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释药系统及相关制剂研究进展_陈晶
脉冲释药技术的研究进展

触发脉冲释药技术
在特定生理信号或外部刺 激下,如pH值、温度、压 力等,触发药物释放。
定位脉冲释药技术
将药物定向释放到病变部 位,减少药物对其他正常 组织的损伤。
脉冲释药技术的优势
提高疗效
通过精确控制药物释放, 提高药物在病变部位的浓
度,增强治疗效果。
降低副作用
减少药物在非病变部位的 分布,降低药物对正常组
药。
脉冲释药技术在提高药物疗效 、降低副作用和改善患者生活 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当前研究主要关注脉冲释药的 机制、药物动力学和生物相容 性等方面,为实际应用奠定了 基础。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01
进一步深入研究脉冲释药的机制 ,提高释药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02
拓展脉冲释药技术的应用范围, 将其应用于更多疾病的治疗领域
2
脉冲释药技术可以通过外部刺激,如磁场、超声 波或光,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实现药物的定时、 定量释放。
3
脉冲释药技术还可以通过改变药物载体材料的性 质,如渗透性、溶胀性等,来控制药物的释放。
脉冲释药技术在药物释放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脉冲释药技术通过控制药物载体的降解和药物的扩散机制,实现药物的定 时、定量释放。
目前,脉冲释药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抗肿瘤、 抗炎、抗感染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 果。
此外,研究者还在探索将脉冲释药技术与基因 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兴治疗技术相结合,以进 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04
脉冲释药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脉冲释药技术面临的挑战
药物选择与剂量控制
01
如何选择适合脉冲释药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以满足特定治疗需
脉冲释药技术的研究进展
• 引言 • 脉冲释药技术的基本原理 • 脉冲释药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 脉冲释药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 结论
脉冲释药制剂的研究进展

热敏水凝胶船隧外界温度
该系统 释药方式 与以往零级或一级控释制剂有 明显不 同, 它 不能 维 持 稳 态 血 药 浓 度 为 目的 , 是 按 照 时 辰 药 理 学 而 (h c h 跏 ol y 的 原理 适 时地 释放 药 物 。人体 的 血 D ) I 压、 心率 、 血流量 、 胃内 p 体 温 和血 浆 内各 种物 质 的浓 度 H、 ( 如胰岛素 、 皮质 激素 、 甾酮 ) 环磷 酸腺苷 、 醋 、 血糖等按 2 4h 节律 变化 , 使临床相关疾病亦呈现 周期 性的发作。但传统 药 动学要求 的平 稳血 药浓 度未 必能 与 治疗需 要 同步 _ , 冲 l脉 I 释药 系统依靠外界启 动装 置, 用热 、 场 、 应 磁 电场 、 超声波 等 刺激 达到定 时 脉 冲 释药 , 应 了 疾病 的生 物节 律 性 变化 。 顺 如: 人体 胃酸分泌在 每 日晚间十 点左右有一 个高 峰 , 易造 极 成溃 疡面 , 若抑制此 时 胃酸的分 泌 , 明显提高 临床 治疗 胃 能 及十二指肠溃 疡的疗 教。法莫 替丁脉 冲控释胶 囊 内含两 个 释药峰 , 午八时 服药一 次 , 制第二剂 量 开始释药 时间在 上 控 1 2h左右 . 因此晚上 大约十点血 药维度 又达峰值 . 而达到 从
脉冲释药 制剂的研究进展
李 慧, 王一 涛 ( 中国中医研究院, 北京 100) 070
[ 中圈分类号] 949 R 4 [ 文碱标识码]A [ 文章翦号]10—23加0) _17 2 0 1 1( 2∞ 07_ 5 0
脉冲释药 系统是近年来 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控释制剂 ,
14 热敏水凝胶脉冲控释制剂 .
度 和释药速度 J 。
15 电( 化学 ) 脉冲控 释制剂
脉冲释药系统研究进展

治疗 效 果 。脉 冲制 剂 是 随 着 时 辰 药 理 学 研 究 的 不 断 深 人 而
由于 胃肠道菌 群、 消化酶及肝 药酶 的影 响, 很多药 物 口
服后 , 有 一 定 首 过 效 应 , 释 制 剂 尤 其 如 此 。脉 冲 给 药 系 都 缓
发展起来的 , 以通过掌握 发病节 律 , 可 并根据 发病 节律设计 药物制剂 , 对节律性发作的疾病用药疗效 显著。因此脉 冲制 剂受到 国内外研究者和许多制药公司的关注 , 目前 已有产 品 问世 , 其应用前景广阔。
律 , 前 服药 , 发 病 前释 放 一定 剂 量 药 物 可 达 到 预 防 发 病 目 提 在
中国药典 2 1 00年版 将 脉 冲制剂 归 属 于迟 释 制剂 的 范 畴, 迟释制剂指在用药后不立 即释放 药物 的制 剂 , 如避免药
物 在 胃内灭 活 或 对 胃的 刺激 , 延 迟 到 肠 内释 放 或 在 结 肠 定 而
fr oio viac [ ] u atr,2 0 , 9( ) 10 o ls naodne J .H m F cos 0 7 4 6 :17— c li
1 1 1 4.
[ 1 i n D,K s S , n r i F t 1 imt te uiga 1 ]Da dD mo as J A da k ,ea.V b a i e 8a s c lc n
的, 目前在心脏病、 高血压 治疗 药物方面应用尤 为突 出; 脉冲 给药能提供冲击剂量及减少给药次数 , 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口服脉冲释药系统研究进展

13 栓塞控释 . 利用外层膜或膜 内崩解物质在特定条件 下溶解
该控释系统一般 由以下几个 部分组成 : 水不溶 性
11 衣层控释 .
胶囊壳体 、 药物贮库 、 定时塞 、 水溶性胶囊帽。简易示意图如图 1 。
或溶蚀的特性控制水进入膜 和使崩解 物质崩解 而胀破 膜 的时间
性 剂等组成 , 释药 时滞 由衣层厚 度控 制 , 与 p 而 H无关 , 巴西棕榈
药物 配 方
水 凝胶塞
图 1
舒芬太尼 ( u nai 为代 表 的阿 片类镇痛 性药物联 合使用 的方 Sf t l e n)
法 , 以硬膜外病人 自控镇痛法 ( a et ot U deiua aag— 并 P t n cnr e p rl nl i o d e
口服 脉 冲 释 药 系统 研 究进 展
崔 军 镇 江市第一人 民 医院药剂科 ( 苏 镇 江 2 20 ) 江 10 0
【 中图分类号 】 92 R 5
进展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61 72 (08 3 — 05 0 17 — 8 120 )1 0 1 — 2
【 摘要 】 口服脉冲释药 系统是定 时定量释 药的新剂 型 , 文主要 介 绍该 系统的释 药机 理、 药影响 因素、 本 释 质量评 价等 方面 的研 究
时辰药理学 ( hoohr clg) C rnp a ooy 的研 究表 明许多疾 病的发 ma 作也存在 明显 的周期性节律 变化 , : 如 溃疡病 人 胃酸分 泌在 夜 间
增多 ; 凌晨 睡醒时血压 和心率 急剧升 高 , 最易 出现 心脏病 。因此 如果根据人体的这些生物节 律和疾病 发作 的时间规 律 以及 药物 的特性来设计药物 , 则可 以降低药 物的毒 副作用 , 达到最 佳疗 效 。脉冲给药 ( usdr es) 剂就是 按照 时辰药 理学 原理 设 P l e ae 制 e l
脉冲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脉冲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高红旺;张秀荣【期刊名称】《吉林医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02(000)004【摘要】脉冲释药系统是根据时辰药理学的原理设计的新型控释制剂。
如心绞痛、哮喘、胃酸分泌、类风湿等疾病的症状 ,发作有昼夜节律性 ,在治疗时就要求药物适应发病的节律性特点 ,提供相应的节律性有效血药浓度。
脉冲式控释给药系统 ,不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而是按照预定时间单次或多次地释放药物 ,在需要时提供有效的血药浓度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
该系统避免了某些药物因持续高浓度造成的受体敏感性降低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同时也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根据患者发病的节律 ,提前服药 ,预防发病。
脉冲释药能冲击剂量 ,部分克服了药物的首过效应 ,减少用药次数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1] 。
脉冲释药系统的剂型有片剂、胶囊剂、渗透泵、贴剂、注射剂等 ,笔者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脉冲控释片该系统依时辰药理学的原理 ,能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提供药物。
如心血管病多在凌晨发作 ,若在睡前服用脉冲控释片 ,凌晨之前药物刚好释放 ;邹豪等[2 ] 对维拉帕米 (VR)脉冲控释片进行了研究 ,全面考察了影响药物释放滞后时间的因素。
结果片芯所用的 3种崩解剂中羧甲基淀粉钠的崩解性能较好 ,用量设计在 2 5 %左右 ,外层包衣处方中PEG60 0 0增...【总页数】1页(P)【作者】高红旺;张秀荣【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药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药学教研室;吉林吉林;吉林吉林【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4.9【相关文献】1.智能水凝胶在脉冲控释制剂中的应用 [J], 廖鹏;陈燕忠;吕竹芬2.脉冲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J], 高红旺;张秀荣3.胰岛素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J], 李寒梅; 王瑶; 谢娜; 董倩倩; 胥茹君; 刘迪; 陈雪玲4.难溶性药物渗透泵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J], 陈灵楠;吕超君;岳卓;常艳玲5.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J], 陈歌;曹立冬;赵鹏跃;曹冲;李凤敏;黄啟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在阿魏酸哌嗪脉冲释药片处方优化中的应用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在阿魏酸哌嗪脉冲释药片处方优化中的应用王乐;陈晶;薛娜;边虹铮;杨欣【摘要】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阿魏酸哌嗪脉冲释药片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薄膜包衣技术制备阿魏酸哌嗪脉冲释药片,以羧甲基淀粉钠用量和包衣层厚度为考察因素,以释药时滞为考察指标,对羧甲基淀粉钠用量和包衣层厚度进行数学方程的拟合,在优选处方区域内对数学方程进行准确性的验证.结果拟合后的二次多项式方程相关系数为0.992 2,在优选区域内任意选取的4个处方经三批样品制备后其预测时滞与实测时滞偏差±3.2%以内.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数学方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可用于阿魏酸哌嗪脉冲释药片处方的优化.【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5)001【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阿魏酸;处方,药物;迟效制剂【作者】王乐;陈晶;薛娜;边虹铮;杨欣【作者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26;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26;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26;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26;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3.41口服脉冲给药系统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疾病、关节僵硬等具有昼夜节律性疾病,服用后可经过预定时滞后在疾病治疗所需时间释放药物,提高患者用药的顺应性和药效,减少不良反应[1-4]。
星点设计是近年来药学工作者采用较多的优化方法,与传统的正交等设计法相比,具有方法简便、拟合数据预测性好等优点[5-7]。
阿魏酸哌嗪(piperazine ferulate),3-甲氧基-4-羟基桂皮酸哌嗪,系从川芎中提取分离出的阿魏酸与哌嗪成盐得到的,临床上可用于脑梗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8]。
脉冲释药技术研究进展PPT课件

求。
审批流程
新药研发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 程,包括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估
等,脉冲释药技术也不例外。
知识产权保护
脉冲释药技术的研发涉及大量知 识产权问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
保护。
市场接受度及推广难题
市场认知度
脉冲释药技术相对较新,市场认知度不高,需要 加强宣传和推广。
05
挑战与问题
技术挑战
药物释放精度
脉冲释药技术需要精确控制药物 的释放时间和剂量,技术难度较
大。
药物稳定性
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 稳定,避免分解和失效。
载体材料选择
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是脉冲释药技 术的关键,需要考虑材料的生物相 容性、药物负载能力、释放特性等 因素。
法规政策问题
监管政策
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脉冲释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02
脉冲释药系统设计与优化
药物载体选择与制备
药物载体类型
药物载体制备方法
介绍常用的药物载体类型,如脂质体、 聚合物纳米粒、无机纳米粒等。
详细介绍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如乳 化法、溶剂挥发法、纳米沉淀法等。
药物载体选择原则
阐述药物载体选择的原则,包括生物 相容性、药物稳定性、释放性能等。
精准控制药物释放
通过改变药物载体的结构、组成和制备工艺,实 现对药物释放速率、时间和部位的精准控制。
3
多功能药物载体开发
将诊断、治疗、成像等多种功能集成于同一药物 载体,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顺应性。
智能化、个性化给药系统展望
智能响应型给药系统
利用生物传感器、微流控技术等,构建能够实时监测生理指标并智能响应的给药系统。
脉冲式释药系统及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1 定 时控 制 爆 破 释 药 系统 . 2
血管病 的预 防和治疗 , 此类患者往 往在凌晨 时 由于体 内儿茶酚 胺水平 增高 , 因而收缩 压 、 心率 的增高 而发生 心血管 意外 , 如心 肌梗 死 、 源 性猝 死 , 心 脑卒 中等 … 。脂 质 体按 其发 展 过程一 般 分 为 3代 , 1 脂质 体是 用 卵磷脂 ( 第 代 或豆 磷脂 )胆 固醇 为基 、 本材料 制成 的脂 质体 ; 2代是 隐形脂 质体 , 材料 中另加 有 第 在 P G D P 第 3代 为与单 克隆抗体 连接 的免疫脂 质体 。近几 E — S E; 年 由于 脂质体 制备技 术的进 步 , 得 了突破 性 的进展 。现在 国 取 外 已经 批 准上 市 的产 品主要有 阿霉 素脂 质体 , o i Dx l目前公认 批 准用 于 治疗 艾滋 病相关 的卡 巴氏瘤 , 两性 霉 素 B脂质 体 , 正 宗 霉素脂 质体 、 酸益康 唑脂质体 。用于肺 癌 的治疗 。免疫 调 硝 剂 的脂 质 体 、 制霉 素脂 质体 、 春新 碱脂 质体 等 。国 内仅批 准 长 二 性霉素脂 质体等 [3 21 -。国内仅批 准二性霉素 B脂 质体进 口中 ,
脉 冲式释 药 系统是 根据人 体 生理 节律 变化 和时 辰药理 学
的 原理 而设计 的 , 又称 为定时 释药 系统 , 要用 于缺 血性 心脏 主 病、 喘、 哮 关节 炎 、 疡病 的预 防与治 疗 , 溃 目的较 多 的是用 于心
囊 问加一 不透水 的刚性材 料( 似活 塞 )在水性环 境 中渗透 活 类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5 2 种方法样品含量测定结果(mg/粒,n=4) Tab 5 Content determination by 2 method(s mg/pill,n=4)
批号
槲皮素Biblioteka 100942 4.149 101202 4.494 100635 4.174 20110103 1.767 20101201 1.783 100602 6.678 091202 7.050 110201 7.297 1052027 1.159 1052014 1.696 1052030 1.378 1002021Z 2.281
某些材料可吸收某种特定波长的光,故可通过光照控制 其释放药物。关于光照控制药物释放的研究目前并不多,但 光能作为一种易得、可控的能源,能够使释药过程更具操作 性。另外,光能的应用也将促进一些光敏型材料的发展,从而 拓宽药剂学研究的方向。 2.8 磁场和温度共同刺激触发式释药系统
Satarkar 等[7]以温度敏感型水凝胶(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 超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水凝胶复合物为材料,在外部磁场作用 下,药物体系在超四氧化三铁颗粒作用下产生热量,温敏型水 凝胶的网状结构发生改变,药物被释放。将药物和磁性粒子 包埋在聚合物中,磁性药物载体可通过接收磁场信号控制药 物释放,还可通过变化外加磁场的强度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其特点有:(1)可按照患者治疗的需要做到定时定量释 药;(2)可预防疾病发作,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3)药品用量 减少,可降低患者产生耐药性的几率;(4)口服脉冲释药制剂 一般在结肠或小肠释放,可避免发生肝脏首关效应;(5)给药 次数减少,可增加患者的顺应性。
2 脉冲释药系统的类型
脉冲释药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时滞”,若制剂不能在体内 滞留,还未发挥作用就被代谢或被排出体外,就不能进行有效 的治疗。
《中国药典》2010 年版将脉冲(释药)制剂归属于迟释制剂 的 范 畴 。 国 外 文 献 中 多 采 用“pulsed drug delivery system” (PDDS)来称谓脉冲释药系统,亦有采用“time clock system”、
������������������������������������������������������������������������������������������������������������������������������������������������������������������������������������������������������������������������������������������������������������������������������������������������������������������������������������������������������������������������������������������������
总黄酮醇苷 外标法 一测多评法 21.99 21.89 23.933 23.938 20.861 20.851 10.868 10.911 11.052 11.109 43.679 43.682 46.051 46.003 46.786 46.801 7.864 7.854 9.430 9.681 7.864 8.163 10.688 10.710
示本方法可实现以槲皮素为指标,通过确定的相对校正因子 计算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含量,实现银杏叶胶囊的多指标质量 评价,并可推广到银杏叶其他相关制剂的多指标质量控制中。 3.2 一测多评法可行性的讨论
* 讲 师 ,硕 士 。 研 究 方 向 :药 物 新 剂 型 开 发 。 电 话 :031185110159。E-mail:chenjing1982k@163.com
常用的脉冲释药系统有以下几种: 2.1 本体溶蚀系统
将药物分散于溶蚀型聚合物中,当该聚合物与外部介质 接触时会发生降解形成单体或是齐聚物,这种降解产物将会 从体系内部向外部环境排放,这种现象称为溶蚀(erosion),若 溶蚀的同时逐步释放出药物则称为本体溶蚀,此种溶蚀同时 发生在体系的表层和内部。聚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即 为一种理想的本体溶蚀型聚合物。 2.2 表面溶蚀系统
·综述讲座·
脉冲释药系统及相关制剂研究进展
陈 晶*,王 乐,边虹铮,陶秀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 050026)
中图分类号 R943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2.36.35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2)36-3448-04
摘 要 目的:介绍脉冲释药系统及相关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整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脉冲释药系统的特点和类型以及各 种脉冲释药制剂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结果:脉冲释药系统的特点包括可按需定时定量释药、预防疾病发作和减少不良反应、降 低产生耐药几率、避免肝脏首关效应、增加患者依从性等。脉冲释药系统的类型包括本体溶蚀系统、表面溶蚀系统、酶降解激活释 药系统、渗透压激发释药系统、超声波激发释药系统等。脉冲释药制剂涵盖了口服(如包衣片剂、胶囊剂、微丸)、注射(如注射微球 制剂)、外用(如透皮贴剂)等各个领域。结论: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借助于新辅料和制剂新技术,更多的药物将被制成脉冲释药 制剂,脉冲释药系统会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脉冲释药系统;制剂;进展
参考文献
[ 1 ] 何 健.银杏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1,22(15): 1 434.
[ 2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 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 080.
[ 3 ] 王智民,高慧敏,付雪涛,等“. 一测多评”法中药质量评价 模式方法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3):1 925.
本研究首次将一测多评法用于银杏叶胶囊的多指标质量 评价,通过大量试验数据建立了 3 种黄酮醇苷类成分间的相对 校正因子,确定了待测成分色谱峰的定位方法,对一测多评法 的中药质量评价模式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本试验的研究结论 进一步验证了在缺少对照品的情况下,采用一测多评法建立 同类成分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对中药制剂进行快速、廉价的质 量控制是可行的。
人体内部存在着有规律可循的周期性运动,即“生物节律
性”。同时,发病的过程、人体对致病原的反应也是有节律性 的。大量试验表明,人体血压在 9:00~11:00 和 16:00~18:00 时 达 到 峰 值 ;心 衰 患 者 对 强 心 苷 类 药 物 的 敏 感 程 度 在 凌 晨 4:00 达到最高点;心绞痛的发作高峰为 9:00~11:00。因此, 可根据时辰药理学的知识来研究如何实现脉冲释药,减少用 药的盲目性,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使临床用药更 为科学、合理,更符合患者的服药习惯。
本文对脉冲释药系统的特点和类型以及各种脉冲释药制 剂的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1 脉冲释药系统的特点
时辰药理学的研究表明,多种疾病与人体生理周期有关, 而传统的释药系统通常是以零级或一级速率释放药物,无法 充分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于是随着生物药剂学的发展脉冲 释药系统应运而生,并越来越突显其所具有的普通制剂无可 比拟的优势。
山柰素 外标法 一测多评法 3.723 3.678 4.124 4.118 2.829 2.819 1.789 1.796 1.879 1.886 7.939 7.947 8.416 8.407 8.041 8.038 1.157 1.147 1.526 1.619 1.302 1.323 1.718 1.723
随着医药学、高分子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时辰药理 学的深入研究,脉冲释药系统方面的研究正在得到越来越多 的关注。制剂学中将到目前为止的剂型分为 5 代,其中第 1 代 指简单加工供口服与外用的膏、丹、丸、散;第 2 代指片剂、胶 囊、注射剂和气雾剂等;第 3 代主要指缓控释制剂;第 4 代指靶 向给药系统;而反映时辰生物学技术与生理节律同步的脉冲 式给药,根据所接受的反馈信息自动调节释放药量的自调式 给药,即在发病高峰时期在体内自动释药的给药系统(脉冲释 药系统)称为第 5 代[1]。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会对聚合物的降解造成影响,反过来 也影响到自身的释放性能。 2.3 酶降解激活释药系统
其原理是利用体内各种酶的作用使药物从骨架中逐步扩 散出来或因膜的溶解而释药的一种系统。Wheatly 等[6]将药 物、酶和聚合物组成核心,外部包裹以离子包衣层制成微胶 囊,当包衣层被破坏、聚合物被酶降解时,药物得到释放,可通
异鼠李素 外标法 一测多评法 0.891 0.899 0.917 0.925 1.308 1.314 0.774 0.784 0.741 0.757 2.785 2.778 2.881 2.871 3.302 3.311 0.817 0.823 0.535 0.542 0.453 0.551 0.259 0.263
超声波通常可促进药物通过某些生物屏障层,如皮肤、小 肠壁、肺黏膜和血管内皮层。将药物分散在以高分子聚合物 为骨架的系统中,在外加超声波的作用下,骨架降解,产生空 洞,药物被快速释放。目前其使用的骨架材料有生物降解型 聚合物(如聚乙交酯、聚丙交酯)和非生物降解型聚合物(如乙 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可通过改变超声波频率、强度和负载周 期来调节药物释放的速率。 2.7 光激发脉冲释药系统
(收稿日期:2012- 06- 12 修回日期:2012- 07- 31)
· 3448 · China Pharmacy 2012 Vol. 23 No. 36
中国药房 2012 年第 23 卷第 36 期
“time-controlled explosion system”、“pulsed release system”等 来称谓脉冲释药系统。
过调节包衣层的通透性和强度来影响“时滞”的长短。 2.4 渗透压激发释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