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给药
经穴脉冲给药治疗小儿遗尿70例疗效论文及护理论文

备情况阶段,科护士长检查护理人员对该项活动方案的知晓情况及对方案细则的掌握情况。
③具体实施阶段。
④质量反馈阶段。
(2)制定方案细则:方案要求护士在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都要有“声音”,真正转变服务理念,主动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益,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达到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风险的认识,提高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得到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配合与理解,减少纠纷,促使护理人员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专业水平,提升护理人员、科室、医院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增强彼此信任,提高患者复诊率的目的。
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在活动中充分宣传医院与科室,树立护理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增强社会影响力。
细则包括:①“4声服务”。
要求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失误有道歉声,配合有谢声。
②出入院规范。
包括接待规范、入院宣教的内容规范、行为的规范等,出院宣教的内容规范,送病人出院的规范等。
③住院期间的“有声服务”内容。
包括晨间护理,晨交班,治疗、检查、护理过程中等标准化语言的要求。
④规范化优质服务的语言要求、忌语、敬语等。
⑤宣传科室的内容。
⑶质量的持续改进:科护士长不定期对各科室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及时纠正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对一些好的经验与方法进行全内科的分享,对不符合临床实际的内容及时调整。
3 结果此护理工作模式运行半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患者的满意度呈逐月上升的趋势。
至今年2月份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4%上升至98%,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也由88.9%上升至96%。
一年时间无一例直接护理投诉。
护士仅1人辞职,收到专门送给护士的锦旗五面,感谢信80余篇,口头表扬若干。
在问卷调查中,关于健康教育条目的满意度呈直线上升,患者的不满意主要在对病房的环境及基础设施上。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内科9个病区的平均床位使用率在116.7%,同比增长了4.76%。
4 讨论医患纠纷一直是医疗管理部门最困扰的事情,随着医疗卫生的改革与社会的发展,医患关系也日趋市场化、间接化、技术化、信任危机化、平等化、需求多元化、法制化、矛盾尖锐化等特点[2]。
药物分析 戈那瑞林

药理: 药效学 本品可刺激垂体前叶合成和释放黄体⽣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据此可探测垂体促性腺激素储备功能。
正常⼈注射本品后,LH的升⾼明显⾼于FSH,青春期前⼥性FSH反应⾼于LH.促性腺激素释放素不⾜者注射本品后可出现延迟反应,有时需静脉滴注本品数天后再⾏测验,始有反应。
如模拟正常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素的分泌节律,⽤⼩剂量脉冲式给药,可治疗下丘脑病因所致的青春发育延缓、闭经和不育。
如采⽤⼤剂量连续给药,则可在短期兴奋垂体促性腺激素后出现反常作⽤,反⽽抑制垂体-性腺功能。
此种现象在采⽤较本品作⽤更强、更持久的类似物时更为明显。
药动学 静脉注射后T1/2初始相为2~10分钟,终末相为10~40分钟。
作⽤时间3~5⼩时,在⾎浆中很快代谢为⽆活性的⽚段,经尿排出。
适应症: ①⽤作下丘脑-垂体病变所致的性腺功能低下的诊断;②垂体肿瘤⼿术或放射治疗后残留垂体促性腺激素功能的评佑;③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不⾜,伴继发性垂体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所致的⼥性闭经、不孕,男性不育;④下丘脑病因所致的青春发育延缓。
⽤法⽤量: 1.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检测试验0.1mg,⽪下或静脉注射,详见给药说明项。
2.下丘脑性闭经、不孕、男性不育和青春发育延缓的治疗采⽤⼩剂量脉冲式给药法,⽤注射泵每90分钟⽪下注射10~20ug,在⼀分钟内注⼊。
疗程6个⽉或直⾄怀孕,怀孕后应停药。
[制剂与规格]⼽那瑞林注射液1ml:100ug 注射⽤⼽那瑞林(1)50ug(2)100ug(3)200ug(4)500ug 给药说明: ⼤剂量连续⽤药可导致黄体形成和抑制⽣精功能; 妊娠时必须停药。
下丘脑-垂体功能检测试验,应在注射本品前及注射后15、30、60、120分钟测定LH的值。
若注射后30~60分钟LH值升⾄基础值3倍以上,提⽰垂体促性腺激素储备功能良好,如LH不增⾼,则说明垂体功能不良。
如出现延迟反应则说明促性腺激素低下的病因在下丘脑。
脉冲式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脉冲式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脉冲式雾化器是一种将液体药物转化为细小颗粒并通过呼吸系统给药的装置。
以下是脉冲式雾化器的使用方法:
1. 准备材料:脉冲式雾化器、适用的药物和药品容器、电源或电池。
2. 准备工作区:选择一个清洁、干燥的平稳表面作为使用工作区。
3. 清洁:确保脉冲式雾化器是清洁的。
根据雾化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清洁和消毒。
4. 准备液体药物:确认使用正确的药物,并根据医嘱和药品说明调配正确的药物剂量。
5. 连接雾化器:将脉冲式雾化器正确地连接到药品容器上。
确保连接紧密,没有泄漏。
6. 安装电源:如果脉冲式雾化器需要外部电源,将其插入电源插座并确保正常工作,或安装已充好电的电池。
7. 使用雾化器:将雾化器放置在工作区上,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雾化器的启动和操作。
8. 呼吸给药:将雾化器喷射的细小颗粒吸入到呼吸系统中。
根据医嘱和药品说明,按照正确的方式和次数进行呼吸给药。
9. 关闭雾化器:使用完毕后,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关闭雾化器。
10. 清洁和存储:清洁和消毒雾化器,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存储。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脉冲式雾化器的使用方法,具体的步骤可能会因不同品牌和型号而有所不同,请根据您所使用的具体雾化器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另外,在使用脉冲式雾化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和指导。
硬膜外间断脉冲给药分娩镇痛的最佳间隔时间探讨

硬膜外间断脉冲给药分娩镇痛的最佳间隔时间探讨黄伯万;黄强;廖锦华【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脉冲给药分娩镇痛的最佳间隔时间。
方法所有产妇通过硬膜外间隔脉冲给药方式维持分娩镇痛,用药为0.1%罗派卡因+1mg/L芬太尼,用量为8mL/h。
采用有偏硬币设计序贯法确定脉冲间断给药的90%有效间隔时间(MEC90)。
结果MEC90为38.95min(95%CI33.27~47.63)。
间隔时间与产妇的感觉阻滞平面及运动阻滞程度无显著相关(P>0.05)。
结论使用0.1%罗派卡因+1mg/L芬太尼(8mL/h)时,硬膜外脉冲给药分娩镇痛的最佳间隔时间为38.95min。
【期刊名称】《广东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6)006【总页数】3页(P647-649)【关键词】分娩镇痛;硬膜外阻滞;脉冲给药【作者】黄伯万;黄强;廖锦华【作者单位】[1]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湛江524045;[2]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深圳市麻醉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20;[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广东深圳518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3分娩镇痛指使用各种方法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
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确切,对产程和胎儿无明显影响,是目前最主要的分娩镇痛方法[1]。
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时,除了持续输注局麻药液外,还可以采用间断脉冲给予局麻药[2]。
大量研究已证实,间断脉冲给药可延长镇痛时间、减少运动阻滞、降低爆发性痛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和减少局麻药用量 [3],但是间断脉冲给药的最佳方案尚未明确(如给药间隔时间)。
本研究拟对深圳市两家医院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实施脉冲间断给药(脉冲药量8 mL/次),采用偏硬币设计序贯法设置给药间隔时间,以探讨脉冲间断给药分娩镇痛的最佳间隔时间。
1 资料和方法1.1 产妇选择选择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行分娩镇痛的产妇为研究对象。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给药系统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给药系统摘要随着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肽和蛋白质药物的大规模生产已成现实,这类药物应用于临床的数量越来越多。
与传统的化学合成约物相比,其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即与体内正常生理物质十分接近,更易为机体吸收,其药理活性高、针对性强、毒性低。
但由丁多肽、蛋门质类约物(1)分子质量大、稳定性高、易被胃肠道中的的蛋白水解酶降解;(2)生物半衰期短、生物膜渗透性差、生物利用度不高、不易通过生物屏障等,故其给药系统的研究一直足约剂学领域的一个热点。
许多学者曾尝试对肽类、蛋白质类约物进衍化学修饰、制成前体药物、应用吸收促进剂、使用酶抑制刺、采用离子电渗法皮肤给药以及设计各种给药系统解决上述问题.此炎药物一般注射给药,基本剂型足注射剂和冻粉针剂,常需频繁注射,患者顺从性差,且加重了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经济负担。
近年来,脂质体、微球、纳米粒等制剂新技术发展迅述歼逐渐完善,国内外学者将其广泛应用于多肽、蛋白质炎约物给约系统(drug deiivery system,DDS)的研究中,为此炎药物的临床应用铺平了道路。
本文就多肽、蛋白质类约物的给药系统及新技术进行综述。
主要介绍注射给药系统和非注射给约系统,及其下属几个分支。
重点介绍非注射给药系统。
关键字给药系统注射非注射l 新型注射给药系统1.1 控释微球制剂为了达到多肽、蛋白质类药物控制释放,可将其制成生物可降解的微球制剂。
目前已经实际应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主要有淀粉、明胶、葡糖糖、清蛋白、聚乳酸(PLA)、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IGA)、聚邻酯、聚内酯和聚酐等;其中PLGA最为常用,改变乳酸乙醇酸的比例或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到不同降解时间的微球。
PLGA 微球相对于常规注射剂具有如下优点:(1)释药周期长,避免频繁给药;(2)使用安全;(3)药理作用增强;(4)避免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5)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1.2 脉冲式给药系统普通注射剂(疫苗、类毒素)一般至少接种3次,才能确保免疫效果,血药浓度波动大,且不能保证在疾病发作时相应的血药浓度。
脉冲泵及其给药方式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

·综合医学论坛·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7月第19卷第14期222脉冲泵及其给药方式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梁海洲 温晓萍 黄霖彦 孙来保(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麻醉科,广东 惠州 516080)【摘要】目的:研究脉冲泵技术[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CEI+PCEA)]对比持续泵技术[单纯持续硬膜泵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IEB+PCEA )]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三组。
A 组PIEB+PCEA,脉冲/h,6.mL/脉冲;B 组PIEB+PCEA,脉冲/30.min,3.mL/脉冲;C 组CEI+PCEA,6.mL/h。
记录各时段VAS 评分及分娩结局。
结果:镇痛前三组视觉模拟(VAS )评分相近(P >0.05);T1~T5时A 组VAS 评分均较B 组、C 组低(P <0.05);B 组、C 组在T1~T5时间点中VAS 评分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间运动升级阻滞(Bromage )评分、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后1.min 和5.min 的Apgar 评分、镇痛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次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脉冲泵技术对比持续泵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脉冲泵;PIEB;分娩镇痛【中图分类号】R7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4-0222-02作者简介:梁海洲(1984.09-),男,本科,中级,研究方向为脉冲泵在分娩镇痛的应用经阴道分娩疼痛感受,为影响产妇分娩意愿、影响剖宫产率重要因素[1]。
随医疗技术发展,分娩镇痛在经阴道分娩中应用频率逐渐升高,可减轻产妇分娩痛苦感受,提升经阴道分娩安全性[2]。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目前最有效且对母婴影响最小的分娩镇痛方式[3],最接近“理想化”。
其中以单纯持续硬膜外泵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CEI+PCEA )应用最广泛,但仍存在镇痛不全等缺点。
维拉帕米脉冲式静脉给药在急诊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应用观察

第1 8卷 第 1 B期 1
护 理 学 报 Ju n l f usn ( hn ) o r a o rig C ia N
No e e . 01 v mb r 2 1
Vo . 8 No 1 B 1 1 . 1 7 3
【 学术 争鸣 】
维拉帕米脉冲式静脉给药在急诊室上性 心动过速患者的应用观察
学意义, 具有 可 比性 , 见表 l 。
数患 者选 择接 受药 物治 疗 。 献表 明 , 拉 帕米 脉冲 文 维
式控 释 给药 治疗 室 上性 心 动过 速 是 可行 的【。基 于 此 ,笔者 对我 科应 用维 拉 帕米静 脉 给药 治疗 阵发 性 室上 性 心动过 速 的患者 , 行 了用药 方式 的改 进 , 进 与
在 ,R Q S波完 整 , 诊断 为 阵发 性室 上性 心动过 速 。严 重 者伴 血 流动力 学改 变 ,每搏输 出量 下 降 、心 力衰 竭 , 至 出现 休 克 。 甚 按随 机原则 , 6 患者分 为对 将 5例
照 组 3 和观察 组 3 。两组 病例在 年 龄 、 别 、 2例 3例 性 既 往病 史 、 诊 时间 , 就 危重 患者 例数方 面差 异无 统计
打 开输 液 阀 , 10滴, 的速 率滴 人生 理盐 水 , 以 2 s 持续 5S 后关 闭输 液 阀 , 又开 始泵 药 , 复 以上 操作 。 重 以上
【 收稿 日期】 0 1 0 — 9 2 1- 5 2 【 作者简介】 徐彭杰 (96 )男 , 1 8 一 , 四川彭 山人 , 学士 , 护师。 【 通讯作者】 徐朝霞(9 3 )女 , 17 一 , 浙江东阳人 , 本科学历 , 主管护师。
1 一 般资 料
脉冲皮肤导入穴位给药防治阿奇霉素致胃部不适的疗效观察

龙源期刊网
脉冲皮肤导入穴位给药防治阿奇霉素致胃部不适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秀红胡英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21期
【摘要】目的:探讨脉冲皮肤导入穴位给药防治阿奇霉素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
方法: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均采用阿奇霉素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静脉滴注前应用脉冲皮肤导入穴位给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阿奇霉素;脉冲皮肤导入穴位;胃肠道;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选择抗体和半抗原?
• 由于此系统必须在体液复杂混合物中识别 出特异的触发分子的存在,必须采用具有 高度选择性的传感机制。用抗体可提供这 种高度选择作用。因此,目前开发的此类 系统是基于半抗原一抗体的相互作用。 • 重要应用:戒阿片成瘾者的康复。
• 阿片成瘾患者经过治疗后,病人埋植含吗 啡拮抗剂纳曲酮的系统,它可被吗啡触发。 只要病人不用海洛因,此系统保持原状, 没有纳曲酮释放出来。但病人如用海洛因 后,它在体内迅速代谢出吗啡,即可触发 该系统释放纳曲酮,置换受体中的吗啡, 消除海洛因引起的欣快感等症状。
• 制备方法(机械分散法——手摇法、非振摇法、 前体脂质体法、冰冻干燥法;物理手段水化脂质 的方法;溶剂分散法等),不同方法得到什么种 类的脂质体 • 稳定性——胆固醇的作用 • 脂质体与细胞的作用方式(含义)
微球
• 含义、一般为l~500µm,属于胶体范畴, 分散于水中可成为带乳光的胶体分散体系。 • 分类 • 载体材料的种类,常用的载体材料 • 制备方法 • 影响微球粒径的因素
六、溶解度控制释放系统
(-)机制
利用胰岛素的溶解度依赖于pH而设计。
反馈机制:当葡萄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与葡糖 氧化酶之间的酶反应使聚合物微环境的pH降低, 胰岛素溶解度增加。由于释放速率是药物溶解度 的函数,故胰岛素的释放速率亦增加。
要求:选择三赖氨酸胰岛素。
•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靶 向 给 药 系 统
• 主动靶向制剂的含义与分类 • 物理靶向制剂的含义与分类,不同分类的 含义
第三章
口服缓(控)释制剂
• 缓释、控释制剂的含义与特点; • 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 缓释、控释制剂有几种释药原理,具体内容;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含义、分类、原理) • 体外释放试验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 • 微丸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 微丸形成的结合力有哪些; • 微丸的释药机制
• 开发步骤; • 类型及组成;制备方法。 • 实验技术
二、敏感性脂质小囊
(一)对pH的敏感性 机理:聚乙基丙烯酸(PEAA)对生理范围内的pH 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近生理的pH时,发现PEAA 在碱性溶液中呈膨胀的亲水性盘状结构,酸化时, 即转换成紧密小球,这种结构变化也迫使PEAA链 强烈吸附于脂质膜。为了接纳吸附PEAA链,脂质 双分子层出现重排,其最佳排列则是胶团。从脂 质小囊转换成胶团,由于囊膜的屏障性质破坏, 内容物即能迅速、定量释放出来。
2.药物的释放必须是受聚合物溶蚀控 制的过程。
1.尿素一尿素酶调节系统
机理:
尿素
NH4HCO3
+
尿素酶
NH3 H2O
pH 增 高
聚合物:比较理想的为甲基乙烯基醚和马来酸酐 的部分酯化的共聚物(PmvemA);
表面溶蚀机理:通过羧酸基团的解离而溶解使其 中药物释放;
特点:溶蚀速率对外界pH的很小变化即非常敏感。
膨胀性的变化:一般讲,聚酸类凝胶在低pH时,
由于酸性基团不解离。凝胶相对不膨胀,而聚碱
性凝胶则相反,因为碱性基团的解离随pH的降低
而增加。因此,由这些聚合物制成的贮库或骨架
中的药物释放随pH而变化。
例子: 一种 pH 敏感性膨胀型凝胶的自调式胰岛 素给药系统 1.机理:
分泌 胰腺 胰岛素
血糖升高
若该反馈机制破坏,将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
治疗:近用餐时(预料血糖水平会升高时)注射胰岛 素。从性质上讲,属于开放回路式。
自调释药系统的机制: 将酶直接固定在 pH敏感型凝胶内,当环境pH变化时, 水凝胶将产生膨胀,将药物释放出来。
葡萄糖 + 水
+
氧气
GOD
葡萄糖酸盐 + H+
+
H2 O2
PEAA脂质小囊的pH敏感性结构重排
(二)温度敏感性 聚电解质所引起的磷脂膜重排的速率亦取决 于温度。
三、螫合剂的自调式释放
意义:可以使急性和慢性的金属中毒 和金属不平衡得到很好治疗。
例子:一种自调式金属螯合剂给药系统
四、pH一敏感型凝胶
机理:含有弱酸或弱碱基团的聚合物, 改变外界溶液的pH可使凝胶的膨胀度发 生显著变化。
被动靶向制剂 主动靶向制剂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被动靶向制剂
• 脂质体 • 含义、基本性质(两亲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 容性、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的特性) • 化学组成及性质:组成包括卵磷脂、负电荷磷脂、 中性磷脂;性质——相转变(phase transitions) 及膜渗透性 • 分类:两类 • 作用特点(条)
•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的含义、特点 • 皮肤的结合与代谢作用(含义、意义) • 透皮吸收途径、影响因素 • 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离子导入法——含义、 机理、影响因素;前体药物——含义、机理;促 透剂含义与种类) • 概念性——新人工支路、前体药物等
(3)系统贮库中胰岛素聚集体的形成造成 膜的阻塞,可影响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1)2室和3室之间的弹性隔膜必须 保证当血糖下降时,凝胶放松,水从 3室被推出。 (2)通过阀连接一个可折叠、拆卸的 灭菌生理盐水袋。
(3)给药系统的大小设计。一年 胰岛素剂量的混悬剂体积约为 10ml。
酶底物反应 pH敏感型 金属浓度 竞争性结合
第一节 脉冲式释药技术
磁场 超声 温度 刺激信号 反应 药物释放
电流
化学物质
外界刺激应答式药物释放调节
第二节
自调式药物释放
一、应用酶(或抗体)和生物溶蚀性聚 合物的自调式和触发式释药系统
二、敏感性脂质小囊 三、螫合剂的自调式释放 四、PH一敏感型凝胶 五、竞争结合型自调式胰岛素释药系统 六、溶解度控制释放系统
不 同 pH 时, 氢 化 可 的 松 从 中 的 释 放
2.葡萄糖氧化酶凋节系统
机理:
葡萄糖
+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酸
pH降低
重要应用:糖尿病的治疗。可以 随时需要随时补充,要比周期性 地注射胰岛素好。
聚合物:聚原酸酯。随pH降低而增 加溶蚀速率。
(二)抗体和半抗原作用控制的触发式释药
机理:此类给药系统置于皮下或体内 合适的部位,当周围组织中出现一特 殊的分子时,它能进入系统,触发药 物从系统中控速释放。
H2 O2
Cat
H2 O
+
1/2 O 2
2.一种引申的释药系统—胰岛素机械化学泵
该释放系统的特点: (1)因为是通过血糖改变的化学能直 接转换成水压力而起作用,故它不需 要电子元件。
(2)系统中胰岛素贮库和凝胶完全分开, 保持此胰岛素溶液稳定。1室可含胰岛素的 混悬剂、乳剂或其他半固体的剂型。
主讲人:杨志欣
学习内容
自调式给药系统
pH-敏感型自调式释药系统 温度敏感型自调式释药系统 竞争结合型自调式胰岛素释药系统 抗体和半抗原作用控制的触发式释药 螫合剂的自调式释放
脉冲式给药系统
第四章
时辰生物学
脉冲式和自调式给药
脉冲式、 自调式给药 时辰药理学
与生理节律同步
化学
电 磁性 超声 热
开环式 释 药 技 术 闭环式
(4)此系统设计中还需考虑的是 每次释放时需凝胶膨胀的程度。
五、竞争结合型自调式胰岛素释药系统
(一)机理 竞争结合型自调 式胰岛素给药的 设计概念基于生 物调节和控制释 放相结合。
(二)问题
由具有糖基化胰岛素一 ConA结合物的 琼脂糖小珠用醋酸纤维素膜或聚碳酸 酯膜包囊后,实验发现其释放糖基化 胰岛素显示较长的时滞。
一、应用酶(或抗体)和生物溶蚀性聚合 物的自调式和触发式释药系统
酶和底物作用调节
抗体和半抗原作用
(-)基于酶和底物反应的自调式释药
机理:根据酶和底物反应产生pH变 化,增加水解不稳定性,使含药 的对pH 要求聚合物对其周围介质中很小的 PH变化即能迅速地改变其溶蚀速率, 而且重视性要好;(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