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给药错误鱼骨分析
用药错误不良事件分析

3.严格按照治疗流程正确给药;
4.依据交接班流程,交接病人的用药情况;
1.护士长或质控小组检查查对制度、给药流程、用药错误应急预案落实情况;
2.护士长检查护士交接班流程是否规范;
4、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各项给药操作流程、查对制度执行情况;
用药错误不良事件分析
用药错误鱼骨图原因分析
用药错误PDCA循环分析
用药错误
目标
P:计划
D:实施
C:检查
A:处理
S:标准化
给药错误发生率为0
1.护士各项给药操作合格率100%;
2、严格执行插队制度
3.严格执行核对流程;核对药物时一人念一人重复剂量,逐药核对药物名称、剂量、质量及有效期;
1.护士长带领病区护士学习并考核查对制度、给药流程、用药错误应急预案;
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会,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防止用药错误的发生;
1.流程标准化;
2.检查经常化;
3.损害最低化;
科室:
日期: 年 月 日
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图(鱼骨图)

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图(鱼骨图) 2016年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图图1用药错误原因分析鱼骨图
人(护士)环
加床与病房内的床号共用呼叫器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警示教育不够
操作不带执行单
护士思想不够重视
实护士单独操作
未严格执行操作规范薄弱环节督导不到位
护士违反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相关流程不完善
用药错误:
操作流程不熟练
身份识别不完善
法机
图2患者发生跌倒原因分析鱼骨图
健康教育不到位(主要)未做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主要)%
未做好住院宣教患者入院时未及时评估患者的低血糖病史未告知患者外出注意事项
未告知患者低血糖的注意事项未及时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当班护士未及时清点病人
发生跌倒
当班护士未及时了解患者的去向)
未做好病区管理
图3发生压疮原因分析鱼骨图
预防压疮措施不到位(主要)健康教育不到位(主要)为保护皮肤受压部位未向患者告知压疮的重要性未及时发现皮肤受压情况未告知患者预防压疮的措施未及时交接患者皮肤情况错过最佳干预时间致压疮
发生压疮。
给药错误地原因鱼骨图分析与整改措施

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2017年10月28日下午15:35患者赵文诉伤口疼痛,医生医嘱开立NS100ml+地佐辛15mg静脉滴注,责任护士刘艳艳在转抄医嘱时把患者名字改成14床朱建文,给病人静滴时未核对病人身份,查对不到位,病人家属发现后告知护士李亚楠,李亚楠查对医嘱后把病人名字更改过来,并做好解释。
制度人员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低年资护士风险意识不足处理问题能力差更换液体患者配合度不足护士因素护士长管理不到位给药制度落实不到位护士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身份识别一.制度给药错操作过程未做好解释工作审核病人身份方法欠准确误原因分析加床指示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更换加床过多,易液体未携带治疗单致错乱病区弹性排版不到位病房环境嘈杂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环境流程其他二.改进措施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的重中之重,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
要做到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查患者的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以确保正确的药物给正确的患者。
摆药后请第二人核对,实行双人复核。
输液卡一式两份,治疗室一份,病人床旁挂一份,利于执行时再次核对,拔针前要反复核对确认所有液体输完再拔针。
改善和优化医嘱查对流程,推行了电子医嘱系统,避免错抄、错写、漏抄,转抄后两人核对。
遇有疑问的医嘱一定要与医生沟通,无误后方可执行。
非抢救时不执行口头医嘱,防止重复给药。
落实对患者的身份识别:核对的方式采用询问式、反问式、腕带识别,并且采用二种以上的识别方式,保证准确的药物给准确的患者。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落实书面交班、床头交班、口头交班,双方一定要交接清楚,避免遗漏。
3. 强化细节管理:加强对实习生、新护士、工作经验少、责任心不强的重点人群管理,排班上遵循新老搭配与能力搭配的原则,采用由责任组长或高年资护士负责制的排班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高年资护士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比单纯的护理部、护士长监督检查更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给药错误原因鱼骨图分析及整改措施

给药错误原因鱼骨图分析及整改措施给药错误是指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或患者本人错误地进行了给药操作,导致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或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给药错误的发生多数情况是由于人为的失误或系统的问题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运用鱼骨图(也称为因果图)来分析错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给药错误的定义和分类。
给药错误分为两类:主动错误和被动错误。
主动错误是指由于医务人员的失误或违规操作导致的错误,例如使用错误的药物、不正确的剂量、不适当的给药途径等。
被动错误是指由于系统问题或患者自身的原因导致的错误,例如药物标签不清晰、药物储存不当、患者不遵守医嘱等。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鱼骨图来分析主动错误的原因。
鱼骨图将问题分解为6个主要的因素:人、机器、方法、材料、环境和任务。
在人这一因素中,可能的错误原因包括医务人员的知识不足、技能不熟练、注意力不集中等。
在机器方面,可能的原因包括设备故障、使用不当等。
方法方面的错误原因可能包括工作流程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操作指南等。
材料方面的错误原因可能包括药物标签不清晰、药物储存不当等。
环境方面的错误原因可能包括医疗设施的条件恶劣、噪音干扰等。
最后,任务方面的错误原因可能包括时间紧迫、工作量大等。
针对主动错误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首先,针对人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加强对注意力的培养和管理。
其次,在机器方面,我们可以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并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设备。
在方法方面,我们可以制定和实施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指南,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在材料方面,我们可以改进药物标签的设计,使其更加清晰易读,并采取措施确保药物储存的正确性。
在环境方面,我们可以改善医疗设施的条件,减少噪音干扰,并提供一个有利于医务人员集中注意力的工作环境。
最后,在任务方面,我们可以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减少匆忙操作所引发的错误。
给药错误的原因鱼骨图分析及整改措施

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2017 年 10 月 28 日下午 15:35 患者赵文诉伤口疼痛,医生医嘱开立NS100ml+ 地佐辛15mg 静脉滴注,责任护士刘艳艳在转抄医嘱时把患者名字改成14 床朱建文,给病人静滴时未核对病人身份,查对不到位,病人家属发现后告知护士李亚楠,李亚楠查对医嘱后把病人名字更改过来,并做好解释。
制度人员低年资护士风查对制度落险意识不足实不到位处理问题能力差更换液体患者配合度不足护士因素护士长管理不到位给药制度落实不到位护士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操作过程未做好审核病人身份方法解释工作欠准确加床指示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更换加床过多,易液体未携带治疗单致错乱病区弹性排版不到位病房环境嘈杂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给药错误原因分析环境流程其他二.改进措施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的重中之重,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
要做到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查患者的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以确保正确的药物给正确的患者。
摆药后请第二人核对,实行双人复核。
输液卡一式两份,治疗室一份,病人床旁挂一份,利于执行时再次核对,拔针前要反复核对确认所有液体输完再拔针。
改善和优化医嘱查对流程,推行了电子医嘱系统,避免错抄、错写、漏抄,转抄后两人核对。
遇有疑问的医嘱一定要与医生沟通,无误后方可执行。
非抢救时不执行口头医嘱,防止重复给药。
落实对患者的身份识别:核对的方式采用询问式、反问式、腕带识别,并且采用二种以上的识别方式,保证准确的药物给准确的患者。
2..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落实书面交班、床头交班、口头交班,双方一定要交接清楚,避免遗漏。
3.强化细节管理:加强对实习生、新护士、工作经验少、责任心不强的重点人群管理,排班上遵循新老搭配与能力搭配的原则,采用由责任组长或高年资护士负责制的排班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高年资护士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比单纯的护理部、护士长监督检查更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给药错误鱼骨图分析PDCA分析

3.护士长检查护士交接班流程是否规范.
4.护士长督导检查PDA的使用情况.
5.护理部、科护士长不按期抽查各项给药把持流期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会, 不竭改进工作方法, 防止用药毛病的发生.
1.流程标准化.
2.检查经常化.
之老阳三干创作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用药毛病PDCA循环分析
用药毛病
目标
P:计划
D:实施
C:检查
A:处置
S:标准化
给药毛病发生率为0
1.护理部修订核对制度、给药流程、用药毛病应急预案.
2.护士各项给药把持合格率100%.
3.严格执行交接班流程.
4.不允许实习生独自把持.
5.完善PDA法式, 提高PDA使用率.
1.护士长率领病区护士学习并考核核对制度、给药流程、用药毛病应急预案.
2.严格根据核对制度, 正确核对病人的用药.
3.严格依照治疗流程正确给药.
4.依据交接班流程, 交接病人的用药情况.
5.实习生进行把持时, 带教老师监督指导.
6.科室配备PDA, 执行各项把持前, 严格使用PDA进行核对.
1.护士长或质控小组检查核对制度、给药流程、用药毛病应急预案落实情况.
3.损害最低化.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药物误用 护理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

药物误用护理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引言本文将对药物误用和护理不良事件进行鱼骨图分析,以揭示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鱼骨图分析鱼骨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的工具,也被称为因果图。
它通过将问题引起的可能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
主要因素以下是导致药物误用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1. 人为因素- 缺乏知识和技能:护士或医生对药物使用和护理操作的知识和技能不足,导致错误的用药或操作不当。
- 疲劳和应激:长时间工作和高度应激的环境可能会导致护士或医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增加犯错的可能性。
2. 组织因素- 不足的培训和教育:机构提供的培训和教育不够,未能为护士或医生提供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避免错误。
- 工作压力和资源短缺:过大的工作压力和缺乏足够的资源(如时间、人员、设备)可能导致护士或医生犯错。
3. 系统因素- 药物管理流程不完善:缺乏清晰的药物管理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可能导致混淆、错误的药物使用或护理操作。
- 沟通不畅和团队合作差:沟通不畅和缺乏良好的团队合作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或不完整,增加错误发生的风险。
结论药物误用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预防和减少这些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护士和医生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正确使用药物和执行护理操作。
2. 管理工作压力和资源: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减轻工作压力,以减少因疲劳和应激而导致的错误。
3. 建立清晰的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药物管理流程和护理操作有清晰的标准,减少混淆和错误的发生。
4. 促进沟通和团队合作:加强沟通和团队合作,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和完整,减少错误的风险。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药物误用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给药错误的原因鱼骨图分析及整改措施

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2017年10月28日下午15:35患者赵文诉伤口疼痛,医生医嘱开立NS100ml+地佐辛15mg 静脉滴注,责任护士刘艳艳在转抄医嘱时把患者名字改成14床朱建文,给病人静滴时未核对病人身份,查对不到位,病人家属发现后告知护士李亚楠,李亚楠查对医嘱后把病人名字更改过来,并做好解释。
一.给药错误原因分析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因素处理问题能力差低年资护士风险意识不足更换液体患者配合度不足护士长管理不到位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未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病区弹性排版不到位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审核病人身份方法欠准确违反操作规程,更换液体未携带治疗单操作过程未做好解释工作加床指示不到位病房环境嘈杂其他流程人员给药制度落实不到位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加床过多,易致错乱制度环境二.改进措施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的重中之重,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
要做到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查患者的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以确保正确的药物给正确的患者。
摆药后请第二人核对,实行双人复核。
输液卡一式两份,治疗室一份,病人床旁挂一份,利于执行时再次核对,拔针前要反复核对确认所有液体输完再拔针。
改善和优化医嘱查对流程,推行了电子医嘱系统,避免错抄、错写、漏抄,转抄后两人核对。
遇有疑问的医嘱一定要与医生沟通,无误后方可执行。
非抢救时不执行口头医嘱,防止重复给药。
落实对患者的身份识别:核对的方式采用询问式、反问式、腕带识别,并且采用二种以上的识别方式,保证准确的药物给准确的患者。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落实书面交班、床头交班、口头交班,双方一定要交接清楚,避免遗漏。
3. 强化细节管理:加强对实习生、新护士、工作经验少、责任心不强的重点人群管理,排班上遵循新老搭配与能力搭配的原则,采用由责任组长或高年资护士负责制的排班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高年资护士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比单纯的护理部、护士长监督检查更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