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讲解

合集下载

最新高考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鉴赏技巧

最新高考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鉴赏技巧

我少小时就没有养成随俗的性格,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
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 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 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 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 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大自然。
诗歌鉴赏 之山水田园诗
概念解说
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 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田园诗,是指歌咏农家田园生活的 诗歌。
发展概况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谢灵运 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时山水田园诗派 形成并进入了繁荣时期。
盛唐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 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 •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 和佛家的净心明性的思想,为诗歌提供了审美追求的基 础。 •文人的隐逸情怀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 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
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和大自然相融相契的自
情感五: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一命:最低等的官职。宦情: 做官的志趣、意愿。阑:尽,残。自怜:自伤;自我怜惜。
如高、低、俯、仰、远、近的变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三、远眺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四、近观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高三语文山山水水总关情-山水田园诗解读课件

高三语文山山水水总关情-山水田园诗解读课件

这类诗歌往往对环境超凡脱俗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寻陆鸿渐不遇 唐·僧皎然 《寻隐者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 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三)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答案要点: 平淡质朴 在山青水秀的村庄里,“农人”们一家大小在田地里欢快地忙碌着,他们的笑声在青山间回荡。
总结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这种消融,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这就是冲淡的极至。不过,冲淡不是幻灭、死寂,而是富于生机的。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
首先,他善于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景物中,借助具体的富有美感的事物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雎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父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家》
木末芙蓉花,山中花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1
2
3
作者不仅形象地表现出自然山水的形象美,而且还把它当作抒发情感的手段,既有画意又有诗情。

山水田园诗诗词鉴赏(两首)

山水田园诗诗词鉴赏(两首)

诗歌鉴赏
•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 写山风的威力惊人。 •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 悔读书:后悔走读书从仕之路。 • 对山中的景物如此热爱,自己和山林又
是如此投缘,对世上的繁文缛节、就看 得淡了,所以“悔读书”是很自然的了。
对比感悟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试题链接
D •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终南山的所见所感,诗人从大处落笔,抓 住景物特征写感受,虽有夸张之语却给人真切之感
• B.三四句两句通过写山中“夜留景”与“昼未明”这 样不同寻常的独特景象,极言终南山峰高谷深
• C.五六句两句由山及人,其中“险”与“平”互为反 义,以“路险”作反衬,突出了人的心地平坦
• 诗人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请 用一句话概括景物的特点,表达 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诗人写景是以自己在终南山的主观感 受来写景的。终南山在诗人的笔下呈 现出雄奇险怪的特点。
• 通过写景和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归 隐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
诗歌鉴赏
••这这首首诗诗写通了过终写南终山南怎山样的雄的奇景色, 表险达怪了之诗景人,怎表样达的诗情人感归隐呢山?
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后者更多地直说归园之乐和生活情
景,不如前者平淡自然,返璞归真之意亦不如后者。
游终南山
——孟郊
学习方向
• 作者简介 • 写作背景 • 诗歌内容 • 表现手法 • 语言特点
作者简介
•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是 韩愈的诗友,被时人称为“孟诗韩笔”,早年 屡举进士不第,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 贫寒至死,他性格孤僻耿介,诗歌苦涩丰厚矫 激,以苦吟著名,语言追求奇险,内容深刻警 辟。韩愈评他的诗为“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 奡”,苏轼评他的诗是“诗从肺腑出,出则愁 肺腑”。

诗歌鉴赏专题之《山水田园诗》讲与练(共66页)

诗歌鉴赏专题之《山水田园诗》讲与练(共66页)

诗歌鉴赏专题之《山水田园诗》讲与练【一】山水田园诗略说1.定义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常见意象与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①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③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④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

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二】表达的思想情感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山水田园诗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山水田园诗

• (2012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 望江南【宋】李纲 •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 画若为工。 •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 有儿童。 •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 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 (1)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 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 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 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 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 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 “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 (1)词中所写的春天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结合词中描写简要说明。(3分)
• 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 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黄莺才刚刚懂得开 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 刚冒出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
•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向往自由
渴望归隐
• 生活闲适 悠然自得
• 志趣高远 寄情山水
淡泊宁静
遗世独立
• ……
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
• 质朴 绚丽 洗练 浅显
华美绚丽
明快
• 清新自然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整理)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整理)
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 出世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 愚溪住宅以西。
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体验高考
(2007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 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抒 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点也就抓住了。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 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句”忽起“”垂杨舞 “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 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 又写出了动态,以静现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 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谈谈《宿建德江》和《终南望余雪》 两诗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
谈谈《宿建德江》和《终南望余雪》两诗 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谈谈《宿建德江》和《终南望余雪》两诗在写景 方面有什么特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 (课件35张)优秀课件

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 (课件35张)优秀课件

初唐王绩在雕琢浮艳的六朝余风之外独树一帜, 朴素、清新的田园诗成为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
至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 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 点,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 状态。 (二)“山水田园诗”在唐代兴盛的原因 1、富庶的社会经济为士人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形成 了山庄别墅化的生活环境,优游泉林、流连山水成为社 会风尚,这是山水田园诗派形成的重要的社会因素。 2、既追求功名理想,又保持独立人格与超脱精神,盛唐 人通达的出世原则与人生观念,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极度 繁盛的重要的心理根源。
意象: 汉江
浩荡
青山
朦胧
波澜
汹涌
风日

意境:汉水雄浑壮阔、气势磅礴,山色朦胧,风景优美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王维
山居:山中的居所; 秋暝:秋天的傍晚。 暝: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 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 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情感类别
1.热爱山水,倾心自然;
如李白《望庐山瀑布》
2.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
3.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如杜甫《江村》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 如苏轼《题西林壁》

高中语文古歌鉴赏——山水田园诗

高中语文古歌鉴赏——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概念: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一、思想感情(一)热爱自然、生活,钟情山水、田园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蚕2.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与官场的污浊和紧张压抑形成对比,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

)(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尘世官场的污浊、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宁静、平和、隐逸生活的渴望,抒发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

1.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2.常出现的人物有:五柳、隐者、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3.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三)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四)淡泊宁静,志趣高远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对环境超凡脱俗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五)感情复杂,不一而足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往往是闲适、寂寞、岁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的并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
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
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
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
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三 )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初唐王绩在雕琢浮艳的六朝余风之外独树一帜,朴素、清 新的田园诗成为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
主要诗人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 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这类诗以描写自 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 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 法。
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二)
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 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
东晋陶渊明归隐田园,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歌咏田园风光 与农家生活,在诗歌中开辟了一块艺术新天地,宣告了田 园诗的诞生。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 诗歌 。
东晋的谢灵运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优游于山水之间,成 为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从此确立了山水诗在文 学史上的地位。
城中十万户,此地三两家。
1、全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对春天的 热爱。
2、划线诗句运用“出”“斜”两词有什么妙处?联系诗 歌内容作简析。
“出”写出了鱼儿在水面跳跃的情状;“斜”写轻风中燕 子轻盈飞行的姿态。两个词写出鱼儿燕子的活跃轻快,自 由自在,表现万物的生机。
【课堂反馈】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 、林叟、幽人、樵夫、寺僧、 道人、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 的情怀)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五、【师生共研】
1、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山居即事 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 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 情。
一、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一)
历史渊源 先秦时代,《诗经》、《楚辞》出现大量描写山水
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 清冷空寂等等。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常见意象与意境】
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 鸡、犬、禽雀、眠蚕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 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 云、禅房、古寺、暮钟
景物的诗句,但没有把山水风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 以描写,而是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
建安时期,出现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操的 《观沧海》,描绘了山、海、秋色壮美景象。但这时期 山水田园并没有成为诗歌专门描写的题材之一,而是局 限于个别的片段与篇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 时期。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歌颂劳动生活,以 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四、常见手法
比喻、拟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 白描、 工笔细描、 结合动静、 虚实结合 、渲染烘托、写景有层 次感(远近、高低)、正侧结合、绘声绘色、描写景物的 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 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 远含义是什么?
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 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2、
水槛遣心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2、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这样
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
“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
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画面活了起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海
山水田园诗鉴赏
【高考链接】 1、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案示例: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 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 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 怀。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或 表达自己从容闲适、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社日》(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村居》(张舜民)
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 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 情,或者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主要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对 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