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统计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摸底表

中心学校: 表3:教育质量 在校学生数:小学 人,中学 人。
具体指 标
指标内容
实际数
缺口数
初中三年巩固 率达到95% 指标数1
残疾儿童少年 入学达到95% 指标数2
学校制定章 程,实现学校 指标数3 管理与教学信 息化 教师能熟练运 用信息化手段 指标数5 组织教学,设 施设备利用率 达到较高水平 。 学校德语工作 、校园文化建 指标数6 设水平达到良 好以上。 课程开齐开 足,教学秩序 指标数7 规范,综合实 践活动有效开 展。 无过重课业负 担 指标数8
说明:此表格为颍泉区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各项指标达标情况摸底表格,其中表格“实际 数”指的是学校实际情况,“缺口数”指的是学校实际情况与指标之间存在的差距。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八项指标确认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八项指标确认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八项指标确认表日期:确认单位:确认人员:确认范围:确认依据:1:指标一、学校基本设施建设情况确认1.1 学校教学楼建设情况确认1.2 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建设情况确认1.3 学校食堂、操场建设情况确认2:指标二、教职工配置情况确认2.1 教师数量与学生规模匹配情况确认2.2 学校骨干教师配备情况确认2.3 学校专业教师配备情况确认3:指标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确认3.2 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报告确认3.3 学校教学改革和创新情况确认4:指标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情况确认4.1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确认4.2 学校文体活动开展情况确认4.3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确认5:指标五、学生安全保障情况确认5.1 学校安全设施建设情况确认5.2 学校安全管理措施确认5.3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认6:指标六、特殊需求学生教育服务情况确认 6.1 学校特殊需求学生入学比例确认6.2 学校特殊需求学生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确认 6.3 学校特殊需求学生教育服务满意度确认7:指标七、学校管理与运行情况确认7.1 学校行政组织机构确认7.3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确认8:指标八、家长满意度调查确认8.1 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确认8.2 家长满意度调查结果确认8.3 家长意见和建议整理确认附件:附件一、学校基本设施建设情况清单附件二、教职工配置情况表附件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报告附件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附件五、学生安全保障设施清单附件六、特殊需求学生入学比例统计表附件七、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法律名词及注释:1:义务教育: 法律规定的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
2:均衡发展: 保障各地区、各学校和各类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学生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益。
3:指标确认表: 通过核实、评估和审核等方式,确认规定的指标的达成情况。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调查表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调查表
县、区:时间:2022年6月
一、资源配置
注:资源配置评估时,不含特殊教育学校、职业中学及不足50人的教学点。
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网络多媒体教室数、教学仪器设备值、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等四项指标需要做拆分处理。
二、政府保障程度
三、教育质量
四、社会认可度
注:社会认可度调查的抽样数量,原则上按被评估县常住人口的1.5‰确定,学生家长的比例不低于50%,其他各类调查对象数量大体相当。
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评分表 (定) (2)

余胜蓝
1.校领导要及时掌握情况,中心小学、各学校要建立标准化建设、均衡发展督 导检查、自查制度,并按制度落实,确保上下沟通到位,工作不脱节,确保及 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中心小学对村级学校工作检查要有督查通知 或会议记录,中心小学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村级学校或指标责任人工作督 查有材料印证(督查表、督促整改意见)做到工作体系化。 3.定期在不同节点 召开促进标准化建设、均衡发展工作会议或督查工作汇报会、反馈会,并有会 议记录、信息图片等体系材料。
专职教研员配备符合《关于加强和改 进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意 1.归档学校教研工作发展规划,每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教研工作制度,教 C18教研队伍 见》(新政办发[2011]189号)规定标 研员花名册、教研工作记录。2.学校开展的各类教研工作记录、信息图片、活 (25分) 准,建立教研员考核、聘任、退出机 动小总结、教研工作获得的荣誉证书复印件。 制。 B5队伍建设 (215分) 加强教师培训,继续教育达标,培训 机会向薄弱学校倾斜;教师培训经费 1.归档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计算机)培训情况统计表、专任教师花名册、培训 *C19教师培训 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含继 证书复印件。2.归档学校公用经费预算表复印件、培训费报销票据复印件及汇 (30分) 续教育经费);落实不低于学校公用 总表。3.学校“五五周期”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及每年工作计划、总结。
(15886815567 )
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 问责制度;县(市 、区)长是第一责 1.归档上级责任监督问责制度,并制定切合实际的责任追究适当。2.归档上级 *C2责任落实 任人,形成政府直接领导、教育部门 领导小组及分工文件,创建本校(本乡镇、本中心小学)教育强县、标准化、 (20分) 主抓、有关部门配合的责任明确、任 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分工,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职能。 务落实、工作协调的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工作长效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数据统计表

初中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
(0-100%)
初中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
(0-100%)
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
(0-100%)
初中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
(0-100%)
每百名初中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台/百人
初中建立校园网校数占总校数比例
(0-100%)
教育规模均衡发展水平
万人口小学生数
人
万人口初中学生数
人
小学校均规模
人
初中校均规模
人
小学班级规模
人
初中班级规模
人
受教育机会均衡发展水平
小学入学率
(0-100%)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0-100%)
小学巩固率
(0-100%)
初中入学率
(0-100%)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0-100%)
初中巩固率
(0-100%)
义务教育完成率
(0-100%)
(0-100%)
初中
专任教师比例
(0-100%)
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
(0-100%)
生师比
教师职称、性别、年龄结构*
(0-100%)
全国特级教师比例
(0-100%)
全国、省级、市级优秀教师比例
(0-100%)
经费
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占义务教育经费总量比例
(0-100%)
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数据统计表
单位:时间: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区间
(或单位)
教育投入均衡发展水平指数
教师水平
小学
专任教师比例
蕲春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A3B9C18封面

3
失分原因
无
漕河镇芝麻山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
C18指标佐证资料目录
序号
材料内容
页码
1Hale Waihona Puke 芝麻山中学教师住房情况统计表
2
芝麻山中学教师住宅楼维修资料
教师待遇
芝麻山中学教师住房情况统计表
教师待遇
芝麻山中学教师住房维修统计表
教师待遇
芝麻山中学教师住房电路维修凭证
教师待遇
芝麻山中学教师住房维修材料凭证
教师待遇
蕲春县漕河镇芝麻山中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档
案
资
料
A3—B9—C18
蕲春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A3B9C18
自评情况
考核项目
城乡教师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目
标
要
求
1.制定教师安居房和周转宿舍建设规划(1分)。
2.建设规划得到落实(2分)。
自
评
情
况
芝麻山中学是一所城郊中学,教师以走教为主,学校无教师周转房和周转宿舍,仅一栋“普九”时建造的教师住宅楼,八名教师及家属在校居住,学校每年定期进行维修,解决在校居住教师的后顾之忧。
芝麻山中学教师住房水电维修凭证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评表学校填写表格初中

附表2-2-3 初中各校班额情况统计表
学校名称
所在地
一年级 (人)
二年级 (人)
三年级 (人)
平均班 额
(人)
达标时 间
(/年/ 月)
注:“所在地”分城区、城郊、镇区、乡村。“达标年份”指超班额学 校计划达标的时间。
附表2-2-4 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占比超过30%的学校班额情况
学 校 名
达标
所 在 地
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评表(初 中)
_____________学校(盖章)
附表2-1-2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情况统计表(初中)
群
学校 轨制 班级数 学生数 名称 (轨) (个)
径
(人) (米)
众 认 可
度
注:本表按城区、乡镇(街道)集中填报,分校、分校区均在相关学校 后填写。“所在地”分城区、城郊、镇区、乡村。“群众认可度”分满 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附表2-4-1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利用统计表
学 班 校内其 节 节点 学校利用资源
数字图书馆注册用户
校 级 他教育 点 通达 网络 虚拟 数字
名 数 场所 数 比例 课程 实验室图书馆 集体 教师 学生 称(个)(个) (个) (%) (门) (个)(个)(个)(个)(个)
注:“学校利用资源”指“网络课程”利用的门数、“虚拟实验室”采 用的种类、“数字图书馆”注册的用户数。
初中1
小学1
注:请在此注明县级食堂评估的等级档次及名称。卫生主管、安全主 管、质量主管指县级有关管理部门。
附表5-6-1 表
学校名称
上年学校用于公共服务体系运行的公用经费统计
学校发 展指导 (元)
教师培 训 培养
内黄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计报表

内黄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计报表报送时间:报送单位:内黄县教育体育局印制表1-1:乡(镇)概况调查表填报单位:填报时间:年月日自然情况经济情况普通中小学校数(所)特殊教育学校数(所)小学教学点数(个)教学班数(个)在校学生数(人)教职工数(人)人口总数(万人)农业人口数(万人)总面积(平方公里)行政村数(个)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小学一贯制学校初中完中小学初中小学初中小学初中合计其中专任教师数合计其中专任教师数L1 L2 L3 L4 L5 L6 L7 L8 L9 L10 L11 L12 L13 L14 L15 L16 L17 L18 L19 L20 L21 L22总计填报说明:(只有乡镇中心校填写,学校不填表1-1)1、“自然情况”和“经济情况”按评估验收前一年地方统计部门正式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填写,其他数据按最新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填写。
2、“人口总数”和“农业人口数”取到百位(小数点后两位)。
L5、L6、L7列数字保留个位。
3、学校数中不含小学教学点、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
表1-2:乡(镇)概况调查表填报单位:填报时间:年月日县级财政拨款情况(元)教育财政拨款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本乡镇基础教育普及情况(%)学年度小学入学率小学辍学率初中入学率初中辍学率初中升学率09-1010-1111-1212-13填报说明:(只有乡镇中心校填写,学校不填表1-2)1.“学校名称”填报顺序为:先小学,后初中;先定点,后办学点;先中心,后其他。
以下各表顺序相同。
2.“入学率”按09-10学年10-11学年、11-12学年、12-13学年统计;“辍学率”按08-09学年、09-10学年、10-11学年、11-12学年统计;“升学率”按09年毕业生、10年毕业生、11年毕业生、12年毕业生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