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光刻技术
接近式光刻仿真研究

分部开发出4种MEMS全套加工工艺和多种先进的单项工艺,已制备出加速度计样品,并已开始为国内研究MEMS的单位提供加工服到131。
上海交通大学微纳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可以提供非硅材料的微加工服务,如紫外深度光刻(UV.LIGA)、高深宽比微电铸和模铸加工,功能材料薄膜制备等【14】。
另外如东南大学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嗣,中科院微电子所【佣,中科院微系统所【171,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型18】等单位也在MEMS器件制作与仿真等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图1·1为上海交大微纳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Uv-LlGA加工的SU8光刻胶微柱结构。
图1—1高度为200u11"1的SU8光刻胶电镜照片1.2L|GA技术MEMS的制作主要基于两大技术:IC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
IC技术主要用于制作MEMS中的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与传统的IC工艺没有太大区别;微机械加工技术是在lC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体微机械加工技术、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LIGA(LithographieGalvanformungandAbformug)技术、准LIGA技术和微机械组装技术等。
其中LIGA技术目前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MEMS制作和三维立体微细加工优选方法。
LIGA技术是德文光刻、电铸和注塑的简称,是德国卡尔斯鲁(Kadsruhe)原子核研究中心在1987开发出来的全新的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刚口1】阎。
它主要利用X射线深层曝光、电铸、成型等技术进行多种材料的微机械加工123l洲。
其优点主要有[2坷[281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李木军第1章绪论图1—6SAMPLE仿真的光刻胶三维轮廓最重要的是,从SAMPLE软件的推出开始,研究人员第一次能够利用计算机来真正模拟光刻过程,并以此来指导光刻工艺的处理过程。
该软件目前已经提供网络界面,见图1-7。
用户可以在WEB页面上进行工艺参数的输入和设定,然后服务器经过分析计算后在网页上将仿真结果返回给用户。
光学与光电子技术作业指导书

光学与光电子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光学基础知识 (4)1.1 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 (4)1.1.1 波动性 (4)1.1.2 粒子性 (4)1.2 光的传播与反射 (4)1.2.1 光的传播 (4)1.2.2 反射 (4)1.3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4)1.3.1 折射 (4)1.3.2 全反射 (4)第2章光的干涉与衍射 (5)2.1 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5)2.1.1 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 (5)2.1.2 干涉现象的应用 (5)2.2 衍射现象及其分类 (5)2.2.1 衍射现象的基本原理 (5)2.2.2 衍射现象的分类 (5)2.3 光学仪器中的干涉与衍射 (6)2.3.1 干涉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6)2.3.2 衍射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6)第3章光的偏振与双折射 (6)3.1 偏振光及其产生 (6)3.1.1 偏振光的概念 (6)3.1.2 偏振光的产生 (6)3.2 双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6)3.2.1 双折射现象 (7)3.2.2 双折射的应用 (7)3.3 偏振器件与偏振光检测 (7)3.3.1 偏振器件 (7)3.3.2 偏振光检测 (7)第4章光的吸收与发射 (7)4.1 光的吸收过程 (7)4.1.1 吸收系数 (8)4.1.2 贝尔定律 (8)4.1.3 吸收光谱 (8)4.2 光的发射过程 (8)4.2.1 自发发射 (8)4.2.2 受激发射 (8)4.2.3 荧光和磷光 (8)4.3 光谱分析与光谱仪器 (8)4.3.1 光谱仪的原理 (8)4.3.3 光谱分析的应用 (9)4.3.4 光谱仪器的功能指标 (9)第5章激光原理与技术 (9)5.1 激光产生与特性 (9)5.1.1 激光产生原理 (9)5.1.2 激光特性 (9)5.2 激光器及其类型 (9)5.2.1 激光器的分类 (9)5.2.2 常见激光器介绍 (9)5.3 激光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10)5.3.1 光通信 (10)5.3.2 光存储 (10)5.3.3 光刻 (10)5.3.4 材料加工 (10)5.3.5 医疗美容 (10)5.3.6 测量与检测 (10)5.3.7 激光显示 (10)第6章光电子器件与电路 (10)6.1 光电子器件原理 (10)6.1.1 光电子器件概述 (10)6.1.2 光源 (11)6.1.3 光探测器 (11)6.1.4 光调制器 (11)6.1.5 光开关 (11)6.2 光电子电路设计 (11)6.2.1 光电子电路概述 (11)6.2.2 光源驱动电路设计 (11)6.2.3 光探测器电路设计 (11)6.2.4 光调制器电路设计 (11)6.2.5 光开关电路设计 (11)6.3 光电子器件在通信与显示领域的应用 (12)6.3.1 光电子器件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12)6.3.2 光电子器件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12)6.3.3 光电子器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12)6.3.4 光电子器件在光互连和光计算中的应用 (12)第7章光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12)7.1 光学传感器原理 (12)7.1.1 光敏感元件 (12)7.1.2 信号处理电路 (12)7.2 光学检测方法 (12)7.2.1 光谱检测 (13)7.2.2 干涉检测 (13)7.2.3 全息检测 (13)7.3 光学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与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13)7.3.1 环境监测 (13)7.3.2 生物检测 (13)第8章光通信技术与系统 (14)8.1 光纤通信原理 (14)8.1.1 光纤结构及分类 (14)8.1.2 光纤传输原理 (14)8.1.3 光源与光检测器 (14)8.2 光通信器件与设备 (14)8.2.1 光发射器件 (14)8.2.2 光接收器件 (14)8.2.3 光放大器与光衰减器 (14)8.2.4 光开关与光调制器 (14)8.3 光通信网络的规划与优化 (14)8.3.1 光通信网络结构 (14)8.3.2 光通信网络设计 (15)8.3.3 光通信网络优化 (15)8.3.4 光通信网络管理 (15)第9章光学成像与显示技术 (15)9.1 成像系统原理 (15)9.1.1 光的传播与成像规律 (15)9.1.2 成像系统的分类与结构 (15)9.1.3 成像系统的主要功能指标 (15)9.2 显示技术及其发展 (15)9.2.1 阴极射线管(CRT)显示技术 (15)9.2.2 液晶显示(LCD)技术 (16)9.2.3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技术 (16)9.2.4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 (16)9.3 光学成像与显示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中的应用 (16)9.3.1 虚拟现实中的光学成像与显示技术 (16)9.3.2 增强现实中的光学成像与显示技术 (16)9.3.3 光学成像与显示技术在VR与AR领域的挑战与展望 (16)第10章光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16)10.1 光伏发电原理与器件 (17)10.1.1 光伏效应 (17)10.1.2 光伏器件 (17)10.1.3 提高光伏转换效率的方法 (17)10.2 光催化与光化学合成 (17)10.2.1 光催化原理 (17)10.2.2 光催化剂 (17)10.2.3 光化学合成 (17)10.3 光电子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展望 (17)10.3.1 太阳能光伏发电 (17)10.3.2 光催化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8)10.3.3 光电子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18)10.3.4 光电子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18)第1章光学基础知识1.1 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1.1.1 波动性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
第五章:光刻

数值孔径
分辨率(R)
分辨率是将硅片上两个相邻的特征尺寸(或关键尺 寸)光刻胶图形区分开的能力。分辨率是光刻中一 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k为工艺因子,范围是0.6~0.8, λ为光源的波长NA 为曝光系统的数值孔径 要提高曝光系统的分辨率即减小特征尺寸,就要降 低紫外光的波长λ
图中分辨率为0.25μm
涂胶/显影系统设备(AIO-700型)
涂胶/显影系统设备(AIO-700型)
涂胶/显影系统设备(AIO-700型)
涂胶/显影系统设备(AIO-700型)
涂胶/显影系统设备(AIO-700型)
涂胶/显影系统设备(AIO-700型)
涂胶/显影系统设备(AIO-700型)
第五章 光 刻
光刻:
5.1 引 言
将掩膜版上的电路图形精确转移到硅片表面光刻
胶膜上的复制过程。
光刻是集成电路制造的关键工艺
掩膜版(Reticle或Mask)
材质—玻璃/石英,亚微米及以下技术—石英版, 石英版优点:透光性好、热膨胀系数低。
金属铬膜 — 版上不透光的图形
光刻是产生特征尺寸的工序
透 镜 光 学 系 统
数值孔径(NA)
透镜能够把一些衍射光会聚到一点成像,把透镜 收集衍射光的能力称为透镜的数值孔径。( 通常 UV光通过掩膜版上的特征尺寸小孔会发生衍射 现象)
NA=(n)Sinθm≈(n)×透镜半径/透镜焦长 n为图像介质的折射率,θm为主光轴与透镜边缘 光线的最大夹角。透镜半径越大数值孔径越大成 像效果越好。但受到镜头成本的限制。分步重复 光刻机和步进扫描光刻机的NA都能做到0.60~ 0.68的水平
(b)对比度好
3. 敏感度好(是指硅片表面光刻胶中产生良好图形 所需要的一定波长光的最小能量值,以mJ/cm2为 单位)
第04章 硅的氧化

A 2D( ) ks hg
激活能。
2. 对于抛物线速率常数B,温度的影响 是通过扩散系数D体现的。具体表现
B 2DHPg N1
在干氧和水汽氧化具有不同的激活能,
这是因为干氧和水汽在硅中的扩散激
活能不一样。
氯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掺氯能增大B/A和B。Si-O键能4.25 eV, Si-Cl键能0.5 eV, Cl2先与S 反应生成氯硅化合物,然后再与氧反应生成SiO2,起催化作用。
该处气体物质的压强成正比:
CO HPS
可求得
F1
hg
(CG
PS kT
)
hg
(CG
CO HkT
)
令h=hg/HkT,C*=HkTCG=HPG,则 F1 h(C* CO )
F2:从氧化物层表面扩散到Si/SiO2界面的氧分子流密度
根据费克Fick第一定律,有
F2
D
CO
CI x
假设:稳态过程,氧化剂 通过SiO2没有损耗
水汽法氧化
气体仪表板
高温炉
尾气 洗涤室 燃烧室
HCl N2 O2 H2
在氧化中硅的消耗
氧化前
x 0.56 x 0.44 x
氧化后
穿过氧化层的氧扩散
供应到 反应表面的氧
O2
O2/SiO2 表面
SiO2/Si 表面
SiO2
Si
Deal-Grove模型-硅的热氧化模型
• Deal-Grove模型(线性-抛物线模型)
栅氧化
栅
源
漏
晶体管位置
p+ 硅衬底
Comments: 通常栅氧化膜厚度从大约30 Å 到 500 Å. 干法氧化是优选的生长方法。
第五章 纳米电子学

2.电子器件、电路、系统设计
纳米结构 量子阱 量子线
物理效应 共振隧穿效应 高迁移率一维电子气
应用 谐振晶体管、电路和系统 超高速逻辑开关、电路和系统
量子点 量子点接触
可集蓄电子原理
极大容量存贮器
库仑阻塞效应、单电子 单电子晶体管、电路和系统(包 振荡和单电子隧穿效应 含单电子开关和单电子存贮器)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技术、分子自组装合成技术以及 特种超微细加工技术
3.4.1 三束光刻加工技术
1、光学光刻技术
光学光刻是IC产业半导体加工的主流技术。通过光 学系统以投影方法将掩模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结 构图形“刻”在涂有光刻胶硅片上的技术。
减小光源的波长是提高光刻分辨率的最有效途径。 光刻蚀使用240nm的深紫外光波,能否突破100nm成 为现有光学光刻技术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
1、RT>RK; 2、e2/2C>> KBT。
➢ 1、RT>RK的物理意义:当一个隧道结两端施以偏压U
时,电子的隧穿几率Γ=U/(eR),那么两次隧穿事件的时间 间隔为1/Γ=eR/U,而由测不准原则所决定的一次隧穿事件的 周期为h/(eU)。因此,必须满足eR/U>>h/eU,即R >>h/e2。 这意味着两次隧穿事件不重叠发生,从而保证电子是一个一 个地隧穿。
光刻技术——X射线刻蚀、电子束刻蚀、软X射线刻蚀、
聚焦离子束刻蚀等
微细加工——扫描探针显微镜(SPM)作为工具的超微细
加工技术
第二节 纳米电子器件的分类
2.1纳米器件与纳米电子器件
2、纳米电子器件
➢纳米电子器件满足两个条件——
1、器件的工作原理基于量子效应; 2、都具有相类似的典型的器件结构——隧穿势垒包围“岛” (或势阱)的结构。
清华大学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王水弟 课件第1章概述-2

(34)1990年6月3日,罗伯特· 诺伊斯去世,享 年62岁。(杰克· 基尔比于2005年5月去 世,享年81岁。 )
(35)1993年,三星建立第一个8英寸晶圆 厂,同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存储器厂商。
(36)1995年,NEC开发出全球第一块1Gb DRAM。
41
4Gb DRAM
(1.8V 0.10μm 645mm2 0.1μm2/cell)
第10章MEMS加工技术
第3章 扩散工艺 第5章 离子注入 第7章 光刻工艺
第9章 薄膜淀积工艺
第11章 金属化工艺
6
IC设计/版图和分析 硅圆片加工
基板版图设计 基板加工和测试 IC芯片加工和测试
IC封装设计和分析
IC封装和测试
PCB版图设计 PCB加工和测试
设备
材料
PCB装配
性能不好 PCB测试
32
(16)1965年,摩尔提出“摩尔定律”
(17)1967年,TI发明第一个手持计算器。
33
(18)1968年,诺伊斯和摩尔离开了了仙童公 司,7月18日他们两人宣布整合NM电子, 罗克担任董事会主席,诺伊斯担任总裁, 摩尔担任执行副总裁。一个多月后,他们 决定换一个“有点性感”的公司名称,最 后决定选用Intel(Integrated Electronics “集成电子”的缩写)。同年英特尔推出第 一片1kRAM 。公司成立不久,就招聘了斯 坦的泰德· 霍夫——微处理器的发明人。
11
第1章 概
述
12
本章内容 1.1 微电子技术发展重大事件 1.2 IC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1.3 硅片的制备
13
1.1微电子技术发展重大事件
从二十世纪初(1906年),美国工 程师德· 福雷斯特(D.Forest)在弗莱明发 明真空电子二极管的基础上发明具有放 大电信号的真空三极管,到二十世纪末 发明纳米管,“信息技术”在100年内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5章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 和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而且要测量加工设备 的精度和基础零部件的精度。 • 高精度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可采用分辨率为 0.1~0.01µ m,的电子测微计、分辨率为 0.01~0.001µ m的电感测微仪或电容测微仪来 测量。圆度还可以用精度为0.01µ m的圆度仪 来测量。
加工设备必须具有高精度的主轴系统、进给 系统(包括微位移装臵),现在的超精密车 床,其主轴回转精度可达0.02µ m,导轨直线 度可达1000000:0.025,定位精度可达 0.013µ m,进给分辨率可达0.005µ m。其回转 零件应进行精密的动平衡。
• 2)高刚度
• 包括静刚度和动刚度,不仅要注意零件本身
• 精密和超精密磨料加工是利用细粒度的磨粒 和微粉主要对黑色金属、硬脆材料等进行加 工,按具体地加工方法分为精密和超精密磨 削,加工精度可达5~0.5µ m,表面粗糙度 Ra0.05~0.008µ m);精密和超精密研磨(加 工精度可达10~0.1µ m,表面粗糙度 Ra0.01~0.008µ m);
合金等刀具进行精密和超精密切削,这些刀
具材料的切削效果不如金刚石,但能加工黑
色金属。对黑色金属等硬脆材料的精密加工
和超精密加工,一般多采用磨削、研磨、抛
光等方法。
• 精密和超精密磨削时,通常采用粒度240#~W7
或更细的白刚玉或铬刚玉磨料和树脂结合剂
制成的紧密组织砂轮,经金刚石精细修整后
• 进行加工。
• 出现了精密电火花加工、精密电解加工、精
密超声波加工、分子束加工、电子束加工、
离子束加工、原子束加工、激光加工、微波
加工、等离子体加工、光刻、电铸及变形加
工等。
• 4.复合加工
• 复合加工是将几种加工方法叠合在一起,发 挥各种加工方法的长处,达到高质量(加工
纳米压印光刻技术

纳米压印光刻技术纳米压印技术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华裔科学家周郁在20世纪1995年首先提出的。
这项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工艺过程简单等优点,已被证实是纳米尺寸大面积结构复制最有前途的下一代光刻技术之一。
目前该技术能实现分辨率达5nm以下的水平。
纳米压印技术主要包括热压印、紫外压印以及微接触印刷。
纳米压印技术是加工聚合物结构最常用的方法,它采用高分辨率电子束等方法将结构复杂的纳米结构图案制在印章上,然后用预先图案化的印章使聚合物材料变形而在聚合物上形成结构图案。
1、热压印技术纳米热压印技术是在微纳米尺度获得并行复制结构的一种成本低而速度快的方法。
该技术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将印章上的结构按需复制到大的表面上,被广泛用于微纳结构加工。
整个热压印过程必须在气压小于1Pa的真空环境下进行,以避免由于空气气泡的存在造成压印图案畸变,热压印印章选用SiC材料制造,这是由于SiC非常坚硬,减小了压印过程中断裂或变形的可能性。
此外SiC化学性质稳定,与大多数化学药品不起反应,因此便于压印结束后用不同的化学药品对印章进行清洗。
在制作印章的过程中,先在SiC表面镀上一层具有高选比(38&1)的铬薄膜,作为后序工艺反应离子刻蚀的刻蚀掩模,随后在铬薄膜上均匀涂覆ZEP抗蚀剂,再用电子束光刻在ZEP抗蚀剂上光刻出纳米图案。
为了打破SiC的化学键,必须在SiC上加高电压。
最后在350V的直流电压下,用反应离子刻蚀在SiC表面得到具有光滑的刻蚀表面和垂直面型的纳米图案。
整个热压印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聚合物被加热到它的玻璃化温度以上。
这样可减少在压印过程中聚合物的粘性,增加流动性,在一定压力下,就能迅速发生形变。
但温度太高也没必要,因为这样会增加升温和降温的时间,进而影响生产效率,而对模压结构却没有明显改善,甚至会使聚合物弯曲而导致模具受损。
同时为了保证在整个压印过程中聚合物保持相同的粘性,必须通过加热器控制加热温度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底膜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底膜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 ) 洁净,干燥的表面才能与光刻胶良好接触.wafer表面 洁净,干燥的表面才能与光刻胶良好接触. 表面 的杂质会影响光刻胶的粘附,进入曝光区之前, 的杂质会影响光刻胶的粘附,进入曝光区之前,要清洗掉表 面的杂质颗粒,表面沾污以及自然氧化层等. 面的杂质颗粒,表面沾污以及自然氧化层等. (2)烘干 ) Wafer表面的水汽会影响光刻胶的粘附性,所以需将 表面的水汽会影响光刻胶的粘附性, 表面的水汽会影响光刻胶的粘附性 其表面烘烤干燥. 其表面烘烤干燥.通常是在真空或充满氮气温度高达 200℃ ℃ 的烘箱内干燥以除掉水汽. 的烘箱内干燥以除掉水汽.
9
3.几种掩膜版 几种掩膜版 常见的传统掩膜版有乳胶掩膜版, 常见的传统掩膜版有乳胶掩膜版,硬面铬膜掩膜版以及 抗反射铬膜掩膜版三种. 抗反射铬膜掩膜版三种. 乳胶掩膜版是在玻璃衬底上涂覆一层光 敏乳胶,再经过图形转移而成; 敏乳胶,再经过图形转移而成; 硬面铬膜掩膜版是在石英玻璃上溅射 一层厚约60nm左右的铬膜,再经过图形 左右的铬膜, 一层厚约 左右的铬膜 转移而成; 转移而成;
4
2.光刻胶的物理特性 光刻胶的物理特性 (1)分辨率,是指光刻胶可再现图形的最小尺寸; )分辨率,是指光刻胶可再现图形的最小尺寸; (2)对比度,是指光刻胶对光照区与非光照区间的过渡; )对比度,是指光刻胶对光照区与非光照区间的过渡; (3)灵敏度,是光刻胶要形成良好的图形所需入射光的最 )灵敏度, 低能量; 低能量; (4)粘滞性,与时间有关,光刻胶中的溶剂挥发会使粘滞 )粘滞性,与时间有关, 性增加; 性增加; (5)粘附性,粘附性是指光刻胶与基片之间的粘着强度; )粘附性,粘附性是指光刻胶与基片之间的粘着强度; (6)抗蚀性,化学稳定性一定要很高,能抵抗各种腐蚀. )抗蚀性,化学稳定性一定要很高,能抵抗各种腐蚀.
第5章光刻技术 章
一,光刻材料及设备 二,光刻工艺 三,刻蚀工艺 四,光刻质量检测
1
光刻是一种将图像复印同刻蚀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 光刻是一种将图像复印同刻蚀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先 用照像复印的方法, 用照像复印的方法,将光刻掩膜的图形精确的复印到涂覆在 介质(多晶硅,氮化硅,二氧化硅,铝等介质薄层) 介质(多晶硅,氮化硅,二氧化硅,铝等介质薄层)表面上 的光致抗蚀剂(光刻胶)上面.然后,在光致抗蚀剂的保护 的光致抗蚀剂(光刻胶)上面.然后, 下对待刻材料进行选择性刻蚀, 下对待刻材料进行选择性刻蚀,从而在待刻蚀材料上得到所 需的图形.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许多次的光刻, 需的图形.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许多次的光刻, 所以,光刻环节的质量是影响集成电路性能, 所以,光刻环节的质量是影响集成电路性能,成品率以及可 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10
为了提高掩膜版的分辨率, 为了提高掩膜版的分辨率,降低掩膜 版对光的反射, 版对光的反射,在硬面铬膜掩膜版的铬膜 上增加了一层厚约20nm的氧化铬膜,这 的氧化铬膜, 上增加了一层厚约 的氧化铬膜 种就是抗反射铬膜掩膜版. 种就是抗反射铬膜掩膜版. 此外,还有将掩膜版与 合二为一的复合掩膜版, 此外,还有将掩膜版与wafer合二为一的复合掩膜版, 合二为一的复合掩膜版 也叫原位掩膜版; 也叫原位掩膜版;在传统掩膜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相移层的相 移掩膜版; 射线掩膜版等不同类型的掩膜版 移掩膜版;X射线掩膜版等不同类型的掩膜版 .
17
2.X射线曝光 射线曝光 X射线曝光选用的是特殊材质的 射线掩膜版.X射线 射线曝光选用的是特殊材质的X射线掩膜版 射线曝光选用的是特殊材质的 射线掩膜版. 射线 经过专用掩膜版投射到wafer上,与光刻胶作用达到曝光的 上 经过专用掩膜版投射到 效果. 射线的衍射 反射,折射以及散射都很小, 射线的衍射, 效果.X射线的衍射,反射,折射以及散射都很小,很适合 亚微米尺寸的曝光.其优点有:分辨率高, 亚微米尺寸的曝光.其优点有:分辨率高,可实现纳米工 艺;对于小尺寸工艺,其衍射现象可以忽略;穿透力强,不 对于小尺寸工艺,其衍射现象可以忽略;穿透力强, 会污染wafer等.缺点是光刻机以及掩膜版制作麻烦; 等 缺点是光刻机以及掩膜版制作麻烦; 会污染 wafer对准比较困难;X射线能量太高,会使掩膜版热膨胀 对准比较困难; 射线能量太高 射线能量太高, 对准比较困难 变形等. 射线曝光的发展空间也很大 射线曝光的发展空间也很大. 变形等.X射线曝光的发展空间也很大.
6
1.掩膜版的制备流程 掩膜版的制备流程 掩膜版有铬版(chrome),超微粒干版,氧化铁版等, ,超微粒干版,氧化铁版等, 掩膜版有铬版 主要为基板和不透光材料.以下是基本的制造流程: 主要为基板和不透光材料.以下是基本的制造流程: (1)制备空白版,常见的空白版有铬版,氧化铁版,超微 )制备空白版,常见的空白版有铬版,氧化铁版, 粒干版三种; 粒干版三种; 版图经过分层, (2)数据转换,将IC版图经过分层,运算,格式等步骤转 )数据转换, 版图经过分层 运算, 换为制版设备所知的数据形式; 换为制版设备所知的数据形式; (3)刻画,利用电子束或激光等通过原版对空白版进行曝 )刻画, 光,将图形转移到光刻胶上,即刻画; 将图形转移到光刻胶上,即刻画;
18
3.离子束曝光 离子束曝光 离子束曝光是将聚焦后的离子束投影到光刻胶上达到曝 光的目的.离子束和电子束同样具有很高的分辨率,而且因 光的目的.离子束和电子束同样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为离子的质量比电子大, 为离子的质量比电子大,所以在光刻胶中的散射要比电子束 弱的多,可达到 的高分辨率. 弱的多,可达到50nm的高分辨率. 的高分辨率
7
(4)形成图形,对铬膜,氧化铁膜或明胶等进行刻蚀,形 )形成图形,对铬膜,氧化铁膜或明胶等进行刻蚀, 成图形,最后除去残胶; 成图形,最后除去残胶; (5)检测与修补,测量关键尺寸,检测针孔或残余遮光膜 )检测与修补,测量关键尺寸, 等缺陷并对其进行修补; 等缺陷并对其进行修补; (6)老化与终检,在200~300℃的温度下烘烤几个小 )老化与终检, ~ ℃ 时,对其进行老化. 对其进行老化.
8
2.掩膜版的质量要求 掩膜版的质量要求 (1)图形尺寸要精确,间距符合要求,而且不能发生畸变; )图形尺寸要精确,间距符合要求,而且不能发生畸变; (2)各块掩膜版间要能够精确地套准,对准误差尽可能小; )各块掩膜版间要能够精确地套准,对准误差尽可能小; (3)图形边缘清晰,过渡小,无毛刺,透光区与遮光区的 )图形边缘清晰,过渡小,无毛刺, 反差要大; 反差要大; (4)掩膜版的表面光洁度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无划痕,针 )掩膜版的表面光洁度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无划痕, 孔,小岛等缺陷,掩膜版还要坚固耐磨,不易变形. 小岛等缺陷,掩膜版还要坚固耐磨,不易变形.
5
光刻掩膜版
掩膜版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光刻图形的质量. 掩膜版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光刻图形的质量.在IC制造 制造 中需要经过多次光刻,每次光刻都需要一块掩膜版,每块掩 中需要经过多次光刻,每次光刻都需要一块掩膜版, 膜版都会影响光刻质量,光刻次数越多,成品率就越低. 膜版都会影响光刻质量,光刻次数越多,成品率就越低.所 以,要有高的成品率,就必须制作出品质优良的掩膜版,而 要有高的成品率,就必须制作出品质优良的掩膜版, 且一套掩膜版中的各快掩膜版之间要能够相互精确的套准. 且一套掩膜版中的各快掩膜版之间要能够相互精确的套准.
16
这种曝光方式分辨率高,掩膜版制作容易, 这种曝光方式分辨率高,掩膜版制作容易,工艺容限 大,而且生产效率高,但由于电子束在光刻胶膜内的散射, 而且生产效率高,但由于电子束在光刻胶膜内的散射, 使得图案的曝光剂量会受到临近图案曝光剂量的影响(即临 使得图案的曝光剂量会受到临近图案曝光剂量的影响( 近效应),造成的结果是,显影后, 近效应),造成的结果是,显影后,线宽有所变化或图形畸 ),造成的结果是 变.虽然如此,限角度投影式电子束光刻仍是目前最具前景 虽然如此, 的非光学光刻 .
19
光刻工艺
光刻工艺的过程非常复杂,整个过程包括底膜处理, 光刻工艺的过程非常复杂,整个过程包括底膜处理,涂 胶,前烘,曝光,显影,坚膜,刻蚀以及去胶七个步骤. 前烘,曝光,显影,坚膜,刻蚀以及去胶七个步骤. 1.底膜处理 底膜处理 底膜处理是光刻工艺的第一步,主要目的处理 底膜处理是光刻工艺的第一步,主要目的处理wafer表 表 与光刻胶之间的粘附性. 面,以增强wafer与光刻胶之间的粘附性.Wafer制造过 以增强 与光刻胶之间的粘附性 制造过 程中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表面污染和缺陷造成的, 程中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表面污染和缺陷造成的,wafer表面 表面 的处理对于成品率是相对重要的. 的处理对于成品率是相对重要的.
12
13
14
步进投影曝光方式有很多优点,掩模版寿命加长, 步进投影曝光方式有很多优点,掩模版寿命加长,掩 模制造简单,分辨率高,但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微小的 模制造简单,分辨率高,但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 振动都会影响曝光精度;而且光路复杂,设备昂贵. 振动都会影响曝光精度;而且光路复杂,设备昂贵.
15
非光学曝光
1.电子束曝光 电子束曝光 由于电子束在电磁场的作用 下可以聚焦,偏转一定的角度, 下可以聚焦,偏转一定的角度, 所以, 所以,电子束曝光是很重要的曝 光方法.目前, 光方法.目前,最有应用前途的 是限角度投影式电子束光刻. 是限角度投影式电子束光刻.限 角度投影式电子束光刻利用散射 式掩膜版通过步进扫描光刻机进 行缩小投影式曝光. 行缩小投影式曝光.
2
光刻胶
光刻胶( 光刻胶(PR)也叫光致抗蚀剂,受到光照后其特性会 )也叫光致抗蚀剂, 发生改变.可用来将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基片上, 发生改变.可用来将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基片上,也可作 为后序工艺时的保护膜.光刻胶有正胶和负胶之分, 为后序工艺时的保护膜.光刻胶有正胶和负胶之分,正胶经 过曝光后,受到光照的部分会变得容易溶解, 过曝光后,受到光照的部分会变得容易溶解,经过显影处理 之后被溶解,只留下光未照射的部分形成图形; 之后被溶解,只留下光未照射的部分形成图形;而负胶和正 胶恰恰相反. 胶恰恰相反.