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煤矿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3篇)

煤矿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和措施。
该制度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目标和原则:明确煤矿职业病防治的目标和原则,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依法管理、科学技术支撑、保障工人健康安全。
2. 组织管理:明确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确保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能够按照制度要求有序进行。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规定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及时了解职业病危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规定煤矿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要求,确保煤矿工人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管理。
5. 职业病检查和诊断:明确煤矿工人职业病定期检查的方法和要求,及时发现和诊断职业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防控。
6. 职业病防治培训:规定煤矿工人职业病防治培训的内容、方式和要求,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技能。
7. 职业病事故的报告和处理:规定职业病事故的报告程序和要求,及时处理职业病事故,防止病患扩散。
8. 职业病防治档案管理:规定煤矿职业病防治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方式,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9. 监督检查:明确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方式和要求,加强对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
通过制定和执行煤矿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提高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水平。
煤矿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2)1目的1.1为了控制、预防和消灭我矿职业病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本矿各单位。
2术语和定义2.1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2.2职业禁忌症:是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疾病病情加重。
或者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规定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规定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规定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安康及相关权益,促进分公司的经济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第四条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分公司接触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电气焊、高温的作业场所。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六条为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分公司特成立职业平安卫生管理领导组:组长:分公司经理副组长:平安副经理总工程师成员:调度室、平安科、通风科、职卫科、行政办、工会办、职工医院、企业科、人事劳资科、质标办、财务科、宣传科、培训中心等部门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职卫科。
第七条职卫科负责分公司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是:(一)根据分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职工体检方案》、《职业病防治方案和实施方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职业卫生的平安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三)对职工进行职业平安卫生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四)负责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外委检测工作,及时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并报相关部门;(五)建立健全职工的职业卫生档案和安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做好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安康检查;(六)催促和检查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七)负责职业病危害申报和各种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八)职卫科负责分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项费用的预算、统计、审核、汇总及使用;第八条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项费用管理权限:(一)体检费,检测评价费,职业病诊断、治疗费用由职卫科负责;(二)职工防护用品费用由企业科负责;(三)工伤保险费用由劳资科负责;(四)宣传培训费用由培训中心负责;(五)财务科要确保各项费用的正常支付。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一、粉尘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岩石尘等粉尘污染非常严重。
这些粉尘进入人体会导
致职业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
因此,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管理,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对于容易飞扬的物质,如煤尘、矸石等,需采用湿法降尘技术。
3、应按照规定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二、噪声污染
煤矿作业现场噪声污染严重,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伤和神经病变。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合理设计煤矿作业场所和机器设备,降低引起噪声污染的源头。
2、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引导职工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
3、避免在休息区或生活区设置与工作有关的区域,避免工作噪声对生活造成干扰。
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危害之一,例如煤与矸石垮塌、地质构造裂缝等。
这些灾害给井下工作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灾害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加强对潜在灾害区域的巡查和监测。
3、采取正确的工作方式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职工的安全。
四、化学品危害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化学物质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气体如直接吸入人体会出现各种疾病或生命危险,因此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对开采工作区域定期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及进行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
的设置。
2、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品和工艺流程。
3、指导职工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罩等。
煤矿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五篇)

煤矿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职业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减少有害员工健康的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条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第六条公司设立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业安全卫生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人事、车队主管组成。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主要负责人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综合部负责对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领导。
第九条车队主管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十条职业安全卫生小组职责:(一)制定职业卫生对策与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____府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二)督查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三)制定职业卫生奖惩事宜。
第十一条相关人员职责(一)主要负责人1、全面领导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2、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应负有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职责。
1mz十二3、定期召开职业安全卫生小组会议,听取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问题。
(二)综合部主管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____制定相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负责____审定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长远规划、年度计划。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保护矿工身体健康,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订立以下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体系(一)党委、管理层及领导干部担负职业健康安全生产重要责任人,其任务包括:1. 督促煤矿全面贯彻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实施各项防护措施,并向职工公示煤矿欣慰质量及职业危害掌控效果。
2. 审批煤矿干部任职和聘任工程师、安全工程师、检验员等有关人员的资格,并对其职业危害管理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议及各项工作进行引导和督导。
3. 订立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及年度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目标,并对各职工岗位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察看。
(二)煤矿下属单位领导干部担负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其任务包括:1. 审批订立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并定期向职工进行宣扬教育。
2. 督促职工佩戴防护用具,加强应急处置学问学习和技能培训。
3. 要求职工参加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嘉奖和纪念活动,并适时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培训。
(三)职业危害防治管理部门担负职业危害防治管理的责任人,其任务包括:1. 负责订立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及实在操作规程,并确定培训计划。
2. 布置职业危害检验员对各岗位进行检测,并依照检测结果订立实在操作规程。
3. 依据职业危害防治计划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培训。
二、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设置依据企业管理和应急现场处理需要,应当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部门内增设职业危害防备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专业机构。
三、职业危害管理培训(一)职业危害管理培训需充足以下条件:1. 职业危害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个学时。
2. 培训内容包括对各种职业危害的认知、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选择、正确佩戴防护用具的方法、应急处理措施的学习等。
3. 培训方式包括课堂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等。
(二)职业危害管理培训的对象一般为煤矿新近聘请及调整误工种和部门的职工,并应当定期进行巩固性培训和考核。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晋煤集团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晋煤集团2016年11月晋煤集团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目录1、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3、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5、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6、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情况统计报表制度7、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8、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9、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10、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管理及检测、评价制度11、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1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13、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管理制度14、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15、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16、矿井建设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监督管理制度17、煤炭公路运输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18、洗选系统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1、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集团公司所属煤矿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煤矿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煤矿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集团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煤矿企业。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党政同责,管业务必须管职业病危害防治。
(一)煤矿企业必须依法依规设置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相关规章制度,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及装备;(二)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审定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三)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要定期组织召开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组会议,听取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汇报,及时解决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四)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分析,作出处理决定;(五)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六)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负责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宣传力度,引导职工积极参与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一、前言煤矿作业场所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许多职业危害因素,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身体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煤矿作业人员的权益和安全,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针对煤矿作业场所的特点,规范煤矿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二、管理目标1.确保煤矿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降低因职业危害引起的事故发生率;3.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4.加强职业卫生检测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5.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体系,保证防治措施的落实。
三、组织机构1.煤矿公司设立职业危害防治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有关制度和政策;2.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计划,并落实到位;3.煤矿作业人员单位设立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岗位,负责危害源监测和防治工作。
四、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煤矿作业场所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对危害源进行持续监测,确保掌握最新情况;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减少煤尘浓度、加强通风设备、健全引射灌装的操作规程等;3.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口罩、安全帽等,确保作业人员的个人安全;4.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质;5.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6.定期组织职业卫生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7.加强与医疗单位的合作,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断和治疗体系。
五、监督和考核1.煤矿监察机构对煤矿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制定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考核办法,对煤矿作业单位进行评估和管理,对防治不力的单位进行处罚;3.加强与职工代表组织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职业危害防治工作;4.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煤矿行业协会的合作,分享经验和最新的防治技术。
2024新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2024新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2024年新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细化了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明确了职责和责任,并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导,以确保全国各地的煤矿安全和劳动健康。
一、制度目的和依据二、适用范围和对象该制度适用于所有的煤矿企业和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等。
制度的对象主要是煤矿工人和相关管理人员。
三、制度内容1.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目标:全面提高煤矿工人的健康水平,减少职业疾病,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
2. 煤矿职业危害识别和评估:制定详细的危害识别和评估方案,对煤矿职业危害进行科学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
3. 煤矿职业危害控制措施:根据危害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
4. 煤矿职业危害监测: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监测机制,定期对煤矿环境和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5. 职业健康管理:加强对煤矿工人职业健康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工人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建立完善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及时进行救援和处理。
7.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违法行为的处理:对于违反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从严从重进行处罚。
四、制度执行1. 煤矿企业和单位要建立相关制度和规章,保证制度的正确执行。
2. 煤矿企业和单位要进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水平和安全意识。
3. 煤矿企业和单位要加强监管,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政府要加大对煤矿职业健康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五、制度评估和改进1. 煤矿企业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制度评估机制,定期对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
2. 根据评估结果,对制度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确保制度的适应性和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等;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温等 2. 与劳动过程有关联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
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个别器官和系统的过度 紧张等。 3. 与生产环境有关联的有害因素,如生产场所设计不合理、防护措施缺乏 或不完善或效果不好、缺乏安全防护设备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环境 污染因素等。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
从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到汽车制造、医药、计算机、生物工 程等新兴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职业病危害。我国职业病名单规定的职业病涉及粉 尘、急慢性化学中毒、职业肿瘤、职业传染病等10大类115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 类目录确定的工业生产中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达133种。我国各类企业中,中小企 业占90%以上,吸纳了大量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职业病危害也突出地反 映在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
1. 职业危害因素本身的特点,即质的方面 2. 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 3. 作用时间 4. 个体因素 5. 有关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 6. 社会心理学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煤矿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卫生标准
粉尘(标准执行GBZ2.1-2007) 1、矽尘 指SiO2(F)%≥10%的无机性粉尘 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矽肺 煤矿产生矽尘的工种:岩巷凿岩、装载、掘进;出矸推车; 半煤岩巷打眼、爆破;喷浆砌碹;煤巷加固等。
9.
PPT文档演模板
最高容许浓度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有毒化
学物质的浓度。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职业卫生概述
常用名词术语
10. 职业病 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 特定疾病。通常指属于国家职业病范围中的法定职业病, 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在治疗和休息期间及在确定为 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均应按劳动保险条例有关规 定给予劳保待遇。《职业病目录》中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共有10大类115种。
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1、在引进境外投资和技术时,职业病危害由境外向境内转移。
2、职业危害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转移。
3、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4、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
我国有近2亿农业劳动力,其中相当部分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由于劳动关系不 固定,农民工流动性大,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十分复杂,其健康影响难以准确 估计。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职业卫生概述 常用名词术语
5. 总粉尘 指较长时间悬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各种粒径粉尘的总和。在进 行总粉尘采样时,需使用总粉尘采样器。
6. 呼吸性粉尘 指能被吸入到人体肺泡区的粉尘,粉尘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 小于7.1微米。在进行呼吸性粉尘采样时,需使用呼吸性粉尘采样器。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煤矿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卫生标准
含10 %~50%游离SiO2的总粉尘 含50%~80%游离SiO2的总粉尘 含80%以上游离SiO2的总粉尘
矽尘卫生标准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mg/m3)
1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mg/m3)
2
0.7
1.4
0.5
1.0
含10 %~50%游离SiO2的呼吸性粉尘
卫生标准: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 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 mg/m3。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煤矿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卫生标准
2、硫化氢 特点:是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且易燃易爆,爆炸
浓度界限为4.3%~46%。比重比空气重,易积聚于低洼处。易 溶于水,扰动溶有硫化氢的积水即可逸出硫化氢气体。当空 气中硫化氢浓度为1ppm时,就能闻出臭鸡蛋味;当达到50~ 150ppm浓度时,嗅神经被麻痹,反而闻不出臭鸡蛋味。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3、2006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1519例,其中尘肺病8783例,占诊断职业病
病例总数的76.25%,急、慢性职业中毒分别为467例和1083例,各占诊断职业 病病例总数的4.05%和9.40%。2006年职业病报告具有以下特点:1、尘肺病例 比例增加,发病时间缩短。2006年诊断尘肺病病例比例较2005年提高了1.44个 百分点。2006年诊断尘肺病例接触粉尘时间不足10年的占诊断尘肺病例总数 的22.62%,其中不足5年的占11.04%,不足2年的占1.57%。急性职业中毒以一 氧化碳和硫化氢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煤炭行业和轻工行业;慢性职业中毒 以铅及其化合物和苯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轻工、有色金属、冶金、电子和 机械行业。未成年工职业健康损害严重。2006年报告的职业病病例中有643例 为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其中621例为尘肺病患者。报告职业病例数居前三位 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0.92%、 12.85%和6.45%。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4、2007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296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 有色金属和建材,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5.84%、10.12%和6.38%。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 10963例(比2006年增加2180例),死亡病例875例,晋期病例860例。截至2007年底,累计 报告的尘肺病例达627405例。在10963例尘肺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89.37%。 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301起,中毒人数600人(比2006年增加133人),其中死亡76人,急 性职业中毒病死率为12.67%。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60种,引起中毒例数 最多的前两位化学物质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分别为188例和68例。中毒致死例数居 首位的化学物质为硫化氢,急性硫化氢中毒死亡27例,病死率为39.71%。
20/11/21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职业卫生概述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卫生标准 煤矿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要求 煤矿职业健康监护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职业病发病情况
职业病名称 总计
2000年 累计 -
新发
2002年 累计 新发
11718 640000 14821
2007年 累计 新发
-
14296
尘肺病
558624 9100 581377 12284 627405 10963
急性职业中毒 -
785 -
590
-
600
慢性职业中毒 其它职业病 -
1196 537 -
7.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是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有害因素浓度表示形式之 一,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 水平。其测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作业工人随身携带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样 器进行整个工班采样;另一种是测尘员使用呼吸性粉尘采样器按国家标准 方法到作业场所进行采样。
8.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 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2、2002年共报告各类职业病人14821例,较2001年增加了12.1%。在总病例数中, 尘肺病占82.6%,慢性中毒占8.8%,急性中毒占4.0%。尘肺病新病例12248例,较 2001年增加了16.6%。在各类尘肺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仍为主要病种,共占 85.6%;发生于矿山的尘肺病患者占71.7%;发生于煤炭系统的尘肺病患者占 47.6%;乡镇企业的患者408例。2002年年内死于各种疾病的尘肺病患者2343例。 我国尘肺病累积病例581377名,其中仍存活患者442200例。2002年诊断噪声聋197 例。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8 mg/m3 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5 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5.0 mg/m3。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煤矿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卫生标准
3、水泥粉尘 可能产生的职业病:水泥尘肺 煤矿产生水泥粉尘的工种:喷浆、拌料、砌碹 。 卫生标准: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4 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8 mg/m3 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1.5 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mg/m3。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煤矿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卫生标准
有毒有害气体 煤矿生产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硫
化氢、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二氧化碳,这些气体都可 能导致中毒性职业病甚至死亡。职业卫生标准执行《工作场 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部分 (GBZ2.1-2007)。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其危害往往被忽视 慢性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和有些化学中毒的潜伏期较长,
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疗,病死率高。以尘肺为例,潜伏期可长 达数年甚至十数年,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屡屡发生的尘肺病、正 己烷中毒、三氯甲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镉中毒等群发性职 业病事件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农民工家庭因职业病致贫、 返贫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大量存在,职业病危害问题已经成为影 响社会和谐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职业卫生概述
常用名词术语 1. 职业卫生 过去也称劳动卫生或工业卫生,旨在研究和评价劳动条
件(指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 响,提出改善劳动条件,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以达到保 护劳动者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2. 作业场所 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在煤矿指某一工 作面或某一车间。 3. 职业危害因素 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 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 业病的有害因素。 4. 职业危害事故 指在职业活动中因职业危害造成的急、慢性职业 病及死亡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