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胡万里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全文版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主编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陈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高小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果宏峰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孔垂泽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那彦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牛远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乔庐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孙光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王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为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叶章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目录第一节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二、指南制定的方法三、说明第二节总论一、基本定义二、分类三、流行病学四、致病菌与发病机制五、细菌耐药性六、诊断七、鉴别诊断八、治疗九、预后第三节各论一、单纯性尿路感染二、复杂性尿路感染三、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四、泌尿外科脓毒血症第四节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指南一、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应用二、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第五节泌尿系感染的随访、预防和患者教育一、尿路感染的随访二、尿路感染的预防三、尿路感染患者教育附录常用抗菌药物名称中英文对照第一节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目前国内泌尿外科医师在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研究较少,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缺乏明确的指导,同时由于泌尿外科各类导管的普遍使用、内腔镜操作的增加等,使得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而在治疗方面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指南以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以期达到中国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和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化的目的。
二、指南制定的方法由于泌尿系感染几乎涵盖临床各个科室,而且涉及抗菌药物使用问题,所以我们在制定过程中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检索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以近五年的文献为主),经过反复讨论,并与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确保指南的准确性。
泌尿系统 感染护理查房 (2)

尿路 刺激征
腰痛
血尿
全身 症状
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无症状性细菌尿
占尿路感染的60%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小腹不适,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尿检异常:常有白细胞尿,30%有血尿,偶有 肉眼血尿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约为75%。
是尿路感染中常见的临床类型,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 (1)全身表现:起病急骤、畏寒、全身酸痛、乏力、高热、体温多在38℃以上。 (2)泌尿系统表现:尿频、尿急、尿痛。 下腹部不适,腰痛,肾区叩击痛,可有脓尿、血尿。 (3)并发症
3.膀胱冲洗因集尿系统的反复开放,通过冲洗液、冲洗管和护士的 手等途径引起的外源性感染机会增多。膀胱冲洗液的种类与感染的发生并无影响。4.尿管留置时间留置尿管的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发生成正比,留置尿管时 间长是重要的感染危险因素,尿管长时间的置于尿道内 破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降低了膀胱对细菌的机械 防御能力,使细菌容易逆行至泌尿系繁殖而应发感染。 5.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有研究显示,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其次是格兰阴性菌和格兰阳性菌,病原菌以真菌为主不能排除与使用抗生素有关。
4.讨论
Urinary system infetion are room
对于今天的查房内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及对策,最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病人自身要注意个人卫生第二方面是我们的护理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操作要规范无菌,基础护理认真到位,保持管路通畅清洁第三点就是用药方面,合理使用抗生素。
外科主治医师-泌尿外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感染(一)

外科主治医师-泌尿外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感染(一)[单选题]1.下列诱发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感染的因素,错误的是A.泌尿系梗阻B.接触受细菌污染的生活用(江南博哥)品C.机体抗病能力减弱D.医源性感染E.解剖因素正确答案:B[单选题]3.不需与急性细菌性膀胱炎进行鉴别诊断的是A.急性肾盂肾炎和结核性膀胱炎B.膀胱肿瘤和膀胱挫伤C.间质性膀胱炎和嗜酸性膀胱炎D.膀胱炎与腺性膀胱炎E.性传播性尿道炎正确答案:B[单选题]4.关于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特点,正确的是A.致病菌为淋球菌,经过2~5日潜伏期发病B.尿道口黏膜红肿、痒痛、排脓性分泌物,感染可扩散至前尿路全部C.尿道分泌物涂片查到成对排列的革兰阴性双球菌,诊断即可确定D.治疗以青霉素类药物为主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单选题]5.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特点,正确的是A.多为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为淋病的1~4倍B.病原体以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为主C.潜伏期1~5周,表现为尿道刺痒、尿痛和白色稀薄液体,可引起附睾炎和不育D.米诺环素(美满霉素)、红霉素治疗有效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单选题]6.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特点,以下不正确的是A.主要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B.致病菌既有革兰阴性菌,也有革兰阳性菌C.前列腺液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减少,可作为诊断的指标D.前列腺上皮的类脂质膜是多种抗生素进入腺泡的屏障E.反复的尿路感染发作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大多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没有急性炎症过程,主要是经尿道逆行感染所致。
[单选题]7.女性,25岁。
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伴发热1天。
无呕吐、腰痛。
尿常规:蛋白(+),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30~40个/HP。
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膀胱炎B.急性肾盂肾炎C.急性肾小球肾炎D.膀胱结核E.肾结核正确答案:A[单选题]8.女性,22岁。
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下腹不适。
考虑检查时,下列不宜采取的是A.尿常规B.尿细菌培养+药敏试验C.静脉肾盂造影D.逆行造影E.放射性核素肾图正确答案:D[单选题]9.女性尿路感染的途径是()A.直接感染B.淋巴感染C.血行感染D.上行感染E.下行感染正确答案:D[单选题]10.泌尿系感染的抗炎治疗,使用抗生素的标准是持续到()A.病人症状消失B.病人症状消失,尿培养正常C.病人症状消失,尿培养正常后5天D.病人症状消失,尿细菌培养转阴后2周E.症状完全消失,尿培养正常后1周正确答案:D[单选题]11.男性,32岁。
泌尿系统感染(2016年指南)

大医精诚 尚美至善
复杂性尿路感染
• 诊断
– 1.病史采集(推荐)复杂性UTI的病史采集包 括:①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 等下尿路刺激症状,及腰痛和(或)下腹部痛 等;②全身感染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③伴随疾病本身引 起的症状:如尿路结石、糖尿病引起的症状; ④先前的治疗史,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应用史。 – 2.体格检查(推荐)
• 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 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 有并发症之尿感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 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 病人及肾移植后;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 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 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多种细菌 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 胱、结石、先 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大医精诚 尚美至善
发病机制
• 1、上行感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细 菌菌落在肠道和尿道口周围播散至尿道。 通过尿液反流,细菌在泌尿道内逆行并与 泌尿道的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局部 繁殖,产生炎症。通过输尿管中尿液的湍 流,细菌上行至肾脏,如炎症未及时控制, 导致肾组织损伤,最终发生纤维化。
大医精诚 尚美至善
病理生理
• 3、引起尿潴留的机械性异常因素易导致 尿路感染,包括盆腔器官脱垂或抗尿失禁 手术相关的尿路梗阻、下尿路憩室或结石。 功能异常导致的尿潴留,如逼尿肌收缩功 能低下或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膀胱排空不 全同样也可引起尿路感染。
大医精诚 尚美至善
• 4、人体免疫力下降:如糖尿病、肝硬化、 慢性肾功能不全、晚期肿瘤、免疫抑制剂、 激素等。
大医精诚 尚美至善
复杂性尿路感染
男性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2 . 2男 性 u 1 1病 因分 析 : 男性 u T 1 患者 中, 前列腺 肥大者 4 2例 , 占 者8 例, 占1 1 . 4 %, 多 囊 肾 2例 , 占2 . 9 %; 而 接 受 导 尿或 留置 导 尿 者 3例 , 占4 7 . 1 %, 行 尿 路 器 械 检查 的患 者 数 为 1 8例 , 占2 5 . 7 %。 见 6 0 . 0 %, 神 经源性 膀胱 者 1 3例 , 占1 8 . 6 %, 糖尿 病 1 7例 , 占2 4 . 3 %, 慢 3 性 肾脏病 l 4例 , 占2 0 . O %, 尿路结 石者 7 例, 占1 0 . 0 %, 有恶性 肿瘤患 表 2 。
菌4 株. 占5 . 1 %, 不 动阴 沟杆菌 3 株, 占3 . 8 %; 革 兰阳性球 菌共 9株 , 男性 u r I 1 中前列 腺肥 大者 4 2例 , 占6 0 . 0 %, 结石 7 例, 占1 0 . 0 %, 肿瘤 占总菌 数 1 1 . 5 %, 其 中肠球 菌 4株 , 占5 . 1 %, 表 皮 葡 萄球 菌 5株 , 占 有 8例 , 占1 1 . 4 % 。老年男性 常合 并其 他 慢性 疾 病 如 糖尿 病 , 易伴 有
渐增 多 , 且 易反 复发作 。本 文 通 过对 本 院 7 O例 男性 U T I 住 院患 者 进 中医学 “ 淋症 ” 范畴 , 临床上 以膀 胱湿 热居 多 , 根据 “ 实 则 清利 , 虚则 补 行 分析 , 旨在强 化对男 性 u 1 1 的认 识 和防 治 , 现 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益” 的原则 , 分别采 用清热 利湿 通 淋方 ( 藕蓄 1 2 g , 瞿麦 1 2 g , 滑石 2 0 g , 通革3 g , 车前草 1 5 g , 大黄 1 0 g , 白花蛇 舌 草 3 0 g , 甘草 1 0 g ) 、 滋 阴 清热
Zinner综合征1例报告

2016年 7月 我 院 收 治 了 1例 术 前 诊 断 为左 侧 输 尿 管 肿 瘤 、左 肾 缺 如 ,术 巾发 现 实 为 先 天性 左 侧 精 囊 囊 肿 左 肾缺 如 、左 侧 输 尿 管 异 位 开 口 于 精 囊 的 患 者 ,此 病 罕 见 ,冈 m Zinncr首 次报 道 故 名 Zinner综 合 征 。现 报 告 如 下。
胚 胎 期 中肾 管 发 育 成 输 尿 管 、肾 盂 肾 盏 及 集 合 系 统 ,还 演 变 成 附 睾管 、输 精 管 、精 囊 腺 和 射 精 管 。 若 妊 娠 第 4~ 13 周 时 中 肾管 发育 畸 形 .则 可 发 生 射 精 管 闭 锁 、精 囊 阻 塞 形 成 囊 肿 及 其 他 泌 尿 生 殖 系统 畸 形 .如 同侧 肾 不 发 育 缺 如 、多 囊 肾 、两性 畸 形 、输 尿 管 发 育小 全 或 异 位 开 口于 精 囊 、隐 睾 和 尿
见 明 显 积 液 及 肿 大 淋 巴 结 。 考 虑 左 侧 输 尿 管 中 下 段 肿 瘤 (图 1)。人 院 后 行 下 腹 部 、盆 腔 MR 平 扫 + 增 强 :左 肾 未 见 明确 显示 .有 肾 及 输 尿 管 未 见 明 显 异 常 ,左 侧 输 尿 管 膀 胱 入 口区域 l叮见一 类 嘲形 短 T 等 长 T!信 号影 .大 小 约 3.0 cm × 3.2(2nl×3.3 cm (网 2)。T1 7J『】权 像 』- 示 其 内 似 有 分 层 (图 3).肿块 推 挤 膀 胱 .与膀 胱 分 界 清 .左 侧 精 囊 角 消 失 .增 强 扫 描 未 见 明 显强 化 。多 考 虑 左 侧 输 尿 管 中 下段 肿 瘤 ,问 叶 源 性 肿 瘤 H丁能 ,肌 源 性 ?。膀 胱 镜 检 查 :左 侧 输 尿 管 区域 黏 膜 下 包 块 隆起 ,大 小 约 1.5 cm.表 面光 滑 ,膀胱 j角 区及 膀 胱 各 壁 朱 见 明 显异 常 。 术 前 诊 断 :左 侧 输 尿 管 占 位 、左 肾 缺 如 。 完 善 术 前 检 查 .腹 腔 镜 下 探查 ,术 中 沿 左 侧 输 精 管 找 到 肿 物 .游 离后 发现 肿 物 位 于左 侧 精 囊 、输 尿 管 走 行 区 ,与 膀 胱 、前 列 腺 相 邻 .呈 囊 液 性 .内 有 脓 浆 液 物 质 ,基 本 明 确 为精 囊 囊 肿 .囊 肿 上方 有 类 似 输 尿 管 管 腔 残 留 ,近 段 闭 锁 .予 完 整 切 除 。 术 后 剖 开标 本 发 现 输 尿管 管 腔 开 口于 囊 肿 .术 后 病 检 示 左 侧 精 囊 囊 肿 ,左 侧 输 尿 管 发 育异 常 。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文章编号:1007-4287(2019)07-1194-04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研究范永涛(蠡县中医医院检验科,河北蠡县071400) 泌尿系统感染是指泌尿系统受到致病原菌侵袭而引起的炎症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1],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感染[2]。
泌尿系统感染的准确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和尿液细菌培养阳性,因此,尿液培养是帮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3]。
而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不合理应用,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构成以及耐药性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本研究对我院2016-2017年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进行研究,为临床上对泌尿系统感染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确诊为泌尿系感染患者送检的清洁中段尿标本分离菌株,同一患者分离的相同菌株只按1株计算。
1.2 菌株分离和鉴定 取患者10μl清洁中段尿液样本密涂接种血琼脂培养基,置于5%CO2培养箱中35℃孵育18-24h,计数血琼脂培养基上菌落数量,如果培养基上革兰阴性菌≥105 CFU/mL,革兰阳性菌≥104CFU/mL,或真菌≥105CFU/mL,并且病原菌种类小于3种,则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
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法国梅里埃公司)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折点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版标准。
质控菌株选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90028)均购自卫计委临检中心。
1.3 统计分析 采用WHONET 5.6软件对病原菌药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病原菌分布和构成 本研究从泌尿系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62株,其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626(53.87%)株,革兰阳性球菌283(24.35%)株,真菌253株(21.78%),病原菌分布情况见表1。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殖,终而侵袭组织而引起感染。这也是尿路感染
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尿路上皮细胞能分泌粘蛋白,如氨基葡萄糖
聚糖、糖蛋白、粘多糖等,皆有抵制细菌的粘附
作用。粘蛋白似一层保护屏障,当保护层受到损
害,细菌就能粘附于尿路上皮细胞表面而引起感
染。
第五页,共五十五页。
防御机制(fánɡ yù jī zhì)
输尿管开口抗返流:一旦(yīdàn)细菌在膀胱形
机体抗病能力减低:
糖尿病、高血压、妊娠、先天免疫缺陷等。
医源性因素:
泌尿系器械(qìxiè)检查,如留置导尿管、造病管、 膀 胱镜检查、尿道扩张由于无菌观点不严或擦伤粘 膜,可引入致病菌而使原有病变扩散或诱发感染。
第七页,共五十五页。
诱发(yòufā)感染的病理基础
肾实质病变 :
间质性肾炎、肾损伤、肾功能衰竭等。
男性常继发于其他 病变 (qítā) ,如急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肾感染、结石,或尿道狭窄等。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五页。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五页。
病理
常为浅表膀胱炎症,仅累及粘膜及粘膜下层。
粘膜充血、水肿、有片状出血斑、炎性细胞浸润。 以尿道内口及膀胱三角最明显。可有浅表溃疡或 覆 盖 脓 苔 。 一 般 情 况 (qíngkuàng) 下 有 自 愈 倾 向 , 经 治 愈后粘膜可不遗痕迹。若治疗不彻底或有上尿路 感 染 , 有 残 余 尿 或 异 物 存 在 的 情 况 (qíngkuàng) 下 , 炎 症常转为慢性。
若致病菌及诱因未彻底去除,即可转变成慢性肾 盂肾炎。
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
临床表现
发热 来势急剧,体温可升高至39℃以上,伴有 发冷、畏寒、筋骨酸痛、头痛、恶心呕吐、食 欲不振。热型类似败血症,持续1周后可以消退, 2周后逐渐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fection of urological and male genital system
第一节 概论
•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感染是致病菌侵入泌 尿、男性生殖系统内繁殖而引起的炎症。
• 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 球菌、粪链球菌等
• 特殊病原体:结核杆菌、淋球菌、支原体、 衣原体、滴虫、真菌等
• 诊断:直肠指诊、前列腺液检查、细菌培养
• 治疗:首选红霉素、强力霉素,亦可用头孢类、 喹诺酮类,加强综合治疗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 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滴虫、
病毒等 • 临床表现:排尿症状、疼痛症状、尿道滴
白、性功能减退、精神症状 • 诊断:直肠指诊、前列腺液检查、细菌培
养、支原体等检测 • 治疗:红霉素、阿奇霉素、甲硝唑,配合
一、急性细菌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
• 病理特点:膀胱黏膜充血、水肿、片状 出血斑、浅表溃疡或脓苔覆盖。
• 临床表现:突发尿频、尿急、尿痛、血 尿。
• 诊断:尿常规、细菌培养
• 治疗:抗菌治疗、对症治疗、雌激素
二、慢性细菌性膀胱炎
膀胱白斑 膀胱颈假息肉
• 病理特点:膀胱黏膜苍白、变薄或肥厚, 有时见滤泡、颗粒、或乳头状增生。
综合治疗
三、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
• 临床表现:发病突然,可有畏寒、高热、阴囊红肿、 附睾肿痛
• 诊断:应与睾丸扭转鉴别 • 治疗:卧床休息、托起阴囊、
湿敷、抗生素治疗
• 慢性附睾炎 • 临床表现:附睾硬结、阴囊坠胀不适 • 诊断:应与附睾结核鉴别
• 治疗:热水坐浴、理疗,必要时作附睾切 除
Thank You!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 临床表现:发病突然,有寒战、高热、尿频、 尿急、尿痛、会阴胀痛、排尿困难
• 诊断:尿常规、血常规、直肠指诊(禁忌按 摩)
• 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 类,疗程7-14日
二、慢性前列腺炎
细菌性前列腺炎
• 病原体: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链 球菌等
• 临床表现:排尿症状、疼痛症状、尿道滴白、 性功能减退、精神症状
症。
• 临床表现
➢发热 ➢腰痛 ➢膀胱刺激症状
• 治疗
➢全身治疗
➢抗菌药物治疗:磺胺药物、喹诺酮类药物、 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
静脉给药,疗程7-10日,尿细菌培养转阴后 继续口服维持1-2周 ➢对症治疗
二、肾积脓
• 病理特点:肾实质广泛化脓,或尿路梗 阻后肾盂肾盏积水、感染而形成一个积 聚脓液的囊腔。
• 发病机制 菌毛、K抗原
致病菌
尿路上皮细胞
粘蛋白、正常菌群
菌毛抗原与粘 液受体结合, 被尿液洗出。
尿道上皮缺乏粘 液或粘液内缺乏 受体,细菌粘附 于上皮表面。
I型菌毛使细菌附着于存在尿斑 素的膀胱上皮表面
• 诱发感染的因素
➢梗阻因素 ➢机体抗病能力减弱 ➢医源性因素 ➢女性尿道较短
• 感染途径
• 临床表现:寒战、高热、腰痛,可出现 膀胱刺激症状。
• 诊断:血常规、尿常规、B超、尿路造影、 核素肾图
• 治疗:肾造瘘术,或肾切除术
三、肾皮质多发性脓肿
• 病理特点:肾皮质的多发性小脓肿,融 合扩大则成为肾痈。
• 临床表现:寒战、高热、腰痛,无膀胱 刺激症状。
• 诊断:血常规、尿常规、B超、CT
➢上行感染 ➢血行感染 ➢淋巴感染 ➢直接感染
• 诊断方法
➢尿标本的收集 :中段尿、导尿、 穿刺尿
➢尿液镜检 ➢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影象学检查: B超、X片、CT、
MRI ➢定位分析
• 治疗原则
➢明确感染的性质 ➢鉴别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 ➢明确血行感染还是上行感染 ➢查明泌尿系有无梗阻及其他诱发感染的因素 ➢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
第二节 上尿路感染
• 急性肾盂肾炎 • 肾积脓 • 肾皮质多发性脓肿 • 肾周围炎
一、急性肾盂肾炎
• 病理
大体观:肾肿大、肾表面小脓肿、肾盂黏膜充 血水肿、散在出血点
镜下观:中性粒细胞浸润 化脓灶愈合后可形成微小的纤维瘢痕
下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病人的发病原因为长期 肾内流出道梗阻(常见原因为鹿角样结石)所致的化脓性炎
• 诊断:分泌物涂片
• 治疗:青霉素类为主,亦可用头孢曲松 (菌必治)、大观霉素(淋必治)
非淋病性尿道炎
•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刺痒、 尿道稀薄分泌物
• 病原菌: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 • 诊断: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 治疗:美满霉素、红霉素等
第四节 男性生殖系感染
•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 慢性前列腺炎 • 急性附睾炎 • 慢性附睾炎
• 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尿频、 尿急、尿痛
• 诊断:尿常规、细菌培养、膀胱镜检查, 必须考虑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原因。
• 治疗:除应用抗生素外,必须处理诱发 尿路感染的病因。
三、尿道炎
淋病性尿道炎
• 临床表现:3-5日潜伏期,尿道口红肿、流 脓,尿频、尿急、尿痛
• 病原菌、肾周围炎
• 病理特点:肾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病变。 • 临床表现:寒战、高热、腰痛、肌紧张 • 诊断:血常规、尿常规、B超、X片、CT
• 治疗:未形成脓肿,首选敏感抗生素; 脓肿形成后,采用切开引流。
第三节 下尿路感染
• 急性细菌性膀胱炎 • 慢性细菌性膀胱炎 • 尿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