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指南
肺功能检查年中国指南解读课件

肺功能检查主要关注呼吸道的通气和换气功能,而影像 学检查主要观察肺部结构和形态,两者相互补充,为临 床提供全面信息。
肺功能检查的未来展望
01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肺功能检查技术将不断改进和创新, 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02
应用拓展
肺功能检查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不仅局限于呼吸 系统疾病的诊断,还将涉及其他系统疾病的评估和监测 。
此外,我们还需加强肺功能检查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推动肺功能检查技术的进 步和发展,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
谢谢聆听
个性化治疗
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实现肺 功能检查的个体化应用,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
06
结论
对指南的总结和评价
01
肺功能检查在诊断、评估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重 要作用,中国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导和 建议。
02
指南对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流程、解读 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具有很高的实 用性和指导意义。
总结词:准确理解
详细描述:在解读肺功能检查中国指南时,首先需要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和术 语进行准确理解。这些概念和术语包括但不限于肺功能检查的定义、适应症、禁 忌症、操作流程、正常值范围以及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等。
分析指南中的重要数据和图表
总结词:深入剖析
详细描述:在解读肺功能检查中国指南时,还需要对其中提供的重要数据和图表进行深入剖析。这些数据和图表可能包括各 种肺功能参数的正常值范围、异常值的诊断意义、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差异等。通过这些数据和图表,可以更全面地了 解肺功能检查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肺功能检查指南

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肺量计检查肺量计检查是肺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采用肺量计测量呼吸容积和流量,两者可通过呼吸时间的微分或积分相互转换。
肺量计分为两种:容积型肺量计通过密闭系统直接测量呼吸气体的容积,直观易懂,但仪器体积大,易于交叉感染,且呼吸阻力高,测定参数少;流量型肺量计则测量气体流量,呼吸阻力低,操作简单,体积小,清洁和维护方便,已逐渐取代容量型肺量计。
(一)肺量计技术标准见。
1.测试环境的校准:由于气体容积受环境温度、压力、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肺量计检查时需将测试环境校准为生理条件,即正常体温(37 ℃)、标准大气压(760 mmHg,1 mmHg=kPa)及饱和水蒸气状态(BTPS)。
若仪器已内置温度计和压力计,需确认其可靠性。
2.肺量计校准:是对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进行校准。
用于校准肺量计的校准仪,常称为定标筒,须精确到总量程的±%。
校准时应确保肺量计与定标筒的连接无漏气、无阻塞。
若校准超出范围应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请专业人员检修。
关键措施见。
容量计的质量控制:①每天检查是否漏气:封闭容量计的出口,给予≥ cmH2O(1 cmH2O=kPa)的持续正压,若1 min后容积减少>30 ml则存在漏气。
②每天用定标筒检查容积精确度,误差应≤±3%。
③每个季度检查容积线性,方法有2种,一种以1 L 容积递增,连续注入肺量计,如0~1、1~2、2~3、……、7~8 L;另一种初始容积以1 L递增,以3 L容积分次注入肺量计,如0~3、1~4、2~5、3~6、4~7和5~8 L。
比较相应的累积容积与实测容积的差异,若误差均符合容积精确性要求,则其容积线性可接受。
流量计的质量控制:①校准:每次启动流量计均需经定标筒校准,误差应≤±3%,校准后可获得一个校准系数。
流量计检查的结果是以传感器计量的数值乘以校准系数所得的。
②校准验证:每天都应用定标筒在~L/s范围内以不同流量进行校准验证,至少操作3次,误差应≤±3%。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全文)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全文)一概述呼气峰值流量(PEF)是指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量,亦称最高(大)呼气流量、呼气峰流量(速)等。
PEF 是检查肺通气功能的常用项目之一,与肺量计测定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气道的通畅性,也可用于测定大气道功能和了解呼吸肌肉力量。
呼气峰值流量变异率是指一定时间内PEF 在各时间点或时间段的变化程度,能较好地反映气道的舒缩功能,是检测气道反应性和(或)可逆性的重要肺功能检查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正常情况下人体PEF 也有一定波动,一般清晨最低、下午最高,但变化程度较小;非稳定期哮喘患者PEF 变异率较大,并随患者病情改变而变化,因此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1. 适应证:(1)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自我监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等疾病的病情及程度变化;(3)评价药物疗效、指导治疗;(4)基层医院对慢阻肺的筛查。
2. 禁忌证:与用力肺通气功能检查的禁忌证基本相同。
三检查方法和步骤(一)PEF 检查仪器PEF 检查主要使用微型呼气峰值流量计(简称峰流量计,L/min),目前主要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类型。
肺量计也可测定PEF(L/S),但临床上更多使用的是前者。
我国已颁布微型呼气峰值流量计的技术标准。
机械式峰流量计利用呼气气流推动仪器上的滑杆游标,通过游标在相应流量刻度表上的位置标识出测量值。
流量刻度可呈均匀或非均匀分布,主要根据不同的弹簧特性而定。
成人用的峰流量计量程为100 ~800L/min,儿童用的低流量峰流量计量程为50 ~400 L/min。
电子式峰流量计采用压差式、涡轮式、超声式等不同类型的流量传感器测量呼气流量,并用电子数字方式记录。
有自动存储记录、低流量报警、实时传输等附加功能。
由于峰流量计构造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易教易学,且能在家中自我监测,故使用峰流量计连续测量PEF 已成为临床上哮喘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常用手段之一。
肺功能检查指南

03
正常结果
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表明肺功能正常。
异常结果
各项指标偏离正常范围, 提示可能存在肺功能异常 。
动态观察
将多次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有助于了解肺功能的动 态变化。
异常结果的可能原因
呼吸道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哮喘、支气管 炎等。
肺部疾病
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
其他疾病
检查后的问题
肺功能检查结果异常代表什么? 肺功能检查结果对日常生活有何影响?
如何改善肺功能检查结果? 肺功能检查结果需要定期复查吗?
感谢您的观看
T
配合医生的要求
01
02
03
04
听从医生指导
在检查过程中,要听从医生的 指示,按照要求进行吹气、憋
气等动作。
保持放松
尽量放松身体,避免因紧张导 致呼吸不顺畅,影响检查结果
。
不要说话
在检查过程中不要说话,以免 影响气流变化。
避免剧烈运动
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 影响检查结果。
肺功能检查指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
• 肺功能检查简介 • 肺功能检查前的准备 • 肺功能检查过程 • 肺功能检查结果解读 • 肺功能检查常见问题解答
01
肺功能检查简介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肺功能检查是一种评估肺部健康状况 的方法,通过测量呼吸道的通气、换 气、呼吸调节等方面的功能,了解肺 部和呼吸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05
肺功能检查常见问题解 答
检查前的问题
01
02
03
04
什么是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全文)

肺功能检查指南———呼气峰值流量及其变异率检查(全文)一概述呼气峰值流量(PEF)是指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流量,亦称最高(大)呼气流量、呼气峰流量(速)等。
PEF 是检查肺通气功能的常用项目之一,与肺量计测定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气道的通畅性,也可用于测定大气道功能和了解呼吸肌肉力量。
呼气峰值流量变异率是指一定时间内PEF 在各时间点或时间段的变化程度,能较好地反映气道的舒缩功能,是检测气道反应性和(或)可逆性的重要肺功能检查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正常情况下人体PEF 也有一定波动,一般清晨最低、下午最高,但变化程度较小;非稳定期哮喘患者PEF 变异率较大,并随患者病情改变而变化,因此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1. 适应证:(1)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自我监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等疾病的病情及程度变化;(3)评价药物疗效、指导治疗;(4)基层医院对慢阻肺的筛查。
2. 禁忌证:与用力肺通气功能检查的禁忌证基本相同。
三检查方法和步骤(一)PEF 检查仪器PEF 检查主要使用微型呼气峰值流量计(简称峰流量计,L/min),目前主要有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类型。
肺量计也可测定PEF(L/S),但临床上更多使用的是前者。
我国已颁布微型呼气峰值流量计的技术标准。
机械式峰流量计利用呼气气流推动仪器上的滑杆游标,通过游标在相应流量刻度表上的位置标识出测量值。
流量刻度可呈均匀或非均匀分布,主要根据不同的弹簧特性而定。
成人用的峰流量计量程为100 ~800L/min,儿童用的低流量峰流量计量程为50 ~400 L/min。
电子式峰流量计采用压差式、涡轮式、超声式等不同类型的流量传感器测量呼气流量,并用电子数字方式记录。
有自动存储记录、低流量报警、实时传输等附加功能。
由于峰流量计构造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易教易学,且能在家中自我监测,故使用峰流量计连续测量PEF 已成为临床上哮喘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的常用手段之一。
肺功能专业组 肺功能检查指南

肺功能专业组肺功能检查指南
在肺功能专业组编写的肺功能检查指南中,包括以下内容:
1. 肺功能检查的定义和目的:解释肺功能检查的含义和目的,即评估肺部的结构和功能,以便诊断和监测呼吸系统疾病。
2.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列举适用于肺功能检查的病情和情况,以及不适合进行肺功能检查的病情和情况。
3. 常见的肺功能检查方法:介绍常见的肺功能检查方法,包括肺活量测定、用力呼气峰流速(PEF)测定、肺活量-时间曲
线(V-T曲线)测定、肺活量-容积曲线(V-C曲线)测定等。
4. 不同肺功能检查方法的原理和临床应用:详细说明每种肺功能检查方法的原理和临床应用,以及它们在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的作用。
5. 肺功能检查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阐述进行肺功能检查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包括正确的呼吸方式、仪器设置和数据采集等。
6. 肺功能检查的结果解读和报告:指导如何正确解读肺功能检查的结果,并提供撰写肺功能检查报告的要求和格式。
7. 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强调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重要性,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肺功能检查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处理:提醒进行肺功能检查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9. 肺功能检查的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介绍肺功能检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肺功能检查指南的编写旨在标准化肺功能检查的操作和数据解读,提供统一的规范和指导,以提高肺功能检查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也为医务人员提供有关肺功能检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点,以提高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能力。
肺功能检查指南

肺量计检查—慢肺活量
四个基础容积:潮气量(VT)、补吸气 量(IRV)、补呼气量(ERV)和残气量 (RV) 四个肺容量:深吸气量(IC)、肺活量 (VC)、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
肺量计检查—用力肺活量的曲线
容积-时间曲线(V-T曲线): 流量-容积曲线(F-V曲线):
肺量计检查—用力肺活量常用指标
MVV是一项综合评价肺通气功能储备量的指标。MVV=FEV1*35
肺量计检查—肺功能参考值与正常范围
肺功能参考值受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种族、体力活动、生存环境、 吸烟等因素的影响。 预计值是把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等参数带入正常参考值方程式得 到的。 FEV1、FVC、PEV以参考值的80%为正常值下限(LLN) FEV1/FVC≥92%预计值为正常。
注意事项—影响因素
最近用药情况(药物名称、类型、剂量等)
如评价气道的反应性或可逆性,则应避免用 支气管舒张剂、支气管收缩剂、激素类、抗过 敏类药物。如是为了观察药物疗效则可继续用 药。
检查前2h应禁止大量进食,检查当天禁止饮 用可乐、咖啡、浓茶等;检查前1h禁止吸烟; 检查前30min禁止剧烈运动。
➢相对禁忌症:FEV1占预计值%<70%;肺通气功能检查已诱发气道痉挛发 生,在未吸入激发剂状态下FEV5已下降>20%;近期呼吸道感染;哮喘发 作或急性加重期;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重症肌无力患者。
支气管激发试验—操作流程
➢激发剂:组胺、乙酰甲胆碱 ➢常用方法:手捏式雾化吸入法、定量雾化吸入法、2min潮气吸入法、5 次呼吸法。
结果分析——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
结果分析——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
F-V曲线特征性改变为曲线变窄,但形态基本正常,曲线降支呈直线, 甚至向外突出。
中国肺功能指南解读

4
肺功能检查在我国的现状
中国肺功能联盟
我国肺功能检查已开展80多年 仪器不断更新,测定技术不断改进,测定项目不
断增加,应用范围日趋扩大 普及率仍低,开展极不平衡 检查质量控制有待提高 缺乏严格统一的操作规范 缺乏专业人员准入制度 欠缺标准化的指导文件
郑劲平.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69-71. 高怡.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33:247-250.
肺功能室内应保持安静 最好能靠近病房利于病人的抢救 应配备病人检查区
20
肺功能检查室
中国肺功能联盟
应配备临床诊视区和方便临床检查检验数据查阅,以便准确 了解病情,并作出合适的肺功能检查建议
21
实验室的工作规范
操作指南
质量控制程序的重要组 成部分,各实验室均应根据 实际情况制定《肺功能检查 标准操作规程》
测定前让受试者休息15分钟 向受试者介绍及演示检查动作,播放演示录像 仔细询问病史,排除检查的禁忌证
中国肺功能联盟
受试者的准备
记录受试者一般资料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高、体重、 吸烟史等
了解目前的用药(支气管扩张剂 及其他用药情况),包括:
药品名称、 用药剂量、 给药途径、 最后一剂药物至本次调查的时间
仪器校准程序 肺功能检查程序 检查顺序 评价标准 参考值来源 如何处理异常数据 如何处理突发医疗事件
……
中国肺功能联盟
工作日记
应设专门的记录登记本:
仪器的日常使用情况 系统的异常问题 处理手段 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升级 肺功能仪器每天的校准报告 ……
22
肺功能室管理制度
中国肺功能联盟
15
注重引用国人研究成果
肺功能指南 参考文献 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肺量计检查肺量计检查就是肺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采用肺量计测量呼吸容积与流量,两者可通过呼吸时间的微分或积分相互转换。
肺量计分为两种[1,2,3,4,5,6]:容积型肺量计通过密闭系统直接测量呼吸气体的容积,直观易懂,但仪器体积大,易于交叉感染,且呼吸阻力高,测定参数少;流量型肺量计则测量气体流量,呼吸阻力低,操作简单,体积小,清洁与维护方便,已逐渐取代容量型肺量计[4,5,6,7]。
(一)肺量计技术标准[1,4,5]见表2。
1.测试环境的校准:由于气体容积受环境温度、压力、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肺量计检查时需将测试环境校准为生理条件,即正常体温(37 ℃)、标准大气压(760 mmHg,1 mmHg=0、133 kPa)及饱与水蒸气状态(BTPS)[6,8,9,10]。
若仪器已内置温度计与压力计,需确认其可靠性。
2.肺量计校准:就是对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进行校准。
用于校准肺量计的校准仪,常称为定标筒,须精确到总量程的±0、5%。
校准时应确保肺量计与定标筒的连接无漏气、无阻塞。
若校准超出范围应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请专业人员检修。
关键措施见表3[1]。
表3肺量计质量控制措施容量计的质量控制:①每天检查就是否漏气:封闭容量计的出口,给予≥3、0 cmH2O(1 cmH2O=0、098 kPa)的持续正压,若1 min后容积减少>30 ml则存在漏气。
②每天用定标筒检查容积精确度,误差应≤±3%。
③每个季度检查容积线性,方法有2种[4,10],一种以1 L容积递增,连续注入肺量计,如0~1、1~2、2~3、……、7~8 L;另一种初始容积以1 L递增,以3 L容积分次注入肺量计,如0~3、1~4、2~5、3~6、4~7与5~8 L。
比较相应的累积容积与实测容积的差异,若误差均符合容积精确性要求,则其容积线性可接受。
流量计的质量控制[10]:①校准:每次启动流量计均需经定标筒校准,误差应≤±3%,校准后可获得一个校准系数。
流量计检查的结果就是以传感器计量的数值乘以校准系数所得的。
②校准验证:每天都应用定标筒在0、5~12、0 L/s范围内以不同流量进行校准验证,至少操作3次,误差应≤±3%。
③线性验证:每周还需以低、中、高3种不同的流量(0、5~1、5、1、5~5、0与5、0~12、0 L/s)进行流量线性验证,每种流量至少操作3次,每种流量对应的容积误差均应≤±3%。
标准呼吸模拟器校准:某些肺功能实验室与厂家还会采用微机控制的气泵,称为标准呼吸模拟器,产生多种标准波形(如ATS的24个FVC波形与26个PEF波形)的气流,气流通过肺量计,对比肺量计的测量值与模拟器的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即为肺量计的误差。
我国的肺功能仪校准规范推荐定期用标准呼吸模拟器对肺功能仪进行质量检测[11],并可获得权威机构签发的证书。
1.检查前应详细询问受试者的病史,判断肺量计检查的适应证,排除禁忌证,并了解受试者的用药情况。
2.准确测量身高与体重:详见肺功能指南第一部分[12]。
3.体位:取坐位,测试时应挺胸坐直不靠椅背,双脚着地不翘腿,头保持自然水平或稍微上仰,勿低头弯腰俯身。
正确的坐姿有助于受试者获得最大的呼吸量。
若采用站位或卧位,应在报告中说明。
4.检查动作的练习:检查前应先向受试者介绍及演示检查动作,并指导受试者进行练习。
也可播放演示录像[13],有助于受试者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肺量计检查主要包括慢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及最大自主通气量3部分内容,其中慢肺活量检查将在肺容量检查部分详细介绍,本章主要介绍用力肺活量与最大自主通气量检查。
(一)FVCFVC就是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TLC)位后,做最大努力、最快速度的呼气,直至残气量(RV)位所呼出的气量。
用力呼气时单位时间内所呼出的气量又称为时间肺活量。
1.检查程序分为4个阶段(图1)。
图1FVC检查的程序2.测试曲线与指标:容积-时间曲线(V-T曲线)就是呼气时间与容积变化的关系曲线(图2)。
流量-容积曲线(F-V 曲线)(图3)。
曲线形状与指标大小取决于呼气力量、胸肺弹性、肺容积及气道阻力对呼气流量的综合影响。
在F-V曲线的起始部分,呼气肌的长度最长,收缩力最大,流量也最大,图形上表现为流量迅速增至峰值,其值与受试者的努力程度有关,故称为用力依赖部分。
在曲线的终末部分,呼吸肌长度显著缩短,收缩力显著降低,呼气流量与用力无关,流量的大小与小气道的通畅程度密切相关,故称为非用力依赖部分。
T-V曲线与F-V曲线上的常用指标[14,15]:(1)FVC:指完全吸气至TLC位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做呼气,直至残气量位的全部肺容积。
在正常情况下,VC与FVC相等。
但在气流阻塞的情况下,用力呼气可致气道陷闭,VC可略大于FVC。
(2)t秒用力呼气容积(FEVt):指完全吸气至TLC位后在t秒以内的快速用力呼气量。
按呼气时间,可分为FEV0、5、FEV0、75、FEV1、FEV3与FEV6等指标,分别表示完全吸气后在0、5、0、75、1、3、6 s的用力呼气量。
(3)一秒率(FEV1/FVC ):就是FEV1与FVC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就是判断气流阻塞的主要指标。
气流阻塞时,给予充足的呼气时间,受试者可充分呼出气体,FVC可基本正常或轻度下降,但呼气速度减慢,FEV1/FVC下降;随着阻塞程度的加重,FEV1/FVC进一步下降;当严重气流阻塞时,受试者难以完成充分呼气,FVC也明显下降,FEV1/FVC反而有所升高。
因此FEV1/FVC可反映气流阻塞的存在,但不能准确反映阻塞的程度。
在严重气流阻塞的情况下,受试者充分完成FVC的时间显著延长,甚至达到20、30 s以上,但受试者难以耐受呼气时间过长,甚或晕厥,因此推荐以FEV1/ VC、FEV1/ FEV6取代一秒率来评价气流阻塞。
其她情况不宜使用,否则易致误诊[14]。
(4)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指用力呼出气量为25%~75%肺活量间的平均呼气流量,亦可表示为FEF25%~75%。
计算方法如图2所示。
最大呼气中段曲线处于FVC非用力依赖部分,流量受小气道直径所影响,流量下降反映小气道的阻塞。
(5)呼气峰值流量(PEF):就是指用力呼气时的最高气体流量,就是反映气道通畅性及呼吸肌肉力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6)用力呼出x%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x%)。
根据呼出肺活量的百分率不同,可衍生出FEF25%、FEF50%、FEF75%,分别表示用力呼出25%、50%、75%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单位就是L/s。
图2容积-时间曲线及常用指标图3流量-容积曲线及常用指标3.FVC检查的质量控制标准:(1)呼气起始标准:呼气起始无犹豫,有爆发力,F-V曲线显示PEF尖峰出现。
外推容积(EV)应小于FVC的5%或0、150 L(取较大值)。
EV就是呼气时间零点开始前所呼出的气体容积。
时间零点由外推法[4]来确定(图4)。
呼气爆发力越强,时间零点出现越早,EV亦越少;而呼气爆发力不足时,EV则较大。
(2)呼气结束标准:①受试者不能或不应继续呼气。
尽管应鼓励受试者呼气至最大限度,但当受试者出现不适或晕厥,应立即停止试验,并保护受试者避免摔倒。
②呼气时间≥3 s(10岁以下儿童)或≥6 s(10岁以上受试者),或T-V曲线显示呼气平台出现(容积变化<0、025 L)持续1 s以上。
(3)可接受的呼气标准:①达到满意的试验开始标准;②呼气第1秒无咳嗽,曲线平滑,其后亦无影响结果的咳嗽;③达到满意的试验结束标准;④没有声门关闭;⑤没有漏气;⑥牙齿或舌头无堵塞咬口器;⑦呼气期间没有再吸气。
一条有用的曲线仅需符合以上①与②两个条件,但可接受的曲线必须符合以上全部条件。
(4)可重复性:在3次可接受的测试中,FVC与FEV1的最佳值与次佳值之间的差异应≤0、150 L。
若FVC≤1、000 L,则差异应≤0、100 L。
多次测试时可作F -V曲线与T-V曲线的重叠打印,如曲线重叠,说明测试的重复性佳;反之,则重复性不理想,这对重复性的评判甚有帮助。
不可接受的测试在评价重复性之前应剔除,且不能用于判定最大值。
若3次测试均未达标准,则应再测试,但通常不超过8次。
气道反应性较高者,多次重复用力呼吸可诱发气道痉挛,呼吸容积与流量递次减少而无法重复,应在报告中说明。
依检查的质量,可分为5个等级(表4)。
表4肺量计检查质量等级判断标准图4呼气时间零点与外推容积4.FVC与时间肺活量检查结果的选择(图5):FVC与FEV1均取所有符合可接受标准的测试中的最大值,可来自不同的测试。
FVC与FEV1总与最大的曲线为最佳测试曲线。
MMEF、FEF50%、FEF75%等指标均从最佳测试曲线上取值[9]。
图5用力肺活量检查结果的选择(二)最大自主通气量(MVV)MVV:就是指1 min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与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的通气量,即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MVV的大小与呼吸肌力量、胸廓弹性、肺组织弹性与气道阻力均相关,就是一项综合评价肺通气功能储备量的指标。
1.MVV检查的程序:平静呼吸4~5次,待呼气容量基线平稳后,以最大呼吸幅度、最快呼吸速度持续重复呼吸12 s或15 s。
休息5~10 min 后重复第2次检查。
2.MVV的测试曲线与质量控制:MVV的V-T曲线(图6)可直观地反映呼吸的速度与深度。
正常人呼吸频率为60~120次/min,所测得的MVV值差异小[16]。
一般测定的呼吸频率宜在60次/min以上,理想频率为90~110次/min[1],每次呼吸的容量约为50%~60%肺活量。
至少进行2次可接受的测试,误差应<8%[2]。
某些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者在努力呼吸过程中可出现咳嗽或气道痉挛,应在报告中说明。
图6最大自主通气量的V-T曲线3.MVV检查结果的选择:选择呼吸幅度基本一致、呼吸速度均匀的曲线。
将12 s或15 s的通气量乘以5或4,即为MVV。
重复测试应当选取MVV的最大值进行报告。
MVV与FEV1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故临床上可用FEV1换算MVV。
不同研究的换算公式不全相同,但结果差别不大。
常用的公式有:MVV(L/min)=FEV1(L)×35。
肺量计检查的指标众多,单纯报告某项指标的正常或下降并无价值,应结合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要判断肺通气功能就是否障碍,还应判断障碍的部位、性质及程度等。
(一)参考值与正常范围肺功能的参考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种族、体力活动或工种、生存环境、吸烟等,应尽量选取相似人群的参考值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