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针放血疗法诊疗操作规范
三棱针(放血疗法)诊疗操作规范【范本模板】

三棱针法三棱针法是指使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
亦称“刺络法"。
(一)操作方法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
常用的刺法有以下几种:1.腧学点刺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毫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散刺法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
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
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胶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按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人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
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4.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
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
(二)适用范围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
目前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三)注意事项1.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
三棱针刺法操作规范

三棱针刺法操作规范1、定义三棱针刺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腧穴或浅表血络,或挤出想、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2、操作步骤与要求2.1 针具选择一般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cm,针柄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状,尖端三面有刃。
2.2 环境要求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2.3 消毒2.3.1 针具消毒:可采用高温灭菌,或用75%乙醇浸泡30min,用一次性无菌针更佳。
2.3.2 部位消毒:可用75%乙醇或0.2%安尔碘或碘伏在施术部位消毒。
2.3.3 医者消毒: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75%乙醇擦拭。
2.4 操作方法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身的侧面,露出针尖约1~2分,以控制针刺的深度。
针刺时以左手拇、食指用力捏住患者指(趾)部,或夹持、舒张局部皮肤,右手针刺。
包括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四种。
2.4.1点刺法:先在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推按,使血液积聚于腧穴处,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指捏紧应刺部位并暴露穴位,右手持针对准腧穴快速刺入1~2分深,迅速出针。
再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2.4.2散刺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不同,在局部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10~20针以上。
2.4.3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与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用左手拇指按压在被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静脉,迅速刺入脉中0.5~1分深,然后出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当出血时,亦可轻按静脉上端,以助瘀血排出,毒邪得泻。
2.4.4挑刺法:局部消毒后,左手捏起施术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先横刺进入皮肤,挑破皮肤0.2~0.3cm,再将针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挑尽为止。
3、注意事项3.1 术前做好解释工作,预防晕针。
3.2 严密消毒,以防感染。
3.3 点刺、散刺时,宜轻、宜快、宜浅;刺络法出血不宜过多,切勿刺伤深部动脉。
中医放血疗法操作规程

中医放血疗法操作规程
刺血疗法,古代又称为放血疗法,或曰刺络法。
刺血疗法具有泻热、止痛、镇静、开窍、化瘀、消肿等多方面作用,可用于近百种病症的治疗。
【刺血操作】
刺血疗法的针具是三棱针或小眉刀。
三棱针一般以点刺法为主,针法:先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血郁积于一处,继而在此部位常规消毒。
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用拇、食二指握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1-2分深,对准已消毒的穴位或部位刺入1-2分深。
点刺时须对准穴位快速进针、出针。
出针后以适当力度连续挤压针孔周围组织,使血液流出,直到血流自止或血色变鲜红为止。
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注意事项】
应用刺血疗法不仅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还必须准确掌握禁忌证。
凡有下列之一者均不宜应用刺血疗法:
1、患有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他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禁用;
2、血管瘤患者不宜用放血疗法;
3、过饥、过饱、醉酒、大汗、过度劳累禁用放血法;
4、贫血、低血压、孕期及产后应慎用放血疗法。
三棱针放血疗法操作流程图

根据医嘱的要求,观察三棱针 放血治疗后的客观详细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棱针放血疗法操作流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穴 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 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 着,保暖;按腧穴选择合理 体位,暴露针刺部位,保暖
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 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 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 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 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 针刺。
整理床单位,协助衣着,舒适 卧位,清理物品,洗手
素质要求 评估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局部消毒 治疗 观察 整理 总结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服装、鞋帽整齐 态度和蔼,语言温柔 护士洗手
治疗盘内备以三棱针、镊子、 75%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 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盛 放用过的三棱针。
消毒局部(穴位)皮肤由内向 外擦拭,直径﹥5厘米
三棱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棱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棱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棱针疗法是以三棱针为工具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某些急症,如昏厥、高热、中暑、溺水、急性咽喉痛、目赤红肿、疖肿初起、扭挫伤、疳疾、痔疾、头痛、指趾麻木等疾病,不仅方法简便,而且取效迅速。
一般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急症也可每日两次。
操作方法:
用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针尖露出1-2分。
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快速针刺,临床上常用的刺法有穴位点刺、刺络、散刺、挑刺等。
1、穴位点刺:穴位常规消毒后,右手持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0.3公分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干面球按压针孔止血。
2、刺络:选择较细的`浅静脉,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缓慢地刺入,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干面球按压止血。
一般用于中暑时在肘窝、腘窝浅静脉络刺出血;急性淋巴管炎在红丝上多针刺血等。
3、散刺:又叫豹纹刺。
根据不同疾病分两种刺法;对顽癣、疖肿初起,严密消毒后可在四周刺出血;扭伤挫伤后出现局部瘀钟,消毒后在瘀肿局部左右前后刺之,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干面球按压止血。
4、挑刺: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或夹起皮肤,右手持针,将经过消毒过的穴位或反应点的表皮挑破,使出血或留出粘液,然后局部消毒包扎。
注意事项:
1、三棱针刺激很强,治疗时需做好思想工作,并预防晕针。
2、三棱针刺后针孔较大,因此必须严密消毒,防止感染。
3、点刺、散刺要浅而快,出血以数滴为宜。
了解了三棱针疗法后,家长们就可放心让孩子接受治疗,使患儿
早日康复。
三棱针点刺放血的基本方法

三棱针点刺放血的基本方法一、前言三棱针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工具,用于点刺放血。
在中医理论中,通过点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祛邪驱病。
三棱针点刺放血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操作,在进行操作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准备工作1. 环境准备:在进行三棱针点刺放血之前,需要确保环境干净卫生,并且没有明显的噪音和干扰。
2. 工具准备:需要准备好三棱针、酒精、棉球等消毒用品以及止血药品等。
3. 患者评估:在进行三棱针点刺放血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病情情况,并确定适合进行三棱针点刺放血的部位。
三、操作步骤1. 消毒处理:将使用的三棱针浸泡在75%酒精中消毒约5分钟,取出后用火或紫外线灯再次消毒。
2. 位置定位: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病情,在适合进行三棱针点刺放血的部位进行定位,可以使用手指或其他辅助工具进行定位。
3. 点刺操作:用手持三棱针,将针头对准定位部位,轻轻刺入皮肤,深度一般为0.1-0.3厘米。
然后用手指按住针柄,让三棱针头在皮肤上旋转10-20次。
如果需要多次点刺,则需要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刺入。
4. 放血处理:在三棱针拔出后,在患者的伤口处放置一个消毒好的棉球,并轻轻按住伤口2-3分钟,以止血。
如果需要放更多的血,则需要再次点刺,并重复以上操作。
5. 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用消毒药水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并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
四、注意事项1. 三棱针点刺放血是一项有风险的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2. 在使用三棱针前必须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并确保其干燥和完好无损。
3.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 操作时要注意力度和深度,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 患者在进行三棱针点刺放血前应该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和身体情况,以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五、总结三棱针点刺放血是一项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点刺放血可以达到调节气血、祛邪驱病的效果。
在进行操作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三棱针法操作规范

概念:三棱针法主要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者腧穴,放出适量的血液,或挤出少量的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方法。
操作规范:持针姿势一般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身的侧面,露出针尖2~3mm操作方法三棱针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和挑刺法三种。
点刺法。
此法是用三棱针点刺腧穴或者血络以治疗疾病的方法(1)点刺穴位: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针刺前在点刺穴位的上下用手指向点刺处推按,使血液聚集于点刺部位。
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指固定点刺部位,右手持针点刺2~3mm,快进快出,点刺后使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法,使出血数滴或者挤出液体少许,右手捏干棉球将血液或者液体及时擦去。
为了刺出一定量的血液或者液体,点刺穴位的深度不宜太浅。
此法多用于指趾末端、面部、耳部的穴位。
如井穴、十宣、印堂、攒竹、耳尖、四缝等穴位点刺血络:有浅刺和深刺两种。
浅刺:点刺随病显现的浅表小静脉出血的方法。
常规消毒后,右手持针垂直点刺,快进快出,动作要求稳、准、快。
一次可出血5~10mm,此法多应用于小静脉随病显现的部位,如下肢后面、额部、颞部、耳背、足背等部位。
深刺:即点刺随病显现的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血液的方法。
又称泻血法。
先用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使相应的静脉进一步显现,局部消毒后,左手拇指按压被针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向心斜刺,迅速出针。
针刺深度以针尖刺中血管,让血液自然流出为度,出血停止前,松开橡皮管。
待出血停止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刺部位,并以75%的乙醇棉球清理窗口周围的血液。
本法出血量大,多用于肘窝、腘窝部的静脉。
2.散刺法此法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局部消毒后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可以连续垂直点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促进瘀热、肿胀、脓液得以排除。
3挑刺法:此法是以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放血疗法——精选推荐

放⾎疗法放⾎疗法本法是⽤三棱针、粗毫针或⼩尖⼑刺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种⽅法,具有消肿⽌痛,祛风⽌痒、开窍泄热、镇吐⽌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1、物品准备消素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尖⼑)、75%酒精、棉签、消素纱布、胶布、弯盘。
2、操作⽅法(1)点刺:(⼜称速刺)①选好点刺之⽳位⾎络,局部⽤酒精⾏常规消毒。
②术后右⼿持针,左⼿固定待刺部位,将针尖对准选好之⾎络,迅速刺⼊约0.1~0.3cm⽴即出针。
③⽤⼿指轻轻挤压点刺⽳位周围⽪肤,挤出少量⾎液,⽤⼲棉签擦之,再挤压1~2次,放出适量⾎液后,⽤⼲棉签压迫⽌⾎。
(2)挑刺:(此法多⽤于胸背部及⽿后部位放⾎)①选好部位,轻轻揉挤局部,使细⼩静脉充盈。
②常规⽪肤消毒。
③⽤消素的三棱针或⼩尖⼑挑破(或划破)微⼩静脉,并挤出少量⾎液。
④⽤⼲棉球擦去⾎滴,再揉挤放出少量⾎液,⽤⼲棉球压迫⽌⾎。
(3)缓刺:多⽤于肘部、腘窝部的浅静脉放⾎。
①选好部位,并在放⾎部位上⽅⽤⼿⾃上⽽下按挤,或扎上⽌⾎带,使其静脉充盈。
②常规消毒⽪肤。
③⽤消毒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刺⼊浅表静脉约0.3cm,再缓缓退出针头。
④以⼲棉球擦去放出的⾎液,松开⽌⾎带,再以⼲棉球压迫⽌⾎。
(4)围刺:(⼜称散刺)⽤于⽪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
①点刺部位常规消毒。
②⽤消毒的三棱针沿病灶周围按顺序点刺出⾎。
③⽤酒精棉球再次消毒点刺⽪肤,必要时覆盖上消毒敷料。
3、护理(1)向病⼈作好解释⼯作,以免紧张,体质虚弱、孕妇及凝⾎机制不良者不宜采⽤此法。
(2)注意器械及⽪肤的消毒,防⽌感染。
(3)⼿法宜稳、准、轻,不宜过猛,放⾎不可过多。
(4)⼀旦出现晕针现象,⽴即扶病⼈平卧,喝热⽔,并注意观察⾯⾊、脉象、⾎压。
症状较重者,请医⽣处理。
4、在护理的中应⽤(1)⾼热降温:⼤椎、⼗宣点刺放⾎(2)咽喉肿痛:少商⽳点刺放⾎(3)头痛:太阳⽳点刺放⾎(4)中暑:⼗宣⽳点刺放⾎(5)全⾝搔痒:⽿后静脉挑刺放⾎(6)神经性⽪炎、丹毒、痈疖在病灶周围及相应部位散刺放⾎(7)急性胃肠炎:曲泽、委中⽳缓刺放⾎刺⾎疗法,古代⼜称为放⾎疗法,或⽈刺络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棱针放血疗法诊疗操作
规范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三棱针法操作规范
三棱针法是指使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
亦称“刺络法”。
(一)操作方法
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
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
常用的刺
法有以下几种:
1.腧学点刺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毫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散刺法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
根据病变部位大小
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
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胶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
时,左手拇指按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人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
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4.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
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
(二)适用范围
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
目前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三)注意事项
1.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
2.操作时手法宜轻、宜稳、宜准、宜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更不可伤及动脉。
3.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4.对体弱、贫血、低血压者及怀孕和产后妇女等,均要慎重使用。
凡是凝血机制不好
的患者和血管瘤患者,不宜使用本法。
5.三棱针法刺激较强,治疗过程中须注意患者体位,以防晕针。
6.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3次为1疗程,出血量多者,每周1—2次,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毫升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