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钻心虫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水稻害虫

水稻害虫

(2)卵:
产在叶片、叶鞘上。
卵块一般在日出以后孵化,尤其是上午6-12时孵 化率最高。
(3)幼虫 一般6-7龄。
(4)蛹
越冬代幼虫常在稻桩和稻草中化蛹,其他各代 在水稻分蘖期间都在叶鞘内化蛹,拔节期以后一 般在稻茎内或叶鞘与茎杆间化蛹,直径在3mm以 上的茎杆,绝大多数幼虫在茎杆内化蛹。在稻株 上化蛹部位的高低,常与化蛹前稻田水层深度有 关,一般在离水面1寸左右的高度,如果蛹被水淹 没则大量死亡。
终年繁殖区 北纬21°以南,8-9代
江苏各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双轨 制。 江苏各地区第三代稻纵卷叶蛾的发生 量有二个高峰:
第一峰来自南方的迁入。
第二峰是本地虫源,年度之间哪一是 高峰不同。
2.越冬与迁飞
稻纵卷叶螟没有滞育现象。它是一个迁飞性 害虫。它的越冬北界是北纬30°。 在北纬25-30度之间,该虫尽管可以越冬, 但量少不能 成为第二年大发 生的虫源。
5 1
2
4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1 二化螟卵
图2 二化螟幼虫
图3 二化螟蛹
图4 二化螟成虫
图5 二化螟为害状
二、生活史、习性
1、发生代数 在北纬32—44°之间,即长江以北地区, 大部分地方发生二代,偏北部发生一代, 偏南部在少数情况下发生三代。
2、越冬
二化螟是以4—6龄 幼虫在稻草、稻桩、春 花植物、茭白遗株以及 杂草中越冬,越冬幼虫如果早春气温升高时还可 出来继续取食,进行补充营养。
3. 各虫态习性
(1)成虫 (2)卵
大螟的卵大多数产
在叶鞘与茎杆之间。
分蘖期:由下向上第一叶鞘内占17%; 第二叶鞘44%;第三34%;第四5%。
孕穗期:剑叶鞘内14.6%;剑叶下第一 鞘50.9%;第二鞘27.3%;第三、四鞘7.4%。

水稻钻心虫用什么

水稻钻心虫用什么

水稻钻心虫用什么
水稻钻心虫可以用爱福丁、多来宝和菊马等药剂,要定期给水稻喷药进行抑制。

水稻受钻心虫的侵害,也可以在稻田里放置钻心虫的天敌,例如黑卵蜂或赤眼蜂等等。

水稻钻心虫在幼年期,可以给水稻喷洒灭杀毙、甲维盐虫酰肼和甲维盐等药剂。

水稻钻心虫用爱福丁
水稻在生长期间,很容易受到钻心虫的侵害,后期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水稻受钻心虫的侵害后,可以给其喷洒爱福丁、多来宝、菊马、氰戊菊酯和幼脲等药剂。

药剂要需定期喷洒,一般4~6天可喷1次,连续喷洒3~4次即可。

水稻钻心虫也叫作二化螟和三化螟,会钻进水稻的茎秆中,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想要除掉水稻钻心虫,也可以在稻田中放置钻心虫的天敌。

养护期间,在稻田里放一些黑卵蜂或赤眼蜂等虫类,能够除去部分钻心虫,再配合药剂进行除虫。

水稻在生长期间,尽量在幼虫孵化期进行除虫,能够减轻水稻所受的伤害。

在幼虫期间,可以给灭杀毙、甲维盐虫酰肼和甲维盐等药剂。

药剂要根据说明,进行合理的稀释,仔细的喷洒在水稻的茎秆、叶片和周围的土地上。

在喷药期间要注意,药剂浓度过高会使水稻得药害,不利于水稻后期的生长。

给水稻喷药期间,药剂要定期使用,若是中途停用,会降低药效。

水稻在恢复后,后期养护需要定期给其喷洒杀菌药剂,可以避免水稻受病虫侵害。

稻螟虫防治

稻螟虫防治

图4.2.1-8 二化螟成虫背腹面
图4.2.1-9 二化螟卵
(3)幼虫 体淡 褐色,头和前胸盾片 褐纹,最外两条为气 门线。
(4)蛹 黄褐色, 体长约10mm,呈圆形, 后足不伸出,两翅不 接触,腹部第七节有 裙纹。
图4.2.1-10 二化螟幼虫
图4.2.1-11 二化螟 形态特征
3.大螟 (1)成虫 体比二化螟肥大,灰褐色,前翅 长方形,中央有一暗褐带纹,并有4个褐点,排 列成不规则四方形。雌蛾体长16mm,触角鞭状, 雄蛾体长10~13mm,触角锯齿形。 (2)卵 扁球形,表面有放射状细隆线,初 产时白色,将孵化时呈淡紫色,卵粒平排成条状, 卵粒比其他三种螟卵大,灰黄色。
2.二化螟 二化螟蛾生活习性大致与三化螟相似。初孵 幼虫从叶片可吐丝下垂至茎秆,咬孔侵入,随着 龄期增大,则分散进行钻蛀为害。 幼虫老熟后,能转移到健株茎内或叶鞘内侧 化蛹。 3.大螟 大螟其发生时期基本上同二化螟,只是第一 代不为害水稻,只为害旱地禾本科植物。
三.综合防治
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 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2.人工物理防治 点灯诱蛾灭杀成虫、摘除卵 块、拔除枯心苗等措施都是有效的。 3.生物防治 在卵孵高峰后2~5天或一、二龄 幼虫期,用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加水喷雾,一般喷施 1~2次,并注意保护其他天敌。
4.化学防治 防治水稻螟虫,要采取二化螟 挑治一代,重防二代;三化螟重防三代。选用苦 参碱、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加水喷雾。防治二化 螟和三化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三唑 磷等药剂,加水喷雾。
稻螟虫
一、形态特征 二、发生规律 三、综合防治
概述
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国内发生为害的主要 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均属鳞翅目,大螟属 夜蛾科,其余均属螟蛾科。

第五章_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五章_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 农药轮换使用,以免害虫产生抗性 • 为保护水生动物,防止施过药的田水流入
河塘 • 安全间隔期14天
二、稻纵卷叶螟
• 稻纵卷叶螟(卷叶虫) • 鳞翅目,螟蛾科 • 分布地区:华南
长江中下游地区 • 为害水稻叶片
一、形态特征
• 卵:扁平,椭圆形。初产时白色,后变淡黄色, 将孵化时可见黑点
• 幼虫:体长14~19㎜,头褐色 • 蛹:体长7~10㎜,圆筒状,茧白色,很薄 • 成虫:黄褐色,体长7~9㎜,翅展16~18㎜,前翅
预测预报:
பைடு நூலகம்
• 1、查卵孵进度,定防治适期

当孵化率达50%时为卵孵高峰期,即防治适期
• 2、查卵块密度、枯鞘率,定防治对象田

分蘖期,每亩卵块50个以上的田块

孕穗到抽穗阶段,每亩30个卵块以上
• 枯鞘率,达5%
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 1.农业防治
(1)消灭越冬虫源。处理残株、稻桩,清除田边杂草;在 成虫羽化之前处理完稻草,或于螟蛾羽化始盛期往稻草堆 上喷药; 早稻收割后,将稻草及时挑离稻田,曝晒数天, 杀死稻草内大部幼虫,同时将稻桩及时翻入泥下,灌满田 水,杀死稻桩内螟虫。
• 每100丛有幼虫30~50头 • 每亩有幼虫3000~5000头 • 每100丛有虫苞15~20个
四、综合防治
• 生物防治
• (1)保护利用天敌,赤眼蜂 • (2)喷施BT乳剂
• 化学防治
• 杀螟松乳油、杀虫双水剂、毒死蜱
• 农业防治 • 物理防治
• 1、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合理施肥,使水 稻生长发育健壮,防止前期猛发旺长,后期恋青 迟熟。科学管水,适当调节搁田时间,降低幼虫 孵化期田间湿度,或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2-3天, 杀死虫蛹。2、保护利用天敌。纵卷叶螟天敌约 80多种,各虫期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卵期寄生 天敌如赤眼蜂,幼虫期如纵卷叶螟绒茧蜂,捕食 性天敌如蜘蛛、青蛙等,对纵卷叶螟都有很大控 制作用。3、水稻分蘖期和穗期易受稻纵卷叶螟为 害,应采取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18%杀虫双 撒滴剂、杀虫单、特杀螟、三唑磷等。

水稻钻心虫防治

水稻钻心虫防治
02 局部喷药
为避免伤害天敌和减少环境污染,应采用局部喷 药的方式,针对虫害高发区域进行重点喷洒。
03 选择合适喷头
使用合适的喷头可以更好地将药液喷洒在稻株上 ,提高防治效果。
加强田间水肥管理
控制水位
水稻田的水位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要有足够的水量来保持水稻的正常生长,又要避免水位过高导致钻心虫的 繁殖。
水稻钻心虫防治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水稻钻心虫概述 • 水稻钻心虫防治方法 • 水稻钻心虫防治技术 • 水稻钻心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
因分析 • 水稻钻心虫防治建议与展望
01
水稻钻心虫概述
定义及生活习性
定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稻钻心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以幼虫蛀入水稻茎秆内 取食为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生活习性
水稻钻心虫的幼虫通常藏身于水稻植株的基部,通过咬 食水稻茎秆来生存。成虫则在水稻植株上产卵,孵化后 的幼虫继续为害水稻。
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危害症状
水稻钻心虫的为害症状主要包括植株弯曲、矮缩、结实率下降等。受害部位通常出现黄褐色或 黑褐色的斑点,严重时会导致水稻整株死亡。
发生规律
水稻钻心虫的发生规律通常与气候、土壤和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 食源是促进其繁殖和扩散的重要条件。
02
水稻钻心虫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01 选用抗虫品种
选用对水稻钻心虫抗性较强的品种,提高水稻的 抗虫能力。
02 合理耕作制度
通过合理安排耕作制度,如稻麦轮作、水旱轮作 等,减少钻心虫的繁殖和危害。
03 加强田间管理
通过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清除杂草等措施,改 善田间环境,增强水稻的抗虫能力。

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二化螟又称钻心虫,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较大。

做好二化螟的防治,促进水稻丰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如何使用,看一看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有哪些。

1、水稻二化螟危害症状
水稻分蘖期受一代幼虫危害,造成枯心苗和枯梢;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枯穗和白穗;灌浆、乳熟期受害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多,易倒折。

2、水稻二化螟的药剂防治方法
根据预测预报在一代幼虫孵化高峰期(6月下旬)后1周左右,发现枯梢率达3%以上时施药,每亩用20%三唑磷乳油100~150毫升,按说明兑水喷雾;
在8月初见枯梢白穗时,每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克或90%杀虫单50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兑水100公斤泼浇。

施药后保持3~5厘米浅水层5~7天以上。

3、水稻二化螟的农业防治措施
(1)虫害严重田块秋收后的稻茬要集中销毁,清除田间有虫稻草,铲除田边杂草,减少中间寄主,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

搞好秋整地,深翻25厘米,造成土壤环境优良。

加强稻田的水肥管理,增施农家肥,重施硅肥,每亩施硅钙肥20~25公斤;移栽前大水泡田3~4天,在一代蛹高峰期(6月下旬)深水灌溉一周,减少二代虫源。

(2)物理防治:利用成虫趋光性,在二化螟蛾进入盛发阶段,采用黑光灯诱杀效果更好。

(3)人工拔除虫伤株:二化螟幼虫有先集中后分散转移的习性,在螟卵盛孵到幼虫转株前,将虫伤株拔除,带出田外沤肥,可消灭大量幼虫,防止转株危害。

浅谈水稻“三虫”用药及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浅谈水稻“三虫”用药及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浅谈水稻“三虫”用药及综合防治技术要点湖南湘北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6℃,年日照时数1775.7小时,无霜期287天,10℃以上活动积温5296.1℃,年降雨量为1237.7毫米,雨量多集中在4-7月份,为水稻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作物以水稻为主,栽培方式主要有双季稻、稻-油、稻-虾和稻-菜等模式。

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水稻的优质高产,同时也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暴发。

水稻“三虫”指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是稻区危害发生最为常见的虫害,本期重点介绍7-8月份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发生特点1、水稻二化螟二化螟又称钻心虫,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属本地虫源,以幼虫稻草和其他草本上越冬,一年一般发生三代。

幼虫为害水稻叶鞘、茎、穗杆,形成枯鞘、枯心、死孕穗、白穗、虫伤株。

幼虫主要在水稻叶鞘内取食,将植株自身叶片的输导组织破坏,造成枯鞘。

随着虫害的发生,水稻植株也慢慢呈现病态,最明显的就是枯心苗白穗,直接造成水稻千粒重降低、空瘪粒增加,严重时导致水稻减产达2-3成。

2、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又称刮青虫,属外地迁入为害种群。

每年以5-7月份迁入为主,6-8月份有三个较为明显的成虫、幼虫盛发高峰。

预测发生时期和虫量以第一次迁入期蛾量、虫态历期或届时外地迁入蛾量和时间来判断。

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形成卷筒、造成白叶。

稻纵卷叶螟危害水稻的明显特征就是将叶片卷成虫苞,让其幼虫在卷叶里面蚕食水稻叶肉组织,只留水稻叶片表皮,破坏水稻自身运输结构,导致水稻的千粒重下降,影响产量。

以水稻三片功能叶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一般可减产1-2成。

3、稻飞虱主要有三种: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

早稻和一季稻前期以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为主,一季稻中、后期和晚稻以褐飞虱为主。

褐飞虱是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一个种群,灰飞虱以本地虫源为主,白背飞虱、褐飞虱则以迁入为主,一般年份有5-6个若虫盛发高峰。

成若虫主要群集于稻丛基部,剌吸茎叶组织汁液,消耗稻株养分,使谷粒不饱满,千粒重减轻,瘪谷率增加。

水稻三化螟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三化螟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三化螟综合防治技术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蛀心虫、钻心虫等,是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

该虫以幼虫钻蛀稻株危害,在分蘖期危害形成枯心病,在孕稻期危害造成白穗和枯孕穗。

一般发生年份,危害率在5%~10%,发生重的年份,损失产量在20%以上。

一、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约12毫米,体黄白色,前翅三角形,淡黄色,中央有一黑点,产卵前腹部末端有一撮黄色绒毛;雄蛾体长约9毫米,全身灰白色,前翅淡灰褐色,中央小黑点比较模糊,从翅尖到后缘有一黑色带纹,外缘有9个小黑点,前面7个比较明显。

卵:卵块长椭圆形,略扁,初产时蜡白色,孵化前呈灰黑色,每卵块有卵10~100粒,卵块上覆盖有棕色绒毛。

幼虫:一般分为5龄和预蛹。

1~3龄幼虫体黄白至黄绿色;4。

5龄幼虫体胖,黄绿色;预蛹体缩短,不活动,腹足退化。

二、危害症状水稻苗期和分蘖期,初孵幼虫从水稻茎部驻人,1周左右,造成枯心苗。

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初孵幼虫从包裹稻郭红莉穗的叶鞘上或稻穗破口处侵入,取食稻花发育至2龄,在稻穗颈部咬孔侵入,并咬断稻茎造成白穗。

三、防治技术1、压低虫源基数。

三化螟以老熟幼虫在禾蔸内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始虫源,故压低虫源基数的主要措施有:1.春耕灌水,淹没禾蔸10天;2.齐泥割稻,冬季挖锄或捡拾烧毁外露稻桩;3.绿肥留种田应选择螟害轻的稻田或旱地;4.选用良种,加强水肥管理,促平衡生长,抽穗整齐;5.减少水稻混栽;调整播种期,使水稻“危险生育期(破口抽穗)”避开蚁螟孵化盛期;6.及时夏耕灭茬,于早稻收割后立即将禾蔸扎入泥中。

2、农业防治。

(1)灌水杀蛹:当越冬三化螟化蛹盛期,对冬闲田、绿肥留种田等灌水淹没稻桩2—3天。

(2)栽培治螟:避免单双季稻混栽,不种或少种插花田,减少“桥梁田”,减轻螟虫发生。

防治水稻三化螟必须在搞好农业防治基础上,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控制螟虫危害。

3、创造条件,开展生物和物理防治。

1.每30至50亩安装频振式电子杀虫灯一盏,可大大减少螟虫数量;2.发蛾高峰期每亩放置性诱扑器一个,诱杀成虫;3.避免施用高毒农药,保护利用赤眼蜂、青蛙、蜘蛛、燕子等天敌;4.释放稻螟赤眼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钻心虫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水稻钻心虫是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等水稻钻蛀性害虫的总称。

从昆虫学专业角度来说,二化螟、三化螟属于螟蛾科,而大螟则是属于夜蛾科;从其成虫的体型上来区分的话,大螟的体型比较“粗壮,而二化螟、三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体型相对比较“苗条”一些;从其分布来说,全国主要稻区主要以二化螟和三化螟最为常见。

下面就二化螟和三化螟的相关知识做一下简要介绍。

二化螟:学名属鳞翅目,螟蛾科。

属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形态;
卵块幼虫蛹成虫
二化螟危害特点:
二化螟螟蚁孵化后,先群集叶鞘内取食内壁组织,造成枯鞘,2龄后开始分散转株蛀人稻茎为害。

幼虫钻蛀稻株,因为害部位和水稻生育时期的不同而表现不同;分蘖期造成枯鞘、枯心,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或虫伤株,抽穗期造成白穗或虫伤株;幼虫常群集为害,一根稻秆中常有多头幼虫,多者可达数十头,秆内虫粪较多。

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

属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形态;
卵幼虫蛹成虫
三化螟危害特点:
三化螟和二化螟为害都是钻蛀水稻茎秆,在苗期和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在孕穗初期侵入,造成枯孕穗,在孕穗末期和抽穗初期侵入,咬断穗颈,造成白穗或虫伤株。

三化螟为害的水稻,一般每株有一条幼虫,株内虫粪较少,粪粒清晰,蛀孔整齐、圆形。

三化螟与其他螟虫相比有一显著不同特征——幼虫钻入之后在茎节上部将心叶或稻茎维管组织环切、咬断,切口颇整齐,形似“断环”。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难点难以把握防治时期,世代重叠、大小龄虫混杂。

虫体隐蔽,药液难以接触虫体。

害虫抗药性增强。

农户分散经营、分散管理,漏治田、桥梁田成为虫源地。

亩用药量、用水量不
足。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策略目前,采取“防、避、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掌握害虫发生期、发生量和发生程度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学农药,条件具备时,还可选用抗虫转基因水稻
品种。

(1)消灭越冬虫源:通过耕翻种植或浅旋耕灭茬,减少稻桩残留量,清理稻草,铲除田边、沟边的茭白、杂草,以减少虫源,破坏螟虫越冬场所,降低螟虫越冬成活率。

(2)更新水稻品种:压缩或淘汰少数特别感虫的品种,以减少化学防治压力和发生基数。

(3)肥床旱育:与水育秧相比,肥床旱育秧田二化螟的落卵量低,大田受害轻。

(4)淹水灭蛹:因二化螟初孵虫危害水稻叶鞘,因此迟熟冬作田、草子留种田,在化蛹期淹水 3.5~6.5厘米,可将大部分蛹淹死。

或在第一、第二代幼虫老熟期放干田水,让幼虫钻入根标化蛹,化蛹期淹深水3天,可将大部分蛹淹死,杀虫效果达90%以上。

(5)适期迟播,栽培避螟:全面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可适当推迟水稻播种期,使易落卵的水稻苗期避开一代螟虫产卵盛期,降低秧田落卵量,减轻一代螟虫的发生量和全年发生基数,达到栽培避螟的目的。

(7)药剂防治:①坚持“狠治一代,普治二代”的防治策略。

一代以压低基数为目标,秧田集中防治,防效明显。

二代以控制危害为目标,保产夺丰收。

②掌握虫情,保证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药。

③选准药剂,保证防效。

药剂防治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代次因地制宜选择药剂,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用量,做到轮换
用药,减缓抗药性,选择低毒和生物农药。

④正确施药,发挥药效。

推荐化学防治药剂为:20%辛·唑(爽叼)、3.2%阿维菌素(万机)、甲维盐(稻拳)、2.2%甲维·氟铃脲(威纵)、48%毒死蜱(乡村)等。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技巧正确选择农药,注意药剂的合理复配。

对准水稻基部喷药。

药后田间保持3~5厘米的水层。

用水量要足:亩(667平方米)用水量不少于30公斤。

早晚施药:上午9点前,下午5点后用药。

注意天气预报,用药4小时内遇雨需要重新施药。

注意掌握在害虫钻心前用药。

爽叼为独家成熟配方,对以钻驻的钻心虫有直接杀死作用,钻心虫初发生时亩用量80ml—100ml,钻心虫大发生時亩用量100ml—150ml。

威纵杀虫杀卵,对卷叶螟防治效果突出,同时兼治钻心虫,使用带宽。

前期亩用量80ml—100ml,后期亩用量120ml—150ml。

万机、稻拳、毒死蜱则属于广谱性杀螨剂对水稻钻心虫均有很好防治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