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障碍跑教学设计
初中障碍跑训练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障碍跑训练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速度和力量。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挑战困难的勇气。
教学内容:1. 障碍跑的基本技巧训练。
2. 障碍跑的实战训练。
3. 团队合作障碍跑训练。
教学资源:障碍物、计时器、安全器材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障碍跑的定义和意义。
2. 引导学生了解障碍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二、基本技巧训练(20分钟)1. 教师示范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如跨越、翻越、钻爬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基本技巧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战训练(25分钟)1. 教师设置障碍跑路线,包括各种障碍物。
2. 学生分组进行实战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3. 鼓励学生互相加油,挑战自我。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了解团队合作在障碍跑中的重要性。
二、团队合作障碍跑训练(20分钟)1. 教师设置团队合作障碍跑路线,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训练。
2. 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障碍跑任务。
3.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三、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障碍跑中的感受和体验。
3. 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速度和力量得到提高。
3. 学生展现出团队合作精神和挑战困难的勇气。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初中障碍跑体育教案

初中障碍跑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障碍跑教学,使学生掌握快速安全过障碍物的技能。
2. 技能目标:在快跑的途中运用跳、跨、钻、绕等方法越过障碍,提高学生综合运动技能。
发展学生力量、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等优良品质;通过团队合作,增强自信心。
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
感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理念。
二、教学内容1. 障碍跑技能教学2. 团队合作与竞技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快速安全的通过障碍物。
2. 教学难点: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自信心。
四、教学过程1. 开始部分(5分钟)1.1 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1.2 师生问好!1.3 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要求:学生集合快、静、齐。
课上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进行学习。
及时与老师交流沟通,做到不懂就学,不会就问。
2. 准备部分(5分钟)2.1 跳热身操:首先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2.2 伴奏《最炫民族风》:配上音乐跳热身操《兔子舞》。
要求:有节奏感,动作到位。
3. 基本部分(25分钟)3.1 穿越隧道(团结):同学们,你们听过游击队的故事没有?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采取了地道战的形式,最后将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今天同学们,我们每一名同学都是一名革命战士,只有成功穿越敌人的封锁线,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请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穿越隧道比赛。
3.2 跨越障碍(勇敢):同学们,前方有一个敌人阵地,我们需要快速冲过敌人的防线,但是敌人设置了许多障碍,我们需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快速安全的通过障碍物。
请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跨越障碍比赛。
3.3 攀爬障碍(坚持):同学们,我们已经成功穿越了敌人的封锁线,但是敌人并不会就此罢休,他们设置了最后一个障碍,我们需要攀爬过高墙,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请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攀爬障碍比赛。
3.4 团队合作与竞技比赛:请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团队合作与竞技比赛。
初中障碍跑跑教案

初中障碍跑跑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1. 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2. 团队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二、技能训练(10分钟)1. 教师示范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如如何跨越障碍物、如何快速通过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提高技能。
三、团队合作(10分钟)1. 教师提出团队合作的要求,如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等。
2. 学生分组进行障碍跑比赛,要求每组成员必须共同完成任务。
3. 教师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情况,并进行评价。
四、克服困难(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障碍,如寻找替代方案、改变策略等。
2. 学生分组进行障碍跑比赛,要求每组成员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任务。
3. 教师观察学生的克服困难情况,并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如障碍跑技巧、团队合作精神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障碍跑技巧进行评价,如跨越障碍物的能力、快速通过障碍物的能力等。
2. 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价,如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等。
3. 对学生的克服困难能力进行评价,如寻找替代方案、改变策略等。
教学资源:1. 障碍物(如椅子、绳子等)。
2. 计时器。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在学生进行障碍跑练习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在团队合作和克服困难环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障碍跑体育教案初中

障碍跑体育教案初中1. 让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障碍跑基本技巧:跨跃、翻越、钻爬等。
2. 障碍跑接力比赛:小组间的竞技对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以及团队协作的默契。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点名报数,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热身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3. 技能训练:(1)基本技巧训练:分别进行跨跃、翻越、钻爬等障碍物的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组合障碍训练:设置一个由多个障碍物组成的路线,让学生连续完成,提高适应能力。
4. 接力比赛: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障碍跑接力比赛,每组人数自行确定。
比赛过程中,要求既要快速完成比赛,又要保证安全。
5. 总结与反思:比赛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心得体会,分析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
2. 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六、教学注意事项1. 强调安全第一,确保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安全。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避免个人英雄主义。
七、教学资源1. 障碍物:轮胎、梯子、栏架等。
2. 计时器:用于记录比赛时间。
八、教学建议1. 障碍跑教学应结合实际情况,可根据场地、器材等条件进行调整。
2. 注重基本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作水平。
3. 增加团队协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默契。
4. 定期组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初中障碍跑游戏教案

初中障碍跑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如跨越、翻越、钻爬等。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锻炼学生身心,培养学生的耐力、速度和灵活性。
4.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障碍跑基本技巧训练2. 障碍跑接力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跨越障碍物和传接棒的熟练度。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基本技巧训练(15分钟)2.1 教师示范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如跨越、翻越、钻爬等。
2.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3 学生进行小范围的比赛,互相观摩和学习。
3. 障碍跑接力比赛(20分钟)3.1 教师设置障碍跑赛道,分为若干个障碍物。
3.2 学生分组进行接力比赛,每组四人。
3.3 比赛过程中,学生需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技巧通过障碍物。
3.4 教师记录比赛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4.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4.2 学生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和感受。
4.3 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
2. 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对学生的态度和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2.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敢品质。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初中障碍接力跑教案

初中障碍接力跑教案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障碍接力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和比赛规则,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9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障碍接力跑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障碍接力跑技术动作教学:包括起跑、跨越障碍、传接棒、冲刺等环节。
2. 障碍接力跑比赛规则讲解:包括比赛场地、参赛人数、比赛流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障碍接力跑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2. 教学难点:传接棒的时机和配合,以及跨越障碍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述一位运动员在障碍接力比赛中克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励志故事。
2. 技术教学(20分钟)1)起跑:教师讲解起跑的技术要领,学生进行原地起跑练习,注意起跑动作的规范性。
2)跨越障碍:教师示范跨越障碍的方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掌握跨越障碍的技巧。
3)传接棒:教师讲解传接棒的技术要领,学生进行传接棒练习,注意传接棒的顺畅和默契。
4)冲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冲刺练习,强调冲刺过程中的速度和力量。
3. 比赛规则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障碍接力跑的比赛规则,包括比赛场地、参赛人数、比赛流程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比赛规则。
4. 实践训练(20分钟)1)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障碍接力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比赛演练:学生进行模拟比赛,体验比赛氛围,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技术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技术动作,评价学生对障碍接力跑技术的掌握程度。
2. 比赛评价:通过模拟比赛,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比赛表现。
初中障碍跑教案

初中障碍跑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2. 学生能够在障碍跑中展示出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学生能够通过障碍跑锻炼自己的耐力和毅力。
教学重点:1. 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2. 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学生的耐力和毅力。
教学准备:1. 障碍物:轮胎、木板、绳索等。
2. 安全装备:头盔、护膝、护腕等。
3. 计时器。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和拉伸。
二、技能学习(15分钟)1. 教师示范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如如何跨越障碍物、如何快速通过障碍物等。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三、实践训练(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障碍跑实践训练,教师观察并指导。
2. 教师记录学生的成绩,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调整。
四、比赛环节(15分钟)1. 学生进行障碍跑比赛,教师记录成绩。
2. 教师对比赛结果进行点评,鼓励优秀学生,指导表现不足的学生。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以及自己在障碍跑中的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的技术水平:通过观察学生在障碍跑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技术水平。
2. 学生的耐力和毅力:通过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耐力和毅力。
3.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障碍跑练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2. 学生可以参加校外的障碍跑比赛,锻炼自己的竞技能力。
3. 学生可以进行障碍跑的创编和设计,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障碍跑》教学设计

《障碍跑》教学设计障碍跑说课稿篇一一、设计思路:初二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好学、乐动、富于幻想,乐于展示。
但农村学生与城市初中学生相比,信息储量小,心理开放度弱,遇到困难挫折时心理控制和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自我封闭意识”短时难以消除。
因此,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启发思维、合作探究、团结协作为主线,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学习,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通过快速穿越固定、移动障碍的学习,激发学生突破怯弱、害怕失败的心理障碍,超越自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充分挖掘学生战胜困难的潜能,促进技能与情感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快速穿越障碍学习,要求学生对障碍的路线、间距、移动空间和幅度,在瞬间作出迅速判断后,有效避开,快速穿越过去。
本课让学生在快速运动中穿越固定、移动障碍,能高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穿越固定障碍和移动障碍的能力,并利用人体做固定、移动障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配合意识,并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体验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培养顽强的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学情分析本课参与对象是水平四八年级的学生。
具有一定的辨别思维和动手能力,注意力指向性较强,并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认知和技能有一定的提高,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
本课通过游戏、练习、比赛等多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师生之间心理互动,增强学生对上好体育课和乐于参加各种技能学习的信心。
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知道障碍跑的意义和通过简单障碍物的方法,具有主动参与练习的态度,乐于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比赛。
2、运动技能目标:做出钻、跨、绕、滚等为主的简单障碍跑方法,体验过障碍成功时带来的快乐,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增强过障碍的基本活动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体验过障碍成功带来的快乐,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障碍跑教学设计一、教学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以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采用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中受益。
二、学生起点能力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中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好模仿、爱受表扬、好玩好动等特点,但他们却有着好展示、乐于帮助别人的特点。
因此,在过障碍跑学习过程中,我都是以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利用项目的不断变换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以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掌握障碍跑的知识和技术方法。
三、教材分析障碍跑是一项在跑的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障碍物的自然快跑运动。
途中一般要用爬、跨、钻、走等方法通过障碍物,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实用性较强的综合运动。
障碍跑能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障碍物,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肌肉力量、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克服心理障碍,适应环境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障碍跑的距离和内容、数量以及障碍物的难度可根据水平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做适当调整,练习中可向学生提出快速、安全通过障碍物等要求,满足水平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学重点:踏的重心前移,跨的抬腿,钻的身体协调配合,绕的外侧脚的脚内侧着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踏、跨、跳、钻、绕等技术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水平四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大家积极参与活动,使身体得到锻炼发展同学的协调性、灵敏性、跨越障碍的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讲解示范、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障碍跑练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策略选择(一)教法设想根据本课所选择教学内容的特点,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提示法在课的开始热身部分的报数慢跑,学习提高部分的过障碍练习中教师讲解,提问,并提示的方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示范法、纠正错误与帮助法①在做徒手体操和过障碍的练习,教师均采用了示范法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②在做过障碍的练习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指出技术动作的错误,避免错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
采用了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
3、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游戏法、比赛法。
在课的学习提高部分,采用了游戏的方法,教师运用“趣味障碍物”的游戏方法提高学生传球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法、小群体学习法、在过障碍物的练习和趣味障碍物的练习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小组间的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助于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集体意识。
(二)学法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通过体育教师主导作用和体育骨干的带动,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运动中去。
六、教学过程(一)开始热身部分(8 分钟)1、课堂常规( 2 分钟)(1)教学活动①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②宣布课的内容,提出要求③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2)组织措施:队列队形如(图1)四列横队集合(按高矮顺序排列,男生站在一、二排,女生站在三、四排)△△△△△△△△△△△△△△OOOOOOOOOOOOOO★(图1)(3)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思想集中。
2 •报数慢跑(3分钟)在教师的带领下,围成圆圈慢跑,教师站在圆圈中喊数,喊“1”时学生逆时针跑,喊“ 2”时学生逆时针侧着并步跑,喊“ 3”时学生逆时针向前跳,喊“ 4”时学生原地踏步。
(1)教学活动①教师讲解并示范后,学生开始练习。
②学生围城一个圈在教师的口令下慢跑。
③教师组织练习,观察学生练习并语言提示。
(2)组织措施:由原来的四列横队,四排的首尾相接成圆圈,队列队形如(图2)(3)要求:跑步运球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态度认真,积极做练习。
模仿动作要到位,听口令进行练习。
速度均匀,精神饱满。
3 •徒手操4*8 (3 分钟)第一节:扩胸运动要求:弓步后腿蹬直,全脚掌着地,重心在前腿,扩胸时要抬平。
第二节:体转运动要求:分腿站立两脚与肩同宽,上体转动时全脚堂着地,脚跟不离地,单臂侧摆的幅度要大。
第三节:体侧运动要求:上体侧屈要充分,重心落在支撑腿上,腰以下部位要保持正直,防止上体前屈。
屈肘向侧扩展时,避免肘部向下。
第四节:正压腿要求:上体前屈要充分,重心落在支撑腿上,腰以下部位要保持正直,防止上体刖屈。
第五节:侧压腿要求:上体侧屈要充分,重心落在支撑腿上,腰以下部位要保持正直,防止上体、八|—r前屈。
第六节:手腕踝关节运动要求:身体保持直立,放松身体,只有脚尖紧贴着地面,旋踝动作幅度由小到大。
⑴、教学活动①集合整队,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全体学生面向教师,队形如(图3)。
②教师讲解示范(背面与镜面示范),强调做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③学生跟着教师口令一起,注意模范教师动作。
⑵组织措施学生成四列横队广播体操队形散开,全体学生面向教师,队形如(图3)△△△△△△△△△△△△△△O O O OOO OO O O OOO O★(图3)⑶要求:动作应舒张大方、协调有力,节奏感强。
(二)学习提高部分(27 分钟)1.障碍跑(7 分钟)动作要领:踏:单脚踏跳,摆动腿屈膝上障碍物,重心前移;跨:踏跳点的选择、摆动腿高抬向前跨步;钻:降低重心、低头、协调连贯;绕:降低重心、外侧脚的脚内侧着地;重点:踏的重心前移,跨的抬腿、钻的身体协调配合、绕的外侧脚的脚内侧着地。
难点:灵活运用踏、跨、跳、钻、绕等技术。
(1)教学活动①教师质疑:假如跑步时,前面有个石板或小沟,你该怎么办?②学生讨论、尝试、练习。
③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并强调动作重点与难点。
队形如(图1)④学生练习(每个学生尝试一次)1)“踏上式”过障碍物练习。
如(图4)方法:单脚踏跳,摆动腿屈膝上障碍物,重心前移,踏跳腿屈膝迅速前迈跳下,继续跑进,障碍物高40CM。
要求:单脚踏跳,屈膝跳上,重心快速移动。
2)跨过障碍物练习。
如(图4)方法:单脚踏跳,上体稍前倾,摆动腿高抬向前跨步,踏跳腿同侧臂向前摆,异侧臂向后摆,踏跳腿屈膝前摆,摆动腿将落地时,踏跳腿迅速向前迈出跑进,障碍物可以用小垫子要求:正确选择踏跳点、摆动腿高抬向前跨步;3)钻过障碍物的练习。
如(图4)方法:根据障碍物可以是呼啦圈或跨栏架,采用屈身钻过障碍物。
要求:降低重心、低头、协调连贯。
4)绕过障碍物的练习。
如(图4)方法:降低重心、外侧脚的脚内侧着地,改变跑步的方向,绕过一个障碍物,可以用大垫子要求:外侧脚的脚内侧着地。
5)连续跑多个障碍物练习。
如(图4)方法:从起跑线开始助跑,每位同学依次经每个障碍物进行“踏上式”过障碍物,跨过障碍物,钻过障碍物,绕过障碍物。
要求:按要求进行跑过每个已设的障碍物。
⑤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与帮助⑵组织措施:学生由原来的准备活动队形如(图1),向障碍物的方向转,成四列横队,如OCO©♦♦♦♦9 9 9 99 9 9 99 9 9 99 9 9 9注:♦跨过O钻过◎绕过★折返图四(3)要求:学生应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互帮、互学、练习时应注意安全。
2.游戏:趣味障碍跑(20分钟)游戏方法:学生分成4组,每组10人,队形如(图5)。
每组学生接力跑克服每小组讨论出来的一个障碍物,在各自的范围内按过障碍物的要求进行游戏比赛。
游戏规则:开始时每组第一位同学站在起跑线前,听到开始的口令后立即跑出并在相应的区域内依次过每个障碍物。
不得抢跑,不按要求跑的那组将扣2分,速度最快的那组得5分,最慢的那组全体成员将做原地蹲起5次。
⑴教学活动①教师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根据上课限有的条件,给每组2分钟的时间去设想并讨论更多种类的有趣的障碍物来供大家进行游戏比赛。
②每组至少提出三个障碍物跑的方案,教师抽一个方案作为大家游戏的障碍物。
③学生设想出的障碍物跑方案,告诉大家应该怎么过他们设想的障碍物。
④学生领会游戏方法后在教师的哨声下,开始比赛。
⑤教师巡回指导,适时鼓励。
(2)组织措施⑶要求: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时,注意安全,努力克服每个障碍物,力争上游。
(三)恢复整理部分(5分钟)1•教学内容⑴整理运动放松:瑜伽放松练习。
⑵讲评:学生完成本次课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⑶收拾整理器材2•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⑴教学活动①集合学生。
②语言提示进行腰部、腿部放松练习,及调整呼吸放松。
③小结本次课的情况。
④安排值日生收拾器材。
⑤师生再见。
⑵组织措施:学生成四列横队广播体操散开,全体学生面向教师,队形如(图3)。
⑶要求:动作舒缓进行。
⑷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并布置课外作业。
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1 •可能出现的问题:(1)个别学生可能出现惧怕心理,不敢跨越。
(2)学生跑动中容易出现冲撞。
(3)学生后腿易踢倒障碍物。
(4)个别学生在练习中不按要求进行练习。
2、预防方法:(1)降低障碍物的高度,以降低练习难度,教师适时鼓励。
(2)规定跑的路线,时时提醒。
(3)针对后退做侧收练习动作。
(4)学生在练习中不配合,不按要求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及时纠正,严肃指出,强调足球运动配合的重要性,树立团队协作的精神,积极遵守体育道德的良好个人品格。
八、场地器材:场地:田径场器材:栏架4个、水瓶8个、折叠垫4块、跳绳4根、绑腿带4条九、效果预计:1•通过本堂课的教学,预计85沖上学生能初步掌握本课所学的障碍跑动作技术。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6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40流右3、测量心率方法:随机抽3至5个学生进行心率测试,开始热身部分测安静时的心率,准备活动热身结束时测热身心率,学习提高部分学生进行游戏比赛时测最高心率,整理恢复部分做完完全放松整理运动和调整呼吸后测恢复状态的心率。
4、练习密度为40%左右,学生获得适宜的运动负荷,有效的增强体质,并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提高,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障碍跑教案基本部分一、讲解障碍跑的来历和几种形式:来历:19世纪,障碍跑在英国兴起。
最初在野外进行,跨越的障碍是树枝、河沟,随着时代的发展,障碍跑跑到上进行,现代奥运会项目,3000米障碍的奥里很好的发展。
形式:跨过、钻过、绕过、通过、跳过、爬过等形式二、障碍跑练习1、分组接力障碍跑方法:把同学分成相等的四组,同学以接力的形势来进行障碍跑,每一位需要跨过折叠垫,钻过高栏,绕过大垫子,,再跑到折返点返回,返回时还需要经过这些障碍,与下一名同学以传递小球的方式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