赛,得规定个终点线,不然大家乱跑一气,哪还有个标准呢?你看那建筑工地上,到处都要用铜材吧。
要是用了不符合美标铜材标准的铜材,那房子质量能有保障吗?万一哪天出点啥问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还有那些电子设备,里面也少不了铜材啊。
要是铜材不行,那设备不就容易出故障啦?咱普通老百姓可能不太懂这些专业的东西,但咱得知道,有个美标铜材标准在那管着呢,这就让咱放心不少。
咱买东西的时候,就可以看看是不是符合这个标准,这样就不容易买到次品啦。
而且啊,这美标铜材标准还会不断更新呢。
就像咱的手机软件一样,时不时就得升级一下,变得更好用。
这标准也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对铜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不是为了让咱用上更好的铜材嘛!咱国家现在发展得这么快,对铜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有了美标铜材标准,就能保证我们用的铜材质量过硬,能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
这多重要啊!所以说啊,这美标铜材标准可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东西。
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守护者,默默地保障着我们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
咱可得重视起来,别小瞧了它!这就是我对美标铜材标准的看法,你们觉得呢?。
astm b 铜材标准

ASTM B铜材标准是由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简称ASTM)制定的一系列关于铜及铜合金材料的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铜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旨在确保铜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对ASTM B铜材标准的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引言引言部分对ASTM B铜材标准的适用范围、目的和背景进行了说明。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铜及铜合金材料,包括铜板、铜管、铜棒、铜线等。
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铜材料在各种应用领域中的性能和质量符合预期。
第二部分:术语和定义这一部分列举了ASTM B铜材标准中使用到的一些术语和定义,包括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术语。
了解这些术语和定义对于正确理解标准的要求非常重要。
第三部分:化学成分要求ASTM B铜材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材料的化学成分要求。
它详细列出了各种元素的允许含量范围,以及对于特定用途材料的额外要求。
通过对化学成分的控制,可以确保铜材料具有一致的性能和质量。
第四部分:物理性能要求该部分规定了ASTM B铜材标准中对铜材料物理性能的要求。
其中包括密度、电导率、热导率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物理性能的要求旨在确保铜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适当的特性,如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等。
第五部分:机械性能要求ASTM B铜材标准对铜材料的机械性能也做出了严格要求。
该部分包括强度、延伸率、硬度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机械性能的要求是为了确保铜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塑性,在各种应力条件下都能够承受和变形。
第六部分:加工工艺要求加工工艺对于铜材料的加工和使用至关重要,因此ASTM B铜材标准对加工工艺也做出了一些要求。
该部分包括热处理、冷加工、焊接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铜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并且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第七部分:验收标准和测试方法ASTM B铜材标准中还包括了对铜材料的验收标准和测试方法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GB/T 2059-2008 铜及铜合金带材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和JIS H3110-2006《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参照采用了欧盟标准BS EN 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厚板、薄板、带和圆形材》,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 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GB/T 2067-1980《锡锌铅青铜带》、GB/T 2069-1980《铝白铜(BA16-1.5、BA1 13-3)带》、GB/T 11089-1989《专用铅黄铜带》和GB/T 15714-1995《焊接管用H65黄铜带》。
本标准与GB/T 2059-2000、GB/T 2067-1980、GB/T 2069-1980、GB/T 11089-1989和GB/T 15714-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H63、H85、QSn8-0.3和BZn18-17四个牌号。
并采用JIS H3100-2006标准的C2300牌号和EN标准的CuZn15牌号规定了H85的力学性能;采用JIS H3110-2006标准的C5212规定了QSn8-0.3的力学性能;采用JIS H3110-2006标准的C7521规定了BZn18-17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纯铜类增加了特硬(T)状态,并相应修改了硬(Y)状态的力学性能;——H70、H68、H65和QSn6.5-0.1增加了弹硬(TY)状态,并采用JIS H3100-2006和JIS H3110-2006标准修改了抗拉强度值;——将带材的可供厚度下限由“0.05mm”改为“大于0.15mm”,纯铜、普通黄铜类0.5mm~3.0mm厚度的带材宽度上限由“1000mm”扩大到“1200mm”;——外形尺寸允许偏差统一按GB/T17793的规定;——硬度试验由选作供参考项目改为常规检验项目,并规定“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任选其一,未作特别说明时,提供拉伸试验”;——拉伸试验的可测厚度由不小于“0.3mm”改为不小于“0.2mm和0.15mm”,并删除了硬度试验的厚度规定(既所有规格均可进行试验);——将TU1、TU2的力学性能与其它紫铜类合并为一档;——对纯铜类、H70、H68、H65、H62和QSn6.5-0.1的硬度范围适当减缩,并规定了相应软态硬度上限;——HPb59-1特硬(T)状态的抗拉强度由按厚度分档规定统一为不小于590 N/mm2;——删除了杯突试验的选作规定;——删除了无氧铜带进行含氧量金相法测定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电子铜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惠娟、邵胜忠、朱迎利、张健、韩卫光、丁顺德、刘刚、陈建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2059-1980、GB/T 2059-1989、GB/T 2059-2000、GB/T 2060-1980、GB/T 2060-1989、GB/T 2062-1980、GB/T 2062-1989、GB/T 2066-1980、GB/T 2066-1989、GB/T 2067-1980、GB/T 2071-1980、GB/T 2071-1989、GB/T 2068-1980、GB/T 2070-1980、GB/T14595-1993、GB/T 2063-1980、GB/T 2064-1980、GB/T 2065-1980、GB/T 14596-1993;——GB/T 2069-1980;——GB/T 11089-1989;——GB/T 15714-1995。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加工铜及铜合金带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带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30.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351 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GB/T 4340.1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GB/T 6147 精密电阻合金热电动势率测试方法GB/T 6148 精密电阻合金电阻温度系数测定方法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GB/T 17793 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YS/ T347 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3 要求3.1 产品分类3.1.1 牌号、状态、规格带材的牌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牌号、状态和规格3.1.2 标记示例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牌号、状态、规格和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
标记示例如下:用H62制造的、半硬(Y2)状态、厚度为0.8mm、宽度为200mm的带材标记为:带H62Y2 0.8×200 GB/T 2059-20083.2 化学成分BZn18-17牌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他牌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的相应规定。
表2 BZn18-17的化学成分3.3 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带材的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7793的相应规定。
未作特别说明时,按普通级供货。
3.4 力学性能带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拉伸试验、硬度试验任选其一,未作特别说明时,提供拉伸试验。
表3 带材的力学性能3.5 弯曲试验需方如有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表4所列牌号的带材可进行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条件应符合表4的规定。
弯曲处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3.6 电性能需方如有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可对BMn3-12、BMn40-1.5、QMn1.5牌号的带材进行电性能试验,其电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3.7 晶粒度需方如有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表6所列牌号的带材可进行软状态晶粒度的检验。
软状态带材的晶粒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软状态带材的晶粒度3.8 表面质量3.8.1 带材的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分层、裂纹、起皮、起刺、气泡、压折、夹杂和绿锈。
3.8.2 带材的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局部的、不使带材厚度超出其允许偏差的划伤、斑点、凹坑、压入物、辊印、氧化色、油迹和水迹等缺陷。
4 试验方法4.1 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带材的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T5121的规定进行。
4.2 外形尺寸测量方法带材的外形尺寸应用相应精度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带宽>100mm时,在距离边部≥5mm 处测量;带宽≤100mm时,在距离边部≥3mm处测量。
4.3 力学性能检验方法带材的拉伸试验按GB/T228的规定进行,试样的选取按GB/T228附录A表A1中P02的规定;维氏硬度试验按GB/T4340.1的规定进行;洛氏硬度试验按GB/T230.1的规定进行。
4.4 弯曲试验方法带材的弯曲试验按GB/T232的规定进行。
4.5 电性能检验方法4.5.1 带材的电阻率试验按GB/T351的规定进行。
4.5.2 带材的电阻温度系数试验按GB/T6148的规定进行。
4.5.3 带材的热电动势试验按GB/T6147的规定进行。
4.6 晶粒度检验方法带材的晶粒度检验按YS/T347的规定进行。
4.7 表面质量检查方法带材的表面质量应用目视进行检验。
5 检验规则5.1 检查和验收5.1.1 带材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和(或订货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 需方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或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属于表面质量及尺寸偏差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其他质量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三个月内提出。
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5.2 组批带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组成。
每批重量应不大于3500kg(如该批为同一熔次,则批重可不大于6000kg)。
5.3 检验项目每批带材应进行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或硬度试验)及表面质量的检验。
如有要求,还应进行弯曲试验、电性能及晶粒度的检验。
5.4 取样带材取样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取样5.5 检验结果的判定5.5.1 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带材不合格。
5.5.2 带材的外形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不合格时,判该卷不合格。
5.5.3 当力学性能、弯曲试验、电性能和晶粒度的试验结果中有试样不合格时,应从该批带材(包括原检验不合格的那卷带材)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产品合格。
若重复试验结果仍有试样不合格,则判该批带材不合格,或由供方逐卷检验,合格者交货。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8888的规定。
7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订购本标准所列产品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b)牌号;c)供应状态;d)尺寸规格;e)重量;f)尺寸允许偏差(较高级、高级或有特殊要求时);g)拉伸试验或硬度试验;h)弯曲性能、电性能及晶粒度(有要求时);i)本标准编号;j)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