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验
去医院检查肝功能流程

去医院检查肝功能流程肝功能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体检项目,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我们的肝脏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肝脏疾病。
那么,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去医院检查肝功能的具体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提前预约医院的检查时间。
一般来说,肝功能检查是需要空腹的,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在早上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进食导致的不便。
在预约检查时间时,我们可以向医院咨询一下检查前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是否需要暂停服用药物等。
当到达医院后,我们需要前往医学检验科,找到相关的挂号窗口进行登记。
在登记时,我们需要出示身份证件和医保卡等相关证件,以便医院工作人员能够快速为我们办理相关手续。
接着,我们会被引导到抽血的地方进行采血。
在抽血前,医护人员会为我们进行简单的询问,了解一下我们的身体状况和是否有特殊情况。
在抽血时,我们需要保持放松,遵从医护人员的指示,以免出现不适。
完成抽血后,我们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医院工作人员将我们的血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在医院附近逛逛,或者在医院内的休息区等待。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需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最后,当医院工作人员将检测结果打印出来后,我们可以前往医生办公室进行报告解读。
医生会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为我们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医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总的来说,去医院检查肝功能是一项比较简单的流程,但是也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配合。
通过定期的肝功能检查,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肝脏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有助于保护我们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肝功能检查,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肝功能检查报告

肝功能检查报告,是指由医疗机构进行肝功能检查后的检验报告。
肝功能检查是指对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检查。
在现代医学中,肝功能检查成为了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的重要依据。
因此,当我们接收到自己的时,我们需要对报告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一、肝功能检查包括哪些内容?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项指标通常被认为是最常用的肝功能检查指标。
它们主要用于评估肝脏的细胞损伤程度。
2、碱性磷酸酶(ALP):它与总胆汁酸的含量相关,能反映肝和胆道的阻塞情况。
3、胆红素:胆红素是由红细胞代谢后分解得到的,它通过肝脏排泄。
当肝功能受损时,会导致胆红素的堆积。
4、白蛋白和总蛋白:它们是肝脏细胞产生的,对评估肝功能十分重要。
二、如何分析?1、ALT和AST:如果这两个指标超过了正常范围,通常意味着肝脏发生了损伤。
但这个数据本身并不能确定肝脏的具体损伤程度。
如果超过1~2倍的正常值,通常认为是轻微损伤;如果高于2~3倍的正常值则为中度损伤;如果高于5倍,则说明肝功能严重受损。
2、ALP:如果ALP水平升高,这可能表示存在胆道梗阻或其他胆道疾病。
3、胆红素:如果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这可能表明肝脏的正常排泄功能失常。
如果这个指标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可能存在肝炎、胆石症、胆囊感染等胆道疾病。
4、白蛋白和总蛋白:如果白蛋白水平过低,这可能表示肝脏不产生足够的蛋白质,或者存在其他途径导致蛋白质流失。
如果总蛋白水平下降,则可能是因为肝脏在制造总蛋白时出现问题。
三、如何维护良好的肝功能?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要过度饮酒,避免吸烟等有害习惯。
2、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对肝病高危人群进行检查。
3、关注潜在的肝病:如果您有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慢性肝病,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治疗。
4、注意药物的使用:如果使用过量或不正确的药物,会对肝脏造成巨大损害。
总之,是我们了解自身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肝功能检查是指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验项目来评估肝脏的功能和状态。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指标包括肝功能酶、胆红素、蛋白质、凝血功能等项目。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肝脏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有疾病或损伤。
肝功能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肝功能酶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情况下,ALT和AST的浓度较低,而ALP的浓度较高。
如果ALT和AST的浓度升高,同时伴有其他肝功能检查指标异常,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
胆红素是胆道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胆红素可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正常情况下,胆红素的浓度较低。
如果胆红素的浓度升高,可能提示胆道阻塞或其他肝脏疾病。
蛋白质是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指标。
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器官,常见的蛋白质指标有白蛋白和总蛋白。
如果白蛋白和总蛋白的浓度下降,可能提示肝细胞合成功能受损。
凝血功能是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指标。
如果肝脏受损,凝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常见的凝血功能指标有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如果PT和APTT延长,可能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在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中,除了单独分析每个指标的数值变化外,还需要综合分析多项指标变化。
例如,ALT和AST的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同时伴有胆红素的升高可能提示胆道阻塞或胆肝转运功能障碍。
而白蛋白和总蛋白的下降可能提示肝细胞合成功能受损。
此外,肝功能检查结果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肝脏的功能和状态。
例如,如果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可能提示肝脏存在疾病或损伤。
总之,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分析是综合判断肝脏功能和状态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肝功能酶、胆红素、蛋白质、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肝脏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疾病或损伤。
然而,对于具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临床医学常用肝功能检验课件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肝炎和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血清标志物检测可评估HBV感染和病毒载量。
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另一种重要的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可帮助诊断 HCV感染和评估病毒复制。
肝功能减退,如肝硬化、营养不良等。
检测注意事项
1 禁食饮酒
在检测前,应禁食和忌酒, 以避免结果受到干扰。
2 遵医嘱用药
如果正在服用药物,应遵医 嘱,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或停药。
3 定期复查
肝功能检验需定期复查,以监测肝脏功能的变化和疾病进展。
结论与总结
肝功能检验是评估肝脏健康的重要工具,通过了解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和异常结果的意义,可以更好地了解 肝脏状况。
临床意义与解读
肝功能检验结果的解读需综合临床情况。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肝脏损伤、炎症、 胆道梗阻等病理过程。
常见肝功能检验结果异常与可能的原因
1 ALT升高
肝细胞损伤,如病毒性肝炎、药物中毒等。
2 AST升高
肝细胞损伤,如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
3 胆红素升高
4 白蛋白降低
肝细胞破坏、胆道梗阻,如黄疸、胆结石等。
临床医学常用肝功能检验 课件
肝功能检验是评估肝脏健康的重要方法。本课件将介绍肝功能检验的常用项 目,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以及临床意义与解读,常见异常 结果与原因等内容。
肝功能检验的重要性
肝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肝功能的健康对全身健康至关重要。肝功能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肝脏状况,诊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监测肝疾病。
为什么要做肝功能检验

为什么要做肝功能检验肝功能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式,肝功能检查是通过采用各种生化试验检测与肝代谢功能相关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反映患者的肝功能状况。
在临床治疗中,肝功能检查广泛用于协助临床疾病判断。
因此了解为什么要做肝功能检查十分重要,这有利于帮助患者更好对自我疾病有准确认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度。
一、了解肝功能检查的临床主要目的。
了解肝功能在临床治疗中主要目的以及应用范围,了解这项检查的具体作用,能够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配合度,有利于提高患者早期疾病的检出率以及帮助患者尽早接受相应的临床药物治疗。
1)诊断各种肝病:在临床治疗中,肝功能检查常用于诊断急性或者慢性肝病、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等疾病。
肝功能检查主要通过检查机体总蛋白、蛋白以及总胆红素等基本的临床指标来对患者肝功能进行基础判断,这种检查方式无创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易被患者接受。
且肝功能检查所收集的基础指标能有效且直观的反映患者肝功能情况,因此对于早期诊断急性肝病、肝硬化以及肝癌等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2)诊断肝病程度:肝功能检查有助于帮助专科医生对患者肝脏功能改变情况、肝病严重程度、肝病治疗后转归情况以及患者的预后治疗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
3)辅助检查黄疸:肝功能检查能够有效的判断患者机体黄疸出现的性质、病因以及帮助专科医生进行临床治疗方式的制定。
在肝功能检查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等指标能有效的反映患者机体黄疸情况。
4)了解肝脏间质病变情况:肝间质病变又称为弥漫性肝间质病变,大多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肝间质性炎症性病变。
由于肝间质病变的病灶部位较为广泛因此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未必能准确反映肝功变化情况,因此可以采用肝功能检查来对疾病变化进行明确辅助诊断。
5)诊断全身疾病:根据临床治疗经验可知,有些全身疾病不仅会导致病变部位出现相应的症状,而且有时也会导致患者的肝脏功能出现一定的变化。
6)了解药物对肝功能损伤情况:由于部分临床治疗用药能够损伤患者的肝功能,因此采用肝功能检查能够避免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用肝脏功能损伤较大的药物。
肝功能的检验原理

肝功能的检验原理肝功能的检验原理肝功能检验是通过检测与肝脏密切相关的生化指标,来间接评估肝脏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的体格检查。
常见的肝功能检验指标及检验原理如下:1. 总胆红素(TBIL)TBIL是胆红素的总和,主要检测其中的直接胆红素。
胆红素是红细胞代谢的终产物,由肝脏代谢并经胆汁排泄。
血清TBIL升高提示胆红素排泄受阻或过多血红素被破坏。
检验方法主要有ДPAS法和酶法。
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当肝细胞损伤时释放入血,是肝细胞损伤的标志。
检验原理是ALT催化丙氨酸与2-氧谷氨酸生成谷丙转氨酶,并测定生成的吡ruvate。
3.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除存在于肝细胞外,也存在于心肌细胞、肾细胞等组织。
肝损伤时释放入血,但不如ALT特异性高。
检验原理与ALT相同。
4. 碱性磷酸酶(ALP)ALP主要存在于肝、骨骼、胆汁等处,是磷酸酯水解酶的总称。
肝源性ALP升高提示肝脏胆汁淤积。
检验原理是ALP水解底物释放的酚酞,并测定酚酞的颜色深度。
5. 球蛋白(ALB、GLB)ALB由肝脏合成,低蛋白血症提示肝脏合成能力降低。
GLB升高提示肝硬化及免疫球蛋白增加。
检验采用溴化辉光法。
6. 总胆汁酸(TBA)TBA是肝脏合成、胆汁储存和运输的最重要成分。
肝细胞损伤和胆汁淤积可使TBA升高。
检验采用酶法或氧化法。
7.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γ-GT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胆汁导管胆汁中,是肝脏及胆道损伤的标志。
检验采用γ-GT催化底物产生的对硝基苯胺的颜色变化。
8. 胆汁酸(TBA)胆汁酸障碍会导致TBA升高。
检验采用酶法检测血清中TBA的浓度。
9. 三酰甘油(TG)TG是脂质代谢的产物之一。
肝脏生病时,脂肪代谢障碍导致TG升高。
检验采用酶法测定血清TG。
10. 蛋白(ALB、GLB)ALB和GLB反映肝脏蛋白合成功能。
电泳检测不同种类蛋白Alterations。
检验科肝功检查操作方法

检验科肝功检查操作方法肝功检查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查项目来评估肝脏的功能以及是否存在肝脏疾病的方法。
它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一些指标来判断肝脏的功能是否正常。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肝功检查项目和操作方法。
1. 肝功能指标检查:肝功能指标检查是了解肝脏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方法。
其中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血清谷草转氨酶(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完成,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首先,需要抽取一定量的静脉血样本。
(2)然后,将血样标本放入特定的试管中。
(3)接下来,将试管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目的是将血液分离成血浆和红细胞。
(4)然后,将离心后的血浆放入自动化生化分析仪中进行分析。
(5)最后,通过分析仪来测量血清中肝功能指标的浓度。
2. 肝炎病毒检查:肝炎病毒检查主要用于检测肝炎病毒是否感染。
常见的肝炎病毒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
肝炎病毒检查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两种方法。
(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首先,将血液样本放入包含肝炎病毒特异性抗原的试剂中进行反应。
然后,将试剂和抗原结合的复合物与酶连接的二抗结合,再与底物发生反应产生发光信号。
最后,通过检测发光信号的强度来判断是否感染肝炎病毒。
(2)放射免疫法(RIA):通过标记放射性同位素的抗原与血液中的抗体结合,然后使用放射计测量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线强度,来判断是否感染肝炎病毒。
3. 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检查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常规检查,主要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anti-HBe)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anti-HBc)五项指标。
(1)首先,提取一定量的静脉血样本。
(2)然后,将血样放入试剂盒中与特异性的抗体发生反应。
(3)随后,根据试剂盒中的说明书进行操作,比如将试剂盒中的溶液滴加到血液中,然后加入显色剂等。
肝功能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肝功能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肝功能检验项目及其结果解释:1.谷丙转氨酶(AST)和谷草转氨酶(ALT):AST和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常用于评估肝细胞功能和损伤程度。
正常的AST和ALT水平较低,正常值范围为10-40U/L。
如果AST和ALT水平升高,可能表示肝细胞损伤,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中毒等。
2.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是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总量,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正常的总胆红素水平为0.2-1.2 mg/dL。
如果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表示肝细胞受损、胆道梗阻或溶血等。
3.白蛋白(ALB):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蛋白,主要用于评估肝功能和营养状况。
正常的白蛋白水平为3.5-5.0g/dL。
如果白蛋白水平降低,可能表示肝脏合成功能减弱或蛋白质摄入不足。
4.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存在于肝脏、骨骼和其他组织中的酶类物质。
正常的碱性磷酸酶水平为30-120U/L。
如果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可能表示肝胆系统有问题,如胆汁淤积或胆道梗阻。
5.谷氨酰转肽酶(GGT):GGT是一种存在于肝脏和胆道系统中的酶类物质,主要用于评估肝胆功能。
正常的GGT水平为5-80U/L。
如果GGT 水平升高,可能表示肝胆系统有问题,如酒精性肝病或胆道梗阻。
6.乳酸脱氢酶(LDH):LDH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组织中的酶类物质,包括肝脏。
正常的LDH水平为120-240U/L。
如果LDH水平升高,可能表示肝细胞损伤或组织破坏。
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检验结果的解释应综合临床症状、病史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并且,不同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正常参考范围来评估结果。
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肝功能检验掌握:黄疸的发生机理、类型及实验室鉴别诊断要点;肝功能实验生化检查指标的种类和重点项目的测定方法及评价。
(一)胆红素代谢障碍(黄疸)黄疸分类: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二)胆汁酸代谢障碍1、胆汁酸合成障碍、2、胆汁酸向肠道排出障碍、3.胆汁酸肠肝循环紊乱、4.胆汁瘀积病变时胆汁酸代谢紊乱(三)血浆酶异常1.肝脏合成酶类:胆碱脂酶、凝血因子、铜蓝蛋白;2. 肝细胞内酶: ALT、AST3.肝脏阻塞性疾病酶活性改变:ALP、GGT;4.肝硬化疾病酶活性改变:单胺氧化酶(MAO)(四)血浆蛋白异常第二节肝功能试验⏹血清(浆)蛋白⏹血清酶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胆汁酸测定⏹血氨测定一、血清(浆)蛋白测定(一)总蛋白、白蛋白、及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1.总蛋白测定:化学法(双缩脲法)、物理法、染料结合法、电泳法2.白蛋白测定:染料结合法(BCG、BCP)、沉淀法3.A/G比值【参考范围】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35~55g/L球蛋白:15~32g/L A/G比值:1.5~2.0/1临床意义:血中白蛋白(总蛋白浓度)减少: 见于严重肝病、肾病;A/G比值减少与A/G比值倒置:表示肝功能损害严重。
(二)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因子Ⅰ)测定方法:分为三大类①根据纤维蛋白原的生物学特性测定方②根据纤维蛋白原理化性质而建立的测定方法。
③根据纤维蛋白原免疫学特点而建立的测定方法。
【临床意义】(1) 纤维蛋白原增加:①感染;②无菌炎症;③其它。
(2) 纤维蛋白原减少: ①严重的肝脏疾病;②其它疾病引起纤维蛋白原减少的疾病。
(三)甲胎蛋白(α1-fetoprotein,AFP)测定测定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斑点免疫结合法、火箭电泳放射自显影法、酶联火箭电泳法等【参考范围】成人10~30g/L 、>400g/L作为肝癌诊断标准【临床意义】(1)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标:400g/L(400ng/ml) ;(2)活动性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其它肝病病人的诊断.(四)其它1.铜蓝蛋白测定【原理】铜蓝蛋白具有氧化酶活性【参考范围】52.9~167.7 IU/L【临床意义】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和遗传性色素沉积症.2.转铁蛋白【原理】双联吡啶法【参考范围】TIBC 男50~77μmol/L 女54~77μmol/L , 转铁蛋白饱和度为33.0%~35.0%【临床意义】遗传性血色素沉积症铁沉积二、血清酶测定▪(2)方法评价▪①赖氏法的实验结果需与卡门分光法的结果对比后求出;▪②NaOH的浓度对显色有影响;▪③该法的重复性差。
【参考范围】5~25卡门氏单位【临床意义】(1) 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2) 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ALT轻度增高(100~200IU),或属正常范围.ALT测定连续监测法(速率法)(2)方法评价:①存在着两个副反应,会使测定结果偏高;A、血清中存在的α-酮酸(如丙酮酸)能消耗NADH。
B、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增高时,在有氨存在条件下,亦能消耗NADH。
②双试剂法,因温育期长,能有效地消除干扰反应,测定准确性高,是ALT测定的首选方法;③血清不宜反复冰冻保存,以免影响酶活性;避免使用溶血标本。
3.赖氏法测定AST(1)原理与方法评价(类似ALT测定)【参考范围】8~28卡门氏单位【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心肌梗死、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和各种肝病病人4.连续监测法测定AST(2)方法评价误差来源内源性干扰:主要来自血清中高浓度丙酮酸和L-谷氨酸脱氢酶(GLDH)。
外源性:干扰来自试剂中污染的GLDH和AST。
【临床意义】见赖氏法ALP测定:化学法:金氏法、皮氏法、连续监测法:1、金氏法测定ALP(2) 方法评价:磷酸苯二钠比色法与更早的β-甘油磷酸钠法相比具有较大的优点,如水解速度快,保温时间较短、灵敏度较高、显色稳定、不需去蛋白、操作简单、快速。
但与磷酸对硝基酚连续监测法相比,准确度、精密度较低;操作比较繁琐,,灵敏度低。
【参考范围成人:3~13 单位,儿童:5~28单位【临床意义】:ALP主要用于诊断肝胆和骨骼疾病2.连续监测法测定ALP(1)方法评价:线性范围可达500U/L,批内CV为2.06%~2.36%,批间CV为2.74%。
【参考范围】男性:1~12岁<500U/L, 女性:1~12岁<500U/L12~15岁<750U/L,>15岁40 ~150U/L,>25岁40~150U/L。
【临床意义】见金氏法(三)GGT测定法化学法(重氮反应比色法)和连续监测法。
1. 重氮反应比色法测定GGT【参考范围】男性 3 ~17 U/L;女性 2 ~13 U/L▪连续监测法测定GGT【参考范围】男性:11~50 U/L;(以γ-谷氨酰-3-羧基-4-硝基苯胺为底物)女性:7~32 U/L男性:≤40U/L;女性:≤30U/L(以γ-谷氨酰-4-硝基苯胺为底物)(四)MAO测定(2) 方法评价【参考范围】12~40 U/ml【临床意义】:肝硬化时,肝纤维化现象十分活跃,MAO活性明显升高。
三、血清胆红素测定测定方法:重氮盐法、胆红素氧化酶(BOD)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导数分光光度法直接分光光度计法四、血清胆汁酸测定测定方法:比色分析测定法、酶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比色法(2) 酶比色测定法评价:优点: 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和适用缺点:试剂价贵、不易保存。
对酶量的要求严格,易产生误差。
此外,标准品的制备非常重要。
常采用甘氨胆酸溶入小牛血清中制成冻干品。
【参考范围】 1 ~7 µmol/L(成人空腹)【临床意义】1、任何引起肝细胞损伤的病理过程都可能引起血中胆汁酸升高.2、各种类型的肝病、肝硬化、脂肪肝,及急慢性胆道阻塞。
3、空腹胆汁酸测定:敏感、特异性强; 最敏感的肝功能试验之一。
特别适用于可疑有肝病,但其它生化试验正常或轻度异常的病人的诊断。
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复习题 A 型题B 1、由二级参考测量程序定值,用于校正校准试剂盒厂家选定测量程序的物质:A.一级标准品B.一级校准物C.二级标准品D.控制物E.优级标准品B 2、应用于评价鉴定常规方法,可作为评价商品试剂盒或为质控血清定值的实验方法是:A.决定性方法B.参考方法C.推荐方法D.己知偏差法E.未知偏差法D 3、由于分析人员的操作习惯而造成的误差属于以下哪种误差()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方法误差D、随机误差A 4、偏差和偏差系数一般用来表示()A、准确度B、特异度C、精密度D、灵敏度B 5、E A表示()的允许误差限度A、90%B、95%C、5%D、85%D 6、医学决定水平:为对临床病人的诊疗具有医学作用的临界分析物浓度。
A.分析B.观察C.比对D.判断E.研究A 7、建立一个实验方法时,常做回收率试验。
其主要目的是验证实验方法的()A、准确度B、灵敏度C、精密度D、特异性B 8、哪种评价试验可用来检测侯选方法的恒定系统误差()A、回收试验B、干扰试验C、对比试验D、重复性试验B 9、回收率好,说明该定量方法:A 精密度高B 准确度高C 灵敏度好D 实用E 属于参考方法D 10、Levy-Jennings质控图中用来控制界限的是()A、标准差B、误差C、变异系数D、平均值和标准差B 11、在室内1,3X质控规则中,若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超出X±3s,则判为()A、在控B、失控C、警告D、难以确定A 12、系统误差在平均值质控图中常表现为A.测定值在上下波动B。
测定值有两天连续在均值以上或以下C.测定值有一次越限,次日又回到限内D。
测定值有三天连续在均值以上或以下E.测定值有五天连续在均值以上或以下B 型题A.OCV B.RCVK C.RCVU D.CCV E.VID 1、选定变异系数 B 2、常规条件下已知值的变异E 3、变异指数X 型题:ABCD 1、下列哪些可能是室内质控图发生向上或向下倾向性变化的原因?A、试剂过期B、分光光度计光源衰老C、更换了校准品或操作者D、光电管老化ABCDE 2、常规方法的选择在可靠性方面应具有:A.较高的检测精密度B.较大的检测能力C.较低的检测费用D.较快的检测速度E.较好的检测准确度ABD 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为:A 测量的精密度并不能说明测量值与真值的关系B 精密的测量值不一定是准确的C 准确度高,一般说来精密度也较好D 系统误差会使准确度降低,但其对精密度的影响要根据它在一系列测定中是否保持不变BC 4、质控物的作用是:A 监测测定结果的准确度B 改进测定方法的准确度C 观察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E 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