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水处理的研究

合集下载

酸性高泥化煤泥水处理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酸性高泥化煤泥水处理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酸性高泥化煤泥水处理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但在煤炭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泥,其中大部分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煤泥水的有效处理和利用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煤泥水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如沉淀、过滤、吸附、氧化等,但存在处理周期长、处理成本高、对污染物去除率低等问题。

而高泥化煤泥水的处理更为困难,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处理方法。

二、选题意义酸性高泥化煤泥水的处理是煤泥水处理的瓶颈问题,同时也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的难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通过酸性高泥化煤泥水处理试验,探索新的处理技术和方法,提高煤泥水处理的效率和成本效益,对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分析酸性高泥化煤泥水的成分和性质,确定选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2)选取不同的处理剂,进行不同浓度、不同pH值的煤泥水处理试验,探究其处理效果。

(3)考察处理剂种类、用量、处理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采用实验室小试、中试和大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煤泥水处理试验。

(2)使用分析测试手段,分析处理前后煤泥水的成分和性质,评价处理效果。

四、预期研究结果通过酸性高泥化煤泥水处理试验,期望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确定适用于酸性高泥化煤泥水处理的新型处理方法和技术。

(2)寻找有效的处理剂和处理条件,提高煤泥水的处理效率和成本效益。

(3)为煤泥水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研究前期准备阶段,包括文献调研和实验室条件准备,时间:1个月。

2. 煤泥水试验前期试验,包括煤泥水样品采集、样品分析和性质表征,时间:2个月。

3. 煤泥水试验中期试验,包括处理剂选取、试验条件确定和处理效果评价,时间:4个月。

4. 煤泥水试验后期试验,包括处理剂优化、试验重现和数据分析,时间:3个月。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煤泥水是指煤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煤粉和水的混合物。

煤泥水处理是煤矿、选煤厂等煤炭加工企业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之一。

本文将对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选煤厂煤泥水的主要特点是固体颗粒含量高、浓度大、悬浮性强。

传统的煤泥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沉淀、过滤等技术进行固液分离,从而减少固体颗粒的含量。

化学处理方法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煤泥水中的固体颗粒凝结形成较大颗粒,并进行沉淀分离。

物理处理方法包括重力沉降、湍流沉降、过滤等技术。

重力沉降是利用固体颗粒和水在重力作用下的不同沉降速度进行分离。

湍流沉降是通过在水中引入湍流使固体颗粒沉降速度加快,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过滤是利用滤料对固体颗粒进行截留分离。

这些物理处理方法运行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但处理效率相对较低。

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对煤泥水进行处理。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絮凝剂、胶体剂和抗泥剂等。

絮凝剂的主要作用是使煤泥水中的固体颗粒凝聚形成较大的团块,便于沉降分离。

胶体剂主要是通过在煤泥水中形成胶体颗粒,增加煤泥水的黏稠度,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抗泥剂主要是抑制煤泥水中的颗粒污染,防止固体颗粒重新悬浮。

除了传统的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还有一些新的煤泥水处理技术值得探讨。

电化学处理技术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煤泥水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速度快等优点。

微生物处理技术则是利用微生物对煤泥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分解,从而减少固体颗粒的含量和浓度。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大类。

物理处理方法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但处理效率较低;化学处理方法处理效果好,处理速度快,但运行成本较高。

还有一些新的煤泥水处理技术可供选择。

对于不同的选煤厂来说,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煤泥水处理技术,并结合其他辅助设备和运营管理手段,全面提高煤泥水处理效果,保护环境。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1. 引言1.1 煤泥水处理技术在选煤厂中的重要性煤泥水处理技术在选煤厂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选煤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煤粉、泥土和水的煤泥水,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煤泥水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和有机物质,如果直接排放,会导致水资源污染和土壤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

煤泥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维护环境、保护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高效的煤泥水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对煤泥水进行有效处理,可以回收其中的煤粉和其他有价值的物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选煤厂需要重视煤泥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的双重目标。

在当前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煤泥水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技术水平,可以有效应对环境挑战,推动选煤厂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煤泥水的成因分析煤泥水是选煤厂废水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成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选煤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量较大,包括洗煤、除矿、磨碎、分级等环节都需要用水。

在这些生产过程中,水与煤炭接触后会形成煤泥水。

煤炭本身含有一定的灰分、硫份等杂质,这些杂质在洗煤过程中会与水一起形成泥浆状物质,从而生成煤泥水。

选煤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煤场堆放的煤炭遭受雨水浸泡,进而产生煤泥水。

设备运行不良、管道泄漏等也会导致煤泥水的产生。

煤泥水的成因不仅与选煤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和设备运行状态有关,还与煤炭本身的性质及外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煤泥水的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和改进相应的处理技术,提高煤泥水处理效率和质量。

2.2 煤泥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煤泥水处理技术在选煤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目前,我国许多选煤厂的煤泥水处理技术还停留在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阶段,缺乏前沿的高效处理技术。

探析煤泥水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探析煤泥水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探析煤泥水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煤泥水处理是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工业废水处理难题。

传统的治理方法主要采用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但其存在一些问题,如投入成本高、处理效果差等。

随着新技术的研发和不断推广,煤泥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持续的改善和发展。

接下来,本文将探析煤泥水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一、生物化技术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作用处理工业废水的技术。

它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费用低、操作简单等特点。

近年来,煤泥水处理领域中,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废水处理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微生物聚羟基磷酸酯酶(PHB)的应用,无机盐的加入调节微生物的代谢,从而使氮、磷等有机物质转化成气体和微生物生物质,达到了废水处理的效果。

二、电化学技术电化学技术主要是利用电生化学原理,通过电解、电析、电吸附等过程,进行废水的处理。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近年来,电化学技术也在煤泥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利用电解技术处理含污染物废水,通过阳极反应、阴极反应,将有害物质还原或氧化完成废水处理过程。

另外,电化学技术还可以利用电解产生的HO45和OCl45等高效氧化物质,进行废水的处理。

三、换热技术换热技术是将热量由一种介质传至另一种介质的技术。

它可以用来回收污水中的热能,利用其进行热能回收,减少煤的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工厂的效益。

四、高效化学药剂目前,煤泥水处理领域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化学药剂,例如,采用钠玻璃、氯化铁等新型化学药剂进行废水处理。

这些化学药剂具有低剂量、高效、无毒害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煤泥水处理领域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如生物技术、电化学技术、换热技术和高效化学药剂等。

这些新技术在煤泥水处理中,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

从发展趋势上看,随着环保投入的加大,煤泥水处理技术将越来越完善,同时也会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探析煤泥水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探析煤泥水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探析煤泥水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摘要】煤泥水处理是煤矿生产中必不可缺的环节。

本文首先介绍了煤泥水处理的重要性,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接着探讨了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和循环利用煤泥水的技术探索。

最后分析了煤泥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总结了煤泥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态势,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深入了解煤泥水处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煤矿行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煤泥水处理、新技术、发展趋势、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循环利用、发展态势、发展方向、应用前景1. 引言1.1 煤泥水处理的重要性煤泥水处理的重要性在于煤炭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煤泥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煤炭粉尘、化学药剂、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适当处理和处理,直接排放至环境中会对周围的土壤、水源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

煤泥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溶解物质对水质有严重影响,不仅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氧化性,还会造成水质中有机物和氮磷含量过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生长,形成藻华,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高效处理煤泥水,减少其中污染物的含量,达到排放标准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任务。

通过研究和应用新的煤泥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煤泥水的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煤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 煤泥水处理技术的现状煤泥水处理是煤矿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煤矿排放的废水质量和环境保护。

目前,煤泥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煤泥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生物处理技术则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处理,具有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膜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煤泥水中的微粒和溶解性有机物。

煤泥水处理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处理成本高、技术成熟度不高、处理效率有限等。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随着选煤厂的不断发展,煤泥水处理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

煤泥水处理不仅关系到矿山环保和资源利用,也影响着生态保护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就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一、煤泥水的产生及危害煤泥水是指在选煤过程中,煤炭在物理或化学作用下与水混合产生的悬浮液体。

其被固体悬浮物质、可溶性有机物、重金属元素、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质污染。

这些污染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为了保护环境和健康,选煤厂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煤泥水处理技术。

目前,煤泥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选煤厂普遍采用的方法。

其主要包括自流式沉砂池、压滤机、离心机等。

优点是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但浪费水资源,设备费用较高。

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污染物质的方法。

其主要包括加药沉淀、吸附等。

优点是处理效果好,但对药剂的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较高。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质的方法。

其主要包括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

生物处理技术操作复杂,处理效果依赖于环境因素,但具有处理效果好和成本较低的优点。

选煤厂在进行煤泥水处理技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水源质量、处理效果、操作难度、成本等。

同时,要注意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技术,因地制宜。

总之,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是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采取适当的处理技术可以减轻环境污染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煤泥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不断改进和创新处理技术,以更好地适应煤炭生产的需要。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选煤厂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煤泥水,若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健康。

因此,对煤泥水进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

一、水力排砂法水力排砂法是将煤泥水通过排水管道放入斗式水轮机内,由于水轮机的离心力作用下,水中的较粗颗粒被甩出,达到分离的效果。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对煤泥处理能力受水轮机大小和电源保护器的控制,且不能完全分离出煤泥中的细小颗粒。

二、压滤脱水法压滤脱水法是在压滤机的作用下,将煤泥水中的固体颗粒通过滤布脱水,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该方法处理效果好,所处理的污泥含水率低,便于储存运输,但设备投资大,处理量小,对操作人员要求高。

三、重介质法重介质法是利用不同比重的介质来进行分离。

常用的介质是水、硫化钠、TBE等。

该方法精度高,效率也高,但介质会含有小部分污染物,因此需要对介质进行回收处理,设备投资较高。

四、反渗透法反渗透法是通过反渗透膜的作用,将煤泥水中的离子、有机物、胶体等分离出来。

该方法处理效果好,设备体积小,能耗低,产水质量高,处理效率高,但成本较高,需要大量能量作为驱动力。

五、气浮法气浮法是将空气注入煤泥水中,使煤泥中的微小固体颗粒聚集为气泡,浮到水面上进行分离。

该方法处理效率高,能耗低,投资成本低,但不能完全分离出胶体颗粒和溶液中的物质。

综上所述,选煤厂数种煤泥水处理技术各有优缺点,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同时,在处理煤泥水时,也应注意环保意识,防止污染物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探讨随着煤炭采掘和利用的不断增加,煤泥水处理成为煤矿和煤化工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有效地处理煤泥水对于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煤泥水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煤泥水是指煤矿采掘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泥土、煤炭细粒和水的混合物。

煤泥水的处理需要分离出煤、水和泥土等成分,并进一步处理以减少固体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

常用的煤泥水处理技术有机械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机械处理是指利用物理力学原理进行煤泥水的处理。

常见的机械处理方法有浮选、沉淀和过滤等。

浮选是通过气泡附着在煤炭表面使其浮起,然后通过饱和浮选泡沫被收集起来,达到分离煤和水的目的。

沉淀是利用比重差异将煤泥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到底部,从而实现煤炭和水的分离。

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对煤泥水进行过滤,将固体颗粒截留在过滤介质上,使煤炭和水分离。

这些机械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但处理效果受煤泥水中固体颗粒大小和浓度的影响。

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性质的改变来进行煤泥水处理。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有离心法、冷冻法和电化学法等。

离心法是利用离心力将煤泥水中的固体颗粒与水分离,通过调整离心机的参数达到分离的目的。

冷冻法是通过降低煤泥水的温度使水结冰,从而将固体颗粒与水分离。

电化学法是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煤泥水的处理,通过施加电场使煤泥水中的固体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沉降到电极上,实现分离。

化学处理是指利用化学方法进行煤泥水的处理。

化学处理方法包括药物处理和酸碱处理等。

药物处理是通过添加药剂改变煤泥水中的化学性质,从而使固体颗粒与水分离。

常用的药剂有絮凝剂、沉降剂和消泡剂等。

酸碱处理是通过调节煤泥水的pH值改变其溶解度,从而使固体颗粒与水分离。

这些化学处理方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适用性广的特点,但对药剂的选择和用量控制要求较高。

煤泥水处理技术包括机械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不同的处理技术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煤泥水处理,选择适合的处理技术可以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固体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保护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煤泥水是煤矿湿法洗煤加工工艺的工业尾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煤泥和泥砂,给矿区附近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同时煤泥水系统的管理历来是洗煤厂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选煤厂实现洗水闭路循环,确保清水洗煤的关键环节。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煤泥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入手,首先介绍了陶一矿洗煤厂煤泥水概况、煤泥水的处理方法和洗煤厂一般工艺流程,从而进一步阐述当前选煤产品在要求愈加严格、选煤工艺的愈加复杂、选煤厂的大型化愈加明显,以及水资源的愈加珍贵和环境保护标准的愈加苛刻下煤泥水处理已经变成了整个选煤工艺中涉及面最广、投资最大、最复杂、最难管理的工艺环节。

煤泥水处理及煤泥脱水回收是选煤厂生产的重要环节,是降低洗水浓度,实现洗水闭路循环的关键。

煤泥水的处理不仅关系到选煤厂的正常生产和发展,而且影响着选煤厂节水,充分回收煤炭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煤泥水处理;煤泥脱水;工艺流程;洗水闭路循环目录1 绪论 (1)1.1选题意义 (1)1.2国内外煤泥水处理研究现状 (1)1.2.1国外煤泥水处理现状 (1)1.2.2国内煤泥水处理现状 (2)2 陶一矿洗煤厂概况 (5)2.1陶一矿煤质情况 (5)2.2陶一矿洗煤厂生产工艺流程 (5)2.3陶一矿洗煤厂的主体分选车间 (6)2.4陶一矿洗煤厂煤泥水处理 (7)3 煤泥水介绍 (9)3.1煤泥水概况 (9)3.2煤泥水的产生 (9)3.3煤泥水污染特性 (9)3.4煤泥水治理目标 (10)4 煤泥水处理方法与种类 (11)4.1煤泥水的性质及其对选煤工艺的影响 (11)4.1.1循环水浓度对洗选效果的影响 (11)4.1.2循环水浓度对分级、脱水工作的影响 (11)4.1.3循环水浓度增加给选煤工艺带来的严重后果 (11)4.2粗颗粒煤泥水的处理 (12)4.2.1分级原理 (12)4.2.2常用的分级设备 (12)4.2.3常用粗煤泥回收流程 (16)4.3细颗粒煤泥水的处理 (19)4.3.1 浓缩浮选流程 (19)4.3.2直接浮选流程 (24)4.3.3半直接浮选流程 (27)4.4极细颗粒煤泥水的处理 (28)4.4.1凝聚及凝聚原理 (28)4.4.2絮凝及絮凝原理 (28)4.4.3常用的浮选药剂 (29)4.4.4 极细粒煤泥水的处理流程 (31)5 洗水闭路循环 (33)5.1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的三级标准 (33)5.2 实现洗水闭路循环的途径 (33)5.3 实现洗水闭路循环的效益 (35)6 展望煤泥水发展去向 (36)结论 (36)参考文献 (38)致谢 (39)1 绪论1.1选题意义煤泥水是湿法选煤所产生的工业尾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煤泥颗粒,是煤矿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耗的大国,煤炭作为第一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耗的结构中占76%。

虽然我国原煤入选率比较低,仅为38%,目前全国每年选煤用水量约8.4 亿m³,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0.74%。

虽然近几年大多数选煤厂装备了一些水处理设备,煤泥水的闭路循环率达到了86.63%,但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每年仍有约4000万m³的煤泥水排放,约占全国工业废水的0.1%左右。

煤泥水的外排,严重污染了煤矿周围地区的环境。

据调查,我国 532 条河流中,有82%受到污染,其中30条500km以上的河流中有18条受到煤泥水的污染。

煤矿煤泥水的直接排放,不仅严重地污染了周围的环境,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煤泥的流失。

煤泥水经适当处理后用于洗煤,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会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中包括回收煤泥所得、节省洗煤用水的水费和免交的排污费。

我国是水资源僵乏的国家,人均水占有水资源量近2260m ³,仅为世界人均水占有水资源量的1/3左右。

由此可见,煤泥水已成为煤炭工业的主要污染源和煤炭损失源之一。

随着对选煤产品的要求愈加严格、选煤工艺的愈加复杂、选煤厂的大型化愈加明显,以及水资源的愈加珍贵和环境保护标准的愈加苛刻,煤泥水处理已经变成了整个选煤工艺中涉及面最广、投资最大、最复杂、最难管理的工艺环节。

煤泥水的处理与回用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研究陶一矿洗煤厂煤泥水处理及洗水闭路循环有更为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煤泥水处理研究现状煤泥水治理的目标就是泥水分离,即不仅要得到清洁的水,而且还要得到含水率低、易于脱水的煤泥。

多年来,世界各国环保专家始终将煤泥水的处理与回用做为矿山废水处理的一个重点内容进行专项研究。

1.2.1国外煤泥水处理现状目前,世界上一些产煤大国如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南非、波兰等基本上实现了煤泥水的零排放,分离出来的煤泥也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这些国家的原煤煤质总体较好,分选方法先进,选煤设备性能可靠,产生的煤泥水适当处理后即能满足洗煤的要求。

采用的处理基本工艺是:煤泥分选—尾矿浓缩—压滤。

煤泥分选设备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煤泥水的性质及处理的难易程度。

近几年,世界各国非常重视高效煤泥分选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美国YangD C研制开发扬氏填充式跳汰机,能够有效分选小于25μm微细颗粒,并具有较好的脱硫降灰的功能。

澳大利亚研制的Kelsey 离心跳汰机可分选0.063~0.038mm 的煤泥。

美国研制的Falcon 离心分选机,工作时产生的离心力为300g,可有效分选0.6~0.043mm的煤泥。

澳大利亚研制的干扰床层分选机(TBS)利用干扰床层实现按密度分层,分选最佳粒度范围为0.25mm。

重介质旋流器自上世纪40 年代问世以来,经不断改进与发展,其基本结构形式和性能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传统型旋流器外,目前还出现了平底型和切线排料型旋流器等。

研究表明,切线排料的平底型旋流器的入料量和底流排量比传统型旋流器分别高21%和75%。

圆筒形重介旋流器在近20 年里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有压入料的涡赛尔旋流器和无压给料的戴纳型重介旋流器(D. W .P)。

澳大利亚 JK 矿业中心研制成功的JKDMC 新型结构重介质旋流器,采用超细磁铁矿介质(小于90μm)分选煤泥,对1~0.125mm 或0.5~0.125mm粒级取得了较好的分选效果。

Custom 煤炭总公司的初步实验表明,采用微细磁铁矿粉重介质旋流器工艺可以有效地处理0.105~0.025mm 级粉煤,但介质回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南非的研究人员提出,分选小于0.075mm的粉煤,介质的粒度组成中小于0.01 mm的含量必须大于50%才能取得良好的分选结果。

煤泥浓缩目前国外常采用的设备有耙式浓缩机、深锥浓缩机、煤泥沉淀池等。

耙式浓缩机用于煤泥水或浮选尾煤水的浓缩及澄清。

深锥浓缩机用于处理各种煤泥水(特别是浮选尾煤)以得到高浓度的沉淀及洁净的溢流。

煤泥沉淀池主要用于回收煤泥或浮选尾煤以及澄清滤液和离心等。

煤泥沉淀池包括分段沉淀池、通用煤泥沉淀池和尾矿场。

耙式浓缩机在国外使用较多,不仅处理能力大,而且溢流水质也好。

例如在澳大利亚南Walker Greek煤矿,原煤处理量为600t/h的重介质选煤厂(入料范围60~0mm ),仅设一台14m直径的耙式浓缩机,即可以处理全厂1140m³/h的尾矿,并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多数煤泥浓缩需要投加凝聚药剂,强化煤泥的沉淀与浓缩。

投加的凝聚药剂主要有铝盐、铁盐混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非离子型的聚丙烯酞胺等。

Schroeder 等人早在1984年就详细地研究了细粒级煤泥水的胶体稳定性和铝盐混凝剂对煤泥水的脱稳凝聚作用由于入选的原煤性质较好,分选后的煤泥水处理难度不是很大,而且国外发达国家煤泥水的处理系统都比较完善,因此,煤泥水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基本实现了闭路循环。

1.2.2国内煤泥水处理现状我国是产煤大国,虽然原煤入选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原煤入选量和入选率还是有很大程度的地提高。

煤泥水的处理与回收与原来相比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煤泥水的闭路循环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前,我国的选煤技术水平完全能够为各种类型选煤厂提供成熟完善的煤泥水处理全套技术和装备,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煤泥水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工艺环节:煤泥分选→尾矿浓缩→压滤,缺少其中任何环节,都不能构成完善的系统。

实践证明,不完善的煤泥水系统都无法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我国选煤厂应用的几种典型煤泥水流程及其优缺点如下表1-1。

“八五”以来,我国选煤工业整体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大差距,煤泥水处理技术和装备尚不能满足各种类型选煤厂低投资和低运行费用的要,还有13%的选煤厂未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尤其是小型选煤厂。

为了彻底杜绝选煤厂外排煤泥水,并满足发展动力煤洗选的煤泥水处理要求,除了进行细粒煤泥水设备系列化、提高大型设备可靠性研究之外,还需要重点开发适于动力煤选煤厂水介质煤泥重力分选技术、提高浮选上限技术,加强高效浓缩机的研究、先进技术设备的集成化研究和煤泥分选与煤泥水处理装备的模块化研究,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煤泥水处理技术目前存在的常见的问题及原因总结如下:1)工艺流程越来越复杂,但煤泥水依然不澄清。

其原因在于大量粘土矿物在水中容易密集的单元晶层,这些微细颗粒表面还带大量电荷,这类型往往几天都不能澄清,所以细粒煤因此能够稳定悬浮于煤泥水中。

厂有限的沉降面积和沉降时间不能实现煤泥水彻底澄清。

2)药剂越来越昂贵,药剂成本限制了煤泥水澄清。

微生物絮凝剂只是处于试验研究,选煤厂应用最多的还是合成絮凝剂。

煤泥综合利用途径应进一步探讨,目前煤泥综合利用的途径较少,绝大部分地区都是以较低的价格卖给附近居民作燃料。

有些地区由于运输和地理环境等因素,致使回收的煤泥堆积如山卖不出去,雨水冲刷又流进水体中,影响了煤泥水治理的积极性。

因此,进一步研究煤泥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提高煤泥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是治理煤泥水污染的基本保证。

2 陶一矿洗煤厂概况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陶一煤矿于1976年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

生产煤种为无烟煤,近年矿井经过技术改造,原煤产量已达到60万吨/年。

该矿选煤厂始建于1997年,主要入洗本矿原煤,开始设计能力为21万吨/年,是一个十分简易的小型选煤厂。

经过十几年的技术改造,特别是2002、2004、2005、2008年的四次改造,基本达到了现在的规模。

2010年又新建了煤泥浮选车间。

现全厂共有四个车间,即:破碎车间,跳汰车间、浮选车间、压滤车间。

目前在册职工97名,其中管理人员8名。

生产工艺采用跳汏浮选联合分选,浮选尾煤一段浓缩、压滤回收的工艺。

生产的主要品种有洗大块、洗中块、洗小块、洗粒煤、洗末煤及中煤和煤泥两个副产品。

2.1陶一矿煤质情况陶一选煤厂主要的煤种为4号无烟煤,该煤物理强度高,煤质较硬,主要用于炼钢,属煤炭精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