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审图中图纸常见错误

[转载] 换热器审图中图纸常见错误

1.
压力容器类别搞错,特别是有一腔的设计压力已是1.6MPa,还是定为一类,应该为二类。
2.
管板本身具有凸肩与圆筒(或封头)对接连接时,没有采用锻件,采用了板材。
3.
管板采用锻件时,级别不正确。
4.
管程、壳程的进出口温度调反。
5.
水压试验的压力不正确,管程与壳程对调了。
6.
结构上未设置放气口或排液口。
7.
F型、S型位置安放错误,应对调,并注意是热膨胀型还是冷收缩型的长圆形孔的位置。
8.
鞍座安放尺寸不正确,未按照GB151-1999P87执行。
9.
CS、LAN制的焊有分程隔板的管箱未提出热处理要求,并且密封面应在热处理以后进行机加工。
10.
设备法兰的公称压力等级不正确,紧固件选用不合理,密封面形式不对。
11.
管法兰的公称压力等级不正确,密封面形式不对,紧固件选用不合理。
12.
折流板缺口的方向不正确。
13.
折流板间距不正确,太大,不符合最大无支撑跨距要求。
14.
图纸上有非径向接管,但无非径向焊接节点图。
15.
管板固定端未远离圆筒焊有防冲板的接管端,圆筒组装困难。
16.
图样上进出口与管口表不一致,介质没有按逆向进出。
17.
甲型法兰或乙型法兰与圆筒组焊的C 缝没有提无损检测的要求。
18.
采用乙型法兰时,未设置法兰短节。
19.
乙型法兰短节与圆筒不等厚焊接未按JB/T4700—2000要求进行削边处理。
20.
采用长颈对焊法兰时,法兰与圆筒不等厚焊接未按JB/T4700—2000要求进行处理。
21.
对长颈对焊法兰,应注意:当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8倍标准中规定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时,法兰与圆筒的对接焊缝必须进行100%的RT或UT,合格级别为RTⅡ级、UTⅠ级。
22.
不锈钢换热器水压试验时,技术要求中没有提水质要求,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23.
对带衬环的法兰(不锈钢与碳钢、低合金钢之间的焊接)焊接材料用错,未采用高铬镍焊条。
24.
技术数据栏中可能会少一部分数据,如:管束级别等。而且级别可能搞错。
25.
技术要求中缺少部分内容,如材料的标准等,特别时是有关换热管的有关内容。
26.
当管程试验压力高于壳程试验压力时,接头试压在图样上未作要求。
27.
设备法兰应注意螺栓的跨中问题,图样上可能没有跨中。
28.
圆筒厚度未满足换热器规定的最小厚度。
29.
分程隔板的厚度未满足最小厚度的要求。
30.
U形管换热器应注意U形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两倍的换热管外径,并注意防短路结构。
31.
管束能抽出来的换热器应设置防松支耳。
32.
重量超过30Kg的管箱最

好设置吊耳。
33.
立式换热器如有膨胀节应注意它与耳座的位置。
34.
壳程进口处没有按标准设置防冲装置。
35.
管板与换热管焊接节点图中,换热管的厚度与标准中的厚度不一致时,未调整焊接坡口深度。
36.
在图纸上应注意尺寸标注是否齐全,管口定位尺寸是否齐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