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实数。单元测试题精选(Word版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
单元测试题精选(Word版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6章《实数》单元测试题精选完成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评卷人: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该选项的标号填入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A A C D C B 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1.m = 3.n = 1.(m+n)^5 = 243.12.(1) 0.000 521 7 (2) 0.002 284.13.3.14.x = 8.三、解答题(共90分)15.1) x = ±5/3;2) x = 3/5.16.1.17.a = 9.b = -8.3a+b的算术平方根为 5.18.已知 $m=\lfloor 313\rfloor$。
$n=0.13$,求 $m-n$ 的值。
19.如图,计划围一个面积为 $50\text{ m}^2$ 的长方形场地,一边靠旧墙(墙长为 $10$ m),另外三边用篱笆围成,并且它的长与宽之比为 $5:2$。
讨论方案时,XXX说:“我们不可能围成满足要求的长方形场地。
”小军说:“面积和长宽比例是确定的,肯定可以围得出来。
”请你判断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解:设长为 $5x$,宽为 $2x$,则面积为 $10x^2$,另一条边长为 $10-5x$,由题意得 $10x^2=(10-5x)\times2x$,解得$x=1$,长为 $5$,宽为 $2$,可以围成满足要求的长方形场地,小军的说法正确。
20.若 $x+3+(y-3)^2=3$,则 $(xy)^{\frac{2015}{3}}$ 等于多少?解:移项得 $(y-3)^2=3-x-3=-x$,所以 $xy=\frac{3-x}{y-3}$,将其代入 $(xy)^{\frac{2015}{3}}$ 得 $\left(\frac{3-x}{y-3}\right)^{\frac{2015}{3}}$,根据乘方的运算法则,得$\left(\frac{3-x}{y-3}\right)^{671}$。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综合练习卷(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1.已知下列方程组:(1)3{ 2x y y ==-,(2)32{ 24x y y +=-=,(3)1+3{ 10x y x y =--=,(4)1+3{ 10x y x y=-=,其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 2.已知方程组54{58x y x y +=+=,则x ﹣y 的值为( )A. 2B. ﹣1C. 12D. ﹣43.用一根绳子环绕一棵大树,若环绕大树3周,绳子还多4尺,若环绕大树4周,绳子又少了3尺,则环绕大树一周需要绳子( )A. 5尺B. 6尺C. 7尺D. 8尺4.甲、乙、丙、丁四人到文具店购买同一种笔记本和计算器,购买的数量及总价分别如下表所示.若其中一人的总价算错了,则此人是( )A.甲B .乙C .丙D .丁5.如果是方程组 的解,那么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 a +4c =2B. 4a +c =2C. 4a +c +2=0D. a +4c +2=06.某班共有学生49人.一天,该班某男生因事请假,当天的男生人数恰为女生人数的一半.若设该班男生人数为x ,女生人数为y ,则下列方程组中,能计算出x ,y 的是( )A.⎩⎪⎨⎪⎧x -y =49,y =2(x +1)B.⎩⎪⎨⎪⎧x +y =49,y =2(x +1)C.⎩⎪⎨⎪⎧x -y =49,y =2(x -1)D.⎩⎪⎨⎪⎧x +y =49,y =2(x -1) 7.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正整数解有( )组解A. 0B. 3C. 4D. 6 8.《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方程术是它的最高成就.其中记载:今有人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文: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会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是多少?设合伙人数为x 人,物价为y 钱,以下列出的方程组正确的是( )A. B. C. D.9.解方程组2{78ax by cx y +=-=时,一学生把c 看错得2{ 2x y =-=,已知方程组的正确解是3{2x y ==-,则a 、b 、c 的值是( )A. a 、b 不能确定,c=-2B. a 、b 、c 不能确定C. a=4,b=7,c=2D. a=4,b=5,c=-210.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比个位上数字大2,且十位上数字与个位上数字之和为12,则这个两位数为( )A. 46B. 64C. 57D. 7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若2x a +1-3y b -2=10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则a -b =________.2.若方程组⎩⎪⎨⎪⎧2x +y =*,3x -y =3的解为⎩⎨⎧x =2,y =#,则“*”“#”的值分别为________.象限.3.已知等式y =kx +b ,当x =1时,y =2;当x =2时,y =-3.若x =-1,则y =________.4.若m ,n 为实数,且|2m+n ﹣,则(m+n )2018的值为________ .5.若235,{ 323x y x y +=-=-则2(2x +3y)+3(3x -2y)=________.6.对于X 、Y 定义一种新运算“*”:X*Y=aX+bY ,其中a 、b 为常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已知:3*5=15,4*7=28,那么2*3=__________ . 三、解答题 1.解方程组:(1)(2);2.解关于x 、y 的方程组时,甲正确地解得方程组的解为,乙因为把c抄错了,在计算无误的情况下解得方程组的解为,求a、b、c的值.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打车方式受到大众欢迎,该打车方式的总费用由里程费和耗时费组成,其中里程费按p元/公里计算,耗时费按q元/分钟计算(总费用不足9元按9元计价).小明、小刚两人用该打车方式出行,按上述计价规则,其打车总费用、(1)求p,q的值;(2)如果小华也用该打车方式,车速55公里/时,行驶了11公里,那么小华的打车总费用为多少?4.已知:用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1吨;用1辆A型车和2辆B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3吨.根据以上信息, 解答下列问题:(1)1辆A型车和l辆B型车都载满货物一次可分别运货多少吨?(2)某物流公司现有31吨货物,计划同时租用A型车a辆,B型车b辆,一次运完,且恰好每辆车都载满货物请用含有b的式子表示a,并帮该物流公司设计租车方案;(3)在(2)的条件下,若A型车每辆需租金500元/次,B型车每辆需租金600元/次.请选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求出最少租车费用.5.某商场计划从一厂家购进若干部新型手机以满足市场需求.已知该厂家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手机,出厂价分别是甲种型号手机1800元/部,乙种型号手机600元/部,丙种型号手机1200元/部.商场在经销中,甲种型号手机可赚200元/部,乙种型号手机可赚100元/部,丙种型号手机可赚120元/部.(1)若商场用6万元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手机共40部,并恰好将钱用完,请你通过计算分析进货方案;(2)在(1)的条件下,求盈利最多的进货方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第6章 实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六章实数达标检测一、单选题:1.在实数,,,,,3.212212221…中,无理数的个数是()个.A.1B.2C.3D.4【答案】D【分析】无理数常见的三种类型(1)开不尽的方根;(2)特定结构的无限不循环小数;(3)含有π的绝大部分数,如2π.【详解】−1.414是有限小数,是有理数,是无理数,π是无理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是无理数,3.212212221…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无理数的认识,掌握无理数的常见类型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A【分析】根据立方根,算术平方根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 ,故该选项正确;B. ,故该选项错误;C. ,故该选项错误;D. ,故该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立方根,算术平方根,解题关键是理解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方根是B.的平方根是C.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和0D.一定是正数【答案】D【分析】A、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得到答案;B、的平方根其实是9的平方根;C、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与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要分清楚;D、先判断出,再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直接得到答案.【详解】A、是负数,负数没有平方根,不符合题意;B、,9的平方根是,不符合题意;C、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的平方根是,不符合题意;D、,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大于0,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4.下列关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无理数B.C.5的平方根是D.【答案】C【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估算,平方根和化简绝对值依次判断即可.【详解】解:A、是无理数,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2<<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5的平方根是±,故原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估算,无理数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5.计算:-+-的结果是( )A.1B.-1C.5D.-3【答案】D【分析】首先求出各个根式的值,进而即可求解.【详解】-+-,=-3+2-2,=-3.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解题关键是能够求解一些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问题.6.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A.点P B.点Q C.点M D.点N【答案】C【分析】确定是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然后确定对应的点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9<15<16,∴3<<4,∴对应的点是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解题关键是应先看这个无理数在哪两个有理数之间,进而求解.7.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为4时,输出的y是()A.4B.2C.D.-【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规定的运算顺序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4的算术平方根为:=2,则2的算术平方根为:,是无理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有理数和无理数定义,正确把握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8.若与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A.B.C.D.【答案】A【分析】根据相反数与立方根的性质计算即可得答案.【详解】解:∵与是相反数,∴==∴3x-1=2y-1,整理得:3x=2y,即,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方根的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还是负数,一个数只有一个立方根,熟练掌握立方根的性质是解题关键.9.如图所示,直径为单位1的圆从原点沿着数轴无滑动的逆时针滚动一周到达A点,则A点表示的数是( )A.﹣2π﹣1B.﹣1+πC.﹣1+2πD.﹣π【答案】D【分析】先求出圆的周长π,即得到OA的长,然后根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可得到点A表示的数.【详解】∵直径为单位1的圆的周长=π×1=π,∴OA=π,∴点A表示的数为﹣π,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10.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 )A.2B.C.5D.【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数列的特点,归纳出每一行第一个数的通用公式,即可求出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详解】根据三角形数列的特点,归纳出每n行第一个数的通用公式是,所以,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的应用,根据每一行第一个数的取值规律,利用累加法求出第9行第五个数的数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二、填空题:1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答案】 2【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的算术平方根是2,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2 3.5【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即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计算即可.【详解】原式=2;原式;原式;原式;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熟记相关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若将三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一个数被墨迹覆盖(如图所示),则这个被覆盖的数是______.【分析】根据被覆盖的数的范围求出被开方数的范围,然后即可得解.【详解】设被覆盖的数是,根据图形可得,∴,∴三个数,,中符合范围的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根据数轴确定出被覆盖的数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4.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2,则a=_____,这个正数是_____.【答案】 -3 25【分析】根据已知得出方程2a+1﹣a+2=0,求出即可.【详解】解:∵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2,∴2a+1﹣a+2=0,解得:a=﹣3,即这个正数是[2×(﹣3)+1]2=25,故答案为:﹣3;25.【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平方根的应用,注意: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5.计算:=___.【答案】3【分析】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以及二次根式性质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0,<0,﹣2<0,∴原式=﹣()+|﹣2|=﹣2+3-+2=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化简,二次根式的性质,准确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比较大小:____;____;____;____.【答案】 <, <, >, >【分析】根据实数的比较大小,将根指数不同的根式化为与之相等的同根式比较,利用放缩法比较,利用中间过渡法比较,利用有理数化为根式形式比较.【详解】解:∵,,8<9,∴_<_;∵,即,∴_<___;∵,,∴,∴__>__;∵7=,_>__.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实数的比较方法,化为同次根式,比较被开方数大小,放缩法比较大小,中间过渡法比较是解题关键.17.若与互为相反数,则__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列式,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a、b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则:a−1=0,b+1=0,解得:a=1,b=−1,则1+1=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8.若2+的小数部分为a,5-的小数部分为b,则a+b的值为______.【答案】1【分析】估算确定出a与b的值,即可求出所求.【详解】解:∵4<6<9,∴2<<3,即4<2+<5,2<5-<3,则a=2+-4,b=5--2,则a+b=2+-4+5--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弄清估算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9.已知的立方根是3,的算术平方根是4,c是的整数部分,则的平方根为___________.【答案】±4【分析】利用立方根的意义、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无理数的估算方法,求出a、b、c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出值后,进一步求得平方根即可.【详解】∵5a+2的立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5a+2=27,3a+b-1=16,∴a=5,b=2,∵c是的整数部分,∴c=3,∴∴的平方根是±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立方根的意义、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无理数的估算方法、平方根的意义、代数式求值,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掌握解答顺序,正确计算即可.20.已知,若,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则_______.【答案】 214000 214【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依次求解即可.【详解】解:∵,且,∴,∵,∴,∵,∴,∵且,∴,故答案为:214000,±0.1463,-0.1289,214.【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等,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其定义是解决本类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230),,0,-0.99,1.31,5,,3.14246792…,-.(1)整数集合:{…}(2)非正数集合:{…}(3)正有理数集合:{…}(4)无理数集合:{…}【答案】(1)整数集合:{-(-230),0,5,…};(2)非正数集合:{0,-0.99,-,…};(3)正有理数集合:{-(-230),,1.31,5,…};(4)无理数集合:{,3.142 467 92…,…}【分析】根据整数、非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整数、非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可得:(1)整数集合:{-(-230),0,5,…};(2)非正数集合:{0,-0.99,-,…};(3)正有理数集合:{-(-230),,1.31,5,…};(4)无理数集合:{,3.142 467 9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非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22.求下列各式的值:(1);(2);(3);(4).【答案】(1);(2);(3)0.4;(4)0.3【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1);(2);(3);(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则称是的一个平方根,记作:;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则称是的一个立方根,记作:是解题的关键.2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与6;(2)与;(3)与.【答案】(1);(2);(3)【分析】(1)直接化简二次根式进而比较得出答案;(2)直接估算无理数的取值范围进而比较即可;(3)直接估算无理数的取值范围进而比较即可.【详解】解:(1)∵,∴;(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比较大小,正确估算无理数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24.计算:(1)(2)【答案】(1)(2)9【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绝对值,然后合并即可;(2)先进行开方运算,然后进行加法运算.【详解】解:(1)原式==2-4;(2)原式=-(-2)+5+2=2+5+2=9.25.求下列各式中的x:(1);(2)(3);(4).【答案】(1);(2);(3)或;(4)【分析】(1)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根据平方根定义进行解答.(2)由得=,再根据立方根定义即可解答.(3)由得:,再开平方后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4)由得:,再开平方后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1)移项得:,系数化为1:,∵,∴.(2)由得:,∵,∴,解得:.(3)由得:,∴或,解得:或.(4)由得:,,∴或,解得:.【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的性质和平方根、立方根的求法是正确计算的前提.26.已知的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的平方根.【答案】【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和的值,进而求出a和b的值,将a和b的值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的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4,∴=9,=16,∴a=4,b=-1把a=4,b=-1代入得:3×4-4×(-1)=16,∴的平方根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27.已知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求(n﹣m)2008.【答案】【分析】由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建立方程组:,解方程组可得答案.【详解】解: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即:解得:,【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含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乘方符号的确定,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8.观察下列各式,并用所得出的规律解决问题:(1),,,……,,,……由此可见,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移动______位,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______移动______位.(2)已知,,则_____;______.(3),,,……小数点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则______.【答案】(1)两;右;一;(2)12.25;0.3873;(3)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三位,其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4)-0.01【分析】(1)观察已知等式,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即可;(2)利用得出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3)归纳总结得到规律,写出即可;(4)利用得出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由此可见,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两位,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故答案为:两;右;一;(2)已知,,则;;故答案为:12.25;0.3873;(3),,,……小数点的变化规律是: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三位,其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4)∵,,∴,∴,∴y=-0.01.【点睛】此题考查了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附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附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1相交线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学生口答:∠2和∠4再也是对顶角.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2.对顶角的性质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l=∠3(同角的补角相等).注意:∠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而填邻补角定义.或写成:∵∠1=180°-∠2,∠3=180°-∠2(邻补角定义),∴∠1=∠3(等量代换).学生活动:例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一个学生板演。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2)

人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第9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3<1―x36m的解集是x<3,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A.m<78B.m≥78C.m<3D.m≥32.(3分)对一个实数x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操作,规定:程序运行从“输入一个实数x”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190?”为一次操作,如果操作恰好进行两次停止,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8<x≤22B.8≤x<22C.22<x≤64D.8<x≤643.(3分)关于x的方程3﹣2x=3(k﹣2)的解为非负整数,且关于x的不等式组―1)≤3≥x有解,则符合条件的整数k的值的和为( )A.5B.4C.3D.24.(3分)某大型超市从生产基地以5元/千克的价格购进200千克水果,运输过程中质量损失5%,超市计划销售这批水果至少获得20%的利润(不计其他费用).若这批水果的售价要在进价的基础上提高x%,则x满足的不等关系为( )A.200(1﹣5%)•5(1+x%)≥200×5×(1+20%)B.200(1﹣5%)•5(1+x%)≥200×5×(1﹣20%)C.200(1+5%)•5(1﹣x%)≥200×5×(1+20%)D.200(1﹣5%)•5(1+x%)≤200×5×(1+20%)5.(3分)研究表明,运动时将心率p(次)控制在最佳燃脂心率范围内,能起到燃烧脂肪并且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最佳燃脂心率最高值不应该超过(220﹣年龄)×0.8,最低值不低于(220﹣年龄)×0.6.以30岁为例计算,220﹣30=190,190×0.8=152,190×0.6=114,所以30岁的年龄最佳燃脂心率的范围用不等式可表示为( )A.114≤p≤152B.114<p<152C.114≤p≤190D.114<p<1906.(3分)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x+2y=―a―1x―29y=a+139的解满足x≥y,且关于s的不等式组s>a73s≤1恰好有4个整数解,那么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a的个数为( )A.4个B.3个C.2个D.1个7.(3分)若整数m使得关于x ―5x m2≤13(x+1)有且只有三个整数解,且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x―y=mx+y=―1的解为整数(x,y均为整数),则符合条件的所有m的和为( )A.27B.22C.13D.98.(3分)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ax+y=93x―y=1的解为正整数(x,y均为正整数)且关于t (2t+24)≥9,t<2(12a+1)无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的个数为( )A.1B.2C.3D.49.(3分)我市某初中举行“八荣八耻”知识抢答赛,总共50道抢答题,抢答规定,抢答对1题得3分,抢答错1题扣1分,不抢答得0分,小军参加了抢答比赛,只抢答了其中的20道题,要使最后得分不少于50分,那么小军至少要答对( )道题?A.17B.18C.19D.2010.(3分)关于x的方程3(k﹣2﹣x)=3﹣5x的解为非负数,且关于x的不等式组―1)≥3≤x无解,则符合条件的整数k的值的和为( )A.5B.2C.4D.6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11.(3分)若关于x,y的方程组2x+3y=m―22x―3y=5m的解是一对负数,则|2m+1|﹣|﹣6m+2|= .12.(3分)不等式12x ﹣3>﹣14―52x 的最小负整数解 .13.(3分)定义:对于实数a ,符号[a ]表示不大于a 的最大整数.例如:[5.7]=5,[5]=5,[﹣π]=﹣4.如果[x 12]=﹣3,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14.(3分)随着气温降低,吃羊肉的重庆人越来越多.于是王老板预定了一批羊排、羊腿、精品羊肉.第一批预定羊排的数量(斤)是精品羊肉的2倍,羊腿的数量(斤)是羊排、精品羊肉的数量之和.由于品质优良宣传力度大,小区邻居的预订量暴增,王老板按照相同的价格加紧采购了第二批羊排、羊腿、精品羊肉,其中第二批羊腿的数量占第二批总数量的16,此时两批羊腿总数量达到了羊排、羊腿、精品羊肉三种总量的518,而羊排和精品羊肉的总数量之比为8:5.若羊排、羊腿、精品羊肉的成本价分别为50元、42元、38元,羊排的售价为每斤64元,销售中,王老板为回馈顾客,将两批羊排总量的18送邻居免费品尝,其余羊排、羊腿、精品羊肉全部卖完,总利润率为16%,且羊腿的销售单价不高于羊排、精品羊肉销售单价之和的713.则精品羊肉的单价最低为 元.15.(3分)定义:如果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则称该一元一次方程为该不等式组的相伴方程.若方程10﹣x =x 、9+x =3x +1都是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m <2x x ―3≤m的相伴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75分)16.(6分)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2)≤4>x ―1;(213x >3x 72―1.17.(6分)王老师在上课时遇到下面问题: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x +3y =―13x +y =5求x +y 的值?小明说:把方程组解出来,再求x +y 的值小刚说:把两个方程直接相加得4x +4y =4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解得x +y =1请你参考小明或小刚同学的做法,解决下面的问题.(1)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x +y =2a +1x +2y =5―5a 的解满足x +y =﹣3求a 的值.(2)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满足3x ―y =3m +2x ―3y =4+m 的解满足x +y >0,求m 的取值范围.18.(6分)2022年开封市中招体育考试项目为:长跑、1分钟跳绳为必考项目;足球运球、篮球运球(可任选一项);双手正面掷实心球、立定跳远(可任选一项).我校为了备考练习,准备重新购买新的足球和跳绳若干根,若购买12个足球和10根跳绳,共需1400元;若购买10个足球和12根跳绳,共需1240元.(1)求足球和跳绳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学校决定购买足球和跳绳共60个,且跳绳的数量不多于足球数量的13,请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19.(9分)巴蜀中学两江校区和鲁能校区联合准备重庆市中学生新年文艺汇演,准备参加汇演的学生共102人(其中鲁能校区人数多于两江校区人数,且鲁能校区人数不足100人),按要求准备统一购买服装(一人买一套)参加演出,下面是服装厂给出的演出服装的价格表:购买服装的套数1套至50套50套至100套100套及以上每套服装的价格80元70元60元如果两校区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7500元.(1)如果两校区联合起来购买服装,那么比各自单独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多少钱?(2)两江校区和鲁能校区各有多少学生准备参加演出?(3)如果鲁能校区有7名参加演出的同学临时接到通知将参加某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而不能参加演出,那么你认为有几种购买方案,通过比较,你该如何购买服装才能最省钱?20.(8分)桌游“剧本杀”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新的娱乐方式,小帅计划开设一家剧本杀门店,计划建造A ,B 两类桌游房间共10个.两类桌游房的占地面积,容纳玩家数以及造价如下表:类型占地面积(平方米/间)可容纳玩家数(人/间)造价(万元/间)A1562B 20103已知门店可供使用面积最多不超过165平方米,且要求该门店至少可同时容纳64名玩家游戏.(1)若要满足门店要求,则需建造A ,B 两类房间各几个?写出所有建造方案.(2)具体计算判断哪种建造方案最省钱?21.(8分)某班计划购买A、B两款文具盒作为期末奖品.若购买3盒A款的文具盒和1盒B款的文具盒需用22元;若购买2盒A款的文具盒和3盒B款的文具盒需用24元.(1)每盒A款的文具盒和每盒B款的文具盒各多少元.(2)某班决定购买以上两款的文具盒共40盒,总费用不超过210元,那么该班最多可以购买多少盒A款的文具盒?22.(8分)为了落实上级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某校计划给每个教师配备紫外线消毒灯和体温检测仪.已知购买1台紫外线消毒灯和2个体温检测仪要1450元,购买2台紫外线消毒灯和1个体温检测仪需要1700元.(1)求紫外线消毒灯和体温检测仪的单价各为多少元;(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需要购买紫外线消毒灯和体温检测仪共计75件,总费用不超过38500元,且不少于37500元,该校共有几种购买方案?23.(8分)哈尔滨地铁“三号线”正在进行修建,现有大量的残土需要运输.某车队有载重量为8吨、10吨的卡车共12辆,全部车辆运输一次可以运输110吨残土.(1)求该车队有载重量8吨、10吨的卡车各多少辆?(2)随着工程的进展,该车队需要一次运输残土不低于166吨,为了完成任务,该车队准备新购进这两种卡车共6辆,则最多购进载重量为8吨的卡车多少辆?24.(8分)某印刷厂准备采购某种型号的打印机,采购量估计为10至25台(包含10台和25台),甲、乙两家经销商提供的打印机型号、质量都相同,且报价都是每台2000元,经过协商,甲经销商表示可给予每台打印机七五折优惠;乙经销商表示可先免费提供一台打印机作为样本,然后给予其余打印机八折优惠.(1)该印刷厂选择哪一家经销商来购买这批打印机支付的费用更少?请说明理由.(2)若该印刷厂购买这批打印机所出的费用不超过19400元,则选择哪家经销商可以购买更多打印机?25.(8分)某文教店用1200元购进了甲、乙两种钢笔.已知甲种钢笔进价为每支12元,乙种钢笔进价为每支10元.文教店在销售时甲种钢笔售价为每支15元,乙种钢笔售价为每支12元,全部售完后共获利270元.(1)求这个文教店购进甲、乙两种钢笔各多少支?(2)若该文教店以原进价再次购进甲、乙两种钢笔,且购进甲种钢笔的数量不变,而购进乙种钢笔的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乙种钢笔按原售价销售,而甲种钢笔降价销售.当两种钢笔销售完毕时,要使再次购进的钢笔获利不少于340元,甲种钢笔最低售价每支应为多少元?参考答案1.D;2.C;3.C;4.A;5.A;6.C;7.A;8.B;9.B;10.D;11.8m﹣1;12.﹣3;13.﹣7≤x<﹣5;14.40;15.2≤m<4;16.解:(1―2)≤4①>x―1②,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4,∴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4,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213x①>3x72―1②,解不等式①,得:x>0,解不等式②,得:x<5,∴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0<x<5,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17.解:(1)2x+y=2a+1①x+2y=5―5a②,①+②得:3x+3y=6﹣3a,∴x+y=2﹣a,又x+y=﹣3,∴2﹣a=﹣3∴a=5;(2)3x―y=3m+2①x―3y=4+m②,①﹣②得2x+2y=2m﹣2,∴x+y=m﹣1,∴m﹣1>0,∴m>1.18.解:(1)设足球和跳绳的单价分别为x元、y元,由题意得:12x+10y=1400 10x+12y=1240,解得:x=100 y=20,答:足球和跳绳的单价分别为100元、20元;(2)设购买足球m个,则跳绳有(60﹣m)个,设总利润为W,则W=100m+20(60﹣m)=80m+1200,∵60﹣m≤13 m,解得m≥45,∵W随m的增大而增大,∴当m=45时,W取得最小值,即购买足球45个,跳绳15个时,最省钱.19.解:(1)由题意,得:7500﹣102×60=1380(元).即两校区联合起来购买服装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1380元.(2)设两江校区各有x名、鲁能校区有y名学生准备参加演出.由题意,得:x+y=10280x+70y=7500,解得:x=36 y=66.答:两江校区各有36名、鲁能校区有66名学生准备参加演出.(3)∵鲁能校区有7人不能参加演出,∴鲁能校区有66﹣7=59(人)参加演出.若两校联合购买服装,则需要70×(59+36)=6650(元),此时比各自购买服装可以节约59×70+36×80﹣6650=360(元),但如果两校联合购买100套服装,只需60×100=6000(元),此时又比各自购买每套50元可节约59×70+36×80﹣6000=1010(元),∴最省钱的购买服装方案是两校联合购买100套服装(即比实际人数多购5套).20.解:(1)设建造A类桌游房间a间,则建造B类桌游房间(10﹣a)间,∵门店可供使用面积最多不超过165平方米,且要求该门店至少可同时容纳64名玩家游戏,∴15a+20(10―a)≤165 6a+10(10―a)≥64,解得7≤a≤9,∵a为整数,∴a=7,8,9,∴有三种方案,方案一:建造A类桌游房间7间,建造B类桌游房间3间;方案二:建造A类桌游房间8间,建造B类桌游房间2间;方案三:建造A类桌游房间9间,建造B类桌游房间1间;(2)方案一的建造费用为:7×2+3×3=14+9=23(万元);方案二的建造费用为:8×2+2×3=16+6=22(万元);方案三的建造费用为:9×2+1×3=18+3=21(万元);∵23>22>21,∴方案三最省钱,答:方案三:建造A类桌游房间9间,建造B类桌游房间1间最省钱.21.解:(1)设每盒A款的文具盒为x元,每盒B款的文具盒为y元,由题意得:3x+y=222x+3y=24,解得:x=6 y=4,答:每盒A款的文具盒为6元,每盒B款的文具盒为4元;(2)设该班购买m盒A款的文具盒,由题意得:6m+4(40﹣m)≤210,解得:m≤25,答:该班最多可以购买25盒A款的文具盒.22.解:(1)设紫外线消毒灯的单价为x元,体温检测仪的单价为y元,由题意得:x+2y=1450 2x+y=1700,解得:x=650 y=400,答:紫外线消毒灯的单价为650元,体温检测仪的单价为400元;(2)设购买紫外线消毒灯m台,则购买体温检测仪(75﹣m)个,由题意得:650m+400(75―m)≤38500 650m+400(75―m)≥37500,解得:30≤m≤34,∵m为正整数,∴m=30或m=31或m=32或m=33或m=34,∴该校有5种购买方案.23.解:(1)设该车队有载重量8吨的卡车x辆,载重量10吨的卡车y辆,依题意,得:x+y=128x+10y=110,解得:x=5 y=7,答:该车队有载重量8吨的卡车5辆,载重量10吨的卡车7辆.(2)设购进载重量8吨的卡车m辆,则购进载重量10吨的卡车(6﹣m)辆,依题意,得:110+8m+10(6﹣m)≥166,解得:m≤2,∴m可取的最大值为2.答:最多购进载重量8吨的卡车2辆.24.解:(1)设印刷厂准备采购某种型号的打印机x台(10≤x≤25),则选择甲经销商的费用为:2000×0.75x=1500x,选择乙经销商的费用为:2000×0.8(x﹣1)=1600x﹣1600,当1500x=1600x﹣1600时,x=16;当1500x>1600x﹣1600时,x<16;当1500x<1600x﹣1600时,x>16;∴当采购的打印机为16台时,选择甲乙两家的费用相同;当采购的打印机的台数为10≤x≤15时,选择乙家的费用更少;当采购的打印机的台数为17≤x≤25时,选择甲家的费用更少.(2)当1500x=19400时,x=194 15;当1600x﹣1600=19400时,x=105 8;∵19415<1058,∴选择乙经销商可以购买更多打印机.25.解:(1)设文具店购进甲种钢笔x支,乙种钢笔y支,由题意,得12x+10y=1200(15―12)x+(12―10)y=270,解得x=50 y=60.答:这个文具店购进甲种钢笔50支,乙种钢笔60支.(2)设甲种钢笔每只的最低售价为m元,由题意,得50(m﹣12)+2×60(12﹣10)≥340,解得:m≥14.故甲种钢笔每只的最低售价为14元.。
2022年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1-),棋子“马”的坐标为(1,1-),则棋子“炮”的坐标为( )A .(3,2)B .(3-,2)C .(3,2-)D .(3-,2-)2、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 .红星电影院2排B .北京市四环路C .北偏东30D .东经118︒,北纬40︒3、根据下列表述,不能确定具体位置的是( )A .电影院一层的3排4座B .太原市解放路85号C .南偏西30D .东经108︒,北纬53︒4、若点M 在第四象限,且M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M 的坐标为( )A .(1,-2)B .(2,1)C .(-2,1)D .(2,-1)5、点()2021,2022A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如图,将一把直尺斜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四点中,一定不会被直尺盖住的点的坐标是( )A .()2,1B .()2,1-C .()2,1--D .()2,1-7、点P (3+a ,a +1)在x 轴上,则点P 坐标为( )A .(2,0)B .(0,﹣2)C .(0,2)D .(﹣2,0)8、点P (−2,−3)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A .()1,0-B .()1,6-C .()3,6--D .()3,0-9、若点(),5A a a +在x 轴上,则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为( )A .5B .C .0D .5-10、将点()4,3-先向右平移7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 .()3,2-B .()3,2-C .()10,2--D .()3,8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线段 AB =4,AB ∥x 轴,若点A 坐标为(-1,2),且点B 在第一象限,则B 点坐标为______.2、已知点()2,1P m m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m 的值为______.3、已知点A 在x 轴上,且3OA =,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4、如图,动点P 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长方形OABC 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2020次碰到长方形OABC 的边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 (-3,4)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坐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①()2,5,()0,3,()4,3,()2,5;②()1,3,()2,0-,()6,0,()3,3;③()1,0,()1,6-,()3,6-,()3,0.(1)观察得到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2)找出图象上位于坐标轴上的点,与同伴进行交流;(3)上面三组点分别位于哪个象限,你是如何判断的?(4)图形上一些点之间具有特殊的位置关系,找出几对,它们的坐标有何特点?说说你的发现.2、已知点A (3a +2,2a ﹣4),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a 的值.(1)点A 在y 轴上;(2)经过点A (3a +2,2a ﹣4),B (3,4)的直线,与x 轴平行;(3)点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2x -,1y +)2(2)0y -=.求点A 的坐标.4、如图,把△ABC 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A 1B 1C 1,解答下列各题:(1)在图上画出△A 1B 1C 1;(2)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3)△A 1B 1C 1的面积是______.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1,-1),B (-3,3),C (-4,1).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 并写出点B 的对应点B 1的坐标.---------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先根据棋子“车”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棋子“炮”的坐标.【详解】解:如图,棋子“炮”的坐标为(3,−2).故选:C.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2、D【分析】根据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红星电影院2排,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B、北京市四环路,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C、北偏东30,具体位置不能确定,不符合题意;D、东经118︒,北纬40︒,很明确能确定具体位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理解位置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根据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A. 电影院一层的3排4座,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太原市解放路85号,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南偏西30,不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 东经108︒,北纬53︒,能确定具体位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理解有序实数对表示位置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先判断出点M 的横、纵坐标的符号,再根据点M 到x 轴、y 轴的距离即可得.【详解】 解:点M 在第四象限,∴点M 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2,∴点M 的纵坐标为1-,横坐标为2,即(2,1)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坐标,熟练掌握各象限内的点坐标的符号规律是解题关键.5、C【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详解】解:点()2021,2022A --的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小于0,点()2021,2022A --所在的象限是第三象限.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6、D【分析】根据点的坐标,判断出点所在的象限,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直尺没有经过第四象限,而()2,1-在第四象限,∴一定不会被直尺盖住的点的坐标是()2,1-,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特征,掌握点所在象限和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7、A【分析】根据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式计算求出a 的值,然后求解即可.【详解】解:∵点P (3+a ,a +1)在x 轴上,∴a +1=0,∴a =-1,3+a =3-1=2,∴点P 的坐标为(2,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主要利用了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的特点.8、D【分析】根据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求解即可.【详解】解:将点P(-2,-3)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2-1,-3+3),即(-3,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9、A【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式求出a,从而得到点A的坐标,然后解答即可.【详解】解:∵点A(a,a+5)在x轴上,∴a+5=0,解得a=-5,所以,点A的坐标为(-5,0),所以,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10、A【分析】让点A 的横坐标加7,纵坐标减5即可得到平移后点的坐标.【详解】解:点()4,3A -先向右平移7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点坐标是(47,35)-+-,即(3,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平移,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上加下减.二、填空题1、(3,2)【解析】【分析】线段AB ∥x 轴,A 、B 两点纵坐标相等,又AB =4,B 点可能在A 点左边或者右边,根据距离确定B 点坐标.【详解】解:∵AB ∥x 轴,∴A 、B 两点纵坐标都为2,又∵AB =4,∴当B 点在A 点左边时,B (-5,2),B (-5,2)在第二象限,与点B 在第一象限,不相符,舍去;当B 点在A 点右边时,B (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再根据两点相对的位置及两点距离确定点的坐标.2、-1【解析】【分析】根据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即可得到关于a 的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点()2,1P m m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210m m +-=,解得:1m =-,故答案为:1-.【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了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掌握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3,0)或(-3,0)##(-3,0)或(3,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点A 在x 轴上,且到原点的距离为3,这样的点有两个,分别在x 轴的正半轴和负半轴,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点A 在x 轴上,且到原点的距离为3,这样的点有两个,分别在x 轴的正半轴和负半轴,∴点A 的坐标为(3,0)或(-3,0),故答案为:(3,0)或(-3,0).【点睛】题目主要考查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理解点在坐标系中的距离分两种情况是解题关键.5,04、()【解析】【分析】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定义作出图形,可知每6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20除以6,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所对应的点的坐标即可.【详解】解:如图,根据题意得:P0(0,3),P1(3,0),P2(7,4),P3(8,3),P4(5,0),P5(1,4),P6(0,3),P7(3,0),…,∴点P n的坐标6次一循环.经过6次反弹后动点回到出发点(0,3),∵2020÷6=336…4,∴当点P第2020次碰到矩形的边时为第336个循环组的第4次反弹,点P的坐标为(5,0).故答案为:(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的规律,作出图形,观察出每6次反弹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5、()2,2-【解析】【分析】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将点P (-3,4)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坐标为()2,2-. 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像一棵树;(2)x 轴上的点有:()2,0-,()1,0,()3,0,()6,0;y 轴上的点有:()0,3;(3)点()2,5,()4,3,()1,3,()3,3在第一象限内,因为它们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正实数;点()1,6-,()3,6-在第四象限内,因为它们的横坐标是正实数,纵坐标是负实数;(4)点()0,3与()3,3的纵坐标相同,它们的连线段与x 轴平行;点()1,3,()1,0,()1,6-的横坐标相同,它们的连线段与y 轴平行.【解析】【分析】(1)依此描出各组点的坐标,然后依此连接,由图象可进行求解;(2)根据图象可直接进行求解;(3)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的符号特点可直接进行求解;(4)根据图象可直接进行求解.解:(1)描出各组点的坐标并依此连接,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像一棵树;(2)x 轴上的点有:()2,0-,()1,0,()3,0,()6,0;y 轴上的点有:()0,3;(3)点()2,5,()4,3,()1,3,()3,3在第一象限内,因为它们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正实数;点()1,6-,()3,6-在第四象限内,因为它们的横坐标是正实数,纵坐标是负实数;(4)学生的发现可以多样.例如,点()0,3与()3,3的纵坐标相同,它们的连线段与x 轴平行;点()1,3,()1,0,()1,6-的横坐标相同,它们的连线段与y 轴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解题的关键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的坐标.2、(1)(0,163-)(2)(14,4)(3)(−16,−16)或(3.2,−3.2) 【解析】(1)根据y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零,可得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2)根据平行于x轴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可得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3)根据点A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1)依题意有3a+2=0,解得a=23 -,2a﹣4=2×(23-)﹣4=163-.故点A的坐标为(0,163 -);(2)依题意有2a−4=4,解得a=4,3a+2=3×4+2=14,故点A的坐标为(14,4);(3)依题意有|3a+2|=|2a−4|,则3a+2=2a−4或3a+2+2a−4=0,解得a=−6或a=0.4,当a=−6时,3a+2=3×(−6)+2=−16,当a=0.4时,3a+2=3×0.4+2=3.2,2a−4=−3.2.故点A的坐标为(−16,−16)或(3.2,−3.2).【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零;平行于x轴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解析】【分析】2(2)0y -=得出30x +=,20y -=,解出x ,y 即可得出点A 的坐标.【详解】30x +≥,2(2)0y -≥2(2)0y -=,30x ∴+=,20y -=,解得:3x =-,2y =,2325x ∴-=--=-,1213y +=+=,(5,3)A ∴-.【点睛】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零,则每一个非负数都为0.4、(1)见解析;(2)A 1、B 1、C 1的坐标分别为(0,6),(-1,2),(5,2);(3)12.【解析】【分析】(1)把△ABC 的各顶点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顺次连接各顶点即为△A 1B 1C 1;(2)利用各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3)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1)如图,△A 1B 1C 1为所作;(2)点A 1、B 1、C 1的坐标分别为(0,6),(-1,2),(5,2);×6×4=12,(3)△A1B1C1的面积=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5、见解析,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3,3)【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并写出坐标即可.【详解】如图所示,B1的坐标为(3,3).【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属于基础题.关键是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同步检测卷: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同步检测卷: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含答案)一、填空题1.观察下列的有序数对:(3,-1),(-5,),(7,-),(-9,),…,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2019个有序数对是.2.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点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 .3.已知点A(1+2a,4a-5),且点A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A的坐标为.4.观察如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学校在小明家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400米;(2)邮局在小明家的西偏(°)的方向上,距离是500米.二、选择题5.有一个学生方队,学生B的位置是第8列第7行,记为(8,7),则学生A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表示为()A.(2,1)B.(3,3)C.(2,3)D.(3,2)6.如图所示,三架飞机P,Q,R保持编队飞行,某时刻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1,1),(-3,1),(-1,-1).30秒后,飞机P飞到P'(4,3)位置,则飞机Q,R的位置Q',R'分别为()A.Q'(2,3),R'(4,1)B.Q'(2,3),R'(2,1)C.Q'(2,2),R'(4,1)D.Q'(3,3),R'(3,1)7.下列选项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正确的是()8.七(1)班的座位表如图所示,如果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且“过道也占一个位置”,例如小王所对应的坐标为(3,2),小芳的为(5,1),小明的为(10,2),那么小李所对应的坐标是()A.(6,3)B.(6,4)C.(7,4)D.(8,4)9.如图所示,一方队正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前进,P的位置为五列二行,表示为(5,2),则(4,3)表示的位置是()A.AB.BC.CD.D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的坐标是()A.(2,4)B.(1,-3)C.(1,5)D.(-5,5)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a,a+3)的位置一定不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2.如图,学校在李老师家的南偏东30°方向,距离是500 m,则李老师家在学校的()A.北偏东30°方向,相距500 m处B.北偏西30°方向,相距500 m处C.北偏东60°方向,相距500 m处D.北偏西60°方向,相距500 m处13.下列关于有序数对的说法正确的是()A.(3,2)与(2,3)表示的位置相同B.(a,b)与(b,a)表示的位置一定不同C.(3,-2),(-2,3)是表示不同位置的两个有序数对D.(4,4)与(4,4)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14.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AB上有一个点P(a,b),则点P在A'B'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a-2,b+3)B.(a-2,b-3)C.(a+2,b+3)D.(a+2,b-3)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P(3,2)到x轴的距离是3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和点(-2,3)表示同一个点C.若y=0,则点M(x,y)在y轴上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三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同号16.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3,2),(-3,0),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A.(1,2)B.(0,2)C.(2,1)D.(2,0)三、解答题17.如图,用点A(3,1)表示3个胡萝卜,1棵青菜;点B(2,3)表示2个胡萝卜,3棵青菜.同理点C(2,1),D(2,2),E(3,2),F(3,3)各表示相应的胡萝卜个数与青菜的棵数.若1只兔子从A到B(顺着方格走),有以下几条路可供选择①A→C→D→B;②A→E→D→B;③A→E→F→B.问:兔子顺着哪条路走吃到的胡萝卜最多?顺着哪条路走吃到的青菜最多?各是多少?18.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1,2),B(3,-2),C(5,1),D(4,4).(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把四边形ABCD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四边形A1B1C1D1,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写出平移后四边形各个顶点的坐标.19.如图是某台阶的一部分,每级台阶的高与长都相等.如果点A的坐标为(0,0),点B的坐标为(1,1).(1)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C,D,E,F的坐标;(2)如果该台阶有10级,你能得到该台阶的高度吗?20.如图,奥运福娃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 m)上沿着网格线运动.贝贝从A处出发去寻找B,C,D处的其他福娃,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A→C(+3,+4);B→C(+2,0);C→ A (-3,-4);(2)如果贝贝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贝贝走过的路程;(3)如果贝贝从A处去寻找妮妮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妮妮的位置E点.21.类比学习:一动点沿着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相当于向右平移1个单位.用实数加法表示为3+(-2)=1.若坐标平面上的点作如下平移:沿x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a(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平移|a|个单位),沿y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b(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平移|b|个单位),则把有序数对{a,b}叫做这一平移的“平移量”.“平移量”{a,b}与“平移量”{c,d}的加法运算法则为{a,b}+{c,d}={a+c,b+d}.解决问题:(1)计算:{3,1}+{1,2};(2)如图,一艘船从码头O出发,先航行到湖心岛码头P(2,3),再从码头P航行到码头Q(5,5),最后回到出发点O.请用“平移量”加法算式表示它的航行过程.22.已知点P(2m+4,m-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点P在y轴上;(2)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3)点P到x轴的距离为2,且在第四象限.23.某次海战演练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图中1 cm代表20海里)如下,对我方潜艇O 来说:(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方战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2)距离我方潜艇20海里的敌方战舰有哪几艘?(3)要确定每艘敌方战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两点P1(x1,y1)与P2(x2,y2)的“识别距离”,给出如下定义:若|x1-x2|≥|y1-y2|,则点P1(x1,y1)与点P2(x2,y2)的“识别距离”为|x1-x2|;若|x1-x2|<|y1-y2|,则点P1(x1,y1)与点P2(x2,y2)的“识别距离”为|y1-y2|;(1)已知点A(-1,0),B为y轴上的动点.①若点A与点B的“识别距离”为2,写出满足条件的B点的坐标(0,2)或(0,-2);②直接写出点A与点B的“识别距离”的最小值1.(2)已知点C与点D的坐标分别为C(m,m+3),D(0,1),求点C与点D的“识别距离”的最小值及相应的C点坐标.参考答案1.2.23.4. 东 25 南 305-9:CABCC10-14:BDBCA15-16:DB17.解:按①走吃到的胡萝卜为3+2+2+2=9(个),青菜为1+1+2+3=7(棵);按②走吃到的胡萝卜为3+3+2+2=10(个),青菜为1+2+2+3=8(棵);按③走吃到的胡萝卜为3+3+3+2=11(个),青菜为1+2+3+3=9(棵).故按③走吃到的胡萝卜和青菜都是最多的,分别为胡萝卜11个,青菜9棵.18.解:(1)S四边形ABCD=4×6-×2×3-×1×3-×2×4-×2×3=12.5.(2)图略,A1(-2,2),B1(0,-2),C1(2,1),D1(1,4).19.解:(1)以A点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所以C(2,2),D(3,3),E(4,4),F(5,5).(2)因为每级台阶高为1,所以10级台阶的高度是10.20.解:(2)根据题意得|+1|+|+4|+|+2|+|0|+|+1|+|-2|=10 m.(3)略.21.解:(1){3,1}+{1,2}={4,3}.(2)由题可得O到P的“平移量”为{2,3},P到Q的“平移量”为{3,2},从Q到O的“平移量”为{-5,-5},故有{2,3}+{3,2}+{-5,-5}={0,0}.22.解:(1)由题意,得2m+4=0,解得m=-2,∴点P的坐标为(0,-3).(2)由题意,得(m-1)-(2m+4)=3,解得m=-8,∴点P的坐标为(-12,-9).(3)由题意,得|m-1|=2,解得m=-1或m=3.当m=-1时,点P的坐标为(2,-2);当m=3时,点P的坐标为(10,2).∵点P在第四象限,∴点P的坐标为(2,-2).23.解:(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两个目标:敌方战舰B和小岛.要想确定敌方战舰B的位置,还需要知道敌方战舰B距我方潜艇的距离.(2)敌方战舰A和敌方战舰C.(3)要确定每艘敌方战舰的位置,各需要两个数据:距离和方位角.24.解:(2)令|m-0|=|m+3-1|,解得m=8或-.当m=8时,“识别距离”为8;当m=-时,“识别距离”为.所以当m=-时,“识别距离”取最小值,相应的C点坐标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课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6,5)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如图,点A(-1,2),则点B的坐标为()A..(-2,2) B..(-2,-3) C..(-3,-2) D.(-2,-2)3.已知点A(-3,0),则A点在()A.x轴的正半轴上B.x轴的负半轴上C.y轴的正半轴上D.y轴的负半轴上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有一点M,点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4,则点M的坐标是()A.(3,-4) B.(-4,3) C.(4,-3) D.(-3,4)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2)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点坐标为()A.(1,0) B.(1,2) C.(5,4) D.(5,0)6.如图,在一次“寻宝”游戏中,寻宝人找到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点A(3,1),B(2,2),则“宝藏”点C的位置是()A.(1,0) B.(1,2) C.(2,1) D.(1,1)7.钓鱼岛历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能够准确表示钓鱼岛位置的是()A.北纬25°40′~26°B .东经123°~124°34′C .福建的正东方向D .东经123°~124°34′,北纬25°40′~26° 8.已知点M(a,1),N(3,1),且MN=2,则a 的值为( ) A .1B .5C .1或5D .不能确定9.如图所示是一个围棋棋盘(局部),把这个围棋棋盘放置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白棋①的坐标是(-2,-1),白棋③的坐标是(-1,-3),则黑棋②的坐标是( ) A .(0,-2)B .(1,-2)C .(2,-1)D .(1,2)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4),对△OAB 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1、△2、△3、△4、…,△16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A .(60,0)B .(72,0)C .⎝⎛⎭⎫67 15, 95D .⎝⎛⎭⎫79 15, 95二.填空题(共6小题)11.若4排3列用有序数对(4,3)表示,那么表示2排5列的有序数对为 .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点B 与点A 关于x 轴对称,则点B 坐标是 . 13.若点P(m+5,m-2)在x 轴上,则m= ;若点P(m+5,m-2)在y 轴上,则m= . 14.如图所示是轰炸机机群的一个飞行队形,如果其中两架轰炸机的平面坐标分别表示为A(-2,3)和B(2,1),那么轰炸机C 的平面坐标是 .15.将点P(x,4)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5,4),则P点的坐标是.16.把自然数按如图的次序在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点坐标就对应着一个自然数,例如点(0,0)对应的自然数是1,点(1,2)对应的自然数是14,那么点(1,4)对应的自然数是;点(n,n)对应的自然数是三.解答题(共6小题)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m-7,n-6)在第四象限,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为3,1,试求m+n的值.18.已知点P(2m+4,m-1),请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点P在x轴上;(2)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3)点P在过点A(2,-4)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19.小王到公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公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游乐园D的坐标为(2,-2),且一格表示一个单位长度.(1)在原图中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其它各景点的坐标;(2)在(1)的基础上,记原点为0,分别表示出线段AO和线段DO上任意一点的坐标.20.已知A(1,0)、B(4,1)、C(2,4),△ABC经过平移得到△A′B′C′,若A′的坐标为(-5,-2).(1)求B′、C′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已知变换过程中各点坐标分别为A(1,3),A1(2,3),A2(4,3),A3(8,3),B(2,0),B1(4,0),B2(8,0),B3(16,0).(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按此规律再将△OA3B3变换成△OA4B4,则A4的坐标为,B4的坐标为.(2)按以上规律将△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OA n B n,则A n的坐标为,B n的坐标为;(3)△OA n B n的面积为.22.(1)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9,1)(11,6)(16,8)(11,10)(9,15)(7,10)(2,8)(7,6)(9,1),并将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2)给图形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求所得图形的面积.(3)如果将原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加2、纵坐标减5,猜一猜,图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如果想让变化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原点对称,原图形各点的坐标应该如何变化?答案:1-10 BDBCD DDCAA11. (2,5)12. (2,-3)13.-514. (-2,-1)15. (2,4)16.60 4n2-2n+117.解:∵点A(2m-7,n-6)在第四象限,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为3,1, ∴2m-7=1,n-6=-3,解得m=4,n=3,所以,m+n=4+3=7.18.解:(1)∵点P(2m+4,m-1)在x轴上,∴m-1=0,解得m=1,∴2m+4=2×1+4=6,m-1=0,所以,点P的坐标为(6,0);(2)∵点P(2m+4,m-1)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m-1-(2m+4)=3,解得m=-8,∴2m+4=2×(-8)+4=-12,m-1=-8-1=-9,∴点P的坐标为(-12,-9);(3)∵点P(2m+4,m-1)在过点A(2,-4)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2m+4=2,解得m=-1,∴m-1=-1-1=-2, ∴点P 的坐标为(2,-2).19.解:(1)如图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其各景点的坐标分别为:A(0,4),B(-3,2),C(-2,-1),E(3,3); (2)线段AO 上一点:(0,1), 线段DO 上任意一点:(1,-1).20.解:∵A(1,0)、A ′(-5,-2).∴平移规律为向左6个单位,向下2个单位, ∵B(4,1)、C(2,4), ∴B ′(-2,-1),C'(-4,2);(2)△A ′B ′C ′的面积=△ABC 的面积=3×4- 12×3×1- 12×2×3- 12×1×4=5.5. 21.解:(1)∵A 1(2,3)、A 2(4,3)、A 3(8,3). ∴A 4的横坐标为:24=16,纵坐标为:3. 故点A 4的坐标为:(16,3). 又∵B 1(4,0)、B 2(8,0)、B 3(16,0). ∴B 4的横坐标为:25=32,纵坐标为:0. 故点B 4的坐标为:(32,0). 故答案为:(16,3),(32,0).(2)由A 1(2,3)、A 2(4,3)、A 3(8,3),可以发现它们各点坐标的关系为横坐标是2n,纵坐标都是3. 故A n 的坐标为:()2n,3.由B 1(4,0)、B 2(8,0)、B 3(16,0),可以发现它们各点坐标的关系为横坐标是2n+1,纵坐标都是0. 故B n 的坐标为:()2n+1,0; 故答案为:()2n ,3,()2n+1,0;(3)∵A n 的坐标为:()2n ,3,B n 的坐标为:()2n+1,0, ∴△OA n B n 的面积为12×2n+1×3=3×2n . 22.解:(1)如图所示:(2)图形可以叫做“四角的星星”. 面积为:14×14-4×⎝⎛⎭⎫5×5+2× 12×5×2=56;或者是:4× 12×4×5+4×4=56;(3)如果将原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加2、纵坐标减5,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4)如果想让变化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原图形各点的横、纵坐标都分别变为原来横、纵坐标的相反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若有序数对(3a-1,2b+5)与(8,9)表示的位置相同,则a+b的值为( )A. 2B. 3C. 4D. 52. 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5,2)B. (-6,3)C. (-4,-6)D. (3,-4)第2题第3题3. 雷达二维平面定位的主要原理是:测量目标的两个信息——距离和角度,目标的表示方法为(γ,α),其中,γ表示目标与探测器的距离;α表示以正东为始边,逆时针旋转后的角度.如图,雷达探测器显示在点A,B,C处有目标出现,其中,目标A的位置表示为A(5,30°),目标B的位置表示为B(4,150°).用这种方法表示目标C的位置,正确的是( )A. (-3,300°)B. (3,60°)C. (3,300°)D. (-3,60°)4. 把点A(-2,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点B 的坐标是( )A. (-5,3)B. (1,3)C. (1,-3)D. (-5,-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x2)在( )A. 第一象限B. 第四象限C. 第一或者第四象限D. 以上说法都不对6. 如图是株洲市的行政区域平面地图,下列关于方位的说法明显错误的是( )A. 炎陵位于株洲市区南偏东约35°的方向上B. 醴陵位于攸县的北偏东约16°的方向上C. 株洲县位于茶陵的南偏东约40°的方向上D. 株洲市区位于攸县的北偏西约21°的方向上第6题第7题7. 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如图是一方的棋盘,如果“帅”的坐标是(0,1),“卒”的坐标是(2,2),那么“马”的坐标是( )A. (-2,1)B. (2,-2)C. (-2,2)D. (2,2)8. 点M在y轴的左侧,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3和5,则点M的坐标是( )A. (-5,3)B. (-5,-3)C. (5,3)或(-5,3)D. (-5,3)或(-5,-3)9. 已知A(-4,3),B(0,0),C(-2,-1),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 )A. 3B. 4C. 5D. 610. 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8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 )A. (2019,0)B. (2019,1)C. (2019,2)D.(2018,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 若将7门6楼简记为(7,6),则6门7楼可简记为,(8,5)表示的意义是.12.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P(x,y),若点P在横轴上,则y ;若点P在纵轴上,则x ;若点P为坐标原点,则x 且y .13. 已知A(-1,4),B(-4,4),则线段AB的长为.14. 若点(m-4,1-2m)在第三象限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15. 如图,线段OB,OC,OA的长度分别是1,2,3,且OC平分∠AOB.若将A点表示为(3,30°),B点表示为(1,120°),则C点可表示为 .第15题第16题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MN.若点A(-1,3)的对应点为M(2,5),则点B(-3,-1)的对应点N的坐标是.17. 已知长方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长方形ABCD沿x轴向左平移到使点C与坐标原点重合后,再沿y轴向下平移到使点D与坐标原点重合,此时点A的坐标是,点B坐标是,点C坐标是.第17题第18题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的坐标分别为(3,0),(0,2),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b的值为.三、解答题(共66分)19. (8分)如图是某市市区几个旅游景点的示意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如果以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2,2.5)表示金凤广场的位置,用(11,7)表示动物园的位置.根据此规定:(1)湖心岛、光岳楼、山陕会馆的位置如何表示?(2)(11,7)和(7,11)是同一个位置吗?为什么?20. (8分)如图所示,三角形ABC三点坐标分别为A(-3,4),B(-4,1),C(-1,2).(1)说明三角形ABC平移到三角形A1B1C1的过程,并求出点A1,B1,C1的坐标;(2)由三角形ABC平移到三角形A2B2C2又是怎样平移的?并求出点A2,B2,C2的坐标.21. (9分)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图中1 cm代表20海里)如下,对我方潜艇O来说:(1)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2)距离我方潜艇20海里的敌舰有哪几艘?(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22. (9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A(-1,3),B(-3,1),C(-1,-1),D(3,1),E(7,3),F(7,-1),并连接AB,BC,CD,DA,DE,DF,形成一个图案.(1)每个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一半,再按原来的要求连接各点,观察所得图案与原来的图案,发现有什么变化?(2)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增加3呢?23. (10分)已知点P(2m+4,m-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1)点P在y轴上;(2)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5;(3)点P到x轴的距离为2,且在第四象限.24. (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正方形ABCD及其内部的每个点进行如下操作:把每个点的横、纵坐标都乘同一实数a,将得到的点先向右平移m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n个单位长度(m>0,n>0),得到正方形A′B′C′D′及其内部的点,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已知正方形ABCD内部的一个点F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F′与点F重合,求点F的坐标.25. (10分)如图,A (-1,0),C (1,4),点B 在x 轴上,且AB =3.(1)求点B 的坐标;(2)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3)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A ,B ,P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D2. C3. C4. B5. D6. C7. C8. D9. C 10. C11. (6,7) 8门5楼12. =0 =0 =0 =013. 314. 12<m <4 15. (2,75°)16. (0,1)17. (-5,0) (-5,-3) (0,-3)18. 219. 解:(1)湖心岛(2.5,5),光岳楼(4,4),山陕会馆(7,3).(2)不是,因为根据题目中点的位置规定可知水平数轴上的点对应的数在前,竖直数轴上的点对应的数在后,是有序数对.20. 解:(1)三角形ABC 向下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 1B 1C 1. A 1(-3,-3),B 1(-4,-6),C 1(-1,-5).(2)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6个长度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 2B 2C 2. A 2(3,1),B 2(2,-2),C 2(5,-1).21. 解:(1)对我方潜艇来说,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两个目标:敌舰B 和小岛.要想确定敌舰B 的位置,还需要知道敌舰B 距我方潜艇的距离.(2)距离我方潜艇20海里的敌舰有两艘:敌舰A 和敌舰C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两个数据:距离和方位角.22. 解:如图所示.(1)图略,与原图案相比,图案横向未发生变化,纵向被压缩为原来的一半.(2)与原图案相比,图案被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图案的大小未发生变化.23. 解:(1)∵点P (2m +4,m -1)在y 轴上,∴2m +4=0,解得m =-2. ∴m -1=-2-1=-3. ∴点P 的坐标为(0,-3).(2)∵点P 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5,∴(m -1)-(2m +4)=5,解得m =-10. ∴m -1=-10-1=-11,2m +4=2×(-10)+4=-16. ∴点P 的坐标为(-16,-11).(3)∵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2,∴|m -1|=2,解得m =-1或m =3. 当m =-1时,2m +4=2×(-1)+4=2,m -1=-1-1=-2. 此时,点P (2,-2). 当m =3时,2m +4=2×3+4=10,m -1=3-1=2. 此时,点P (10,2). ∵点P 在第四象限,∴点P 的坐标为(2,-2).24. 解:易知AB =6,A ′B ′=3,∴a =12. 由(-3)×12+m =-1,得m =12. 由0×12+n =2,得n =2. 设F (x ,y ),变换后F ′(ax +m ,ay +n ). ∵F 与F ′重合,∴ax +m =x ,ay +n =y . ∴12x +12=x ,12y +2=y . 解得x =1,y =4. ∴点F 的坐标为(1,4). 25. 解:(1)当点B 在点A 的右边时,点B 的坐标为(2,0);当点B 在点A 的左边时,点B 的坐标为(-4,0). 所以点B 的坐标为(2,0)或(-4,0).(2)三角形ABC 的面积=12×3×4=6. (3)略。
人教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试卷含答案(共3套)

【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2.(3分)下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B.C.D.3.(3分)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A.50°B.60°C.140°D.160°4.(3分)如图,AB∥DE,∠E=65°,则∠B+∠C=()A.135°B.115°C.36°D.65°5.(3分)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3分)如图,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3=∠7 B.∠2=∠6C.∠3+∠4+∠5+∠6=180°D.∠4=∠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3分)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8.(3分)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若∠1=70°,则∠2=度.9.(3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10.(3分)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如图所示,∠1=110°,则∠2=度.(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11.(3分)如图,已知a∥b,∠1=70°,∠2=40°,则∠3=度.12.(3分)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13.(3分)如图,已知AB∥CD,∠α=.14.(3分)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5.(5分)如图,已知AB∥CD,∠A=70°,求∠1的度数.16.(5分)已知:如图,AB⊥CD,垂足为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是.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7.(6分)如图,已知∠1=70°,∠2=70°,∠3=60°,求∠4的度数.18.(6分)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求∠C的度数.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9.(8分)推理填空:如图:①若∠1=∠2,则∥(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当∥时,∠C+∠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当∥时,∠3=∠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0.(8分)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9分)如图,已知AB∥CD,AE∥CF,求证:∠BAE=∠DCF.22.(9分)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挖去一小半圆),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1、∠2,求∠1+∠2的度数.七、(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共22分)23.(10分)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计算∠EAD、∠DAC、∠C的度数.24.(12分)如图,已知AB∥CD,∠B=40°,CN是∠BCE的平分线,CM⊥CN,求∠BCM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分)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考点】J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两个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叫做同位角进行判断.【解答】解:如图,∠1与∠2,∠3与∠4分别是两对同位角.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是需要识记的内容.2.(3分)下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B.C.D.【考点】J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本题考查同位角的定义,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根据定义,逐一判断.【解答】解:A、∠1、∠2的两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B、∠1、∠2的两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C、∠1、∠2的两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D、∠1、∠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又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故选D.【点评】判断是否是同位角,必须符合三线八角中,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的两个角是同位角.3.(3分)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A.50°B.60°C.140°D.160°【考点】J2:对顶角、邻补角.【专题】11 :计算题.【分析】因∠1和∠2是邻补角,且∠1=40°,由邻补角的定义可得∠2=180°﹣∠1=180°﹣40°=140°.【解答】解:∵∠1+∠2=180°又∠1=40°∴∠2=14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邻补角的概念计算一个角的度数的能力.4.(3分)如图,AB∥DE,∠E=65°,则∠B+∠C=()A.135°B.115°C.36°D.65°【考点】K8:三角形的外角性质;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FE,再根据外角性质求出∠B+∠C.【解答】解:∵AB∥DE,∠E=65°,∴∠BFE=∠E=65°.∵∠BFE是△CBF的一个外角,∴∠B+∠C=∠BFE=∠E=65°.故选D.【点评】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5.(3分)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对各选项画出示意图,观察图形,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注意数形结合法的应用,注意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3分)如图,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3=∠7 B.∠2=∠6C.∠3+∠4+∠5+∠6=180°D.∠4=∠8【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3=∠7,∠2=∠6;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3+∠4+∠5+∠6=180°.而∠4与∠8是AD和BC被BD 所截形成得内错角,则∠4=∠8错误.【解答】解:∵AB∥CD,∴∠3=∠7,∠2=∠6,∠3+∠4+∠5+∠6=18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3分)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36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作出PA∥a,根据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得出∠1+∠2+∠3的值.【解答】解:过点P作PA∥a,∵a∥b,PA∥a,∴a∥b∥PA,∴∠1+∠MPA=180°,∠3+∠APN=180°,∴∠1+∠MPA+∠3+∠APN=180°+180°=360°,∴∠1+∠2+∠3=360°.故答案为:3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作出PA∥a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3分)如图,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若∠1=70°,则∠2=70度.【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做题.【解答】解:由题意得:直线a∥b,则∠2=∠1=70°【点评】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9.(3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2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K8: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进行做题.【解答】解:∵直尺的两边平行,∴∠2=∠4=50°,又∵∠1=30°,∴∠3=∠4﹣∠1=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10.(3分)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如图所示,∠1=110°,则∠2=70度.(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J2:对顶角、邻补角.【专题】12 :应用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以及对顶角相等进行解题.【解答】解:因为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所以∠2与∠1的对顶角之和为180°.又因为∠1与其对顶角相等,所以∠2+∠1=180°,故∠2=180°﹣∠1=180°﹣110°=70°.【点评】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11.(3分)如图,已知a∥b,∠1=70°,∠2=40°,则∠3=70度.【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把∠2,∠3转化为△ABC中的角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由对顶角相等可得∠ACB=∠2=40°,在△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知∠ABC=180°﹣∠1﹣∠ACB=70°.又∵a∥b,∴∠3=∠ABC=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12.(3分)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DCE=∠A(答案不唯一).【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专题】26 :开放型.【分析】能判定CE∥AB的,判别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因而可以判定的条件是:∠DCE=∠A或∠ECB=∠B或∠A+∠ACE=180°.【解答】解: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是:∠DCE=∠A或∠ECB=∠B或∠A+∠ACE=180°.故答案为:∠DCE=∠A(答案不唯一).【点评】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13.(3分)如图,已知AB∥CD,∠α=85°.【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过∠α的顶点作AB的平行线,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1,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2,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过∠α的顶点作AB的平行线EF,∵AB∥CD,∴AB∥EF∥CD,∴∠1=180°﹣120°=60°,∠2=25°,∴∠α=∠1+∠2=60°+25°=85°.故答案为:8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此类题目,难点在于过拐点作平行线.14.(3分)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50°.【考点】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首先根据AD∥BC,求出∠FED的度数,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则可知∠DEF=∠FED′,最后求得∠AED′的大小.【解答】解:∵AD∥BC,∴∠EFB=∠FED=65°,由折叠的性质知,∠DEF=∠FED′=65°,∴∠AED′=180°﹣2∠FED=50°.故∠AED′等于50°.【点评】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知识,本题利用了:1、折叠的性质;2、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概念求解.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5.(5分)如图,已知AB∥CD,∠A=70°,求∠1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A,再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CD,∴∠2=∠A=70°,∴∠1=180°﹣∠2=180°﹣70°=11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5分)已知:如图,AB⊥CD,垂足为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是互余.【考点】J3:垂线.【分析】根据垂直得直角:∠BOD=90°;然后由平角的定义来求∠1与∠2的关系.【解答】解:∵AB⊥CD,∴∠BOD=90°.又∵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1+∠2=180°﹣∠BOD=90°,即∠1与∠2互余.故答案是:互余.【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注意已知条件“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告诉我们∠FOE为平角.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7.(6分)如图,已知∠1=70°,∠2=70°,∠3=60°,求∠4的度数.【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先利用平行线的判定证明a∥b,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4的度数.【解答】解:∵∠1=70°,∠2=70°,∴∠1=∠2,∴a∥b,∴∠3=∠4.又∠3=60°,∴∠4=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中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及平行线的性质中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8.(6分)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求∠C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J:角平分线的定义;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11 :计算题.【分析】先根据∠CDE=150°求出∠1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2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CDE=150°,∴∠1=180°﹣∠CDE=180°﹣150°=30°,∵AB∥CD,∴∠1=∠3=30°,∵BE平分∠ABC,∴∠1=∠3=∠2=30°,∴∠C=180°﹣∠1﹣∠2=180°﹣30°﹣30°=12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较简单题目.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9.(8分)推理填空:如图:①若∠1=∠2,则AD∥C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当AB∥CD时,∠C+∠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当AD∥BC时,∠3=∠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17 :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直接完成填空.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成立.【解答】解:①若∠1=∠2,则AD∥CB(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②当AB∥CD时,∠C+∠ABC=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③当AD∥BC时,∠3=∠C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点评】在做此类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观察,看两个角到底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角.20.(8分)如图,已知:∠1=∠2,∠D=50°,求∠B的度数.【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此题首先要根据对顶角相等,结合已知条件,得到一组同位角相等,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两条直线平行.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同旁内角互补,从而进行求解.【解答】解:∵∠1=∠2,∠2=∠EHD,∴∠1=∠EHD,∴AB∥CD;∴∠B+∠D=180°,∵∠D=50°,∴∠B=180°﹣50°=130°.【点评】综合运用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难度不大.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9分)如图,已知AB∥CD,AE∥CF,求证:∠BAE=∠DCF.【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14 :证明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关系可证明.【解答】证明:∵AB∥CD,∴∠BAC=∠D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E∥CF,∴∠EAC=∠F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C=∠BAE+∠EAC,∠DCA=∠DCF+∠FCA,∴∠BAE=∠DCF.【点评】重点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这一性质.22.(9分)如图,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小刀,刀柄外形是一个直角梯形(挖去一小半圆),刀片上、下是平行的,转动刀片时会形成∠1、∠2,求∠1+∠2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如图,过点O作OP∥AB,则AB∥OP∥CD.所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将(∠1+∠2)转化为(∠AOP+∠POC)来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O作OP∥AB,则∠1=∠AOP.∵AB∥CD,∴OP∥CD,∴∠2=∠POC,∵∠AOP+∠POC=90°,∴∠1+∠2=9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性质定理:定理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定理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定理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七、(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共22分)23.(10分)如图,AD是∠EAC的平分线,AD∥BC,∠B=30°,计算∠EAD、∠DAC、∠C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AD∥BC,∠B=30°,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EAD 的度数,又由AD是∠EAC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求得∠DAC 的度数,然后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得∠C的度数.【解答】解:∵AD∥BC,∠B=30°,∴∠EAD=∠B=30°,∵AD是∠EAC的平分线,∴∠DAC=∠EAD=30°,∵AD∥BC,∴∠C=∠DAC=30°.∴∠EAD=∠DAC=∠C=3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注意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是解此题的关键.24.(12分)如图,已知AB∥CD,∠B=40°,CN是∠BCE的平分线,CM⊥CN,求∠BCM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J:角平分线的定义;J3:垂线.【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CE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CN的度数,然后再根据CM⊥CN即可求出∠BCM的度数.【解答】解:∵AB∥CD,∠B=40°,∴∠BCE=180°﹣∠B=180°﹣40°=140°,∵CN是∠BCE的平分线,∴∠BCN=∠BCE=×140°=70°,∵CM⊥CN,∴∠BCM=20°.【点评】本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比较简单.【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3分)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他们()A.平行B.相交C.相交或垂直 D.平行或相交2.(3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其中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A.垂直B.相交C.平行D.不能确定3.(3分)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前进的方向仍与原来相同,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A.先右转80°,再左转100°B.先左转80°,再右转80°C.先左转80°,再左转100°D.先右转80°,再右转80°4.(3分)如图AB∥CD,则∠1=()A.75°B.80°C.85°D.95°5.(3分)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A.30°B.150°C.30°或150°D.90°6.(3分)如图,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A.110°B.115°C.120°D.125°7.(3分)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8.(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9.(3分)∠1和∠2是两条直线l1,l2被第三条直线l3所截的同旁内角,如果l1∥l2,那么必有()A.∠1=∠2 B.∠1+∠2=90°C.∠1+∠2=90°D.∠1是钝角,∠2是锐角10.(3分)如图,AB∥DE,那么∠BCD=()A.∠2﹣∠1 B.∠1+∠2 C.180°+∠1﹣∠2 D.180°+∠2﹣2∠111.(3分)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ABC=∠ADC且∠3=∠4;④∠BAD+∠ABC=180°,能判定AB∥CD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12.(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等角的补角相等13.(3分)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1)(2)(3)B.(2)(3)(4)C.(3)(4)(5)D.(1)(2)(5)14.(3分)如图,已知∠1=∠2,则有()A.AB∥CD B.AE∥DF C.AB∥CD且AE∥DF D.以上都不对15.(3分)如图,直线AB与CD交于点O,OE⊥AB于O,则图中∠1与∠2的关系是()A.对顶角B.互余C.互补D.相等16.(3分)如图,DH∥EG∥BC,且DC∥EF,那么图中和∠1相等的角有()个.A.2 B.4 C.5 D.6二、填空题17.(3分)小玮家在小强家的北偏西75度,则小强家在小玮家的坐标方向是度.18.(3分)若一个角的余角是30°,则这个角的补角为°.19.(3分)一个角与它的补角之差是20°,则这个角的大小是.20.(3分)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度.21.(3分)小明从点A沿北偏东60°的方向到B处,又从B沿南偏西25°的方向到C处,则小明两次行进路线的夹角为.22.(3分)把“同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23.(3分)如图,AB∥CD,∠BAE=120°,∠DCE=30°,则∠AEC=度.24.(3分)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AOB′=70°,则∠OGC=.25.(3分)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OE⊥AB,∠1=25°,则∠2=°,∠3=°,∠4=°.26.(3分)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如果∠AOC=2x°,∠BOC=(x+y+9)°,∠BOD=(y+4)°,则∠AOD的度数为.27.(3分)如图,直线l1∥l2,AB⊥CD,∠1=34°,求∠2的度数.28.(3分)如图,若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P与∠EFD 的平分线FP相交于点P,且∠EFD=60°,EP⊥FP,则∠BEP=度.29.(3分)如图∠1=82°,∠2=98°,∠3=80°,则∠4=度.30.(3分)如图:已知∠B=∠BGD,∠DGF=∠F,求证:∠B+∠F=180°.请你认真完成下面的填空.证明:∵∠B=∠BGD(已知)∴AB∥CD()∵∠DGF=∠F;(已知)∴CD∥EF()∵AB∥EF()∴∠B+∠F=180°().三、计算题:31.(10分)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28°,则∠BOE=度,∠AOG=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他们()A.平行B.相交C.相交或垂直 D.平行或相交【考点】J7:平行线;J1:相交线.【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他们平行或相交;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掌握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本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2.(3分)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其中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A.垂直B.相交C.平行D.不能确定【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一组同位角相等即∠FEB=∠GFD,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1=∠2,然后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CD,∴∠FEB=∠GFD,∵EM与FN分别是∠FEM与∠GFD的平分线,∴∠1=∠FEB,∠2=∠GFD,∴∠1=∠2,∴EM∥FN.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3.(3分)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前进的方向仍与原来相同,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A.先右转80°,再左转100°B.先左转80°,再右转80°C.先左转80°,再左转100°D.先右转80°,再右转80°【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2B :探究型.【分析】根据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再根据题意得:两次拐的方向不相同,但角度相等画出图形,根据图形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A、,故本选项错误;B、,故本选项正确;C、,故本选项错误;D、,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3分)如图AB∥CD,则∠1=()A.75°B.80°C.85°D.95°【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延长BE交CD于点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BFD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延长BE交CD于点F.∵AB∥CD,∴∠B+∠BFD=180°,∴∠BFD=180°﹣∠B=180°﹣120°=60°,∴∠1=∠ECD+∠BFD=25°+60°=8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关键.5.(3分)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A.30°B.150°C.30°或150°D.90°【考点】J3:垂线.【专题】11 :计算题;32 :分类讨论.【分析】根据垂直关系知∠AOC=90°,由∠AOB:∠AOC=2:3,可求∠AOB,根据∠AOB与∠AOC的位置关系,分类求解.【解答】解:∵OA⊥OC,∴∠AOC=90°,∵∠AOB:∠AOC=2:3,∴∠AOB=60°.因为∠AOB的位置有两种:一种是在∠AOC内,一种是在∠AOC外.①当在∠AOC内时,∠BOC=90°﹣60°=30°;②当在∠AOC外时,∠BOC=90°+60°=15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同时做这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图形.6.(3分)如图,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A.110°B.115°C.120°D.125°【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J2:对顶角、邻补角.【专题】11 :计算题.【分析】本题首先应根据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邻补角的性质求出∠4的度数.【解答】解:∵∠1=∠2,∠5=∠1(对顶角相等),∴∠2=∠5,∴a∥b(同位角相等,得两直线平行);∴∠3=∠6=5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4=180°﹣55°=125°(邻补角互补).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7.(3分)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L: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及直角三角板的特殊性解答.【解答】解:∵纸条的两边平行,∴(1)∠1=∠2(同位角);(2)∠3=∠4(内错角);(4)∠4+∠5=180°(同旁内角)均正确;又∵直角三角板与纸条下线相交的角为90°,∴(3)∠2+∠4=90°,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8.(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考点】J7:平行线;J3:垂线;J5:点到直线的距离;J8:平行公理及推论.【分析】运用平行线,垂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平行公理及推论判定即可.【解答】解: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下,故A选项错误;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过直线外一点,故B选项错误;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应为垂线段的长度,故C选项错误;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垂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平行公理及推论,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定义与性质.9.(3分)∠1和∠2是两条直线l1,l2被第三条直线l3所截的同旁内角,如果l1∥l2,那么必有()A.∠1=∠2 B.∠1+∠2=90°C.∠1+∠2=90°D.∠1是钝角,∠2是锐角【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l1∥l2,∠1和∠2是两条直线l1,l2被第三条直线l3所截的同旁内角,∴∠1+∠2=180°,即∠1+∠2=9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0.(3分)如图,AB∥DE,那么∠BCD=()A.∠2﹣∠1 B.∠1+∠2 C.180°+∠1﹣∠2 D.180°+∠2﹣2∠1【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专题】2B :探究型.【分析】过点C作CF∥AB,由AB∥DE可知,AB∥DE∥CF,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BCF,∠2+∠DCF=180°,故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C作CF∥AB,∵AB∥DE,∴AB∥DE∥CF,∴∠BCF=∠1①,∠2+∠DCF=180°②,∴①+②得,∠BCF+∠DCF+∠2=∠1+180°,即∠BCD=180°+∠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3分)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ABC=∠ADC且∠3=∠4;④∠BAD+∠ABC=180°,能判定AB∥CD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专题】11 :计算题.【分析】①由∠1=∠2,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BC,本选项不合题意;②由∠BAD=∠BCD,不能判定出平行,本选项不合题意;③由∠ABC=∠ADC且∠3=∠4,利用等式的性质一对内错角相等,进而得到AB∥CD,本选项符合题意;④由∠BAD+∠ABC=180°,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得到AD∥BC,本选项不合题意.【解答】解:①由∠1=∠2,得到AD∥BC,本选项不合题意;②由∠BAD=∠BCD,不能判定出平行,本选项不合题意;③由∠ABC=∠ADC且∠3=∠4,得到∠ABC﹣∠4=∠ADC﹣∠3,即∠ABD=∠CDB,得到AB∥CD,本选项符合题意;④由∠BAD+∠ABC=180°,得到AD∥BC,本选项不合题意,则符合题意的只有1个.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2.(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等角的补角相等【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IL:余角和补角;J2: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判断A;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判断B;举出反例图形即可判断C;根据互余互补的性质即可判断D.【解答】解: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如图CD⊥AB,则∠ADC=∠BDC,但两个角不是对顶角,错误,故半选项正确;D、等角的补角相等,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对顶角,互余互补当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13.(3分)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A.(1)(2)(3)B.(2)(3)(4)C.(3)(4)(5)D.(1)(2)(5)【考点】J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对每个图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1)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2)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3)图中∠1和∠2不是同位角;故本项不符合题意;(4)图中∠1和∠2不是同位角;故本项不符合题意;(5)图中∠1和∠2是同位角;故本项符合题意.图中是同位角的是(1)、(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14.(3分)如图,已知∠1=∠2,则有()A.AB∥CD B.AE∥DF C.AB∥CD且AE∥DF D.以上都不对【考点】J9:平行线的判定.【分析】∠1、∠2是直线AE、DF被A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AE∥DF.【解答】解:∵∠1=∠2,∴AE∥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单元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共有12道小题)1.如图,将直线l 1沿AB 的方向得到直线l 2,若∠1=50°,则∠2的度数是( )A .40°B .50°C .90°D .130°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A .︒30B .︒20C .︒15D .︒143.如图,∠1+∠2=180°,∠3=100°则∠4等于( )A .70°B .80°C .90°D .100° 4.如图,l ∥m ,等边△ABC 的顶点B 在直线m 上,∠1= 20°,则∠2的度数为( )A .60°B .45°C .40° D.30° 5.如图,已知直线a ∥b ,∠1=131°,则∠2等于( )° ° ° °6.如图,直线a ∥b ,∠1=72°,则∠2的度数是( )°°°°7.如图,AB ∥CD,EF 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交CD 于点G. 若∠1=40°,则∠EGF=( )A .20°B .40°C .70°D .110°8.如图,AD 是∠EAC 的平分线,AD ∥BC ,∠B =30°,则∠C 为( )A .30°B .60°C .80°D .120°9.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正确的是( )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D .对顶角相等10.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1.如图。
已知AB ∥CD ,∠1=56°,则∠2的度数是( )° ° ° °12.如图,已知AB ∥CD ,∠C=65°,∠E=30°,则∠A 的度数为( )baEF C A BA .30°B .°C .35°D .°二、填空题(共有8道小题)13.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 、b 、c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 ① 如果a ∥b ,a ⊥c ,那么b ⊥c ; ② 如果b ∥a ,c ∥a ,那么b ∥c ; ③ 如果b ⊥a ,c ⊥a ,那么b ⊥c ; ④ 如果b ⊥a ,c ⊥a ,那么b ∥c . 其中真命题是 .(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CD 平分∠ECB ,FG∥CD 。
若∠ECA 为α度,则∠GFB 为 度(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16.如图,AB ∥CD ,∠BAF =115°,则∠ECF 的度数为 .17.如图,AB 图,直线a ∥b ,直线c 与直线a ,b 分别交于点A,B .若∠1=45°,则∠2= .19.如图,已知直线a ∥b ,∠1=120°,则∠2= °A BC D E F Ga bc 21BA20.如图,若AD ∥BE ,且∠ACB =90°,∠CBE =30°,则∠CAD = °.三、解答题(共有3道小题)21.如图,直线a ∥b ,点B 在直线b 上,且AB ⊥BC ,∠1=55°,求∠2的度数.22.如图,AB ∥CD ,点E 是CD 上一点,∠AEC=42°,EF 平分∠AED 交AB 于点F ,求∠AFE的度数.23.如图,已知∠ACD =70°,∠ACB =60°,∠ABC =50°. 求证:AB ∥CD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有12道小题)C二、填空题(共有8道小题) 13.①②④ 15.1902α-°°°. °三、解答题(共有3道小题) 21.解:∵AB ⊥BC ,∴∠1+∠3=90° ∵∠1=55° ∴∠3=35° ∵a ∥b , ∴∠2=∠3=35°22.解:∵∠AEC=42°,∴∠AED=180°﹣∠AEC=138°, ∵EF 平分∠AED , ∴∠DEF=21∠AED=69°, 又∵AB ∥CD , ∴∠AFE=∠DEF=69°.23.证明:∵∠ACD =70°,∠ACB =60°, ∴∠BCD =130°. ∵∠ABC =50°,∴∠BCD +∠ABC =180°. ∴AB ∥CD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89的平方根是±17的数学表达式是()A.=17 B.=±17 C.±=±17 D.±=17 2.的立方根是()A.4 B.±4 C.2 D.±23.已知P=n﹣,Q=5﹣6(n为正整数).请你用计算器计算当n≥13时,P、Q间的大小关系为()A.P>Q B.P=QC.P<Q D.以上答案都不对4.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分别被均匀地分成3个和4个扇形,每个扇形上都标有一个实数.同时自由转动两个转盘,转盘停止后(若指针指在分格线上,则重转),两个指针都落在无理数上的概率是()A.B.C.D.5.下列各数是有理数的是()A.πB.C.D.6.已知,那么值是()A.B.C.D.或17.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a|>|b| B.|b﹣d|=|b|+|d| C.|a﹣c|=c﹣a D.|d﹣1|>|c﹣a| 8.比较大小:4、、的大小关系是()A.<4<B.4<<C.<4<D.4<<9.若<a<,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1<a<3 B.1<a<4 C.2<a<3 D.2<a<410.定义运算a?b=a(b﹣1),下面给出了关于这种运算的四个结论:①2?(﹣1)=﹣4;②a?b=b?a;③若a+b=1,则a?a=b?b;④若b?a=0,则a=0或b=1.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若的平方根为±3,则a=.12.已知a>0,化简:=.13.当x取时,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当x取时,2﹣的值最大,最大值是.14.已知x满足(x+3)3=64,则x等于.15.如图,某计算机中有、、三个按键,以下是这三个按键的功能.(1):将荧幕显示的数变成它的算术平方根,例如:荧幕显示的数为49时,按下后会变成7.(2):将荧幕显示的数变成它的倒数,例如:荧幕显示的数为25时,按下后会变成.(3):将荧幕显示的数变成它的平方,例如:荧幕显示的数为6时,按下后会变成36.若荧幕显示的数为100时,小刘第一下按,第二下按,第三下按,之后以、、的顺序轮流按,则当他按了第2018下后荧幕显示的数是.16.写出一个比0大的无理数:.17.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4),|﹣|,0,﹣,10%,2016,﹣…正分数集合:{ …}负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非负整数集合:{ …}.18.是一个(填“正或负”)实数,它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19.(1)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平方根是±4,求a+2b的平方根;(2)若2a﹣4与3a+1是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求a的值.20.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cm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300cm2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宽之比为3:2,小丽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吗通过计算说明.21.已知+=0,求+的值.22.(1)若x,y为实数,且x=+4,求(x﹣y)2的平方根;(2)已知x﹣2的平方根是±2,2x+y+7的立方根是3,求x2+y2的算术平方根.23.请你设计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下列条件:(1)使其三边长都能用有理数表示;(2)使其三边中两边是有理数,另一边是无理数.24.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括号里﹣2,100π,﹣5,,﹣|+|,0,…,﹣(﹣4)正有理数集合:{}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25.已知a、b是有理数,且(+)a+(﹣)b﹣2﹣=0,求a、b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答】解:289的平方根是±17的数学表达式是±=±17,故选:C.2.【解答】解:∵64的算术平方根是8,8的立方根是2,∴这个数的立方根是2.故选:C.3.【解答】解:根据题意,计算可得:当n=13时,P=,Q≈;当n=14时,P=,Q≈;当n=15时,P=,Q≈.由此可得:n≥13时,P、Q问的大小关系为P>Q.故选:A.4.【解答】解:(π,),(π,),(π,sin60°),(π,),(2,),(2,),(2,sin60°),(2,),(1,),(1,),(1,sin60°),(1,).可知共有3×4=12种可能,两个指针都落在无理数上的有(π,)和(π,sin60°)2种,所以两个指针都落在无理数上的概率是.故选:C.5.【解答】解:=2,所以是有理数,故C符合题意;故选:C.6.【解答】解:∵,则=1+|a|>1,故0<a<1,原式可化为﹣a=1,+|a|===,∴=.故选:A.7.【解答】解:A.因为OA>OB,所以|a|>|b|,故A正确;B.|b﹣d|=OB+OD=|b|+|d|,故B正确;C..|a﹣c|=|a+(﹣c)|=﹣a+c=c﹣a,故C正确;D.|d﹣1|=OD﹣OE=DE,|c﹣a|=|c+(﹣a)|=OC+OA,故D不正确.故选:D.8.【解答】解:∵=15,42=16,15<16,∴<4;∵43=64,=70,64<70,∴4<,∴<4<.故选:A.9.【解答】解:∵1<2,3<4,又∵<a<,∴<a<,各选项中,只有B,1<a<4符合题意;故选:B.10.【解答】解:①根据题意得:原式=2×(﹣1﹣1)=2×(﹣2)=﹣4,正确;②根据题意得:a?b=a(b﹣1),b?a=b(a﹣1),不相等,错误;③由a+b=1,得到b=1﹣a,a=1﹣b,则a?a=a(a﹣1)=﹣ab,b?b=b(b﹣1)=﹣ab,即a?a=b?b,正确;④b?a=b(a﹣1)=0,得到b=0或a=1,错误,则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③,故选:D.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解答】解:∵的平方根为±3,∴=9,解得:a=81,故答案为:8112.【解答】解:∵a>0,﹣>0∴b<0.∴=﹣b.∴==﹣.故答案为:﹣.13.【解答】解:当10+2x=0时,的值最小,解得x=﹣5,此时的最小值为0.当5﹣x=0时,即x=5时,=0,此时2﹣的值最大,最大值是2.故答案为:﹣5; 0; 5; 2.14.【解答】解:∵(x+3)3=64,∴x+3=4,解得:x=1,故答案为:1.15.【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0,=,=;=,=10,102=100;…∵2018=6×336+2,∴按了第2018下后荧幕显示的数是.故答案为:.16.【解答】解:比0大的无理数有等,故答案为:.17.【解答】解:正分数集合:{|﹣|,10%,…}负有理数集合:{﹣(+4)﹣,……}无理数集合:{﹣…,…}非负整数集合:{0、2016…}.故答案为:|﹣|,10%;﹣(+4),﹣;﹣…;0、2016.18.【解答】解:是一个负实数,它的相反数是2﹣、绝对值是2﹣.故答案为:负,2﹣,2﹣.三.解答题(共7小题)19.【解答】解:(1)依题意,得2a﹣1=9且3a+b﹣1=16,∴a=5,b=2.∴a+2b=5+4=9.∴a+2b的平方根为±3,即±=±3;(2)∵2a﹣4与3a+1是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2a﹣4+3a+1=0或2a﹣4=3a+1∴解得:a=或a=﹣5.20.【解答】解: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cm,宽为2xcm.由题意,得3x?2x=300,解得x=5(负数舍去),3x=15,因此,长方形纸片的长为15cm.因为15>21,而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只有20cm,所以不能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21.【解答】解:由题意得,a﹣3=0,2﹣b=0,解得a=3,b=2,所以,+=+=+=.22.【解答】解:(1)由题意得:,解得y=3,∴x=4,∴(x﹣y)2=1,∴(x﹣y)2的平方根是±1.(2)由x﹣2的平方根是±2,2x+y+7的立方根是3,得x﹣2=4,2x+y+7=27,解得x=6,y=8.∴x2+y2=100,∴x2+y2的算术平方根是10.23.【解答】解:(1)边长分别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边长分别为1,1,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4.【解答】解:正有理数集合:{,﹣(﹣4)…};整数集合:{﹣2,0,…};负分数集合:{﹣5,﹣…};无理数集合:{100π,…}.25.【解答】解:已知等式整理得:(a+b﹣2)+(a﹣b﹣)=0因为a,b是有理数,所以:a+b﹣2=0且a﹣b﹣=0解得:图1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海事救援船去某海域救援失火的轮船,需要确定( ).A .方位角B . 失火轮船的国籍C .距离D .方位角和距离2.下列各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是( ).3.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 ).、A .(-2,-3)B .(2, 3)C .(2, ?3)D .( -2,3)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5,5) ? 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点的纵坐标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的点与原来的点相比( ).A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C .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D .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6.将某图形的横坐标都减去2,纵坐标不变,则该图形( )A .向右平移2个单位B .向左平移2 个单位C .向上平移2个单位D .向下平移2 个单位 7.如图1,若△ABC 中任意一点P (x 0,y 0)经平移后对应点 为P 1(x 0+5,y 0-3)那么将△ABC 作同榉的平移得到△A 1B 1C 1, 则点A 的对应点A 1的坐标是( )A.(4,1)B.(9,一4)C.(一6,7)D.(一1,2) 8.点E (a,b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距离是3,则有( )A .a=3, b=4B .a=±3,b=±4C .a=4, b=3D .a=±4,b=±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m2+1)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0.若4a,且点M(a,b)在第三象限,N坐标为(-a,-b),则直线=b,5=MN 是()A.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B.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C.平行于X轴的直线D.平行于Y轴的直线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1.有顺序的两个数 a 与 b 组成的数对,叫做,记作.12.如图是中国象棋的一盘残局,如果用(4,0) 表示帅的位置,用(3,9) 表示将的位置,那么炮的位置是.这样确定位置的方法叫做方格纸定位法,方格纸定位法需要个数据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