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1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的鉴赏

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所创造的审美观念,对后世的审美标 准和艺术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美、生活 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THANKS
情感色彩
山水田园诗情感较为恬静、淡泊,而边塞诗情感较为激昂、豪放。
风格特点
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边塞诗则风格雄浑豪放,气 势磅礴。
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文学价值
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中国古代 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思想启示
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思考,对后世的 哲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边塞诗的意境与情感
意境辽阔
边塞诗的意境通常非常辽阔,展 现了边疆的壮丽和雄浑。
情感深沉
边塞诗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包 括思乡之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
和平的渴望。
豪放与悲凉并存
边塞诗中既有豪放的一面,又有 悲凉的一面,展现了士兵们的英
勇和无奈。
对历史的思考
边塞诗常常涉及到历史事件和人 物,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反
山水田园诗的意境通常表现为清新、优美、恬静、自然,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 放松。
情感
山水田园诗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包括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由 的向往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03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的特点
地域特色
边塞诗通常以边疆地区为背景,描述了边疆的 风土人情、战争和边防士兵的生活。
历史感
边塞诗常常涉及到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历 史的沧桑和变迁。
豪放风格
边塞诗通常具有豪放、雄浑的风格,表现了士 兵的英勇和壮志。
代表诗人及作品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
5古代诗歌分类鉴赏边塞军旅诗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一、山水田园诗二、赠友别离诗三、思乡怀人诗四、咏物感怀诗五、边塞军旅诗六、咏史怀古诗边塞军旅诗【边塞诗和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伤;统治者穷兵黩武,对战争的不满和控诉;将士艰苦生活;思乡念亲或征人思妇的愁苦思情;友人惜别感伤或壮别感奋等。
而且风格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代表的诗篇有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
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
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各时期边塞诗】1、初盛唐边塞诗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2、盛唐边塞诗——四个特点(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大全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大全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我在此整理了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难着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代〕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
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唐宋边塞诗诗词鉴赏21、使至塞上王维〔唐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王维经典诗歌赏析5篇_王维代表作鉴赏

王维经典诗歌赏析5篇_王维代表作鉴赏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王维经典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使至塞上朝代:唐朝|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相思朝代:唐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
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山居秋暝朝代:唐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诗歌赏析1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

初三语文复习诗歌赏析之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哲理诗咏物诗、思乡诗、送别诗一、边塞诗《使至塞上》《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基本主题: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戍边疆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使.至塞上使:出使王维唐(诗佛)五言律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语言:慷慨激越、豪放雄浑意境;雄奇壮阔苍茫内容;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所见的风光以及听到侯骑报告前线情况。
主旨:以“蓬”“雁”自比,表达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失意愤激之情和思乡孤寂之情,以及被边塞雄奇壮丽之景的震撼之情。
形象:本诗塑造了一个被排挤出朝廷去慰问边关的失意愤激的孤寂的诗人形象。
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浩瀚无边的沙漠里一束孤烟直冲云霄,蜿蜒崎岖的黄河上一轮红日壮丽浑圆。
“直”字将“孤烟”写的劲拔有力,突出了沙漠的苍茫空旷,而“圆”字给苍茫空旷的景色增添一些暖色,使大漠之景显得雄奇壮丽苍茫。
此句情景交融,把人物孤寂惆怅的感受巧妙融入在雄奇壮丽苍茫的景色当中。
语言:慷慨激越、豪放雄浑;意境;雄奇壮阔苍茫;格调高昂。
例1:【2012年湖南省长沙市】练习:《新中考》134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归雁”的意思是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使:出使;征蓬:像飘飞的蓬草像北归的大雁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归纳总结一、边塞征战诗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
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边塞征战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
鉴赏这类诗作还应注意,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我们应给予具体的分析。
在大量的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我们应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细细地品味。
二、羁旅行役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鉴赏羁旅行役诗,要注意分析以下几种状况:1、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2、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3、诗人是怎样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三、山水田园诗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其他诗人作家无法企及的关注,且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边塞诗及赏析

边塞诗及赏析引导语: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诗词非常的多,而对于边塞诗想必很多人都有接触过,那么接下来是店铺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边塞诗及赏析,欢迎阅读!《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这首《出塞》,可以说是最负盛名的边塞诗之一,明代“后七子”李攀龙评此诗为七绝诗压卷之作。
此诗采用以古喻今的手法,表达了关心边防的主题。
诗的意象苍茫浑厚,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军行》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赏析:此诗是一首气势宏伟的边塞诗,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们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厚,感情悲壮。
表现了战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将士生活的诗,军中的酒宴是盛大欢乐的酒宴,全诗仅仅四句,用明快的语言,跳动的节奏,就给人带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
明代“后七子”王世贞又评此诗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清代王渔洋谓:七绝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秦时明月”、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无出此四章之右者矣。
而清末民初的章太炎也推王之涣的《凉州词》为绝句之首。
由此可见王之涣的凉州词盛名之大。
《凉州词》之二王之涣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赏析:此诗是王之涣作的《凉州词》组诗第二首,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诗歌以汉代唐,写突厥首领小杀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赏析: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怎么能没有一首边塞诗歌呢,这首《从军行》就是李白的边塞诗之一。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的鉴赏

——山水田园、边塞诗 复习指导
本次惠州二模考试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诗中的“凉”字有何妙处?试作赏析
请同学们说说 以下答案丢分的原因。 答:江风把雨引入船里,让作者感到凉快, 快意,让人不竟对舒适安逸生活充满向往之情。
古诗词根据内容可大体分为:
《突破2008》
2.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对于战争,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这 就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 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还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 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 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 《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然 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
分 析
分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最明显的特点, 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 场面和细节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 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这些生 活场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 表现了农村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闲 适生活) 答案:第一问: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充满了 纯真而质朴的友情。一幅和谐的生活画面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 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 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课堂训练 :
(2006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复习诗歌赏析之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哲理诗咏物诗、思乡诗、送别诗一、边塞诗《使至塞上》《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基本主题: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戍边疆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使.至塞上使:出使王维唐(诗佛)五言律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语言:慷慨激越、豪放雄浑意境;雄奇壮阔苍茫内容;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所见的风光以及听到侯骑报告前线情况。
主旨:以“蓬”“雁”自比,表达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失意愤激之情和思乡孤寂之情,以及被边塞雄奇壮丽之景的震撼之情。
形象:本诗塑造了一个被排挤出朝廷去慰问边关的失意愤激的孤寂的诗人形象。
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浩瀚无边的沙漠里一束孤烟直冲云霄,蜿蜒崎岖的黄河上一轮红日壮丽浑圆。
“直”字将“孤烟”写的劲拔有力,突出了沙漠的苍茫空旷,而“圆”字给苍茫空旷的景色增添一些暖色,使大漠之景显得雄奇壮丽苍茫。
此句情景交融,把人物孤寂惆怅的感受巧妙融入在雄奇壮丽苍茫的景色当中。
语言:慷慨激越、豪放雄浑;意境;雄奇壮阔苍茫;格调高昂。
例1:【2012年湖南省长沙市】练习:《新中考》134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归雁”的意思是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使:出使;征蓬:像飘飞的蓬草像北归的大雁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语言:慷慨激越、雄浑悲壮意境:悲壮苍凉内容:此词上阕写景,写出边塞异于江南处:异一大雁南飞异二边声四起异三长烟落日,写出了塞外的荒凉、苍茫、空旷、寥廓。
下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和久戍边疆的思乡之情。
主旨: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和久戍边疆的思乡之情。
形象:本词塑造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忧国思乡的戍边将士形象。
写作手法: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用典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此句直抒胸臆,巧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和久戍边疆的思乡之情。
语言:慷慨激越、雄浑悲壮;意境:悲壮苍凉“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此句借景抒情,深夜里笛声悠扬悲切,寒霜铺满大地,将士们难以入眠,流下忧国思乡的热泪。
意境悲壮苍凉。
语言:慷慨激越、雄浑悲壮例1、.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一说。
2、.请你谈谈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感悟。
3、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
“异”统领的景物有:4.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它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战事未平、军功未建。
这一矛盾心理正是词作所揭示的主题。
2、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是那么荒凉、苍茫、寥廓。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答出4个景物可得2分)4、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风沙之声、战马的嘶鸣声和着营地的高亢号角声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像屏障一样连绵的山峰中,大片烟雾弥漫,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5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但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和久戍边疆的思乡之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古体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⑴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
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好在哪里?整句有什么妙处?⑶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⑷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试描述一下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限40字)参考答案:1、①八月飞雪苦寒图②军营饯别奇寒图③东门惜别惆怅图④别后雪地思乡图2、“忽”字不仅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出诗人赏雪时非常惊喜的心声。
3、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
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暖意和生机。
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答: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手法上,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4、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二者都写出了分手时凝望友人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山路盘旋,大雪纷飞,诗人向友人招手,友人的身影越来越小,诗人的手还停留在空中。
已看不见友人身影,只看到雪地上留下一串串马蹄的足迹。
二山水田园诗《过故人庄》《归园田居》《饮酒》《竹里馆》基本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质朴的农家生活(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自得情调,表达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过.故人庄过:拜访作者:孟浩然【唐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具:准备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环绕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轩:窗户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就:靠近,在这里译为“观赏”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鸡和黄米饭,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断。
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菊花酒,一起观赏菊花的美丽。
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意境:清新隽永内容: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老朋友淳朴真挚的深厚情谊。
主旨:通过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老朋友真挚的深厚情谊”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留恋之情。
写作手法:白描形象:本诗塑造了一个淳朴热情的故人形象。
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对仗工整,采用白描手法,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断。
由近及远写出山村恬静秀美的风光。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情感真挚淳朴。
格调活泼。
练习1、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3、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参考答案:1“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和我同故人真挚淳朴的情感。
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3、通过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老朋友真挚的深厚情谊”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留恋之情。
4、开轩面场圃;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饮酒陶渊明(东晋)古体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诗眼,统摄全诗)采菊东篱下,心远地自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物我两忘,返璞归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哲理)语言:自然朴素意境:深远超脱悠然内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生活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
主旨: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淡泊名利、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返璞归真,保持高洁情操的人生追求。
写作手法:情景交融名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设问这种修辞手法,自问自答,揭开谜底,因为心志高远、精神超脱,所以居所就自然偏僻。
表现出作者自豪且自足的心态。
语言:自然平淡意境:深远超脱悠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用平实清淡的语句叙写出自己隐逸生活的乐趣,在东篱下采撷菊花,悠然自得地看见南山。
其中“菊”是陶渊明独爱,采菊东篱,表现其远离世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
“见”字写出诗人是在不经意间看见南山,表现出诗人沉浸于自然当中,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超然心境。
语言:自然平淡意境:深远超脱悠然格调高雅脱俗练习1.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建造)问君何能尔.(这样,如此)B.心远地自偏.(偏僻)采菊东篱.下(篱笆)C.山气日夕.佳(傍晚)飞鸟相与..还(结伴)D.此中有真意..(真心实意)欲辨.已忘言(辨别)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
C.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D.这首诗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语言朴素自然。
3.陶渊明是_____________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
这首诗写作者归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诗中的“心远”一词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何作用?5、这首诗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个特点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1.D(“真”为真实人生的真正意义或人生真谛。
)2.B 3.东晋安贫乐道悠然自得(超然物外)(恬淡闲适)4、心志高远,精神超脱作用:全诗“文眼”,统摄全诗5、作者淡泊名利、厌恶官场,喜欢恬淡闲适,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他把这种情感融入到高洁脱俗的菊花、静默矗立的南山、相伴回巢的飞鸟、和缓缓西沉的落日中,在物我两忘的情感体验中,诗人感悟到,要享受真正的返璞归真的自然快乐就要超然物外,心志高远,精神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