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赏析课件

合集下载

《八声甘州》课件

《八声甘州》课件
柳 永
八 声 甘 州
导入: 在北宋词坛史上有一位自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才子
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词人,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浪漫绮
丽,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情缠绵,有倚红畏翠、 “针线闲拈伴伊坐”的洒脱不羁。然而他的词作却妇孺皆知,老少同喜,
以致达到了“凡饮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盛况!他就是——柳永!
和张先的诗词作的“无理而妙”评论时说:“写情到真处好,到痴处亦好,痴者,
思虑发于无端也,情深者往往因无端之事作有关之想也。”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3)想佳人,江楼顒望,误几Fra bibliotek、天际识归舟。——诗从 对面飞来
• •
一、刘永简介 1.词人概况。 柳永(987-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柳永是北宋
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也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 全面革新的词人,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 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 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 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 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慢词声传一时,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皆 能歌柳词”,词多反映都市繁荣景象和中下层 市民的生活,善写“羈旅行役”的离愁别恨。 他以铺叙见长,善于用通俗的语言传情状物, 雅俗共赏。著有《乐章集》。
(2)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无理而妙”。
“无理而妙”的说法是清代词论家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对唐代诗人李益和宋代
词人张先的诗词作评论时概括出来的。 “唐李益《江南曲》曰:‘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张先《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 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 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所谓“无理”,乃是指违反一般的生活情况以及思维逻辑而言;所谓“妙”, 则是指其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人的各种复杂感情以及因 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鉴赏者所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在文学中,无理和有情, 常常成为一对统一的矛盾。傅庚生先生的《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提到贺裳对李益

柳永《八声甘州》课件

柳永《八声甘州》课件
泊,饱尝羁旅滋味。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柳永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
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多写都市繁华景象或青楼
歌妓生活,特别善于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
材,他还大量制作慢词,对我国词体发展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柳词以铺叙见长,雅俗共赏。以至于“凡有井 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这一世英名 我不要, 只求换来 红颜一笑 ”的风流 才子
《鹤冲天》展示其个性和命运。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
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 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 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 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 流事,平生畅。青春一饷,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译文: 面对着薄暮时急骤的暴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
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冷清朗。凄凉的 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 余光照耀在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 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 东流淌。
不忍登高临远,因故乡邈渺不可见,而望乡 又总使人归心难收。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 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更遥想佳人,此刻亦 独立妆楼举首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 作心上人回家的船。(佳人)又怎知道我,倚着 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
宋词
清赵翼诗:“江山代有才人 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 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于是宋人 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 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 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 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词的有关知识:
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 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 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 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 余”、“曲子词”、“歌词”等。

八声甘州PPT讲课课件

八声甘州PPT讲课课件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 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争知 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羁旅漂泊、抒发感慨。 秋色的萧瑟凄凉。
词句洗练,气势磅礴,境界开阔。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写出高远的景色和开阔博大的形象,具 有盛唐博大高远的气象。以上写仰望,往下 转写俯视。
2、多用赋体。吸收辞赋和骈文的长 处,极善铺叙,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
3、雅俗并陈。有“凡有井水处,皆 能歌柳词”之美誉。
柳永对词的独特贡献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柳永
承袭“花间”余 绪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 江水,无语东流。
4、柳永还善于运用铺叙手法
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耆卿词,细密而妥溜, 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
宋人李之仪也指出: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跋吴 思道小词》)。
清人周济也评论柳词“铺叙委婉”(《介存斋论词杂著》)。 陈廷掉也说:“奢卿词善于铺叙”(《白雨斋词话》)。
柳永创造性地以赋为词,运用铺叙手法, 具体细致地叙事、写人、绘景、抒情,从 而增添了词的艺术表现力。 可以说,柳永是第一位大量运用铺叙手法 的词人。

3、采撷、融化前人语句、意境;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原本于高峰《秋月
北固晚望》的“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 流。”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源于谢眺《之宣城郡出 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加上 “误几回”,焦灼情感较原诗更强烈。 “红衰翠减”出自李商隐《赠荷花》中的“翠减红 衰愁煞人。”

《八声甘州》精品课件全

《八声甘州》精品课件全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 停留在异乡?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 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 深重。
合作探究
❖ 1、词人“不忍登高”中“不忍”的原因是什 么?
鹤冲天(1022年)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 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 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 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 低唱。
❖创作背景:
❖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 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 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妓 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 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 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 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 《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
艺术特色
❖ 一、赋体铺叙与白描手法。所谓赋体铺叙就 是将同一层意向层层铺开,尽力渲染。如上 片写景的三层画面。下片抒情的两种视角; 所谓白描,即直接进行描写,不作比拟,不 作婉饰。
艺术特色
❖ 二、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上片写景,景中 有情;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将情与景融为 一体。
艺术特色
❖ 三、领字特色。领字,领起一句或数句或全 篇的句首字。领字在词曲中常用,但像柳永 这样,在一首词中连续频繁使用的并不多见 。如词中领起数句的“对”、“渐”、“望 ”、“叹”、“想”,领起一句的“不忍” 等。
者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八声甘州》公开课课件

《八声甘州》公开课课件

离别之情
通过对离别之情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 和无奈。
思念之情
通过对思念之情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 思念和牵挂。
孤独之情
通过对孤独之情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 无助。
词与音乐的结合
节奏感
通过与音乐的结合,使词句具有 强烈的节奏感,更加易于传唱和
记忆。
和声
通过与音乐的结合,使词句具有丰 富的和声效果,增强了词句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03 《八声甘州》的艺术特色
词句的修辞手法
01
02
03
比喻
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抽象 的情感或事物具象化,使 词句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 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 感和动作,使词句更具有 感染力。
借代
通过借代的手法,用具体 的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 使词句更具有象征意义。
词中的情感表达
宋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 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
宋朝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 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词人陈允平简介
01
陈允平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 与辛弃疾、李清照等并称南宋词 坛的杰出代表。
02
陈允平的词作以抒情为主,表达 了深沉的人生感慨和浓郁的故国 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 美价值。
词的韵律与结构
总结词
遵循严格的韵律规则和结构格式
详细描述
在“八声甘州”这个词牌中,词的韵律和结构都有严格的规定。韵脚必须符合特 定的声韵,平仄交错,形成和谐的音乐美感。同时,词的结构也有一定的格式要 求,包括上下阕、段落等。
《八声甘州》的意境与意象总结词Leabharlann 表达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最新《八声甘州》优秀实用课件(完整)解析PPT课件

最新《八声甘州》优秀实用课件(完整)解析PPT课件
这是柳永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 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表现了因事业 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矛盾苦闷,及思乡之情。
2、找出贯串全词的句子。
“登高临远”这是全篇的背景。 上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景, 下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想。
愁 3、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
品读探究上阕 上片都描绘了哪些景物? 各有什么特点?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都用了哪些手法? 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请给这幅画面起个名字。
高峰
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
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 “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 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 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 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 的文学体裁。
白 衣 卿 相 , 才 子 词 人
简介柳永
柳永 (约980--约1053年),原 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柳永 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 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 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 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 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 “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 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 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 著名的《鹤冲天》: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 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 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 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 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 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 柳永真的愤怒了,他干脆自称“奉旨 填词柳三变” ,从此无所顾忌的纵游 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俚 语俗词的创作。
词俚语。
深婉含蓄。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 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_ppt课件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_ppt课件

南北朝•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 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 怀禄情,复协沧州趣。
误:用的极好,把思念之情表达的更加急切, 思念之情更深。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处。”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暮雨上至潇潇下用洒字来形容就使人仿佛听到了雨的声音看到了雨的动态那是一阵秋天凉爽萧疏的雨而经过这番雨秋就变得更清了秋是不可以洗的但词人偏以为秋之清是由于暮雨之洗使人感到生动真切觉雨后清空清朗之状如在目前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 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 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 东流。
吊柳会(吊柳七):柳永去世后,无亲人祭 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 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亦称为“群妓合金葬柳七” 这种风俗一直持 续到宋室南渡。
后人有诗题柳永墓云:乐游原上妓如云, 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 及众红裙。
沈祖棻:用一“对”字起领,勾画出词人正面对一 幅暮秋季节、傍晚时间的秋江雨景。“暮雨”上至 “潇潇”,下用“洒”字来形容,就使人仿佛听到 了雨的声音,看到了雨的动态,那是一阵秋天凉爽 萧疏的雨,而经过这番雨,“秋”就变得更“清” 了,秋是不可以洗的,但词人偏以为秋之清是由于 暮雨之洗,使人感到生动、真切,觉雨后清空、清 朗之状,如在目前。《九歌•大司命》:“使冻雨兮 洒尘”句,可能使柳永受到启发。“洒江天”也是 洒向空气中的灰尘,但由此想出“洗清秋”,构思 就更新颖。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梳洗罢,独倚 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八声甘州》课件2

《八声甘州》课件2

05 《八声甘州》的影响和传承
《八声甘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丰富了词的创作手法
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 和技巧。
提高了词的地位
《八声甘州》的出现,使得词成为与诗相提并论的文学体裁,提高 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促进了词的多样化发展
《八声甘州》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多样化 的创作方向,促进了词的多样化发展。
该篇描写了词人夜晚在阁楼上听到的雨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详细描述
该篇开头以“帘垂鸱尾阁”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夜晚雨打帘幕的景象。词人通过“听雨”这一动作, 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八声甘州》中的名篇之一。
八声甘州·两台帘对卷
总结词
该篇描写了词人卷起帘子看到的景象, 表达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感慨。
02 《八声甘州》的文学价值
词牌名的含义和起源
词牌名含义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 有不同的格律和韵脚。《八声甘州》 属于词牌中的“长调”。
起源追溯
据传,《八声甘州》的词牌来源于唐 代大诗人杜甫的《甘州歌》,后来经 过五代时期后唐庄宗的加工和发展, 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和韵律。
《八声甘州》的艺术特色
词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01
02
03
寒蝉
寒蝉在词中被用来象征离 别的情感,它的凄切叫声 增添了离别的悲伤氛围。
楚天
楚天在词中象征着遥远的 距离和难以跨越的鸿沟, 暗示着离别后难以相聚的 困境。
烟波
烟波在词中被用来象征迷 茫和无助,让人感受到离 别后生活的无望和失落。
04 《八声甘州》的鉴赏和分析
词的结构和韵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导学生疏通这首词的文意,体会词 中所蕴涵的词人的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掌握这首词的艺术特色,进 而了解柳永作词的风格和特点。 3. 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词。
二、学习要点

1. 鉴赏《八声甘州》。 2. 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宋词的鉴赏方法。
三、作者生平


这首词主要抒写了旅客怀念家 乡的凄苦心情。 上阕寓情于景,下阕因景抒情, 将景物、离愁、恋情交织起来描 写,相濡相惬,水乳融浃。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 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 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 望,误几回、天际识归 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一、二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三、四、五句写一番雨后,傍晚的江边, 就觉得寒风渐冷渐急。身上的感觉亦是 如此,眼中所见也是一片凄凉。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这两句接写楼头所见,由苍莽悲壮,而 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 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的景象。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 舟。 由于自己的思归心切,因而联想到故乡 的妻子也一定是同样地盼望自己回家。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最后两句,再由对方回到自己。佳人也 许还认为自己在外边乐而忘返,又怎么 会知道我现在倚阑远望的时候,是如此 愁苦呢?
3.课文难点讨论 讨论一下,柳永运用独特的多重空间结 构进行叙事、布景、言情的写作手法, 在《八声甘州》这首词中是如何体现的?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 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 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 吟赏烟霞。异日 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其他词人作品 李清照《一剪梅》 一剪梅 红藕香参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 谁寄锦书来?燕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 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陆游《卜算子· 咏梅》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 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 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 故。


柳永(987?—1053?), 北宋词人,原名 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 行第七,世称柳七、柳屯田。 《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 等是其代表作。
四、作家作品
1.作品概述


柳永现存213首词,其内容主要涉及城市 风光、市民市井生活和羁旅行役的诸多 方面。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逐 渐丰富。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写的是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之间的这 种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不忍”二字领起,在文章方面,是转 折翻腾;在感情方面,是委婉深曲。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这里用问句一提,就加重了语气,写出 了千回百转的心思和四顾茫然的神态, 表达出“归也未能归,住也如何住”的 矛盾心态。
4. 相关评论 ①龙榆生《宋词发展的几个阶段》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六、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柳永纪念馆位于武 夷山风景名胜区武 夷宫古街中段,一曲 溪北岸,是一座三层 楼阁式仿宋民间建 筑,占地300平方米, 坐南朝北,有展厅及 办公室、储藏室、 茶室等设施。风格 朴实素雅,极富乡土 气息。
七、延伸阅读

有关柳永的其他作品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 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 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重点作品

《八声甘州》是千古传颂的名作,融写 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 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 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 一首。
五、课文讲解
1.
课文朗读 先听一遍听录音,把握这首词的大体文 意; 教师泛读和学生自读相结合,重点体会 词人的思想感情。


2. 课文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