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剂立卷审查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CDE新药审评

CDE新药审评

【CDE新药审评】立卷审查工作操作办法、技术标准、判定办法【CDE新药审评】立卷审查工作操作办法、技术标准、判定办法,左下角阅读原文中有WORD版立卷审查工作总结、审查说明、原料药立卷审查标准、制剂立卷审查标准、立卷审查操作方法和结论判定标准。

为保证立卷审查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制定立卷审查操作方法:1)审查人员对照立卷审查标准的各个评价指标对申报资料进行逐条审查,根据申报资料是否提供相应内容和数据,将相应项目前面的“□”填为“■”;2)在“审查结论”栏统计重大缺陷项、较大缺陷项和一般缺陷项数量,并将各缺陷项目分类逐条列出;3)依据判定标准确定立卷审查结论;4)将申报资料和填写的立卷审查表格交由他人进行复核审查,如有争议应经集体讨论确定立卷审查结论。

立卷审查标准中标记★的项目为重大缺陷项,标记☆的项目为较大缺陷项, 标记△的项目为一般缺陷项。

具体填写方法和判定标准如下:(一)受理情况(S1.1/P1.1)1、按照受理通知书或申报资料封面上的信息填写药品名称、规格、受理号。

原料药如有同期申报的制剂,制剂如有同期申报的原料药、辅料、包材及其它规格,同时填写关联申请受理号。

制剂应填写申请阶段(P1.1.5)。

2、附加申请事项(S1.1.4/P1.1.6):按《药品注册申请表》第5条的内容填写,如同时申请非处方药,则选择从“□ 无□非处方药□减或者免临床研究□其他”四个选项中选择“非处方药”,并将其前面的“□”变为“■”;如同时申请减或者免临床研究,则将“□减或者免临床研究”也变为“■减或者免临床研究”;如为其他申请事项,则在“■其他”栏中填写具体内容。

3、注册分类是否正确(P1.1.7/S1.1.5):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二中的有关分类要求,并在国家局网站上进行同品种查询,如符合化药注册分类6类的有关要求,则选“是”,如不符合,则选“否”。

注册类别不正确时需加以说明。

4、药品注册申请表、生产现场检查申请表、研制情况申报表:如申报资料中已提供上述表格的,则在相应表格栏选“提供”;否则选“未提供”。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立卷审查技术标准(暂行)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立卷审查技术标准(暂行)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立卷审查技术标准(暂行)根据《总局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2017年第100号)的要求,应对申报资料进行立卷审查。

通过“立卷审查”评估申报资料与研发工作的完整性和可评价性后,可大大提高申报资料的质量,保障后续审评、审批工作有效有序的开展。

申报资料应符合《总局关于发布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的通告》(2016年第120号)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应提供完整概要、药学研究资料、体外评价、体内评价的相关资料及其附件,并提供信息汇总表及其电子版。

为便于申请人整理申报资料信息,提高申报资料质量,特编制本申报资料立卷审查技术标准(暂行),供申请人参考。

一、格式要求格式体例要求应符合《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体例与整理规范》(食药监办注〔2011〕98号)的规定。

各项申报资料应设独立封面,标明药品名称、资料项目编号、资料项目名称、研究单位及人员有关项目(如适用)、各申请机构名称等。

右上角注明资料项目编号,并由申请机构逐项加盖公章。

临床研究报告应设置独立的标题页,并包含试验名称、药物名称、方案编号、试验起止时间、主要研究者/申请人负责人的姓名、研究机构/申请人名称、申请人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报告日期、原始资料保存地址等必要的信息。

应提供研究报告摘要,编制研究报告目录,并加注页码。

页脚内容1二、概要部分根据《总局关于发布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的通告》(2016年第120号)及有关规定要求提供,包括历史沿革、批准及上市情况、自评估报告、临床信息及不良反应、最终确定的处方组成及生产工艺情况、生物药剂学分类等。

三、药学部分(一)制剂药学研究信息汇总表按照《总局关于发布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的通告》(2016年第120号)规定的格式和撰写要求,提供制剂药学研究的主要信息综述资料,并提供电子版。

审查工作总结

审查工作总结

审查工作总结篇一:审查工作总结2021年年度个人工作总结眨眼间,2021年即将结束,回首这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这一年里,我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技能。

为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迅速适应新时期金融工作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待同志以诚相见,共同搞好工作,在坚持经常不断学习政治的同时,我还始终不忘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作为支行信贷部的审查岗,2021年我通过竞选继续着审查岗这个岗位,对于此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岗位,说熟悉,是因为我之前也是从事的审查工作,说陌生,是因为信贷各项制度均在不断地健全完善,很多新的规定对我来说十分陌生。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我虚心求教,向身边的同志们学习,积极参加县行和市行组织的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我认为不懂不要紧,只要我肯学,只要我努力,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认真履行职责,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审查岗,我深知身上的重担。

我坚持贷款的“三查”制度和行里制定的一系列信贷管理制度,不继拓宽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放过对XX信贷资产有风险的审查,合理地提出自己的审查意见,把握贷款发放的合法性、合规性!坚决杜绝信贷员的一些人情做法,按信贷规范操作程序办理,努力使信贷工作上规范化。

同时,我也帮助信贷员整理信贷档案(一些基础资料)。

我深知,审查这项工作即繁琐又重要,需要经常加班加点来完成,但我坚持做到了及时完成任务,今天的事今天做,绝不拖拉到明天。

三、积极做好其他工作。

除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本人服从领导的安排,积极主动的做好各项工作,为XX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而同心同德,尽心尽力。

在营销工作中,我继续着自己对定活期存款的兼职客户经理工作,并把它作为一项义务对待,为XX的储蓄余额增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始终能够遵守行里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平时有事很少请假,坚持小病小事不请假,并经常加班加点,从无怨言,树立良好的形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国食药监注2008271号文化学药品技术标准

国食药监注2008271号文化学药品技术标准

国食药监注[2008]271号化学药品技术标准一、制剂所用原料药和辅料的来源、质量控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单独申请注册药物制剂的,研究用原料药必须具有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该原料药必须通过合法的途径获得。

研究用原料药不具有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的,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附件2规定:申请制剂的,应提供原料药的合法来源证明文件,包括原料药的批准证明文件、药品标准、检验报告、原料药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销售发票、供货协议等的复印件。

基于该规定,对存在以下情况的注册申请将不予批准:1.单独申请注册药物制剂,提供原料药虚假证明性文件的;申报生产时,原料药如系通过赠送途径获得而未能提供该原料药合法来源证明和供货协议的;2.单独申请注册药物制剂,在药品注册过程中,所用原料药的批准文号已被废止的,或原料药生产企业已被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的;3.制剂所用原料药由相同申请人或不同申请人申报,原料药申请已因现场核查被撤回或退回,或因其他各种原因不予不批准或予以退审的;4.所用原料药、辅料的质量控制不能保证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

例如对于注射剂所用原辅料未按照“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标准”、“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等相关要求进行充分研究,原料药和辅料的质量达不到注射用要求的。

二、剂型、规格的必要性和合理性1.药品规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药品规格和包装规格管理的通知(食药监注函〔2004〕91号)》规定,药品规格的确定必须符合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原则。

申请的药品规格应当根据药品用法用量、剂型特点等合理确定,一般不得大于单次最大用量,也不得小于单次最小用量。

基于以上规定,经专家审评会议讨论确认存在以下情况的注册申请将不予批准:(1)所申请的药品规格与同品种已上市规格不一致,而未提供充分依据支持所申请规格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的;(2)所申请的药品规格虽为同品种已上市规格,但该规格已不符合临床需要的;(3)除氯化钠及葡萄糖静脉输液外,大容量注射剂采用50ml、100ml、250ml、500ml以外的其他规格,小容量注射剂采用1ml、2ml、5ml、10ml、20ml以外的其他规格,而未提供充分依据支持所申请规格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的。

立卷审查标准介绍

立卷审查标准介绍

•主要内容–立卷审查–立卷审查标准–申请表填写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立卷审查–什么是立卷审查•立卷审查指按照立卷审查标准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对申报资料进入技术审评环节的完整性、合规性、一致性进行判断的过程。

立卷审查不对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的合理性、充分性进行分析,亦不对产品风险受益比进行判定。

•就是受理,对应法规中行政受理的环节。

依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以下简称《办法》)中行政受理的相关要求开展,时限为5个工作日。

–与技术审评的关系•立卷主要解决:适用的交没交,资料是不是合规,交的资料和申请的事项是不是一致•审评解决:交的资料能不能证明安全有效/受益大于风险•各立卷审查问题通过规范描述、增加备注等方式明确了尺度,与技术审评要求进行了区分。

•立卷审查–审查人员:•审评部、临床与生物统计部–立卷审查基本定位•服务–审评一次发补,不合格退审–背着抱着一样沉–建议自查•对于立卷审查标准中的问题,若在立卷审查环节未能做出充分判断,导致不应通过立卷审查环节的申报资料通过了立卷审查,在技术审评环节,仍可对立卷审查标准中的问题提出补正意见。

•立卷审查–立卷审查的适用范围:•立卷审查适用于复杂注册申请事项,即产品注册申请和复杂许可事项变更申请。

•复杂许可事项变更的判定准则(注册申请表中包含)–复杂、简单划分主要为了配合中心机构和流程调整–为了方便判断,只将少量项目划分为简单变更•立卷审查标准–为什么要设定立卷审查标准•配合电子申报,调整并明确了受理标准–立卷审查标准设定依据•注册管理办法,说明书管理办法,43、44号等公告,GCP,通知,指导原则(临床评价、临床试验设计、认可境外临床数据、软件等)等等•参考电子申报格式•明确审评基本关注问题•立卷审查标准的明确,未提高任何法规、规定的要求,不提高任何技术审评的要求•立卷审查标准–立卷审查标准编写过程•7稿•中心内部征求意见、试填、公开征求意见•多次多部门范围内研讨•中心办公会定稿–主要内容•医疗器械、IVD•产品注册立卷审查标准、变更注册立卷审查标准、临床立卷审查用表•产品注册和变更注册立卷审查标准主要内容:–相关说明、使用说明、信息/结论、基本审查问题、总体审查问题、适用的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和强制性标准识别、立卷审查问题•临床立卷审查用表:–免临床目录路径、同品种路径、临床试验路径•申请表填写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分类编码–临床评价路径–变更情形–注册单元划分–联系人手机号(一定填写准确了,联系用,会发短信)–申请表附的word文件会用于出报告,有的信息会用于注册证及其附件,应与电子申报中PDF保持一致结尾页2附件11.为确保医疗器械产品注册项目立卷审查工作的规范开展,制定本审查标准。

化学药物制剂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制定的一般技术要求及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制剂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制定的一般技术要求及指导原则
一. 重点用于难溶性药物,一般 指在水中微溶或不溶的药物;对易 溶于水的药物,在质量研究中亦应 考察其溶出度,但溶出度检查不一 定订入质量标准。
二. 用于因制剂处方与生产工艺 造成临床疗效不稳定品种以及治疗量 与中毒量相接近的口服固体制剂(包 括易溶性药物), 对后一种情况应 控制两点溶出量(第1点不应溶出过 多,如格列齐特片Ⅱ规定在60分钟与 180分钟时的溶出量分别相应为不得 多于标示量的50%和不得少于标示量 的75%)。
• 范围系指能够达到一定的准确度、精密度 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试样中被分析物 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 溶出度范围应为限度的±20%;如规定限 度范围,则应为下限的-20%至上限的+20 %。
• 对于释放度,如规定限度范围,从1小时后 为20%至24小时后为90%,则验证范围应 为90~110%。
转速的选择
• 转速通常为50、75或100转/分。转篮法以 不超过100转/分为宜;桨法以不超过75转 /分为宜;小杯法以不超过50转/分为宜
• 均采用低速搅拌为宜
溶出介质的选择
• 一般来说,酸性药物采用酸性溶剂,碱性药物
采用碱性溶剂,如溶剂为缓冲液时,应严格控制 其pH值在规定值的±0.05范围内;溶出介质应尽 量采用水,0.1mol/L盐酸溶液或磷酸盐缓冲液 (pH 3 – 8),应临用新制并经脱气处理。但由 于溶出度是以溶解为理论,药物必须溶解在溶出 介质中,由于有些药物在上述溶剂中溶解度很小, 可加适量表面活性剂,如吐温- 80,十二烷基硫 酸钠(0.5%以下),或加适量有机溶剂,如异丙 醇、乙醇等(通常浓度在5%以下),但应有文献 根据依据,并尽量选用低浓度,必要时应与生物 利用度作参考
通过上述研究,拟定溶出度方法,并应 进行溶出均一性试验,即要求用同一批号样 品,作一次试验(6杯6片)记录在规定时间 间隔的溶出量数据列表作图,绘制时间t — 累 积溶出量的溶出曲线,以考察同批产品的溶 出度的均一性,应注意在选择不同时间的溶 出量测定时,应尽量选择能真实反映溶出曲 线形状的时间点,即溶出曲线拐点前后几点, 同时溶出量限度考察,应至少达到标示量的 90%以上。对溶出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要 求每个时间点即片与片溶出量之间的RSD应 控制在5%以下为宜。

中药改剂型、仿制的立题依据及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精选文档

中药改剂型、仿制的立题依据及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精选文档
33
改剂型药物的临床试验
补充规定第十条
(二)若药材基原、生产工艺(包括药材前处 理、提取、分离、纯化等)及工艺参数、制剂 处方等有较大改变,药用物质基础变化较大, 或剂型改变对药物的吸收利用影响较大的,应 提供相关的药理毒理研究及II、III期临床试 验资料
34
改剂型药物的临床试验
补充规定第十七条 处方中含有毒性药材或 无法定标准的原料,或非临床安全性试验结 果出现明显毒性反应等有临床安全性担忧的 中药注册申请,应当进行I期临床试验
方保持一致
24
中药仿制的立题依据
4、其他立题依据
办法第六十六条 监测期内的新药,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批准其他企业
生产、改变剂型和进口 办法第七十六条 已申请中药品种保护 的,自中药品种保护申请受理之日起至 作出行政决定期间,暂停受理同品种的 仿制药申请
25
中药仿制的立题依据-其他立题依据
- 生产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
附件1 临床试验的病例数应当符合统计 学要求和最低病例数要求
补充规定第十七条 处方中含有毒性药材 或无法定标准的原料,或非临床安全性试验 结果出现明显毒性反应等有临床安全性担忧 的中药注册申请,应当进行I期临床试验
45
仿制药的临床试验
办法第七十四条 仿制药应当与被仿制药 具有同样的活性成份、给药途径、剂型、 规格和相同的治疗作用
补充规定第十一条
仿制药的注册申
请,应与被仿制药品的处方组成、药材基
原、生产工艺(包括药材前处理、提取、
分离、纯化等)及工艺参数、制剂处方保
持一致,质量可控性不得低于被仿制药品
26


仿制药必须与被仿品种一致
27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技术要求

制剂药学研究的技术要求

制剂药学研究的技术要求

制剂药学研究的技术要求制剂药学是药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药物剂型、制剂工艺及其质量评价等内容。

制剂药学研究的技术要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药物稳定性、药物释放、生物利用度、制剂工艺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阐述制剂药学研究的技术要求。

一、药物稳定性的技术要求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制剂中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性质变化的程度。

药物的稳定性研究需要遵循以下技术要求:1. 合适的环境条件:稳定性研究需要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以模拟现实的储存和使用环境。

2. 合理选取检测指标: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检测指标,如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化学反应等。

3. 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制备药物样品并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贮存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相关质量指标的测定,以评价药物的稳定性。

二、药物释放的技术要求药物释放性能是评价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药物释放性能好的制剂能够提供良好的疗效,药物释放性能研究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 释放介质的选择: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给药途径的要求,选择适当的释放介质,如模拟胃液、模拟血浆等。

2. 释放速度的测定:通过适当的方法,测定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释放速度,并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有离体溶出法、离体渗透法等。

3. 质量控制要求:制定适当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药物的释放性能符合规定的要求。

三、生物利用度的技术要求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在血浆中的浓度变化,研究生物利用度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 药物的体内评价:通过药物的给药、采样等操作,测定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并计算生物利用度。

2. 合理确定方法: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如血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药物代谢鉴定方法等。

3. 严格的实验操作:在动物体内进行药物的研究时,需要严格遵循实验操作规范,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制剂工艺的技术要求制剂工艺是指将活性药物配制成适合人体使用的制剂的生产过程,制剂工艺的研究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 药物的选择与配伍:选用适合的药物,合理配置药物成分,确保药物的相容性和协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供
省所检验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未提供★
P1.3证明性文件
备注
P1.3.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提供□未提供△
P1.3.2《药品生产许可证》范围
是否包含本剂型
□是□否△
P1.3.3相关剂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
□提供
□未提供□有说明□无说明△
□不适用
P1.3.4《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P2.20.2.1灭菌前微生物控制(残存概率法)□是□否△
P2.20.2.2装载热分布:□是□否△
P2.20.2.3热穿透:□是□否△
P2.20.2.4生物指示剂挑战:□是□否△
P2.20.3无菌生产工艺验证资料
P2.20.3.1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是□否△□不适用
P2.20.3.2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是□否△
1.波拉克林钾(一种超级崩解剂、掩味剂;英文名:polacrillin potassium)中甲基丙烯酸和二乙烯基苯的水平
注:波拉克林钾、一种超级崩解剂、掩味剂。商品名:Amberlite®IRP-88。该辅料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片剂崩解剂用于口服药物制剂中。Amberlite®IRP-69;Duolite®AP143离子交换树脂用作药物稳定剂以掩盖或改善药物的口味,或用于缓控释剂型或用作药物载体。某些波拉克林树脂还可用于药品及食品的分析和生产中;常用浓度范围为2%-10%
2.聚维酮、交联聚维酮和/或聚乙二醇中的残留过氧化物
3.滑石粉中重金属或其他金属试剂):
□提供
□辅料引入杂质□辅料与API相容性杂质□其它杂质
□未提供△
P3.2.3降解杂质研究分析资料:
□提供

P3.2.4与原研产品的杂质谱对比研究资料
□研究并列入□研究未列入△□未研究★□不适用
P3.2.8标准中杂质的控制
□控制
□已知杂质□特定未知杂质□非特定杂质□总杂质
□未控制
□提供依据□未提供依据★
P3.2.9杂质限度与已有最严格标准的对比
□相当或严格
□宽松
□提供依据□未提供依据★
□未比较
已有最严格标准□可以获得☆□不可获得
P3.3□
固体口服制剂
□提供□未提供△□不适用
P1.4专利情况
P1.4.1药物在中国的专利及权属状态的说明以及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声明
□提供
□未提供△
P1.5特殊管理药品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研制立项批复文件
□提供□未提供△
□不适用(非特药)
P1.6原研药物基本情况
□提供
上市国家
□上市/□国内首次进口时间
P1.7.1.8销售发票复印件/其他
P1.7.1.9供货协议或合同等
P1.7.1.10原料药供应商审计报告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或未提供△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或未提供△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或未提供△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或未提供△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或未提供△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或未提供△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或未提供△
□提供□未提供△
P3.6.2与ICH成员国药典/中国药典的对比
□提供□未提供△□未收载
P3.6.3分析方法学验证资料
□提供
□基本全面
□缺项较多☆
□未提供★
P3.6.4与已收载最严格标准的比较
□相当或严格
□宽松□提供依据□未提供依据☆
□未比较
已收载最严格标准□可以获得☆□不可获得
P3.7
□无菌制剂中关键辅料控制
溶出度/释放度
P3.3.1是否与原研产品进行了溶出曲线对比(这是核心指标。但目前尚未要求药检所复核,故很多资料都是“报喜不报忧、甚至大胆造假”,哈哈~~)
□是□否★
P3.3.2溶出方法的来源与筛选优化(这是核心研究内容,因为在没有区分力溶出度试验法条件下研制出来的仿制制剂基本均属“安全无效、吃了白吃”的药物,所以此项应改为严重缺陷项。详尽阐述……)
P3.8.4□其他
□研究并列入□研究未列入△□未研究☆
□研究并列入□研究未列入△□未研究☆
□研究并列入□研究未列入□未研究△
□研究并列入□研究未列入□未研究△
P3.8.5方法学验证资料
□提供□未提供☆(无菌、细菌内毒素)
P3.9质量
标准
是否与已收载最严格标准进行了对比
□提供□未提供△
P3.10标准
物质
附件二
制剂立卷审查技术标准
P1.综合研究情况与法规要求
P1.1受理情况
P1.1.1药品名称
P1.1.2规格
P1.1.3受理号
P1.1.4关联申请受理号
P1.1.5申请阶段
□申报临床□申报生产
P1.1.6附加申请事项
□无□非处方药□减或者免临床研究□其他
P1.1.7注册类别
是否正确
□是
□否★
P1.1.8药品注册申请表
物质与
杂质谱分析
P3.2.1活性成分来源杂质研究分析资料:
□提供
□物料□中间体□副产物□其它
□未提供★
P3.2.2辅料来源杂质研究分析资料(该要求的提出想必是参照FDA发布的《针对ANDA中常见缺陷的系列综述》,但应给出具体案例,否则如此笼统,国内研发者又将走火入魔、“死抠杂质”了。具体如下:
基于处方与参比制剂相似而不进行原辅料相容性试验的理由也有其缺点。根据产品级别和供应商,通常可以发现辅料的杂质谱和残留溶剂谱可能有明显差别,鼓励申办者鉴别辅料中的杂质和残留溶剂对制剂质量的潜在不良影响,辅料中可能影响产品稳定性的杂质举例如下:
P2.20.4包材相容性研究资料
□提供□未提供△塑料包材□未提供★□不适用
P2.20.5是否提供了容器密封性研究资料
□是□否☆□不适用
P3.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
P3.1已收载标准情况
□中国药典
□国家药品标准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
□USP □BP □EP □JP □其他
P3.2有关
物质与
杂质谱分析
P3.2有关
P1.7.2.5药品质量标准复印件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或未提供△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或未提供△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或未提供△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或未提供△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或未提供△
P1.7.3原料药是否有以下情况:
P1.7.3.1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已被废止
P1.7.3.2《药品生产许可证》已被吊销
P3.10.1□中检院对照品
□国外法定对照品
P3.10.1.1标签/样品照片/说明书
□提供□未提供△
P3.10.2□试剂公司商品
公司名称
工艺验证报告/空白的批记录
□提供批量△□未提供☆
P2.20□注射剂
P2.20.1无菌
保证
条件
P2.20.1.1□湿热灭菌
□F0值<8★□8<F0值<12 □F0值>12
P2.20.1.2
□无菌生产工艺
微孔滤膜孔径□ ≤ 0.22μm□ > 0.22μm★
P2.20.1.3□其他
P2.20.2
灭菌工艺验证资料
P3.2.6.2与ICH成员国药典/中国药典标准方法对比
□提供□未提供☆
□未收载
P3.2.6.3分析方法学验证资料(该验证没有几乎不好的,几乎全是“走形式”。P3.2.6.1才是核心内容)
□提供
□基本全面
□缺项较多☆
□未提供★
P3.2.6.4杂质谱对比用分析方法的研究与验证资料
□提供□未提供☆
P3.2.7基因毒性杂质研究控制
生产企业名称
□未提供△
P1.7原料药
P1.7.1□国产原料药
是否提供了所有原料药的下列资料:
P1.7.1.1批准证明文件或受理通知书
P1.7.2.2药品质量标准
P1.7.1.3供货商出厂检验报告
P1.7.1.4申请人自检报告
P1.7.1.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P1.7.1.6《药品生产许可证》
P1.7.1.7《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
P1.7.3.3原料药申请是否已撤回/退审
□是★□否
□是★□否
□是★□否
P1.8药包材证明性文件
P1.8.1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证》或者《进口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证》复印件
P1.8.2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执行标准
□提供□未提供△
□提供□未提供△
P1.9.立题合理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未提供△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未提供△
□全部提供□部分提供/未提供△
P2.2是否结合制剂特点制订了辅料的内控标准(该要求很好!)
□是□否△□不适用
P2.3是否结合制剂特点制订了原料药内控标准
□是□否△□不适用
P2.4是否进行了与制剂性能相关的原料药关键理化性质的研究
P2.4.1溶解性与pKa
□提供□未提供★
P3.2.5超鉴定限杂质的定性研究及限度控制
□提供□未提供★□无超限杂质
P3.2.6分析方法研究与验证
P3.2.6.1标准中分析方法的来源与筛选优化过程(这是方法学验证的核心内容,未提供应作为重大缺陷项,而非较大缺陷项。足见起草专家们尚未理解“什么是方法学验证”,详尽阐述……)
□提供□未提供☆
仿制药是否提供了以下方面的合理性依据:
P1.9.1活性成分的安全性/有效性
P1.9.2剂型(改剂型要慎重)
P1.9.3规格(臆断某规格也要慎重)
□是□否★
□是□否★
□是□否★
P1.10临床批件要求补充的研究资料□提供□未提供△□不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