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栩栩如生B. 振聋发聩C. 罄竹难书D. 黄粱美梦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回答说:“我叫李明。

”B.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回答说:“我叫李明。

”C.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我叫李明。

”我回答说。

D.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我叫李明。

”,我回答说。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被老师批评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4.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5.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语。

他做事总是________,从不拖泥带水。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6.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5分)7. 文中描述的荷塘环境有什么特点?(10分)8. 作者为什么选择在夜晚去荷塘?(15分)四、作文(共40分)9.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B二、填空题4. 花落知多少5. 雷厉风行三、阅读理解6. 答案要点:作者表达了一种内心的不宁静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广东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蹊跷(qī qiāo)B. 剽悍(piāo hàn)C. 箴言(zhēn yán) D. 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精力充沛。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气横秋,精力充沛。

C.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态龙钟,精力充沛。

D.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成持重,精力充沛。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讨论,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这次讨论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这次讨论,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这次讨论,对这个问题使我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填空题4. 请填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

”5. 请填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

”三、简答题6.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7.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四、阅读理解题8.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文段略)(1)请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文中的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五、作文题9. 请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1. C2. A3. B4. 秋水共长天一色5. 后天下之乐而乐6. 林黛玉性格特点:聪明、敏感、多愁善感,有时显得孤傲。

7. 宋江形象:忠义双全,智勇兼备,有领袖气质,但有时过于注重义气,导致决策失误。

8. (1)文段主要内容概括(略)(2)主人公品质:勇敢、善良、有责任感。

结束语:本次广东高中语文试题涵盖了字词读音、成语使用、病句辨析、名句填空、文学作品分析、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练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常见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常见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常见试题及答案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羁旅缱绻蹉跎岁月栉风沐雨B. 峥嵘恣意桀骜不驯桎梏C. 桀骜桎梏缱绻羁旅D. 桀骜桎梏蹉跎缱绻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B.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语中的。

C.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真是孤芳自赏。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

答案:A二、填空题3.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床前明月光,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4. 请根据题目提示,填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三、简答题5.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伶俐,才华横溢,但同时也显得有些孤傲和敏感。

6.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领导风格。

答案:宋江以仁义为先,善于团结人心,具有高度的组织能力和领导魅力,能够凝聚各路英雄,共同对抗腐败的官府。

四、论述题7.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谋及其对蜀汉的影响。

答案: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计策,不仅展现了其智慧,也极大地提升了蜀汉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地位。

同时,诸葛亮的忠诚和勤政,也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出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需要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语文高中试卷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中试卷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中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B. 惴惴不安C. 栩栩如生D. 涣然一新2. 根据语境,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不骄不躁,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B.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常常瞻前顾后,缺乏果断。

C.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D. 他总是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与众不同的风格。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由于天气恶劣,我们不得不取消了原定的户外活动。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D.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剧作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B.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C.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D.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以议论文为主。

6. 下列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动词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如“走”、“看”等。

B.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或特征的词,如“红”、“大”等。

C.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如“很”、“非常”等。

D. 介词是表示方位、时间等关系的词,如“在”、“从”等。

7.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高中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中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中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技艺的磨练,更需要文化的涵养和精神的支撑。

书法艺术的实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也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锤炼和提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唯一手段。

B. 书法艺术的传承需要技艺磨练和文化涵养。

C. 书法艺术的实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模仿。

D. 书法艺术的实践与个人品德修养无关。

2. 根据原文,下列不属于书法艺术传承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是(3分)A. 技艺磨练B. 文化涵养C. 精神支撑D. 政治环境3. 作者认为书法艺术实践的意义在于(3分)A. 提升艺术水平B. 体验传统文化C. 锤炼个人品德D. 传承传统技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高中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B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王维C. 苏轼D. 李清照答案:C二、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答案:李白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园不值》。

答案:叶绍翁三、简答题1. 请简述《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答案: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著名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横溢,擅长骈文,其代表作《滕王阁序》以其辞藻华美、气势磅礴著称,被誉为“骈文之冠”,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请简述《静夜思》中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夜晚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更是将这种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诗歌鉴赏题阅读以下诗歌,回答问题:《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案:李白2.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

3. 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这首诗通过“床前明月光”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氛围。

诗人通过“举头望明月”的动作,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语文高中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语文高中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语文高中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当益壮。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骥伏枥。

C.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马识途。

D.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态龙钟。

答案:A解析:成语“老当益壮”意为年纪虽大但精神更加旺盛,形容老年人精力充沛。

B选项中的“老骥伏枥”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但与精力充沛不符。

C选项“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情况很熟悉,D选项“老态龙钟”形容老年人动作迟缓,精神不振,均不符合题意。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这次活动不仅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C. 这次活动,不仅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答案:D解析:A选项中“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去掉“使”。

B选项中“不仅”和“而且”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不仅”放在“这次活动”之后。

C选项中“这次活动,不仅”缺少主语,应去掉“,”。

二、填空题3.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但愿人长久,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2)“海内存知己,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答案:(1)千里共婵娟。

(2)天涯若比邻。

解析:这两首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分别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苏轼的《水调歌头》通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通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三、阅读理解4.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高中语文试题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试题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试题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讣告(fù gào)恣意(zì yì)缜密(zhěn mì)B. 遒劲(qiú jìng)蹊跷(qī qiāo)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C. 偌大(ruò dà)徜徉(cháng yáng)踟蹰(chí chú)D. 缱绻(qiǎn quǎn)踌躇(chóu chú)咫尺(zhǐ chǐ)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培训,他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B.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D.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阵阵掌声。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与天公试比高。

D.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坚定和不屈。

答案:A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著名小说家。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

C.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D.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答案:A5.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风声鹤唳铿锵有力B. 委曲求全别出心裁栩栩如生C. 一愁莫展风华正茂出类拔萃D. 殚精竭虑金榜提名风起云涌答案:A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异,还乐于助人。

B. 春天来了,大地苏醒,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做好试卷的练习,对你的考试是有帮助的。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试题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拙劣/ 相形见绌告竣/ 怙恶不悛讥诮/ 峭拔刚劲
B. 积攒/ 人头攒动脉络/ 脉脉含情折本/ 百折不挠
C. 绝唱/ 角逐激烈俏皮/ 金蝉脱壳晾晒/ 量力而行
D. 提防/ 啼笑皆非喟叹/ 振聋发聩盱眙/ 长吁短叹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云南彝良地区,震后出现强降雨,引发泥石流,附近省市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灾区抢救。

B. 中秋、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客流量大增,服务部门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服务环境和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 批评学生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

D. 经过网友推荐和专家评定,佳木斯市十九中语文教师张丽莉被评为十大教书育人楷模,成为大家公认的最美女教师。

3.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给绿色建筑下定义。

(4分)(不超过
50字)
绿色建筑并不意味着高成本和高价。

绿色建筑要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使用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材和节水。

绿色建筑应该提倡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绿色建筑倡导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
4. 莫言首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出现了莫言热,作品被抢一空,修建故居,品牌开发对此,请你写一段评论,表达你的观点。

(5分)(不超过50字)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题。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

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

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

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

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十五年,大计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计事。

工部尚书何起鸣在拾遗中,自修坐是失执政意。

给事中陈与郊承风旨并论起鸣、自修,实以攻自修而庇起鸣。

于是二人并罢,并责御史纠起鸣者四人。

宪成不平,上疏语侵执政,被旨切责,谪桂阳州判官。

二十一年京察。

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

及南星被斥,宪成疏请同罢,不报。

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

先是,吏部缺尚书,锡爵欲用罗万化,宪成不可,乃用陈有年。

后廷推阁臣,万化复不与。

锡爵等皆恚,万化乃获推,会帝报罢而止。

及是,锡爵将谢政,廷推代者。

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

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百十疏,帝悉不报。

至三十六年,始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

四十年,卒于家。

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

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

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

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

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

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

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

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

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

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

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

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

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

疏入,不报。

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

(选自《明史顾宪成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修坐是失执政意坐:因犯罪或错误
B.给事中陈与郊承风旨并论起鸣、自修论:议论
C.及是,锡爵将谢政谢:推辞
D.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专:独占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顾宪成为人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②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
③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④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
⑤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⑥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宪成天性不凡,聪慧绝伦,从小有志于圣学,读书勤奋刻苦,乡试考第一,万历八年后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

新课第一网
B.顾宪成对于考核京官、处理辛自修、何起鸣感到不平,上奏朝廷,语言触犯皇帝,被皇帝严厉斥责,贬为桂阳判官。

C.顾宪成被削去官籍回到故乡后,集中精力研究学问。

东林书院恢复后,携志同道合者来书院讲学,一时,东林党人名声大震。

D.顾宪成为李三才被弹劾一事曾向人求情,徐兆魁等人借口东林党结党营私,极尽污蔑诋毁,直至顾宪成去世,还有人攻击他。

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

(3分)
(2)中外推荐百十疏,帝悉不报。

(3分)
(3)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眉峰碧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

纤手还重执。

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

风雨愁通夕。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1)开头两句写了哪两种离别心理?二、三两句和柳永《雨霖铃》中的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3分)
(2)结尾两句表达感情形象生动,请简要说明。

(4分)
(3)本词写法上很有特色,请简要概括。

(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3)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6)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7)________________,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咏史》)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 14题。

画菊
高军
赵县长一回到家中就来到画案前,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勾勒点染起来。

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只有赵县长喜欢舞文弄墨。

他除在家中画几笔,从不在公开场合显摆。

当县长事情就多,有时回到家中还不等拿起画笔来就有人来拜访,他也会毫不客气地继续画他的菊花,有一搭没一搭地与来人敷衍着。

这天,他刚刚在一张横幅上拉出整幅画的主枝和辅枝来,畜牧局的蒋局长就进了门。

全县局级领导班子马上就要调整了,这次会提拔两名副县级干部,蒋局长这几年抓生态养殖很有特色。

赵县长抬起头来,平静地打了声招呼:来啦。

蒋局长显得热情多了,把腋下夹的那个小包拿到手中,迅速走上前来。

赵县长不动声色地把正画着的那张宣纸拿到一边去,另换上一张方形宣纸,拿着画笔在纸的右部提顿自如地勾出了几根向上直立的花茎。

墨色的菊花茎峻拔劲挺,立即显示出一股超凡脱俗之气。

蒋局长站在那里,认真地盯着赵县长的手。

赵县长聚精会神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