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十九章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一节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概述
2. 运动形式
有氧运动
根据代谢特点健身活动分 无氧运动 选择运动形式的条件
混和运动
经医学检查已许可;运动强度符合本人体力;过去的运动 经验与本人喜欢的项目;场地、设备器材许可;有同伴与 指导者。
第十九章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一节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概述
第十九章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第一节 体适能与运动处方概述
(1) 肌肉力量测验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1RM测验,1RM是指,恰 能举起一次 (仅一次重复)的最大重量,1RM最大负荷是通过测验 和修正而决定的。例如,开始时采用很轻松地举起的质量,以后增 加负重直至只能举起一次为止。这一测验可用通用体育器械或杠铃 完成。在训练开始时,不论用哪种装置来测验力量,在以后的所有 测验中就必须用它。 1RM力量测验应包括被评定的每一肌群。已提 出用下述练习来测定不同肌群1RM的最大力量。①硬推,用于测验
及治疗情况。如实填写PRA-Q问卷。通过调查和问卷初步
筛选出怀疑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嘱其到医院进行运动试 验复查。
问卷内容:
(1)医生是否告诉过你,根据你的心脏情况,只能参加医 生推荐的体力活动。
(2)当进行体力活动时,你是否感到过胸部疼痛。
(3)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不进行体力活动时,你有没有感 到过胸部疼痛。 (4)你有没有过因为头晕而失去平衡或曾失去感觉。 (5)你有没有因为体力活动改变而使骨和关节方面的症状
进行,若超出安全的界限,则可能发生危险。在制定和实
施运动处方时,应严格遵循各项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安全。
(4)全面性原则:运动处方应遵循全面身心健康的原则,
在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中,应注意维持人体生理和心理 的平衡以达到“全面身心健康”的目的。
第十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二、 运动处方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
WHO于1969年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使得它在国际 上得到认可。它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体适能水平和健康状 况以处方形式确定其活动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 这如同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出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 用量的处方一样,故称运动处方
但二者的不同在于:一是目的不同,前者是用来提高体适 能、促进健康或预防疾患,后者是用来治疗疾病。二是终 点不同,临床药物处方,在病人痊愈后即停止使用,而运 动处方,为了获得相关健康及体适能的功效,在整个人生 中都必须持续进行适当的运动。
2.肌适能
肌适能主要包括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它既是实现完满 的健康效益的前提条件,又对人体外观,自我表象和工作 业绩及运动成绩起着基础效用。 1、肌肉力量 力量是肌肉在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或者 说是肌肉抵抗阻力的能力。力量是实现一切身体活动的基 础,人体所有的生活、生产和运动活动几乎都是对抗阻力 而产生的。
2、运动形式 依据运动时 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 分为有氧、无氧及混合性 活动
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 混合运动
步 行 短距离全速跑 足 球
慢跑
举重
橄榄球
自行车
拔河
手球
网球
跳跃项目
篮球
排球
投掷
冰球
远足
肌力训练 间歇训练
3、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 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是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 它是运动处方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运动处方 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问题。因此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 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可根据训练时的心率、梅脱 (METs)、主观感觉程度(RPE)、最大吸氧量贮备百分比进 行定量化。
运动生理学9体适能及运动处方

(四)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 运动形式
运动强度 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运动时间 运动频率 运动目的 运动时间带 注意事项及调整
1.运动形式 1)按运动供能特点分类 有氧运动:步行、慢跑、长距离游泳(中、小强度运
动) 无氧运动:短距离全速跑、投掷(极量、亚极量强度
运动) 2)按肌肉活动特征分类 动力性运动 走、跑、跳 静力性运动 支撑倒立、蹲马步 3)按动作结构分类 周期性运动 跑、骑自行车、划船 非周期性运动 体操、武术、羽毛球
4)按肌肉工作的相对强度分类 极量强度运动 100m、200m跑、50m、游泳 亚极量强度运动 400~1500m 跑、武术、自由体
操 大强度运动 10000m跑 中等强度运动 马拉松、公路自行车、长距离游
泳 2.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运动量/运动时间)
是运动处方四要素中最重要因素。 运动强度的控制: 1)心率(HR)
女子12分钟跑测试成绩评分表
体力级别 30岁以下 30-39岁 40-49岁
1 极差 1500米以下 1400米以下 1200米以下
2差
1500-1799 1400-1699 1200-1499
3 稍差 1800-2199 1700-1999 1500-1799 4 好 2200-2599 2000-2399 1800-2299
谢相当,=250ml•min-1吸氧量
(3)自感用力度(主观运动强度 RPE)
(4)最大摄氧量贮备百分比
最大摄氧量贮备 = 最大摄氧量 - 安静时摄氧量
低强度:
≤50%最大摄氧量
中等强度: 55~65%最大摄氧量
亚极量强度: 70~80%最大摄氧量
运动生理学9体适能及运动处方2024

引言概述: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状态下各种生理功能变化的科学。
体适能是指人体在运动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各项生理能力,包括肌肉力量、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和心肺功能等。
运动处方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健身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运动方案。
本文将深入探讨运动生理学中的9种体适能及相应的运动处方。
正文内容:一、肌肉力量1.核心肌肉力量的重要性核心肌肉的定义与作用提高核心肌肉力量的运动处方:如平板支撑、桥式运动等2.肌肉耐力的训练方法提高肌肉耐力的意义及方法运动处方包括重复次数和组数的设计二、心肺功能1.心肺功能的重要性及评估方法评估心肺功能的指标:如最大摄氧量(VO2max)运动测试方法:如有氧运动试验等2.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处方运动强度和时长的设计不同种类有氧运动的选择与利弊三、柔韧性1.柔韧性的定义与重要性柔韧性对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伤害的影响柔韧性评估方法:如坐位体前屈测试等2.提高柔韧性的运动处方拉伸训练的种类:如主动拉伸、被动拉伸等拉伸的时间和频率的设计四、灵敏性1.灵敏性的概念及运动表现灵敏性对于运动技能的重要性灵敏性评估方法:如反应时间测试等2.提高灵敏性的运动处方灵敏性训练的种类:如身体感知训练、反应训练等训练强度和时长的设计五、协调性1.协调性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协调性对于运动技能和预防运动伤害的作用协调性评估方法:如平衡测试等2.提高协调性的运动处方平衡训练的种类:如单脚站立、倒立练习等训练难度的逐步增加和变化总结:运动生理学中的体适能对于人体的健康和运动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肌肉力量、心肺功能、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等方面。
运动处方是根据个体的特点和健身目标而设计的一种运动计划,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来提高体适能。
在具体的运动处方中,应注重训练的科学性、逐步性和个体化。
通过合理的运动处方的实施,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运动能力,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教育学]第十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教育学]第十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72e0b8ddfc4ffe473268ab48.png)
2.肌适能
肌适能主要包括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它既是实现完满 的健康效益的前提条件,又对人体外观,自我表象和工作 业绩及运动成绩起着基础效用。 1、肌肉力量 力量是肌肉在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或者 说是肌肉抵抗阻力的能力。力量是实现一切身体活动的基 础,人体所有的生活、生产和运动活动几乎都是对抗阻力 而产生的。
动幅度及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皮肤和其他组织 的弹性和伸展的能力。在动作过程中,柔韧性越好,关节 运动幅度越大,动作就越舒展、协调和优美,动作质量也 越高,同时还有利于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采用坐位体前屈评价柔韧 适能
4.体成分 体成分常以体脂百分数或去脂体重来表示。
二、 运动处方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
WHO于1969年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使得它在国际 上得到认可。它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体适能水平和健康状 况以处方形式确定其活动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 这如同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出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 用量的处方一样,故称运动处方
但二者的不同在于:一是目的不同,前者是用来提高体适 能、促进健康或预防疾患,后者是用来治疗疾病。二是终 点不同,临床药物处方,在病人痊愈后即停止使用,而运 动处方,为了获得相关健康及体适能的功效,在整个人生 中都必须持续进行适当的运动。
3、 肌适能的测定
(1) 肌肉力量测验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1RM测验,1RM 是指,恰能举起一次 (仅一次重复)的最大重量,1RM最 大负荷是通过测验和修正而决定的。例如,开始时采用很 轻松地举起的质量,以后增加负重直至只能举起一次为止。 这一测验可用通用体育器械或杠铃完成。在训练开始时, 不论用哪种装置来测验力量,在以后的所有测验中就必须 用它。 1RM力量测验应包括被评定的每一肌群。已提出 用下述练习来测定不同肌群1RM的最大力量。
运动生理学_19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男子12分钟跑测试成绩评分表 体力级别 30岁以下 30-39岁 40-49岁 1 极差 1600米以下 1500米以下 1400米以下 2 差 1600-1999 1500-1799 1400-1699
3 稍差 2000-2399 1800-2199 1700-2099
50岁以上 1300米以下 1300-1599 1600-1999
6.运动目的 1)促进生长发育; 2)防治某些疾病,保持健康延缓衰老; 3)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 4)丰富文化娱乐生活,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 量 5)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提高竞技水平。 7.注意事项及调整 以治疗和康复为目的运动处方应指出禁忌内容。 第二节 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一、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 1)进行一般调查和填写健康调查表;(疾病史、运动 史等)
在实施中要注意每一次训练安排、运动量的控制及医务监督
1.一次训练课的安排 1)准备活动部分: 10min左右 2)基体部分: 按运动处方内容要求进行 3)整理活动部分 5min以上 2.运动处方实施过程的自我监控 1)心率的测定
(1)基础心率测定: 健康运动晨脉基本稳定;出现加快或减慢说明有疲劳或疾病 (2)运动过程中心率: 随水平的提高,同强度下运动时心率下降,如增加则查原因 (3)运动后恢复期限心率: 运动后心率恢复延长时则可能有疲劳或强度过大。 2)血压 (1)机能下降训练后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压也上升,恢复 时间延长。 (2)机能不良:训练后收缩压上升不明显,舒张压上升或出 现异常反应, 恢复时延长。 (3)过度疲劳:训练后清晨,血压经常保持在140毫米汞柱
(2)代谢当量(梅脱 MET) 梅脱:运动时能耗与安静时能耗比。1Met与安静时代 谢相当,=250ml•min-1吸氧量 (或3.5 ml•Kg-1•min-1吸氧量)
健康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健康體適能與運動處方一、體適能的定義及重要性二、健康體適能的五大要素三、體適能的測量項目四、增進體適能的方法與運動項目五、正確的運動步驟六、運動效果的評量方法七、如何避免運動傷害八、運動記錄表的使用一、體適能的定義及重要性定義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定義,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運動與環境(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綜合能力。
體適能良好的人能勝任日常工作,有餘力享受休閒娛樂生活,又可以應付突發的緊急情況的身體能力。
重要性健康體能的涵意為人的心臟、血管、肺臟、血管系統及肌肉組織等都能發揮相當有效的機能。
所謂有效的機能乃是能勝任日常工作,有餘力享受休閒娛樂生活又可應付突發緊急狀況的身體適應能力。
二、二、健康體適能五大要素(一)心血管循環耐力健康體能五大要素中最重要的ㄧ項,其所涉及的範圍包括:心臟,血管及血液等組織系統的機能。
根據研究證實,心血管循環耐力可以藉長時間的耐力運動得到改善。
耐力型運動如:跑步,快走,游泳,踩腳踏車等,運動生理學家和醫學研究都已一致證實心血管循環耐力是體能評量的最重要指標。
(二)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健康體能最根本的要素之一,指的是肌肉一次所能發出的最大力量。
肌肉力量訓練的運動可以使肌肉纖維變粗,相對的也增加了他本身所發出的力量。
身體任何大小的動作都是靠著肌肉牽引骨骼而完成的,肌肉本身若無法發出適當的力量,自然有些動作會顯得相當吃力或甚至無法完成,進而使肌肉產生疲勞。
很多成人患有下背疼痛的情形,其中身體肌肉力量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
(三)肌肉耐力這一項經常被人誤以為和肌肉力量一樣,其實肌肉力量代表的是某一部份的肌肉或肌群一次能發揮的最大力量,而肌肉耐力則是某一部份肌肉或肌群在從事反覆收縮動作時的一種耐力能力;或是指有關的肌肉維持某一固定用力狀態持久的時間而言。
訓練肌肉耐力的運動有:仰臥起坐,伏地挺身,以及屈臂懸垂;其他一些日常的工作,如:除草,洗衣,修剪樹叢,拖地,擦洗門窗,油漆粉刷牆壁,爬幾層樓等也都需要好的肌肉耐力才能勝任。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 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 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
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 会性目标。
健康的内容: • 躯体健康、 • 心理健康、 • 社会适应良好 • 道德良好
健康是自然所能给我们准备的 最公平最珍贵的礼物 -----蒙田(法国)
人人都向往健康, 但是, 健康并不属于每一个人, 健康只投入有健康准备的人怀中。 让我们积极做好准备, 拥抱健康吧!
体适能与健康
什么是体适能?
体适能:是指个人能力除足以胜任日常工作而 历久不疲外,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并能应 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及压力的身体适应能力。
体适能与健康
体适能的分类
健康体适能
技能体适能
是与健康有密切关 系的体适能
柔韧性
是指心血管、肺 和肌肉发挥最理 想效率的能力。
心肺耐力(有氧适能)
身体 成分
肌适能
▪ 一、内容: ▪ 1、肌肉力量:是实现一切
身体活动的基础。 ▪ 2、肌肉耐力:是肌肉在某
一负荷下能长时间保持持续 收缩的能力。
肌适能的测定
1、肌肉力量测验 2、肌肉耐力测验
肌肉力量测验
硬推:检测肩带肌和上臂后面肌肉 颈后推:检测肩带肌和上臂后面肌肉 弯举:检测上臂前群肌肉 直腿硬推:检测大腿和臀部肌肉
肺的通气能力
肺的通气能力越高,机体从 外界摄取氧的能力越大
判定肺通气能力的指标由肺 活量、每分通气量和最大通 气量
最大通气量是决定和评价有 氧适能的的一个重要指标
血液的载氧能力
载氧是血液的基本功能,在 血液中,绝大多数氧气是与 血红蛋白结合形式运载的。 (贫血时,血液的载氧能力 被削弱,不利于有氧适能)
心脏的泵血能力
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 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 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适能概念
• 体适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译,“以 旺盛的精力执行每天的事务而没有过度的疲劳; 以充足的活力去享受闲暇时间的各种休闲,并 能适应各种突发事情况。” • 体适能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 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 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 力。 • 体适能是指个人适应生活需要的身体能力。
• 5.动作优先安排身体大肌肉群动作;通常,有8 ~10个动作即已相当完整。
肌力训练与适当的次数组合
项目 肌耐力 肌力和肌耐力 肌力 次数 12-20 8-12 8次以下 重量 轻 中 重 最大肌力(%) 30-60 60-80 80-90
五、柔韧性
• 柔韧性指的就是关节的活动范围。柔韧性在 体适能的要素里,常常被忽略了;通常,以为比赛 选手才需要有好的柔软性,而一般人则不需要,这 是错误的看法。虽然我们目前尚无法很精确地指出 柔韧性到底要多好才符合标准,但是很重要的观念 与做法就是任何人在他的人生过程中,绝对不能因 岁月年龄的增加而让关节变得愈来愈僵硬,否则, 在健康上会遭受一些不利的威胁。所以,柔韧性才 被公认为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的要素之一,关心身 体健康的人也一定要留意这个方向。
• 技能体适能内容包括: 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 反应时间等,这些要素是从事各种运动的基础, 但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与健康和疾病有直接关系。
• 下面按健康体能的架构,分心肺适能、 肌肉适能、柔软性和身体组成等四部分 逐一介绍。
三、心肺适能
• 心肺适能通常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要素中最重 要的一项。它所代表的是身体整体氧气供输系 统能力的优劣。具体而言,其所涉及的范围包 括:肺呼吸、心脏以及血循环系统的机能。因 此,在健康上特别受到重视。心肺适能有时又 称为心血管循环耐力、心肺耐力、循环适能、 或有氧适能等,其内容大致是相同的。
(三)改善柔韧性的运动处方条件
• 1.运动类型 静性伸展操是一般最受推荐的运动方 式。 • 2.运动强度 静性伸展操都以关节附近的肌肉被伸 展的感觉作为运动强度的指标;如果被伸展的 肌肉有极轻微的疼痛感觉或轻缓的不适感即表 示已达足够的运动强度。如果没有达到相当绷 紧的感觉,表示运动强度不够;若达很难忍受 的痛觉,则又显示运动强度太强了。
二、体适能的内容
•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 适能”和“技能体适能”。 • 健康体适能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身体成分:即人体内各种组成成分的百 分比,身体成分保持在一个正常百分比范围对 预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 等有重要意义。
②肌力和肌肉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 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 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 ③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 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 要素。 ④柔软素质: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 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它对于保持人体运动 能力,防止运动损伤有重要意义。
• 3.持续时间 达到上述合适的伸展强度之后,即保持静 止状态10至30秒钟,然后再松开。 • 4.反复次数 每一个部位大约反复施作三至五次即可。 中间放松休息5秒至10秒左右。 • 5.运动频率
运动频数代表的是多久作一次运动的意思。 以柔韧性的伸展操而言,至少应隔天施作一至二 次。
六、身体组成——身体脂肪百分比
(一)心肺适能的重要性
• 1.增强心肌 • 2.有意于血管系统 • 3.强化呼吸系统 • 4.改善血液成分
• 5.有氧能量的供应较为充足
• 6.减少心血管循环系统疾病
(二)心肺适能的运动方法
• 改善心肺适能,所作的运动应该达到某种适当的耗氧水 平且持续够长的时间,才能有效刺激心肺循环系统,使 其机能增强,这类运动通称为有氧运动。相反的,如果 进行非常激烈而持续时间相当短的运动,则是属于无氧 性的,对心肺循环系统机能的增强,就没有什么显著的 效果了。对运动者而言,最方便而又可信的方法即是以 脉博数为标准,其理论根据乃是运动强度越高,耗氧量 就越大,相对的,每分钟的脉博数也成正比的增加。因 此,我们便可用运动时的脉博数作为运动强度的指标, 来了解耗氧程度是否恰当。
•
至于肌力与肌耐力的力量训练,差异在于 负荷的重量以及反复次数不同而已。原则上,肌 力的训练遵循高负荷低反复次数的方法,亦即每 个组,最多反复推举4~10次即可。而肌耐力的训 练则适合低负荷高反复次数的方法,它所采用的 重量负荷比肌力训练(指同一部位、同一动作而 言)还轻些,而允许运动者每一组的反复推举次 数可以持续达10~25次之间。若反复次数每一组大 约在15次左右,则表示兼具肌力与肌耐力的综合 训练效果。
•
当比较动性与静性伸展的特性时,学者 专家大都支持静性伸展在安全性和效果方面比 动性伸展还好。原因是动性伸展,万一弹动力 量控制不当,可能因肌肉过度伸展而造成拉伤。 另外,动性伸展因快速弹动的关系,会引发被 伸展的肌肉出现反射性的收缩,结果会阻碍伸 展的程度,所以,伸展的效果不如静性方式。 因此,柔软性的保持或改善,一般人最适合采 用的应是静性伸展操。
(一)柔韧性的重要性
• 1.避免关节僵硬及肌肉缩短,如此身体的活动 将更灵活,肌肉活动的效率更高。也可减少肌 肉紧张所带来的提早疲劳与疼痛。 • 2.柔韧性好的人,身体动作比较美,表现的也 更年轻。 • 3.柔韧性不佳是造成矫形外科毛病的原因之一, 如下背痛即其一例。为此,矫形外科专家在治 疗下背不适的症状时,改善关节柔韧性的伸展 运动常被推荐使用。
(二)改善柔韧性的运动方法
• 柔韧性有效运动的特色主要便是给予关节 附近有关的肌群伸展的刺激。
•
按分类,伸展运动分为两大型态,一种称 为动性伸展,另一种则是静性伸展。动性伸展的 特色是,以肢体明显反复弹动为方式来达到扩展 关节的目的,像一般传统式的徒手体操,大都类 属动性伸展操。而静性伸展的特色则是关节扩展 至一适当角度后,即维持静止状态一段时间,由 于外观上,表现得相当静止,故而得名。
(一)肌肉适能的重要性
1.适当的肌力使肌肉变得比较结实而有张力,避 免肌肉萎缩松弛。
2.适当的肌肉有助维持比较匀称的身材,因为肌 力的运动可以阻止肌肉流失,故外型较健美。
3.肌肉适能好,身体的动作效率较佳。肌力、肌 耐力较好,使肌肉在应付同样的负荷时比较省 力,也较耐久。 4.肌肉适能好,肌肉、关节等部位有较好的保护, 有减缓受伤的防护功效。尤其是运动员,肌肉 适能是避免运动伤害的重要因素。
(二)改善肌肉适能的运动方法
• 针对肌肉适能的增强,最有效的方法即是力量 训练:这种运动方法就是对于所欲增强的肌群, 施以明显的重量负荷,使肌肉产生拮抗作用, 而达到肌力与肌耐力的提升效果。由于必须让 所欲训练的肌肉有明显用力的机会,因此,使 用重量器材是最方便的,如杠铃、哑铃、综合 健身器、滑轮以及弹性带等都是很好的器具。 即使没有任何器材,以徒手方式也可以利用身 体的重量进行适当的重量训练,如伏地挺身、 仰卧起坐等均是很好的例子。
(三)有氧运动的运动处方条件
• 1.运动类型 任何使用身体大肌肉群,可以长时间持续 进行,且具有节律性与有氧型态的身体活动, 如跑步、步行、游泳、溜冰、骑脚踏车、划船、 越博数作为指标,运动时的每分钟脉博 数应达最大脉博数(可以用220-年龄)作为预 测)的60%至90%的范围,视为合理的运动强度。 如一位四十岁的正常人,他的最大脉博数预测 值为180次,而他合适的运动强度应是运动脉 博数介于每分钟108次(180次×60%)与162次 (180次×90%)之间,超出这个范围即表示运 动强度不足或太强了。
5.好的肌肉适能是维持好的身体姿势的基本条件。 6.腹部和背部的肌肉适能不佳与下背痛的形成有密切 关系。尤其是腹部肌力、肌耐力不好,骨盘即无法 被悬吊在正常的位置而有前倾情形,进一步会迫使 下背部位的腰椎过度前弯,可能压迫脊髓神经,造 成疼痛。
7.肌肉适能好有助于提升身体运动能力,不仅仅对运 动选手重要,一般人往往都以运动为重要休闲方式, 具备基本的身体运动能力,比较能够享受运动的成 就感与乐趣。
• 3.运动持续时间 以前述的运动强度持续进行20~60分钟。 通常,持续时间应与运动强度相反,如果运动 强度较弱,则持续时间就偏长些;相反的,运 动强度若偏强,则运动持续时间可以短些。但 是,调整的范围仍然必须介于指定的上下限之 内。
• 4.运动频率 原则上,每天进行一次有氧运动。如以周 为作息单位,则至少实施三次,譬如每周的一、 三、五或二、四、六规律施作。最多则是每天 进行一次,但这并不是绝对必要的,尤其必须 慎防休息不足所引发的过度疲劳,或增加运动 伤害的危险,通常,一周约三至五次为宜。
•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的问题越来 越严重。造成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饮食过量二是 缺乏身体运动。造成肥胖的原因缺乏身体活动比饮 食过量影响还大。 身体活动对体重控制则有关键性的影响。在 这个大原则之下,现代人应有的警觉是,既然我们 的生活已经没有足够的身体活动机会,最明智的做 法就是我们一定要在生活作息中刻意去安排运动的 时间,以弥补日常生活身体活动不足的缺陷。以下 我们特来了解与体重控制有关的运动。
四、肌肉适能
• 肌肉适能主要包括肌肉的两大能力,一 是肌力(Muscular Strength),一是肌耐力 (Muscular Endurance)。由于都是以身体的 肌肉为主体,故合称为肌肉适能。肌力表示肌 肉一次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而肌耐力则是肌 肉承受某种适当的负荷时,视肌肉运动反复次 数的多寡或持续运动时间的长短为代表。肌力 与肌耐力同时并列为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He 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要素,一 般人在考虑健身运动时,绝不能忽略肌肉适能。
(三)改善肌肉适能的运动处方条 件
• 1.运动类型 力量训练是最有效的肌肉适能运动, 如使用杠铃、哑铃等是既经济又方便的方式。 而大多数健身中心都有设置综合健身器,也是 好的方式。甚至,可以利用弹性带或脚踏车内 胎等进行用力性的运动,或在缺乏器材的情况 下,运用徒手方式以自己身体的重量作为负荷, 让肌肉有明显用力的机会等,都属力量训练型 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