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通过联系旧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基础,即我国有四个近海,并且南北跨了三个温度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然后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通过认识海洋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要注意借鉴人类开发陆地资源的教训,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海洋,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环境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分析我国生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的原因。

了解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及其开采方式的差别。

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理解和保护“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通过了解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及开发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使学生认识到依靠科技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向海洋进军的雄心壮志;

通过理解保护和保卫“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3、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事物,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提高学生阅读及分析能力。

通过知识的扩展,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就“未来的海洋空间利用”展开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

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四、教学难点

海洋的化学资源。

五、创新点

使学生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六、教具及媒体

课件及多媒体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有人说:我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有哪些?

回答:我国领土还包括领海面积,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回答: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课件展示:我国沿海分布图,复习四大海区和太平洋的位置。

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除了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外,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可归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有300万平方千米。这一片宝贵的海洋国土,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将成为我国开发利用的新领域。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海洋去探宝。

板书:我国海洋资源

讲授新课

同学们平时吃什么海产品?用到什么海产品?你们知道它们产自哪里吗?

引入知识点一:多样的生物资源(自学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 页,完成下列问题:(时间 5 分钟)

1 、我国为什么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2 、主要的鱼类有多少?

3 、我国四大著名的海产是什么?(出示相关图片)

4 、我国四大渔场分布在哪里?(在地图上落实位置)

5 、海水养殖产量占世界产量的多少?主要的品种有什么?出示相关的图片

知识点二:丰富的矿产

[ 问] 海洋有哪些矿产资源?

1 、石油和天然气。

?储量

?目前在南海开采的形势,适当拓展知识面。

2 、砂矿床有多少?主要的品种。

191个,总探明储量达16亿多吨,矿种多达60多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资源有锆石、钛铁矿、石英砂。

知识点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 自学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2 页,完成下列问题:

1 、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有哪些?

?提取的化学元素:海盐、镁、溴、碘等。

2 、我国的盐场主要主要分布在哪里?

?海盐:长芦、莺歌海等(在图上落实位置)

3、海洋空间的利用

(1)海洋空间按利用目的可分成哪五类?

(2)海洋空间按海洋工程结构可分成哪几类

老师进行小结。(并出示相关的图片)

知识点四:保护“蓝色国土”

1 、出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问题有哪些?

海洋灾害频繁(台风、海啸);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强;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2 )造成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

(3 )赤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 )我国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近海渔业资源?

2 、老师进行小结,并出示相关的图片,对伏季休渔进行适当的解释。

课堂小结。出示视频

做适当练习加以巩固。

板书设计: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原因:

2、四大海产:

3、四大渔场:

4、海水养殖:

二:丰富的矿产

石油、天然气、海底砂矿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海盐、镁、溴、碘等。我国的盐场分布:海盐:长芦、莺歌海等

四:保护“蓝色国土”

九、教学反思

海洋资源这一课主要想通过知识、图表的前后联系,列表归类,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自主的参与的教学中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从课堂氛围来看,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他们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来分析、判断地理事物。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地理事物进行列表总结,使知识更为系统化。同时,我通过精选一些案例,如:石油污染图片、赤潮形成,鱼类衰竭资料。学生可以自主的探究案例中所隐藏的问题,自己去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可以享受学习的快乐,这不仅对地理学习有好处,同时,对一个人养成科学分析问题学习方法有好处。

课堂中,学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看似不足,这主要是我在调控过程中把握得不够好,特别是激励性措施不到位,这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与此同时,我也深深感悟到:作为教师,教学中不是为教案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导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应有发展。

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海洋科学(基础学科): 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因此,海洋科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科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于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和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的应用研究。由于海洋本身的整体性、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而统一起来,使海洋科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海洋科学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海洋科学专业实际是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形成了海洋气象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地质学等专业,许多大学在多年来专业背景教育基础上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海洋科学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对象: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地球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和质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的绕日运行轨道以及自转周期等因素相互的作用和良好配合,使得地球表面大部分区域的平均温度适中(约15℃),以致它的表面同时存在着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而且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以液态海水的形式汇聚于海洋之中,

形成一个全球规模的含盐水体──世界大洋。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拥有海洋的星球。因此,我们的地球又称为“水的行星”。 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1%,相当于陆地面积的2.5倍。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主体部分,平均深度都超过4000米。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相当于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假设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地球便成为一个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世界海洋每年约有50.5万立方公里的海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被蒸发,向大气供应87.5%的水汽。每年从陆地上被蒸发的淡水仅有7.2万立方公里,约占大气中水汽总量的12.5%。从海洋或陆地蒸发的水汽上升凝结后,又作为雨或雪降落在海洋和陆地上。陆地上每年约有4.7万立方公里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或沿地面注入河流,或渗入土壤形成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从而构成了地球上周而复始的水文循环。 海水是一种含有多种溶解盐类的水溶液。在海水中,水占96.5%左右,其余则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溶解盐类和矿物,还有来自大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氮等溶解气体。世界海洋的平均含盐量约为3.5%。而世界大洋的总盐量约为48×1015吨。假若将全球海水里的盐分全部提炼出来,均匀地铺在地球表面上,便会形成厚约40米的盐层。在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超出80种。组成海水的化学元素,除了构成水的氢和氧以外,绝大部分呈离子状态,主要有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氟等11种,它们占海水中全部溶解元素

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湘教版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基础,即我国南北跨了三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宜。然后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通过认识海洋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要注意借鉴人类开发陆地资源的教训,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海洋,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环境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与否,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人格(绿色人格)”。 【重点、难点】 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三、教法 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与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四、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观看录象,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 [学生活动] 找朋友 生物资源海盐 矿产资源蟹 化学资源石油 [过渡]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一.海洋资源的类型 A.生物资源 [学生活动一]阅读P71页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多种海洋生物资源生长繁殖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沿海大陆架宽广 3.海水温度适宜。)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3.你知道我国的四大渔场吗?其中哪个渔场最大?从P72页图3-22上找出其位置。(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4.我国海水养殖的品种有哪些?(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过渡]海洋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同时还蕴藏有丰富的海洋矿产资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东明城关一中侯翠荣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的优越性,了解我国海洋生物品种繁多,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区、四 大渔场及海产人工养殖。 2.了解我国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记住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储量,知道我国海底汽油田的 开发和近海石油沉积盆地。 3.知道我国海洋巨量的化学资源,掌握我国两大盐场的位置。 4.了解我国海洋开发的前景和保护海洋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图表,逐步培养好提高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培养从资料中发现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 评价能力。 3.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位置、种类、开发及前景,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保护环境、保护海洋的观念。 学习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储量及海洋生物的利用。 学习难点 理解海洋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学习课时 1课时 互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0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组织活动: 请大家在图上找到太平洋的位置,并指出我国的边缘海、内海和海峡的名称、位置。 学生活动: 读图,完成老师的要求。 教师点拨: 我国东临太平洋,有北到南分布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布着渤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巴士海峡。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岛屿众多,面积在500米以上的有6500多个。我国海域辽阔,管辖的海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在太平洋内部,我国还有联合国划拨的近十万平方千米的专属海洋开发区。我国海域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底大陆架宽广,水温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 讲授新课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四大海产、四大渔场 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书第71页,了解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知识。

34《中国的海洋资源》导学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1.举例说明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 2.能在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图上指出我国四大渔场和两大盐场。 3.比较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及其开采方式的差别。 4.重点:我国海底资源的储量及海洋生物的利用。 丰富的海洋资源 1、中国东临洋,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有300万千米,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 2.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1)四大海产: 、小黄鱼、和乌贼(墨鱼)。 (2)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渔场(并在地图册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其中渔场最大。 (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紫菜、、扇贝、、鲍鱼等。 3、海洋矿产资源丰富 (1)沿海的大陆架矿产: 、蕴藏量相当丰富。 (2).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钛铁矿、等。 4化学资源丰富 (1)元素种类:现已确定海水含有 80 多种元素。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和、溴、碘等化学元素。 (2).海盐:北方地区产盐量占我国海盐总产量的 85% ,以盐场、盐场最为著名;南方有台湾的盐场和海南的盐场等。 海洋资源的保护 1.目前,海洋面临的严峻问题有、、。 2.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 ) A.石油泄漏事故 B.沿海陆地工厂和城市污水排放 C.海上石油开采 D.通过洋流从国外流进 3.有关赤潮,说法正确的是( ) A.赤潮又称为红潮,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蓝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地增殖而造成的 B.赤潮发生后,海水变成红色,浮游生物大量死亡、腐烂,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C.赤潮对海洋渔业影响不大 D.赤潮对人体健康和旅游业的发展没有影响 4.保护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我们应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和。如 1.为什么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答: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带和带,沿海大陆架,海水温度,适宜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临高第二思源思源学校彭雄卫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首先通过联系旧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基础,即我国有四个近海,并且南北跨了三个温度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然后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通过认识海洋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要注意借鉴人类开发陆地资源的教训,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海洋,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环境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②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③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②通过了解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及开发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使学生认识到依靠科技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向海洋进军的雄心壮志; ③通过理解保护和保卫“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3、过程与方法 ①熟练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事物,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提高学生阅读及分析能力。 ③通过知识的扩展,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①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②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四、教学难点:海洋的化学资源。

五、教具及媒体: 课件及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广阔海洋和风光绮丽的滨海地带令人流连忘返。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讲述】对于我们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着重要意义。那同学们都了解哪些海洋资源呢?(让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指导提问】通过昨天的预习,课本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丰富的海洋资源? 【学生回答】1、生物资源,2、矿产资源,3、化学资源 (一)生物资源: 【指导提问】 1、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就有3000多种,那么,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呢?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 【学生回答】 1、(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3)海水温度适中。 2、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显示四大海产) 【找一找】:你知道我国的四大渔场吗?其中哪个渔场最大?(从地图上找出其位置)(黄渤海渔场, 舟山渔场, 南海沿岸渔场, 北部湾渔场;舟山渔场最大,所在的东海被称为“天然鱼仓”) 【讲述】我国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近几年来却出现了一些严峻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一条新闻,你从该条新闻发现了海洋渔业资源面临着什么问题吗(渔业资源的衰竭)?【学生讨论】 面对近海渔业资源的衰竭,我们应该怎么办? (严禁过度捕捞,改变捕捞方式,杜绝小网;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伏季休渔政策;发展海水养殖业等等。)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识记:掌握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基础知识: 重点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存在问题及措施(以下基础知识) 能力:图文结合,提高读图、记图与析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通过复习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概况及分布,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基础知识提纲】: 一、自然资源概况 1.定义: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分类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海洋资源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 2. 3. 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然资源数量:既是丰富的又是不足的 的基本特征质量:各个地区有差异的 分布:具有集中性但一般是不均匀的 状况:是不断变动的 4.油田:、、、、、、、 主要矿产地煤矿:、、、、、、、、、 (记图中铁矿:、、、、、、、 产地的位置)有色金属:、、、、、、、、、 5.我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的规律及原因,最多的地区是,最少的地区是。 二、土地资源 1.重要性: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基本国情:;主要特点:类型,面积较广,比重大;、比重小;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 耕地:区的和地区 空间分布:林地:天然林地: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林区(第二大林区)不均衡人工林和次生林:林区(最大的经济林区) 草地: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及青藏高原区 难利用的土地:干旱荒漠和高寒荒漠 3. 质量差别大东部季风区北方:旱地 南方:

西北内陆: 青藏地区: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乱占耕地,耕地减少基本国策: 4.土地存在问题滥伐森林,陡坡开荒,森林资源减少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 与措施(看学案超载放牧,毁草开荒,草场退化 5.“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大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国际上称之为“中国的绿色长城”,被称为生态工程之首。“三北”指、、,作用是防风固沙。 三、水资源与海洋资源 1.水资源的特点:总量不少,人均占有量很低 2.空间分布特点:、,根据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从南到北可分为丰水带、多水带、、、。(看课本图) 3. 合理利用 、 4.水危机:华北地区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秋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缺水最严重人文原因: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并且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5.南水北调:将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地区。东线利用的天然航道,将、、、流域联结起来。 6.主要水电站:长江上:、、二滩水电站 (记住位置)黄河上:、、、 四、海洋资源 1、多样的生物资源 四大海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渔场:_____ ___渔场,___ ___渔场、________ __渔场和___ __渔场。其中属于_____海的___ ___渔场最大。我国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_、扇贝、鲍鱼、牡蛎等 2、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陆架矿产(石油和天然气),滨海砂矿 3.巨量的化学资源: 四大盐场:渤海西岸的___ ___盐场(最大)、盐场(黄海)、布袋盐场、海南的_____ ___盐场(记住图中位置)。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的85%集中分布在______以北的北方盐区。 4.利用和保护“蓝色国土” (1)面临问题:海洋______频繁、局部海域__________加剧、近海______资源衰竭 (2)海洋污染: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于陆地,其中______污染最为严重。 (3)______:又称红潮。发生后,赤潮会始海域大面积______,并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______,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4)海洋保护措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导学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及分布。 2.利用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及主要渔场的分布。 3.能运用实例说出我国海洋资源在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树立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 重点: 1.能运用地图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及分布。 2.利用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及主要渔场的分布。 难点:能运用地图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及分布。 【自主学习】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1.生物资源 (1)有利条件: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2)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中国的著名的四大海产。 (3)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中国的四大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是中国的最大渔场。 (4)海水养殖业: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 1/3 以上,主要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2.海洋矿产 (1)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近海蕴藏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而且不断有新的油气田被发现。 (2)中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3.海洋化学资源: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是中国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中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都有海盐生产,以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最为著名。 二、海洋资源的保护 1.存在问题 (1)海洋灾害频繁。 (2)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中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3)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交流探究】 探究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保护 (1)说出图中反映的海洋资源类型。我国发展多种海洋生物的优越性是什么? 答: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我国海域自北而南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

中国海洋资源状况

中国海洋资源状况; 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同时还分布着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5000多个,属于海洋大国。中国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制定正确的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沿海滩涂和浅海资源 我国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总面积为2.17万平方公里(合3255万亩)。由于我国沿海入海河流每年带入的泥沙量为17亿~26亿吨,平均约20亿吨。它们在沿岸沉积形成滩涂,每年淤涨的滩涂总面积约40万亩,使我国滩涂资源不断增加。滩涂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原海岸,渤海占31.3%,黄海占26.8%,东海占25.6%,南海占16.3%。 浅海资源由于陆架宽广也很丰富。0~15米水深的浅海面积为123800平方公里,占近海总面积的2.6%。按海区分,渤海为31120平方公里;黄海为30330平方公里;东海为38980平方公里;南海为23330平方公里。 滩涂和浅海是我国发展种、养殖业的重要基地。 2.港址资源 我国港址资源丰富的原因基于我国大陆有基岩海岸5000多公里,占全国大陆岸线总长的1/4以上。这类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深入陆地

港湾众多。它们的特征是岸滩狭窄,坡度陡,水深大,许多岸段5~10米等深线逼近岸边,可选为大中型港址。淤泥质海岸4000多公里,其河河口岸段常有一些受掩护的深水岸段和较稳定的深水河槽,可建大中型港口。砂砾质海岸呈零星分布,岸滩组成以砂、砾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发育类型多,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潟湖,有一定水深和掩护条件,可建中小型港口。 我国沿岸有160多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10多个大、中河口,深水岸段总长达400多公里。绝大多数地区常年不冻。除邻近河口外,大部岸段无泥沙淤积或很少,基本具备良好的港址环境条件。目前,可供选择建设中级泊位以上的港址有164处。 3.海岛资源 海岛是联结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它兼备丰富的海、陆资源,在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省、和澳门所属岛屿暂未列入),我国共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5000多个,总面积为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8%,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400多个,共有人口约500万。我国海岛分布很不均匀。东海岛屿最多,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58%;南海次之,约占28%;黄海、渤海最少,约占14%。 我国海岛资源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 陆土资源全国海岛共有农田面积1900多万亩,森林面积5600多万亩。其中,的海岛农田面积最大,约900万亩;的海岛森林面积最

(整理)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第六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学情分析】黄岛的学生尽管在海边生长,但他们对海洋的了解,更多的是看到了大海的壮观、海边景色的优美和餐桌上丰富的海鲜,学生很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去认识海洋,他们知道大庆油田,但很少有人知道从海洋中也可以开发石油,也不知道我们做燃烧实验使用的镁条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对海水淡化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本节课先要设法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是个资源宝库,可开发海水中的物质以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动力资源等。 2、了解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 5、通过对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分离混合物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6、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的探究,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蒸馏法分离物质。 2、通过观察图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量的方面认识事物。 3、通过学习海水制镁的过程,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如学会权衡利弊选择原料,学会化学上少量物质的富集方法并会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海洋不仅是壮观和美丽的,它更是一个资源的大宝库。 2、] 3、让学生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4、通过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过程的探究,了解对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体会海洋开发的不易, 树立节能意识。 重点: 1、海洋资源的两个开发:镁的开发和淡水开发。 2、帮助学生树立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 难点: 1、对海水提取镁的过程的探究。 2、对海水淡化的方法的探究。 *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图表、实验活动 板书设计: 6-1海洋化学资源 一、化学资源 海水制镁 海水淡化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10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 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及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 难点: 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教法学法: 教法: 采用读图分析法、“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地图 五、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看一看(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视频《海洋风光》。 接着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后讲解:这是我国的钓鱼岛,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反对,9月11日购买钓鱼岛将其“国有化”,这不仅有其政治目的,也有其经济目的,因为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钓鱼岛周围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那么:“海洋能给我们什么?”“我国的海洋资源的哪些呢?” 过渡: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 [板书]:多样的生物资源 (一)、想一想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思考: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为什么这么丰富? 指导学生读图、讨论,并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师生共同总结:地跨多个温度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二)、猜一猜 教师: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2万余种。其中鱼类有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70多种。那么,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结合图片认识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 教师: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它们主要产自于哪几个渔场? (三)、找一找 指名让学生说出我国的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并在地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 教师总结:我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 提出问题:为什么舟山渔场能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

初中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及分布,会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2. 掌握我国主要盐场的分布,了解我国海洋矿产和化学资源的开发现状。 3. 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广袤无垠的太空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这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之所以看上去是蔚蓝色,是因为它的表面70%以上为海洋,由此可见,海洋对于地球是多么重要。我国也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也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今天就让我们好好认识一下我国的海洋资源。 【知识回顾】老师投影问题,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做铺垫。 1、我国有辽阔的海洋,你还记得我国的临海吗? 2. 我国领海的宽度海里,我国的内海是、。 【新课教学】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导入:有人称海洋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1、海洋生物资源: (1)投影展示我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讲解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概况。让学生熟悉我国的四大海产。 (2)让学生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发展的优越条件。(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3)海洋生物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就形成了我国的大渔场。投影展示我国渔场分布,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四大渔场,并分析探究舟山渔场的形成条件。(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4)沿海的居民不仅可以进行海洋捕捞,还可以利用海水进行水产养殖。简单介绍我国的海水养殖情况。 2、海洋矿产资源:展示海上钻井平台图片,提问:这跟什么资源有关系?简单介绍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3、海洋化学资源:展示海盐生产图片,简单介绍我国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1)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著名的大盐场,了解其分布。 (2)让学生学会分析为什么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4、拓展延伸:当今世界,海洋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与地区争相利用的“蓝色土地”,你觉得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导学案

1 高二地理《中国的河流与湖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 2、掌握河流内容的高考考点:补给类型、水文特征。 3、记忆我国主要的河流概况及河流的开发利用 ★学习内容: 1、外流区和内流区。 2、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3、中国主要的湖泊。 4、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5、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6、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7、京杭运河概况。 ★教学过程: 1、通过等高线判断河流的流向 2、中国的河流 3、河流的补给类型方式 4、河流的水文特征 5、中国的主要河流—长江 6、中国的主要河流—黄河 7、中国的主要河流—珠江 8、京杭运河 9、我国的国际性河流 10、中国主要的湖泊 11、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自主合作学习: ◆一、通过等高线判断河流的流向:(展示:第 小组) 下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读图分析归纳河流与等高线的联系(展示人: ) 1、右图的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为 ,图示水流为 (分散或集中) 2、左图的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为 ,图示水流为 (分散或集中) 3、能够形成河流的地形为上图中的 图, 由此可总结归纳: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的方向 。 练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的河流干流向为: 。 2、 图中河流1、2、 3、 4、5,哪几条河流是不存在的,说 明理由。 ◆二、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展示:第 小组 ) 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含义及分界线。(展示人: ) 2、根据地图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展示人: ) 在图 用色笔勾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并填出下列河流的名称: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嫩江、辽河、乌苏里江、海河、淮河、澜沧江、怒江、额尔齐斯河、伊犁河、塔里木河、雅鲁藏布江、京杭运河 7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各位评委、教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这节课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四部分内容。内容难度较小,但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等具有重要意义。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 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及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设计意图:注重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催生学生的热爱情怀。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利用 难点:

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采用读图分析法、“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设计意图:课堂上尽可能地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我结合视频和图片,通过“找一找”、“判一判”等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任务的驱动下,利用地图,结合阅读教材,经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知识抢答等活动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兴奋点。同时,学生通过读图等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我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那些海产品?这些都是海洋的生物资源,除此之外,海洋还有哪些资源呢? 接着前置测评(1·我国拥有多少千米海岸线,以及濒临哪几个近海?2·我国海域南北跨哪几个温度带?) 过渡: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 [板书]:多样的生物资源 这里,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思考: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为什么会出现多样化? 接着指导学生利用地图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与学生共同总结。(地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海水温度适中。)

2013年初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2013年初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2013年初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一、任务分析1、课程标准:1、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的辩证关系。认识海水淡化的可行性,进一步树立资源意识。2、了解晒盐的过程,认识饱和溶液、结晶概念。认识饱和溶液的含义,绘制溶解度曲线。3、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4、学习氨碱法的原理和主要流程。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要内容本模块很好的体现了重视化学观念的形成,充分重视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对于资源进行科学开发的观念是本单元的教学主线之一。主要内容: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纯碱的性质3、学习本单元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的坐标系知识、复分解反应的原理4、学校、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多数概念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比较难接触到,需要教师比较多的联系实际生活的例子。化解知识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第二节海水晒盐教学目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第三节海水制碱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导学案(含答案)

第三节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能的基本特点。2.了解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及其发展前景。 一、海洋能的特点 1.含义: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①__________的自然能源。 2.类型:主要包括②______能、③______能、④______能、海水⑤______能和⑥______能等。 3.特点:(1)总量⑦____,密度⑧____。 (2)⑨________。 (3)污染⑩____。 (4)时空分布?______。 二、海洋能开发利用前景 1.利用方式:主要用于?______。 2.目前利用技术成熟的能源有潮汐能和波浪能。 3.潮汐能及其利用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一些浅窄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区域。 (2)潮汐发电的条件:a.?______足够大。 b .海岸能够储蓄大量的?______。 c .可以进行土建施工。 (3)我国的潮汐电站分布:广东省的顺德和东湾、山东省的?______、上海市的崇明等地。 4.波浪能及其利用 (1)定义: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____能和?____能。 (2)优点??? 在最耗费能源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量○21 海面极少平静,波浪○22 可以利用 (3)缺点:a.造价○ 23____,b.发电成本○24____。 (4)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纬○ 25____________之间的○26______________。 5.前景:海洋能发电理论上可行,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海洋能作为新能源将会被人类作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利用。 一、海洋能的种类与特点 1.种类: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和波浪能。广义的海洋能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和海洋生物能等。重点为潮汐能及波浪能的开发利用。 2.特点 总量大、密度小:地球上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因此具有巨大的海洋能,但是单位面积、单位体积上所拥有的能量较小。 可再生: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如:潮汐能,这种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污染小:海洋能为清洁能源,在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是一条必经之路。 时空分布不均:海洋能因地而异,同时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月变化、年变化。 典例1 波浪能量巨大,分布广泛,自古吸引着人们对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波浪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①清洁 ②可再生 ③分散 ④发电量稳定

初中化学第6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第6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一、.任务分析 1、课程标准: 1、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的辩证关系。认识海水淡化的可行性,进一步树立资源意识。 2、了解“晒盐”的过程,认识饱和溶液、结晶概念。认识饱和溶液的含义,绘制溶解度曲线。 3、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 4、学习氨碱法的原理和主要流程。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要内容 本模块很好的体现了重视化学观念的形成,充分重视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对于资源进行科学开发的观念是本单元的教学主线之一。 主要内容: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纯碱的性质 3、学习本单元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基本的坐标系知识、复分解反应的原理 4、学校、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多数概念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比较难接触到,需要教师比较多的联系实际生活的例子。化解知识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 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 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海水“晒盐” 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 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第三节海水制碱 教学目标: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 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1、知道海洋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的种类。 2、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洋环境保护。 第二节海水“晒盐”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第三节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2.树立元素守恒观 四、策略方法(具体)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教材首先从海水中的物质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范例,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穿插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教材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生对这一部分比较关注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可能不足,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各位评委、教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这节课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四部分内容。内容难度较小,但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等具有重要意义。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 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及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设计意图:注重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催生学生的热爱情怀。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利用

难点: 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读图分析法、“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设计意图:课堂上尽可能地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我结合视频和图片,通过“找一找”、“判一判”等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任务的驱动下,利用地图,结合阅读教材,经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知识抢答等活动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兴奋点。同时,学生通过读图等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我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那些海产品?这些都是海洋的生物资源,除此之外,海洋还有哪些资源呢? 接着前置测评(1 ?我国拥有多少千米海岸线,以及濒临哪几个近海?2?我国海域南北跨哪几个温度带?)过渡: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 [板书]:多样的生物资源这里,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思考: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为什么会出现多样化? 接着指导学生利用地图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与学生共同总结。(地 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海水温度适中。) (二)、找一找 承接上面的内容,根据学生的阅读,让学生猜一猜: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学生回答后结合图片认识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教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8.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第二课时)

课题: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通过对海水淡化实验的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2、学会区分海水和蒸馏水的物理、化学方法。 内容和学情分析: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海水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生活中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学习起来感觉难度比较小,知道海水是一种混合物,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在上册的教材里面我们学习过了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蒸发、蒸馏和过滤,在这里是蒸馏操作的应用,对于蒸馏的操作,学生不是很熟悉,通过这样的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于蒸馏和蒸发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学习建议: 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观察、阅读、看图、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其提出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深刻,参与度高,达到的效果更好。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利用海水制取蒸馏水的过程; (2)了解区分海水与蒸馏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在不断变化的情景和问题的引导下,不断运用讨论交流、实验探究、资讯引证等学习方法,对素材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演绎等加工的过程中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方法,来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重难点: 重点:海水淡化的方法。 难点:海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小试管、带橡皮管的导气管,烧杯,食盐水,火柴,冷凝管等。

观察图片,了解膜法淡化海水的过程,知道对右侧海水成分变化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海水淡化的方法,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也进一步巩固了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对于蒸馏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学生仅仅处在表面的认识,没有通过实验的体会,容易与蒸发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混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也能够正确的判断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在上册课本里面学生知道了区分硬水和蒸馏水的方法,可以用蒸发后看固体残留物,或者加入肥皂液识别;而这一节课,学生通过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学会了利用化学方法区分海水(食盐水)与蒸馏水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