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

合集下载

最高楼辛弃疾其他诗词

最高楼辛弃疾其他诗词

最高楼辛弃疾其他诗词1、《最高楼·客有败棋者代赋梅》作者:宋代·辛弃疾花知否,花一似何郎。

又似沈东阳。

瘦棱棱地天然白,冷清清地许多香。

笑东君,还又向,北枝忙。

著一阵、霎时间底雪。

更一个、缺些儿底月。

山下路,水边墙。

风流怕有人知处,影儿守定竹旁厢。

且饶他,桃李趁,少年场。

2、《最高楼·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作者:宋代·辛弃疾吾衰矣,须富贵何时。

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

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

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3、《最高楼·用韵答晋臣敷文》作者:宋代·辛弃疾花好处,不趁绿衣郎。

缟袂立斜阳。

面皮儿上因谁白,骨头儿里几多香。

尽饶他,心似铁,也须忙。

甚唤得、雪来白倒雪。

更唤得、月来香杀月。

谁立马,更窥墙。

将军止渴山南畔,相公调鼎殿东厢。

忒高才,经济地,战争场。

4、《最高楼·和杨民瞻席上用前韵赋牡丹》作者:宋代·辛弃疾西园买,谁载万金归。

多病胜游稀。

风斜画烛天香夜,凉生翠盖酒酣时。

待重寻,居士谱,谪仙诗。

看黄底、御袍元自贵。

看红底、状元新得意。

如斗大,只花痴。

汉妃翠被娇无奈,吴娃粉阵恨谁知。

但纷纷,蜂蝶乱,送春迟。

5、《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作者:宋代·辛弃疾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七十古来稀。

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

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6、《最高楼·吾未矣》作者:宋代·辛弃疾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未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原文及赏析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原文及赏析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原文及赏析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原文及赏析原文: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七十古来稀。

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

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

闲过了,总成痴。

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

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译文:从长安告老回家了,在一直呆过了七十年之后;多么的不易呀,七十年,这自古以来都少有!——我倦了,与其闲置,不如归来。

归来好啊:夏天,看荷花:凉雨过后,池塘的夜多美;秋天,看桂花:淡淡的风里,小山也不错。

别问怎么打发这日子?——喝酒,喝酒;再不,写写诗吧。

冬天:不要辜负了那竹上的雪;春天,不要辜负了那柳边的月。

过闲的人,总有些痴。

种花之事无人问津,与花相对的意味,只有老天明了。

好笑的是那山中:云,早早的出去;鸟,迟迟地归来。

——竟是这般的忙碌!注释:最高楼:词牌名。

南宋后作者较多,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八十一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过片错叶二仄韵。

体势轻松流美,渐开元人散曲先河。

投老:垂老,临老。

倦游:《史记·司马相如传》:“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七十”句:语出杜甫《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殢(tì)酒:困于酒。

李玉《贺新郎·春情》:“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

”殢,沉溺,困倦。

“惜花”句: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云出早”二句: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赏析:这阕词中作者虽写他人的四时之事,实际是在借他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的。

此词本是以寓有四时景物为游戏的。

然而于祖国,一片报效不得之忠心,却于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了出来。

口里说是要用诗酒来打发生活,准备在花月丛中度过自己的余生,而实际却痛苦于种花的`事业无人问,而惜花的心情也没有人知道。

采桑子拼音赏析

采桑子拼音赏析

采桑子拼音赏析在辛弃疾的一生当中,最著名的诗作之一莫过于这一首《采桑子》,而其中的名句‘为赋新词强说愁’更是名传千古,经久不衰,本文采桑子辛弃疾加拼音,欢迎大家参考~!原文:采桑子作者: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采桑子辛弃疾拼音:shǎo nián bú shí chóu zī wèi ,ài shàng céng lóu 。

ài shàng céng lóu ,wéi fù xīn cí qiáng shuō chóu 。

ér jīn shí jìn chóu zī wèi ,yù shuō hái xiū 。

yù shuō háixiū ,què dào tiān liáng hǎo gè qiū !采桑子辛弃疾翻译:年少时不知道什么是愁,喜欢在新作的词里强说忧愁的感觉。

而到了今天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还是没有说出来,只是说秋天真是凉爽啊。

采桑子辛弃疾字词解释:①又名《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说还休。

”采桑子辛弃疾中心思想:这首诗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采桑子辛弃疾背景:《采桑子辛弃疾》又称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

采桑子辛弃疾赏析: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

最高楼赏析及译文注释

最高楼赏析及译文注释

最高楼赏析及译文注释最高楼赏析及译文注释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译文我请求辞官归隐,但儿子以田产还没置办为由不让辞官,于是写了这首词骂儿子。

我已渐渐年老,力尽筋疲,功名富贵的实现要待到何时?何况富贵功名还处处隐伏着危机。

穆生因楚王稍懈礼仪便抽身辞去,陶潜尚未得享俸禄就弃官而归。

穆先生、陶县令那样明达的人都是我十分崇敬的老师。

归隐后一定要将荒园修葺,“佚老园”就是个合适的名字。

再建个亭儿取名为“亦好”,便能闲时饮酒,醉时吟诗。

一块田地千年之中要换八百主人,一人嘴里又能插上几张饭匙。

退隐之后便一切作罢,何须再费口舌说什么是非得失。

注释⑴最高楼:词牌名。

⑵乞(qǐ)归:请求退休归田。

⑶犬子: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⑷田产未置:还没有置备好田地产业。

⑸止:劝阻。

⑹衰(shuāi):年老。

⑺须:等待。

⑻富贵:有功业。

⑼醴(lǐ):甜酒。

⑽抽身:退出仕途。

⑾得米弃官归: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曾有上司派督邮来县,吏请以官带拜见。

渊明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于是解印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弃官归隐之志。

⑿葺(qì):修缮。

⒀佚(yì)老:安乐闲适地度过晚年。

⒁亦(yì)好:退隐归耕,虽贫亦好。

⒂匙(chí):小勺。

⒃休休:罢了,此处含退隐之意。

⒄甚(shèn):什么。

赏析/鉴赏绍熙五年(1194年),词人任福建安抚使,因其壮志难酬,打算辞官归隐,却遭到儿子的阻挠,因此词人写下这首词来训斥儿子。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三句直接驳斥儿子用以阻止词人引退的理由,有针锋相对之势。

词人的儿子认为词人此时的官位还不够,积蓄的俸禄还不足以购买丰厚的田产,言下之意希望父亲能继续升官,而词人劈头便说:“吾衰矣。

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

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

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导语: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赏析】词,本是一种纯粹的音乐文学艺术品,但在发展过程中,实用功能不断扩大,许多作品已经兼备了应用文的性质。

特别是到南宋,她几乎进入了人们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可以用来谈恋爱,可以用来交朋友,可以用来孝顺父母,可以用来联络亲戚,乃至替人作寿,给人送终,祝人新婚,贺人生子,打阔佬的秋风,拍上司的马屁……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能。

然而,写词来训儿子,这还是头一回。

如若编一本“宋词之最”,这首诗该算一项“纪录”罢?此词约作于公元1194年(光宗绍熙五年),当时词人五十五岁,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从梁启超、邓广铭二先生说)。

据词及小序可知,词人因官场上的失意,打算辞官,但那不晓事的“犬子”极力反对,(家中田地、房产还未购置齐全,老头子倒想洗手不干了,一旦他老人家呜呼哀哉,叫咱哥儿们喝西北风去?)于是词人便作了这首词数落他。

由于“犬子”劝阻自己的充足理由是官做得还不够大,薪俸级别还不够高,一句话,还不够“富贵”,因此,词人首先抓住“富贵”这两个字来作文章,打开窗户说亮话,张口便道:我老啦,干不动了,等“富贵”要等到哪一天呢?接下去改用让步性语气,以退为进:就算能捱到“富贵”的那一天又能怎样?“富贵”是好要的么?爬得高,跌得重,危险得很呐!上阕头三句看似肆口而成,其实字字都有来历。

“吾衰矣”出自《论语·述而》:“子(孔子)曰:‘甚矣吾衰也。

’”“须富贵何时”出自《汉书·杨恽传》:杨恽报孙会宗书:“人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则见于《晋书·诸葛长民传》。

东晋末年,长民官至都督豫州扬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深得实力派、太尉刘裕的信任,权倾一时。

最高楼·咏梅原文及赏析

最高楼·咏梅原文及赏析

最高楼·咏梅原文及赏析最高楼·咏梅原文及赏析春乍透,香早暗偷传。

深院落,斗清妍。

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

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

树不着唐昌宫里玩。

衣带水,隔风烟。

铅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

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译文春意刚刚显露,梅花的清香却早已传播开来。

它们在幽静的院落里,以自己的清高绝俗的姿态,斗奇争妍。

它的紫檀色般的枝干,下垂似流苏;它金黄色的须蕊,胜过辟寒金做成的花钿。

琼树它虽华贵,比不上高洁的梅花,只值得一笑。

沉香亭上的牡丹花和唐昌宫里的玉蕊花虽被万千游人所爱,但高洁的梅花也不愿与之为伍。

能够与其并列的形象都与其有着一衣带水的联系,只是还隔着蒙蒙的风烟。

就像洗尽铅华呈素姿的宓妃和蛾眉淡描的虢国夫人。

但现在,虽然梅花与她们看似相同,但际遇却相差甚远,对比之下,十分可怜啊。

注释最高楼:又名《最高春》。

双调八十一字,亦有七十八字至八十五字各体。

平韵间叶仄韵,但亦有全用平韵或全用仄韵者。

斗清妍:以清雅绝俗的花姿斗奇争胜。

流苏带:用五彩丝结成的带饰。

辟寒钿:用辟寒金制成的首饰:魏明帝时,有人献嗽金鸟,不怕寒,常吐金屑如粟,宫人争以鸟所吐金为钗铒,称之为“辟寒金”(见段成式《西阳杂俎》)。

这两句描绘出梅花的形象。

“更朝朝”三句:言可笑当年,有人竟为琼树美艳,朝朝欣赏:言外之意是说,比之梅花,琼花只能博得一笑而已。

沉香亭:亭名。

《雍录》载:唐兴庆宫图龙池东有沉香亭。

“树不着唐昌宫里玩”:据唐人康骈《剧谈录》记载,长安安禁坊唐昌观有玉蕊,每当春天花开时,乘车骑马来观赏的人很多。

这两句以牡丹和玉蕊为反衬,认为虽然这两种花很鲜艳,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并不能与梅花相比。

“铅华”句:曹植《洛神赋》说洛神(宓妃)“芳泽无加,铅华弗御”,“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铅华:搽脸用的粉。

“蛾眉”句:唐张祜《集灵台》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辛弃疾作品_辛弃疾诗词

辛弃疾作品_辛弃疾诗词

辛弃疾作品_辛弃疾诗词∙辛弃疾:水龙吟原文加赏析∙辛弃疾:满江红原文加赏析∙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原文加赏析∙辛弃疾:《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原文加赏析∙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原文加赏析∙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原文加赏析∙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原文加赏析∙辛弃疾:《满江红·暮春》原文加赏析∙辛弃疾:《念奴娇》原文加赏析∙辛弃疾:鹧鸪天·唱彻阳关泪未干∙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辛弃疾名言名句∙辛弃疾的古诗∙辛弃疾诗词∙辛弃疾的词∙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汉宫春·立春∙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辛弃疾:摸鱼儿∙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辛弃疾:祝英台近∙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丑奴儿∙辛弃疾:粉蝶儿∙辛弃疾:武陵春∙辛弃疾:醉太平∙辛弃疾: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辛弃疾: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辛弃疾: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辛弃疾:卜算子·漫兴∙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辛弃疾:千年调·左手把青霓。

赞美高楼美景的词

赞美高楼美景的词

赞美高楼美景的词
1、《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宋代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

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2、《最高楼·吾衰矣》宋代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3、《白帝城最高楼》唐代杜甫:
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4、《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5、《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最高楼》原文加赏析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赏析】
词,本是一种纯粹的音乐文学艺术品,但在发展过程中,实用功能不断扩大,许多作品已经兼备了应用文的
性质。

特别是到南宋,她几乎进入了人们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可以用来谈恋爱,可以用来交朋友,可以用来孝
顺父母,可以用来联络亲戚,乃至替人作寿,给人送终,祝人新婚,贺人生子,打阔佬的秋风,拍上司的马屁……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能。

然而,写词来训儿子,这还是头一回。

如若编一本“宋词之最”,这首诗该算一
项“纪录”罢?
此词约作于公元1194年(光宗绍熙五年),当时词人五十五岁,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从梁启超、邓广
铭二先生说)。

据词及小序可知,词人因官场上的失意,打算辞官,但那不晓事的“犬子”极力反对,(家中田地、房产还未购置齐全,老头子倒想洗手不干了,一旦他老人家呜呼哀哉,叫咱哥儿们喝西北风去?)于是词人便作
了这首词数落他。

由于“犬子”劝阻自己的充足理由是官做得还不够大,薪俸级别还不够高,一句话,还不够“富贵”,因此,词人首先抓住“富贵”这两个字来作文章,打开窗户说亮话,张口便道:我老啦,干不动了,等“富贵”要等到哪一天呢?接下去改用让步性语气,以退为进:就算能捱到“富贵”的那一天又能怎样?“富贵”是好要的么?爬得高,跌得重,危险得很呐!
上阕头三句看似肆口而成,其实字字都有来历。

“吾衰矣”出自《论语·述而》:“子(孔子)曰:‘甚矣吾衰也。

’”“须富贵何时”出自《汉书·杨恽传》:杨恽报孙会宗书:“人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则见于《晋书·诸葛长民传》。

东晋末年,长民官至都督豫州扬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深得实力派、太尉
刘裕的信任,权倾一时。

他贪婪奢侈,多聚珍宝美女,大建府第宅院。

然而显赫的富贵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快乐,相反,由于时时担心遭到杀身之祸,连觉也睡不安稳,竟至一月中有十几夜做恶梦惊起跳踉,如与人厮打。

他曾
叹息说:”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

“后来果然为刘裕所杀。

词人袭用其语,可见对这样的历史教训深有感触。

那么,怎样才是远祸全身的上上之策是什么呢?只有急流勇退,及时辞官归隐。

于是,下文便拈出一个正面
典型来和诸葛长民作对比。

《汉书·楚元王传》记载,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封楚王,他以穆生、白生、申公等三人
为中大夫,十分恭敬礼遇。

穆生不喜欢喝酒,刘交开宴时,特地为他“设醴”(摆上度数不高的米汁甜酒)。

后来
刘交的孙子刘戊为王,有一次忘了为穆生设醴,穆生退而言曰:我该走了。

醴酒不设,说明王爷已开始怠慢,再
不走,就将获罪遭殃。

穆生称病去职后,刘戊日渐淫暴,白生、申公劝谏无效,反被罚作苦役,真个应验了穆生
的预言。

“暂忘”句即咏此事。

因说穆生,所以,又带出另一位先哲来,那就是在任彭泽县令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弃官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

揣测词人的作意,请陶渊明到场本是为了应付格律。

——此处例须对仗,故不能让”穆
先生“落单,一定得给他找位”傧相;但“陶县令”弃官的动因与“穆先生”又不尽相同,他的拂衣而去,还包含着“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成分,于是,他的出场就给词意增添了一项
新的内容,其作用又不仅仅是给“穆先生”当陪衬了。

总而言之,词人将这两位高士悬为自己的师范,用意十分明显:“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意思是说:朝廷对我既然
不太信任,那么再干下去恐怕就会有祸患那又有什么“富贵”可言呢?更何况,牺牲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去博取“富贵”,代价也未免太大。

这“富贵”求不得,老夫拿定主意要归隐了。

下阕头四句,谈自己辞官后的打算:辟一处花园,建一座亭阁,闲下来作甚?喝老酒。

喝醉了作甚?写诗词。

优哉游哉,岂不快哉!陶然欣然,何其超然!“闲饮酒醉,吟诗”为短句流水对,只寥寥六字,两组连续性的动态
画面,便写尽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的情趣。

然而还不可忽过“佚老”、“亦好”二辞。

其一“老”、“好”相叶,是辅韵,
与“时”、“机”、“归”、“师”、“诗”、“匙”、“非”等主韵共同构成此调的平仄韵错叶格,有声情摇曳之美,其二,四
字俱有典故,“佚老”见《庄子。

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盖谓人生碌碌,只有老来才得安逸(“佚”,同“逸”)。

“亦好”语出唐戎昱《长安秋夕》诗:“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即今俗话
所谓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草窝”。

词人要以“佚老”、“亦好”命名园、亭,虽不直说颐养天年、安贫乐道,但
自珍桑榆、不慕金紫之意,已曲曲传出,韵味更有深长之妙。

词人自己固然是安贫了,其奈“犬子”不“安”何?不可不给以当头棒喝。

于是又折且词笔来训子:千年田换八百主!——多置田产,又有何用?适足害你们弟兄几个成为“败家子”而已!一个人长有几张嘴巴?插得下许多调羹?——家有薄田几亩,还不够你们粗茶淡饭么?你别再说三道四了!如果说上文还带有若干书卷气、不够家常的话,那么最后这一段真可谓口角生风,活生生是老子骂儿子的现场录音,写神了,写绝了!值得一提的是,“千年”二
句虽用俚语,却仍有宋人载籍可以参证。

“千年田换八百主”,见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载五代时韶州
灵树院如敏禅师语。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千年田八百主。

”僧云:“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师云:“郎当屋舍勿(没)人修。

”这些话头,再早些还可寻溯到王梵志诗:“年老造新舍,鬼来拍手笑。

身得暂时坐,死
后他人卖。

千年换百主,各自循环改。

前死后人坐,本主何相(厢)在。

”“一人口插几张匙”,范成大《石湖居士
诗集》卷二十六《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四(穷巷闲门本然):“口不两匙休足谷。

”自注:“吴谚曰:”一口不能着两匙。

‘“用俗话隐括入律,且对仗工稳,尤为难得,词人的水平,真不可测!
这首词,既具备历史的思辨,又富有人生的哲理;既充满着书斋里的睿智,又洋溢着生活中的气息;亦庄亦谐,亦雅亦俚;庄而不病于迂腐,谐而不阑入油滑;雅是通俗的雅,俚是规范的俚;显示出词的胸襟之大、见识
之高、性格之爽、学养之深,显示出词人具有驾驭各种不同类型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

辛词尤善用典故和化用前人成句,此篇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

“吾衰”句用《论语》,是经:“须富”句、“暂忘”
句用《汉书》,“富贵”句用《晋书》,是史:“佚老”用《庄子》,是子:“亦好”用唐诗,是集。

——一首词中,四
部都用遍了。

就时代而言,从春秋、战国、汉、晋、唐、五代一直用到宋。

就文体言,自诗、文一直用到和尚语录、民间谣谚。

就用法而言,或整用成句,或提炼文意,或增减字面,或翻换言语。

在此道上,词人真达到了炉
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宋代,封建帝王用较优厚的经济待遇来笼络武将和士大夫们,以换取他们的忠勤服务,因此,官僚地主置田庄、营第宅、蓄家妓之风盛极一时。

而当时发达的城市商业经济畸形繁荣的色情业,又大大刺激了纨绔子弟的消
费欲望,把他们的胃口吊得很高。

红烛呼卢,千缗买笑,在“销金锅”里荡尽祖产的不肖子孙处处皆是。

“君子之泽”往往二世、三世而斩,不待五世了。

北宋沈括《梦溪笔淡》卷九《人事》记载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将军郭进
的新建府第落成,大开筵席,不但请木工瓦匠与宴,而且让他们坐在自家子弟们的上位。

有人问道:公子们怎么
好同匠人为伍呢?郭进指着工匠们说:这是造房子的。

又指着子弟们说:这是卖房子的,当然应该坐在下风。


死后不久,府第果然落入他人之手。

郭进者流,看问题不可谓不透彻,做事情不可谓不通达,然而既有先见之明,那又为何还建造府第呢?既然建了,又为何不能对子弟们严加管教,使之成器?相比之下,词人能够不措意于营
置田产,且“犬子”嘟嘟囔囔时乃能赋词骂,真算得上是一位高明的家庭教育专家了。

这在封建时代真是难能可贵,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恐怕也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