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1898U】一种EV动力电池液冷板总成【专利】

合集下载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的管路总成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的管路总成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的管路总成结构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刘飞,文锋,余祖俊,叶福群
申请号:CN201720068077.1
申请日:20170120
公开号:CN206379442U
公开日:
201708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的管路总成结构,包括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所述进水通路和出水通路分别由变径三通接头和水管组成多级分流管路,所述变径三通接头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每一级的分流管路中变径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均连接电池液冷板,通过电池液冷板形成循环水流实现散热。

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压方式连接各管道,组装效率高,不易漏水,安全可靠性高,且通过变径三通接头逐级分流,流速稳定,保证了各管道一定的液体流量,电池模组散热效果好。

申请人: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56号小区三期厂房
国籍:CN
代理机构:惠州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常跃英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电动汽车电池冷却板[实用新型专利]

电动汽车电池冷却板[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电动汽车电池冷却板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田茂果,夏海军,吉昌辉申请号:CN201822003011.1申请日:20181201
公开号:CN209016232U
公开日:
201906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板,包括外壳,该外壳的一侧外缘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冷却液腔室,所述冷却液腔室由主隔条分隔为集流进液区和折流换热区,所述集流进液区的宽度小于折流换热区的宽度,该集流进液区的进液端与进液口连通,出液端与折流换热区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折流换热区的出液端与出液口连通,在所述折流换热区中设置有多条毛细流道。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电池冷却板,能够使冷却液更加均匀地分布在电池冷却板中,减小电池冷却板各部分的温差,并且,电池冷却板能够作为加热或冷却的通用部件,减少了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数量,简化了控制逻辑,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申请人:重庆精信汽车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401133 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永和路39号2层208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蔡冬彦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发明专利]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姬芬竹,赵云海,李阳,张辉
申请号:CN201910422562.8
申请日:20190521
公开号:CN110061326A
公开日:
201907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包括动力电池单体、碳纳米管编织冷却管、动力电池冷却单元、动力电池冷却模块、水泵、冷却液、散热器、储液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可控风扇等。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的不足,具体地,以碳纳米管编织管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的冷却管,使冷却液流经碳纳米管编织冷却管并带走电池热量,实现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有效冷却。

本发明的重要意义表现为动力电池冷却模块可直接安装在电动汽车车架上,省去了传统的电池箱,结构简单;同时由于碳纳米管是一种一维纳米材料,不仅散热性能好,而且密度低,采用碳纳米管编织冷却管能够有效降低冷却装置质量,对电动汽车轻量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地址: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动力电池冷却板及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动力电池冷却板及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动力电池冷却板及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曹自海,邱万超,吴启泉,李昌明
申请号:CN201920778458.8
申请日:20190527
公开号:CN209993697U
公开日:
202001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冷却板及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该动力电池冷却板包括扣合连接的冷却板上板及冷却板下板,所述冷却板下板的内侧设置有向背离所述冷却板上板的方向凹陷的流道,所述流道具有入口区、出口区及连接在所述入口区与出口区之间的循环区,所述冷却板上板上设置有制冷剂入口及制冷剂出口,所述制冷剂入口与所述入口区连通,所述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出口区连通,所述循环区包括相互串联的多个子流道,相邻两个所述子流道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制冷剂由所述制冷剂入口流入所述入口区,流经所述循环区后经所述出口区流出所述制冷剂出口。

该动力电池冷却板具有高效的换热效率。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448-458号成悦大厦23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黄章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液冷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液冷系统[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液冷系统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义永光,朱浩浩,崔国,姜新民申请号:CN201811306398.6
申请日:20181105
公开号:CN109494427A
公开日:
201903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液冷系统,包括框体和与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嵌入设置在所述框体内,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若干液冷板和设置在液冷板上的若干液冷管道,所述液冷管道为蛇形型与直流型相组合设置,所述液冷管道之间为串联与并联相结合设置。

本发明液冷管道内冷却液之间温差小、液冷管道压损小、结构简单、重量轻,同时兼具有热交换强、均温性佳,成本低开发周期短,值得推广。

申请人: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示范区奔驰西路7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李大为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纯电动车电池包液冷板[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纯电动车电池包液冷板[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纯电动车电池包液冷板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谷夏先,郭庆松,金焕
申请号:CN201921841469.2
申请日:20191030
公开号:CN210468036U
公开日:
202005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电池包液冷板,包括:入液管、回液管和微通管道,微通管道共设置有7个,且微通管道顶端与入液管连接、末端与回液管连接,微通管道包括导热圆管;导热圆管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导热凹槽,导热凹槽环绕于导热圆管表面,且导热凹槽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导热圆管内部设置有孔道,孔道内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导热片。

本实用新型较市面上的矩形微通道的液冷板结构压降小,在同样的流量下,该液冷板的压降为24.1Kpa,矩形微通道液冷板的压降为28.9Kpa,降低了4.8Kpa;在导热圆管上开设导热凹槽,并且在导热凹槽内设置散热片,能够提高电池的导热速度,内部设置的导热片与冷却液接触,能够将热量快速带出,提高散热效率。

申请人:上海翊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01805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墨玉路185号1层JT2250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俞晨波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液冷测试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液冷测试系统[发明专利]
申请人:天津莱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北辰科技园华盛道6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天津英扬昊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石卓琼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பைடு நூலகம்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专利名称: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液冷测试系统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万顺龙 申请号:CN201910233104 .X 申请日:20190326 公开号:CN111755758A 公开日:20201009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液冷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水箱、测试机构、 制冷机构、补充水箱、加热层、保温层、盛放机构、控制阀门、支架,所述支架上侧安装有测试水箱 和补充水箱,所述测试水箱外侧包裹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测试水箱上侧开设 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连接有盛放机构,本发明通过液冷技术,可以很好的还原电池的工作环境,方 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进行检测,降低测试误差。本申请在原有的测试水箱基础上增加了盛放机构,便 于测试电池进行放置,而测试元件固定在盛放机构,方柏霓电池测试。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板[发明专利]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板[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板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刘家瑞,于吉乐,周博,焦冬生申请号:CN201910497933.9
申请日:20190610
公开号:CN110277605A
公开日:
201909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板,包括下板片;上板片,上板片覆盖在下板片上,在下板片与上板片之间形成进口流道及出口流道;进口水管及出口水管,进口水管及出口水管分别连接在上板片上,进口水管及出口水管分别与进口流道及出口流道连通;凸包结构,凸包结构设置在下板片面向上板片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可使冷却板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有效散掉动力电池表面积聚的热量,保证动力电池在合理的工作温度下正常运行,同时其流道结构简单,能够大幅度降低冷却介质在流动中的阻力损失,降低泵功率需求,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

有利于广泛地在生产中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申请人: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地址:201200 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南路176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庄文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38340.8
(22)申请日 2019.04.19
(73)专利权人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汽车经济
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8899号
(72)发明人 卢军 刘鹏 乔延涛 谭礼忠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代理人 郑青松
(51)Int.Cl.
H01M 10/613(2014.01)
H01M 10/625(2014.01)
H01M 10/6554(2014.01)
H01M 10/6556(2014.01)
H01M 10/6568(2014.01)
H01M 10/6551(2014.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EV动力电池液冷板总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EV动力电池液冷板总
成,包括:
口琴管、集流管、集流管密封件、焊接公头、焊接公头衬套、导热垫、弹性元件和定位支
架;口琴管两端与集流管连接;导热垫设置在口
琴管的上部;弹性元件设置在口琴管的下部;焊
接公头通过焊接公头衬套与集流管连接;集流管
密封件设置在集流管两端;定位支架设置在集流
管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口琴管作为冷却
液流通构件,可以实现多条流道并行穿过模块底
部,增大了液冷液与导热板的换热面积,流过的
冷却液流速比较大,极大地提高了液冷板的换热
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209691898 U 2019.11.26
C N 209691898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691898 U
1.一种EV动力电池液冷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琴管、集流管、集流管密封件、焊接公头、焊接公头衬套、导热垫、弹性元件和定位支架;
所述口琴管两端与所述集流管连接;
所述导热垫设置在所述口琴管的上部;
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口琴管的下部;
所述焊接公头通过焊接公头衬套与所述集流管连接,用于与水管接头连接,以将冷却液提供至所述集流管;
所述集流管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集流管两端;
所述定位支架设置在所述集流管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V动力电池液冷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为圆柱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V动力电池液冷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粘接在所述口琴管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V动力电池液冷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粘接在所述口琴管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EV动力电池液冷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琴管的上部与所述弹性元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1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V动力电池液冷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包括第一定位支架和第二定位支架;所述第一定位支架的一端焊接在所述集流管上,另一端形成有用于定位的圆孔,所述第二定位支架的一端焊接在所述集流管上,另一端形成有用于定位的长圆孔。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