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订形式
常见书籍装订方式及注意事项

常见书籍装订方式及注意事项常见书籍装订方式及注意事项1、骑马订装订优点:骑马订装订是最为常见的装订方式,多在页码较少的情况下采用。
加工价格低廉,工艺简单,生产速度快。
缺点:对于较厚的纸张需要预先进行轧痕处理。
骑马订不能加工过厚的书本,一是书脊就会明显的鼓出;二是由于厚度越大,对于书芯横向尺寸影响越大,版心容易跑位;三是切成品,书脊上下口容易破损。
例如,对于157克双面铜版纸张16开的样本,页码就应该控制在40页以内。
同时,开本越小,页码也相应减少,如果书本过厚,应采取其他装订方式。
根据工艺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公式:骑马订装订的书本最中间的纸张宽度=封面宽度-1/2书本厚度注意事项:在书本厚度较大的情况下,设计时必须注意版本元素的布置,例如:一大度16开企业样本,封面25克双铜覆亚膜,内页36页,采用157克双铜纸张,样本厚度大约在2.5毫米左右,这样,内页最中间的4个页码的实际宽度只有210mm-2.5mm=207.5mm。
这样情况下,设计师就应该尽量避免在书边上采用出血块或文字图案的组合,如右图。
2、铁线平订装订铁线平订装订多在页码较多(通常在100页以内),书芯纸张克重较低的情况下采用。
在书芯折页配贴完成后在书本的正面靠近装订口(书根)订铁线,穿透整本书芯,再包上成品封面切成品即可。
优点:成本低,功效高。
缺点:由于铁线容易受潮锈蚀,影响图书的装订质量,现在已很少采用。
铁线平订不能加工过厚的书本,也不能加工克重较大的纸张,纸张过厚过挺会影响书本的翻阅。
注意事项:由于铁线距离书根3-5MM,所以铁线平订的书本版心与订口的距离要比正常情况下多出5-8MM左右。
无线胶装书本在制作封面时必须留有书脊。
3、无线胶装装订无线胶装是目前比较常用的装订方式,胶装中又分为热胶(EVA)、冷胶(PVA)、PUR胶装。
国内目前最常用的是热溶胶装工艺。
胶装的书芯是需要经过铣背、打毛、开槽、撞齐等一系列工序,去除一定宽度的纸边,保证全部铣成成单页,以方便胶水的渗透,确保胶装的牢固。
书籍装订方法

(4)无线胶黏订。也叫胶背订、胶黏装订。由于其平整度很好,目前,大量书刊都采用这种装订方式。但由于热熔胶质量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使用方法还不规范,故胶黏订书籍的质量尚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旋风装是由经折装演变而来的,经折装帧是前面一页和最后一页分开的,如果把经折装的首页与末页粘连在一起,阅读时翻开,遇风时中间的纸页飞起,犹如旋风,保存时合拢,成为一本书。
5.蝴蝶装
将印有图文的面纸页对折,再把折缝粘连在预制好的订口条上,形成一本书籍,这是散页装订的最初形式、称为蝴蝶装。
3.经折装
卷轴装帧的文章,在阅读和加工,保存时不太方便,便产生了折本形式。
经折装帧就是将一张长幅的书页按一定的规格,向左右反复折叠成一个长方形的册子,再在其前后两面裱上硬纸板作为封面和封底,阅读时只要把它拉开。就成为一本书的形式。这种装帧最初用于佛教经典,故叫经折装。
4.旋风装
公元前,把文字写在狭长的木片上,称为木简,写在竹片上称为竹简,统称为简,如现今的“页”。
把文字写在较宽的竹茎,木板上,称为牍。
将简或牍用丝、草或藤编排串连起来,就成为一篇文章,称为策,策的含意与现今的“册”相似。策便成为我国最早的书籍装订形式。
2.卷轴装
以前写在丝绸织物上的书,称为缣帛或“帛书”,帛书上可以依文章的长短剪载下来。卷成一卷,称为卷装,或把上下两边粘在木轴的表面,卷成一卷,就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或图面,称为卷轴装,收藏时卷起来,阅读时可将挂线扣在墙上,轴拉着帛书摊平。如文章很长,可以分成多卷,现在有的书籍称“上卷”、“第一卷 ”等是由卷轴装延伸出来的,卷轴装具有我国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书籍的装订形式

图5-17/绳结订 合/格瑞斯戴 尔·布朗尼亚斯 /荷兰
图5-18/锁线装
图5-19/锁线装
4、精装书的专属名词 (1)飘口 封面均匀地大于书心2毫米,即冒边或叫做飘口,便于保护书心,也增加 了书籍的美观。 (2)堵头布(脊头布、顶带) 是一种有厚边的扁带,粘贴在书心订口外边的顶部和脚部,用于装饰书籍 和加固书页间的连接。 (3)丝带 粘贴在书脊的顶部,起着书签的作用。 (堵头布和丝带的颜色,设计时要和封面及书心的色调取得和谐。)
图5-3 书籍装订/锁线订
图5-4 书籍装订/锁线订
(4)无线胶订
即将折页、配贴成册后的书芯,按前后顺序,用线紧密地将各书帖串起来 然后再包以封面。 优点:既牢固又易摊平,适用与较厚的书籍或精装书。与平订相比,书的
外形无订迹,且书页无论多少都能在翻开时摊平,是理想的装订形式。
缺点:成本偏高,且书页也须成双数才能对折订线。
思考:
1.平装书有哪些订合形式? 2.通过书籍市场调查,举例说明精装书常用的材料。 3. 简单说明平装书与精装书在装订形式和材料上的区别。
装、梳齿活页装 平装书的订合形式还有很多,如塑线烫 订、三眼订等。图5-6 活页订/M NhomakorabeaCO/美国
图5-7 活页订
二、精装书的装订形式
精装是书籍出版中比较讲究的一种装订形式。精装书比平装书用 料更讲究,装订更结实。精装特别适合于质量要求较高、页数较多、 需要反复阅读,且具有长时期保存价值的书籍.主要应用于经典、 专著、工具书、画册等。其结构与平装书的主要区别是硬质的封面
图5-11 书脊/平脊
图5-12 书脊/圆脊
3、精装书的订合形式也有活页订、铆钉订合、绳结订合、风琴折式等
图5-13/风琴折式/布瑞塔·穆勒/荷兰
书籍装帧的知识,知道发展顺序,不同装帧的优缺点

书籍装帧的知识,知道发展顺序,不同装帧的优缺点书籍装帧形式分为中式和西式两类。
中式包括①简策装、②卷轴装、③旋风装、④经折装、⑤蝴蝶装、⑥包背装和⑦线装;西式分为①平装装订、②精装装订、③活页装订和④散装装订。
这里说一说中式的书籍装帧形式:1、简策装。
竹简约起源于西周后期,一直延用到公元4世纪。
竹简是纸发明前最具代表性的书籍形制。
它可以根据文章的长短,任意确定简数,一简书字一行,最后用上下两道绳编串起来,卷捆后保存,还有苇编和丝编两种,考究者用织物缝袋装入。
竹简除以竹制成外,也有用木者称木简。
与竹简并行的还有木牍,制成长方形木片,用于书写短文。
2、卷轴装。
又称卷子装,它是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
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
3、旋风装、经折装。
唐代初期,在卷轴装的基础上,又出现一种旋风装,过去,由于只见记载,未见实物,因而对旋风装的形制众说不一,也有人认为是将经折装首尾相连即为旋风装。
经折装起源下南北朝,其形制是将所写书页按顺序裱贴在一起,再一正一反连续折叠,再裱以前后护封。
印刷术发明后,卷轴装、经折装仍在继续使用,但在使用材料,开本的大小,装潢工艺等方面,仍不断有新的发展。
并且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新的书籍装帧形式也不断出现,先后有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4、蝴蝶装。
蝴蝶装是印刷术发明后新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
蝴蝶装的应用,是书籍装帧形制的一大改革。
是书籍从卷轴、经折向册页的转变,从而确定了一直延用至今的书籍基本装帧形制。
5、包背装。
是指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装上厚纸做皮,不见线眼,故称为包背装。
6、线装。
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
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页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
解说中国古代书籍装订形式(图文)

解说中国古代书籍装订形式(图文)装订(bookding)是书刊印刷的最后一道工序,书刊印刷在印刷完毕后,仍是半成品,只有将这些半成品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连接起来,再采用不同的装帧方式,使书刊杂志加工成便于阅读、便于保存的印刷品,才能成为书籍、画册等,供读者阅读。
我国书籍装订形式,自古至于有许多形式:1.简和策简和策是我国最早的读物。
公元前,把文字写在狭长的木片上,称为木简,写在竹片上称为竹简,统称为简,如现今的“页”。
把文字写在较宽的竹茎,木板上,称为牍。
将简或牍用丝、草或藤编排串连起来,就成为一篇文章,称为策,策的含意与现今的“册”相似。
策便成为我国最早的书籍装订形式(图1)。
图1 早期装订——策2.卷轴装以前写在丝绸织物上的书,称为缣帛或“帛书”,帛书上可以依文章的长短剪载下来。
卷成一卷,称为卷装,或把上下两边粘在木轴的表面,卷成一卷,就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或图面,称为卷轴装,收藏时卷起来,阅读时可将挂线扣在墙上,轴拉着帛书摊平。
如文章很长,可以分成多卷,现在有的书籍称“上卷”、“第一卷”等是由卷轴装延伸出来的,卷轴装具有我国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图2。
图2 卷轴装3.经折装卷轴装帧的文章,在阅读和加工,保存时不太方便,便产生了折本形式。
经折装帧就是将一张长幅的书页按一定的规格,向左右反复折叠成一个长方形的册子,再在其前后两面裱上硬纸板作为封面和封底,阅读时只要把它拉开。
就成为一本书的形式。
这种装帧最初用于佛教经典,故叫经折装(图3)。
图3-经折装4.旋风装旋风装是由经折装演变而来的,经折装帧是前面一页和最后一页分开的,如果把经折装的首页与末页粘连在一起,阅读时翻开,遇风时中间的纸页飞起,犹如旋风,保存时合拢,成为一本书(图4)。
图4 旋风装5.蝴蝶装将印有图文的面纸页对折,再把折缝粘连在预制好的订口条上,形成一本书籍,这是散页装订的最初形式、称为蝴蝶装(图5)。
图5 蝴蝶装蝴蝶装是印刷史上第一次把散页的折缝集中在一边,形成订口而成册。
书籍装订形式

书籍装订形式在开始设计封面以前,先要确定合适的装订形式,一般可分为平装、精装、活页装和散装四类:(1)平装装订平装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装订形式。
装订方法简易,成本比较低廉,不用于期刊和较薄但印数较大的书籍。
平装书籍的装订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种:骑马订这是书籍装订中最简便的方法,象钉书器一样的装订样式,适用于页数不多的期刊和小册子,订处不占版面,纸张利用率高,但缺点是书页要配成双数。
线订是在靠近书脊的版面用三眼线订或铁丝订,薄本书籍也可用缝纫机线订,它的方法简便,双数和单数的书页都能订,缺点主要是书页不能放平,也不宜用厚本书籍,使阅读不方便。
无线胶背订是用乳胶粘合书脊,胶水能渗进纸面少许,以加固书脊,其方法也较简便,但牢固性稍差,乳胶会老化引起书页散落。
锁线订是将一页一页的书页用线连锁起来,它比较牢固又易于排平,适用于较厚的书籍,是理想的装订方法,但成本较高。
(2)精装装订精装书籍比平装书籍精美耐用,多用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经典著作、精印画册等贵重书籍和供经常翻阅的工具书籍,在材料和装订上都要比平装书籍讲究。
精装与平装的不同之处,除了书心一般都用锁线订或胶背订外,主要的区别是在封面的用料和制作上。
精装的封面有软和硬两种。
硬封面是把纸张、织物等材料表糊在硬纸板上制成,适宜于放在桌上阅读的大型和中型开本的书籍。
软封面是用有韧性的牛皮纸、白板纸或薄纸板代替硬纸板,轻柔的封面使人有舒适感,适宜携带的中型本和袖珍本,例如字典、工具书和文艺书籍等。
书脊有圆脊和平脊两种。
圆脊是精装书籍常见的形式,其脊面呈月牙状,以略带一点垂直的弧形为好,一般用牛皮纸或白板纸做书脊的里环衬,有柔软、饱满和典雅的感觉,尤其薄本书采用圆脊能增加厚度感。
平脊用硬纸板做书脊的里环衬,封面也大多为硬封面,整个书籍的形体平整、朴实、挺拔。
书脊虽小,但它却是封面和封底的连接点,当图书立于书架上时,又作为图书整体形象的代表呈现在读者眼前,因此,在艺术处理上它是全书设计的纽带。
书籍的装订形式

(1)平订
即将印好的书页经折页、配贴成册后,在订口一边用铁丝订牢,再 包上封面的装订方法,用于一般书籍的装订。
优点:方法简单,双数和单数的书页都可以订。 缺点:书页翻开时不能摊平,使阅读不方便,其次是订眼要占用5 毫米左右的有效版面空间,降低了版面率。(平装不宜用于厚本书籍,而 且铁丝时间长容易生锈折断,影响美观和书页脱落)
1、精装书的封面
精装书的书籍封面,可运用不同的物料和印刷制作方法,达到不同的 格调和效果。精装书的封面面料很多,除纸张外,有各种纺织物,有丝织品, 还有人造革、皮革和木质等。
(1)硬封面,是把纸张、织物等材料裱糊在硬纸板上制成,适宜于放在 桌上阅读的大型和中型开本的书籍。 (2)软封面,是用有韧性的牛皮纸、白板纸或薄纸板代替硬纸板,轻柔 的封面使人有舒适感,适宜于便于携带的中型本和袖珍本,例如字典、工 具书和文艺书籍等。
图5-11 书脊/平脊
图5-12 书脊/圆脊
3、精装书的订合形式也有活页订、铆钉订合、绳结订合、风琴折式等
图5-13/风琴折式/布瑞塔·穆勒/荷兰
图5-14/铆钉订合/Takaaki Matsumoto/美国
图5-15/法式折 式/米勒·汉默/ 荷兰
图5-16/绳结订合 /艾尔玛·布姆/荷 兰
图5-8 硬封面/特殊材质
图5-10 硬封面/特殊材质
2、精装书的书脊
(1)圆脊 是精装书常见的形式,其脊面呈月牙状,以略带一点垂直的弧线为
好,一般用牛皮纸或白板纸做书脊的里衬,有柔软,饱满和典雅的感觉, 尤其薄本书采用圆脊能增加厚度感。 (2)平脊
是用硬纸板做书籍的里衬,封面也大多为硬封面,整个书籍的形状 平整、朴实、挺拔、有现代感,但厚本书(约超过25毫米)在使用一段时 间后书口部分有隆起的危险,有损美观。
书籍的装订形式

③骑马订
骑马订,取其于装订之时,将摺好的页子如同为马匹上鞍一般的动 作,配至装订机走动的链条之上。 装订以后钉子就订在马背的位置上。因此,打开书来看最中间的部 份,可以发觉整本书以中间钉子为中心,全书的第一页与最后一页 对称相连接,最中间两页也以其为中心对称且相连。
骑马订流程
装订之时,第一帖 页子置于装订机的 最前方,第一个落 到链条上; 其它帖 依次序叠在其上, 封面最后落在上面, 然后钉钉子; 再送 到装订机尾端裁刀 部份,将订好的书 册裁修三边成书, 以输送带送出装订 机尾,包装交货。
包背装(元代)
包背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一般认为起于元代,到明中期以前多 用此法。《中国书装源流》中说:“盖以蝴蝶装式虽美,而缀页如线,若翻动 太多终有脱落之虞。包背装则贯穿成册,牢固多矣。”
包背装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 版口作为书口,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 穿订,最后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
书脊的三种工艺
柔背装:柔背装是最简单的一种,书页直接粘在书
脊上。当书打开时,书脊向上隆起。它的优点除了工 艺简单外,还能保证书页的平摊,方便阅读。然而, 在封面烫金,尤其是书脊烫金的广泛使用后,柔背装 的书脊由于不断的拉伸弯曲,容易导致书脊金字的脱 落。
硬背装: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书脊上衬以硬
简策装(周代)
是将刻写了文字的竹片或木板连接成策的装帧方式。
简策是我国最早的装订形式,商周时通行,随着纸的应 用和纸本书的出现,简策书籍逐渐为纸本书所代替。
缣帛书装(商周)
简策装书稍后出现的一种用丝织品书写成的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语有“古之素帛,依书长短,随意裁绢”。 帛书的形态,一般是一篇文章为一段,每段叠成 一叠或卷成一束,称作“一卷”。 后来在缣帛的下端或左端裹上一根木轴做支撑, 挺括且以查找。缣帛书实际上是卷轴装的前身,也 是卷轴装的一种。如今的图书称“卷”,就来源于 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装订是书籍从配页到上封成型的整体作业过程。 装订是书籍从配页到上封成型的整体作业过程 包括把印好的书页按先后顺序整理、连接、缝合、装背、上封面等加 工程序。 装订书本的形式可分为中式 西式 中式和西式 中式 西式两大类。 中式类以线装为主要形式,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简策装(周代)缣 帛书装(周代)、卷轴装(汉代)、旋风装(唐代)、经折装(唐 代)、蝴蝶装(宋代)、包背装(元代)、最后发展至线装(明代)。 现代书刊除少数仿古书外,绝大多数都是采用西式装订。 西式装订可分为平装和精装两大类。 西式装订可分为平装和精装两大类。
活页订/M&CO/ /M&CO/美国 图3-6 活页订/M&CO/美国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图3-7 活页订
二、精装书的装订形式
精装是书籍出版中比较讲究的一种装订形式。 精装是书籍出版中比较讲究的一种装订形式。精装书比平装书用 料更讲究,装订更结实。精装特别适合于质量要求较高、页数较多、 料更讲究,装订更结实。精装特别适合于质量要求较高、页数较多、 需要反复阅读,且具有长时期保存价值的书籍.主要应用于经典、 需要反复阅读,且具有长时期保存价值的书籍.主要应用于经典、专 著、工具书、画册等。其结构与平装书的主要区别是硬质的封面或外 工具书、画册等。 层加护封,有的甚至还要加函套。 层加护封,有的甚至还要加函套。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思 考
书
1.平装书有哪些订合形式? 2.通过书籍市场调查,举例说明精装书常用的材料。 3. 简单说明平装书与精装书在装订形式和材料上的区别。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书脊/ 图3-11 书脊/平脊
书脊/ 图3-12 书脊/圆脊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图3-13/风琴折式/布瑞塔·穆勒/荷 13/风琴折式/布瑞塔·穆勒/ 风琴折式 兰
图3-14/铆钉订合/Takaaki Matsumoto/美国 14/铆钉订合/Takaaki Matsumoto/美国 铆钉订合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一、平装书的装订形式
平装书的结构基本是沿用并保留了传统书的主要特征,被认为 由传统的包背装演变而来,外观上它与包背装可以说完全一样,只 是纸页发展成为两面印刷的单张,装订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包背装 演变成平装,一是受西方书籍装订之影响,同时它是书页的单面印 刷转变到双面印刷的必然产物。 平装是我国书籍出版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装订形式。它的装订 方法比较简易,运用软卡纸印制封面,成本比较低廉,适用于一般 篇幅少、印数较大的书籍。平装书的订合形式常见的有骑马订、平 订、锁线订、无线胶订、活页订等等。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书籍装订/ 图3-5 书籍装订/无线胶订
(5)活页订
在书的订口处打孔,再用弹簧金属圈或 螺纹圈等穿锁扣的一种订合形式。单页之间 不相粘连,适用于需要经常抽出来、补充进 去或更换使用的出版物。新颖美观,常用于 产品样本、目录、相册等。 优点是可随时打开书籍锁扣,调换书页, 阅读内容可随时变换。 常见形式:穿孔结带活页装、螺旋活页 装、梳齿活页装 平装书的订合形式还有很多,如塑线烫 订、三眼订等。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图3-15/法式折 15/法式折 米勒·汉默/ 式/米勒·汉默/ 荷兰
图3-16/绳结订合 16/绳结订合 艾尔玛·布姆/ /艾尔玛·布姆/荷 兰
图3-17/绳结订 17/绳结订 合/格瑞斯戴 尔·布朗尼亚斯 /荷兰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图3-18/锁线装 18/锁线装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1、精装书的封面 精装书的书籍封面,可运用不同的物料和印刷制作方法,达到不同的 格调和效果。精装书的封面面料很多,除纸张外,有各种纺织物,有 丝织品,还有人造革、皮革和木质等。 (1)硬封面 硬封面,是把纸张、织物等材料裱糊在硬纸板上制成,适宜于放在 硬封面 桌上阅读的大型和中型开本的书籍 (2)软封面 软封面,是用有韧性的牛皮纸、白板纸或薄纸板代替硬纸板,轻柔 软封面 的封面使人有舒适感,适宜于便于携带的中型本和袖珍本,例如字典、 工具书和文艺书籍等。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书籍装订/ 图3-2 书籍装订/骑马订
(3)锁线订(胶背订) 锁线订(胶背订)
是指不用纤维线或铁丝订合书页,而用胶水料粘合书页的订合形式 将经折页、配贴成册的书芯,用不同手段加工,将书籍折缝割开或打 毛,施胶将书页粘牢,再包上封面。与传统的包背装非常相似。 优点:方法简单,书页也能摊平,外观坚挺,翻阅方便,成本较低。 缺点:牢固度稍差,时间长了,乳胶会老化引起书好的书页经折页、配贴成册后,在订口一边用铁丝订牢, 再包上封面的装订方法,用于一般书籍的装订。 优点:方法简单,双数和单数的书页都可以订 缺点:书页翻开时不能摊平,使阅读不方便,其次是订眼要占用5 毫米左右的有效版面空间,降低了版面率。 (平装不宜用于厚本书籍,而且铁丝时间长容易生锈折断,影响美 观和书页脱落)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图3-19/锁线装 19/锁线装
4、精装书的专属名词 飘口 封面均匀地大于书心2毫米,即冒边或叫做飘口,便于保护书心, 也增加了书籍的美观。 堵头布(脊头布、顶带) 堵头布(脊头布、顶带) 是一种有厚边的扁带,粘贴在书心订口外边的顶部和脚部,用于 装饰书籍和加固书页间的连接。 丝带 粘贴在书脊的顶部,起着书签的作用。 (堵头布和丝带的颜色,设计时要和封面及书心的色调取得和谐。)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硬封面/ 图3-9 硬封面/特殊材质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硬封面/ 图3-10 硬封面/特殊材质
2、精装书的书脊 圆脊 是精装书常见的形式,其脊面呈月牙状,以略带一点垂直的弧线为 好,一般用牛皮纸或白板纸做书脊的里衬,有柔软,饱满和典雅的 感觉,尤其薄本书采用圆脊能增加厚度感。 平脊 是用硬纸板做书籍的里衬,封面也大多为硬封面,整个书籍的形状 平整、朴实、挺拔、有现代感,但厚本书(约超过25毫米)在使用 一段时间后书口部分有隆起的危险,有损美观。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书籍装订/ 图3-1 书籍装订/平订
(2)骑马订
是将印好的书页连同封面,在折页的中间用铁丝订牢的方法,适用 于页数不多的杂志和小册子,是书籍订合中最简单方便的一种形式。 优点:简便,加工速度快,订合处不占有效版面空间,书页翻开 时能摊平 缺点:书籍牢固度较低,且不能订合页数较多的书,且书页必须 要配对成双数才行。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书籍装订/ 图3-3 书籍装订/锁线订
书 籍 的 装 订 形 式
图3-4 书籍装订 锁线订 - 书籍装订/锁线订
(4)无线胶订
即将折页、配贴成册后的书芯,按前后顺序,用线紧密地将各书 帖串起来然后再包以封面。 优点:既牢固又易摊平,适用与较厚的书籍或精装书。与平订相 比,书的外形无订迹,且书页无论多少都能在翻开时摊平,是理想的 装订形式。 缺点:成本偏高,且书页也须成双数才能对折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